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肃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团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编辑:玄霄绝艳 识别码:16-1022445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4 17:43:02 来源:网络

第一篇:肃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团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肃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团组织

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肃州区始终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创业增收的重大举措,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党团总支管辖下“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引导和扶持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大户走专业合作之路,不断密切基地、农户与市场之间的产业联接,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龙头企业为动力,专业产销大户为核心的发展格局。

一、基本情况:

肃州区农村人口21.2万,农户57834户,总耕地面积60万亩,辖15个乡镇、122个行政村。至202_年底,全区共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 134家,其中:依托农产品脱水加工、销售企业,建成的龙头牵动型专业合作社16家;依托供销体系、巨龙集团建成的农资经销、农畜产品购销合作社13家;由各类“能人”或种植、养殖专业大户带头,建成的以专业技术服务、购销、加工为主的“能人”带动型专业合作社52家;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牵头,根据村组专业生产情况,建成的集体组织带动型专业合作社12家;依托本乡镇建成的蔬菜小区、养殖小区,采取农户自愿的形式,建成的专业合作社有27家;根据市场需

1求和变化,与农户共担风险同享收益,建成的市场联动型专业合作社8家;依托全区制种产业建成的专业合作社6家。从涉及领域看:涉及种植业的62家,畜牧业43家,服务业的20家,林果业5家,渔业4家。截止目前,共有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党支部,党员152人,在党支部帮助下,酒泉市兴农脱水蔬菜专业合作社、上坝镇农机专业合作社等7家合作社建立了团支部,入团青年52人。通过“党建带团建”,以“带”促“建”等方式,在合作社设臵党员、团员先锋岗,充分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全区入社农户达到了9629户,带动农户4 万多户,实现农产品定单销售量30万吨,占全区农产品销售总量的30%,带动发展各类畜禽养殖807万头(只),有力推进了基地、农户与市场之间的紧密连接,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级党委和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各团支部能顺应新形势,以服务合作社社员为中心,不断加强和改进团支部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面对新时期的变化,团支部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团支部力量相对单薄。目前已经建成团支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团员数基本在10人以下,多个支部由于新团员补充不多导致团员数量逐年减少。

2、团支部服务团员青年实际需求不够。合作社团支部在服务青年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团支部来讲,在满足青年的文化娱乐需求,满足当代青年在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上,还存在差距,出现了团员需要的,团支部做不了,团支部要求的,团员不愿做的问题。

3、团支部活动开展难。由于合作社团支部没有固定的活动经费,35岁以下青年社员又比较少,平时团组织与团员沟通联系少,部分团员团组织意识比较淡薄,不愿意参加团支部开展的活动,团支部活动开展起来比较困难。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针对存在的的问题,我区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解决:

1、以“党建带团建” 和行业推动为抓手,创新团支部工作环境。“党建带团建”一直是我区加强合作社团支部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团支部紧密结合党政中心工作部署,主动向同级党组织汇报工作,使党组织了解团支部,及时给团支部指路子、压担子,促使党组织将团建纳入议事日程,从人员、组织、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团支部号召和带领合作社团员青年围绕本级党组织的工作中心,努力成为突击队,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以作为求地位,加强和改进团支部建设。

2、以服务中心与服务青年需求相结合,创新团支部的工作活动内容和方式。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根本任务和功能,各合作社团支部找准工作切入点,扎实推进团的各项工作,同时,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合作,把工作做到具体的人和事上,真正赢得青年信赖。根据合作社实际、青年发展需求,在活动时间、活动方式、活动内容上灵活考虑,依靠活动内在的吸引力来增强团支部的凝聚力,为青年的成才成长和事业发展搭建平台。

3、以适应发展为目标,坚持基础建设与提升活力相结合的原则,创新组织设臵模式。近年来,在各级党团组织的领导下,不断扩大团组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覆盖面,创新团支部设臵模式,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青年群体结构和社会分布变化相适应。按照区域互联原则,把人数少、活动难开展的团组织与相邻人数多、活动开展正常的团组织联合,共同开展团组织活动,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不断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未来团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方向:

团组织建设方面:

一是继续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合作社团组织的建设系统纳入党建的总体格局。党建、团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验收、同步总结表彰。把团建作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配套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团建规划纳入到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同时,合作社团组织建设的实施紧随合作社党组织建设的步伐,不仅便于党组织对团建的指导,同时也为团组织提供学习机会,还可以在加强党建的大环境下,解决团建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是健全基层共青团组织。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建团率,利用团组织的吸引力、号召力、创造力,为合作社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树立合作社形象。只有这样,党建带团建才能形成氛围,才能全面带动和活跃基层,真正贯彻基层。

团干部方面:

搞好团组织建设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在团干部队伍建设中,选拔德才兼备、年轻有为、群众公认的管理骨干和业务骨干担任团组织负责人,同时,将要求进步、思想活、素质高、有能力的青年选拔到团干部岗位上来,条件差、团建工作有实际困难的合作社可设立兼职团干部,各方面条件好,具备建团条件的合作社设立专职团干部,加强对团干部的培训、培养和使用,多给机会,多压担子,将团干部培训纳入“阳光工程”、“千员万社”培训计划之中,多方面支持大学生村官、产业带头人、返乡青年等领创办合作社。

团员方面:

在发展壮大团员队伍工作中,与时俱进的做好团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让团员青年在活动中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强团员意识,体现团组织的先进性。深入开展岗位能手、技能比武、导师带徒、创新增效等活动,引导青年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创先争优。组织广大青年投身创业就业行动、“农业科技促进年”等活动中去,广泛开展岗位培训和技能竞赛,努力培养广大团员成为合作社种养、流通、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优秀人才,为全区经济繁荣、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二0一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典型引路规范培育

--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报告

中共平凉市崆峒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202_年6月)

按照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的统一安排,近期我办和区农牧局有关工作人员深入有关乡镇对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及特点

自202_年《农民专业合作社》颁布实施以来,我区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重点工作来抓,按照“加快培育、积极改造、努力规范”的思路,积极促进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截止目前,全区已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合作社61个,注册成员502人,注册资金6045万元。按生产行业划分:种植业22个(果品8个、马铃署1个,蔬菜4个,药材2个、谷物3个、苗木4个),养殖业33个(肉牛育肥21个,养鸡4个,养猪7个,养兔1个),加工业1个(笤帚加工),农机服务业2个,农作物统防统治服务3个。取得商标的合作社4个。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为了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工作,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促进农民专业合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的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农牧、财政、发改委、-1-

工商、税务等12个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确定了工作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和目标,具体负责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和管理规范工作。同时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安排意见》,对促进农民专业合作发展做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

2、广泛开展宣传,开展业务培训。农经部门把学习宣传培训作为贯彻实施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关键来抓。一是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法》的学习宣传。通过召开会议、张贴宣传标语、开辟宣传专栏、向农户发入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学习宣传活动,把法律的基本要点和精神实质送到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中去。二是组织送法下乡活动。农经站组织人员,分赴各乡镇利用会议、集市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张贴法律原文100份,印发宣传资料5000多份,发放法律读本200册,现场咨询答疑群众问题230多人次。三是开展业务培训。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中心,举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培训班,普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法律法规和基础理论知识,对基层干部和合作社成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了广大社员和管理人员的依法办事能力。

3、全面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工作。按照示范社的要求,紧紧围绕有开展工作的基础条件、有完善的运行机制、有规范的服务内容、有统一的营销网络、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五有”目标,制定具体的规范标准,对全区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分类排序、先优后差、逐步规范、稳步推进”的原则,从五个

方面进行规范。一是认真修订章程。结合每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实际,组织成员反复讨论研究,以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为蓝本,广泛吸收成员的意见建议,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制订合作社章程,促进规范发展。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合作社必须成立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制度,依法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规范运行机制。三是实行工商登记。按照国务院《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和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的若干意见》,协助合作社完善各项登记手续,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四是规范服务内容。按照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办社水平。逐步形成统一的农资产品的采购和供应机制,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制订并实施统一的生产技术规程,提高成员产品质量;统一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统一注册商标和包装,提升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统一销售成员产品,提高成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五是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公开。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合作社账薄进行规范核算,实现财务公开,接受社员监督。建立成员账户,记载成员的出资额。制订盈余返还方案,实行盈余返还,逐步引导合作社与社员的利益连接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

4、积极指导,围绕特色产业办社。紧紧围绕“草畜果菜”四大支柱产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号召农民依靠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努力已创建发展了一

批示范性专业合作社。牛产业方面有三友、进堂、旺冰、高塬等从事肉牛养殖育肥的专业合作社;生猪养殖方面有锦泰、建鑫、益康、庄平等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果品产业方面有赵堡、富农、高堡等果品种植产销专业合作社;蔬菜方面有八里、绿皓、泉鑫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特色加工业方面有老伙计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5、抓点示范,项目支持。我区在抓好合作社建设的同时,认真做好省市区三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体系,对重点示范合作社重点管理,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更多的能人和大户领办合作社,引导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辐射带动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目前,我区有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市级示范社14个,区级示范社6个。

二、取得的成效

1、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日趋完善。通过近两年的宣传、培训、检查指导,大多数合作社达到“七有”标准(有活动场所、有合作社牌子、有组织机构、有示范章程、有管理制度、有经营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合作区域逐步扩大,跨村跨乡组成的合作社不断增多。

2、带动特色产业区域布局,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本地特色产品或产业兴办,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登记注册的61个合作社已经涵盖我区的果、菜、畜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建一个合作社,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活一片经济”的可喜局面。

3、重品牌效应,促进产品销售。我区获得产品认证的合作社2个,取得商标的合作社4个(专业协会1个)。品牌意识日渐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有的还实现了“农超对接”,初显了品牌效应。涌现出了 “民心”鸡蛋、“老伙计”笤帚、“赵铺”果菜、“福霖”蔬菜4个产品品牌,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吸引农户发展特色农产品,打造独特的农产品品牌。利益联结方式由原来向社员提供技术、信息服务,逐步延伸到储运、购销、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由原来的简单信息合作向经济合作转变,成员与合作社之间利益联系越来越紧密。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思路

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还在初步发展阶段,发展势头良好,成效比较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思想认识不高。尽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农民和部分基层干部,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紧迫性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不主动想办法出谋划策、出台政策、制定帮扶措施。有的农民参加合作社后,见利就合,无利就散,还没有真正把合作社当作自己的组织;还有少数成员享受权利和好处时很积极,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时推三阻四。

2、发展规模不大。受资金、技术、人员素质等条件限制,多数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加之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经营理念,活动范围狭窄,发展规模不大,只是简单从事农

产品的初级生产和销售,致使专业合作社上档次、上规模难度大,发展后劲受到局限。

3、内部运作不规范。合作社在创建时期虽有规范的《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执行不到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大部分合作社管理水平不高,民主意识差,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虽健全,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合作社组织能力不高,大部分合作社多限于技术交流与服务,服务深度广度不足,缺乏合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三是财务管理等内部制度不健全,利益关系不紧密。对成员不进行利润二次分配, 不能使合作社和成员之间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致使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4、财政扶持不力。近年来,我区争到的省上项目资金支持十分有限,市级无财政资金扶持。财政扶持不力已经对合作社快速发展形成较大影响,从而造成局部农产品出现卖难买难的双难境地。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1、抓培训,加强教育,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理论业务水平和农民的综合素质。我们将利用阳光工程培训平台,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通过系统训学习,使他们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掌握合作社理论,学会怎样办合作社,怎样与社员共建利益共同体,努力提高办社水平。

2、抓典型,重点扶持,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按照点面结合、突出重点,选择规模较大、带动能力强、农民增收明显、运行机制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树立典型,起到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

3、抓规范,加强指导,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凝聚力。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以规范促发展,按照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标准》的要求,认真抓好合作社的规范工作。一是健全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明确“三会”的活动范围、责任和权利。二是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实行社务公开、财务公开。三是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重点是完善产权联结、利益分配、自我服务等机制,完善成员账户,盈余主要按交易额返还,形成以产权为基础、利益为核心、机制为保障的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4、抓宣传,大造声势,营造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通过举办咨询活动,解答农民群众的问题。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扎根农村、深入人心,让更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社,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第三篇: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县人民政府

202_年7月

为进一步掌握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县成立以农业副县长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组织县政府办、县农经总站、各乡镇通过采取发放调查问卷、深入村屯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一、发展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深化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农业进程的根本途径,经过几年来的扎实推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截止202_年6月末,全县已注册登记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个,其中:种植业专业合作社**个,养殖业专业合作社**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个。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人,其中:种植业社员**人,养殖业社员**人,农机社员**人。合作社注册资金达**万元。据统计,截止**年末,全县合作社经营实现盈利**万元,二次返利**万元,平均每位社员返利**元。

(一)组建方式多元化。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一是大户创办型。合作社由种养大户牵头发起,依托种养大户的管理经验、资金、技术优势带头创办合作社。我县**合作社是在**的带动下,于**注册登记。目前,社员已由注册之初的6户发展到24户。202_年合作社**。二是村集体组织牵头型。合作社

1由村集体组织发起,利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优势,围绕本村的传统主导产业,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如****。三是企业带动型。合作社由企业(公司)牵头发起,充分利用企业(公司)的技术、资金及市场优势,在连接社员和市场的服务环节上,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结成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体系。我县**专业合作社就是由**牵头创办,**,安置就业100余人,有力拉动了我县**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部门牵头引办型。由农、林等涉农部门牵头发起,在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一服务等方面作用较为明显。我县**合作社是在原甘南县葵花协会的基础上,于202_年11月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几年来,合作社始终致力于**。

(二)产业布局区域化。我县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已形成的传统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产业局域分布较为明显。我县**合作社结合本村农民种植红谷的传统,联合本村农户通过统一种植品种、规范种植流程、兴建精深加工企业、注册品牌商标等措施,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了社员增收,带动了本村农民从事**种植的热情,社员已有创建之初的8户发展到119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3%。另外,我县**等合作社都依托本地种养传统、优势产业以及地域优势带动了本村及邻近村屯的农户从事本合作社经营项目,使社员队伍不断壮大,呈现出“整村推进”的趋势,有力的促进了我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趋势,加速了我县农业区域布局优化调整。

(三)合作空间开放化。我县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打破了农村区域的局限,形成跨区域的合作社,从而实现了地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县的**等合作社社员分布都呈现这一特点。**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合作社成员共计336户,本地成员主要分布******7个乡镇16个村,外地成员主要分布在**等地。各地社员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根据各种植物的花期、品质,分类生产各种蜂蜜,集中到我县**统一加工、包装和销售,使社员间合作空间更加宽广,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明显得到提升。

(四)技术服务专业化。我县部分成立较早、发展较为规范的合作社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经营体系。如***。

二、发展成效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标准,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调优了农业产业结构。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做大、做强本地传统、优势和特色产业,实现了农村资金、技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我县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和优化。同时,合作社通过为农民进行购销、信息服务,指导农民调整种养品种,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提高了农业生产标准。我县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运营中,采用统一品种引进、统一购入生产资料、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包装销售的模式。既促进了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又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另外,对一些符合地方特色、具有市场前景,单个农户无法做大做强的产业,在农户组成合作社后,通过合作社的示范引导,逐步形成了名、特、优农产品优势产业的区域化布局。

(三)提升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生产能否与大市场成功对接,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较好的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带领“小生产”进入“大市场”,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对规范成员行为、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价格、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强大的组织支撑作用。

(四)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通过大力组建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升了我县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初步实现了农业规模化发展,生产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促进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建筑、经商、餐饮、加工等服务行业,加快了我县第二、三产业发展步伐。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合作形式不断丰富,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但通过调研情况看,仍存在一些问题急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能力较弱。我县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社员的服务能力仍然较弱,对社员生产技能培训不系统,经营领域拓展空间不够大,品牌建设步伐不够快等。另外,我县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周转资金困难、公积金积累不足、公共服务资金短缺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合作社的发展。二是运营不够规范。个别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存在管理与监督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不严格、民主决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另外,合作社与成员的利益关系还不够紧密,部分合作社的“二次返利”比例较小;有些合作社重盈利轻服务,重分配轻积累。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清理和规范。三是社员素质偏低。合作社要在市场中参与竞争,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进行运作和管理。从我县情况看,合作社社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懂科技、擅经营的管理人才缺乏,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法律意识淡薄,难以适应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四是业务指导薄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知识性和业务性,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业务指导队伍。我县合作社建设的业务指导人

员配置不足、业务指导不够,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规范运作。

四、几点想法

(一)抓宣传培训,提高合作社成员素质。全面提高合作社从业人员素质是加快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建立合作社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设立专项培训资金,有针对性的为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培养出一批管理人才、理财能手、种养能人以及中介经纪人等实用人才。

(二)抓政策落实,扶持合作社加快发展。制定并落实符合我县实际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加速器。设立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将各种支农资金优先向典型示范社、特色产业社及优势产业社集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扶强壮大全县特色、优势产业;对示范社实行信贷优惠政策,降低贷款利率,简化信贷手续,解决合作社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积极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切实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认真制定并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帮助合作社解决实际运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其发展壮大。

(三)抓服务体系,确保合作社健康发展。健全完善的服务体系是促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发挥县农经总站作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指导部门的职能,承担起合作社的指导作用,保障合作社的健康、持续发展。支持有实力的合作社围绕加工、销售等环节兴办经济实体,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对合作社生产经营的的全程化、全方位服务。组织合作社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和知名品牌评选活动,尤其要精心准备好我市绿博会的参展工作,加大合作社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为合作社产品的市场开拓创造条件。同时,优先对合作社提供农、畜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检测服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

(四)抓典型示范,增强合作社带动能力。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是加快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催化剂。结合我县产业特点及优势,注重在实践中培育典型,树立榜样,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实现整体推进。经常召开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示范合作社的典型经验,通过表彰奖励,扩大社会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合作社步入规范发展的良性轨道,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与规范同步。

(五)抓协作配合,创设良好发展环境。健全完善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做到紧密配合,互通信息,特别是注重各部门优惠政策的相互配套。建立并推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交流意见。建立健全各项扶持、指导、考核及奖惩制度,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第四篇:肃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肃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

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酒泉市经管站《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区对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肃州区农村人口21.2万,农户57834户,总耕地面积60万亩,辖15个乡镇、122个行政村。202_年,全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124.77亩,累计流转面积达到130330.77亩,涉及农户22522户,占到全区承包耕地总面积和承包户数的22.5 %和40%。止目前,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160家,其中:涉及种植业的79家,占49.4%,建成的合作社中参与规模土地流转的合作社5家:丰乐乡土地流转合作社、金福西瓜专业合作社、航天啤酒花专业合作社、酒泉市众华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酒泉市钱玲甘草专业合作社,今年共流转土地2476亩,占新增土地流转面积的8.22%,涉及农户123户,流转年限2年至20年不等,流转费用为70元至1000元/亩/年,流转给合作社的土地主要用于制种玉米、精品西瓜、中药材等的种植,流转方式主要是租赁,即合作社以村为单位,整体推进,将已经承包到户的土地通过流转的形式集中到合作社,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自202_年下河清乡 航天啤酒花专业合作社成立,并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320亩用于集中种植啤酒花规模经营以来,我区近几年已有近10家合作社陆续累计流转承包土地 5000多亩。

二、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的问题:

合作社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对于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近几年,我区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促进了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加快了流转步伐。过去,一些农户外出务工经商,承包土地无人耕种,有的不经过发包方,私自请人代耕代种或自行转包、转让,时间一长,代耕代种者不愿归还土地,引发不少土地矛盾和纠纷。现在,农户与合作社签订流转合同,将承包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整体规划和管理,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法维护了农户的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稳定不变,消除了后顾之忧。

(二)、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税费改革前,农户外出务工经商,为不撂荒土地和上缴“提留统筹”费用,承包地大部分免费请人代耕,由代耕者缴纳相关税费,土地基本无任何收益。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后,农户将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经营,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安心外出务工经商或就地转移从事二、三产业,农户除每年每亩获得500至1000元稳定的土地租金外,还可获得务工报酬,不但促进了劳动力转移,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了规模效益。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抗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弱,生产技术科技含量不强,农业机械化成本高。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有利于发展规模经营, 有利于现代化农业机械装备的使用和推广,加快了农产品新品种、新技术的实施和应用,提升了农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农业组织化程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我区合作社在参与土地流转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参与土地流转的合作社数量太少,全区160家合作社,仅有十几家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二是土地流转缺乏应有的监督约束机制,虽然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了流转合同,但部分农户看到土地产出效益提高后,单方面毁约,要么退地,要么提高流转费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手段,从而迫使土地流转行为停止。三是国家出台的一部分合作社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了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如丰乐乡土地流转合作社,202_年以每亩900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流转527亩土地种植制种玉米,合作社收入制种服务费24893元,但是需缴纳72504元 所得税和30210元增值税税款,经过与制种公司多次协商,所得税由制种公司承担,增值税由合作社承担,合作社当年亏损5317元。

四、建议及对策 :

1、加强宣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条幅、宣传栏、宣传单等宣传工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参与土地流转的重要性以及土地流转给农民带来的增收效果进行广泛宣传,切实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重要性的认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消除农民顾虑,提高土地流转意识,促进土地流转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2、加强管理,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工作规范发展。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赋予的职责,继续加强协调,积极配合,形成共同指导、服务合作社的合力,积极引导和支持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的规章制度和合作社内部财务制度、利益分配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规范而不强迫、引导而不干预、参与而不包办,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增加农民收入、参与土地规模流转经营过程中发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确保我区农民专业社参与土地流转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3、加强引导,多形式、宽领域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工作。积极鼓励、引导农民通过出租土地、土地 经营权折价入股等多种方式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对流转土地统一规划、规模经营,充分将多余劳动力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不断增加农户收入。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效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建议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放宽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的政策,落实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降低贷款门槛,加大扶持力度,对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补助,提高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为全区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第五篇: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

**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途径思考

近年来,浙江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截至202_年6月底,全市登记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48家,拥有生产基地8万亩,入社农户1万户。其中,供销合作社系统领办参办52家,拥有基地34个,面积1.7万亩,入社农户1500余户。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特点

(一)领办主体多元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农村专业大户、经营能人利用生产、经营、购销等优势来组建的,约占45%;二是基层农技部门利用技术、服务等优势组建的,约占15%;三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利用场地、经营等优势组建的,约占12.5%;四是农业龙头企业利用加工、品牌、营销等优势组建的,约占17.5%;五是其他组织和个人牵头组建的,约占10%。多元化主体牵头兴办合作社,使合作社涉及不同的领域,并呈现了不同的特色,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二)产业覆盖和成员范围不断扩大。全市合作社合作领域日益扩大,已涉及农业各产业,属农业的占77%,林业的占4.3%,渔业的占17.7%,其他的占1%。其中又以水果、茶叶、花木、畜牧、中草药、蔬菜等产业居多。有的合作社延伸到农业服务业,跨乡镇的合作社不断增多。甚至基地辐射到省外,如红麟西瓜合作社、仙溪绿叶农业合作社已在广东、海南建立生产基地,产品销往港、澳、东南亚地区。

(三)合作层次逐步提高。从生产领域的合作开始,逐步向品牌、流通、加工等经营领域发展,形成了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生产经营格局(体系)。部分合作社已做到统一使用商标,统一供种供苗,统一生产或安全质量标准,并被认定为无公害基地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国内外大市场有机地衔接起来,解决了生产经营中村级经济组织“统”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情,在提高农民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水平,降低农产品生产经营成本和交易费用;增加农业的现代生产要素投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体制创新和先进技术传播,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兴起时间不长,缺乏规范化建设方面的指导,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农户入社覆盖面不广,带动力不强。目前,**市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比例不到3%,带动农户占总农户数的比例不到10%。全市有葡萄专业合作社12个,其中南塘镇和湖雾镇各有7个和3个,而每个葡萄合作社仅有一、二百亩的基地。全市有茶叶专业合作社12个,其中雁荡镇就有5个,每个茶叶合作社茶园面积都不到1000亩,年加工干茶都不到5吨。部分合作社的社员仅5-7人,注册资金仅3-5万元,没有办公服务场所、经营设施和生产基地,甚至没有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更谈不上为社员推销农产品。

二是实力偏弱,自身发展后劲不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实行统一采购种子种苗、化肥、农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的约占40%,统一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的仅占35%,统一注册使用商标的不到50%,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仅占55%。部分合作社规模偏小,产量不高,销售额不多,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链不长,没有开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仅依靠政策扶持生存。

三是利益联结不紧密,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部分合作社没有形成社员控制的决策机制、民主管理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发起人往往既是理事长,又是总经理,一人控制合作社,普通社员参与度低,合作社与社员的利益联结不紧密,社员相互约束力不强,承担市场风险的意识薄弱,只能利益共享而不能风险共担。专业大户、营销大户牵头领办的合作社,往往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有限;基层农技部门和供销合作社牵头领办的合作社,往往牵头单位事务多,经办人员兼职,与自身利益不直接挂钩,投入精力有限;龙头企业组建的合作社,往往考虑企业自身利益多,对社员利益照顾有限。

四是财务管理观念淡薄,没有独立建账。由于一些合作社在成立初期,很少有经营活动和收入来源,承担不起专门聘请会计人员而产生的财务管理成本,再加上一些社员观念比较落后,监督意识比较淡薄,财务知识比较欠缺,因此没有独立建账和进行会计核算,没有反映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情况、合作社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以及合作社的盈余亏损情况、债权债务情况,甚至个别合作社的理事长既是法人代表又兼会计出纳,账务“摸兜算”。据了解,盈余按股金额与交易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二次返利的合作社仅占10%。

五是扶持政策还不配套,支持

力度不够。税费优惠落实难、绿色通道政策落实难、财政扶持资金争取难,合作社产品视同农户自产自销和增值税发票难以落实,加工厂房用地指标难以落实。农村合作银行只能提供小额资金贷款,远远不能满足规模经营的需要。

三、加强规范化建设具体要求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生事物,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影响了其正常健康发展。

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培训、指导、试验、督查、总结、验收、推广等多种办法,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在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社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等方面加大力度,努力培育一批产业规模较大、社员带动较多、服务设施较全、利益联结较紧、市场品牌较响的示范性合作社。

(一)规范社员管理和股金设置。根据合作社章程规定,规范社员入退手续,进行登记,核发社员证,健全社员管理及其生产档案。社员都应认购股金,从事生产的社员认购股金应占股金总额的一半以上。单个社员或者社员联合认购的股金最多不得超过股金总额的20%。合作社应向社员签发股权证明,对社员姓名(名称)、出资方式、出资额、所占比例等情况进行登记,作为所有者权益和盈余分配的依据。社员间股金转让必须按章程规定的程序办理。

(二)规范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社员(代表)大会要依照章程规定行使职权;理事会要严格执行社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做好日常工作,保障合作社正常运行;监事会(或执行监事)要监督理事会执行社员(代表)大会决议和日常工作情况。根据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科学合理设置内部管理机构,并建立健全岗位职责、生产管理、收购营销、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等切实可行的制度。

(三)规范民主管理。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重大事项应由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社员(代表)大会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出资额或者与本社交易量(额)较大的成员按照章程规定,可以享有附加表决权。本社的附加表决权总票数,不得超过本社成员基本表决权总票数的20%。单个社员的票数最多不得超过总票数的20%。社员有权查阅本社的章程、社员名册、社员(代表)大会记录、理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账簿。

(四)规范财务管理。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试行)》和《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办法(试行)》,加强财务管理,独立建账,规范会计核算。生产经营和经济往来必须有真实的记录和原始凭证,做到会计资料完整、会计账目健全。要定期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财务和会计报表,定期向社员公布财务状况,接受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审计和监督。要按社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盈余。理事会应当按照章程规定,组织编制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以及财务会计报告,于社员(代表)大会召开的15日前,置备于办公地点,供社员查阅。

(五)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合作社应根据生产经营和社员的需要,配置一定的生产经营服务场所和设施,做到合法生产和经营,逐步形成产销联结比较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统一组织采购、供应农业投入品,通过规模采购,努力减少社员的生产成本。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培训服务,逐步建立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质量追溯、检测监督等制度,积极向社员提供生产技术和经营信息等资料,定期进行技术辅导和培训。统一品牌、包装和销售,要注册商标,申请条形码,积极开拓市场,努力提高统一销售社员产品的程度。统一产品和基地的认证认定,要做好无公害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地方名牌、著名商标的认证认定,提升产品品牌和档次。

肃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团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