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马原论文
编辑:逝水流年 识别码:16-579211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15 14:15: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马原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论文

系别:中文与新闻传播系

班级:07中(1)

姓名:彭欢

学号:0704013

5指导老师:夏昌武老师

从哲学的角度来小议和谐高校师生关系的构建

内容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值得高校管理工作者关注和思考的是构建和谐校园,而建设和谐校园迫切需要和谐师生关系。根据当前高等学校师生存在着紧张化、自由化、淡漠化和利益化等不和谐的状况,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中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要更新观念,教书育人,引领和谐师生关系;学校要人本管理,务实创新,保障和谐师生关系;学生要尊敬教师,明理善学,增进和谐师生关系。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的状况,主要从哲学的方面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改找到善高校师生关系的途径。

关键字:哲学和谐社会 高等学校 师生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保持自身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师生关系和谐是基础。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重大影响。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构建和谐校园现今成为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下面就和谐校园中核心部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依照哲学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师生关系的表现和类型

当一个客观事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要优化它时,必须先认识它。而认识是一个实践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反复,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传统师生关系,目前受到很大的冲击,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因为在网络普及时代,学生可能通过网络受到教育,可以不迷信老师的权威,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跨越学校、城市在全世界范围内任意检索资源,其渠道不会比老师少。因此,只有通过教师传授获取知识的垄断地位逐渐丧失了。学生已不满足按照教师选定的教材和设计的进程,以教师口授、填鸭式进行教学的方法,现在有多媒体阅览室、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演示、电子邮件等等可以利用,师生之间在知识占有量、前瞻性上的差距正在缩小,对于一些新知识的掌握,出现了有的教师还不如学生的现象,这种趋势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更高的挑战。这样的关系不是特殊的,而是一个普遍现象。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主要有这几种类型:

一是和谐型

在和谐的校园的整体下,表现为老师与学生两个部分相处融合,老师既教书又育人,从各个方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交流较多,在学生中享有较高威信,学生崇拜、尊敬、喜欢老师,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二是亚和谐型

在一个事物多个矛盾的指导下,因为环境的变化,不同的矛盾占主导,其表现为:(1)钟点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以师生相待,“各司其职”,你上你的课,我听我的课,偶尔在课堂上接触一下,学生提问老师也能耐心讲解,但下课后各走各的,显得比较陌生;

(2)是学期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在老师担任学生课程期间能够相互配合,师生关系正常,但课程结束后显得比较陌生。(3)校园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在校园内以师生相待,师生关系正常,但在校外则形同路人。

三是不和谐型

师生实际就是一对相互对立而统一的矛盾,他们表现为:(1)师生之间若即若离。老师与学生之间不冷不热,老师该上课时就上课,该下课时就下课,学生不敢冒犯老师,老师也不愿多管学生,双方相安无事。(2)师生关系对立。老师与学生不能和睦相处,从无交流,老师讨厌学生,认为学生不肯学,学生也厌烦,认为老师上课上的不好,不尊敬甚至暗中对抗老师,有的甚至被老师认为难以教育和管理的学生。有的学生期中教学检查给老师提意见,个别老师则在考试和补考中利用手中权力,压低分数,损害学生利益。

师生关系是学校内部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师生关系包括教育关系、政治关系和心理关系。处理教育关系,要求做到教学相长;处理政治关系,要求做到民主平等;处理心理关系,要求做到情理相容。

二、分析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一个是师,一个是生,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虽然影响高校师生关系和谐的因素复杂多样,但主要表现在教室和学生的关系。从以下四点体现:

(一)教师以自我为中心

古代的师生关系是从君臣关系和父子关系中演绎出来的,其最大特色就是师道尊严,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宰的地位,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学生处于受支配的地位,惟教师之命是从。这一传统根深蒂固,现在还远远没有完全消亡。教师从培养目标和教材演绎出教学要求,用考试分数和各种量化指标等作为强制手段来推行这些要求,很少过问学生需要什么,理解了没有,很少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一些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学生的管理方法简单。教学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抑,教育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倍感压抑,难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的老师有好的,也有存在问题的,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上课只顾自己念讲稿,读课件,根本没有顾及学生的反映。也没有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只顾埋头记老师嘴里说出来所谓的‘知识’,又或是抄多媒体上的文字,一点都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机器而已。

(二)学生的自由放任

少数教师,以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为幌子,放松自己的教育责任,对学生疏于管理,甚至放任自流。师生双方,除了上课,互不见面,互不了解,学生从教师那里既不能满足求知的欲望,也不能得到情感上的抚慰交流,教师过分地迁就学生,或者有意地去迎合学生,以使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给自己较高的分数,这种教风使学生滋长了不求真知的学风,使纯洁的师生关系庸俗化。谈到读书的问题,举了一个例子,我们的公共选修课程老师上课,作业基本不管,学生从来都没到齐,去上课的也基本没有在听,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提前给一些题目,让学生‘找’答案。

(三)师生之间商品交易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以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师生关系受到了铜臭的污染。本来,师生关系是一种非常纯洁的人际关系,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这种纯洁的关系遭到了铜臭的污染,在一些人的观念中,既然是市场经济,那么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商品,什么关系都可以成为商品交换的关系,受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在考试时师生可以共同作弊,学生因此得到高的考分,教师博得良好的教学评价,心照不宣,共同从中得利。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年级的同学给低年级的同学传授经验说,平时不用努力,到了考试的时候去找关系,一般都会通过。

(四)教师只是各尽其责

教师对学生缺乏全面关怀,师生缺乏交流和相互认同。中国古代就有“经师”与“人师”之分。“经师”只是灌输经典,“人师”则“传道、授业、解惑”全面负责。高校虽然一再强调管教管导,但是由于教学管理德育分工过于细致,有的教师便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教书,至于管理、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那是辅导员、德育教师、学生政工干部和心理咨询辅导老师的事情,客观上加重了管教不管导的倾向,教师只做“经师”,不做“人师”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个性的全面培养,教师上课来,下课走,很少能在各种活动中与学生打成一片,更缺少与学生促膝谈心的机会,缺乏接触和交流就缺乏了解,缺乏了解就难以互相认同,结果丰富多彩的师生关系变成一种单纯的教学关系。这样的关系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良的师生关系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影响了他们人格的全面发展,影响了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也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实践中,往往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所以我们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样才能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提出措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现在提出一个口号就是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教育有学生为主体,教书育人,“教师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

(一)顺应社会发展情况,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1.树立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一切措施应当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中心,把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作为推进工作的首要手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把教师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觉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和指令,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应当全面关心学生,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教育,使他们端正态度,提高尊师的自觉性。

2.树立师生互动的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克服教师中心、单纯灌输和信息单向传递的传统教育模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树立师生平等交往,双向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新的教育模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教育理念。要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特别是让学生的思想动起来!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应当是多方面和多渠道的。

3.体味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树立个性化教育思想。实行个性化教育,使教育更具人情味,更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部门不是缺乏处理本文中所涉及问题的魂力和思路,而是缺少了某种改革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需要有新的、符合客观规律的师生关系来代替旧的、落后的、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师生关系。

1.规范教师的职业责任,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虽然师生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由于教师闻道在先,学有专攻,就自然地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权威人物。但是如何去形成权威的暗示效应?我们有的老师没有深入地去思考这一问题。实际上权威的暗示效应比起单纯的说教,影响更深刻、更持久。我们的教师应当管教管导,既要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师重视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我们不但要教育学生逐步提高要求教师尊重自己种种权力的意识,更应培养学生尊师的思想,理解教师的育人心情,体察教师的工作甘苦。同时,也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师生关系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都站在一个崭新的角度,关注师生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从而使师生真正步入彼此的心,焕发出更大的教育活力。

2.建立教师与学生联系的制度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建立起来的。因此要从制度上保证师生有一定的交往频度,使师生的思想在交往中交流、碰撞和整合。教师尽可能地参加学生集体活动,或联系一个班级指导并参与他们的活动,或建立教师答疑制度,这样就可以改变师生仅仅在课堂上见面的局限性,大大扩展交往的渠道,促进师生的互相沟通和认同。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建的,它有一个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它是教师艰苦劳动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能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总之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挖掘学生身上的向师性因素可以强化,激励学生的自尊心,也能融洽师生关系,为师生合作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它能化为强大的教育力量,激励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教师运用各种教学的教育手段提供条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呼唤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我们结合自己是大三师范的实际情况在以后,努力做一个学生信任、喜欢、尊敬的人民教师吧!

主要参考文献:

1.郝文武 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4)

2.《如何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载《黑龙江教育》,2002年第12期

3.《构建21世纪的新型师生关系》,载《陕西教育》,2003年第四期

4.《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载《教育探索》,2004年第4期(总

第106期)

5.《多学科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学林出版社2005年3月 第1版主编 王

荣华 董世骏

6.杨骞、溪海燕:《师生关系的现实与理性诉求》,《教育科学》,2008年第4

期。

第二篇:马原论文

建设生态文明,建成美丽中国,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此次十八大报告中一个新的创新点就是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独立成篇,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由经济建设的突出地位转向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重大变化。这是我国在政治理论指导思想上的又一大进步,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虽然只有简单的八个字,但背后却蕴含了无限的哲学思想。

首先,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社会物质性的表现。人类依赖于自然,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离开了自然,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表明了只有人类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在发展社会的同时不忘保护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和自然才能和谐相处。其次,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充分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物质世界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着。当代的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时期,可是鲜亮的经济成绩单背后却是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所以我们必须把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建设联系起来看,不能孤立的处理其中一方面的问题。最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还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以前我们都只看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斗争性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同一性,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只能取其一;现在,我们必须要看到它们的同一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以达到矛盾双方的平衡。

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非常严峻,特别是近来的雾霾天气,已经成为一大热门话题。要建设美丽中国,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就要改变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增长,以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保护环境的倾向,贯彻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也要大力提高国人的文化道德素养,在每一个人心中树立起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望。

在我心里,环境固然重要,但是在学习十八大报告之前,我并没觉得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我有多大关系。这次的学习让我明白,环境的保护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每个人生活中的一小步成就的将是我们社会的一大步,平时的一点节约,一次随手,一句提醒也是为建设美丽中国道路上做出的一点贡献。

第三篇:马原论文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有感

——小议唯物主义史观和共产主义之于我 摘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后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其中对于共产主义的阐述可谓入木三分,身为党员的我对于自己所信仰的以及要坚持终身的信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 分工 唯物主义史观 共产主义

小议唯物主义史观

记得艾老师上课时候曾经问过一个问题:“人的意识又是从哪里产生的?”当时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不就是唯心和唯物的区别吗?”当我在忙碌的学业之余在图书馆静坐一隅,悉心研读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部著作之后,我由衷地对哲学家,尤其是敢于批判的马克思一类的哲学家肃然起敬。既然全书主要是在批判唯心主义史观,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先看清楚什么是意识,它的产生过程是怎样的。我谨在此略窥一斑。

“‘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马克思如是说。意识起初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和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起初的人类和动物没有区别,人和环境的联系是一种纯粹的隶属于自然的存在,我们的祖先“只能”(当然他们没有选择的想法,所以这里说“只能”也是有失偏颇的)屈从于自然,像羊群一般。后来的人类由于某种偶发(这种偶发是一种必然中的偶然,而绝不是神创的或者神赋予的)的原因开始用双手制造工具,直立行走来更大地解放双手,又由于生物学中进化的差异产生天赋的不同进而产生了分工,但这最原始的分工就像狮群中的等级一样或者像蚂蚁的分工一样,它是自身无法察觉的东西,是基因和反射构成了大部分的活动。“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形态》这样阐述,也就是说当人类由于新生产的需要,由于

新的物质关系的需要而诞生了语言和文字,人类才真正地宣告和其它动物的根本性不同:人类自发地启蒙式地察觉到自我和环境的联系。也就是说:只有达到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有意识的产生!这就是唯物主义史观的根基,看待历史一定要站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

马克思特别强调在记录历史的时候以及分析历史的时候要对当时的生产关系和物质条件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不能把历史事件孤立起来,那种把每个阶段的历史抽象成某种概念,并将前后概念加以联系,并限制在所谓的 “概念的自我规定”之中,而这种“规定”又从何而来呢?马克思毫不客气地说:“为了消除这种‘自我规定着的概念’的神秘外观,便把它变成某种人物——‘自我意识’”,更是讽刺道:“这些人又被看作是历史的制造者、‘监护人会议’、统治者。这样一来,就把一切唯物主义的因素从历史上消除了,就可以任凭自己的思辨之马自由奔驰了。”这是马克思对唯心史观哲学家们的直接批判。

《形态》一书认为任何历史事件本都就是应该由物质条件的某种变化引起的。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等促成的。我个人认为确实如此,真正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一定是某种物质上的东西,而不是在人们生活平静如水的一纸文章或者电光石火间的想法可以做到的,譬如“文革”,我认为不仅是意识形态的动荡,而必然是由于某种生产关系的变化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发生变化,进而诱发的“革命”。当然,我这里并没有否定意识或者精神层面的东西对于历史的推动,只是在强调我认为的历史的源动力是物质的作用,是物质生产的矛盾而不是思想的火花在起主导作用,爱迪生发明电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很重要,但是别忘了他尝试过6000余次试验。

共产主义之于我提到共产主义,非党员的同学可能会想到镰刀铁锤,或者建国初的样板戏中的英雄形象,或者说大家会谈论一些较为敏感的政治话题,但是最后不约而同地选择缄默,再者可能有同学会说一些关于理想社会的话题,然后最后说:“那只是一种愿景。”

不得不承认我自己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可能十分肤浅。此处姑且说一说我看完本书后的感想,期望寻求探讨。

共产主义绝对不代表暴力,共产主义绝对不代表严丝合缝的体制管理!所有的暴力,所有的体制,都是依存于某个发展阶段而存在的,是适应客观历史条件的结果。

“适应历史条件的社会才是好的社会。”艾老师曾说。《形态》一书对于这一点也做了很详细的诠释,而我们无法用具体的几个字眼就概括出历史的规律的原因,就在于唯物主义史观看待问题是必须把历史放在大的物质背景下的,当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都是不可割裂的基本因素。马克思说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以及费尔巴哈等等,都是在试图总结出历史的概念并加以抽象,进而变成所谓的“自我意识”的产物,这些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是愚昧的,历史从来都不是脱离物质河床的飘渺银河,而是每一个能够吃饭喝水睡觉的人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它是物质的产物,而非意识的产物。

“迄今为止的一切革命始终没有触动活动的性质,始终不过是按另外的方式分配这种活动,不过是在另一些人中间重新分配劳动,而共产主义革命则针对活动迄今具有的性质,消灭劳动”,最后的字眼不禁让我心头一震!印象中的共产主义难道不是大家以劳动为乐吗?

不错!共产主义就是要消灭劳动,但这里要消灭的是人类不自愿的劳动,是被压迫的劳动。我们创造千千万万的物质,最后却成为它们的奴隶,受制于物质条件。解放全人类不仅是说让人们摆脱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真正的解放是人类不再被物质所累,不再因为分工的被动性,而让自己陷入生活的奔忙以至于忘记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最终的共产主义愿景虽然现在难以具体刻画,但绝不仅仅停留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真正的共产主义,人们面对的分工不再是由天赋以及社会地位所决定的了,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等同于为所欲为),这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解放!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後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形态》如是说。

我曾看过一部名叫《勇敢的心》的电影,其影片里所宣扬的自由思想让我难以忘怀,主人公带领苏格兰人民追求的不是官爵和土地,而是没有压迫和安居乐业。建国以来社会上存在一种“对于自由的恐惧”,大家“谈自由色变”,认为那是对集体主义的对抗而觉得是异端,但是其实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身心的自由(当然这种自由不同于滥杀无辜或者满足私欲,而是人们能够按照自己愉快的方式生活而且在社会关系中地位平等)。

消灭分工,实质上就是推翻私有制,让资源成为一种共同财富,这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也是建立在人类的知识和道德等意识层面的产物与物质发展成正比的基础之上的,这里我认为一定要让物质的每一次发展都开出“精神的花朵”,不要让物质疯狂地堆叠,却发现精神依然徘徊不前,以至于最后被物质发展拖垮,然后回到发展的起点。而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也有很多这样类似的问题,幸福感不再停留在吃饱喝足,人们开始寻求物质之上的精神之花,游弋于物质之间只会陷入更深的空虚。我们必须让思想跟得上发展的脚步,不滞后,不空前,才能踏踏实实地向前走!

那么面对现在相对不自由的分工,我们青年人特别是清华的学子应该何去何从?

我想我还是不在马克思面前班门弄斧地提建议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已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马克思那样的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所描述的那样理性而又独立地选择职业和生活方式,更多的人可能还是会被生活慢慢推动着前进,而不是按照自己心里想着的方式,但是我们至少要保留心中的那份激情,在暗流涌动的世界握紧手中的桨,就算有上下的颠簸也不迷失方向。未老先衰地变得温和入世或许可以获得暂时的好处,但是距离心灵的解放却早已渐行渐远。

每个人都会死去,但不是每个人都曾经真正活过。如果说这世界上还有那么一部分人可以跟随自己的心灵和信仰而活,为什么不是你或者是我?难道我们永远活在惊叹和艳羡之中而在这之后过着自己例行公事一般的生活吗?

最后以马克思《青年》中的那段话作结和大家共勉: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感谢卡尔·马克思用铅字在200年后告诉了我一些或许我永远都不曾察觉的道理!

参考文献: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5年~1846年

马克思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835年

第四篇:马原论文

《实践论》和《矛盾论》读后感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该著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社会实践有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其中阶级斗争给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作者在文中论述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关系问题。他指出,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真理。文中强调,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内部存在的严重的教条主义而写的,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指出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而且指出形而上学是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②全面论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例如: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其二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例如: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该书也系统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理论,因为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据。自然界存在著许多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发声、发光、发热、电流、化分、化合等等都是。③论证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认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客观依据。④具体地阐明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⑤分析了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指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五篇:马原论文

论如何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摘要: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至今已有三十三年,这是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三十三年,也是坚定道路深化改革的三十三年。新世纪以来,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如何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了头等大事。

关键词:结合国情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党政建设

正文:

首先,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又包含两部分内容,即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与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革命前辈已经指出道路,并在过去的三十多年很好的验证了这一道路的正确性。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至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结出了两大理论硕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理论成 果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其理论成果为邓小平理论。这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这两次历史性飞跃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迪,其中主要有:中国共产党是善于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的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永远常青的科学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法宝和解决中国问题的金钥匙;创新是我们党和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继承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辟了一条在经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并孕育和启迪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正确的抉择。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要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包括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性质、基本方向、基本宗旨以及由此决定所必须采取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分配方式、发展方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确定。概括地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在“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指导下,不断解决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这两大课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在三者的相互关系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人民当家作主是政治基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任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深化各项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工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新时期如何坚持从严治党①:从严治党 首在落实责任;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就做不到从严治党。经过这些年努力,各级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抓、书记抓、各有关部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抓好党建,是各级党组织最大的政绩。“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连日来,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对领导干部的考核问题自去年以来颇受高层重视。特别是去年12月,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新时期如何坚持从严治党②: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 拧紧思想建设“总开关”,确保党员、干部精神上不跑冒滴漏 ;今年4月29日,中央纪委发布了四川省原副书记李春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的消息,通报指出,李春城“滥用职权进行封建迷信活动,造成国家财政资金巨额损失”。让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谨防“牛栏关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现代社会,政党作为一个组织,要想运行得好、有战斗力,制度保障是最基本的。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总书记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放在一起强调,是有着深远意义的。”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认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不能是两张皮,各干各的,而要相辅相成,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总书记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放在一起强调,是有着深远意义的。”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认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不能是两张皮,各干各的,而要相辅相成,同向发力、同时发力。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是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今年4月29日,中央纪委发布了四川省原副书记李春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的消息,通报指出,李春城“滥用职权进行封建迷信活动,造成国家财政资金巨额损失”。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谨防“牛栏关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现代社会,政党作为一个组织,要想运行得好、有战斗力,制度保障是最基本的。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总书记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放在一起强调,是有着深远意义的。”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认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不能是两张皮,各干各的,而要相辅相成,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新时期如何坚持从严治 党③:从严治党必须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起 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是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贵在经常、重在认真、要在细节。使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果。“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保持自我警醒的重要方式。新时期如何坚持从严治党④:让干部时时感到戒尺就在身边 从严选任,防止“带病提拔”从严考核,防止“为官不为”从严监督,“为官”就该“不易”新时期如何坚持从严治党⑤:改作风,一场输不起的战斗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要实现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要运用社会组织实现和谐社会;要从调整社会结构入手建设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马原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