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让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的一些策略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16-240262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29 07:25: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让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的一些策略

让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的一些策略

老翁镇中心校 黄世彬

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评分体系》的中心思想还是以分数论英雄,其作为强有力的教学行政导向手段,各校均根据其中的学科评价分值将学科教师对应排名,确定教师的绩效工资多少,于是排挤差生和掐尖成了各校与各教师的流行病,同时无形地致使教师们在实际课堂教学行为中所体现出的“内隐理论”与他认同的教育理论不一致。这里笔者没有指责上述“评价评分体系”的意图,以分数论英雄原本就是个社会问题,不是教育部门单方面能解决的。

作为教师,如何才能适应既要改革又要分数的社会潮流?笔者认为应先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理清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然后寻求一些策略,让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活起来。这样,既有改革的味道,又能提高教学质量,至少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策略一:用活电子白板,使数学课堂活起来。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图、文、声、色、光、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感官刺激,能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交互式电子白板近些年才普及到农村学校,教师们还不适应,教师们除了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外,重要的是要把白板用活。

用活电子白板的重要因素是学会做课件,做课件的软件常用的有flash和PPT。flash需要有一定的编写脚本的知识和经验,PPT容易上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四基”,增强“四能”,发 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是教学的落脚点,也是做好课件的落脚点。

在做PPT课件时,可以参考优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里提供的PPT,设计出自己的课件。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学习别人的设计理念、教学理念,取长补短,丰富自己做课件的经验和教学经验,又可以缩短自己做课件的时间。优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里提供的PPT,先拖放到电子书上,然后打开,再另存为Microsoft PowerPoint,这样就可以脱离优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而使用。

策略二:创新教学方法,使数学课堂活起来。

教师按教材把知识讲透彻了,怎么教学效果还是不如人意?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所讲的知识,学生没有内化,没有变成学生自己的活动经验,这就是所谓的听的经验不如看的经验,看的经验不如实际做的经验。基于实践操作的经验即做的经验才容易被内化。学生也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积极思考,战胜困难,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产生数学学习兴趣。要创新教学方法,就得把学生当成人,从骨子里把他们当成鲜活的生命,而不是把他们当成盛装知识的容器。

案例一: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要教凑十法和破十法。教学中要用到小棒,但是学生常常没带小棒或小棒根数不够,学起来有困难,怎么办?于是笔者创立了一种手脑并用的手形计算法,感觉还有效果,同时,这种方法将数与形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理解算理。具体方法如下: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凑十法。

例:8+5=1

3将8记在心里,5用5个手指表示,再从5个手指里弯2个手指(拆2补8,凑满10),再加上余下的3个手指,等于13。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破十法。

例:15-7=8

10用十个手指表示,5记在心里,先从10个手指中去掉7个手指(弯7个手指),还有3个手指,再把记在心里的5拿出来放在手上(伸直5个手指),等于8。

以上方法,笔者命名为手形计算法,有老师笑说:“你班的学生做数学像跳舞。”有一天考试,学生正好在用手形计算法,看上去果真像手形舞蹈。

案例二:我们在教学中常用基于定义的方法来解释自然数的加法,如2+1=3。我们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先画出两个小三角形,再增加一个(如上图),就得到2+1=3。

为什么这样得到的2+1就是3呢?

因为3=2+1(自然数的“后继”定义:3是2增加1得到的。),所以2+1=3(等号“=”的对称性)。

这种解释方法脱离了现实背景,也没有涉及“等于”的本质,学生只能记住计算规则,感悟不到数学的思想。那么有没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能感悟符号“=”的意义的创新方法呢?有,这就是基于对应的方法:

先在左边画两个小三角形,右边画三个小三角形,如图:

比较哪边多?(右边多)

左边再增加一个小三角形,如图:

比较现在哪边多?(一样多。)

左边是2+1,右边是3,一样多就是2+1=3。

这样解释,突出了两个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左边=右边。这样就提示了符号“=”的本质含义:“=”两边的量相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既可以感悟到“量相等”的本质,又可以感悟加法运算的本质:加上一个自然数比原来的数大。

策略三: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使数学课堂活起来。

在各种考试中,学生表现出来的计算能力常常不如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有:完全没有理解算理和法则,不知道该怎么算;粗心,写错运算符号或数字;运算顺序不对;进退位加减法口算不熟练;乘法口诀不熟;对算理和法则理解不透彻,竖式中对错数位等等。

有效培养、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怀疑它的重要性和基础性。

要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学中既要重视法则的教学,还要让学生理解法则背

后的算理,使学生不仅知道怎样算,而且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算。计算法则的教学过程充满了探索,因为算理为法则提供了理论基础,法则使算理可操作。计算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是怎样思考的,课堂就会活起来。

要形成一定的运算技能,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练习形式应丰富多彩,以激发学习兴趣。

策略四:学生作业面批面改,使数学课堂活起来。

农村小学生学习自觉性并不强。面批,可以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面改,可以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并让学生及时纠正。作业的面批面改,与课堂之“活”有着微妙的联系。因作业的面批面改,学生上课会更加专心,发言会更加踊跃,课堂会更加鲜活。

策略五:不冷落学生,使数学课堂活起来。

小学生是一个好表现的群体,表现欲得以满足,精神百倍,神清气爽,否则像烈日下晒蔫了的枯草一样,不来神。

案例:笔者任一年级二班班主任,因班主任效应,学生热爱数学,对数学有兴趣。可是有一天,一学生很生气地对笔者说,她原来是第一喜欢数学,第二喜欢英语,第三喜欢语文的,可是现在最不喜欢数学了。笔者立刻意识到是因为一段时间冷落了她。她数学成绩很好,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可是笔者想照顾成绩落后的学生,于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抽她发言或到白板上做题了。在接下来的课堂上,笔者有意识地让她发言并表扬她,她说自己又喜欢数学了。

能让数学课堂活起来的策略很多,只要我们用心,就一定能发现。总之,只要我们真心把学生当成生命,让每一个生命都沐浴在阳光里,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雨露的润泽,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一定是鲜活的。

完成于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

修改于2014年8月15日星期五

第二篇: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常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是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生朗读《可爱的草塘》课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挑逗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

三、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一位教师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教师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他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生朗读《落花生》课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挑逗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兴趣

教学一旦唤醒了学生的主体生命意识,课堂上便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师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样的课堂才会使师生感到教育的幸福。那么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将活力注入语文课堂,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关注、思考和解决的当务之急。我认为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课堂“活”起来,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巧设民主情境,轻松愉快学习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我与学生们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产生了兴趣,就产生了求知欲,学生的学习就拥有了动力,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首先应根据教材内容,依据小学生好奇、易兴奋、好探求的心理特征,创设适合每节课的教学情境,营造出艺术教学氛围,以趣激情、以趣生情。及时捕捉学生兴趣的激情点,使学生产生强烈写作的情感,从而顺利引入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是联系生活实际展现的情境,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强化学生的体验,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可以是实物演示的情境,实物可以是模型、图片、照片等,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实,更容易入境;还可以是角色扮演的情境,教师分配给学生或是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进行文章情境真实再现,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感受、理解文章,还可以创设想象情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触动学生的思维情境。

三、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参与意识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我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我认为学生理解得还比较抽象,我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我自然顺畅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地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四、创设合作学习,激活课堂气氛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有兴趣,乐意去学,选择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十分重要。而小组合作已成为语文课上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之一。在许多的课中我们都需要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五、尊重个体差异,体验成功喜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在日常生活中,要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心,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行为,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加以引导,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建立自信心。每个学生都有被认可的渴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给学困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取得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只有课堂上的弱势群体也被带动起来,语文的教学课堂才能真正地活起来。

总而言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课堂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能力,尊重个体差异,带动弱势群体,让课堂充满时代气息,赋予生命活力,这样才能真正使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第四篇:让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范文]

让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

实施目标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教学的主旋律。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从小抓起,从课堂抓起,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充满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真正成为学习主人,进而充分发挥其自身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但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的局面。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互助,只有灌施。这种状况对小学教育,特别是对于小学英语教学为不利,因而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改变这种沉闷的局面,让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认识谈点粗浅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活”起来。单

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易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枯燥贫乏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学生难免会出现做小动作或小声讲话等不良习惯。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机,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游戏、唱歌、编歌谣、做动作、抢答竞赛等,使学生既专心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这样,就能 1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当然更加明显。

二、运用教学媒体,激“活”教材,使课堂活起来。

教材只是单纯的教材,既不能说话也不能动。而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两者难以交流。我们应该根据其特点,想方设法,利用电教器材如电视、VCD、电脑、录像等,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来,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觉得生动形象,趣味盎然,从而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以达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的小学英语第四册Unit 4 It’s warm today.这一单元时,就将“小动物爬山”的情景利用抽拉式投影片制成“小电影”,教师配音,把枯燥的文本内容活化为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有声有色,使学生看得有味,听得清楚,理解得透彻,从而充满激情地完成了从听、读到说,乃至模仿、自编自演对话的过程。条件允许,还可将教学内容制成教学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参与意识,让学生“活”起来。

1、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中心,知识中心,课堂中严重压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泯灭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我们必须彻底地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正确摆正教师的指导地位,从而从真正意义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以往的禁锢中开放出来,让学生自己行动起来,成 2

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精神,促进其主动参与。只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其参与意识,才能使课堂活起来。否则,一切便成为空话。

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英语科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语言的交际功能,讲究对话的艺术,这就要求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因此,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我都注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如每单元的Let’s learn, Let’s talk的教学,我让学生看图、听录音跟读到口述、表演整个故事,再自编自演对话。这样一来,本来只有几句话的内容,经过学生的处理,就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了。长期的训练,不懈的鼓励和引导,学生终于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精彩的表演。

3、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老师不是绝对权威,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平等的关系,这样既有助于教学,亦有助于师生双向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力求做到“三带”、“三允许”(1),与学生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创造一种心灵放松、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心灵负担,从而真正动起来。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课堂“活”起来。

高效的学习活动总是由浓厚的学习兴趣引起的,只有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巧妙地安排、设计新课的导入,如:创设情景、设置悬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最佳心理状态,然后因势利导,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到学生中去。

例如课前布置相关的活动情景,认真组织课前活动,利用课前几分钟,开展轻松的听说训练活动,听录音表演说唱等,让学生以宽松、愉快的心情迎来即将开始的英语课。

此外,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做到全身心投入,以最佳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英语第四册Unit 6 At a farm 中的单词“cat, rabbit, pig, duck, dog”时,我一边教学单词,一边让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或动作,学生学得意趣盎然,教师也教得轻松自如。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使教学“活”起来,能使学生从以往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能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兴致,学生能全身心参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能力和 4

创新能力,很好地适应了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注释:

(1)“三带”指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三允许”指允许学生想、允许学生说、允许学生做。

第五篇: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的课程教学理念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原有教材, 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教学素材, 让学生思维动起来, 数学课堂活起来。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起新型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充满活力。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呢?

关键词:课堂气氛;激发兴趣;教学方法;主体地位;多媒体运用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能仅限于传统的教师讲和学生听与练,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数学中玩,在玩中学数学。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做起,让小学数学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一、教材活起来

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内容,它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小学教师往往还不能用理性的态度来认识教材、钻研教材以及处理教材,动辄训斥重组教材甚至抛弃教材,只靠自己的经验来教学,凌驾于教材之上,从而造成了教材的编写意图不能很好地得到贯彻。教师必须在深刻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充分开发教材的潜在功能,结合实际,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并大胆的用活例题、习题。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而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课程(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的加减》时,书中有一道练习题名为开火车:

60-10=()+30=()-70=()+60=()-40=()80-40=()+30=()-50=()+10=()+60=()此题是学习了相应知识后的巩固题,且有一定的趣味性。我在讲此题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以开火车的形式答题,同时可以加一些开火车的动作以及声音,使教材中原本只是图画的题目变得生动有趣,也使学生更加积极回答问题。

二、课堂气氛活起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的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的激发创新敏感性。可以说,激情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心理动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必须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营造一个和谐自主、有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以前那种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大胆自由的表现出他们的好奇心、挑战心和想象力,这样,他们才会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问题,他们的思想才可以无拘无束。学生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激发了创新思维,课堂就更能成为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要有以下“三声”。

(一)要有“笑声”

有些教师在上课时,课堂上的“火药”味太浓。教师总是绷着脸,想用严厉镇住学生。甚至在课堂上还出现斥责声、挖苦声、哭声。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无效或低效的。课堂中的笑声能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心态,形成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但有些笑声是带有嘲笑性的,应当尽量避免。比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折扣问题》时,上黑板板演的同学将题目中的七折写成了7%,导致整道题的计算错误,下面的学生就发出了嘲笑声。我在评讲时,故意强调他的计算思路是对的,只是对折扣化成百分比还不是很熟练,以此激励他不要气馁。也提醒其他学生要看到他人做对的地方,不要只嘲笑他人错误的地方。

(二)要有“赞美声”

有些教师在上课时,习惯给学生做“纠错”工作,这很容易造成学生“无声”的抗议。其实,课堂就是让学生出错的地方。每个学生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教师要坚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比如:你真棒!你真是太可爱了!老师真喜欢你„„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质疑,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及时的对学生的疑点进行评价和解释,并给予表扬,让学生敢想敢说。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的赞美声来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

(三)要有“争议声”

有些教师在上课时,相比而言更注重教学任务按部就班的完成,上课少有亮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数学正确性的追求,引发学生的“争议声”。我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时,在推导圆锥体积公式时,我用倒米的实验进行教学。当某一学生说出圆锥与圆柱体积关系是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时,其他同学就有了“争议”,应该加上重要条件:等底等高。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更加全面化,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启迪学生创新的意识。

三、学生思维活起来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件事物感兴趣时,注意力就会十分集中,求知欲就会空前旺盛, 思维就会非常敏捷、灵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出学数学的乐趣。利用“读一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学以致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他们熟练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红花, 每一朵小红花的上面都有一道口算题,如2+3。教师依次出示小红花,让学生抢答,谁答得对,那朵小红花就归谁。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还可以经常采用“找朋友”、“开火车”、“夺红旗”、“接力竞赛”等的比赛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四、教学方法活起来

恰当的运用教学方法能激活课堂气氛并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既是多样的,又是灵活的。教学方法既要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又要适合小学生本身的学习特点。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影响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让生活融入课堂 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教学事例从生活中来,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

于生活,这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的教学,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的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无疑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

1.生活实例融入数学

结合身边的实例,融入到数学课中,让教与学跳出教本,走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使数学课堂大起来。超市的价格标签、家装材料的购买面积估计、银行的利率以及食堂菜谱的调查统计表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源素材。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教师可以自己做一个从1点到24点的时钟的模型,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到24个小时相当于两个12小时,在时钟上时针转两圈。然后教师可以将13至24小时的纸片拿掉,并说一些时间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能够熟练的在12时的时钟模型中正确的摆出13至24时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掌握了24时计时法,而且经历了探究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找出学习的方法,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求知欲,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更加的具体化、形象化。

2.数学问题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尽力的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比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教师可在班级中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和学生共同讨论:给你10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样文具?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统计出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等。只有真正的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既对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宽,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二)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创设情境教学,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寻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佳途径,让全班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笔尝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转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课堂上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我在听老师讲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内容时,老师是这样介绍中括号的:“现在我们请出了数学王国的另一个朋友——中括号。”这个数学王国很奇妙,还有很多没有遇见的朋友,需要学生一个一个地去探索。

2.诱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设置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巧提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操作训练,可以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化,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变得动态化。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作为深化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3.提供讨论和训练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好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既发扬了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人人都参与,个个可发言,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充分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练习和复习要占有很大的份量,它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

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练习和复习要依纲扣本,围绕必要的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和思考性的服务于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说,我在苏教版《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这两个定义,所以教师可在授课前给学生提供几个他们熟悉的图形,如

飞机,月亮,五角星和风车。然后将月亮对折,让学生观察对折后的月亮有怎样的规律并强调:对折后的两半完全重合。再对折另外三个图形,看是否有同样的规律。强调五角星有五条对称轴,说明对称轴可以不止一条;还要强调风车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

五、多媒体运用活起来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和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教师要想解决这一矛盾,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能够成功地实现数学教学内容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因为多媒体形象比较具体,动静结合且声色兼备,所以可以恰当地加以运用,使抽象变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比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的展示了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使学生形象的理解本课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将复杂的几何问题分解成具体的抽象图像,化难为简,教学效果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应该是开放的,教学的方法应该是多变的。教学策略的活,将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创。所以,创新是当今数学教育的必经之路。只有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鲜活的知识,快活的气氛,灵活的教法,把每节课都作为让学生探索创新的一次历程,才能真正的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参考文献:

[1] 占敏玉.《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J].《成才之路》,2008年35期:38页

[2] 黄异枝.《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J].《江西教育》,2009年36期:54页 [3]周凤.《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J].《新教育》,2009年04期:69页

[4]刘晶晶.《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7期:177页 [5]陈绍友.《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J].《才智》,2009年20期:131页

[6]曹克涛.《新理念下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J].《新课程(教研)》,2010年05期:62页

[7]张立龙.《如何搞好数学课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8期:80页

[8]朱晓东.《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滋” 有“味”》 [J].《考试周刊》,2011年64期:70-71页

[9]王成岭.《让数学课“活”起来的几个做法》[J].《内蒙古教育》,2008年03期:60页

让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的一些策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