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化学学科发言材料
编辑:落花时节 识别码:16-906881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11 23:39: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化学学科发言材料

课改让化学课堂更加有效

平滩中学罗红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下午好!

我叫罗红琴,是平滩中学的一名化学教师。今天能够与大家一起畅谈我的课改做法,我感到非常荣幸。下面,就我校化学学科实施课改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向大家做如下汇报。还望各位领导与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平滩中学是我县一所较大的农村乡镇中学,具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我校共有4名化学教师,平均年龄45岁,有着较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也伴随着较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表现为;1:教学计划不具体,目标不明确,学生往往不知道每节课要学习哪些内容,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目标,被动学习。2:以单纯教师讲为主,学生单靠听的方式学习,各个器官不能同时参与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导致巩固率低。3:老师习惯于上课即讲,学生没有感知,导致理解不透,囫囵吞枣。4:教辅资料泛滥,学生忙于应付,困于题海,做了很多无价值的重复劳动。5:学生资源意识差,教学中不注意利用和开发学生资源,导致学生合作意识差、能力低。6:教学忙于赶进度,一刀切,忽视个体差异,学生吃“夹生饭”现象普遍。7:规律、方法的教学欠缺,重视知识点的教学,轻视知识结构的构建,归纳总结的教学过程被弱化,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02_年我校开始

实行“三控八环”课堂教学改革模式,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实施了“三控八环,乐学活练”这一课改实验,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使学生想学,使学生能学,使学生会学,使学生坚持学。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目标,有效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我在化学课改中的做法

改变一,从传统备课教案到集体导学案

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过去我校教案备课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精彩完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都是让单个老师自备、自用,没让所有老师参与,缺少集体合力。

从“教案”到“集体导学案”的改革,把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必须增强教师间团结协作和交流,发挥集体力量。下面介绍我校集体导学案的情况(PPT)

改变二 从“组复新巩布”到“三控八环 乐学活练”课堂教学变革。

PPT介绍“三控八环” 课堂模式和课型模式。

在课堂上,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做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

到平等对待的自由和权利等。学生这些权利的取得是与老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和职业角色的重新定位分不开的。老师以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样想的,你有什么看法?” 老师在课上成了孩子们可以依赖的学习伙伴.课下成了他们的知心大朋友。

短短三年的课堂课改实践,学生变了,他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质疑创新能力提高了,自主,合作 探究能力提高了!老师变了,变得更平等,更爱钻研,更有团结合作精神了。通过对集体导学案的研修,我把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写成论文,多篇获得县市级奖励,通过课堂模式的改变,课堂变得更有效,参加校,县级比赛取得好成绩,在县质量抽查中,化学成为我校最好的学科。

二、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化学实验的有效性

由于我校的实验器材,实验人员的欠缺,和出于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将一些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录像甚至多媒体模拟动画课件来替代展示,把学生的分组实验变成讲实验,背实验。这也是十分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但没有真正体现化学实验教学的本质意义,更扼杀了学生实际观察、思考、判断以及分析实验的机会,同时也由于缺乏了现场感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反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有效地实施实验教学,组织、运用好各种实验,发挥实验对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以及态度、方法等的激励、引导作用,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在改进方面,在学校层面,我校本月建好了标准化学实验室,即将投入使用,还将配备实验人员等。在教师层面 我要做好以下方面(1)、做好演示实验,规范实验操作,学会观察(2)、改进实验,培养创新能力,拓展思维(3)、组织和指导学生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体验科学探究(4)、组织和开展家庭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2、面向全体学生的有效

我校化学成绩近年来优生人数,优生率高,但及格率却偏低。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各不相同,甚至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才能使化学课堂改革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这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认为还要采用分层次教学法

由于我们的学生在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个性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接受能力上等都存在个性差异,采用 “ 一刀切 ” 的课堂教学方法必然会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学生基础较好,自学能力较强,感觉教材内容较浅,有 “ 吃不饱 ” 的现象;另一种是学生化学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感觉化学太难学,听不懂,出现厌学放弃的现象。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化学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学要求不同等针对性分层次教学措施,对前一种重情况的学生重在点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并且为这些有能力的学生开设化学培优校本课程,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等,以满足他们渴求

知识的愿望,让他们能吃得饱,也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后一种情况的学生重在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引导他们进行交流与合作探究性学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重在培养他们的化学科学素养。只有这样分层次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我们坚信,在教委的正确领导下,有全校师生的齐心协力,我们的化学课改事业在新的起点上一定会实现更高的跨越,创造更美的辉煌。

第二篇:化学学科经验总结

化学学科基本经验

一.注重建立并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犯错,哪怕是最聪明、最认真的学生。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应积极保护。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或者是学习差但有进步的学生,我们都不能缺少表扬,这样能给学生极大的鼓舞。教育教学不都是技术性的工作,有时师生间的关爱更重要。对于学生而言,与教师的情感往往会影响其对学科的态度,初中阶段的学生更是受到情感的影响。二.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对化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抓基础知识,就是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教师力求每章的基本知识点要过关。由于各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我们不能提倡好生差生同等程度抓的教学方法,否则会导致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对知识“消化不良”,对学习好的学生又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这样会使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化学失去兴趣。同时抓基本技能,要抓化学用语的使用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和操作原理,不管课上和课余时间都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精心设计问题解决环节,组织学生自主活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组织问题教学是中心环节。在这里要鼓励学生探索与交流,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体验自己或同龄人学习的思维过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相互交流,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学习策略获得的载体。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应提倡小组合作与讨论学习。同龄人的思维是相通的,他们在相互的交流和辩论中,会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记忆方式,会产生思想的火花,也会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方式或者思维缺陷,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点拨,或者指导,学生往往会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此时再引导学生回味自己的思维过程,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采用师生对话、共同讨论问题的形式,设计一些困扰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心理疑惑,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思维过程,通过平等的讨论和思维分析,学生能悟出学习策略。四.合理地反馈与评价,纠正学生认知偏差

阅卷体现激励:“鸟笼效应”——你想让谁养鸟吗?就送给他一个鸟笼吧!

谁的失误少谁才能考好,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学生的竞争力会因基础失分而下降而非几分难题。为了引起学生对“消除失误”(粗心引起)的重视,在阅卷时对学生因粗心所犯的低级错误(计算、方程式等)用圆圈标记,最后合好总分后这样赋分:52+③,后面的三分就是低级错误失分,就是所谓“鸟笼”!学生在大呼遗憾的同时还会萌生愿望:下次考试要避免这种低级错误!我统计过班级的“失误总分”,结果惊人,均分会下降1分左右,告之学生极具说服力!尤其是那些聪明但对自己粗心导致的错误不以为然的同学,他们将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愈发真切地意识到“减少失误就是成功”的道理,这时他们就会关注解题策略和考试策略的训练,这时也是他们走向稳定发挥的开始。五.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轻解题思路的分析。而应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我们要准确把握中考试题的变化趋势,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第三篇:化学学科2

专题二学习评价

1.如何认清自己的优缺点?

解:戒骄戒躁!在自己优势展示的时候(戒骄);在自己劣势被突出时(戒躁)。平时多与身边的朋友,同事交流与沟通是一个最简洁且直接的方法,从他们口中你也能知道自己下一步如何完善自己,认识自己,做回正确的自己。不管你处在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什么环境;都以平常心去面对,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问题,你会逐渐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懂得自己!

2.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解:首先,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好奇心。

其次,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怀疑态度,不要认为被人验证过的都是真理。第三,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追求创新的欲望。

第四,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求异的观念,不要“人云亦云”。第五,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冒险精神。

第六,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做到永不自满。

3.学术交流对培养优秀研究生有哪些好处?

解:培养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研究生人才,将对我国高速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针对目前研究生教育中的不足,结合教学实践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第四篇:学科 化学

学科 化学

浅谈贫困山区化学梯级分组教学

单位 海南省琼中县琼中中学 姓名 刘爱燕 邮编 572900

摘 要:针对贫困山区的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这种状况,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化学成绩大幅度提高。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笔者在借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交际河中学朱海清老师“化学梯级分组教学”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改革,从而深切体会实行梯级分组教学,对大面积转化差生、提高中等生、发展优生,效果确实显著。

关键词:化学成绩,梯级分组教学

自从大学毕业以后就到琼中这美丽的地区来工作。转眼就过了七、八年,在这七、八年中我从高一任教到高三已几个轮回,在这几个轮回中,我对学生深有感触的是:“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针对学生的这种状况,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化学成绩大幅度提高,是我一直很苦恼的问题。去年七月份,偶尔看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交际河中学朱海清老师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分组教学”的理论,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六年坚持“化学梯级分组教学”的改革实验,使得他的学生化学成绩大幅度提高。他的这项实验的具体作法是:

1、因能划类,将全班学生按梯级分组

根据学生需要、动机、兴趣、气质、习惯和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分为优、良、中、差四个形成梯级的程度组,编号1、2、3、4组。每学期分组三至四次,每次分四组不变,但学生每次分在哪一组却是经常变化着的。根据当代学生自尊心特强等心理特点,为了不给部分学生造成过大心理压力,每次分组只通知学生本人,不在全班公布,也不变动学生座位。

2、按梯级组制定的不同的教学目标

运用“掌握学习”理论、系统科学方法和“最近发展区”原理,精心设计每节课教和学的内容,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制定教学目标的程序和不同层次如下图:

指导

中心

指导

依据

3、课堂设计与教学过程:梯级分组教学是使全班教学和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的最优结合 它的特征是“梯级分组、统一授课、分层指导、分组练习、分期达标、异步前进。”

在深刻理解朱海清老师的教学改革理论后,从琼中贫困山区实际出发,并根据我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借鉴了这种教学改革,下面以人教版统编教材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氢氧化铝》一课为例来谈谈我借鉴朱老师的教学方法。首先关于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制定的,见下图。

中心

关于这一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1、[引入]播放胃舒平的视频,并提问学生:(1)胃舒平中的主要成份是什么?您知道它为什么能治疗胃病呢?从而引出氢氧化铝。(2分钟)

2、复习回顾(和学生一起回顾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2分钟)

3、新课讲授(全班统一,15分钟。)(1)阅读课本P58页实验3-7的内容(即在试管里加入10mL 0.5molAl2(SO4)3溶液,滴加氨水,生成白色胶状物质。继续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根据内容完成实验操作,做好实验现象的记录,并写出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巡视,及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2)提示学生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完成实验。

(3)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①实验的现象

②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③实验操作过程中规范性的重要性(略)

4、分层指导(教师对3、4组,1、2组各讲解5 分钟,学生分别实验操作 5分钟,共 10 分钟)

3、4组】教师补充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学生根据课本P58实验3-8的内容(即取一些实验3-7中制得的Al(OH)3沉淀,分装在2支试管里,往一支试管里滴加2mol/L盐酸,往另一支试管里滴加2mol/L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振荡,观察现象。),完成实验操作,并做好实验现象记录和写出相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2组】学生先根据课本P58实验3-8的内容(即取一些实验3-7中制得的Al(OH)3沉淀,分装在2支试管里,往一支试管里滴加2mol/L盐酸,往另一支试管里滴加2mol/L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振荡,观察现象。),完成实验操作,并做好实验现象记录和写出相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后由教师讲补充实验,即由可溶性铝盐与氢氧化钠制取氢氧化铝,并强调学生在制取氢氧化铝的过程中,由于可溶性铝盐与氢氧化钠滴加的顺序不同,将会使得到实验现象不同。学生完成补充实验操作,并做好实验现象记录和写出相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分组练习(各组学生按不同要求做练习题,教师全班巡视,注意对第4组学生多做指导,共 7分钟)

【1、2、3组】(1)分析补充实验中由于药品的选择和滴加的顺序不同而得到不同现象的原因。并比较由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制取氢氧化铝和由可溶性铝盐与氢氧化钠制取氢氧化铝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更好。(2)了解复盐的组成和明矾净水作用。(3)如何鉴定明矾的确有铝离子存在?并设计方案,实验证明。

【4组】只要求了解明矾能净水的原理,以及了解明矾中存在铝离子和了解复盐的组成。

【第1组】要求再做一道补充题:甲、乙、丙、丁分别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A.Al2(SO4)3 B.NaOH C.BaCl2 D.Fe2(SO4)3

6、全班统一活动(共 4分钟)

(1)同桌或邻近同学间相互交流,自由讨论,教师注意学生的反应并倾听意见。

(2)课堂激趣活动:做趣味实验,玩化学游戏,猜化学谜语或说个短故事等。

(3)布置复习和预习(不安排课外作业)下课。

除了借鉴朱老师的教学方法外,我还对学生进行单元目标参考性测试,即每单元新课结束,通过复习,及时对学生进行单元目标参考性测试,拟题面向中差生,适当兼顾优生,一般基础题占80%,中等难度题占15%,难题占5%。测试后,根据学生试卷认真分析教和学两方面的薄弱环节,找出学生在知识方面的问题,及时补差补缺,并用原试卷再考一次,直到合乎为止。

自从借鉴朱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后,再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总体感觉到学生的成绩提高了不少。朱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即实行梯级分组教学,对大面积转化差生、提高中等生、发展优生,效果确实显著。

参考文献:

[1]冯克诚.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 ?? ??

第五篇:化学学科1

专题一学习评价

关于有志者事竟成还有那些经典案例?

答:司马迁发愤撰《史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身残志坚的罗斯福,他的故事一直震撼着我们的心。1882年他出生在美丽的赫德逊河畔的一处庄园里。18岁时,罗斯福经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哈佛大学。1904年毕业后,又进了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习法律。当选纽约参议院后,初出茅庐的罗斯福积极倡导革新,很快成为新闻人物。但天有不测风云,在39岁那年,他竟然得了小儿麻痹症,只能靠双拐和轮椅走路,这对他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但罗斯福并没有在病魔的重压下屈服,他开始了艰苦的锻炼。为了活动四肢,他经常像小孩一样爬行。最后,他竟成了美国的第22任总统。他的成功,难道不是他的顽强的意志所起的作用吗?

大名鼎鼎的拿破仑你一定不会陌生。他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做一个出色的将军。于是,在他10 岁时,他的父母决定把他送到军校去。在那里,拿破仑时时不忘自己的目标,刻苦学习、废寝忘食,成绩突出,被校方评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水兵”。由此他又被送到了巴黎军事学校。187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反法同盟进攻法国,拿破仑凭着他的果断和高超的军事才能,当上了司令,那一年他才24岁。拿破仑当上了司令后,仍然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的军队。正因为他有远大的志向和杰出的才能,最后他才赢得了“欧洲第一名将”的称号。有志者事竟成的例子很多,传说中的愚公,立志移山,经过子子孙孙寒来暑往的努力。终于成功。司马迁写《史记》,孙康映雪、王冕学画都是个人立志成功的典范,苏洵从37岁才开始刻苦读书,终于名列唐宋八大家,毛泽东同志从小就立有远大志向,最终缔造了新中国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周恩来同志从小就志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张海迪身残志坚,学会了多门外语,成为当时青年人的楷模,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寒门学子克服困难成才的故事,还有很多残疾朋友克服生理不便创造奇迹的故事,如用双脚写字、修表等等。这些事迹都令人敬佩。比之古人在文化科技落后条件下进取,比之家境贫寒的人,比之身体有残疾的人,在新中国和平建设时期幸福生活着的我们每一个人,没有理由不立志、不成才!

化学学科发言材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