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202_年中国植物油料加工和油脂加工技术研究发展规划意见(共五篇)
编辑:梦中情人 识别码:17-892607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30 17:44: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2_年中国植物油料加工和油脂加工技术研究发展规划意见

202_年中国植物油料加工和油脂加工技术研究发展规划意见

转自:《中国油脂》

202_ 年中国植物油料加工和油脂加工技术研究发展规划意见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

(710082 西安市劳动路118 号)

摘要:为了使中国植物油脂加工业有一个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国科协的统一安排,流化床干燥机,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202_ 年中国植物油料加工和油脂加工技术研究发展规划意见”,对中国植物油脂加工、大豆蛋白、油脂机械设备等专题的现状、存在问题和研究发展提出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对上述规划的落实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措施。这将为我国油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关键词:中国;植物油;加工;大豆蛋白;机械设备;发展规划油脂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是供给人们最基本的三大营养素之一。我国的油脂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油脂工业与科学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后依靠自主创新和研究开发,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消化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装备,中国的油料加工能力、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植物油脂产品花色品种琳琅满目,质量不断提高。制油过程中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不断发展,油料中具有高附加值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开发初见成效。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粮油市场的放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合资及独资企业相互竞争,给我国的油脂工业带来生机与活力,中国油脂工业的总体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全国油料加工能力达5 000 万t ,油脂精炼能力达700 万t。从不同油料生产的普通食用油发展到高级烹调油、煎炸油、色拉油、营养及风味调和油、人造奶油、起酥油及其他专用油脂。富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特殊油料加工不断取得进展,如谷类胚芽、沙棘、紫苏籽、葡萄籽、月见草籽及番茄籽等。我国的油料蛋白和资源综合利用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30 多条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线,年产量为3 万t。已能生产大豆浓缩蛋白、分离蛋白及组织蛋白。1 中国植物油料与油脂加工技术的当前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较具规模的油厂已达000 多家。油脂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随着近几年制油技术的发展,油脂产品的品质得到了很大改善,生产设备的自给能力也在不断加强。

多年来,我国制油业一直把目光盯在如何提高出油率降低生产成本上,而忽略了对油料饼粕和制油下脚料的开发利用,将潜在的“经济能量”低价出售。我国的油脂加工设备产品门类品种齐全。我国的油脂加工设备包括了从大豆、油菜籽、花生、棉籽、葵花籽、米糠、玉米胚芽等各种不同油料作物收获后的干燥、清理、分选、储藏及输送,油料的预处理、预榨、浸出、精炼、包装与副产品的精深加工等全过程各个单元操作所需的各种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有些以前国内没有能力生产,只能依靠进口的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现在都能由国内的企业生产制造。同时,由于国内相关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也满足了国内油脂加工行业对泵类、阀门、换热器、真空泵、自控元器件和设备等基础件和通用件的需求。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油脂加工装备企业已具备了为建设预榨浸出3 000 t/ d ,油脂精炼500 t/ d 及其他油脂综合利用加工生产线提供全套的国产化装备的能力。我国在大豆加工、大豆蛋白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大豆蛋白和大豆磷脂加工企业技术装备整体水平落后,深加工能力小,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增值率及市场占有率较低。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和深度加工增值能力不强,丰富的大豆资源还只是一种潜在的经济优势,大豆低聚糖、膳食纤维、异黄酮、皂甙、天然VE、蛋白肽等深加工产品在国内仍处在工艺中试和中试成果熟化的技术水平,产业化的条件、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传统大豆制品缺少国家统一规定的包装,保鲜保质技术水平低,手工作坊生产比重较大。我国以生产非转基因大豆

为主,与美国、巴西等国的大豆相比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 但在高含蛋白大豆品种的种植上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优势,混种、混收、混储现象严重,无法实现专用品种的规模化加工。大豆蛋白加工业以分离蛋白为主、品种少、功能性单一,大豆蛋白系列产品的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稳定,且在加工关键技术和装备、功能性的研究与开发及大豆蛋白的应用等方面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202_ 年中国植物油料与油脂加工技术开发重点

2.1 油脂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

2.1.1 现状及存在问题 以大豆浸出加工为主,在建及已建成的1 000~2 500 t/ d 大型油厂近80 个, 最大的达5 000 t/ d。浸出制油占整个制油能力的优势明显上升,振动流化床干燥机。膨化浸出、混合溶剂浸出、液态烃浸出、超临界流体浸出等有不同规模的应用。目前,全国大多数油脂厂还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生产上,所谓低水平重复生产也就是将原料简单制油,而不对其进行延伸一步的开发研究。近几年随着制油业的技术发展,油脂产品的品质有很大的改善,而制油业却存在着不少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我国制油业的产品定位、产品结构不对路,仍停留在低水平重复阶段;二是国外在华大量建厂,大量进口油料,冲击了国内的油脂行业。

2.1.2 研发重点及方向

(1)建立油脂加工工艺过程中动态变化数学模型,实现油脂工业全自动控制。利用计算机、模糊数学和概率统计等技术。

(2)水酶法制油工艺的研究。在水溶剂法应用基础上,采用纤维酶、半纤维酶或果胶酶,来破坏油料的细胞结构,提高油料蛋白和油脂提取率。

(3)生物技术在油脂改性或结构脂质制备中的研究。酶促水解和酶促定向酯交换,生产出功能性油脂和结构脂质,化学或酶法合成共轭亚油酸。

(4)膜分离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研究。用膜分离进行油脂水化脱胶,用膜分离对油脂浸出中混合油分离溶剂来替代混合油的蒸发与汽提,回收溶剂,节能降耗。

(5)可再生油脂浸出溶剂的开发研究。

(6)功能性油脂及脂肪代用品的研究。开发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功能性油脂,如运动员专用、降血脂、促进少儿生长发育、减肥、甘二酯和中碳链甘油酯、食品专用和营养保健等油脂产品。

(7)特种油料资源的开发利用。特种油料的开发利用,如油茶籽高效增值全价开发及产业化工程;月见草油、紫苏油、葡萄籽油、红花籽油、沙棘油、南瓜籽油、富硒油、山苍子油、翅果油、核桃油和杏仁油等;微生物油脂,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特殊功能的微生物油脂,如富含PUFA 的油脂。PUFA 主要包括亚油酸,γ-亚麻酸,双高γ-亚麻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廿碳五烯酸(EPA),廿二碳六烯酸(DHA)等;谷物油脂,如米糠油、玉米油和小麦胚芽油都是上乘的功能性营养保健油,同时在其精深加工中还可以提取维生素E、谷维素、牙周宁、甾醇、糠蜡等副产品。对谷类油脂深加工的研究与应用,用米糠中的糠蜡制备二十六烷醇、二十八烷醇、三十烷醇等。

(8)开展油脂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研究油脂生物活性成分、结构、作用机理和对其功能性的评价。

(9)再生能源―――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开发。由植物油制备生物柴油作为石油燃料的替代物,生物柴油不仅具有可再生的特点,而且可生物降解,发展生物柴油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

(10)双低油菜籽综合加工技术。对双低油菜籽采取脱皮分离、菜籽仁冷榨、挤压膨化、低温浸出技术的开发研究。

2.2 大豆蛋白、综合利用的研究开发

2.2.1 现状及存在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大豆加工企业共4 200

多家,其中油脂加工企业2 300 多家,传统豆制品加工企业1 650 多家,新兴豆制品加工企业近200 家。202_ 年我国大豆总产量为1 560 万t ,进口大豆1 420 万t ,其中国产大豆68 %~70 %用于大豆制油加工业。全国有80 %以上的大豆加工企业的产品仍然是大豆油、高温粕等初级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开发不够。在大豆蛋白深加工方面,目前全国已有规模不等的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线30 多条,设计年产量为10 万t 左右,实际年产量为3 万t 左右。另外,我国在大豆深加工产品,磷脂、低聚糖、膳食纤维、异黄酮、皂甙、天然VE、蛋白肽等尚无统一的、完整的国家质量标准,各生产及加工企业各自为政,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能实行良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同时,国内研发机构分散、专一性不强,不具备核心系统的研发能力,基础研究薄弱,国家级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具有产业化工程示范和带动作用的项目较少。

2.2.2 研发重点及方向

(1)建立我国油用、蛋白用和食用大豆的分类和产品质量标准,加强高含油、高蛋白等高富集成分品种的育种研究,加快优质专用化大豆加工原料品种的种植基地建设。

(2)顺应传统大豆制品发展趋势,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增加大豆制品的色、味、型,尽快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传统制品的加工工艺和设备、应用现代保鲜和包装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

(3)加强大豆蛋白系列产品的研究,强化大豆产品营养和改善食品质构的功能。重点生产低变性豆粕,开发营养或功能特性各异的大豆蛋白产品,如大豆蛋白粉、组织蛋白、浓缩蛋白、分离蛋白、水解蛋白、蛋白功能特性助剂,广泛应用到不同食品体系中。

(4)应用高科技、开发高附加值新兴大豆功能性产品,加速大豆磷脂产品的研制,重点开发磷脂保健食品、高纯度卵磷脂、磷脂化学品及医药系列产品;着重大豆天然活性因子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 逐步完善大豆低聚糖、膳食纤维、异黄酮、皂甙、蛋白肽等生产工艺中试成果的熟化。加强新兴产品功能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向产品精深加工的研究开发领域延伸。

(5)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切实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优。如开发大豆蛋白包装可食膜、蛋白纤维、可降解蛋白质膜材料、大豆蛋白聚酯复合材料、食品润滑油、生物柴油、环保油墨、磷脂燃料油功能助剂、航天航空磷脂润滑油等。

(6)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以提升大豆加工工艺技术水平和增加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为目标, 围绕改进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扩大出口,充分利用资源、满足环境需求与市场的特殊要求,通过多学科联合、多技术集成,加深对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缩短与国际技术水平的差距。重点抓好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微胶囊化技术、微波技术、膜技术、冻干技术、挤压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特别是生物技术在大豆加工中的应用,如酶生物催化技术,酶分离转化技术,酶改性、定向可控酶酯交换技术等。

2.3 油脂机械装备的研究开发

2.3.1 现状及存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消化吸收和不断地自主创新,无论是制油单机的技术水平、单机最大处理能力,还是油脂成套设备和生产线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流化床干燥机,油脂装备业已有能力为我国油脂加工行业提供技术含量高、性能先进、质量可靠的单机产品及成套设备。如大型油料挤压膨化机、大型液压紧辊轧坯机、大型螺旋榨油机、立式和卧式叶片过滤机、碟式离心分离机以及大型(3 000~4 000 t/ d)连续油料预榨浸出成套设备和大型连续油脂精炼成套设备(600 t/ d)。有些装置的技术性能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有不少中国的油脂设备出口到国外,国内一些外资企业在华承接的工程中也选用了不少国产设备。目前,我国已出现了一批较大型的成套油脂工程公司。这类综合性企业具有实施工艺和设备研发、设备设计、设备制造、设备安装和自控系统配套等的综合能力,所完成的工程在工艺、设备和整厂布局上更加合理,符合实际需求。近年来,随着油脂加工业

向国际化、大型化、自动化的进展,特别是随着外资进入我国的油脂加工行业,大量兴建日处理1 000 t 以上油料的大型油脂企业,为我国油脂工业的发展带来极好的发展机遇。我国油脂加工设备制造业的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水平低,有必要依靠市场规则进行结构性调整。油脂加工业的调整也促进了油脂加工设备制造业向着综合性、专业化、大型化方向调整的发展进程。

2.3.2 研发重点及方向

(1)油料收获后、加工前的干燥、清理、贮藏等方面的技术及设备的研制和开发,流化床干燥机。以大豆和菜籽为主,研究开发适合我国不同地区与不同油料品种的, 以平型静置式干燥机、连续输送机(流下式)、方型、圆型干燥机、循环式干燥机、齿条式干燥机、利用太阳能的干燥机以及风力分选机、比重分选机、形状分选机、色彩分选机等多种高效的、实用的油料干燥和清理装备。

(2)推广应用油料膨化直接浸出技术和设备。我国已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油料挤压膨化机,50~1 500 t/ d 各种型号的挤压膨化机装置可以满足不同规模生产厂家的需求。

(3)油料加工大型关键设备的产业化。如大型高效节能干燥机、大型预榨机、大型油料挤压膨化机,大型破碎机、软化锅和液压紧辊轧坯机,大型蒸炒锅和蒸脱机(DTDC)和低温脱溶装置等。

(4)低温脱溶技术装备的研发。低温脱溶是生产大豆、花生等浓缩蛋白、分离蛋白和组织蛋白所需原料的一项关键技术。双低油菜籽脱皮后生产的高蛋白低变性菜籽粕是优质饲料和生产优质饲料蛋白和氨基酸的原料;高蛋白低棉酚含量的优质棉籽粕是优质的抗生素等药用培养基,低温脱溶技术也有望在这些方面做出一定的成效。因此,不论是大豆, 还是菜籽、棉籽的低温脱溶粕的加工,都需要研究开发大型低温脱溶技术和设备,上海田枫制冷机械隆重登场深圳高交会。

(5)开发以大豆蛋白为主的植物蛋白加工利用技术装备。我国的大豆蛋白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组织蛋白、丝状纤维蛋白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几乎为空白。以研发浓缩蛋白、分离蛋白的加工设备,组织蛋白、丝状纤维蛋白的加工工艺和设备,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工艺和设备为重点,配合分离蛋白、组织蛋白、丝状纤维蛋白的应用研究。以大豆蛋白、花生蛋白等植物蛋白的加工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将是我国油脂加工业的一项长期任务。

(6)开发新的油料资源,设备具有实用性强,做好调和油、保健油等功能性油脂产品加工技术和成套设备。当前,应借助于我国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大力培育和扶持特种植物油料资源,加大特种油料及相应加工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2.3.3 解决技术装备问题 在油脂综合利用中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装备问题:

(1)在菜籽加工中开发多种菜籽脱皮的新工艺与新设备。

(2)油脚(皂脚)的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

(3)脱色白土利用技术和装备。

(4)在高真空条件下采用离心式或降膜式分蒸馏器提取高纯度的维生素E、维生素K、甾醇等技术和装备。

(5)大豆中各种有效生理活性成分(肽、异黄酮、皂甙、胰蛋白酶抑制剂、植酸、维生素E、甾醇、膳食纤维等)的制取工艺与设备的开发研究。

(6)米糠油中各种有效生理活性成分(肌醇、甾醇、植酸、谷维素等)的制取工艺与设备的开发研究。

(7)茶籽中各种有效生理活性成分(茶皂素等)的制取工艺与设备的开发研究。

2.3.4 研究推广工作 在加工过程中新产生有毒有害成分的控制,加强以下保证食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的研究推广工作:

(1)在油脂精炼脱臭工艺中,引入和研制推广高压蒸汽锅炉或其他清洁能源和装备,替代

现有的导热油炉的导热油介质的使用。

(2)在油脂精炼脱臭工艺中,引进和开发温度低、时间短、蒸汽耗量少的新工艺和新设备。如采用薄膜式填料塔与热脱色用的传统的塔盘塔组合的新型软塔脱臭系统(SCDS)、双重低温脱臭系统(DTDS),冻结-凝缩真空脱臭系统(FVSD)等方式, 以抑制和减少油脂中反式不饱和脂肪酸的产生。

(3)结合最新的油脂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生成机理研究成果,从油脂食品的加工温度与食物贮藏温度着手,开发新油脂加工工艺与设备,抑制和减少油脂食品中丙烯酰胺的产生。

(4)根据我国油脂资源紧缺,从废弃食用植物油的出路着手,开发以煎炸油等废植物油和动物油为主要原料制取的生物柴油工艺和设备的开发研究。主要措施及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油料加工和油脂加工业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部门多,学科广,推进油脂加工产业发展,必须要有可靠的组织保证。建议成立由国家粮食局主管、中国粮油学会牵头、国内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加工企业为成员的“油料(大豆、菜籽、花生、棉籽等)加工科技发展领导小组”,统一行业指导、协调和推进全国油料加工产业的发展。各成员单位也要把这项任务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由学会组织专家进行检查和考核。

(2)加强行业集成。建立以领导小组为主导、以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财税金融部门为支撑的新型合作机制,集聚大豆产业化所需的政策、技术、资金、人才。组织跨学科、跨部门的联合攻关,搞大项目,建大实体,出大效益。

(3)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大豆产业化资金投入体系。建议由国家每年投入3 000 万元作为大豆加工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各成员单位和承担项目的企业在资金和人才投入上要向油料加工产业倾斜,不断增加科技攻关、产业化项目的资金。银行、金融部门要放宽政策,简化手续,贷款给予支持。

(4)强化行业基础建设,有计划地重点建设和配套完善多功能的研发中心的建设,使之真正起到孵化器和辐射源的作用。组织、主持、参与制定大豆制品的国家标准,及时修订标准,统一检测方法,提高仲裁和认证能力与业务水平。

(5)以人才为本,不断提高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水平。创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吸纳一批从事油料加工和油脂加工及大豆科研开发、产业化生产和复合型管理人才;利用行业学会科研队伍水平较高的优势,大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油脂加工、油脂装备和大豆科学的复合型人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全面、深入的利用和开发我国油料资源奠定人才基础。

(6)目前我国油脂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入世 后进口市场的放开,进口油配额的取消,将对油脂行业产生较大冲击。国内的油脂厂必须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强强联合,鼓励大企业联合兼并小企业,组建集团化公司,打造中国油脂行业的“航空母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油脂产品的深加工和下脚料的综合利用,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7)油脂企业在经营生产中不仅要密切关注市场,而且应关注国家相关政策,预测市场,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指导企业生产。进行资产重组建造集团企业,应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收购兼并一些面临倒闭或遇到困难的企业,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在全国范围内的连锁经营式的集团企业,造就我国植物油行业的“航空母舰”。

(8)加大高新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如低温脱溶技术、分提技术(液态混合物的分提)、膜分离技术(在炼油工艺上的应用研究)、分子蒸馏技术(提取VE)、节能技术、生物技术、酯交换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中的应用)等等。功能性油脂产品的研制,开发营养保健油。在油脂产品中添加营养素和微量元素,如VE、茶多酚、胡萝

卜素及硒、钙、锌等,调配脂肪酸平衡的调和油。结束语

油脂工业有着长久不衰的前景。中国油脂工业是否能融入这一行业的世界经济主流之中,还有待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待于我们共同努力。油脂行业是一个朝阳工业,不管外来的冲击有多大, 只要能够团结协作,food海藻净化系列-适合油混肌肤,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必将创造我国油脂工业的新辉煌。

第二篇:202_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学术会议研讨近年我国油料加工成就[推荐]

202_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学术会议研讨

近年我国油料加工成就

202_-9-27 15:40:53来源:金华市金山油脂有限公司作者:admin 202_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二十年学术会议9月25日在享有创造“中国玉米神话”美誉的山东省邹平县召开。来自河南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和荷兰诺芮特活性碳有限公司等多家科研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士就近年来我国油料加工领域最新研究动向和科研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

目前我国国产油脂自给率仅为37%左右,国务院曾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多油并举”的方针,我国西部地区多样的自然条件和特定的文化历史造成该地区油料作物种类繁多、资源蕴藏量丰富,在贯彻这一方针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会中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代表王珊珊发表了题为《多油并举 重视西部地区特种食用油资源开发》的报告。报告显示,西部地区油料作物面积及总产占全国1/4左右,分品种计算,在全国所占比重大小依次是胡麻、向日葵、油菜、棉籽和花生。其中,胡麻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国胡麻的71%和95%,葵花籽分别占全国的49%和64%,油菜占33%和30%,棉籽总产占30%,花生占9%。西部地区有着独特的生态环境,典型气候环境利于油料作物光合产物形成和脂肪、糖及蛋白

质的合成和积累,有富含丰富油酸资源、亚麻酸资源、神经酸资源等油料作物的生长,产业发展大有作为。开发利用西部油脂资源,有利于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发展民族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缓解粮油争地矛盾,满足人们在营养与健康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

油茶籽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与油棕、椰子、油橄榄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据统计,我国油茶种植面积目前已达到370万公顷,占我国木本食用油料栽培面积的80%以上。全国年产油茶籽60余万t,常年产油茶籽油20万t。长期以来,油茶籽油生产工业化程度不高,很多农户采用自种、自收、自制方式获取油茶籽油,干燥主要通过日晒完成,不仅受到天气影响较大,且耗时费力,生产率低下,加之南方多阴雨天气,高水分含量油茶籽(20-30%)得不到及时有效干燥,易发生霉变变质,影响油的品质,增加油茶籽油后续精炼工序负荷压力。会中江南大学代表邢朝宏就油菜籽预处理加工中的油菜籽的吸附、干燥特性及热风干燥模型干燥问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同时,芝麻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营养价值十分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人们饮食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油品。河南工业大学魏安池博士就目前我国芝麻加工技术的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大家进行了分享。芝麻研发以

充分利用芝麻的重要成分油脂、蛋白、木质素等,以注重产品的营养、保健功能和安全性为重要原则,主要加工方式分为半脱脂技术和冷炸技术。另外冷炸芝麻饼经过醇洗可以形成浓缩蛋白,又可以在醇洗之后分离,经过蒸发回收乙醇之后形成糖蜜,再经过加水稀释、大孔吸附树脂之后结晶成芝麻木脂素,还可以经过已烷浸提形成混合油,再经过大孔树脂、解析、精制和提纯之后形成芝麻木脂素。芝麻素对流感病毒、仙台病毒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农业上用作除虫菊酯的增效剂。临床观察对气管炎有一定疗效。用于抗病毒、杀菌剂、抗氧化剂、杀虫增效剂、治疗气管炎,因而受到业内的较高关注。

米糠油也是近年来被营养学家高度关注的重要油品,含有丰富的谷维素(2%-3%)、角鲨烯、维生素E、磷脂、植物甾醇(1.5%-3.5%)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我国“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支持发展稻米的深加工企业,推进米糠等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米糠油等谷物油。202_年国家制定米糠油新的国家标准GB19112-202_,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我国米糠油的发展起到了规范和推动作用。米糠酸值反映米糠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是油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米糠油国标中的强制指标。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代表赵勇对《米糠油国标酸值等几个指标》进行了探讨。

另外,针对我国油脂营养和食用油消费领域存在片面强调脂肪酸平衡而忽视脂肪伴随物的营养与健康误区,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金青哲教授就《食用油中脂肪伴随物的营养与功能》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他从法国悖论、地中海式饮食、爱斯基摩人膳食和脂肪营养学的最新研究结果出发,阐述了脂肪伴随物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表明摄入有益脂肪伴随物丰富、营养全面的食用油是油脂营养的关键所在,而并非传统的尽量少吃油或者不吃油才有益健康。

会议期间,河南工业大学马传国教授和中机康元粮油装备有限公司程铮教授分别就《节能减排技术在植物油厂中的应用》和《高效、低耗型尾气冷冻回收装置的设计和应用》问题发表了精彩演讲,荷兰诺芮特活性炭有限公司胡帅就《活性炭用于油脂脱色和脱除苯并芘等有毒物质》的技术研究和全体与会者进行了交流。

会议最后,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宣布本届油脂年会胜利闭幕。本届油脂年会以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所展示科研成果和产品非常及时,主机设备内在和外在质量有所提高等特点备受业内高度关注,赢得了较高人气。

<< 分析认为食用油生产企业销售价格与成本倒挂上调价格已是必然每十顿饭就遇一次地沟油引发品牌包装食用油抢购潮 >>

第三篇:植物性油料的加工

《我所了解的植物油料加工产业》

姓名:邓文力

学校:河南工业大学

摘要:

植物油料加工产业是一个传统的产业,随着当今先进的工业技术、生物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植物油料加工领域的渗入与应用,植物油料加工产业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朝阳产业。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在国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背景下,植物油料加工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它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已成为“粮油生命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植物油料加工产业的主营产品是食用植物油。目前,我国人均占有量已达到全球食用植物油人均占有量19.48Kg的水平。关键词:

植物油料加工产业,大豆油加工工艺,菜籽油加工工艺,芝麻油加工工艺 正文:

小的时候,家里种过油菜花,在记忆里,那些只是作为食用菜苔而已,为长大之前就都被人或家畜食用了,直到我上初中后,有一年的油菜花被留了下来,一小片的金黄色最后化成了几袋油菜籽,有些许灰色多为黑色。之后,奶奶用这些菜籽去镇上的榨油作坊榨了好几桶的菜籽油。由于村子地处偏远山区,这里的人们家家都有养猪牛鸡,有的人家还养了鸭子,鹅还有羊。田里种水稻,地里种玉米和小麦还有大豆等,基本都是自给自足,过年的时候家家都会杀头猪,都会炼制猪油。所以我们那里一直都是食用猪油的,直到我上初中了那会,才开始出现菜籽油,我也是那时才知道菜籽油原来是用油菜籽榨取的。后来,慢慢知道了大豆油,花生油等,那么植物油料都是怎么加工的呢?加工产业发展如何呢? 根据这学期所学习的《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我了解到植物油是以富含油脂的植物种仁为原料,经清理除杂、脱壳、破碎、软化、轧坯、挤压膨化等预处理后,再采用机械压榨或溶剂浸出法提取获得粗油,再经精炼后获得。目前,国内的中小型压榨企业多采取油料产地加工和低温压榨技术,降低了运输损耗和成本。大豆油加工工艺:

我国的植物油加工主要以大豆油为主,大豆油的制取一般有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方法。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从油料中榨油的方法。浸出法是用化工原理,用食用级溶剂从油料中抽提出油脂的一种方法。不管是压榨法还是浸出法制取的油脂都不能直接食用,它被称为毛油。毛油中含有多种杂质,有原料中的杂质,也有榨取和浸出过程中产生的杂质。需要经过精炼去除杂质,才能符合国家标准,才能成为可以食用的成品油。然而,我国大豆每年有4000万吨需要进口,其中有202_万吨来自美国的大豆,所以最近的中美贸易关税战,美国就以大豆为主要武器威胁中国,好在俄罗斯,印度等国都很愿意并期待成为中国大豆进口贸易伙伴。除了大豆油的加工外,还有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等植物油加工。菜籽油的加工工艺:

油菜籽含油量较高,菜籽油的制取一般采用压榨工艺、预榨-浸出工艺,其中压榨工艺与大豆油生产类似,而预榨-浸出工艺比较先进、经济、合理。原理是先将经过前处理的油菜籽进行预榨,提出一部分预榨菜籽毛油(以减轻后续浸出的负荷),然后将预榨饼进行浸出,浸出的混合油经蒸发、汽提后得到浸出毛油;最后对预榨菜籽毛油和浸出毛油进行精炼,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成品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的加工工艺与菜籽油的加工有许多雷同之处,这里就做介绍了。芝麻油加工工艺: 水代法在油脂制取中是较为特殊的一种方法,其原理与压榨、浸出法均不相同。此法是利用油料中非油成分对水和油的亲和力不同以及油水之间的相对密度差,经过一系列工艺过程将油脂和亲水性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分开。芝麻的细胞中除含有油分外,还含有蛋白质、磷脂等,它们互相结合成胶状物。经过炒籽,使可溶性蛋白质变性,成为不可溶性蛋白质。当加水于炒熟的芝麻酱中时,经过适当的搅动,水分逐步渗入到麻酱之中,油脂就被替代出来。结论:

我所学习的专业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主要学习知识是粮食加工机械的设计和工艺流程,由此,油脂的加工工艺对于我们来说,完全符合专业发展方向,同时也为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我相信,随着机械行业和加工产业的发展,我国在植物油加工方面,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参考文献:

《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第二版 主编:刘玉兰

科学出版社 《我国美豆进口》 凤凰网新闻

来源:粮小咖 《天下粮仓》 网站

《我国植物油加工发展情况》 农业新闻

来源:中商情报网

第四篇:关于特种加工技术的最新技术研究

关于特种加工技术的最新技术研究

周子栋

摘要:特种加工方法,是难切削材料、复杂型面、精细表面、低刚度零件及模具加工中的重要工艺方法。本文介绍了特种加工技术的特点,并分别较深入地介绍了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及等离子体加工和电加工技术的技术特点,原理和最新进展。并预测今后特种加工的发展方向,最后给予特种加工技术展望。

关键词:特种加工;电火花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激光加工

0.引言

自二十世纪以来,航空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为保证在高温、高压、高速、重载和强腐蚀等苛刻条件下的工作可靠性,在飞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上大量采用了新结构、新材料和复杂形状的精密零件,这就使产品的 制造性日趋恶化,对制造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鉴于对有特殊要求的零件用传统机械加工方法很难完成。难于达到羟济性要求,现在,工艺师们独辟蹊径,借助各种能量形式,探寻新的工艺途径,各种异 于传统切削加工方法的新型特种加工方法应运而生,如高能柬流加工、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化学加工、物料切蚀加工以及复台加工。目前,特种加工技术已

成为航空产品制造技术群中不可缺少的分支,在难切削对料、复杂型面、精细表面、低刚度零件及模具加工等领域中已成为重要的工艺方法。1.现代特种加工技术的特点

现代特种加工技术是直接惜助电能、热能、声能、光能、电化学能,化学能

及特殊机械能等多种能量或其复台以实现材料切除的加工方法。与常规机械加工方法相比它具有许多独到之处。

以柔克刚,因为工具与工件不直接接触。加工时无明显的强大机械作用力,故加工脆性材料和精密微细零件、薄壁零件、弹性元件时,工具硬度可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

用简单运动加工复杂型面。特种加工技术只需简单的进培运动即可加工出三维复杂型面。特种加工技术已成为复杂型面的主要加工手段。

不受材料硬度限制。因为特和加工技术主要不依靠机槭力和机械能切除材料,而是直接用电、热、声、光、化学和电化学能去除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它们 高速爆炸、冲击去除材科。其加工性能与工件材料的强度或硬度力学性能无关,故可以加工各种超硬超强材料、高脆性和热敏材料及特殊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因此,特别适用于航空产品结构材料的加工。

可以获得优异的表面质量。由于在特种加工过程中,工件表面不产生强烈的弹性和塑性变形,故有些特种加工方法可获得良好的表面粗糙度,热应力、残余应力、冷怍硬化、热影响区及毛刺等表面缺陷 均少于机械切削表面。

各种加工方法可以任意复合,扬长避短,形成新的工艺方法,更突出其优越性,便于扩大应用范围。

由于特种加工技术具有其它常规加工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在现代加工技术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许多现代技术装备,特别是航空航天高技术产品的一些结构件,如工程陶瓷、涡轮叶片、燃烧室的三维型腔、型孔的加工和航空陀螺、传感器等精细表面尺寸精度达0.001微米或纳米级精度,表面粗糙度小于0.01微米的超精密表面的加工,均需采用特种加工技术。如今,特种加工技术的应用已遍及到各个加工领域。2.激光加工技术

国外激光加工设备和工艺发展迅速,现已拥有100kW的大功率CO2激光器、kW级高光束质量的Nd:YAG固体激光器,有的可配上光导纤维进行多工位、远距离工作。激光加工设备功率大、自动化程度高,已普遍采用CNC控制、多坐标联动,并装有激光功率监控、自动聚焦、工业电视显示等辅助系统。

激光制孔的最小孔径已达0.002mm,已成功地应用自动化六坐标激光制孔专用设备加工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燃烧室气膜孔,达到无再铸层、无微裂纹的效果。

激光切割适用于由耐热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制成的零件。目前薄材切割速度可达15m/min,切缝窄,一般在0.1~1mm之间,热影响区只有切缝宽的10%~20%,最大切割厚度可达45mm,已广泛应用于飞机三维蒙皮、框架、舰船船身板架、直升机旋翼、发动机燃烧室等。

激光焊接薄板已相当普遍,大部分用于汽车工业、宇航和仪表工业。激光精微焊接技术已成为航空电子设备、高精密机械设备中微型件封装结点的微型连接的重要手段。

激光表面强化、表面重熔、合金化、非晶化处理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激光微细加工在电子、生物、医疗工程方面的应用已成为无可替代的特种加工技术。

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已从研究开发阶段发展到实际应用阶段,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国内70年代初已开始进行激光加工的应用研究,但发展速度缓慢。在激光制孔、激光热处理、焊接等方面虽有一定的应用,但质量不稳定。目前已研制出具有光纤传输的固体激光加工系统,并实现光纤耦合三光束的同步焊接和石英表芯的激光焊接。完成了激光烧结快速成型原理样机研制,并采用环氧聚脂和树脂砂烧结粉末材料,快速成型出典型零件,如叶轮、齿轮。

激光加工技术今后几年应结合已取得的预研成果,针对需求,重点开展无缺陷气膜小孔的激光加工及实时检控技术、高强铝(含铝锂、铝镁)合金的激光焊接技术、金属零件的激光粉末烧结快速成型技术、激光精密加工及重要构件的激光冲击强化等项目的研究。实现高温涡轮发动机气膜孔无缺陷加工,可使叶片使用寿命达202_小时以上;以焊代替数控加工飞机次承力构件,以及带筋壁板的以焊代铆;实现重要零部件的表面强化,提高安全性、可靠性等,从而使先进的激光制造技术在军事工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内工业激光设备企业和研制生产概况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出现了许多从事研制、生产和经营激光器和激光加工设备的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的这些新兴公司(企业),经营理念完全定位于市场经济,在市场中找生机,发挥企业优势,择优而用,满足用户要求,通过融资,壮大财力,吸纳海内外技术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形成 自家的技术优势和服务于用户的产品优势。激光加工的应用现状 激光加工的应用现状激光加工是激光应用最有发展前途的领域,现在已开发出20 多种激光加工技术。激光 的空间控制性和时间控制性很好,对加工对象的材质、形状、尺寸和加工环境的自由度都很 大,特别适用于自动化加工。激光加工系统与计算机数控技术相结合可构成高效自动化加工设备,已成为企业实行适 时生产的关键技术,为优质、高效和低成本的加工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已成熟的激 光加工技术包括:激光切割技术、激光焊接技术、激光打标技术、激光快速成形技术、激光 打孔技术、激光去重平衡技术、激光蚀刻技术、激光微调技术、激光存储技术、激光划线技 术、激光清洗技术、激光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技术。

由于激光可以通过聚焦而获得高密度能量(106~108 J / cm2),瞬间可使任何固体材料熔化甚至蒸发,因此从理论上说可以用来加工任何种类的固体材料。事实上,激光一经发明,人们首先想到用其来对宝石这类采用常规方法难以加工的材料进行孔加工。目前,激光已经广泛用于各类材料的孔加工和切割,如进行木模板的激光切割和石油管道的激光切缝等。

激光焊接与常规焊接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一系列优点[14]:利用激光的高密度能量,可对高熔点、难熔金属或两种不同金属材料进行焊接,也可对非金属材料进行焊接(如玻璃的焊接);加热速度快,作用时间短,热影响区小,热变形可以忽略;属于非接触焊接,无机械应力和机械变形;激光焊接装置容易与计算机联机;可在大气中焊接,无污染等。因此,激光焊接在工业上获得广泛应用。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包括:激光表面相变硬化、激光表面合金化与熔覆、激光表面非晶化与微晶和激光冲击强化等[15]。利用激光表面改性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零件表面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质,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例如经激光表面硬化的AISI1045 钢样品,其表面硬度HRC 为55 ,磨损10 h 后所产生的质量损耗为0.6~1.4 mg;而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未经处理的AISI1045 钢的硬度HRC 仅为35 ,质量损耗为4.18 mg ,经激光表面硬化后的样品耐磨性能提高3~6 倍。在我国,激光表面硬化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缸套、活塞环、曲轴、凸轮轴及锭杆等易损件的处理加工中,特别是对小汽车缸套的热处理已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经激光表面硬化的汽车缸套可提高使用寿命2~3 倍。

激光刻蚀在微电子行业可用于半导体器件和芯片的加工,也可用于精密光学器件的加工,如用激光刻蚀加工半导体芯片和三维光栅。利用激光的高密度能量,可对硬脆性难加工材料进行激光铣削加工(如利用脉冲激光铣削加工硬质合金和氧化铝陶瓷)。利用脉冲激光还可以对轧辊进行毛化,经过毛化的轧辊轧制的汽车簿板具有着油漆牢固的特点[16];另外还可以利用激光对钢套等零件进行毛化,大大提高其耐磨寿命。

自20 世纪90 年代初美国3D Systems 公司开发出世界首台商品化的快速成形系统装置以来,快速成形技术得到蓬勃发展。快速成形(Rapid Pro2totyoing ,简称RP)通过材料堆积,快速、精密地制造出实际零件,它体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激光加工、新材料等学科和技术的综合利用[17]。它不需要借助其他设备和工具,迅速和精确地制造出复杂的工模具、模型和工艺品。激光快速成形技术主要有激光层叠法、粉末烧结法、光固化法等。

早在1977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科学家Haggerty 博士就发明了陶瓷粉末的激光合成法[18],现已发展到广泛利用激光来制造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纳米粉。激光清洗可使物体表面污垢通过吸收光能而蒸发去除,或在表面产生力学共振而使污垢凝结脱落。激光清洗可用来清洗微电子芯片、设备的剥漆,以及对古董、字画进行除垢等。3.电子束加工技术

电子束加工技术在国际上日趋成熟,应用范围广。国外定型生产的40kV~300kV的电子枪(以60kV、150kV为主),已普遍采用CNC控制,多坐标联动,自动化程度高。电子束焊接已成功地应用在特种材料、异种材料、空间复杂曲线、变截面焊接等方面。目前正在研究焊缝自动跟踪、填丝焊接、非真空焊接等,最大焊接熔深可达300mm,焊缝深宽比20:1。电子束焊已用于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等主承力构件大型结构的组合焊接,以及飞机梁、框、起落架部件、发动机整体转子、机匣、功率轴等重要结构件和核动力装置压力容器的制造。如:F-22战斗机采用先进的电子束焊接,减轻了飞机重量,提高了整机的性能;“苏-27”及其它系列飞机中的大量承力构件,如起落架、承力隔框等,均采用了高压电子束焊接技术。

国内多种型号的飞机及发动机和多种型号的导弹壳体、油箱、尾喷管等结构件均已采用了电子束焊接。因此,电子束焊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电子束焊接设备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国外的电子束焊机,以德国、美国、法国、乌克兰等为代表,已达到了工程化生产。其特点是采用变频电源,设备的体积、噪声、高压性能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在控制系统方面,运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采用了先进的CNC及PLC技术,使设备的控制更可靠,操作更简便、直观。

国外真空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已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高温防腐隔热陶瓷涂层,提高了涂层的抗热冲击性能及寿命。电子束刻蚀、电子束辐照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正处于研究阶段。

电子束加工技术今后应积极拓展专业领域,紧密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针对需求,重点开展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关键技术研究、主承力结构件电子束焊接研究、电子束辐照固化技术研究、电子束焊机关键技术研究等。4.离子束及等离子体加工技术 4.1现状

表面功能涂层具有高硬度、耐磨、抗蚀功能,可显著提高零件的寿命,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用途。

美国及欧洲国家目前多数用微波ECR等离子体源来制备各种功能涂层。等离子体热喷涂技术已经进入工程化应用,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的产品关键零部件耐磨涂层、封严涂层、热障涂层和高温防护层等方面。

等离子焊接已成功应用于18mm铝合金的储箱焊接。配有机器人和焊缝跟踪系统的等离子体焊在空间复杂焊缝的焊接也已实用化。微束等离子体焊在精密零部件的焊接中应用广泛。我国等离子体喷涂已应用于武器装备的研制,主要用于耐磨涂层、封严涂层、热障涂层和高温防护涂层等。

真空等离子体喷涂技术和全方位离子注入技术已开始研究,与国外尚有较大差距。等离子体焊接在生产中虽有应用,但焊接质量不稳定。4.2 发展趋势

离子束及等离子体加工技术今后应结合已取得的成果,针对需求,重点开展热障涂层及离子注入表面改性的新技术研究,同时,在已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等离子体焊接技术研究。5.电加工技术

国外电解加工应用较广,除叶片和整体叶轮外已扩大到机匣、盘环零件和深小孔加工,用电解加工可加工出高精度金属反射镜面。目前电解加工机床最大容量已达到5万安培,并已实现CNC控制和多参数自适应控制。电火花加工气膜孔采用多通道、纳秒级超高频脉冲电源和多电极同时加工的专用设备,加工效率2~3秒/孔,表面粗糙度Ra0.4μm,通用高档电火花成型及线切割已能提供微米级加工精度,可加工3μm的微细轴和5μm的孔。精密脉冲电解技术已达10μm左右。电解与电火花复合加工,电解磨削、电火花磨削已用于生产。6.结束语

特种加工技术是机械、电子、信息和材料技术的集成,体现了各项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十分迅速。加工尺度的微细化、加工方法的复合化和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已成为近年来特种加工的研究热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种加工技术必将进一步更新和扩展,在制造业中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张辽远 现代加工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_ 【2】刘晋春 特种加工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_ 【3】张建华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_ 【4】主编白基成, 郭永丰, 刘晋春 特种加工技术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2_ 【5】郭东明, 赵福令 面向快速制造的特种加工技术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2_ 【6】郭常宁,裴景玉,马春翔.高效放电加工法及工艺参数优化实验研究[J].兵工学报,202_,26(2):285-287.【7】张勤河,张建华,杜如虚,等.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机械工程,202_,16(17):1586-1587.【8】郭永丰,赵万生,耿春明.电火花加工最新技术进展[J].航空制造技术,202_(1):44-55.【9】孔庆华.特种加工[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7.【10】曹凤国,张勤俭,翟力军,等.国际电火花加工技术发展的五大趋势[J].机械工人(冷加工),202_(2):33-36.

第五篇:先进班组事迹材料总结-油脂加工

先进班组事迹材料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锅炉车间全体人员首先感谢上级各部门领导、同事们在这一年中对我们锅炉车间的大力支持个亲切关怀,衷心感谢各级领导对锅炉车间全体一线员工全年工作的极大肯定。

在公司各级领导的正切领导指引和锅炉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注重安全教育培训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加强设备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在安全运行上下功夫,在精细化管理上做文章,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人和事迹,多次收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和肯定。

回首即将过去的一年,自四月份锅炉车间组建至今,从最初的设备安装调试及整改,到保证车间的正常生产运行,车间经历了组建新团队,设备整改,技术培训等等一系列工作,一步步走来,每一步都体现了全体员工服从管理,不畏艰难,任劳任怨,学习进取的良好工作作风。自试机生产至今,锅炉未出现过一次灭火和误操作导致停产事故,并且未出现一例人身和安全事故,有力的保证了车间的正常生产运行,圆满的完成了上级领导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在最初的设备安装施工阶段,我们不仅对设备安装工程进行监督和整改,还肩负着厂区生活用水和生产施工用水的任务。承担了水井及消防供水管道的安装工作,在供水管道安装施工期

间,同志们顶着炎炎烈日,不怕苦,不怕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了重重困难,连续奋战,以最快的时间完成了管道安装对接工程,有力的保证了公司的正常生活用水和全厂工程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记得在一天深夜,外面下着瓢泼大雨,厂区供水突然中断,我们立即组织了几名本车间员工,冒着大雨对整个厂区的供水管网进行排查,终于在餐厅门前的草丛里发现了泄漏之处,郭帅,杨强强两人不由分说,光着脚就跳进了齐腰深的水坑中,硬是在水中摸索着更换了法兰垫片,完成了抢修工作,此时已深夜两点多钟,已是满身的泥水,雨水和汗水,脸上却挂着胜利的喜悦笑容。在初期的施工阶段,像类似的事例,我们已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同事们正是凭着这种不畏艰难困苦,任劳任怨的精神,顺利地完成了设备安装工作,有力地保证了车间正常试汽、试机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15T锅炉的试机运行中,发现炉膛内部给煤下料口设计不合理,煤落进炉膛的位置太靠前段,容易引起结焦现象。由于在试运行阶段,锅炉厂未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车间几名技术骨干人员集思广议,通过现场测试,分析原因,自行设计出了一套整改方案,在炉膛给煤下料口处做了一个15公分长的弧形延伸段,并在底部固定了耐火材料。通过后期的运行情况来看,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不仅有效解决了炉膛结焦现象,而且能够耐高温,结实牢固,延长了使用寿命。

通过几次的开机运行,车间逐步完善了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员工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的培训:由车间从事的是特种设备操作,具有专业技能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少,绝大部分都是新员工,没有任何经验,车间整体技术力量薄弱。班组全体员工都是以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对待工作,以饱满的热情和兢兢业业的态度来投入工作。通过相互的交流和沟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进过几次的开机运行,一批接受能力较快的员工,基本达到了独立操作能力,车间整体技术力量有了显著提高。

2.通过加强班组管理,强化班组团结,不断增强员工的凝聚力,班组成员之间能够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做到思想上统一,步调上一致,工作中相互配合,拾遗补缺。逐步营造了一个传、帮、带、学、赶的良好工作氛围。

3.加强了车间的现场管理工作,创造了一个身心愉悦的工作环境。车间通过不断小改小造,对上煤系统,除尘系统等污染比较大的设备进行密封,堵漏,彻底改善了锅炉车间周边的卫生面貌。

4.强化员工的节能降耗意识,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不断灌输节能降耗意识,在正常的生产运行中做到勤调整、勤联系,各项消耗指标一次次显著提高,有了明显改善。

202_年在锅炉车间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对于今后的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只有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更快地进步,才能更好地为公司的安全生产服务。并且希望各级领导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会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在明年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来答谢上级领导对锅炉车间的支持和肯定!

202_年12月28日

生产技术部

202_年中国植物油料加工和油脂加工技术研究发展规划意见(共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