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在法制的蓝天下(高庙,张芳)
编辑:浅唱梦痕 识别码:17-272013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1 01:31:0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在法制的蓝天下(高庙,张芳)

法制故事征集

初中组

在法制的蓝天下

高庙中心学校八(2)班张芳

指导教师:李静

联系电话:***

在法制的蓝天下

高庙中心学校八(2)班张芳

太多的人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抱怨老天的不公,可有没有想过,老天给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就看你自己怎样面对和把握了。这就像犯罪的人呼吁法律不公,试问真的是这样吗?一个懂法守法的人不会去犯罪,更不会去抱怨法律的不公,在法制的蓝天下,我们是平等的,因为法律是一座天平,它不会倾向于哪一边,只要你是中国公民,就理应受到保护,如果你犯了法,也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高玲和刘静她们两个都是农村里的孩子,她们就读同一所中学,在同一个班,两人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或许她们是农村的孩子吧!她们想走出农村到大城市去看看。要怨,也只怨她们生活在一个封建保守的农村家庭。她俩的父母让她们先后退了学,说女孩读书没用,不如出来打工赚钱,省得白花钱,再说了,女孩终究要嫁出去的,是别人家的人。

于是,她们两个被迫离开了学校,在农村那种坚不可摧的保守思想下,高玲妥胁了,她曾做过挣扎与抵抗,可没有用,最后,她与村上的人一起踏上了打工的路程。她背她行襄,几乎是哭着上车的,以后再也不能读书了,她能不心痛吗?

刘静,她恳求过父母,甚至还跪在地上求她的父母,可他们始终无动于衷。她告诉父母,读书受教育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力,是受法律保护的,而你们剥夺了我上学的权力,是犯法的。她的父母听了生气极了,罚她闭门思过。老师也曾几次到过刘静家,刘静父母前

两次还是有礼貌的,可后来干脆闭门不见老师了。刘静面对如此无理的父母,她偷偷跑去找镇妇联帮忙。镇妇联联系中心学校的同志、镇司法所人员,找刘静的父母谈话,司法人员警告他们:“你们这样做已经犯法了,《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有实施义务教育的责任,如若对其进行妨碍,那么就会受到法律的处罚,因为九年义务制教育是受法律保护的。我们完全有权力通过法律的手段强制性的保障刘静上学,因为刘静初中还没有毕业。”终于,刘静的父母被说服了,只有让刘静去上学。刘静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她又回到她的学校,这一切只因为她相信只要有法律在,她的未来就还有希望。

法制是公平,公正的,只是看你如何将它利用好,高玲和刘静之所以命运不同,是因为刘静相信法律,懂得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所以她能在法制的蓝天下自由、健康、快乐的成长。

法律就像那太阳,它的光芒是普照万物的,她不会因为你弱小而抛弃你。今天的我们,生活在法制的蓝天下,一切永远是那么的和谐与美好。

张芳,太和县高庙镇中心学校八(2)班

指导教师:李静

联系电话:***

第二篇:法制蓝天下的一方净土

法制蓝天下的一方净土

法制蓝天下的一方净土

**一中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几点做法

**一中现有45个教学班,2730名学生,团员2453名,教职工168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4名,中学一级教师52名,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73,为市级示范性独立高中。近年来,学校始终把“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终生

发展奠基”作为办学宗旨,确立了“德育为首,教育为主,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办学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以德治校、依法管理,德法并济,教书育人的观念,创新德育机制,加强法制教育,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多年来,学生遵纪守法率为100。

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一、抓好德育常规教育,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学校坚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的办学理念,注重以“做人”为基础,以“成才”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将德育指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境,侧重体验学生的个人生活、学习的具体意义,置身于鲜活具体情境当中。

1、构建德育亲和性的课堂,提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力。学校提出了“爱满校园,情溢课堂”的口号,倡导构建德育亲和性课堂教学模式,创造温馨的班级氛围,亲和的师生关系,互动的教学形式。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设计活动,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开展教育。关注学习兴趣,用人性化,情境化的方式,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力求“三个营造”:营造情境,在情境中动情、入情;营造心境,在良好地心境中学习;营造环境,在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中成长。

2、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行。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和团日活动,让学生自编自导,在“活动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教育,开发潜能,使所有学生的各方面的特长都有所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树立自信、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

3、开展“思想自律,学习自觉、管理自主、生活自理”“四自”活动,构建学生自我教育体系。从“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等方面入手,着力培养学生良好地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坚持设文明岗,班级成立自治委员会,进行自我教育,规范行为。开展“三做好”(在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上做好公民)、两个一样(校内校外一个样,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教育活动,锻练能力,提高素质。

4、创新德育机制,全面铸就新时代人才。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德育理念,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整合德育资源,形成合力,推出了“一包”、“五联系”、“四深入”等德育工作活动。班主任包班,从思想动态、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等方面包揽班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员联系寝室,中层以上干部联系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给予帮扶,班主任联系行为不良生,促其转化,科任教师联系学困生,促其提高学习成绩,政教处联系有关部门治理学校周边环境,查处进入“两厅一吧”的学生,全面细致地开展德育工作。坚持开展“四深入”活动:深入教室,关注学生学习;深入寝室,关注学生生活;深入家庭,关注学生成长;深入心灵,关注学生心理。随时了解情况,随时解决。

5、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优化家庭教育格局。坚持学校为主,依托社会,充分发掘当地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的德育协调功能,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形式,进行家校沟通,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在工作上实现了三个转变:变单向信息输出为双向信息沟通;变单一的老师训话为多种形式的座谈交流;变告状式讲话为探讨研究。举办家长学校,强化科学育子观念,提高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与机制。

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二、普及法制宣传,强化法制观念预防范青少年违法犯罪。

在加强以德育工作为主的日常教育管理的同时,我们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重点放在法制宣传上,力求通过扎实有效的法制宣传,在全体青少年学生中树立并强化法制观念,做到人人知法、懂法、守法,从而达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目的。

1、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适当扩充法律常识教学内容。以《宪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条例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法教育,做到知法,守法。除了课堂教学外,我们还采取分年级集中辅导,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时间进行法律条文的宣讲学习。抽组三名教师,分别担任专兼职法制辅导员,每两周举办一次法制讲座,集中宣讲法律常识,把法律知识、法制观念及法律的威慑力贯穿于每个学生的思想深处,并不断予以强化。聘请了一名法制副校长和一名校外法制辅导员,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以增强教育效果。

2、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建立“法制教育室”,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开设“法制之窗”、“听我说法”等栏目,每两周在校园内的主要宣传栏办一期以法律条文、典型案例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宣传专栏。每周在国旗下讲话中贯穿法制宣传内容,提醒同学们注意学法、自觉守法。

3、举办各种形式的普法实践、调研及兴趣小组活动。为了保证法制宣传工作的实效性,我们组织学生开展“我身边的守法(违法)案例调查”;组

织“学法守法”专题演讲比赛、辩论赛,法律常识、法律条文竞赛等活动;组织部分学生到人民法院参加刑事案件审理旁听,到看守所和被拘人员谈心交流,然后将所见所闻在班级全体同学中进行宣讲,开展自我教育;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学法兴趣小组活动,不定期组织“模拟法庭”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调研、观摩和自我教育,使法律常识、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更加深入人心,达到人人懂法的目的。

4、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和司法部门密切配合,性开展“法律到家”宣传活动,使家长知法、懂法,进而配合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和“预青”工作。同时结合“四五”普法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要让学生知法守法,必须我先懂法”的普法观念教育,从而为普法教育在学生中的广泛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校园,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

在大力加强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宣传教育的同时,学校重点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温馨、宜人、雅致的校园人文环境,充分发挥良好环境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消除了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消沉、空虚、悲观、浮躁、无聊等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心理因素,从根本上消除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诱因和思想诱因。

学校坚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成长”的理念,全力营造科学、民主、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建高标准、高品位、校舍,努力营造整洁、美观、雅致、富有人文情趣和艺术感染力的校园环境。为师生提供舒心的工作学习环境。用校内外名人字画装饰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等学习生活场所,用高雅艺术和名言警句陶冶青少年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高雅情操和兴趣爱好。创办校报、校刊,成立文学社团及学科兴趣小组,建起了校园网、校园广播,为师生发表思想、言论、文学作品,为探讨校园热点、理想人生等提供了广阔平台。倡导“让校园充满爱”的爱心教育,营造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学生爱学生,师生爱学校,师生互爱的氛围,培养“互相友爱、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良好人文环境。同时结合师生谈心等具体活动,加强交流、情感互动,让学生感受到“家”的关爱和温暖,培养“博爱”情怀,消除敌视、对立等不良心理因素。从而有效地预防了青少年违法犯罪,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三篇:在文明的蓝天下

在文明的蓝天下

尊敬的评委,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号选手。我演讲的题目是《在文明的蓝天下》。文明犹如一泓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文明犹如一朵鲜花,绽放出灿烂的美丽; 文明犹如一串音符,编织着动人的乐章。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自古以来就崇尚文明礼仪,是礼仪之邦。翻开浩瀚的历史,既有张良拾靴、孔融让梨这样千古传颂的典故,也有“不学礼,无以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代代传承的道理。

新时代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文明的蓝天下。作为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传承文明,践行美德是我们肩负的责任。一个民族的文明与美德,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上,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拾起地上的垃圾,虽是举手之劳,却充分体现了一个人行为的文明;寒冷的冬天,给别人的一句亲切的问候,这就是语言的文明。公共场所,轻声慢走,保持安静,这就是秩序的文明。

文明并不是空中楼阁,无木之本,而是建立在厚重的“尊重”基座之上的。因此,尊重是文明之本。尊重体现在尊老爱幼,尊师重道……这让我想起了程门立雪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人子弟,在年少的时候就要亲近良师,结交益友,要从他们那里学习礼仪和知识。

可当今,不少人却忽略了文明的存在。为了抄近路而践踏草地,你离文明只有数步之遥,乘坐公交车时拥挤上前,你离文明其实只有几秒!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包装袋,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随口而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过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

著名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人年轻的时候”。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养成文明习惯,培养文明美德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文明。

我们同在蓝天下,共浇文明花。让我们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创造文明社会。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兼收并蓄,品文明之美,谱世纪之曲。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第四篇:蓝天下的挚爱

飞雪只是短暂的寒冷,当冰雪渐化,融成的是蓝天下的挚爱。12月29日,上海市纤维检验所一行人参加了“蓝天下的至爱”爱心慈善募捐活动。

申城气温接近零度,天空中正飘着多年不见的大雪,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大家仍然依正常计划按时到达了活动现场。这次参加慈善募捐活动的同志,均是团员党员,他们中有多次参加类似活动的同志,也有对慈善活动初体验的同志。凛冽的北风夹杂的雨雪使得大家愈发感觉到寒冷,但是这并没有吹灭我们的热情,在一个半小时的活动中,大家的脚步一刻不停地在包干的街区中穿梭向行人宣传活动募集钱款,面对周围商场舒适暖气的诱惑大家的使命感丝毫没有动摇。大家积极地向来往的行人筹集善款并积极地向他们宣扬爱心慈善文化与活动的意义。许多行人被身上披着一层百雪身体瑟瑟发抖但仍坚持在活动第一线的我们的行为所感动,纷纷向捐款袋中献出自己的爱心。

当一顶顶五彩的雨伞摇曳在大街小巷;当一位位素不相识的行人停下脚步,微笑地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当一张张爱心贴纸留在路人的衣裳。共享一片蓝天的我们,将爱心紧紧地系在了一起。细雨将我们的衣衫淋湿,寒风把我们的双手冻得通红。但我们的心却无比温暖,因为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在纤检所各位同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筹得了数目可观的善款,活动十分圆满的完成了,很好地宏扬了质监人优良品质。我们深信,爱的暖流一定会在这座温暖的城市继续传递下去。这只是一个爱的开始,每一个心中有爱的人,都能分享到这蓝天下的挚爱。

第五篇:同在蓝天下配音稿

同在蓝天下

——渝北区实施妇女儿童“两纲两规划”工作纪实

这里是重庆市渝北区,未来重庆主城新中心,两江新区建设主战场,重庆对外开放的第一门户。进入新世纪以来,渝北的经济社会突飞猛进,和谐发展,渝北的妇女儿童事业全面推进,成果丰硕。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区、国家园林城区、全国武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全国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全国依法治理先进区、首届全国“双合格”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区、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区、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城区、第七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协调组织,2009年成功创建西部首个全国文明城区、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妇联组织)今天的渝北,60多万妇女儿童积极投身火热的五个重庆建设、六大渝北,享受着五个重庆、六大渝北建设带来的安康与幸福,享受着两纲两规划实施带来的阳光和雨露。

200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十年间,渝北人为之付出的心血和努力,终于在2010年年末的一组数据中得到了回报。通过与《中国妇女发展纲要》42项指标对照,涉及渝北区的34项指标全部达标,达标率100%;通过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40项指标对照,达标38项,其中:婚前医学

检查率和儿童福利院数2项指标未达标,达标率95%。

第一篇重视与合力

“关心妇女儿童,怎么做都不过分!妇女儿童事业,花再多钱都值!”在渝北,历届区委区政府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妇女儿童《两纲》的实施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有安排,政府有布臵,部门有职责,有考核,财政有预算,从根本上保证了“两纲”实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同步落实。

“两纲”“两规划”,关键在落实。在渝北,妇女儿童工作的组织网络有效健全,两纲两规划的监测评估不断跟上,人大、政协的监督有力推动,“两纲”内容进入党政干部培训课程,各职能部门和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了实施两纲两规划的强大合力。

第二篇 尊重与地位

这是渝北区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女主人曹兴建现任统景镇党委书记,她也是渝北区2001年至今走出的32位区管正职女干部中的一位。在工作中,她总能用干练和智慧化解种种难题。在家里,她总能用女儿、母亲、妻子的角色细心周到的照顾到每一位家人。

如今,渝北区不断加大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对素质较高者打破身份和职级限制破格使用,女干部比例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妇女参与社会各领域决策与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代表人数不断增多,全区320个村居妇委会主任全部进入村居

两委班子,她们都以渝北女性的名义走上了参政议政和社会管理的舞台。

第三篇 关心与发展

这里是渝北区回兴华家湾安臵房小区,回兴街道果园村李昭玉就住在这里。

在她的前半生,脸朝黄土背朝天。而今,这个曾经固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妇女走进了培训学校,走进了工厂。她蓦然发现,眼前的一切,足以满足她当年那些妄想的希望。渝北区为包括她在内的农村女性和下岗女工建立专门的档案,组织就业培训,建立就业基地,组织专场招聘,千方百计为她们安排就业,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岗位,10年来共转移10万农村妇女进城务工。

就在距离王某某上班的工厂不远的回兴小学,李昭玉的儿子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的听课,妈妈说,她在城里的学校读书没花一分钱,家里现在赚的钱足够她买新衣服,吃好吃的,她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近年来,渝北区确立了东和春天实验学校、空港实验小学、笃信实验学校等12所公办学校就近安排农民工子女入学,所有学校坚持“三优化”原则,为农民工子女配备优秀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如今,渝北区敢对所有人拍下胸脯: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农民工子女入学接受率达到100%。

不但要让孩子们上学,而且要让孩子们舒舒服服的上学。近年来,渝北区妇儿工委、团区委筹集社会资金1100万元兴办“春蕾”班、创办8所希望小学,5000余名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极大改善,50名

女童完成了小学三年级至初中学业;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区妇联筹集资金1000万元,帮扶贫困大学生1500多人完成大学学业;区妇儿工委、区妇联连续十年开展“迎春送温暖.真情进万家”活动,在春节、中秋、端午等节日帮扶贫困妇女10000多人,送去慰问金和物品

这些数折价3000多万元;发放慰问金1000余万元…….字背后,千千万万个农村家庭走出困境,涅槃重生。

第四篇 爱护与温暖

进入新世纪以来,渝北区针对全区妇女儿童和家庭需求的特点,以妇女儿童为中心,以家庭服务为根本,以深入社区乡村为基础,创立了一套为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三维工作体系。

这十年,渝北以五个重庆建设为统揽,大力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在城区,公园广场建设力度空前,大街小巷焕然一新,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天蓝水清,城在林中,家居湖岸的宜居景象正在成为现实。在农村,一幢幢巴渝新居拔地而起,一条条黑化公路连接城乡。镇镇有连锁超市,村村有水泥便道,户户有卫生厕所,家家有安全用水。妇女儿童的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这十年,渝北首创城乡医保和民政救助无缝衔接,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村,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关爱女孩行动常年开展,幸福母亲工程长抓不懈。20万人次的孕龄妇女接受了免费体检,妇女“两癌普查”全面深入,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显著提高,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这里是设在渝北区妇联的“148”妇女维权热线,它是渝北妇女

儿童维权的主渠道和最前沿。打电话到这里来的每一个人不仅仅是倾述,更多的是寻求帮助。

件件有登记,事事有答复。10年来,区妇联共接待处理来信来访1500件次,结案率达98%。公安、检院、法院、司法等部门认真履行职责,联动执法,对侵害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各种案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重拳打击。“零家庭暴力社区”不断涌现,妇女接访维权代理网点铺开到了每一个乡村和社区。全区侵害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各种刑事案和拐卖妇女儿童案件不断下降,维权意识和法制意识深入到了每一位妇女儿童的骨髓,妇女儿童维权社会化工作的良好格局在渝北已经有效形成。

今天的渝北,全社会关爱妇女儿童蔚然成风,妇女儿童也通过各种活动,在建设五个重庆构建和谐社会中创立新功。35万册《家和万事兴》女性读本印发全区,文明家庭、和谐家庭不断涌现;“三学三比”活动广泛开展,“就业、创业、建功立业”行动蓬勃兴起,“巾帼杯”、“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妇女之家、妇女学校、家长学校、留守儿童之家遍地开花;创新开展“三十杰”宣传评选,充分展示新时代渝北女性风采,树立渝北女性自强不息、创先争优的良好形象。

如今的渝北,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妇女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状况进一步优化。同在一片蓝天下,沐浴着全社会温暖的阳光,渝北妇女儿童事业的步伐将更加坚实,未来将更加灿烂辉煌。

在法制的蓝天下(高庙,张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