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读水浒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17-931361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01 23:48:34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读水浒

《水浒传》读后感

前段时间,《新红楼梦》与《新西游记》热播的时候,我并没有看,只是觉得经典往往难以超越,尤其是这类耳熟能详的名著。然而,在《新水浒传》播出时,我又鬼使神差地去看了,原因,可能只是想看看又一批的人,将怎样续写那荡气回肠的忠义传说。

在看的过程中,我又不免有些叹息。并不是质疑他们演得不好,或篡改了多少历史,闹了多少笑话,只是找不回那种感觉。什么感觉?却连自己也说不出来。于是,我翻出《水浒传》,再度品味曾经的精彩。

又一次被震撼了。我总是无法理顺全书好几百的人物,往往张冠李戴,但还是不由自主佩服着那108个好汉,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

义,包含了更多。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

《水浒传》所说的义,是下层人民讲的义,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免受暴力的欺凌,自然产生一种团结御侮的愿望,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进而至于“济困扶危”、“杀富济贫”。“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理想的社会,总有许多人为之奋斗。

在问到爱情、亲情、友情三者最重视什么的时候,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亲情或爱情,又有多少人会置友情于首位呢?有人戏言:为兄弟两肋插刀,为老婆插兄弟两刀。很多时候,这是一个现实。世界的温暖很多,而显得朋友之间的关怀,那么淡薄。

《礼记》里说:“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有你的亲人,更多的,是你的朋友,可以一起闯祸,一起沉默,一起走,可以一起飞翔,一起沦落,不管天高地厚地陪着你,陪你一起大声狂吼。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恍惚间,似乎那一声声豪气冲天的呐喊,正朝我奔来„„

第二篇:读水浒(精选)

文学类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第二中学八年级五班:管芸 辅导教师:安佰明

邮编:262300联系电话:0633-5334786

读《水浒》——那些不得不说的话

一百单八将,聚梁山,兄弟情义如天。青山悠悠,绿水迢,纵观八百水泊。景岗打虎,箭震梁山,各显仗义神通。义聚心归,三碗酒定生情。

天测招安风云,沙场历难劫,忠心报国。年少勇猛,老益壮,怎奈良木难寻。绒戈缠绵,不续化蝶缘,儿女情长。替天行道,情传千古水浒。

每当读起这本经典著作,心中总能泛起点点涟猗,水浒中的故事,或悲或喜,却能让人寄情于绿林之中,感受壮美历史。

星光之下,看好汉们的情谊,情义,大口吃酒,大块吃肉,似乎能让人忘却一切烦恼,情不自禁地一拍桌子,大声唱起《好汉歌》,“过瘾”,“给力”!

当然这里面,让我觉得最舒服的还是鲁智深吧,鲁智深的特点算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憨厚,有情义,还有别人不及的心细,五台山的日子是他人生中的一杯涩涩的茶,让他粗犷的灵魂有了宁静的升华。而倒拔杨柳则是他最逍遥自在的时光。在最后的六合寺,他似乎明白了人生的真谛,随着潮信的浪波,与天地相融,这一点是其他人所不及的。

纵观水浒撇弃一切浮华的色彩,我对好汉们还是持褒扬态度的,只是有些画面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总是不太舒服,充满血腥暴力的杀人场景,不辨黑白的维护情义的方式,比如武松杀蒋门神那一节,看得是吃不太消呀。

记得看过一期“百家讲坛”,介绍梁山,总的来说就是“讲情义,无是非。”梁山上有高文化者实在不多,越是这样的大概也就越讲情义,越无原则,这也是水浒好汉的一个集中的特点,爱多管闲事,包括人家自己的家务事,例如:石秀杀了自己兄弟的老婆,虽然是出于好心,但“朋友妻,不可欺”嘛。当然,这也正体现出绿林好汉们的热心,不拘小节,为他人的利益而冲动。

如果说好汉们的行为还是较值得肯定的,问题不过是文化水平的高低,那宋江和吴用的“狼狈为奸”就怎么也说不过去了,一个字“狠”,完全就是道德水平的问题。我一直觉得如果把《三国》与《水浒》联系起来,刘备和诸葛亮,宋江与吴用可以算是对号入座了。只是宋江无刘备之志向,吴用无孔明之谋略。只

会为了自己的私利,耍些坏坏的小心机,把别人害得家破人亡,卢俊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更可耻的是宋江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以退为进的做法,送他两个字——虚伪,以及最后为自己做官招安害了兄弟们的事,这实在称不上是英雄好汉的行为。

和每一个朝代或者说是大山寨一样,梁山也有它的盛世,好汉们排座次那一节,是封建的地主主义的建立,也是梁山繁荣的体现,最后的结局实在是不该出现的,因为梁山的出路不只一条。

仔细回想,方腊虽奸,但起码有些抱负,不像宋江只会做缩头乌龟。如果可以的话,真该学学诸葛亮——联方抗宋。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有这么一句话“天若有情天亦老”。在水泊强硬的外表下,总埋藏着一些缠绵的爱情故事。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数“雌雄没羽箭”了。不得不说,琼英与张清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用石子击打,碰撞出真爱的火花,没有任何勉强,就这样像两块磁石,相互吸引,什么都不需要,什么都不用多说,就在一个星空下的夜晚,在发香中,被彼此的爱意的香甜包围,比山盟海誓更天长地久。

读《水浒》,悟人生,品情义,感真爱,留在心底的一些不得不说的话。

第三篇:读《水浒》

读《水浒》英雄豪杰 ,看 好汉轰烈人生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漫长而精彩的历史,给了小说家们无限的发展空间,因此,许多珠圆玉润的演义小说相继诞生,让人拍案叫绝。《水浒》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在中国古典名著的宝库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史上最珍贵的遗产之一。

《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古典小说,它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北宋宋徽宗时期,徽宗软弱无能,整天昏昏沉沉。官居太尉的高俅欺上瞒下,无恶不作。他的干儿子高衙内更是仗着自己干爹的权势,横行霸道,鱼肉乡里。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的前题下, 宋江、林冲、卢俊义、鲁智深等一百零八位英难好汉,都因种种不同原因而被迫上了梁山,落草为寇,揭竿起义。他们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杀遍了大江南北。但在宋江招安受封,平定方腊后,一百零八人死伤极大,仅余下宋江等三十六人,最后,剩下的三十六人也死的死,亡的亡,隐的隐,一场轰轰烈烈的水浒英雄事业,就这样粉碎分散。

《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位绿林好汉们是一群不堪忍受暴政压榨的人,他们走向反抗道路的不同经历,深刻反映了“官逼民反”的道理。先是林冲误入白虎堂,高衙内诬其不轨,又有晁盖、阮氏三雄等人智取生辰纲,都是这些处于社会底层或中高层人民受不了这些贪官污吏恶霸地主组成的黑色势力网把整个社会糟弄的乌烟瘴气,民生聊生。所以,这些起义英雄们也由个人复仇发展到了集体反抗。直至揭开了农民起义。《水浒传》成功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上至昏君奸臣,下至贪官污吏,地主无赖。从这些人物,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尖锐的阶级斗争。《水浒传》不愧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绝妙佳作!

桃园南路小学五年级四班段雨萱

第四篇:读水浒有感

读《水浒传》有感

自古以来,人们的目光总是落在那些英雄好汉惩恶扬善的仗义之举和情同手足的感情。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群体——恶人们。

《水浒传》十大恶人之一的高俅,按书中所述,他是因一脚好球而发迹,但是这未免太过武断。纵使宋真宗再昏庸无能,也不会给一个毫无用处的人这样重的位置,仅仅因为一脚好球?显然,这是不太可能的!从史料中可以知道,高俅还是有些本事的。他也曾立下战功,而且对有恩之人不忘报答,他对曾经的主人苏轼一家极为照顾,这就是他的一个优点。所以,只是将他定位成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是对历史人物的不尊重。

真理不是仅仅道听途说得来的!在艺术创作中,作者为了写作需要,在某些方面过分夸大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有时候,书中的知识也是不可信的。结论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会变成真理!

“三人成虎”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故事中魏惠王道听途说、把谣言当作事实,听信佞臣之言,而疏远忠臣,实为可笑。可是,静下心来想一想,即使是在高度发达的现今社会,三人成虎的事就不会发生了么?

很可惜,自诩比先贤更聪明的我们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日本核泄漏后,中国人民沸腾起来,去救援?不是,是去抢盐!不知是谁先发起,在中国大陆出现了抢盐热潮,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 × 20 = 400

吃碘盐对防辐射有没有作用,只是跟随潮流而已!结果证明,碘盐对防辐射作用不大。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小流言会引起如此轰动?就是人们不会分别真理和谣传。

真理总是经过无数的人论证后才得出的,即使这样其可靠性也不一定有保障。我们不能说什么是绝对的,在可靠的也可能有错误。而避免这些错误的很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要自我判断。理不是摆在眼前的,能直接摆在眼前的,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就是最值得怀疑的。人要学会自己独立的去思考,最终得出答案。而在此期间,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但是这更需要我们睁大眼睛去细心分辨,去奋力寻求证据去论证,找出迷雾之后的真理。

所以,为了不让“三人成虎”、“曾参杀人”的情况发生;为了不让中国人抢盐热这样的耻辱再现;为了守住心灵中的一篇真理的天空。我们就要更加小心,要时刻警惕身边的言论,要经过自己的分辨在去行动,不要道听途说,引发过错。× 20 = 400

第五篇:另眼读水浒

另眼读水浒

有句老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至于为什么人老了就不要再读《三国》,在下想破脑子也找不出什么合乎逻辑令人信服的理由。年少不读《水浒》的告诫在我心里从来没有当回事,因为好奇反而偷偷一睹为快。少年的我为故事中的英雄一度感动不已,还用心的记忆各条好汉的本名绰号,算是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吧。那时候也就是看个红火热闹,没有仔细琢磨书中的深意和流露的思想,对“少不读水浒”这句话的感触不深。今天不再年少的我重新捧读《水浒》,才对前人的这句话有了深切的体会。

从常规意义上来说,《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云云。

且不谈上述这些,事实上《水浒传》在下也读了很多遍了,可每次读都能读出一些新内容,产生一些新想法,可谓是常读常新。此次通读在这里就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谈一下我的最新的感受。

第一点,林冲到底是不是个懦夫?豹子头林冲在《水浒》全书中作为作者重点着墨的一个人物,初始的遭遇,最易让看官们联想起一句格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想在下昔日初读水浒,及“大闹野猪林”处,辄拍膝长叹:“林冲啊,你为何不反?”刺配沧州前,林冲写下休书,该是已有所察觉,野猪林中,更确知事出高太尉陷害,可林冲还是乖乖去了沧州。林冲为何不反?这恐怕招致了大多数看官的不解,随口答道:“反”!其实这就意味着从此你走上了一条与传统社会对立,为正统观念不容,被官府通缉捉拿的不归路,意味着你的余生不再安定,从此过一种或刀口舔血,死里求生,或亡命天涯,故里难归的日子,意味着你从一条狗蜕变成了一匹狼,从此不再有主人关照宠幸,可以安闲地趴在火炉边或窝棚里,而是被村落排挤,被猎人追捕,面对凄厉的北风和茫茫的黄沙,艰难地寻觅生存之路。

想好了吗?林冲身为禁军教头,乃天子脚下的臣子,且已三十四五年纪,家有娇妻美眷,房子票子轿子一样都不少,和江湖草莽不同,早已成了恭顺忠心的臣民,即便放之北海牧羊二十年,困惑怀疑的念头都不会有,更谈不上造反了。设想当初若高太尉不曾将林冲逼入绝境,且碰巧倒台,林冲则不乏申诉平反,东山再起的机会,亦能痛数高逑迫害忠良之罪行,表达自己“历经苦难痴心不改”的坚贞,换得君王一纸嘉勉忠义的诏书,纵已无法合家团圆,至少官复原职应该是可以的,昔日的冤屈和苦难也很快就会忘到爪洼国去。历史上这样的故事每朝

每代都在循环上映着,苦难对中国人而言是构不成反思的,最佳情况下或许会成为本钱。责怪林教头胆小怕事,当断不断的看官似乎没看到,教头的考虑其实比汝等更长远,更现实。那一夜的风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风雪象征前路茫茫,也象征林冲心中无法抑止的悲愤,也正是这悲愤让林冲手刃仇敌,亲手了结了或有一天可以刑满释放或者平反的梦想.希望破灭,大仇难报,此身无属,在这样的情形和心态下选择自杀者从古至今很多,可这悲愤又未使林冲选择自杀。足见其为一条硬汉。在下想来,可以用失了生辰纲后本欲自杀的杨志的心态解释,“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比及今日寻个死处,不如日后等他拿得着时,却再理会。”“风雪山神庙”里,山神预示着某种再生的宿命,过去的林冲终究还是死了,火并王伦时林冲的出手狠辣与棒打洪教头时的谦恭礼让已然判若两人。对曾经惨遭冤屈,身世坎坷,心中充满悲愤不平和压抑感的林冲而言,他的补偿方式会倾向于攻击性和暴力,这是可以预料的,故而在下猜想,以后的林冲会是个相当难以相处的人。总而言之,林冲绝对不是一个懦夫,而是一个具有理性的铁汉。

第二点,潘金莲到底是不是一个淫妇?千百年来,潘金莲作为风月花情的代名词,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唾弃与不齿。但在下想为其平反。潘金莲没有防住西门庆的第一眼,反而落入他的手掌。世俗都谴责她的不忠,其实她出轨也是有原因的:

1.夫妻不般配。武大郎长相丑陋,身不满五尺,“三寸丁谷树皮”;而潘金莲魔鬼身材,一脸微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鲜花插在牛粪上”,而潘金莲是一朵插在牛粪上的罂粟花。

2.红颜多命薄。潘金莲是贫农,小时因不堪性骚扰,得罪了“大户主人”,被张大户恶意嫁给武大郎。是一个没有爱情,渴望真爱的女人。

3.有报复社会的“反社会人格”。潘金莲内心深处存在对命运的抗争和对不对称婚姻的反抗。即使没有网上聊天,没有夜夜笙歌,潘金莲也不会甘心寂寞,果然,机会来了。武松的出现,给她寂寞的心灵带来了惟一的希望。

4.撩拨武松不成,春心动荡。自古美人爱英雄,武松是打虎英雄,长得一表人才,潘金莲自是喜欢。于是她对武松说:“叔叔,你不会簇火,我与你拨火;只要一似火盆常热便好。”“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然而潘金莲没有得到玫瑰,而是打击。武松把眼睛一瞪,说:“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为此等的勾当。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得是嫂嫂!再来休要恁地!”可以说,武松是逼潘金莲出轨的“罪魁祸首”。潘金莲有意时,武松可以用玩笑法应对,可以说:“嫂子是不是喝多了,你赶紧去睡觉吧。”或者用回

避法,可以谎称内急,转身出门就行了。偏偏武松破口大骂,让潘金莲下不来台。所以说,潘金莲的悲剧不是其个人的需要,而是被逼无奈,是社会的悲剧。

第三点,宋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宋江究竟何德何能,竟黑白两道通吃,让一班好勇斗狠,杀人不眨眼的巨盗大寇一闻其名即如雷贯耳,纳头便拜,口称哥哥呢?咱们看一下他的出身:出身卑微,天生浪荡,无法读书中举,仕途自然无望。虽说“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亦只能在衙门里面当个普通科员。假如宋江有机会踏入仕途,必然也是是个溜须拍马的逢迎高手,再假如他家有万贯,可以打得通各方关节,没准也可以混到蔡京,高逑那样的程度,甚至混的更好,吃的更开。可惜的是,仕途不通的宋江家里虽薄有田产,但距家财万贯还很远,那点钱财对下层黑社会施以小恩小惠是足够的,可要用之于上层,那根本不值一晒。故而宋江改做了 “社会活动家”,成效卓著到了“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的程度。

早说了,宋江是玩弄权术之能手,是个伪君子。且不说其未落草之前私放晁盖而收揽人心,在下之见,自从宋江上了梁山后,宋江与晁盖的矛盾就显露出来,那宋江遇事又偏爱作主,大量地收罗各式人材,壮大自己的阵营,并且日益尖锐,到了只能取其一才能相安的境地,晁盖深感地位受到了威胁,因此力排众议要亲自下山去打曾头市。这晁盖打曾头市,久攻不下,有了一点急躁,这时偏偏就有几个和尚一样的人物投其所好,说有一条小路可出奇制胜,这晁盖一时糊涂,也来不及细察,就跟着这几个小和尚去了,谁知在那阴暗的草丛中一剑射来却正中天灵盖,箭上还有毒。这晁盖心下就有一些疑惑不解,如此机密的事情肯定是那史文恭设的圈套了,他设计得如此之精巧,非一般人所为,这是大家所共同的认识。可是作者害怕读者读不懂,那晁盖取下箭一看,这教头的字怎么这样不地道,歪歪扭扭哪像文武全才所为。那上面分明写着史文恭之箭,我们沿着表面的文字看下去,我们大抵知道古时的人对这字是很敬的,决不可能如此没有美感,看来这并非史文恭之箭,想那史文恭既然要射杀晁盖为何显得这样没有底气,如果真是史文恭的箭那一定是很精美的,如果真是史文恭射杀的晁盖,那他为什么没大举进攻尽数歼之,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呀,把个字整得个歪歪斜斜,那箭究竟是谁的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宋江所为了,第一宋江有杀人动机,为了争得最高权力,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个理由是很充分的,不杀掉晁盖他的那一切主张都无法实现,很显然是他指使花荣所为,第二那史文恭之箭上字歪歪斜斜是那宋江心里有鬼,底气不足,时间伧促,慌乱之中刻下的,那箭上毒是宋江怕晁盖不死而放的,临到要死了那晁盖心由不甘,谁捉住此人即为山寨之主,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忘说这样的话可见他对当时有可能继任他的人是很不放心的,是有所指的,是有所怀疑的,说白了他并不希望宋江成为他的接班人,这宋江又为什么哭得来死去活来如丧考妣,他是为了蒙蔽梁山上众多兄弟的耳目而已。

再说到宋江三打祝家庄之后晁盖怕这宋江把所有的功劳都抢了去自己也立一功给众兄弟看一看,结果打不动,那宋江原本是想帮忙的又怕晁盖多心怪罪他,也使不上劲,结果想出了杀人动机,这时宋江就想出一箭三雕的好计,既出掉了晁盖这个政治上的敌人又嫁娲给了史文恭,同时又激发了梁山兄弟对史文恭的仇恨,不可不谓之为远甚于高俅,蔡京之流的高智商野心家。

以上三点则为在下此次通读水浒之浅见陋析,其中大部实为离经叛道,挑战传统的观点,若众看官觉言之有理击节称赏则可,若觉实乃一纸谬言,则付之一笑罢了。

读水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