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浅谈办公室人员提高写作水平[大全]
编辑:落霞与孤鹜齐 识别码:17-1009466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25 17:10:3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办公室人员提高写作水平[大全]

浅谈办公室人员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办公室作为秘书工作机构,承担着助手、参谋、协调和公关等职能。办文是办公室工作的“三大件”之一,只有文字水平提高了,文字工作做好了,办公室的参谋辅政、政务服务等职能才能更好的得到发挥,才能确保机关的政令畅通、运转高效。然而,要真正提高文字工作水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文字工作人员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深邃的道德素养,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娴熟的写作技巧。俗话说:聚沙成塔,水滴石穿。办公室写作人员如何才能熟能生巧、落笔成章,全面提高文字工作水平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五要”,提出以供大家参考。一是要敏学。圣人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事。一般来说,大多数从办公室出来的文字材料都是起点较高、政策性较强,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加上有的材料还是临时交办,要求几天甚至几小时就得交稿。这时,如果办公室写作人员没有一定的笔才、满腹的肚才和练达的素材,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古人云“不学无以广才,不学无以成才”。学习是办公室写作人员提高工作水平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办公室写作人员要十分注重敏学。首先,要勇于发扬“钉子”精神,善于挤时间学习。克服办公室岗位特殊、工作繁重、平时难以集中时间系统学习的实际,保持应有的韧劲、拼劲和钻劲,时刻把学习挂在心上,挤时间看书看报、上网阅读,把学习巧妙地寓于工作之中,在学习中干好工作。其次,要拓宽学习知识面,不断丰富学习内容。“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办公室写作人员来说,没有什么知识是无用的,没有什么是不可学的。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科教文化、民俗谚语、正反事例等等,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只有学得多、看得多,想问题才会全面,看问题才会深刻,写材料才有深度。第三,要避重就虚,讲究学习方法。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尽管文字工作要求我们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但是要想什么都会、什么都精,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有个学习的方法问题。结合办公室工作实践,我认为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通读,但观大略。如对历史、文学类的知识,只要了解掌握其精要内容即可;二是摘读,以求所知。如报刊杂志、名言妙语、时令短信等;三是精读,精益求精。如行业法律知识、公文写作和处理知识等。通过通读、摘读、精读相结合,博览多学,兼收并蓄,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字表达能力、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做到知人之先、晓人之全、见人之深,从而不断增强写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

二是要博采。也就是说办公室文字人员平时要十分注重广泛收集,点滴积累写作素材。厚积才能薄发。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荀子也在《劝学》中提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办公室文字工作人员只有平时大量积累素材、吸收素材,才能做到丰富词汇量、拓宽知识面、突出新颖性,起草的材料才会文笔生动、言之有物,不至于单调枯燥、陈旧老套。当然,学习也是一种收集、积累,但光靠学习来积累还不够;我们还要采取集腋成裘的方法,像蜜蜂采蜜一样,点滴收集,广采博取。第一,要有层面性。重点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理论知识的积累,广泛收集政治理论书刊、党报党刊发表的理论文章和领导讲话等,掌握政策依据,把握政治路线,有针对性的为我所用,避免出现写材料凭感觉、讲错话的现象。第二,要有灵活性。收集素材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要想收集到全面、有价值的素材,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的吸收、归纳和整理。对报刊、杂志上看到的名篇佳句、名言警句、新颖观点,可以复印或剪贴下来,列出条目、标注出处,以备参考;对经常用到的地方情况、产值收入及本单位、本行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增长数据,可以用图表或表格的方法进行记载,确保使用时一目了然;对网上出现的信息资料、短信语言,必要时可以复印或下载,丰富资料库。第三,要注重针对性。尤其要细心留意,仔细观察本行业、本单位的发展情况、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的信息动态,从而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要做日常工作的有心人,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留意收集领导的讲话、指示、发言,紧跟领导思路,把握领导意图,了解领导用语风格,从而总结提炼出对全局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观点和看法。

三是要善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过程的继续和深化,也是提高文字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有助于我们把平时所听、所看、所学转化为知识和能力,促进文字功底的升华。第一,要学会换位思考,提高思维层次。善于对接领导思路,站在领导的高度看全局、想问题、谋发展,吃透上情,掌握下情,想领导之所思,谋领导之所虑,有的放矢,融会贯通,把握方向;善于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对眼前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多想几个为什么,不主观武断,不人云亦云;善于多角度观察,从共性中找出个性,从个性中把握规律。只有站的角度高,想的问题多,写的文章材料才能磅礴大气、见解独到、思维缜密。第二,要学会比较借鉴。有比较才有差距,有借鉴才有进步。提高办公室文字工作水平必须善于总结,善于和自己比较。要经常对自己写作的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经常对文稿起草工作认真回顾、分析和总结,尤其要反复揣摸、思考领导修改过的稿件,从而准确把握领导的思路和和语言风格。只有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才能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悟出道理。要敢于学习借鉴他人的好经验,好笔法,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立体的比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立体对比,仔细揣摩,心得和体会自然会加深,对文字材料的把握也将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是要勤践。办公室工作是为领导服务的,文字工作也一样。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文字人员光靠翻资料、闭门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古人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提高办公室文字人员的以文辅政水平,还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实践,调查研究,详尽地掌握第一手资料。首先,要突出重点,要结合本系统、本单位、本阶段的工作热点、难点和疑点、盲点、亮点问题有的放矢进行调研。其次,要做到深入,真正“沉”下去。深入基层,与不同岗位的干部群众、不同阶层的经营户和消费者多沟通、多交流,倾听他们的呼声,采集他们的建议,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第三,要实事求是。办公室文字人员搞调研的目的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这就要求调研的结果必须准确、真实、全面。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决不能以主观想象为准,要腿勤、嘴勤、手勤,多听、多问、多思,深入细致的探讨,全面辩证地分析,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洞察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

五是要深耕。“常看胸中有本,常写笔下生花”。文字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也没什么捷径可走,关键在于勤学多练,不断地积累写作经验,探索写作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倚马可待。首先要用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文字材料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其本身就是能力不断积累提高的过程。因此,对于各种写作任务,无论是草拟公文、讲话报告、汇报材料,还是通讯报道、信息稿件,都要把它当成一次练笔的良机,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尽可能写出有份量、有价值的文稿。其次要精心。按照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立意新颖、文字简练的要求,谋篇布局,精心组织,字斟句酌。要注意把突出主题摆在撰写材料的首位,围绕材料的目的和用途,谋篇布局,分清重点。古人常说:意犹帅也。主题明确了,文章材料就等于写好了一半。要注意讲究结构,做到层次分明。好的结构对突出文章的主题内容起着关键的作用。“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有如园林布局,同样的山石花林,如果安排精巧,就容易给人以曲径通幽、清新雅致的享受;如果安排得不好,就会使人索然无味,不愿多读。阐明道理时,一是一,二是二,先重后轻;例证事实时,前后有序,详略分明,首尾相顾,为主题服务。要注意惜墨如金,尽可能避免赘句和用词不当。写完材料后,要尽可能地反复读几篇,看是否文通字顺,是否重复累赘;对拿捏不准的词语,要反复推敲,看是否有更好的词语可以替代。千万不可小看每一个词语的作用,有时一个词、一个字用得好,不但可以生动文笔,给文章增色不少,有时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还要做到细心。一方面留意各种材料的文种、结构和格式,既领会其“神”,又留意其“形”;另一方面也要对写完的公文、材料进行细心的校对,找出笔误或纰漏。办公室无小事,有时哪怕是一个字的笔误或纰漏,不但会闹笑话、出洋相,还有可能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损失;而且长此以往下去,最终必将影响到我们文字人员写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给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第二篇:办公室人员如何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在从事公务活动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文书均属于公文的范畴,而鉴于公务文书还是党政机关履行职能、实施领导以及处理公务所依循的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故公文还同时具有领导、宣传、联系等诸多作用。作为机关公务人员,会写公文当属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倘若机关公务员不会写公文,便好比农民不懂该如何种田,战士不知该如何装填炮弹。至于公文的制发,一切均需基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的相关规定,以此方能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发,继而维护公文的严肃与权威。

一、分清公文的种类和特点

因区域和单位的不同,加之在应用范围上的差别,使得公文的文种亦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对此,针对公文的具体写作,需明确的第一要务是要选择适宜的公文文种。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公文种类为13种,均有较为明确的使用范围,倘若文种选择不当,则容易导致公文主旨表达不清,继而对公文的质量和效力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办公室人员在公文写作中,需首先精准明确公文文种,当前,最常见的公文文种有诸如通知、请示、会议纪要及报告等。当然,不同的公文文种有其相应的要求与功用,唯有明确不同文种公文的语言风格及用词等特点,方能做到准确运用写作语言,并确保文种选择的准确性。

二、明确写作的要求和主旨

鉴于公文写作的核心目标是为了解决机关某一项具体的事件或问题,故也决定了公文写作通常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诸如报告一类的公文,“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该如何准确掌握并保证写作的意图得到充分、有效的表达,这便需要办公室人员站在维护党的领导、践行党的政策方针的高度,基于地方实际去表明思想和观点,而不是将个人看法加诸在内,以此方能确保文稿的立场不偏并保证内容的真实准确。针对刚从业的办公室人员,各方面经验也有一定的欠缺,故为避免公文写作出现词不达意等状况,办公室人员需加强与职能部门、领导和同事的沟通交流,尽快熟悉并掌握核心重点工作,如实把握领导思路和工作要求,进而确保公文主旨表达的准确、有效。

唯有观点正确且论据充分的公文,方能在说明问题同时为后续的解决问题提供思路及依据。倘若办公室人员一味追求华丽的辞藻并过于注重公文的形式,反而导致观点无法得到准确呈现。因此,写好公文的关键,一是要确保材料真实,二是要保证对各种材料的恰当使用,三是要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观念。以此方能让材料与观点前后呼应,继而为后续的分析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撐。

三、注重材料的收集和分析

办公室公文的写作需与实践相结合,方能撰写出高质量的公文。当然这与办事人员平日里的资料搜集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正所谓“工作做前头,功夫下平时”,因公文写作的时间通常较为紧迫,办公室人员唯有依靠平日里一点一滴的积累,着眼于本单位、本系统的职能,重点关注相关基础信息和材料的搜集,到了具体的写作过程方有“资源”可调用,从而可最大限度避免言之无物的情况发生。至于办公室人员平时材料积累,主要的范围应当集中在时事政治、各级领导讲话、上级工作部署以及机关单位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上,以上范围的资料方能对公文的实际写作过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继而确保在时间较为紧张的前提下亦能写出高质量的公文。除此之外,还需加强对上级及同级之间来文的学习,熟悉公文的格式和行文规则,了解工作的最新部署和要求,特别是上级的规范性文件,要仔细研读,认真落实到日常的公文文稿起草中。

四、理清写作的思路和脉络

工作的思路和脉络决定了工作写作的质量,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以下三方关系的处理必须引起办公室人员的足够重视:一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管理。好的公文需具备好的内容,但形式也是不容忽视的重点。若能有好的表现形式,则公文内容亦能更好呈现,否则将导致公文整体显得较为片面。二是深入与浅出的关系。文章有四大境界,分别为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浅入深出。当然,最高境界当属深入浅出,且该境界也是最难达到的。因此,公文若能达到此境界,必定能更好地说明问题。三是主动与被动之间的关系。公文的写作既有“出招者”,便必然有“接招者”存在。而鉴于出招者与接招者各自有着不一样的想法,故唯有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来促进彼此思想统一,方能写出一篇令两者皆满意的公文。

五、学会使用公文惯用语句

办公室人员的公文撰写过程,为保证理想的公文质量便必然会涉及到大量公文惯用语的使用。这对办公室人员的综合素质而言无疑是一项挑战,而要切实达到以上要求,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能准确揣摩领导意图。这亦是对办公室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所提出的新要求,也需办公室人员本身对公文的惯用语十分熟练,以此方能做到准确无误的表达。至于所谓的公文惯用语,其是由众多公文写作 中总结积累的“万能用语”,甚至受到公文种类、公文主旨等方面的影响较小,因此可以降低办公室人员的公文写作难度,也能更为简明地表达。诸如“敬请批复”“来函收悉”“特此函复”一类的公文惯用语,此类语言通常能较为准确、规范地表达领导想法,且具体的表述过程也不会显得冗杂,这也是公文惯用语最大的应用优势。

六、注重公文写作练习

公文写作练习是办公室人员提升公文写作水平最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对于刚刚接触公文写作的办公室人员而言,可首先由请示、批复、会议纪要等一类小材料入手。基于此类公文通常有固定的格式,故具体的写作过程仅需将基本事实表达清晰即可。主动加强写作实践,日常多写“千字文”;做好“单项练习”,针对每一个公文文种,尝试写作并摸清特点;加强沟通交流,多请教写作的“老师傅”“老法师”;注意推敲和琢磨,对自己起草的公文,特别是领导修改后的,要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总结经验方能快速提升。

总之,办公室人员针对自身公文写作能力的强化不可能一帆风顺,且过程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学习与积累,方能逐步丰富自身经验。因此,想要积极加强办公室人员在公文写作方面的能力,唯有进行“厚积薄发、笔耕不辍”的努力,没有捷径可走。

第三篇: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如果您想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想有所作为,仅仅会做一些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不善于写作,不能将一些重要的意见、建议、观点、方案、经验、信息等很好地表述出来,传输出去,工作就难有起色,难有创新,其自身价值和“培养”潜力也一定会大打折扣。

文章有的人写得好、写得快,有的人就不行。这与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多种因素有关。那么怎样才能尽快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呢?我的体会是:博览广采、列纲构思、仿写多练等等。

第一节 博览广采勤积累

“日日走,行万里路;时时学,破万卷书。”要想“下笔如有神”,就需“读书破万卷”。大持人杜甫的著名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深刻而准确地阐明了勤奋学习、博览广采对写作的至关重要性。

一、博览广采有利于端正自己的写作态度

古人云:“文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文章。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文字优美,构思巧妙,而且还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热切向往,对事物的深刻认识,是作者思想品格、理论修养、思维能力、语言储备等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认真负责、善于思考者,其文章就严谨有序、简洁有力;和善厚道、不图虚名者,其文章就深沉含蓄、真挚朴实;满腹虚荣、作风浮漂者,其文章往往滥用修饰、华而不实;头脑不灵、思路不清者,其文章往往杂乱无章、缺乏逻辑。

人们的写作态度与思想修养和工作作风有着密切关系,思想修养和工作作风都需要通过读书看报来不断提高。“读一书,长一智。”、“读书多,积理富。”、“读好书是一种乐趣,一种情操,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大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种和他们展开讨论的方式,一封迈进科学宫殿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王梓坤《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知;不是要用虚假的慰籍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看来要想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改进工作作风,端正写作态度,就必须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看报,净化心灵,陶冶性情,提高修养,完善自我。

不少人通俗地认为:看一个人如何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便知道他有没有品位、有没有出息。因为上班时间大家做的是基本相同的工作,要想与众不同,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就需要有大量的业务时间投入。如果整天迷醉于搓麻将打扑克上网聊天,一坐几个小时,或者傻呼呼地看几个小时的电视,还想提高写作水平,写出有分量的文章,开创出令人羡慕的美好前景,人世间哪有那么好的美事。

同时,若想写好一篇文章,要经过立意拟题、选材构思、执笔成文、修改完善等一系列复杂过程,要苦苦思考、反复琢磨,熬时间、费心血、伤脑筋,确实不易。有时为了给领导写讲话,加班加点,领导在台上有声有色地讲一通,但很少有人想起执笔者;有时没能很好地领会领导意图,稿子写的一般,就得推倒重来,不仅领导有看法,自己也感到很内疚。对于这种劳神费力的苦差事,缺乏品格修养和奉献精神的人,是不愿干也干不好的。

要想做好文,需先做好人。人过于平稳舒适,往往会流于平淡,过于清闲安逸,往往会无事生非,几经磨难才能造就不凡,奋进忙碌就会光明灿烂。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一方面需要刻苦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等方面的修养,一方

面需要正确认识苦与乐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淡泊名利,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甘为人梯。成绩来自付出,有付出必定会有收获。

二、博览广采是写作必要的知识准备

写文章一方面需要从生活中取材寻源,把现实生活作为写作的动力和源泉,从中选取活生生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需要勤奋学习,博览广采,掌握大量的书本知识。

我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大文豪司马迁将其学习的一生概括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通天下之遍,成一家之言。”这向人们昭示:他之所以能通天下之遍,成一家之言,主要是因为读了万卷书,借鉴和吸收了他人的经验和智慧;行万里程,直接获得了感性材料。司马迁如果不阅读大量的史料,就无法写出伟大的传记文学作品《史记》。曹雪芹若没有园艺、服饰、建筑、天文、历史、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就写不出文学巨著《红楼梦》。写作前的知识准备,是写作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初学写作者,还是大作家,都不可逾越。我们常常羡慕有些同志的写作水平,却忽视了他们的勤学好学。许广平同志对鲁迅写作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是这样叙述的:“鲁迅在写一篇稿件之前,常常有一个很长的酝酿时间。有时间遇见朋友,他就会谈起来,说他看到了什么材料,想写个什么东西;有时候也不讲,静静地读书,默默什么地思索,或者暗自打腹稿。有时候,看起来鲁迅写得很快,但是日常不断的多方面学习、积累的结果,是勤学苦练的结果。他从来不浪费一点一滴的时间,有机会就读书。……”

像鲁迅那样的大文学家,尚且孜孜不倦地学习,我们这些初学写作者,就更应该加倍努力了。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掌握了相应的写作技法,才能触类旁通,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对事物的表现才会生动、传神,对问题的分析才能透彻、深刻,对未来状况的预测才能科学、准确,文章才能写得好、写得快。

三、博览广采的同时应当勤于积累

俗话说:“柴砍的再多,若无绳子捆扎,仍然背不下山;书谈得再多若无线索贯穿,仍注不入脑海。”学海无涯,人生短暂。对一个人来说,一方面对看过、听过的东西,要及时加以梳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那些对自己有用的内容积累起来,经常翻阅,使自己对其留下深刻印象;另一方面应当根据工作性质不同,有针对性地搜集与本工作有关的资料和知识,以便尽快进入角色,提高写作水平。

就初学写作的同志来讲,积累的重点应当是积词汇、积名言佳句、积剪报、积实用文体范例等等。

积词汇。词汇作为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我们掌握的越多,语言就越丰富,表现力就越强,写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行文流畅。要掌握大量的词汇,必须依靠平时的学习积累。积累词汇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深入实际,在丰富的语言生活中有意识地收集、记录;二是认真阅读古代的、现代的、经济的、政治的等作品,对自己尚未掌握并且较为精彩的词汇,及时记下,从中汲取语言;三是在写作实践中熟悉掌握各类词汇,关于运用各种词汇。积累词汇必须认真、细致,对于较为生疏的字、词及短语,一定要随时查阅工具书,将其注音、释义等批注在文章旁边,弄通弄懂,不留死角,这是提高文字水平的有效途径。关于集词对于提高文字水平的积极作用,本人深有体会。我在高一之前,理科较好,文科较差,对此非常焦急,应告诉了教我化学的杜老师。杜老师告诉我,转眼之间就要高考了,依靠看小说等课外书籍来提高语文水平已经来不及了,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身边一定要有本字典,无论是看语文、政治、地理、历史等文科方面的书,还是看数字、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方面的书,遇到不认识,或者虽然认识便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和如何运用的字、词、成语及句子的时候,要随手查阅字典,标上记号,加以注释,牢牢记住。照此方法,我坚持了一年,1982年高考时语文成绩果真有明显提高。

积名言佳句。名言言佳句包括名人名言和谚语、俗语等,尤其谚语、俗语,是古今中外劳动

人民在为人处世、劳动生产、工作学习的长期实践中用心观察、深刻总结并广泛流传的经验之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积名言佳句,对写作非常有益,是丰富写作的必要材料。一条好的谚语佳句,反映了某一事物的客观法则,有大家公认的科学道理,将其运用到文章当中,不仅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而且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表现力更强,寓意理深刻。积名言佳句的方法同积词汇的方法基本相同。

积剪报。同积词汇、积名言佳句一样,收集报纸、杂志上的优秀作品对提高写作水平十分有益。报纸杂志上刊登的内容很多、很杂,有的同志爱看一些明星大腕的诽闻逸事、希奇古怪的消遣性报道等等。这些内容的趣味性、可读性虽然比较强,但其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相对较弱,对此不应当花费过多精力,一目十行,浏览一下就是了。相反,应将那些思想深刻、见解新颖的评论及杂谈,文情并茂、构思巧妙的散文及小说,以及那些优秀的论文、调查报告、通讯、特写等作为阅读的重点,并将其及时剪切下来,分门别类地粘贴在剪报本上,以便长期保存和随时使用。

积应用文体范例。报纸杂志刊登的多为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论文、杂谈、评论、读者来信、小说、诗歌、散文等等。有些文种像决定、通报等各类公文,述职报告、竞聘报告、业务经营分析报告、审计报告、入党团申请书等有关应用文体,在报纸杂志上很少看到。不同的文种有不同的文风、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写作要求,对此我们很有必要留意积累应用文体范例,每个文种起码要积两三篇例文,这对我们拓宽思路,丰富知识,快速提高写作水平十分有益。

作摘录。在阅读书报杂志、领导讲话、简报及其他各类应用文体材料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好文章、好段落、好句子、好标题,尤其是一些领导讲话和演讲稿的开头和结尾,简明得体,富有感情色彩,选择一部分记录下来,加以分类,注明出处,以备日后翻阅使用。

四、博览广采的同时应当注重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

我们金融部门的工作人员,可写的东西很多,有自己主动写作的新闻稿件,有领导交办的公文及会议材料等等。不少同志通过学习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较高的文字功底,表达能力也比较强,但仍然写不出令人满意的文章,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对事物的认识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实质上是分析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有机统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提高分析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加强锻炼,有意识地培养。要注意学习业务,勤于钻研,只有精通银行相关业务,吃透精神,才能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否则就缺乏针对性,就谈不上分析研究。要注意学习上级行的有关政策,吃透精神实质。要注意了解实际,吃透下情。将上情与下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凡事要善于观察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善于观察思考,都能找出其形成的原因,查清其演化的过程,看到其必然的结果。对待问题要一分为二,注意换位思考,既看到有利的一面,又看到不利的一面。只有将问题分析透彻,才能对文章的立意、构思、结构作出巧妙的安排。因此,要在工作之中勤于学习,在实干之中善于思考,在忙碌之余精于总结,不断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节 列纲构思打腹稿

古人云:“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动笔写作之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包括审题、立意、拟题、选材、剪裁、构思、布局,还要考虑开头、展开、过渡、照应、结尾、语言、修改等等。但从写作过程来讲,最为重要的是,编列提纲,研究思考。而编列提纲之前,需要确定文章体裁,需要立意命题、选材剪材等等。

一、确定文章体裁

无论是在写作的准备阶段,还是动笔写作之前,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文章的体裁,是写信息,还是通讯;是写调查报告,还是分析报告;是写通知,还是决定,都必须心中有数。因为,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文章结构、不同的文章风格、不同的写作要求,对材料的选取

标准也有所不同。相同的材料、相同的观点,选择不同的文种,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效果。

文章的体裁从大的方面可分为实用类、创作类和其他类,并可细分为公文类、新闻类、礼仪类、书表类、信电类、告示类、法律文书类等等。除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创作类文种,需要采用文学表现手法之外,其他文体多采用叙述论证方式,要求材料真实,观点明了,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语言要准确得体,朴实简洁,做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

二、精心立意命题

在确定采用哪种文体之后,接下来就是立意和命题问题。立意和命题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立意有误,观点偏颇,文章就会犯原则性错误;立意不明,文章的观点就会模糊,使人不知所云。命题有误,就会出现“文不对题”或“文偏于题”的毛病,“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有时辛辛苦苦一阵子,很可能写出的文章是次品或废品,派不上一点用场。

立意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从写作的角度来讲,主题像一根红线,集中贯穿于文章的始终,成为文章的中心,一线到底,万变不离其宗。文章的选材、构思、开头、结尾、语言等等都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力求思想深刻,表现力强。文章的主题必须正确、集中、深刻鲜明。主题正确基本上不会有大的问题,关键是深刻、鲜明和集中。所谓深刻,就是有深度、有层次,能够挖掘生活的底蕴,揭示事物的本质。所谓鲜明,就是整篇文章要反映什么情况,说明什么问题,起到哪些作用,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观点要明确,态度要明朗,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令人无所适从。所谓集中,就是一篇文章一般要突出一个主题,明确一个中心,不能面面俱到,中心多个。

主题确定之后,就需要命题。命题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选定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来写,另一方面是这个题目如果制作。

到底选定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来写,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写作的目的要求,一方面取决于已经掌握的材料和确定的观点。譬如,有时根据自己现有的材料和成熟的构思,准备写篇新闻稿,要领导要求你写成调查报告,那你就需要调整思路,按照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进一步调查分析,研究思考,搜集材料,充实完善。有时,你准备写篇调查报告,但材料的本身只适合于通讯,就应当及时放弃调查报告的写作打算,改为通讯。

拟写的题目选定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制作具体的标题。制作标题是写作的关键所在。“描龙画风难点晴,头发再细不传情;字不嚼碎不知味,文不在多而在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文一半。尤其是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稿件,对标题的要求更高。标题对文章的影响力也相当大。

制作标题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用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的词语句子作为文章的标题;有的用比喻、拟人、象征、对比、反复、反问、排比、关联、借代等修辞方法拟定文章标题;有的用文章中所写人物的言语拟定标题;有的将作者从正面提出的论点作为标题;有的将批驳和否定错误观点的短语或句子作为标题;有的将文章所议论的范围和问题作为标题;有的将文章中的论点作为标题;有的一个标题分为引题、正题和副题,引题对正题起辅助作用,副题对正题起补充作用。譬如,《热心相助的农行人》、《鲍江兮》是用表示人的词语或短语制作的标题;《道是无情却有情》、《奉献与索取》是用对比的修辞方法拟定的标题;《知识比财富更可贵,无知比贫穷更可怕》、《调整信贷结构,化解金融风险》是用对偶句拟定的标题;《对完善激励机制的思考》、《如何做好新时期金融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文章议论的范围和问题拟定的标题。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制作标题,都应当虚实结合,题文相当,准确简练,形象新颖,做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三、认真选材剪材

立意命题之后,就要选择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尤其是起草各类公文、领导讲话、工作总结、述职报告、通讯、调查报告等实用文体,必须收集足够的材料作参考,离开大量的、有实用价值的材料,再高的写作水平也写不出有分量的文章来。

选材之前,应当大量占有材料,包括有关文件、领导讲话、报刊上的相关文章、有关数据等等。在选材上,我们既要注重具体材料,即客观材料,包括具体的事件、人物、数据、景物等,也要注重概括材料,即主观材料,包括理论、观点、评价、常识等。具体材料有利于表现事物的深度,概括材料有利于反映事物的广度,只有将具体材料和概括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点面结合,才能收到既突出重点,又反映全貌的良好效果。

在选材上,还应当学会撮要选材,即一方面善于从相对完整的一些材料中,摘取一点或几点与主题有关的观点或词句,一方面善于对一些相对完整的材料进行概括或压缩。撮要选材的关键是,增强敏感性,提高识别能力,善于沙里淘金,并注重概括归纳,提高升华。

选材之后,就是剪材,即材料的取舍问题。所选取的材料必须切合主题,能够为主题服务;真实可靠,符合客观实际;典型新颖,富有时代时彩和说服力。需要注意的是,材料的取舍,应根据突出中心、表现中心、突出重点的需要,与之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再好要要舍弃。有时还需要对原始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经过作者的分析研究,生发出新的认识方面的材料,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同时还要考虑材料的详细、虚实等等,尤其是虚实的问题。凡是用于从正面直接表现的,即为实,凡是用于从侧面进行烘托的,即为虚。虚实结合,一虚一实,有利于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增加文章的深度。

四、善于列纲构思

“经过思考的片言只语,胜过冗长的无稽之谈。”“开口之前要有考虑,动笔之前要有准备。”动笔写作之前,需要一个较长的酝酿、思考过程,即构思。文章写给谁看,中心思想是什么,介绍什么经验,反映什么情况,解决什么问题,起到什么作用,满足什么要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如何开头、展开、过渡、照应、结尾等等,都要通过考虑,反复琢磨,多角度思考。

思考是一项最为艰苦、最为重要的脑力劳动。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强,其文章就富有逻辑,富有新意。缺乏知识就无法思考,缺乏思考就不得知识。思考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理论素养、实践经验和思想作风。要想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必须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勤于观察,善于分析,切实增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章的构思过程,主要体现在编列提纲上。列写提纲的过程,就是酝酿构思的过程。写作提纲,犹如一栋楼房的建筑图纸,是文章的基本框架和宏伟蓝图。我们一定要养成列纲的习惯。有了提纲,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以免逻辑混乱;有了提纲,可以反复推敲修改,以免完稿之后动大手术,事倍功半。有的人写文章,不仅速度慢,而且三稿五稿写不好,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列纲,构思不成熟,准备不充分,写起来也感到特别艰难。

编写提纲,没有定格,可以简单一点,也可以详细一些,有的人根本就不列纲,只是打腹稿。写一些消息、杂谈等短小一点的文章,可以不列纲。像调查报告、论文、领导讲话、述职报告、工作总结等相对复杂一点的文章,还是列纲为好,并且要详细一些。编写提纲,最好以标题的形式列写,大标题之下列小标题,且大小标题的谴词造句要反复推敲,达到贴切准确、凝练简洁。在这个过程中,改变甚至推翻自己原来的观点、设想及文章的结构都很正常。编写提纲的过程,就是思考研究的过程;执笔成文的过程,乃思考研究的修订完善过程。只有反复推敲,不断修订,才能写出分量的文章。

第三节 仿写多练熟生巧

仿写是创新的基础,勤写是熟练的前提。要想尽快提高写作水平,除了勤于积累知识、养成列纲的习惯之外,应当善于仿写,常写多练,在模仿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写作技法,进而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一、善于仿写

仿写就是以优秀范文为监本,研究学习其写作构思、技巧和文风,并按照一定的写作要求,从自身实际出发,学习运用范文中有用的东西,进行比照写作的过程。仿写就像练字临

贴一样,属于这习的过程,是写作的必要基础,不是套写、剽窃和抄袭。不少初学写作的同志,在无从下笔之时,找出相关范例,稍作浏览,便会茅塞顿开,文思畅通。我们辛辛苦苦多方留意集剪报、集范例,其主要用途之一就是为了学习模仿。仿写确确实实是尽快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仿体裁。文章的体载多种多样,每种文体都有不同的写作要求和风格特征。准确起草一篇文章时,往往事先找出同一文体范例,加以研究,学习其如何开头、展开、结尾、语言风格等,根据手中现成的材料、成熟的观点,考虑所写文章适合什么样的文体,研究现有的材料如何如用,所选文体的表现效果如何等等。但不可牵强附会,弄巧成拙,需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这样有利于加快写作速度,提高写作水平。

仿结构。无论起草何种体裁的文章,都非常讲究文章的结构与布局,以使文章层次清楚,段落分明,逻辑性强。学习模仿范文结构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安排层次、篇章、段落上,第一段写什么,中间部分写什么,如何结尾等等,尤其是要注重文章的开头。开头是文章布局谋篇的关键环节,头开得好,写起来就顺当,文章也显得精彩。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设问入篇,有的开门见山,有的设置悬念,有的总括说明,有的正向中切题,有的设喻引申,有的破立引论,有的故事引入等等。无论采用何种开头方法,都应当落笔扣题。落笔扣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朴素写法;一种是采用生动形象,委婉含蓄的艺术写法。就实用文体来说,除了特写、通讯和消息之外,其他文种适宜采用直接点题的写法。凡直接点题者,需要对全文内容高度概括,一笔点破,语言简洁精练,朴实得体。

仿行文风格。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文章风格。譬如,论文、评论等论文,重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摆事实,讲道理,谈观点;需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实,论证严密,其行文语言就需要准确、鲜明、概括性强。公文、计划、总结等文体的实用性强,重在归纳总结,概括提炼,行文语言就需要准确、简洁、庄重、朴实。要通过学习各类文体范例,揣摩其行文风格,和问题作为标题;有的将文章中的论点作为标题;有的一个标题分为引题、正题和副题,引题对正题起辅助作用,副题对正题起补充作用。譬如,《热心相助的农行人》、《鲍江兮》是用表示人的词语或短语制作的标题;《道是无情却有情》、《奉献与索取》是用对比的修辞方法拟定的标题;《知识比财富更可贵,无知比贫穷更可怕》、《调整信贷结构,化解金融风险》是用对偶句拟定的标题;《对完善激励机制的思考》、《如何做好新时期金融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文章议论的范围和问题拟定的标题。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制作标题,都应当虚实结合,题文相当,准确简练,形象新颖,做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三、认真选材剪材

立意命题之后,就要选择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尤其是起草各类公文、领导讲话、工作总结、述职报告、通讯、调查报告等实用文体,必须收集足够的材料作参考,离开大量的、有实用价值的材料,再高的写作水平也写不出有分量的文章来。

选材之前,应当大量占有材料,包括有关文件、领导讲话、报刊上的相关文章、有关数据等等。在选材上,我们既要注重具体材料,即客观材料,包括具体的事件、人物、数据、景物等,也要注重概括材料,即主观材料,包括理论、观点、评价、常识等。具体材料有利于表现事物的深度,概括材料有利于反映事物的广度,只有将具体材料和概括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点面结合,才能收到既突出重点,又反映全貌的良好效果。

在选材上,还应当学会撮要选材,即一方面善于从相对完整的一些材料中,摘取一点或几点与主题有关的观点或词句,一方面善于对一些相对完整的材料进行概括或压缩。撮要选材的关键是,增强敏感性,提高识别能力,善于沙里淘金,并注重概括归纳,提高升华。

选材之后,就是剪材,即材料的取舍问题。所选取的材料必须切合主题,能够为主题服务;真实可靠,符合客观实际;典型新颖,富有时代时彩和说服力。需要注意的是,材料的

取舍,应根据突出中心、表现中心、突出重点的需要,与之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再好要要舍弃。有时还需要对原始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经过作者的分析研究,生发出新的认识方面的材料,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同时还要考虑材料的详细、虚实等等,尤其是虚实的问题。凡是用于从正面直接表现的,即为实,凡是用于从侧面进行烘托的,即为虚。虚实结合,一虚一实,有利于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增加文章的深度。

四、善于列纲构思

“经过思考的片言只语,胜过冗长的无稽之谈。”“开口之前要有考虑,动笔之前要有准备。”动笔写作之前,需要一个较长的酝酿、思考过程,即构思。文章写给谁看,中心思想是什么,介绍什么经验,反映什么情况,解决什么问题,起到什么作用,满足什么要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如何开头、展开、过渡、照应、结尾等等,都要通过考虑,反复琢磨,多角度思考。

思考是一项最为艰苦、最为重要的脑力劳动。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强,其文章就富有逻辑,富有新意。缺乏知识就无法思考,缺乏思考就不得知识。思考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理论素养、实践经验和思想作风。要想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必须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勤于观察,善于分析,切实增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章的构思过程,主要体现在编列提纲上。列写提纲的过程,就是酝酿构思的过程。写作提纲,犹如一栋楼房的建筑图纸,是文章的基本框架和宏伟蓝图。我们一定要养成列纲的习惯。有了提纲,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以免逻辑混乱;有了提纲,可以反复推敲修改,以免完稿之后动大手术,事倍功半。有的人写文章,不仅速度慢,而且三稿五稿写不好,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列纲,构思不成熟,准备不充分,写起来也感到特别艰难。

编写提纲,没有定格,可以简单一点,也可以详细一些,有的人根本就不列纲,只是打腹稿。写一些消息、杂谈等短小一点的文章,可以不列纲。像调查报告、论文、领导讲话、述职报告、工作总结等相对复杂一点的文章,还是列纲为好,并且要详细一些。编写提纲,最好以标题的形式列写,大标题之下列小标题,且大小标题的谴词造句要反复推敲,达到贴切准确、凝练简洁。在这个过程中,改变甚至推翻自己原来的观点、设想及文章的结构都很正常。编写提纲的过程,就是思考研究的过程;执笔成文的过程,乃思考研究的修订完善过程。只有反复推敲,不断修订,才能写出分量的文章。

第三节 仿写多练熟生巧

仿写是创新的基础,勤写是熟练的前提。要想尽快提高写作水平,除了勤于积累知识、养成列纲的习惯之外,应当善于仿写,常写多练,在模仿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写作技法,进而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一、善于仿写

仿写就是以优秀范文为监本,研究学习其写作构思、技巧和文风,并按照一定的写作要求,从自身实际出发,学习运用范文中有用的东西,进行比照写作的过程。仿写就像练字临贴一样,属于这习的过程,是写作的必要基础,不是套写、剽窃和抄袭。不少初学写作的同志,在无从下笔之时,找出相关范例,稍作浏览,便会茅塞顿开,文思畅通。我们辛辛苦苦多方留意集剪报、集范例,其主要用途之一就是为了学习模仿。仿写确确实实是尽快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仿体裁。文章的体载多种多样,每种文体都有不同的写作要求和风格特征。准确起草一篇文章时,往往事先找出同一文体范例,加以研究,学习其如何开头、展开、结尾、语言风格等,根据手中现成的材料、成熟的观点,考虑所写文章适合什么样的文体,研究现有的材料如何如用,所选文体的表现效果如何等等。但不可牵强附会,弄巧成拙,需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这样有利于加快写作速度,提高写作水平。

仿结构。无论起草何种体裁的文章,都非常讲究文章的结构与布局,以使文章层次清楚,段落分明,逻辑性强。学习模仿范文结构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安排层次、篇章、段落上,第一段写什么,中间部分写什么,如何结尾等等,尤其是要注重文章的开头。开头是文章布局谋篇的关键环节,头开得好,写起来就顺当,文章也显得精彩。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设问入篇,有的开门见山,有的设置悬念,有的总括说明,有的正向中切题,有的设喻引申,有的破立引论,有的故事引入等等。无论采用何种开头方法,都应当落笔扣题。落笔扣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朴素写法;一种是采用生动形象,委婉含蓄的艺术写法。就实用文体来说,除了特写、通讯和消息之外,其他文种适宜采用直接点题的写法。凡直接点题者,需要对全文内容高度概括,一笔点破,语言简洁精练,朴实得体。

仿行文风格。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文章风格。譬如,论文、评论等论文,重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摆事实,讲道理,谈观点;需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实,论证严密,其行文语言就需要准确、鲜明、概括性强。公文、计划、总结等文体的实用性强,重在归纳总结,概括提炼,行文语言就需要准确、简洁、庄重、朴实。要通过学习各类文体范例,揣摩其行文风格,学习其语言技巧,借鉴吸收,学以致用。

二、常写多练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写作水平的提高,必须通过大量的写作实践来培养,阅读不能代替写作,读十遍不如做一遍,读十篇不如写一篇。

金融部门经常遇到的多为应用文体,写作素质较为充足,很少存在无东西可写的问题。对于初学写作的同志来讲,不要因为没写过或农作水平不高,就不写、怕写。开始可以学着向新闻单位投稿,先写一些短信息、读者来信、小杂谈,然后逐步写分量重一点的通讯、特写、调查报告、论文。写这方面的文章不是硬性工作任务,无论是写得快慢、好坏,都不会影响工作,也无人债促责怪,应将其作为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要主动承担一些较为简单的通知、通报等公文的写作,然后逐步起草工作意见、领导讲话等相对复杂一点的文章。

不怕工夫浅,就怕不苦练;樱桃好吃树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只要坚持常写多练,就一定能够提高写作水平,结出丰硕成果。

三、熟而生巧

久练为熟,多练为巧;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写文章感到难,难就难在不够熟练,但在勤写多练的同时,更要有意识地由熟变巧,由巧变精,不断创新,精益求精。不要满足于能够将材料凑合到一块,组合成篇幅,也不要满足于稿子被刊登,公文被采用,应当高标准、严要求,起码写出来的文章要令自己满意、周围的同志满意。

由熟变巧、由巧变精的关键,是修改。千金难买回头看,文章不厌反复改。从某种意义上讲,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老舍说:“写完了狠心地改,不厌其烦地改。字要改,连标点都要改。”巴金说过:“我愿做一个写到死,改到死的作家。”范长江也说过:“记者拿出来的稿子,要像大姑娘上轿那样,从头到脚,都要精心打扮。稿子不但要求选材好,主题好,逻辑性强,文章流畅,而且要求每篇稿纸上的字迹,都必须工工整整,清清楚楚,就像上轿前的大姑娘,头上连一丝乱发也没有一样。”能够修改出好文章,就能够写出好作品,就说得上已经由熟变巧。不重视修改,写完文章之后,就草草地投给新闻单位或交给领导,文章写得就不会好,自己的写作水平也难以提高。

修改文章的重点应放在修改立意、修改结构、增删材料、调整详细和修改语言五个方面。修改立意,主要是看文章的主题是否正确、集中、深刻、新颖;修改结构,主是要看文章的布局是否合理、严谨,逻辑性是否强,段落之间是否衔接,前后是否照应;增删材料,主要是看选取的材料否切题、典型、新颖,有无材料碓砌和贫乏的问题;调整详略,主要看重点部分是否详细,其余部分是否简略,有无该详不详、该略不略的问题;修改语言,主要看谴词造句是否准确、简明、精彩、得体等等

精益求精,艺无止境。在勤写出多练,范文引路的基础上,要关于领悟,学以致用,有所突破,创出特色

第四篇: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写作水平

甘肃省天水电大

08春季汉语言文学专业

安建国

【摘要】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写作水平,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作文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说明作文只要取材于现实生活,就能写出好的文章。但写好文章的前提是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语言的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是从“说”开始。会“说”了,怎样去写,还需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技巧一方面来自教师的讲授,另一方面应以教材范文为例,学习教材中运用的技巧、方法,写作技巧还来自课外阅读的书籍,读的书多了,想说的话也就多了,这样便有了写作的欲望,模仿写,经常写,便会写出好的文章。学生的文章完成之后,教师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指出问题,还不能影响学生写作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评语上多思考。好的评语,既能让学生借鉴,欣赏,又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在写作中,还应鼓励学生进行合理丰富的联想。本文从写作的方法、技巧、训练的方式、途径方面就怎样写好作文提出了一些见解:

一、以实际生活为基础,积累丰富的素材

二、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提高说话的能力

三、以教材课文为示范,提升写作的技巧

四、以课外阅读为辅助,拓宽写作的视野

五、以实写自评为动力,激发写作的兴趣

六、以作文评语为桥梁,加强师生的沟通

七、以典型文章为切口,培养学生联想力

【关键词】提高 写作 积累 练说 阅读 联想

初中的语文教学,面临挑战最大的仍然是作文教学,大部分中学生由于小学的写作底子薄,水平低,以至于升到初中后仍然不会写作文。面对一个命题无从下手,或者无话可说,或者脱离主线,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作文水平总是提不高。尤其当今教育发展的新潮流,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如何写作文,师生往往是望而生畏。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坚定的走出当前作文的误区,寻找一条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

一、以实际生活为基础,积累丰富的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这就说明作文教学只要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就能成功。社会是一个万花筒,小到花草虫鱼,邻里锁事,大到国家大事,社会焦点。这些都是学生写作文的有效素材,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看待这些素材,因为不管我们写什么样题材的文章,都要以现实为原型,进行加工、整理。

我们常教导学生“我手写我心”,“作文要写真人真事,说真话,才会感人”,“真实是成功的一半”。而学生呢,却在编作文:写家庭的作文,“家丑不可外扬”,父母性格中的懦弱或粗暴或蛮横或恣肆,这些性格一般是见不到的。写学校题材的作文,“宁愿编,不可得罪老师”。老师家访好不好,惩罚学生对不对,处理某事公不公,学生不敢写,丰富的学校生活变得乏味。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其实是一种独断、专制的模式,在让学生说真话时,恰恰鼓励他们讲假话,一个令人窒息的环境,要提高作文水平真是天方夜谭。因此,要改变这种柴米堆积却无米下锅的现状,老师应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发挥主导作用,取消学生的思想顾虑,对他们以鼓励、抚慰、支持,而不是嘲笑、挖苦、打击,要敢于对学生说,家丑也可扬一扬,短也可揭一揭,使学生敢讲真话,敢写实事、真事,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另外,要善于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把自己眼中看到的现实生活真实地再现出来,由少到多,由分散到具体,持之以恒。

为了试探学生是否敢说真话和实话,家长会后,我特意为学生安排了一次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结果有一部分学生从父亲的劳作到对家庭的爱,写出了一个农民父亲的辛苦和不易。而有个别几个学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写出了对父亲的失望和无奈,其中一个女同学这样写:在她上小学时父母离婚,她由爷爷奶奶照看,离异后的父亲则不务正业,后因打架而入狱。两年前出狱,仍对家庭不负责任,游手好闲,这样的日子何时是头。面对这篇文章,一方面为这个女同学深感同情,一方面,我为她能将家庭不幸真实展现在同学老师面前而欣慰。之后,我以这个同学的文章为例,具体地又给同学们讲述了文章写实的可贵。结果在后面的几次作文中,同学们都在努力从实出发,写出了更感人的文章。

二、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提高说话的能力

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已证明,从说到写是行之有效的训练途径。文字是表达思想的符号,“说”是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桥梁,想得清楚,说得就清楚,写出来就明白。作文指导中,安排课堂交流这一环节,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人和事搬到课堂里,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了视野,帮助学生克服了没有材料可写的困难,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每次课外组织一些参观及观察活动后,我让学生在课堂交流,就是平常的一般作文,让学生先说后写。在组织学生交流信息、口述作文时,我抓住典型事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评论,遇到不同的看法,不统一的意见,我不急于纠正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再去搜集资料,进行学习、观察和研究,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

在交流时,我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步做到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有条理地具体讲述。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回忆生活,想像情景,再现情景。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材料,产生了写作的欲望,然后我在教学中结合单元作文训练给学生提供倾吐、表达的机会,给学生开辟用武之地,让学生将想说的用文字写出来。

三、以教材课文为示范,提升写作的技巧

首先,教师要弄清楚中学阶段作文教学的总体要求达到的目标以及各年级的训练重点,结合教材和大纲并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全面考虑。从目前作文教学的无计划性、随意性、盲目性中解脱出来,使其呈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渐进过程,同时,教师还必须引导并教给学生学习教材的方法,使教材真正起到“例子”的作用。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已证明,只要认真抓好了教材上的作文训练,就能达到训练有素。因为每一单元的文章都是和单元作文训练密切联系的,在分析理解教材范文写法的同时,也是在变相地指导学生如何写作。

其次,作文教学方法的科学化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因素,那种空泛的写作理论的指导,脱离学生实际不如具体指点入题好;课本上的文质兼优的名家名篇,在教学生学习完后,教师要对学生总结指导,尤其在写法上,要善于将离学生最近的技巧总结。然后,以教师自己的写作为过渡,以教师的范文为例再进行写法指导,这样就离学生更近些。另外针对课本上出现的一些题目,要全面系统的教给审题方法,分析题目,阐明文题范围,要求侧重点,从写作内容、结构安排、技巧运用等方面再结合范文加以指导。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我主要采用了“文题点拔、示范作文、作文后记”的教学法,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一些专题指导,如:“怎样写真情实感”,“怎样观察人事物”,“怎样写好说明文”等,具体是:首先文题点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写作实践,用简短的语言,入境点拔这类作文应该怎样写,力求具体切实,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次范文引领:紧扣点拔中提出的某一种构思技巧,严格按照教材要求,结合单元教材的写作方法、特点,模仿写作,突出教材的示范性。最后作文后记:用二百左右文字,简明扼要评析范文得失,突出借鉴性。通过对一个作文题目的剖析,学生明白了一类作文的写法,掌握作文的规律,有效的提高了写作能力。

四、以课外阅读为辅助,拓宽写作的视野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在教学中应该重视通过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首先,重视营造读书氛围。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在实际中,我通过引导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营造氛围。通过引导,学生搜集了“书犹药也,善读则可以医愚。”“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等多个热爱读书的名人名言。学生收集名言后,我还组织学生交流,并选择代表性的名言请书法好的学生写出来,张贴在班级墙上。另外是动员、引导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爱的书充实班级图书柜,在班级中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读书的神圣感。还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机会,由学生向家长汇报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请家长介绍自己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经验。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打动了广大家长,他们自觉地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如: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自己的小书架等,父母带头读书、读报,做孩子阅读的榜样,主动与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此外,坚持引导学生定期去图书馆看图书、借图书,定期更换从家中带来的与大家“共享”的书籍。

其次,重视教给读书方法。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还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告诉学生拿到一本书后首先得问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得到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边看边想,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不懂之处画上符号。待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最后,欣赏品味精彩片段,体悟写法。还可以有计划地利用阅读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阅读,每周一个单元,并结合共性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读书方法和收获。此外,我还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其他书籍,或上网查阅资料解决遇到的问题,激发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以及大量阅读的渴求,真正达到活跃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益,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并自己给一个名字,坚持要求学生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通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最后,重视检查阅读效果,心理学告诉我们:“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我认为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则更能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首先我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展开读书比赛,定期在课外阅读登记栏上公布每个学生的阅读篇目、笔记篇数、摘抄的条目数。第二,抽取一些读书笔记,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览。第三,经常组织读书经验介绍。第四,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第五,注意发现优秀习作,积极组织向校内外刊物投稿。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查,让学生互相学习,看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学生就会不甘落后,就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从而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

五、以实写自评为动力,激发写作的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写完文章后,接下来的环节就是批改。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我们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我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并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六、以作文评语为桥梁,加强师生的沟通

说起批改作文,很多语文老师就感到颇伤脑筋,特别是在写作文评语时,我们往往轻率为之,三言两语,或者套话连篇、空洞无物;或者用写鉴定、做总结的语言,严肃而呆板,学生读起来索然无味,评语的教育功能也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其实,作文评语是教师与学生笔上交谈的有力工具,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好的评语,对学生大有裨益。教师把要对学生说的话写在作文本上,使学生有时间去回味去咀嚼,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师生交流的难得机会。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强,引导他们写作应循循善诱,与之平等交流,而不是以权威面孔对立否定或乱棒打死,这样只会挫伤学生的自觉性,直接影响学生下次的创作欲望。如: “但这是你自己写的吗?”“表达不清,内容简单。”“不符合要求,重写!”“文章写得很平淡,像一杯白开水,无味!”等不堪入目的字眼。对于学生作文,我们要善于“无中取有”,找出其闪光点,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对于缺点,我们应具体指出而不失委婉。下评语时要满怀深情,以充满爱的评语,用饱蘸感情的红笔,抒写对学生的期望、关怀和抚爱,让学生从中获取进步的信心与力量。如我班有一个学生的作文和小学生的水平差不多,段落之间几乎没有联系,面对这种情况,我一方面多指导,另一方面多鼓励,抓住他作文里的较好的语句在全部朗读,尽管对其他同学的示范意义不是很大,但至少对这个同学是一种激励。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这个同学的作文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在学校的作文竞赛中还获了奖。

其实,评语的文明得体和幽默,不仅可以愉悦身心,激发爽朗的笑声,同时也可以在笑声中让学生心神领会,明白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改正,不再重犯。幽默中见师情,学生在笑声中接受了意见。我在批改作文时发现一篇有抄袭之嫌的作文,我用了一句“似曾相识燕归来”,结果效果很好,我再没发现这个同学抄袭作文的现象,在后面的一篇作文中,这个同学就我给他作文的批语也谈到了自己的感受,既惭愧,又感动。所以,好的评语本身就应该是一篇富有文采的美文,妙笔生花,点石成金,能让学生模仿、借鉴和欣赏,让学生满怀敬仰,又深觉知心,既给学生以美感,让学生带着欣赏的心态去阅读体会,又培养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七、以典型文章为切口,培养学生联想力

合理而又丰富的联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文章它是用语言文字记录或描写一定的事物或景物,然后展现给读者,而联想正是弥补了这些文字符号的不足。尤其有些状物言志的文章,更是离不开联想。作文训练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呢?联想有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如写《树木、森林、气候》,就启发学生由此联想到个人、群众、社会风气三者的辩证关系,联想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有内容,有深度,这是纵向联系。如写《荷花》,可由题目联想起荷花的各种名称,由荷花的名称再联想起荷花的各类品种,由荷花的品种又联想起荷花的用途与品格,于是文章的基本框架就出来了,这是横向联系。

联想还可以分为感性联想和理性联想。“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就是感性联想。这种联想主要用于记叙性的作文。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其中描写又是附着于记叙上的。描写人物的活动、环境的变迁、情节的推移等,往往需要展开联想。其所联想的“人或事物”,可以是存在的,也可以是虚构的,但都不是作者眼前所看到的,因此这种联想必然地都带有想象的成分。如写《相约202_》,可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畅想未来的方式写人记事,抒发情怀。至于理性联想,是“由于某个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所使用的是理性材料,即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来证明自己观点。在论说文写作中,联想实质上就是一种推理的过程,逻辑联系的过程。如写《养花》的读后感,可由“养花的乐趣”联想到“学习的乐趣”,也可联想到“劳动的乐趣”。

因此,在作文训练中,抓联想能力的培养,也就抓住了作文教学的“牛鼻子”。凡能展开联想,作文便可左右逢源,反之则进退维谷。当然,这里还得有个前提,即注意指导学生不断丰富生活面和知识面,储存信息,联想必须恰当。恰当的联想如锦上添花,给人以更广阔的美感,更合理的享受,反之,则画蛇添足,空而不实。

第五篇: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陈勇

写作水平的提高,并不能靠一夜之间的强化来达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写作水平可以从下面几点方法入手———

一、多积累材料: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同时,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积累材料,并运用到作文中去。如中国唐宋八大家作品、唐诗宋词元曲,《史记》《资治通鉴》《孔子》、《孟子》、《庄子》等,中国现代作品如鲁迅、朱自清、郭沫若、老舍、钱钟书、冰心等文学大师著作;国外大师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普希金、卢梭、泰戈尔等大师作品.

二、观察生活:细致地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并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

三、多写多练:“久写笔下生花”,写作需要反复历练,写作更是一种创造,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勤做读书摘记,多记日记,并将写作素材归类为如勤奋、理想、创新、孝敬等。俄国著名大作家巴尔扎克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本子,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得到紧紧地抓住创作灵感,形成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

四、以说促写:现代社会成功人士要求具备“听”、“说”、“读”、“写”“思”能力。有的人写作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先说后写,先想后写,即在作文时,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多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把“说”和“写”联系起来。

五、多写博客,多向刊物投稿。博客上的文章由于网络的作用,可以被众多网友阅读并评点。坚持写博客对培养坚持的精神很有帮助,阅读名人的博文也可以让你受益良多。向各类正式的刊物投稿,既可以获取稿费,也可以检验自己真实的写作水平,凭着刊物发表的文章,才能成长为一个作家。

浅谈办公室人员提高写作水平[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