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公路工程质量检查施工质量的要点和控制
编辑:雾凇晨曦 识别码:17-599888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26 14:51: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公路工程质量检查施工质量的要点和控制

沥青面层施工质量控制点和保证措施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当是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因为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根本因素。在这阶段应当对选定的石料、矿粉、沥青按照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使用。同时,对石料、矿粉的选定还须考虑到采石场的产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具有大规模、机械化施工的特点,日生产量大,如果因为原材料的供应不足而影响施工日进度,这实际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方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工作。而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必须进行同步验证,需要强调的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一经确认便不得随意更改,应严格按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的石料、油石比、级配生产施工。基层表面的清理与检查

2.1 清洁

施工前用扫帚等工具清扫路面基层表面,要达到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对局部被水

泥等杂物污染并冲刷不掉的路面污染物应用人工将其凿除。

2.2 检查路面基层的高程和平整度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路面基层的纵断高程和平整度若不

符合要求应制订处理方案,报审批。

(1)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局部松散,凹凸不平可凿除后用素混凝土填平;

(2)若路面基层纵断面高程超过设计标准,应进行纵断高程调整;

(3)若横坡超过设计要求,应按0.1%渐变设过渡段调整。

2.3 沥青下承层的质量检验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对下承层的外观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局部缺陷(如严重离析、开裂等),应按规定修复补救,并将缺陷及修复情况整理

存档备案。施工人员

成立项目经理部,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保证质量,每道工序、每个施工环节都应当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在这里尤其应当强调在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施工经验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很关键的,因此我们一贯强调施工和管理人员技能及经验的积累,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决不随意调换施工骨干人员,以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连续性与质量的可靠

性。试铺段施工

在进行大规模施工之前,应当用正常施工所需采用的全部设备,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在严密的监督和质量控制下进行试铺,试铺段长度200~500m,并通过试铺解决以下问题:

(1)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确定标准生产配合比;

(2)确定摊铺机的操作方式,包括摊铺温度、速度、振动振捣强度、自动找平方式;

(3)选择压实机具,确定碾压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速度及遍数;

(4)确定松铺系数;

(5)确定施工产量及每天作业段长度;

(6)横向工作缝的处理方法;

(7)做出试铺段试铺总结,报监理审批后作为正式开工的依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5.1 沥青混合料拌制

5.1.1 生产流程

5.1.2 各环节控制

(1)拌和温度。

拌和时沥青的温度在160~170℃左右,由于常温的矿粉是与矿料同时加入的,为保证矿料的拌和温度,矿料的进料温度控制在175~190℃,混合料出厂温度以155~170℃为宜。

(2)拌和料不得使用回收粉尘,粉尘必须排放出去。用于生产沥青混凝土的矿粉必须

存放于拌和机石粉灌中,保持干燥,呈自由流动状态。

(3)工地试验室每天对拌和物性能、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进行抽样检验2次,拌和料

各项性能指标必须与试铺合格产品相符。

(4)拌和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严禁不合格的产品出场。

(5)多雨潮湿气候时,生产沥青混合料所需集料(尤其是石屑)应堆放在干燥储存,当细集料需要量少又受雨潮湿使冷料仓供料困难时,尽量不按排施工。

5.2 沥青混合料动输

混合料尽可能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车的数量,根据生产能力、车速、运距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配置,并留有适量富余的备用。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为了确保摊铺温度,并防止漏料造成污染和防雨,所有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车辆都

有用油覆盖。

2)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车箱清理干净,车箱底板及周壁要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柴油:水

〈1:3),防止混合料粘连。

(3)拌和机向运料车卸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离析现象。

(4)自卸车车箱后挡板卡扣必须保持清洁,易于卡紧、开启,以防车辆在运输途中漏

料,造成材料浪费和路面污染。

(5)倒车卸料时,要避免汽车撞击摊铺机,指定专人指挥车辆,在摊铺机前10~30

㎝处停车,卸料过程中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6)沥青混合料运到现场的温度不得低于130~150℃。已经结团或受雨淋的混合料不

得摊铺。

(7)运输车在返回途中,料斗要落下,以免发生事故和余料漏污染路面。

(8)料车中残余混合料运离摊铺现场,在指定地点集中清除,当天施工产生的废料当

天运出工地。

5.3 沥青混合料摊铺

(1)施工段采用摊铺机整幅摊铺。加宽段采用摊铺机梯队作业,其纵向接缝,应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宽暂不碾压,作为后面摊铺的高程基准面,并有5~10㎝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以消除缝迹。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

5㎝以上。

(2)为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厚度达到设计要求,上面层摊铺采用走雪橇方式

控制摊铺层厚度和平整度,摊铺机安装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

(3)为减少施工横缝,应保证每层每天至少摊铺1.5km。

(4)摊铺过程中,摊铺机以试铺确定的摊铺速度、振动、振捣频率匀速前进,严禁中

途变速或停顿。

(5)每天开始摊铺前,熨平板必须预热,预热温度不得低于70℃。

(6)机械摊铺过程中,不得用人工反复修整。但在下列情况下,可用人工局部找补、更换混合料或人工摊铺。

①横断面不符合要求或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

②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人工修整必须在现场主管人员专门指导下进行,认真调整,局部换料,仔细修补,同已铺混合料接顺,不留明显印迹和差异。如遇摊铺机本身原因导致

严重缺陷,应立即停止摊铺。人工修整时,不允许站在热混合料上操作。

(7)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在未经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踩踏。

(8)摊铺遇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在雨后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

5.4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1)沥青混合料压实以试铺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和速度,紧接摊铺后进行,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一般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联合作业完成压实工作。

(2)碾压分段进行,分段长度控制在30~50m,即一段初压,一段复压,一段终压,段与段之间应设标志,并指定专人负责移动,便于司机辨认。

(3)初压采用2台双轮轻型钢轮压路机(≤8t)在混合料摊铺后进行稳压,每台压路

机至少碾压一遍,碾压速度2~3km/h。

(4)复压采用3台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二遍,碾压速度4.5~5.5km/h。

(5)终压采用1台轻型双钢轮压路机和1台重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每台压路机至少

碾压一遍,碾压速度5~7km/h。

(6)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不得急刹车。

(7)压路机加水时,应行驶到已复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边缘停放,加水后应就地来回

碾压平整后再离开原位。

(8)相邻碾压应重叠1/3~1/2轮宽,压路机转向角度不得大于35°。

(9)初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得产生推移、开裂现象;复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表

面要求无明显轮迹;终压后要求表面平整,光洁,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轮迹。

(10)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边缘及构造物接头处应采用小型压路机或振动夯压实。

(11)施工过程中禁止对路缘石及硬化土路肩造成污染,胶轮压路机碾压时需距路缘石

边缘5㎝左右。

(12)当天碾压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应封闭交通,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

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5.5 接缝处理

(1)由于采用整幅摊铺,因此无纵缝。

(2)横向施工缝采用平接缝,在摊铺段端部的3m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用切缝机切齐铲除;继续摊铺时,应将接缝锯切时留下的灰浆擦洗干

净,涂上少量粘层沥青,摊铺熨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

(3)接缝处碾压时用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碾压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是否达到要求。

(4)上下面层的横向接缝必须错位1m以上,横向施工缝应远离桥梁毛勒缝20m以外,不得设在毛勒缝处,以确保毛勒缝两边路面的平顺。

5.6 施工遇雨的处理

沥青混合料面层雨天不施工。如在施工过程中遇雨,采取以下措施:

(1)现场立即停止摊铺,用油布等把摊铺机包括料斗部分全部覆盖;

(2)运输车及时盖上油布,并立即通知拌和车间停止拌和;

(3)已摊铺部分加紧碾压,尽快完成;

(4)雨过后,如摊铺机前地面干燥、无积水,摊铺机料斗内的沥青混合料温度能满足最低温度要求,可以把已运到工地的混合料铺完,是否继续拌和、摊铺,应根据气候情况研究决定。如果地面潮湿,储料内沥青混合料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标准,则应丢弃。摊铺后未经

碾压密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全部清除。检测

对于铺筑完成的路面由专人严格按照部颁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

71-98)进行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沥青、精集料、细集料、填料。

(2)混合料的质量检查:油石比、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混合料出厂温

度、运到现场温度、初压温度、碾压终了温度;混合料拌和均匀性。

(3)面层质量检查:厚度、平整度、宽度、高程、横坡度、压实度、偏位、摊铺的均

匀性。

(4)施工完的面层及时报验。

(5)不符合标准的部位,能够修补的要及时修补,无法补救的必须返工,决不含糊。

第二篇: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一、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机构,制定完整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工程质量创优规划,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明确任务,责任到人。驻地办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单位进行检查,力求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化。

二、经常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施工前技术交底制度,特别是重点关键部位的施工要强化质量教育,将质量保证措施落实到具体岗位,实行质量责任制,挂牌制,对特殊工种人员实行持证上岗,以确保工程质量不出问题。

三、严格执行施工监理程序。对每一道工序,特别是隐蔽工程,施工单位首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组检查签认,未经监理组检查签认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例如,对钢架支立径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挂钢筋网;钢架、锚杆及钢筋网检查合格后方能喷射砼;初期支护全面检查无问题后方可挂防水板;防水板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二衬砼的浇注。

五、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驻地办监理部对隧道施工的各道工序的质量经常进行抽捡,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和监理组,如下发巡查通知单或监理指令,或在会议上提出批评,乃至罚款,责令限期整改,直至达到要求为止。从而杜绝了隐蔽工程的质量隐患。

六、对隐蔽工程或重点工程部位的施工,坚持监理旁站。例如隧道初期支护立钢架,挂钢筋网,二衬和路面的砼浇注等工序都有监理旁站,以确保按设计和规范施工。

七、认真执行测量复核制度。隧道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水准点,施工单位初测后由监理组专业人员复测;隧道开挖的外轮廊线,在打炮眼前由测量人员标出,以确保隧道不欠挖少超挖;二次衬砌立模前,对中线和水平事先复测,立模后进行检查和校正,以确保准确无误。

八、严把原材料的进场、使用检验关。所有进场材料均需有出厂合格证和正规的检验资料,监理组按规定抽检,严格审查把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和使用。

十、对较好围岩地段的主洞开挖,施行光面爆破,适当加密周边炮眼,控制好炮眼方向,并严格控制装药量,确保隧道外轮廊周边整齐,尽量做到少超挖或不超挖、不欠挖,从而确保了工程质量。

第三篇:地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地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明挖法施工

1、围护结构施工

1)地下连续墙施工控制要点:

(1)导墙施工。控制测量放线的中心线精度和标高误差;检查沟槽土体土质及其稳定性;控制导墙成型后内水平间距、竖向间距、牢固程度和控制支撑拆除时间;控制内墙面与地墙纵轴线平行度、垂直度、平整度及导墙净间距符合要求。

(2)泥浆制作。泥浆配合比满足现场地质的要求;每幅槽段对泥浆指标(比重、黏度、pH值、含砂率);控制对循环(废弃)泥浆的处理。

(3)成槽施工。单元槽段分幅位置测定;成槽过程观测周边地面变形情况、槽段内泥浆液面高度;控制好槽段深度、宽度、垂直度和长度等;测定第一次清孔后槽底泥浆指标。

(4)钢筋笼制作和吊放。应控制纵横向钢筋点焊接质量、钢筋桁架焊接质量、吊点焊接质量、吊筋长度;预埋件位置、数量、规格和安装固定情况,保护垫块位置、数量;入槽后平面位置、标高和固定情况。

(5)接头管吊放。控制接头管入槽位置、深度,开始拔管时间、每次拔管长度、最终拔管时间。

(6)浇筑混凝土。导管应提前做气(水)密性试验并满足要求。钢筋笼就位后放入导管并再次进行槽段清孔换浆;初灌量满足要求;确保连续浇筑,控制浇筑面高差、浇筑速度和最终混凝土面标高;控制试块制作批次、数量。

2)灌注桩施工控制要点:

(1)桩位放样控制,护筒埋设深度和中心位置要正确。(2)泥浆制作。泥浆配合比满足现场地质的要求;每幅槽段对泥浆指标(比重、黏度、pH值、含砂率);控制对循环(废弃)泥浆的处理。

(3)钻孔施工:控制钻头位置、钻盘水平度、钻杆垂直度;控制成孔深度,清空后孔底沉渣厚度、孔底泥浆指标等符合要求。

(4)钢筋笼制作和吊放。应控制纵横向钢筋点焊接质量、加强箍筋焊机质量、吊点焊接质量、吊筋长度、上下接头处主筋错开长度、保护层垫块放置的位置及数量。

(5)浇筑混凝土。导管应提前做气(水)密性试验并满足要求。钢筋笼就位后放入导管并再次进行槽段清孔换浆;初灌量满足要求;确保连续浇筑,控制浇筑面高差、浇筑速度和最终混凝土面标高;控制试块制作批次、数量;严禁将导管提离混凝土面。

3)基坑开挖、回填:

(1)钢支撑钢管的直径、管壁厚度等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钢支撑轴力预加应力的测试元件和仪器、仪表设备应齐全,并经有资质单位标定合格后才允许使用.(3)施工监测的实施情况,监测标点布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全部标点必须取得初始读数,记录清楚后,方可开始基坑开挖.(4)严格按其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方法分段、分层顺序开挖,严禁在坑底中部掏底开挖。

(5)按照先支后挖原则开挖;基坑开挖至基底时,留足人工修平的预留厚度。

(6)基坑回填土的各项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

(7)回填土应分层、水平压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主体结构两侧应水平、对称同时回填。用机械碾压时,搭接宽度不小于200mm,人工、小型机具夯压时,夯与夯之间重叠不小于1/3夯底宽度。

(8)基坑必须在主体结构和地下管线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并经隐检合格后方可回填。

(9)基坑回填时机械或机具不得碰撞结构及防水保护层。结构两侧和顶板50cm范围内以及地下管线周围应采用人工使用小型机具夯填。

(10)按要求进行取样送检。

2、车站主体结构 1)钢筋工程:

(1)钢筋必须平直、无局部曲折,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在使用前应清除干净。

(2)钢筋的弯曲成形应在常温下进行,不允许热弯曲,也不允许用锤击或尖角弯折,弯钩和弯折应符合验收规范的规定。

(3)焊接接头的形式、焊接工艺和技术标准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焊接前必须按相同条件对焊接钢筋施焊6根试件,3根做抗拉试验,3根做冷弯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5)钢筋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距处。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截面内钢筋的接头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规定。

(6)钢筋所有的交叉点必须用铁丝扎牢。

(7)钢筋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距处。同一截面内钢筋的接头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的区段内,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为:① 受拉区不得超过25%;② 受压区不得超过50%。

(8)钢筋的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9)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

(10)钢筋骨架成型后的尺寸、垫块的厚度、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2)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的出厂证明、配合比单,测定混凝土坍落度。(2)按规定制作混凝土试件。

(3)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落差不得超过2m,超过2m时应设串筒、溜槽以保证混凝土不发生离析现象。

(4)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因故必需间歇时,控制好间歇时间。(5)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情况,振捣必须密实,不得漏振。(6)混凝土在初凝前的收浆抹平处理。

(7)对已浇筑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时间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一般底板、中板、顶板等采用储水养生,侧墙等要固定人员定时采用喷淋养生。

(8)拆模顺序一般应为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非承重部份先拆、承重部份后拆。重大、复杂的模板拆除应有拆模方案。

3)防水工程:(1)橡胶止水带的安装位置、固定方式、接头构造处理、施工中是否有破损。(2)钢板止水带的厚度、宽度、接头焊接质量、埋设位置、固定方式。(3)施工缝表面凿除清理情况、止水条敷设位置、固定方式、混凝土浇筑前是否有膨胀变形情况。

(4)防水材料必须为甲供材料。

(5)混凝土基面应平顺,无蜂窝麻面、干净、不起砂、不起灰,竖固、干燥。基面不得有外露钢筋、螺杆等;

(6)检查阴阳角处做成圆弧形或倒角。

(7)卷材塔接长度,长边大于100mm,短边大于150mm,搭接缝应错开。(8)保护层的铺设要符合设计要求;阴阳转角、施工缝接缝处、拉杆螺栓修补处等应按设计要求施作.(9)涂料的均匀度、厚度;防水层表面应平整,不得有漏涂、翘边、开口、开裂、空鼓等现象。

4)模板脚手架工程:

(1)模板安装后,检查结构和构件的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模板中心位置和标高必须正确。

(2)模板接缝必须严密,不得漏浆。

(3)竖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分,安装在坚实的基础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不致发生下沉.(4)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涂隔离剂,不宜用妨碍混凝土表面装饰工程的油质类,提倡用水溶性的脱模剂.(5)模板安装按设计及规范的规定设置起拱度。

(6)采用分层支模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上层支架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立柱,并铺设垫板.(7)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按设计图纸进行预留预埋,并浇筑砼时不至移动.(8)模板采用拉杆螺栓固定时,中间设止水环,端部应加垫块,拆模后其垫块孔应用膨胀水泥砂浆堵塞严密.(9)结构变形缝处的端头模板应钉填缝板,填缝板与嵌入式止水带中心线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并用模板固定牢固.(10)模板必须支撑牢固、稳定,不得有松动、跑模、超标准的变形下沉等现象。

(11)编制的脚手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实施.(12)脚手架搭设前应检查基底情况,场地应平整、夯实并设置排水措施。立于土地面上的立杆底部应支垫,每根立杆的支垫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0.15 m2。

(13)手架的搭设作业,必须在统一指挥下,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定程序进行;检查脚手板或其它作业层铺板的铺设是否铺平铺稳,绑扎固定。

二、暗挖法施工

(1)超前小导管注浆,工作面前方深孔注浆和大管棚超前注浆,根据工程情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执行。(2)按设计要求放样测量。

(3)开挖应在降水后进行,确保无水施工。

(4)严格按其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方法进行开挖;严格控制开挖断面尺寸,不得欠挖。

(5)严格执行先加固后开挖的原则.(6)严格执行挖、支、喷三环节紧跟的原则,即开挖一步,格栅架支一步,喷射砼一步,严禁开挖二步或多步后再施工初期支护的现象;严格按设计或规范要求控制循环开挖步距.(7)格栅、纵向连接筋、钢筋网所用材料及连接配件的种类、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配件。

(8)严格控制喷射砼的材料和配比.(9)喷射作业要分段、分片、自下而上进行,喷头与受喷面垂直;检查喷射混凝土的厚度。

(10)防水材料必须经过验收合格.(11)测量开挖断面,对欠挖部位应加以凿除,对喷射砼表面凹凸显著部位一个分层找平;外露的锚杆头及钢筋网头硬齐根切除,并用水泥砂浆抹平;基面应坚实、平整、圆顺、无漏水现象.(12)防水层塑料卷材应沿隧道环向由拱顶向两侧依次铺贴平顺,与基面固定牢固,其长短边搭接长度均不小于100mm;相邻两幅卷材接缝应错开,错开位置距结构转角处不应小于600mm;搭接处应采用双焊缝焊接,其焊缝宽度不小于10mm,均匀连续,不得有假焊、漏焊、焊焦、焊穿等现象;防水卷材应附于衬层上,并固定牢固,不得渗漏水。防水施工的成品保护和渗漏点处理补救措施:二次结构完成后,发现渗漏点时,承包商要及时查明原因,制定可行方案,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批后严格实施。

(13)隧道结构采用涂膜防水层施工时,涂膜防水层应采用耐水、耐裂、和耐腐蚀、无毒(或低毒)、刺激性小的合成高分子或高聚物改性沥青涂料。施工前应进行涂布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涂膜防水层基层面必须坚实、平整、清洁,不得有渗水、结露、凸角、凹坑及起砂现象.(14)采用油溶性或非湿固性涂料时,基层面应保持干燥;涂膜防水层应采用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除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其胎体搭接宽度为长边应为50mm,短边应为70mm。

(15)初期支护周边收敛速度有明显减缓趋势,累计收敛量已达到总量的80%;初期支护表面如有裂纹,应不再发展,方可进行防水和二衬施工。

(16)在灌注衬砌砼之前,检查开挖断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17)模板台车就位后,要求承包商进行位置、尺寸的检查。

(18)预留误差量和预留沉落量应保证二次衬砌不侵入区间隧道建筑限界。(19)砼宜采用输送泵输送,坍落度应为:墙体100~150mm,拱部160~210mm;振捣不得触及防水层、钢筋、预埋件和模板。

(20)衬砌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向拱顶部位进行压浆处理,以使衬砌与围岩全面紧密接触,以限制围岩后期变形,改善城区受力状态。

三、区间盾构施工

1、端头土体加固

(1)采用多排搅拌桩加固土体时,应确保桩体成三角形互相搭接。在打桩前应先探查地下管线。在盾构掘进前采取钻芯取样检测的方式,做强度、抗渗土工试验,对加固效果加以验证。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分析原因并采取补强措施。

(2)应对加固土体的均匀性进行检查,一般采用水平探孔,现场观察探孔有无渗漏或流砂等异常情况。

2、管片制作

1)用于管片制作的水泥、钢筋、砂、石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有出厂合格证,并进行复试,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应采用高精度的模具,模具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和良好的密封性能,应满足管片尺寸和形状要求。

3)管片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管片钢筋骨架制作的精度控制。控制好钢筋的调直、校正、切断、弯曲、钢筋网片成型及总体骨架的焊接成型。

5)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灌注、振捣、养护施工。

6)按要求进行混凝土抗压、抗渗试验,确保混凝土强度、抗渗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7)严格控制管片的外形尺寸以及预埋件、预留螺栓孔位置、尺寸。8)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管片的成品保护。,严防管片堆放、运输时损坏。9)管片每生产一环应抽查一块做检漏测试;生产100环应抽查3环做水平拼装检验。

3、盾构掘进

1)控制好盾构机始发台的定位、反力架的安装、洞口橡胶密封条和洞门凿除、临时管片的固定。

2)洞门的位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调整好盾构出井位置和角度,确保盾构姿态的正确及防止载头现象。4)洞门钢筋割除从最后一层钢筋割除,应自下而上进行才比较安全。5)始发掘进过程中严格控制盾构的姿态和推力,加强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掘进参数。

6)尽可能的油调整盾构推力大小及合力作用位置的方式来控制盾构的推进轴线。用控制盾构纵坡达到调整盾构高程,控制两侧对称千斤顶伸出差值调整盾构的平面位置。

7)盾构每环的纠偏幅度应从小到大到小的规律控制,以免造成管片开裂和影响下一环管片的拼装。

8)盾构轴线控制纠偏要安照“及时、连续”的原则,决不能到最大量时再进行。

4、管片拼装

1)管片进场重点检查出厂质量证明,外形尺寸、预埋件、螺栓预留孔位置和尺寸。螺栓的型号、规格、材质、外观应符合设计要求。

2)拼装前,接风弹性密封垫、止水条的粘贴应牢固。

3)组装管片时,应依照组装管片的顺序,从下部开始逐次收回千斤顶,防止围岩压力及工作面泥浆压力使盾构后退。

4)纵向螺栓以设计标准测力扳手检测拧紧程度,在掘进时,依次拧紧将出工作车架的纵向螺栓。

5)拼装过程中保持已成环管片环面及拼装管片各面的清洁。

6)管片拼装后无贯通裂缝,裂缝宽度不得超过设计和规范要求,不许有混凝土剥落现象。

5、壁后注浆

1)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具有完全填充盾尾空隙的流动性,浆液压注后不产生离析且强度很快超过围岩的强度,具有不透水性质。

2)盾构推进时应进行同步注浆;衬砌管片脱出盾尾后,应配合地面量测及时进行壁后注浆。3)注浆过程严格控制注浆压力,使壁后空隙全部充填,注浆量应控制在130%-180%。注浆应从隧道两腰开始,主玩顶部再注底部,注浆后应将壁孔封闭。完工后及时将管路设备清洗干净。

第四篇: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当是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因为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根本因素。在这阶段应当对选定的石料、矿粉、沥青按照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使用。同时,对石料、矿粉的选定还须考虑到采石场的产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具有大规模、机械化施工的特点,日生产量大,如果因为原材料的供应不足而影响施工日进度,这实际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方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工作。而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必须进行同步验证,需要强调的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一经确认便不得随意更改,应严格按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的石料、油石比、级配生产施工。2 基层表面的清理与检查 2.1 清洁

施工前用扫帚等工具清扫路面基层表面,要达到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对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并冲刷不掉的路面污染物应用人工将其凿除。2.2 检查路面基层的高程和平整度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路面基层的纵断高程和平整度若不符合要求应制订处理方案,报审批。

(1)若二灰碎石局部松散,凹凸不平可凿除后用素混凝土填平;

(2)若路面基层纵断面高程超过设计标准,应进行纵断高程调整;

(3)若横坡超过设计要求,应按0.1%渐变设过渡段调整。2.3 沥青下承层的质量检验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对下承层的外观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局部缺陷(如严重离析、开裂等),应按规定修复补救,并将缺陷及修复情况整理存档备案。3 施工人员

成立项目经理部,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保证质量,每道工序、每个施工环节都应当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在这里尤其应当强调在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施工经验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很关键的,因此我们一贯强调施工和管理人员技能及经验的积累,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决不随意调换施工骨干人员,以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连续性与质量的可靠性。4 试铺段施工

在进行大规模施工之前,应当用正常施工所需采用的全部设备,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在严密的监督和质量控制下进行试铺,试铺段长度200~500m,并通过试铺解决以下问题:

(1)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确定标准生产配合比;

(2)确定摊铺机的操作方式,包括摊铺温度、速度、振动振捣强度、自动找平方式;

(3)选择压实机具,确定碾压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速度及遍数;

(4)确定松铺系数;

(5)确定施工产量及每天作业段长度;

(6)横向工作缝的处理方法;

(7)做出试铺段试铺总结,报监理审批后作为正式开工的依据。5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5.1 沥青混合料拌制 5.1.1 生产流程 5.1.2 各环节控制

(1)拌和温度。

拌和时沥青的温度在160~170℃左右,由于常温的矿粉是与矿料同时加入的,为保证矿料的拌和温度,矿料的进料温度控制在175~190℃,混合料出厂温度以155~170℃为宜。

(2)拌和料不得使用回收粉尘,粉尘必须排放出去。用于生产沥青混凝土的矿粉必须存放于拌和机石粉灌中,保持干燥,呈自由流动状态。

(3)工地试验室每天对拌和物性能、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进行抽样检验2次,拌和料各项性能指标必须与试铺合格产品相符。

(4)拌和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严禁不合格的产品出场。

(5)多雨潮湿气候时,生产沥青混合料所需集料(尤其是石屑)应堆放在干燥储存,当细集料需要量少又受雨潮湿使冷料仓供料困难时,尽量不按排施工。5.2 沥青混合料动输

混合料尽可能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车的数量,根据生产能力、车速、运距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配置,并留有适量富余的备用。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为了确保摊铺温度,并防止漏料造成污染和防雨,所有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车辆都有用油覆盖。

2)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车箱清理干净,车箱底板及周壁要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柴油:水〈1:3),防止混合料粘连。

(3)拌和机向运料车卸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离析现象。

(4)自卸车车箱后挡板卡扣必须保持清洁,易于卡紧、开启,以防车辆在运输途中漏料,造成材料浪费和路面污染。

(5)倒车卸料时,要避免汽车撞击摊铺机,指定专人指挥车辆,在摊铺机前10~30㎝处停车,卸料过程中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6)沥青混合料运到现场的温度不得低于130~150℃。已经结团或受雨淋的混合料不得摊铺。

(7)运输车在返回途中,料斗要落下,以免发生事故和余料漏污染路面。

(8)料车中残余混合料运离摊铺现场,在指定地点集中清除,当天施工产生的废料当天运出工地。5.3 沥青混合料摊铺

(1)施工段采用摊铺机整幅摊铺。加宽段采用摊铺机梯队作业,其纵向接缝,应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宽暂不碾压,作为后面摊铺的高程基准面,并有5~10㎝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以消除缝迹。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以上。

(2)为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厚度达到设计要求,上面层摊铺采用走雪橇方式控制摊铺层厚度和平整度,摊铺机安装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

(3)为减少施工横缝,应保证每层每天至少摊铺1.5km。

(4)摊铺过程中,摊铺机以试铺确定的摊铺速度、振动、振捣频率匀速前进,严禁中途变速或停顿。

(5)每天开始摊铺前,熨平板必须预热,预热温度不得低于70℃。

(6)机械摊铺过程中,不得用人工反复修整。但在下列情况下,可用人工局部找补、更换混合料或人工摊铺。

①横断面不符合要求或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

②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人工修整必须在现场主管人员专门指导下进行,认真调整,局部换料,仔细修补,同已铺混合料接顺,不留明显印迹和差异。如遇摊铺机本身原因导致严重缺陷,应立即停止摊铺。人工修整时,不允许站在热混合料上操作。

(7)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在未经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踩踏。

(8)摊铺遇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在雨后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5.4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1)沥青混合料压实以试铺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和速度,紧接摊铺后进行,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一般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联合作业完成压实工作。

(2)碾压分段进行,分段长度控制在30~50m,即一段初压,一段复压,一段终压,段与段之间应设标志,并指定专人负责移动,便于司机辨认。

(3)初压采用2台双轮轻型钢轮压路机(≤8t)在混合料摊铺后进行稳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一遍,碾压速度2~3km/h。

(4)复压采用3台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二遍,碾压速度4.5~5.5km/h。

(5)终压采用1台轻型双钢轮压路机和1台重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一遍,碾压速度5~7km/h。

(6)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不得急刹车。

(7)压路机加水时,应行驶到已复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边缘停放,加水后应就地来回碾压平整后再离开原位。

(8)相邻碾压应重叠1/3~1/2轮宽,压路机转向角度不得大于35°。

(9)初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得产生推移、开裂现象;复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表面要求无明显轮迹;终压后要求表面平整,光洁,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轮迹。

(10)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边缘及构造物接头处应采用小型压路机或振动夯压实。

(11)施工过程中禁止对路缘石及硬化土路肩造成污染,胶轮压路机碾压时需距路缘石边缘5㎝左右。

(12)当天碾压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应封闭交通,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5.5 接缝处理

(1)由于采用整幅摊铺,因此无纵缝。

(2)横向施工缝采用平接缝,在摊铺段端部的3m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用切缝机切齐铲除;继续摊铺时,应将接缝锯切时留下的灰浆擦洗干净,涂上少量粘层沥青,摊铺熨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

(3)接缝处碾压时用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碾压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是否达到要求。

(4)上下面层的横向接缝必须错位1m以上,横向施工缝应远离桥梁毛勒缝20m以外,不得设在毛勒缝处,以确保毛勒缝两边路面的平顺。5.6 施工遇雨的处理

沥青混合料面层雨天不施工。如在施工过程中遇雨,采取以下措施:

(1)现场立即停止摊铺,用油布等把摊铺机包括料斗部分全部覆盖;

(2)运输车及时盖上油布,并立即通知拌和车间停止拌和;

(3)已摊铺部分加紧碾压,尽快完成;

(4)雨过后,如摊铺机前地面干燥、无积水,摊铺机料斗内的沥青混合料温度能满足最低温度要求,可以把已运到工地的混合料铺完,是否继续拌和、摊铺,应根据气候情况研究决定。如果地面潮湿,储料内沥青混合料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标准,则应丢弃。摊铺后未经碾压密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全部清除。6 检测

对于铺筑完成的路面由专人严格按照部颁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进行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沥青、精集料、细集料、填料。

(2)混合料的质量检查:油石比、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混合料出厂温度、运到现场温度、初压温度、碾压终了温度;混合料拌和均匀性。

(3)面层质量检查:厚度、平整度、宽度、高程、横坡度、压实度、偏位、摊铺的均匀性。

(4)施工完的面层及时报验。

(5)不符合标准的部位,能够修补的要及时修补,无法补救的必须返工,决不含糊。

第五篇:高强螺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高强螺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高强度螺栓种类

高强度螺栓从外形上可分为大六角头和所前型两种;按性能等级可分为8.8级、10.9级、12.9级等,目前我国使用的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有8.8级和10.9级两种,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只有10.9级一种。

二、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1、高强度螺栓长度

高强度螺栓长度应以螺栓连接副终拧后外露2~3扣丝为标准计算。

2、高强度螺栓复验

1)、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复验:复验用的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

2)、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复验:复验用的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

依据:《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2006中规定,同批高强螺栓连接副最大数量3000套为一批。

3、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检验

制造厂和安装单位应分别以钢结构制造批为单位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制造批可按分部(子分部)工程划分规定的工程量每2000t为一批,不足2000t的可视为一批。选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表面处理工艺时,每种处理工艺应单独检验。每批三组试件。

抗滑移系数试验用的试件应由制造厂加工,试件与所代表的钢结构构件应为同一材质、同批制作、采用同一摩擦面处理工艺和具有相同的表面状态,并应用同批同一性能等级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存放。

三、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1、高强度螺栓摩擦面

摩擦面应平直,翘曲、变形必须进行校正,确保摩擦面的紧贴,紧贴面积要在70%以上,用0.3mm塞尺检查,插入深度面积之和不得大于总面积的30%,边缘最大间隙不得大于0.8mm,摩擦面板边、螺栓孔边应无毛刺,摩擦面严禁有氧化铁皮、毛刺、焊疤、油漆和油污等,表面应呈铁色,并且无明显的不平,处理好的摩擦面必须进行防护。

2、高强度螺栓安装

对每一个连接接头,应先用临时螺栓或冲钉定位,为防止损伤螺纹引起扭矩系数的变化,严禁把高强度螺栓作为临时螺栓使用。对一个接头来说,临时螺栓和冲钉的数量原则上应根据该接头可能承担的荷载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得少于安装螺栓总数的1/3; 2)、不得少于两个临时螺栓; 3)、冲钉穿入数量不宜多于临时螺栓的30%;

高强度螺栓的穿入,应在结构中心位置调整后进行,其穿入方向应一致。安装时要注意垫圈的正反面,即:螺母带圆台的一侧应朝向垫圈有倒角的一侧;对于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靠近螺头一侧的垫圈,其有倒角的一侧朝向螺栓头。

高强度螺栓的安装应能自由穿入孔,严禁强行穿入,如不能自由穿入时,该孔应用铰刀进行修整,修整后孔的最大直径应小于1.2倍螺栓直径。严禁气割扩孔。

3、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拧 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拧顺序

紧固顺序一般从接头刚度大的地方向不受拘束的自由端顺序进行,或者从栓群中心向四周扩散方向进行,这是因为连接钢板翘曲不牢时,如从两端向中间紧固,有可能使拼接板中间鼓起而不能紧贴,从而失去部分摩擦传力作用。

一般节点施拧顺序示意图

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拧力矩

施工用扭矩扳手使用前应进行校正,其扭矩相对误差不得大于±5%,校正用的扭矩扳手,其扭矩相对误差不得大于±3%。

施拧时,应在螺母上施加扭矩。

施拧应分为初拧和终拧,大型节点应在初拧和终拧之间增加复拧。初拧扭矩取施工终拧扭矩的50%,复拧扭矩应等于初拧扭矩。终拧扭矩按下式计算确定:

Tc=K·Pc·d 其中Tc为终拧扭矩值,Pc为施工预拉力值,d为螺栓公称直径,K为扭矩系数,取值在0.11~0.15之间。

施工时宜分两组进行螺栓的初拧和终拧,并用不同颜色的油漆作标记,防止错拧和漏拧;高强度螺栓宜在24小时内完成初拧和终拧。

4、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检查

1)、外观质量检查:检查螺栓紧固有无初拧、终拧标记,穿装方向是否一致。同时,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3扣,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

2)、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1h后,48h内应进行终拧扭矩检查。采用转角法检测螺栓紧固扭矩:按节点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2个。如有不合规定的则扩大10%,加倍复测。如仍有不合格的,则对整个节点的螺栓全部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的漏拧或欠拧螺栓应逐个补拧,超拧螺栓则应更换。

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应将梅花卡头拧掉。按节点数抽查10%,但不应少于10个节点,被抽查节点中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全数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四、成品保护

已经终拧的节点和摩擦面应保持清洁整齐,防止油、尘土污染,已经终拧的节点应避免过大的局部撞击和氧-乙炔烘烤。

公路工程质量检查施工质量的要点和控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