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奶业的又一大突破
中国奶业的又一大突破:驴奶
吉尼斯认证机构更正全球健在的“第一寿星”记录的保持者为厄瓜多尔116岁的玛利亚.埃斯特卡波维拉(她年轻时对驴乳特别嗜好),而不是此前的美国的伊丽莎白.博尔登。《环球时报》(202_.4.21)刊:秘鲁北部楚集纳街头出现排队买驴奶的情景,饮驴奶可防病健身。
有媒体报道:周口市王女士的双胞胎婴儿因缺硒头发大面积脱落,经专家指点和网上查询服用驴乳两月后,乌发重生。
世人发现,具有“性温顺,富忍耐力,堪粗粮,抗病力强,寿比马长”之驴,不仅其肉“补血益气,治多年劳损”,皮“滋阴润燥,养血止血”而享誉人间,且其乳“营养丰富而珍贵”,大有畜乳类王者风范。
历史见证
1350年前,百岁医圣唐孙思邈著《千金要方》称:驴乳“味甘,性寒,能治疗消渴,黄疸,风热赤眼,小儿惊悸,蜘蛛咬伤,急性心绞痛”。
460年前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曰:驴乳“味甘,冷利,无毒。主治小儿热急黄等。疗大热,止消渴,小儿高热引起的惊邪赤痢,小儿惊悸。频热饮之,可治郁气,解小儿热毒,不生豆疹。浸黄连取汁,点风热赤眼。
500年前,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认为驴乳能强身健体,法国人普遍爱喝驴乳。之后,欧洲一些国家把驴乳作为医疗食品和哺育婴儿的代乳品。南美洲一些国家,人们视驴乳为“万灵仙丹”,认为驴乳可治气喘,气管炎,糖尿病,风湿,贫血,溃疡,前列腺等疾病。科学见证
千百年来,人们仅知驴乳有防治病和健身功效,并不断加以实践,却对其中奥妙知之甚少。进入21世纪,有关科研机构应用高科技对其作了客观的解读。
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结果证明:驴乳有抑制结核与支杆菌作用。提示:驴乳可作为结核病辅助治疗的一种资源食品。
法国秘鲁有饮驴乳治疗结核病的记载,维吾尔医学中,有驴乳治疗结核病溃疡病的临床记录。
点击百度或中国驴奶网搜索“驴奶”显示:新疆、青海、河南、广州部分肿瘤、结核病、肺气肿、糖尿病、肝病、脱发患者用药物和驴乳治疗后,病性明显缓解或康复。驴乳治病疗病健体的功效源于其特有的物质成分。
新疆畜牧奶业专家202_年对当地生产的的驴乳的化学成分及营养价值就行了检测分析,并发表于《新疆农业科学》,摘录如下:
驴乳中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包括婴幼儿必须的氨基酸)占总数的比例(42.52%)与人乳(43%)相近(注:必需氨基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制造而必须通过食物摄取,有了必需氨基酸才能制造出其他十几种氨基酸,从而使人体氨基酸达到25
种,以建造我们的细胞和器官)。
驴乳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牛乳的4.75倍,与人乳相近(人乳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牛乳的5倍)。(注:维生素C可产生胶原蛋白,增加免疫力,防治坏血病,预防心血管病)。驴乳和人乳同属乳清蛋白性乳类,此类乳生物学价值高,易消化吸收(注:乳蛋白中含有两种蛋白质,即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前者难消化吸收,后者易消化吸收。科学界把酪蛋白含量高于乳清蛋白含量的乳类称为酪蛋白性乳类,把乳清蛋白高于酪蛋白的乳类称为乳清蛋白性乳类)。
驴乳脂肪中含有丰富的人类必须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其含量比牛乳高25%,比人乳高18%,比马乳高14%(注:人体必需氨基酸即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癌症、心脏病、过敏症、关节炎、湿疹、抑郁、疲劳、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人体必需氨基酸向人体提供亚油酸族和亚麻酸族脂肪,如果人体缺乏,会影响新陈代谢,引起生长迟缓,生殖障碍,皮肤损伤及肝、肾、心血管神经和视觉发面的多种疾病。中国食品网报道:孩子牛奶过敏,只有驴奶能喝,意大利妈妈养驴救孩子)
驴乳中胆固醇含量为2.2ng/100g,仅为人乳的20%,牛乳的14.7%,羊乳的7.1%。因此,驴乳应属于典型的低脂、低胆固醇食品,适合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等患者饮用。
驴乳含硒量达10μg/100g,远高于其他畜乳,堪称富硒乳品(注: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衰老,提高精子活力,防癌排毒之功效,缺硒会发生精子活力降低,易患感冒,克山病,心脏病。中国有72%地区缺硒或严重缺硒,急需补充。1973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宣布:硒是动物生命必须的微量元素)。
西域见证
中国西部,特别是新疆,有养驴,以驴乳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传统,驴的存栏数以百万头计,并有攀升之势。
202_年乌鲁木齐市一豪华别墅养两头驴挤奶喝,为患肿瘤的老人做辅助治疗。
喀什地区农牧民实施3+1民生工程(3+1的3是:依托无污染之高原气候,天然富硒草场,纯净富含矿物质的昆仑山雪水自然资源;体型大,忍耐力强的“疆岳”良种驴;“托驴所”等双赢互利的经营模式。1是:新疆和陕西地区的高科技检测、检验、监督)打造安全、高品质的系列产品。
新疆一些地区的农牧民用“小毛驴”作出了“大文章”。他们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每个环节,将驴乳业列入当地“十一五”计划,数以万头计的驴乳业养殖基地方兴未艾。20世纪,牛奶“白色革命”为改变人类贫困、饥饿立下汗马功劳。
21世纪,驴奶“阳光工程”将会为人类的健康和幸福大显身手。
第二篇:202_中国奶业回顾
202_奶业回顾
一、国内奶业现状
1、养殖方式
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提高,散户退出加快。202_年全国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35%,比08年提高15.5个百分点,机械化挤奶率达到87%。大型企业奶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全国100家主要乳品企业共有自建牧场240多家。但因为养殖效益下降,散户退出加快,规模化难以迅速弥补,短期奶牛存栏有下降趋势。据调查,202_年以来,每头奶牛饲料费用增加了35%,但鲜乳价格仅仅上涨了3%。据农业部队主产区200个奶牛养殖村的定点监测,13年2月份奶牛存栏16.17万头,环比下降0.2%,已经连续7个月呈下降趋势,同比下降3.7%。
2、鲜乳监管和奶品质量
奶站监管持续加强。奶站已经全部由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畜养殖场和奶农合作社三类合法主体开办。这些奶站和全国近8000辆生鲜乳运输车全部持证经营,纳入监管。全国现有1.3万个奶站,比08年减少近7000个,减幅达34%。但因为大部分分布于农村,各方面条件参差不齐,奶站依然存在质量安全风险。09年起,全国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以奶站和运输车为重点,检测结果显示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奶品质量安全事件仍有发生,如09年的陕西金桥问题奶粉案件,10年的青海东恒问题奶粉事件(奶粉问题多),11年的“皮革奶”事件(公关问题),12年的黄曲霉素事件(鲜奶问题少),影响了消费者信心。
3、乳品加工
乳品企业清理整顿有序推进,企业之间仍有非正常竞争现象。从202_ 年开始,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质检总局、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开展了乳品企业审查清理和生 产许可证重新审核工作。至202_年4月结束,全国1031家乳制品企业和145家婴幼儿乳粉企业 只有643家企业通过审核。此次审核标准与资本能力息息相关,包括检测设备购置、检测人员投入以及电子溯源系统的是否合格等,提高了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门槛,淘汰了一部分小企业,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乳品质量安全状况的改善。这次整顿,也导致了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大企业原奶定价权越来越高。但由于我国奶业发展阶段所致,部分企业重市场开拓、轻奶源基地建设,争抢奶源、压级压价现象交替发生,影响了生鲜乳正常收购秩序。在市场营销上,捆绑销售,打价格战、广告战。这些行为与对企业自律、诚信守法经营和提高乳品质量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4、奶牛和奶价
12年末,产奶牛800万~900万头,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由于散户奶农的快速退出,以及规模化养殖速度赶不上奶农退出速度,再加上疫病的困扰,奶牛头数减少20%~25%,也就是产奶牛减少200万头,13年底约600万~700万头。
原料奶供应今年出现严重短缺,原来中国乳品企业的加工能力比原奶的供应短缺三分之一左右,今年由于奶牛头数减少,原奶供应量和乳品企业加工能力差距扩大至50%,所以出现全国性奶荒和抢奶现象。9~10月份,原奶收购价从3.75元/公斤升至4.5元/公斤,涨幅20%。根据对全国各省29个牧场奶价的监测,全国平均奶价由7月份的4.2元/公斤上涨到10月份的4.7元/公斤。
二、未来展望
1、国内乳粉的整合此前,工信部计划对乳企的兼并重组分三步走:第一阶段为摸底调查;第二阶段是培育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企业,前10家国内品牌集中度达到65%;到202_年底第三阶段工作完成,形成3~5家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最终配方奶粉企业整合到50家左右。
国产乳业今天之所以不被消费者看好,可以说得上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在要想恢复信心,也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要有打持久战的恒心、信心及决心,所幸的是,政府现在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决心来进行整治,也已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这给企业和消费者看到了行业的生机与发展存在希望。只要政府坚持严管下去,抓它几年,保证出台的政策措施得到贯彻执行,持之以恒,行业会越来越规范,厂家会越来越自律(要适当采用技术手段迫使厂家自律)。
2、调整优化奶牛饲料结构
饲草饲料是奶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好草,不仅奶产量不高,质量也难以提高。从奶业发达国家的养殖经验看,优质牧草是奶牛高产和牛奶高品质的重要保证。要把发展苜蓿等优质牧草,作为转变奶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推行全混合日粮(TMR),从根本上提升乳品质量。
三、奶牛工业饲料情况(202_年)反刍动物饲料产量 775 万t,同比持平。精料补充料 532万t,同比下降 0.6%。反刍动物浓缩料;反刍动物浓缩饲料 214 万t,同比增长1.4%;反刍动物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29 万t,同比下降 3.3%。一般情况下,奶牛饲料占反刍动物饲料的九成以上。奶牛饲料的专业化是实现现代奶业的基本物质保障。
第三篇:中国奶业面临大震荡
1.中国奶业面临大震荡
今年10月中旬,在空军从事免疫细胞因子科研等长达15年之久、又在多家乳品企业不同部门工作过一年多的杜群军,抛出“牛奶营养价值排行榜”。他从营养学角度对各种牛奶作出排序,提出了“常温奶是铁”的见解。不料,此论调遭到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强烈指责,并引起奶业专家学者的广泛讨论。至今,这场**还未平息。
有专家预言,如果杜群军的观点最终得到证实,中国奶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震荡。
杜群军炮轰常温奶
事实上,关于“鲜奶”与“常温奶”营养价值的评价早有争论。但杜群军以学者的身份断言“常温奶是铁”之后,争论更加公开化。
微生物学与生化药学硕士出身的杜群军,从部队退役后,先后在沈阳辉山乳业、康奶新鲜奶屋连锁、蒙牛乳业沈阳分公司、蒙牛乳业集团研发部等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对牛奶的营养结构很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他在10月14日推出牛奶营养价值排行榜,认为:“鲜奶是金,酸奶是银,奶粉是铜,常温奶是铁”。杜群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之所以认为“常温奶是铁”,是因为“超高温灭菌(简称UHT)法”扼杀了牛奶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他说,牛奶被誉为“万食之王”,因为它不仅含有其它食物所含的全部营养,而且含有世上千万种食物所没有的生物活性物质。生物活性物质在牛奶中的含量很少,但就营养价值而言,可以“四两拨千斤”!常喝牛奶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便是活性物质在起作用。因此,牛奶被称为“命脉素”。杜群军说,“命脉素”怕热。科学家巴斯德通过大量科学实验证明:如果加工时温度超过85℃,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就会被大量破坏。巴斯德发明的“巴氏杀菌法”(低于85℃)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牛奶中的营养,成为生产鲜奶的通常方法。而常温奶加工时却通常采用UHT法,要经过130℃-150℃超高温灭菌。不仅破坏了鲜奶中的全部生物活性物质和大部分维生素,还会使容易被人吸收的钙离子与牛奶的酪蛋白结合,形成不易被人吸收的络合物。常温奶中的“营养物质”,其实只是在米、面、肉等食品中大量存在的普通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等能量类物质,与鲜牛奶的差距不言而喻。
杜群军补充说,酸奶排在常温奶之前,是因为它含有益的乳酸菌;而奶粉排在常温奶之前,是因为奶粉中添加了多种维生素和钙、铁、锌等矿物质。因此,在“金银铜铁”排序中,常温奶只能占“铁”的位置。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杜群军抛出“常温奶是铁”的观点,将常温奶的营养价值与米、面相提并论。如果这一观点被证明成立,无疑会对在国内迅速崛起并占目前奶品市场相当份额的常温奶以致命打击!因为,目前常温奶是乳品市场的主打产品。这从我国两大乳业巨头近几年的发展情况中可见一斑。去年,以常温奶起家的蒙牛销售额已从1999年的0.44亿元飙升至现在的21亿元,年平均发展速度高达365%!就是靠常温奶“南征北战”。而截至202_年9月份,伊利在国内乳业市场的份额由去年的14%以上冲刺到17.7%,一举超过乳业巨头光明,靠的也是常温奶。
杜群军的此番言论,在乳制品行业引起轩然大波。11月19日,一位自称“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人责备杜群军为“外行,不懂乳品”,其“排行榜”会搞垮中国乳制品加工业;要求杜群军登报道歉,并声称“要起诉杜群军”。
杜群军对此感到非常委屈,但面对指责杜群军毫无退让之意。
11月底,杜群军抛出《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公开信》。信中引用更多的证据证明,UHT法破坏了牛奶中的命脉素,破坏钙和维生素,并使蛋白质变性。杜群军甚至断言,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禁止超高温消毒。他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A级消毒奶的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为:72℃15秒;89℃1秒;90℃0.5秒;94℃0.1秒;100℃0.01秒。美国是世界公认的科技大国,100℃时杀菌时间0.01秒,而我国流行的UHT法通常是137℃4秒!根据国际乳品联合会(IDF)1981年第130号资料:UHT(超高温)灭菌使乳清蛋白的变性率最高可达91%;HMF(羟甲基糠醛)增多,就是说氨基和羰基发生反应;含硫氨基酸、赖氨酸损失严重;对维生素B1、维生素C、叶酸的破坏高于巴杀法5-10倍;使易被人吸收的钙离子变为不易
被人吸收的磷酸三钙。
杜群军还指出,不少企业甚至用奶粉制作常温奶(还原奶),经过几次超高温处理,其营养价值甚至不如冰激凌和雪糕。即使这样生产出的常温奶,厂家在外包装上也不忘标注“纯鲜牛奶”、“100%纯鲜牛奶”,完全误导了消费者。
奶业敏感问题被触动
杜群军的公开信,引用更多的证据证明“常温奶是铁”,表面是学术问题,事实上却再一次触动了奶业界的敏感神经——还原奶问题。因为,还原奶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常温奶。
以学者的身份提出“常温奶是铁”,杜群军的观点明显对中国乳品企业尤其是蒙牛、伊利等巨头不利。因为,常温奶占据奶业市场的半壁江山,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蒙牛三年挤进奶业四强,并计划明年销售额突破100万吨;伊利挑光明于马下,登上霸主之位,均得益于常温奶。“常温奶是铁”的观点如果成立,损害不仅仅是企业,而且“会搞垮中国乳制品加工业”。
为了保护乳品企业和乳制品加工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12月2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乳品技术专家研讨会。随后,针对杜群军的观点向业界发布“公开信”,指责“常温奶是铁”的观点缺乏科学根据。中国乳品工业协会甚至否认市面上有大量还原奶的说法,认为:“还原奶生产的乳制品不等于是营养成分被极大破坏了的劣质品,因为国家标准规定,用还原奶为原料和用生鲜奶生产的产品其主要成分基本上一样。”专家学者支持杜群军
然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说法并没有得到广泛支持。相反,业界部分专家表示认同杜群军所提出的牛奶营养价值排行榜,认为常温奶经过超高温消毒,其营养价值明显低于鲜奶,而还原奶经过两次超高温处理,营养价值降低更是显而易见。
中国乳业泰斗骆承庠教授认为,“还原奶和鲜奶作用绝对不一样!”他看了杜群军的“牛奶营养价值排行榜”之后,当面鼓励杜群军,认为作为科学工作者就应该大胆地“宣传科普知识”。
从事乳品工作几十年的上海奶协副秘书长顾佳升高级工程师肯定地说:“超时、超高温下生产出的牛奶,其中的有益细菌、维生素、钙、蛋白质和活性生物物质等均被不同程度地破坏,无论是质地、风味还是营养价值,与巴氏杀菌奶相比都无法同日而语。”他甚至称常温奶为“奶渣”,“就像豆腐和豆腐渣!”完达山集团董事长王德胜认为,还原奶和鲜奶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方面存在差距,消费者处在“模糊消费”的境地。
光明乳业副总、乳品专业博士郭本恒做过专门实验,结果显示,UHT法可以使牛奶中的免疫球蛋白100%变性,乳清蛋白变性70%—80%,维生素C损失100%。
广州奶协理事长王丁棉是中国鲜奶标识的主要倡导者。他认为,鲜奶的营养价值最高,常温奶的营养损失太大。他说,用鲜奶做常温奶是资源浪费。鲜奶应成为中国纯奶市场的主流,常温奶只能是一种补充形式。他呼吁,市场必须要规范,饮奶要理性。
面对业界专家的评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正在委托有关机构做鲜奶与常温奶营养方面的检测比较工作。本报将对此事进行追踪报道。
202_-12-22南方日报
2.好文章!
超高温奶的优势我以前也和大家讨论过,这是由于中国的奶源情况,市场情况等因素造成的,一般的奶用72度15秒德灭菌方式储存在我们现有的冷链条件下绝对是放不了2天的。他讲的理论是对的,但是为什么乳饮料在国内的消费量很高?奶酪的市场不大的原因都和市场有着很大的关系,存在即使合理,等消费者的观念提高就好了,市场可以选择和淘汰,它具有绝对的权威!
3.很多品牌都有鲜奶,通常市售的瓶装奶、屋顶包的牛奶都是鲜奶,当然有的品牌是用奶粉做的还原奶,还
是选择当地的大品牌比较放心。
4.什么都得和美国看齐!!没办法,中国的农业还是太落后了。当美国几十年前开始UHT的时候,中国前
几年就说UHT多好多好。现在一看美国人都改变了,中国却刚开始争论中。
5.你喝牛奶放心吗? 勾兑、污染及药物残留有危害
202_年02月20日11:00 南方日报
你喝的牛奶到底纯不纯?一些危及健康的杂物可能掺杂其中,你信不信?
牛奶“勾兑”办法多
杜群军对记者说,刚从部队退役到奶企工作时,那些长期在基层负责收散奶的“前辈”们向他透露:收奶要检测比重、蛋白质、脂肪、PH值这几个指标,但奶农们都有办法对付。牛奶兑水后比重变了,奶农就往里掺刷墙用的大白粉来增加固形物重量,用米汤、桐油增加蛋白、脂肪率含量。“还有往里掺牛尿的呢!”杜群军说。鲜奶容易变质发酸,而尿素是碱性物质,酸碱中和后,就可以延长鲜奶的保质期。奶业竞争加剧,奶源匮乏是普遍现象。“奶企没有不在外面收散奶的。如一家企业有自己的牧场,拥有5000头奶牛,但还要在外面收3万头奶牛的散奶。”杜群军说,养殖户在家分散饲养奶牛,自行挤奶送奶站的过程很难控制,即使奶站把关严格,但检测项目就那么几个,根本难以杜绝掺假。“更何况一些企业采取无序竞争的做法,是奶就收,根本不管奶的质量。”
杜群军说,牛奶的香浓口感也让人担心。一些企业的促销员经常对顾客说:“香不香?没加水的牛奶就这个味!”然而杜群军透露说:“鲜奶中干物质只占12%,88%都是水,喝起来应该只有淡淡清香。为了解决牛奶易于吸收的问题,现在的加工工艺中都有高压均质这一工序,如此一来,牛奶就更显得质稀味淡。如果喝起来非常香浓,那牛奶中肯定添加了香精、增稠剂、脂肪等物质。”杜群军告诉记者,他曾亲眼看过乳业“高手”添加化学合成的香精或高脂物质“炸香”,有的还添加3种不同的鲜奶香精或酸奶香精,让“头香”、“体香”、“尾香”完全与鲜奶一样,甚至超过鲜奶的口感,让人觉得更香更浓,反而显得鲜奶如同掺水般稀薄。杜群军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奶企都学会了这些手法,所以市面上的奶不少很香很浓。”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南庆贤教授曾先后访问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他认为,很多企业的原奶含菌量高,通常要进行超高温瞬间加热以彻底杀灭细菌,保证饮用安全,但如此一来,口感、风味会比较差。也许这就是不少奶企采用“勾兑”手法的原因。成都商学院食品专家张教授告诉记者:“业内人士都知道,浓香口味离不开添加剂。国家对奶制品中脂肪含量的规定有一个范围,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更浓更香,现在不少企业往往取最大值。”
广州奶协理事长王丁棉认为,消费者必须走出以“浓香”衡量产品质量的误区。普通消费者辨别不出牛奶中的添加物,是因为他们已经不知道哪一种才是牛奶标准的原味。
二次污染影响牛奶质量
一位专收散奶的业内人士向记者描述道:“不少养殖户卫生意识淡薄,牛舍条件很差。牛的排泄、喂食都在牛棚里,地面肮脏不堪,到处是粪尿和酸臭气味,苍蝇飞来飞去,过滤用的纱布很长时间都不换结满黄色奶渣……”,奶牛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牛奶的质量。
上海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顾佳生日前向记者介绍说,要生产优质牛奶,必须控制牛奶中微生物(细菌)指标。国外牧场一般规模较大,采用机械化榨乳,而且榨乳后立即冷却贮存,然后由保温的奶槽车将奶运到工厂,全过程受污染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原料的细菌数很低。
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原料奶标准”中,细菌菌落总数(TBC)指标是每毫升50万个,这个数量比欧盟的标准高了整整5倍,比德国和荷兰的国家标准高了10倍!顾佳生说,奶业发达国家实际上已经将微生物指标控制在每毫升3万个。
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奶业专家骆承庠教授介绍说,“原料奶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手工挤奶方式。如果奶头清洗不干净,容器的卫生又不过关,就会使原料奶直接受污染。
再加上牛奶由手挤到小桶、小桶到大桶、大桶到奶车,其间多个环节使原料奶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一些杂菌、大肠杆菌以及臭气等都可能从空气进入挤奶设备和生乳中,造成原料奶的二次污染。”
药物残留害了谁
内蒙古畜牧科学院一项调查发现:由于奶牛长期营养不平衡,造成奶牛产后隐性乳房炎、瘫痪、胎衣不下,原奶质量不高。林树斌说:“如果母牛吃的不是青草,体内严重缺乏维生素A。这样的奶牛产下来的奶,不仅维生素A含量少,其他维生素也会缺乏。”
“有些养牛户在较差的环境下为了实现高效益收入,大量用药物控制疾病,而不顾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为了促进生产,盲目使用激素,有的在饲料中长期加入各种药物,饲料受到污染,造成畜产品中药物含量超标,直接影响产品在市场上的形象和出口。”不少专家对此忧心忡忡。
我国牛奶标准(GB5409-85)中写道:“凡经抗生素(抗菌素)治疗过的乳牛,所产的牛乳在一定时期内仍残存着抗生素。对抗生素有过敏体质的人服用后就会产生过敏反应,也会使某些菌株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因此,主管部门在“不得收购”条款的第六条作出规定,“用抗生素或其他对牛乳有影响的药物治疗期间的母牛所产的牛乳和停药后3日内的牛乳不得收购。”
然而,实际情况怎样呢?杜群军告诉记者:“国家虽然禁止在饲料中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品,但是并没有明确规定抗生素指标,因此缺乏监查手段和监督系统。而202_年10月开始实施的《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标准》,对鲜乳卫生要求„抗生素不得检出‟,但这只是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没有作为牛奶上市的硬性指标来执行。违禁者只是由明目张胆转变为半地下式。”杜群军说,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含抗生素的奶无法发酵作酸奶,因而有的企业从来不用自家的鲜奶生产酸奶,而是购进洋奶粉来调制。
控制质量之路不平坦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一些知名奶企都在纷纷加快转变,从收购农户手工散奶向兴建机械化榨奶站、集中收奶的模式转型。农户当着收奶员的面还敢作假?此举被认为是杜绝掺假的良方。
但广东奶协秘书长林树斌对此并不乐观。他说,一个奶站的投入一般要40多万元,企业资金能否到位?此外,已经有一些奶站暴露出环境脏乱、排水不畅等卫生问题。机械化榨奶器需要用专门清理液,如果为节省开支不经常清洗,牛奶残留问题更大。有些奶站并非乳品公司投资,奶站经营者为了利润,就算养殖户不掺假,他们在把奶卖给乳品公司前也很可能往原料奶中大量掺假。
即便这些问题都能解决,奶站集中收奶模式也无法制约滥用抗生素的趋势。杜群军透露:“一片小小的检测药片就要50元,一桶奶还不值这个价,每户都验的条件不具备,一般是对整罐奶车进行检测。但牛奶都是送到厂里检,奶都混到一起了,有问题也查不出是哪户、哪头奶牛注射过药物,还能把几千斤奶都泼了?”杜群军告诉记者:“检测抗生素和激素的成本非常高。目前,检测抗菌类药物的专用药片和设备全部从国外进口,一台设备就需耗资数十万元。”
“我们号召奶企走兴建牧场、集中专业喂养之路。牧场对所有奶牛都有编号定床、完整的奶牛档案,哪头牛生病、打过激素都有数。”林树斌建议。
6.我个人意见:不反对适度勾兑.原因是奶源的质量并不是随时一致,如果要标准化,那么添加一些成分是必需的(从工业的角度),另外稳定的问题也需要添加剂,关于香精,无论巴氏消毒还是UHT,加工过程都有香味的损失,适当补充也不为过.太浓的香味就不必要.其实香精的供应商都知道,奶企业的香精消费量远不如饮料和糖果.在目前的条件下,如果不想喝勾兑的奶,那只有自己挤奶来煮,试问有多少人家有这个条件??
7.其实上面说的监测指标都是常规检测,如果检测牛奶的冰点就能够判断原奶中有没有掺水,加其他的东西
后冰点会不再是原奶的范围了,这个很难掺假。抗生素的问题,解决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种发酵,发酵能够进行才是无抗生素的奶,2-3小事出结果,一般也是能够接受的,所以大规模的企业的品质往往能够保证。
第四篇:中国奶业发展现状
中国奶业发展现状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在中欧论坛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中外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第六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经贸合作论坛”,我代表中国奶业协会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同时衷心感谢农业部国际合作司邀请我参加论坛,介绍中国奶业发展的概况。
中国奶业发展现状、中国乳品企业现状、国家奶业扶持政策和中国奶业协会开展的国际交流向各位来宾作一介绍。
首先,我介绍中国奶业发展的现状。
近十年,中国奶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2_年,中国奶牛存栏1260万头,比202_年增长1.6倍。这是202_年至202_年中国奶牛存栏情况(见表)。目前,中国奶牛存栏约占全球奶牛总量的8%。
202_年,中国牛奶总产量3575万吨,比202_年增长3.3倍。这是202_年至202_年中国牛奶产量情况。中国奶类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位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奶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北方,202_年内蒙古、黑龙江等10个主产省的生鲜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3.5%。
近几年,奶牛养殖规模化比重迅速提高。截至202_年末,奶牛存栏100头以上的场(小区)共有11142个,占到了28.4%,比202_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国13503个奶站全部纳入监管范围,机械化挤奶率达到87%。
奶牛生产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乳制品的加工生产。202_年,中国乳制品产量2159万吨,比202_年增长48%;据对36个大中城市调查,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支出达277元,比202_年增长40%。
在奶业国际贸易方面,202_年全年进口干乳制品72.82万吨,进口液态乳1.71万吨,进口总额19.70亿元,奶粉和乳清为乳制品主要进口产品,二者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92%。进口来源国主要是新西兰、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四者合计占中国乳制品进口总量的90%以上。
202_年中国乳制品出口总量为3.4万吨,出口金额0.4亿美元。下面,我介绍中国乳品企业的情况。
截至202_年3月底,中国获得生产许可的乳制品企业有643家,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114家。共有22万人从事乳品加工生产销售。
202_年乳品行业销售额达到1717.50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为89亿元。
中国知名的乳品企业主要有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光明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完达山乳业有限公司、西安银桥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这是202_年至202_年中国乳制品企业经营情况。目前各乳品企业普遍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各企业把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和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盈利及经
济效益水平总体良好。目前从主要企业公布的上半年业绩来看,大企业盈利状况较好,伊利、蒙牛、三元等企业的销售收入均达到20%以上的增长率。
下面我介绍中国政府对奶业的相关扶持政策。
奶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增强国民体质的需要。为切实保障奶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法规、标准和扶持政策。202_年10月,国务院公布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这是中国关于乳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部法规,对中国奶业进入法制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随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发布了《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2_年修订)》,《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2_—202_年)》等。
为了促进奶业生产,提高奶业生产水平,中国政府从202_年起开始实施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对使用优质奶牛冷冻精液的奶牛养殖户给予补贴,促进奶农使用优质奶牛冷冻精液的积极性,加速奶牛品种改良,改善牛群质量。
202_年中国政府启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补贴项目,逐步推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从202_年起,中央政府每年安排5亿元,对奶牛养殖场(小区)进行标准化改扩建。
202_年,农业部组织开展奶牛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中国奶业发展态势向好,奶业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同时,这也为中国奶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最后,我简要介绍中国奶业协会的国际交流。
中国奶业协会是全国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以及为其服务的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自愿组成的非盈利性的行业组织,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民间社会团体,目前有会员593家。
这是中国奶业协会的主要领导。
中国奶业协会不断加强奶业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拓展行业发展空间。202_年,中国奶业协会加入世界荷斯坦联盟,为加强中国与国际奶牛繁育技术先进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开辟了新的通道。
自202_年以来,中国奶业协会已经举办了九届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目前参展国家已达到二十多个,为国内外奶业相关企业提供了宣传、展示、合作和贸易的平台。明年6月份在河南郑州将举办第十届展览会,欢迎各位朋友来参加。
为了推进技术交流和国际合作,中国奶业协会相继召开中法、中新、中美、中荷、中澳奶业研讨会,使中国奶业企业了解国际奶业发展趋势,也让国外同行认识中国奶业。
这是今年5月在合肥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以及往年召开的国际研讨会的实况影像。
目前,中国奶业协会先后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奶业协会、企业建立了联系,我们曾前往美国、加拿大、新西兰、西班牙、瑞
典、以色列、乌克兰等国家进行奶业实地考察,以加强与国外同仁的沟通、学习与交流。
今年7月,由我率领的中国奶业代表团赴巴西、阿根廷进行了访问考察,与阿根廷中小规模奶业公司协会、牛奶生产商合作委员会和乳业中心分别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协议的签署建立起中阿奶业协会之间经常性的联系机制。
通过与其他国家在奶业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了中国奶业融入世界奶业的步伐,促进了中国奶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高。
在中国政府的有力领导和大力扶持下,中国奶业发展环境良好,中国奶业有着巨大潜力和商机。目前,中国和一些奶业发达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及贸易关系,但和中东欧国家的往来较少,希望借此论坛契机,加强今后与中东欧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最后,预祝此次经贸合作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在中国健康、愉快!谢谢主席!谢谢大家!
202_年9月22日
第五篇:中国奶业发展过程及趋势分析
中国奶业发展过程及趋势分析
胡朝阳北京四方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今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三十一号文件,这对于促进奶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我国奶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如今,中国奶业的发展不仅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亮点,而且也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的一项重大措施。
一、中国奶业发展过程
(一)奶牛养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为散户饲养、小区饲养和规模化饲养。
第一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1996年,这时期我国奶牛养殖模式一直处于“散”、“小”、“乱”的家庭式养殖,全国90%以上的奶牛由农牧民饲养,且饲养手段以手工劳动为主。当时,乳品企业的规模很小,对原奶的需求量较少,因而奶牛养殖没有形成规模,农户只是把奶牛饲养当作一种副业收入。
第二阶段从1997年到202_年,这时期主要是以伊利为代表的乳品企业提出的“公司+农户”分散饲养、集中挤奶的小区饲养管理模式,较散户传统饲养模式有了显著发展。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企业与千万个奶户建成了相互依托、同呼吸、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把分散的小农户引入了大市场,同时也提高了奶农抵御风险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原奶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当时来说,这种模式非常具有前瞻性、示范性、先进性和引导性。
第三阶段是从202_年以后,此阶段的发展趋势是规模化大型牧场饲养管理模式。虽然分散饲养、集中挤奶的模式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模式仍然存在饲养技术含量不高,劳动生产率低,原奶质量难以保证,环境污染不易解决,人畜混居,卫生防疫、品种改良等服务体系跟不上去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2_年以来,各乳品企业在品牌效应的推动下,协同当地政府部门以及第三方投资者,在奶源基地建设和管理模式上又进行了战略性的转变。把以往村村镇镇、一家一户分散饲养、集中挤奶的模式逐步转变为“现代化大型牧场”的新模式,逐步实现由大群体小规模向大规模小群体方向转变,走科
学化、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奶牛饲养道路。
(二)乳品加工
中国加工乳制品的品种主要有液态奶和固态乳制品两大类。液态奶包括鲜奶、酸奶和其他花色奶;固态乳制品主要有全脂和脱脂奶粉,而黄油、干酪和炼乳产量很少。现在国内牛奶正在朝高端奶市场发展,如蒙牛的特伦苏、伊利的金典。
近几年来,中国乳品加工企业加大了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造力度,大力实施产业化经营,通过股份制改造和强强联合等方式组建了一批有实力的奶业集团,如内蒙古伊利、蒙牛、上海光明、北京三元、黑龙江完达山等,初步改变了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局面,使中国乳业资源配置日趋合理。
(三)乳品消费
乳品正在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居民每天的生活必需品,中国乳品消费市场以超过预期的速度快速成长,已成为市场消费热点。202_年,全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为21.6kg,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量达到32.5kg,比202_年增长28%。由于消费需求旺盛,202_年共进口乳制品25万t,相当于150万t鲜奶,占全国牛奶总产量的12%左右。
中国奶类的人均消费与世界人均消费100kg、发达国家人均消费300公斤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二、中国奶业发展前景展望
我国奶业比往年的快速增长放缓了脚步,增长速度还在继续有所下降,但国家和农业主管部门对畜牧业、特别是奶业发展继续采取支持政策,品种改良使产水平有所提高,奶业养殖成本增势得到缓解,原料的奶价格在受奶源竞争的推动会有所上升,加之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提高和需求增长的刺激下,发展奶业仍然是当今畜牧业的发展重点,预计我国奶业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一)奶牛养殖
如今中国的奶业已经进入由传统拴系饲养模式向现代化散栏饲养过渡的转型期,未来奶业的发展趋势正在向朝集约化、规模化和一体化迈进,目前国内外奶牛饲养工艺趋势是自由散栏饲养,这种饲养方式更加符合奶牛的自然和生理需要,能够使奶牛全天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自由运动,使奶牛获得最大的舒适
度,提高奶牛福利,增加产奶量。
奶牛的饲喂由人工饲喂向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方式转变,全混合日粮饲喂实行分群管理,简化饲喂程序,避免奶牛挑食,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转化率,节约劳动力、降低饲料成本,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挤奶由人工挤奶、管道式挤奶向挤奶厅并列式、鱼骨式、转盘式挤奶转变,奶厅集中挤奶做到了奶牛饲养区和挤奶区的完全分开,保证了牛奶卫生和质量,在挤奶过程中能够利用先进技术对各头牛只进行全面监控,做到牛奶质量的在线监测,最终实现牛奶品质的提高。牛舍的清粪由原来的人工清粪转变为机械自动清粪,保证牛舍二十四小时的清洁干净,为奶牛和优质奶源的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未来的现代化生态牧场以奶牛养殖为载体,以有机、环保技术为支撑,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科技型的牧场。牧场通过对奶牛粪污实行综合处理,在保证消除环境污染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实现牛场的废物利用,经固液分离后的残渣进行堆肥发酵、干燥,可以作为牛床垫料或制成有机肥,垫料回收后可以继续利用,有机肥用于各种有机花卉、蔬菜、周边饲料基地和农田的施肥;废液送到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作燃料,此时“废物”变为“绿色能源”,沼液经暴氧、好氧处理后,用于绿化和饲料田的灌溉,实现污水零排放。与此同时,使用了有机肥的饲料基地的作物和农田内的副产品又被用来饲养奶牛,最后奶牛生产出高品质的有机奶,由此形成了循环的生态产业链,并且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通过生态科技牧场的建设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循环链,使牧场走向了产业化、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道路。生态科技牧场将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是中国生态奶业的样板,也是未来奶业及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乳类消费的总量将继续增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乳品市场需求旺盛,市场日趋扩大,乳类消费总量将继续增加。
1.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刺激乳品消费。据202_年国家计委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所作的调查,居民收入每增加10%,乳类消费量就相应增加0.32%。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特别是国家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促进乳品消费和开拓农村乳类消费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中国居民的奶类消费基数依然很小,据估计未来5年内,消费年增长速度将继续保持在15%以上。
2.政府的支持和对乳品宣传力度的加大为乳业消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奶业发展,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奶业,各种新闻媒体也对乳和乳制品进行了大量报道和宜传,这些都促进了奶业的良性发展和乳品消费的增长。在大中城市,乳品正在成为生活必需品。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购买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乳品营销网络的深入和扩大,乳和乳制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3.国家学生奶饮用计划的实施将推动奶类消费市场的发展 目前全国有中小学生2亿多人,根据计划,到202_年可望有1500万中小学生喝上奶,年消费牛奶约110万t。
4.有机奶的需求增加:
(1)有机奶是未来食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今世界健康食品的潮流;
(2)国内市场空白很大,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以及富裕农民的增加,我国潜在的牛奶消费市场很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消费的追求,有机牛奶在我国将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3)国家商务部发出通知对有机食品实行减免政策;
(4)跨国零售业、大卖场订购纯天然食品,满足上层人士购买欲,树立卖场形象
目前,欧洲市场上的有机牛奶价格要比普通牛奶高37%。而在德国,有
机牛奶的价格却往往要比普通牛奶高出40%。因此,本项目所产生的有机乳制品必然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这也符合人们追求安全天然食品的心理,可见市场潜力巨大。
(5)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逐渐走向健康化、安全化
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牛奶已经作为健康食品被接受。据调查,大多数有
机食品的购买者,愿意或可以为有机食品多支付20%-25%的额外价格。
(三)乳品市场的竞争将日益激烈
1.中国入世对奶业带来一定压力 根据中国人世谈判中有关奶业的承诺,人世后乳制品的关税将逐步降低,进口乳制品的价格也随之降低,这势必对中国乳制品市场带来一定冲击,特别是对那些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产品品种单
一、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较高、产品质量较低的中小乳品企业影响最大。其中受冲击最大的产品是奶粉,一些保质期较长的保鲜进口奶也会增加,奶酪和黄油由于消费量不大,影响相对较小。
2.国际乳业集团瞄准中国市场,采取各种方式积极抢滩登陆 国际乳业集团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奶类新兴消费地区拓展市场的历史告诉他们,中国将成为下一个海外大市场,这些企业已经开始以各种方式争占中国市场。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奶业生产大国拥有成本优势,把直接出口产品作为主要策略,目前中国进口乳品的64%来自这两个国家。其他地区的跨国企业则直接在中国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世界排名前20位的企业已经全部进入。瑞士雀巢在中国经营10多年,拥有多家独资和合资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网络,其竞争优势正在初步显现。
3.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趋于并购重组 以抢占奶源基地和争夺市场份额为核心,国际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市场角逐,竞争日趋激烈。光明乳业首先到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建设奶源基地和加工厂,带动各大乳品企业掀起抢占奶源基地的热潮。
4.乳品市场细分化程度提高,品牌效应将成为竞争的焦点 在乳品消费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对乳品品质和种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乳品市场细分将不断强化,以质量、信誉和服务为核心的品牌竞争将日益激烈,品牌效应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如在液态奶市场,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属于领先品牌;在奶粉中低档市场,已打造出了三鹿、完达山、伊利等全国性品牌;其他的固态奶如奶酪、黄油等伊利和光明也有所突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乳品加工业的整体实力将不断增强,乳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必将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