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文化的内涵
大学文化的内涵
大学文化是由大学历届师生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大学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它由大学的学科特色和知名学人(包括教师、学生、校友)的品格、气质和创造力共同孕育,集中体现着一所大学的个性、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基础,它包括大学的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岗位职责、校风学风等。行为文化是指师生员工在从事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生活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文化,它是办学理念、精神状态的动态体现。形象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它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反映着师生员工和社会对学校办学、教学与科研成果、学术水平等的整体评价。
大学文化建设内容的内在逻辑是从无形到有形、从观念形态到物质形态。如果将各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看作同心圆的各个层次,那么,精神文化处于同心圆的核心,其次是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最外层是形象文化。处于核心位置的精神文化对外层的文化要素具有指导和辐射作用。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路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科学把握各文化要素之间的联系,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应把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发动师生参与,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全校共同参与的格局。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必须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和营养。只有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学文化才能获得丰厚的精神资源。同时,推进文化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如果现代大学仅仅是传承文化而不能创新文化,就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无法发挥新知识、新技术“孵化器”的功能。要通过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使人们既能看到学校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优良传统,又能看到学校的现实追求和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两个车轮,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高等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大学文化建设应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紧密结合,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
开放性与选择性的关系。大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到其他文化形态的影响,又有着自身发展的规律。大学历来是各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的地方。大学应以开放的胸怀去面对其他文化形态,但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批判性和选择性,注意抵制不良思想和文化的侵蚀。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大学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即大学文化的一般内容和特点,个性则体现为每所大学自身的文化特色。大学文化体现于办学理念、教育方式、组织形式、管理制度、办学目标、校风学风等方面,这些内容具有普适性。但由于办学历史、文化传统、学科专业、知识沉淀等不同,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办学模式和风格、气质,因而大学文化又有差异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和特色是大学的生命。高校应在坚持大学文化共性的基础
上,善于发现并积极培育能够反映自身独有精神和文化特质、富有生机活力的个性文化。
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 地位 条件 作用
论文摘要:大学图书馆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发挥其导向育人、宣传育人、教育育人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部分,校园文化一方面反映大社会文化,另一方面又有其特殊性,它体现的是在学校这一独特环境中形成的鲜明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特有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及文化设施的总和。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师生为活动主体,以校园为活动空间,以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为主要内容,逐渐形成一种能全面体现一个学校特有的精神气质、文化传统、优良作风和办学理念的校容、校貌。
二、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内涵
图书馆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构成,物质文化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宽敞、明净的馆舍、先进的设备、丰富的馆藏及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制度文化是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来实现馆员的职业道德的确立、管理目标的实现以及环境设施的建设,来规范、培养大学生的品行;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最深层次文化。大学生在馆员的热情引导下阅读丰富的馆藏文献,是通过开展优质的服务和人文关怀来实现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
三、大学图书馆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的条件
1.提供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
大学图书馆是校园文化文献资料情报的交流中心,是文献信息资源的聚集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产生、发展、应用,使得现代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料更加丰富多彩,品种多样,除了珍藏着古今中外的科学文献,还添充了音像、机读文献及电子出版物、光盘数据库、网络信息等无限的文献资源,这些文献资源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启迪创新思维、为学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精神食粮,同时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为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对大学生提高文化修养,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图书馆要不断加强馆藏资源建设,一方面要扩大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涵盖面,另一方面要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杜绝不健康的书籍和网站。同时,还要提高馆员自身的素质,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献资源。
2.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
大学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场所,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它对学生教育的灵活性、主动性、全面性及可选择性的优势,利用校园文化这个为大学生展示、表现、提高、发展自我的舞台,配合学生会、团委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演讲、辩论赛、国庆征文、卡拉OK歌曲比赛、集体舞、联欢会、摄影展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的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学习和应用融为一体;把发展智力和提高能力结合起来,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团结协作精神、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参加活动,使他们的个性和才悦并由此产生自信、产生激情,从而更加激发他们的个性潜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3.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约束作用,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高尔基说:“赏心悦目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奋发图强的气氛可以促人奋进。”大学图书馆是师
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馆内环境典雅、资料丰富、设备先进、借、阅、藏合一的管理模式,全开架的借阅服务方式,充满了文化和现代科技气息;清新洁净的学习环境,陶冶了学生的艺术情操,又起到了催人奋进的作用。图书馆员关爱读者,甘愿默默无闻,做人梯、做蜡烛、做春蚕;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一流的服务为学生铺垫出一条成才之路,要经常聘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究,交流文化,开展学术导航活动,活跃大学校园的学术气氛,使学生深深地被这种特有的学术文化氛围所感染,内心受到深层次文化内涵的熏陶。这种良好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动力,给人以创新思维的灵感,真正起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
四、大学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是先进文化的传播和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塑造“四有”新人的第二课堂,是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它应主动配合高校的教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图书馆独特的文化氛围、优雅的学习环境、丰富的馆藏、网络资源以及现代化的计算机仪器设备,浓郁的学术氛围使学生们深受健康、高尚的文化气息熏陶,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水平。
1.导向育人的作用
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社会上各种观点、思想、理论也会在高校中体现出来,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很容易受到社会热点、时尚话题的影响,他们没有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的锻炼,缺乏社会经验,缺乏政治上的鉴别力和坚定性,高校图书馆要抓住时机,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导向、获取知识能力的导向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导向等几方面的工作,开展新书通告、读者导购、名人赠书、网上书店,开展导读导购活动,把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选择课外书籍,向学生推荐优秀的作品,并向大学生开设“图书基础知识”、“文献检索”讲座,使学生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汲取知识。引导大学生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校园风气,有利于大学生品格的熔铸、情操的熏陶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宣传育人的作用
大学图书馆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场所、技术、环境的优势,根据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不定期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会、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会、大学生辩论赛,通过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和每个重大纪念日纪念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革命先烈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大学生参加活动的过程也是自身思想受到影响和熏陶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独立动手能力,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宽知识视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育育人的作用
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在向成人过渡中,自身生理上相对成熟,心理上逐渐成熟,思想活跃,有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但社会经验不够丰富,使得这个年龄阶段矛盾多、困惑多,所以,图书馆员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主动地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对他们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树人;导之以行、以行正人。帮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善于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潜移默化地引导、启发学生去体验和感悟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去领略中国古老文化的思想美、形式美、意境美、形象美,在美的艺术世界里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中达到心灵的净化、思想道德的完美、人格的升华,起到文化教育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把图书馆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学图书馆在拥有丰富的馆藏、先进的设备、良好的文化氛围的同时,还拥有一批政治素质高、广博的知识、较高的业务水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馆员,他们将以坚定的政治立场鼓舞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以良好的情感感化学生,以高尚的道德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为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第二篇:大学文化内涵
大学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追求真理、严谨求实。哈佛大学的校训就一个单词:truth(真理;有人把它译为:让
真理与你为友)。追求真理,而不迷信权威。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严谨求实的文化。一位刚进哈佛的新生曾对哈佛大学校长说:“我一直在跟踪你的数据,你的数据有错误”。一个新生可以对校长说“你错了”,这就是哈佛的文化:思想胜于权威。耶鲁大学校训:light and truth(光明与真理)。胡锦涛主席202_年4月21日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说:“耶鲁大学的校训强调追求光明和真理,这符合人类进步的法则,也符合每个有志青年的心愿”。
第二,崇尚学术自由。加州理工学院的校训“真理使人自由”正是崇尚学术自由文化的体现。
耶鲁大学校长说:“只有自由探索、自由表达,才能真正发掘人类潜能”。温家宝总理在202_年11月13日与文学艺术家谈心时,九次强调自由,并引用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讲的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第三,提倡理论联系实际。麻省理工学院崇尚理论联系实际,他的校训是:“动脑又动手
(Mind and Hand)”;诺丁汉大学的校训是:“城市建于智慧”,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大学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个城市要想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就必须拥有一流的大学作为后盾,大学带给一座城市的不应该仅仅是物质上、经济上的飞跃,还包含精神文明、文化修养上的提升。
第四,崇尚道德、感恩社会。美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所大学——宾州大学,他的校训就讲
到道德:“没有道德的法规是徒劳的”。此外,还有感恩(thanksgiving),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生活,感恩自然等。总之,人的生活中,感恩情怀是不可缺少的。感恩,人生的必修课。感恩,社会能更和谐。感恩,世界能更美好。
第五,崇尚爱国主义。美国民族英雄内森·黑尔是耶鲁校友,他的名言——“我唯一的憾事,就是没有第二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把童话作家安徒生说过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丹麦是我出生的地方,是我的家乡, 这里就是我心中世界开始的地方”。在他做出杰出成就后,英国、美国都请他去,他说:“我就要在我这个只有500万人口的小国里建立一个世界认可的物理学研究所”。我国是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文明古国,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是当代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第三篇:文化内涵
第一章医院简介
三原县中医医院成立于1978年,由原城关地段医院易建而成。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是我县唯一一所以中医特色见长的综合性医院,是我县职工(居民)医保、新农合、残疾人鉴定定点医院。202_年与陕中附院建立协作关系,加挂陕中附院三原医院牌匾。医院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卫生行业“文明示范单位”、咸阳市“优秀中医医院”和“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三原县“文明标兵单位”。
医院位于县丰原街中段,占地15亩,建筑面积8000㎡编制床位180张,年门诊量9万人次,医院现有职工273名,其中卫技人员198名(高级职称18名,中级职称50名),医院拥有螺旋CT、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流变、C型臂、腹腔镜、电脑牵引床、CR及电透系统等30余种100多台件先进的医疗设备。
医院设立两个门诊部,开设内科、脑病科、普外科、骨伤科、疼痛康复科等30多个临床和医技科室,以及标准化的中西药房、制剂室。疼痛康复科、脑病科为省级中医特色专科,骨伤科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
医院坚持“中西并重,中医立院,特色强院”的办院方向,坚持走专病专科的发展之路,注重中医特色优势的发挥,针灸、推拿、按摩、火罐、刮痧、艾灸等中医特色疗法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中风病、颈肩腰腿痛、椎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等顽疾的治疗上,采用中医传统疗法配以中药制剂,内服外敷,疗效显著,颇受赞誉。专科、专病、专药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医院始终秉承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以弘扬、继承、传承、创新祖国传统医学为己任,注重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全力为患者提供一个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第二章医院文化
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
“仁”,体现了中医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为宗旨,表现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
“和”,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的治疗观,以及医患信和、同道谦和的道德观。“精”,体现了中医的医道精微,要求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的医术。
“诚”,体现了中医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要求心怀至诚于内,言行诚谨,表现在为人处事、治学诊疗、著述科研等方面贵诚笃端方,戒诳语妄言、弄虚作假。
三原县中医医院院徽及释义
三原县中医医院院徽由医标和太极图案组成,意喻中医阴阳平衡衡,天地人相合的中医药人文理念。
双鱼太极图案以绿色为背景,象征着生命与健康。十字医标,体现了医务人员以病人为中心,全方位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这样一个理念,白十字代表以病人为中心,四颗红心代表对病人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院训
爱中医,爱医院,爱同事,恪守医德,关爱病人。
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祝健康之完美。
医院精神
视病犹亲的人文精神 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刻苦钻研的拼搏精神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爱院如家的主人翁精神
医院主题文化
弘扬祖国医学,继承、传承、创新中医
药文化,做中医人,树中医魂。
发展战略
中医名医云集、驰名中医药特色科室、渭北中医名院的“三名战略”。
发展定位
中西并重,中医特色突出,中医药优势明显,名医、名科、名药齐备,专科一流,设备先进的现代化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服务宗旨
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
第四篇:我心目中的大学文化内涵
1、我心目中的大学文化内涵
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的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并且关键在于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包括精神内涵、制度内涵、行为内涵、环境内涵等。大学的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
作为一所新生的技术本科院校,其大学文化内涵除应该具有一般大学的文化内涵外,还应该具有鲜明的技术文化内涵,除了已有的“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基本校训,“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针,还应该包括“健康第一,终身受益”的人本自觉,“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的管理机制,“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工于琢器,善于创新”的学术氛围等内容,甚至还可以包括“允许失败,鼓励竞争”的容人机制等内容。
作为技术本科院校的管理者,就是要致力于将这种大学文化的精神弥漫在校园之中,融入在学生的思想深处,奔腾在校友的血液里。
2、我所期待的上海电机学院的学风、校风和教风
学风:
根据汉典对“学风”的定义为:一所学校的风气。集体的品行。一是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是指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有时也特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
我所期待的上海电机学院的学风应该是:“教师善教,学生善学,员工善管”的浓厚而和谐氛围。“教师善教”就是指每个教师都能够以自己的学识能力和人格魅力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学生传授知识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善学”就是指学生具有非常明确的学习目的、完全自觉的学习主动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融入和谐的学习氛围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具有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自觉行为。“员工善管”就是指各级管理干部和每个工勤服务人员都能够“以学生为本”,努力做到科学管理、科学服务,积极自觉地营造方便学生参加各种学习的条件和环境,充分体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效果。
校风:
校风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体现为一种独特的 心理环境,它稳定而具有导向性,是一个学校内的人物在各方面生活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和趋向。优良的校风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培育优良学风、教风的根本保证,它全面地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办学水平。
我所期待的上海电机学院的校风应该是:自强不息、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洁、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耐心细致、明德至善、温馨和谐。
教风: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
我所期待的上海电机学院的教风应该是:每个教师都能够体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良好风尚,为促进形成良好的学风起到示范作用。
体育教学中心:锁惟国
202_年5月7日
第五篇:设计文化内涵
设计直到现在,人们已渐渐地明白,设计是为人,而非产品或金钱,慢慢地明白了设计的这种人文精神。
而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性,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也是立足世界的根本。
中国的本土文化是什么?是儒学文化、五千年的封建文化,这些文化随着具体的事物通过视觉表现出来,如国画、书法、易经、禅学、五行八卦等等。民间有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这就是一种文化,是现代设计在中国急需的养科。
俗语说:“根深才能叶茂”,中国目前的设计借鉴甚至抄袭西方的很多,这只是一种盲目的拿来主义,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的设计观念,而无需从形式上去照搬,这种照搬只会越来越失却本土自己的东西,跟着别人的步伐走。
我们一直鼓吹要和西方接轨甚至对话,这种接轨是要求有自己的东西,本土的文化内涵在里头,否则只是东施效颦,让别人耻笑而已。
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之所以走向成功,不仅因为他有一流的设计意识和头脑,也由于他在设计中加入了许多很中国化的东西,如中国古钱币、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他很聪明,很懂得如何将浸淫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加入一些现代的调味剂呈现出来。他就这样一步步地跨向了世纪一流平面设计大师的行列。
另一方面,中国化的东西更能使人感到一份亲切,一份自豪,更有一种国人的设计文化。在20世纪前的欧美,没有一个艺术家会在画布上留出这么大的空白,然而,传统的中国画家们都把这片空白看作让人发挥想象的依据,中国的哲学就是强凋的万物变化不定。每当我在寻找这种契合点时,看到日本的设计作品,特别亲切,觉得自己找到了,找到有深刻理性的感性作品。古代日本是自然崇拜。一千年前文化借鉴中包括佛教、汉字书写体系和中国唐朝的艺术和建筑。日本的艺术既可能简朴,也可能繁复,既严肃又是诞,既有楚楚动人抽象的一面,又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这就是东西方交融,不正是我们要寻找的吗?从日本的设计作品中似乎看到了一种静、虚、空灵的境界,更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东方式的抽象。日本很多自称为大和民族的本土文化其实都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而中国当代的设计为什么还不及日本呢?这的的确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很多方面,但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作品本身的文化内涵,如今的中国设计师可能过多地强调了形式的方面,而忽略了设计作品本身应透露出来的内容和意境。
我一直深信,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更能让人回味,让人感到一种深度,感觉到设计的这种人文精神。
用一位美国设计师普罗斯说过的话来结束本文吧:“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是第四维: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