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暑期实践调查报告专业论文[五篇]
编辑:落花人独立 识别码:17-1097215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9 12:36:1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暑期实践调查报告专业论文

调查驻马店人对文化遗产的态度 驻马店市地处淮河上游,辖九县二区,西靠伏牛山,东控平原,南衔长江,北依黄河。自古以来,素有豫州腹地、“天下之中”之誉。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天中人民在实践中创造了辉煌璀璨的天中文化,并且留下了大量文化遗迹。我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有全国保存最完好的西周故城遗址蔡国故城;有号称中华第一炉的西平酒店冶铁遗址;有新四军发源地之一及两任国家主席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全市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5处,已查明的不可移动文物近千处,馆藏文物2万余件。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汝南保留有天中山、小南海、大成殿、开元寺、悟颖塔、东北关石桥等名胜古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确山竹沟是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重要红色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凝聚我市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市人民的骄傲,承载着驻马店悠久的文化积淀和物质财富,记载着驻马店昨日的发展。她必将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对推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驻马店历史名人荟萃。驻马店人杰地灵,从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明清,以至当今,这里人才辈出。虽说没有出过皇帝、国家重要领导人等贵族式人物,但有很多都名留青史,如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李斯(今上

蔡人),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而且对秦始皇统一法律、文字和度量衡等,做出巨大贡献,他在被逐途中写了著名的《谏逐客令》,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先生曾评价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成为儒家名人七十二贤之一的漆雕开(今上蔡人),西汉著名学者恒宽秉笔直书的《盐铁论》,南朝齐梁间思想家、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今泌阳县人)发表的《神灭论》,把古代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斗争推向了高峰„„,这些人虽说起不到对国家生死存亡有着重大影响,但都是铁铮铮的英雄。

一、调查目的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享受,拜金主义盛行,而几乎忘记了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走私文物、开掘古墓等都是现实社会中很残酷的现象,似乎没有了章法,很杂乱。所以我想初步摸清我市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通过对驻马店人的调查,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办法。为了更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促使对社会文化遗产的传承深入人心。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适龄人群,年龄在18——50岁之间。

一般情况:对本市的具有自主回答问题能力的人进行调查,然后对问卷进行总结,找出问题并想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可以给政府提一些可行的建议。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只在驻马店市区以及几个县城的城市居民,随机抽了几个村庄进行调查。问卷采取当场收回的方式,发放500份,收回483份,回收率达96.6%。

四、调查时间:

202_年08月03日――――202_年08月08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是为了调查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知程度,对文化遗产的态度,对物质的追求程度,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态度等等,因此问卷向群众提出了7个问题,如下:

(1)、你知道我市都有那些历史名人吗?请举例说明。

(2)、对历史人物感兴趣吗?

(3)、平常是否与别人交流有关于历史文化的问题?如有,是否频繁?

(4)、当你看到别人在对历史人物的雕像不恭时,你会怎么办?

(5)、是否比较热衷于物质享受?

(6)、当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冲突的时候,会选择那一种生活方式?为什么?

(7)、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该怎样对待他?

六、调查结果

在收回的调查试卷当中,大约有345份是表示对历史文化遗产没有兴趣的,只追求物质生活,觉得文化遗产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应该把它利用殆尽,这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普遍偏低;有124份是对历史文化有浓厚兴趣的,而他们还表示会保护文化遗产不被受到破坏,这些人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14份是持无所谓的态度,无论怎样都行,这就是鲁迅笔下的看客,活生生的例子;另外还有17份没有收回,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调查结果来看,大约有69%的人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深,以及根本不想去过多的了解。大约有24.8%的人是真的喜欢他,还表示他们会主动保护文化遗产不受到损害。有2.8%的人表示对这些事情不关心,不会去刻意的搞破坏,也不会保护文化遗产,也就是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约有3.4%的人没有交调查问卷,也没有弄清楚什么原因,他们也不说。

七、调查体会

从这些数据中应该能看出,驻马店人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有那么多的人不重视文化遗产,以及不愿意保护它,导致了我们的先辈留下来的精华被我们破坏殆尽,多数历史文化得不到保护。还有一部分人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应该怀疑的,他们想通过买卖文物而发家致富,这是最可耻的行径了。他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根本没想其它的,这是一种破坏式发展模式,发展只是暂时的,不能长久。不过我们还是觉得有点安慰,还有一部分人爱护文化遗产,他们正在尽力保护它不受到伤害。现在补救还不算晚吧。

纵观在中国城市现代化和乡镇城市化的过程中,特别是最近二十年来,不少城市采用类似一样的技术,追求大规模的建筑群、大体量的建筑物,导致城市面貌千篇一律,而这种单一面貌的文化正在吞噬以历史城镇、历史街区、古老建筑为标志的城市特色和民族 文化特色。有的城市为了追求提高宝贵的城市用地的使用率,使土地升值,不惜在历史文化遗产密集的区域进行开发。还有些地方为了满足现代城市中高速、便捷的机动交通的需要,改变历史城市的格局和风貌,甚至直接拆除或迁移文物古迹。许多地方在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区域进行建设时,不按程序要求先期进行必要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取得科学资料,导致了永久性的损失。上述种种问题的存在已使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老空间特色与文化环境遭到破坏,有的甚至已不复存在。给人们这样一种感觉:似乎中国人生来就是搞破坏的。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形势,现存诸多问题已造成严重后果。为了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同爱护属于我们的财富。

其一,要让大家尤其是城市的领导者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不是建设现代城市的障碍,而是构成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特征,应树立把昔日的文明与当代的成就及大自然之美融入整体的目标。

其二,建议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各行政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决定城市发展建设与文物保护的重大问题。

其三,建议就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组建多学科专家参与的谘询组织,作为政府的参谋。

其四,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应把文物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

其五,政府部门要把保护文化遗产和城市建设的计划方案告诉有关的群众,考虑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需求,使之与文化遗产保护相一致。

其六,政府部门要认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它可以是一种带来持续经济效益的物质,把它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如果不好好保护,就会损失很多经济发展的机会。

另外,我觉得保护文化遗产不仅要政府表态,它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还需要百姓认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把这种保护思想深入人心,发动群众,积极地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不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我们要身体力行。

第二篇:暑期实践调查报告论文

家电下乡调查报告

摘要:为了解我们家乡“家电下乡”政策运行情况和现状,利用暑假回家时间对 “家电下乡”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学校统一的问卷调查表对家乡的村民和“家电下乡”指定销售点通过电话和面谈几种方式进行了调查,共调查了10多个家电销售指定点,60多户农户。结果显示:家电下乡”得到了大多数农民的积极响应,大大调动了农民购买家电的积极性,对刺激消费,改善农民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 “家电下乡”政策的确一项是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

关键词:农村 家电下乡 农村发展 利益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需求严重下降,扩大内需成为各方共识,“家电下乡”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的应运而生。它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大农村消费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商家、政府多方受益,实现多赢。

㈠是生产厂家市场占有率扩大。“家电下乡”利用财政政策杠杆,引导生产企业设计、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的产品,完善售后服务,生产厂家抓住了“家电下乡”的契机,扩大市场占有率。1-6月,649个销售网点平均销售下乡商品109.3台。㈡是销售商家总利润增加。“家电下乡”引导经销商健全农村家电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实现了财政政策与生产、贸易政策的结合。同时,净化了农村的家电市场环境,有力地打击了假冒伪劣,原来松散的营销渠道变得紧密,传统的家电夫妻店开始向连锁经营转变,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从调查的10个网点看,“家电下乡”对整个销售经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了“薄利多销”,销售量增多,虽然单品利润不高,但总利润大幅增加。由于代理的品牌不同,“家电下乡”商品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有所差异,代理海尔、长虹、美的等大厂家大品牌的“家电下乡”商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60%到90%;代理航天、小天鹅等品牌的占总销售收入的20%到40%。

㈢是农村居民获得直接利益。农民是“家电下乡”的直接受益者,1-6月,我市农民可领取财政补贴0.16亿元,惠农助农政策得以体现。同时,农民通过购买手机、彩电、冰箱、空调等家电,及时享受到了现代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增加了对外信息的了解和联系,消费观念明显转变,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和提高。㈣是农村消费市场得到带动。“家电下乡”顺应了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因而在促进农村耐用品消费升级换代,促进流通企业发展,降低消费成本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居民购买的积极性,活跃了农村消费品市场。

最后是政府在农村的政策得到更灵活的运用。推广“家电下乡”政策政府不仅仅是给一些财政支持,一“补”了之。而是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更多的企业关注农村市场,不断建立和完善面向农村的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网络,改变长期形成的以单一供给结构面向差别很大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状况,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家电下乡”政策实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㈠ 政策的宣传广度和深度不够。尽管我们组织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活动进村入户宣传,并且通过电视、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但仍然没有让农民家家户户吃透“家电下乡”的政策。农民对“家电下乡”产品的种类、型号、性能、价格,在哪里购买正规产品以及如何申领补贴知晓率不是很高。部分非中标经销商打着政府补贴的幌子,进行有奖销售、墙体广告等形式的大肆宣传,混淆视听对群众进行消费误导,通过对部分村民的调查了解,知道买家电给补贴的占70%,知道买什么牌子的、多少价格范围的占35%,因此,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政策普及率较低的问题。

㈡ 家电下乡产品的缺货断货问题。产品的缺货断货存在两方面的情况,一是热销类型的断货,据部分经销商反映,有部分热销类型产品比如样式新颖、功能特殊商品经常断货,而且断货时间较长,虽经其与厂家努力协商,仍然时有断货现象。二是部分家电产品根本就没上过货,据调查,部分手机销售网点家电下乡产品销售专柜连一部家电下乡产品也没有,农民想买也买不到,影响了家电下乡产品的销售进度。

㈢ 产品档次不高,型号层次不全。目前中标的家电下乡产品品种、型号不丰富,款式不新颖,选择余地不大,不合农民消费需求。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电视机中标机型中,经调查,电视机不仅中标型号较少,而且机型老化,导致电视机销量不大,农民迫切希望国家能够增加一些高档次的产品。相对而言冰箱、洗衣机机型较广,比较符合农民需求,销售状况较好。

㈣销售部门存在重消售,轻报送现象。按规定销售网点于产品售出后3日内必须录入信息,农民凭税务发票、随机标识卡等有关证明材料才能到乡镇财政所领取补贴。但销售网点往往在产品售出后迟迟不录入信息,以至于农民到乡镇财政所办理补贴手续时,乡镇财政所在网上无法读取销售信息,农民不能及时领取补贴。

三、对“家电下乡”政策的建议。

针对调查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形成了几点建议。

㈠宣传工作要深入。一是建立宣传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通过有线电视、报纸杂志、乡村专栏、网点标语等方式广泛宣传家电下乡活动,宣传要不间断、深入,营造氛围,掀起热潮;二是要求中标企业和销售网点积极投入到宣传之列,使宣传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

㈡简化补贴程序。目前补贴申报程序主要集中在农村消费者与政府部门之间,有农户反映,有时反复奔波的路费反而超过补贴费,大量农户和部分销售商建议,希望政府简化补贴程序,一种方法是减少中间环节;另一种方法是直补到销售商,销售商在销售商品的时候直接把补贴兑付给消费者,或者在销货款中直接扣除,再由销售商根据相关要求和程序规定与财政部门结算。

㈢ 扩大下乡产品范围。进一步放宽家电下乡产品的范围。农民大都根据消费水平

配备了相应的家电产品,家电产品需求在农民消费水平上基本趋于饱和,家电销售量上升空间有限;部分乡镇农民购买能力较低,加上宣传力度和领取财政补贴手续繁琐,财政补贴13%的惠农政策无法刺激农民购买欲望。希望生产厂家,要针对农民农村特点,提供针对性强的产品,在节能、环保、耐用和安全功能等方面下功夫,对一些难懂又不实用的功能和包装,完全可以简化。质量可靠、功能实用、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才是农民最需要的。

㈣规范销售网点。在明显位置悬挂统一的家电下乡指定店标识,张贴统一的家电下乡产品公示栏和农民购买须知,方便农民朋友确认。督促销售网点,设立家电下乡产品专区(柜),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标准,搞好维修服务,并做好销售信息的登录工作,让农民买得放心,用得称心。对于在销售过程中弄虚作假、搞虚假宣传以及坑农害农、扰乱流通秩序行为的,坚决取消其销售资格。

㈤ 加强监管合力。在家电下乡的过程中,因牵扯部门较多,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采取共同协作配合,强化对每个家电销售网点的监督管理,随时开展工作调查研究,掌握了解新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随着下乡产品的增多,农民购买能力的提高,家电下乡工作的工作量会逐渐加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也会逐渐增多。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作好本职工作,我们管理、操作人员会加倍努力,再接再厉让家电下乡政策惠及平松乡每一位老百姓。

参考文献:

[1]吴树青.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

[2]李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问答.中共党史出版社.

[4]百度网

第三篇:暑期实践调查报告专业论文

调查驻马店人对文化遗产的态度

驻马店市地处淮河上游,辖九县二区,西靠伏牛山,东控平原,南衔长江,北依黄河。自古以来,素有豫州腹地、“天下之中”之誉。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天中人民在实践中创造了辉煌璀璨的天中文化,并且留下了大量文化遗迹。我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有全国保存最完好的西周故城遗址蔡国故城;有号称中华第一炉的西平酒店冶铁遗址;有新四军发源地之一及两任国家主席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全市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5处,已查明的不可移动文物近千处,馆藏文物2万余件。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汝南保留有天中山、小南海、大成殿、开元寺、悟颖塔、东北关石桥等名胜古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确山竹沟是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重要红色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凝聚我市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市人民的骄傲,承载着驻马店悠久的文化积淀和物质财富,记载着驻马店昨日的发展。她必将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对推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驻马店历史名人荟萃。驻马店人杰地灵,从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明清,以至当今,这里人才辈出。虽说没有出过皇帝、国家重要领导人等贵族式人物,但有很多都名留青史,如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李斯(今上蔡人),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而且对秦始皇统一法律、文字和度量衡等,做出巨大贡献,他在被逐途中写了著名的《谏逐客令》,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先生曾评价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成为儒家名人七十二贤之一的漆雕开(今上蔡人),西汉著名学者恒宽秉笔直书的《盐铁论》,南朝齐梁间思想家、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今泌阳县人)发表的《神灭论》,把古代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斗争推向了高峰„„,这些人虽说起不到对国家生死存亡有着重大影响,但都是铁铮铮的英雄。

一、调查目的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享受,拜金主义盛行,而几乎忘记了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走私文物、开掘古墓等都是现实社会中很残酷的现象,似乎没有了章法,很杂乱。所以我想初步摸清我市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通过对驻马店人的调查,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办法。为了更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促使对社会文化遗产的传承深入人心。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适龄人群,年龄在18——50岁之间。

一般情况:对本市的具有自主回答问题能力的人进行调查,然后对问卷进行总结,找出问题并想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可以给政府提一些可行的建议。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只在驻马店市区以及几个县城的城市居民,随机抽了几个村庄进行调查。问卷采取当场收回的方式,发放500份,收回483份,回收率达96.6%。

四、调查时间:

202_年08月03日――――202_年08月08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是为了调查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知程度,对文化遗产的态度,对物质的追求程度,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态度等等,因此问卷向群众提出了7个问题,如下:

(1)、你知道我市都有那些历史名人吗?请举例说明。(2)、对历史人物感兴趣吗?

(3)、平常是否与别人交流有关于历史文化的问题?如有,是否频繁?

(4)、当你看到别人在对历史人物的雕像不恭时,你会怎么办?(5)、是否比较热衷于物质享受?

(6)、当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冲突的时候,会选择那一种生活方式?为什么?

(7)、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该怎样对待他?

六、调查结果

在收回的调查试卷当中,大约有345份是表示对历史文化遗产没有兴趣的,只追求物质生活,觉得文化遗产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应该把它利用殆尽,这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普遍偏低;有124份是对历史文化有浓厚兴趣的,而他们还表示会保护文化遗产不被受到破坏,这些人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14份是持无所谓的态度,无论怎样都行,这就是鲁迅笔下的看客,活生生的例子;另外还有17份没有收回,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调查结果来看,大约有69%的人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深,以及根本不想去过多的了解。大约有24.8%的人是真的喜欢他,还表示他们会主动保护文化遗产不受到损害。有2.8%的人表示对这些事情不关心,不会去刻意的搞破坏,也不会保护文化遗产,也就是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约有3.4%的人没有交调查问卷,也没有弄清楚什么原因,他们也不说。

七、调查体会

从这些数据中应该能看出,驻马店人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有那么多的人不重视文化遗产,以及不愿意保护它,导致了我们的先辈留下来的精华被我们破坏殆尽,多数历史文化得不到保护。还有一部分人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应该怀疑的,他们想通过买卖文物而发家致富,这是最可耻的行径了。他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根本没想其它的,这是一种破坏式发展模式,发展只是暂时的,不能长久。不过我们还是觉得有点安慰,还有一部分人爱护文化遗产,他们正在尽力保护它不受到伤害。现在补救还不算晚吧。纵观在中国城市现代化和乡镇城市化的过程中,特别是最近二十年来,不少城市采用类似一样的技术,追求大规模的建筑群、大体量的建筑物,导致城市面貌千篇一律,而这种单一面貌的文化正在吞噬以历史城镇、历史街区、古老建筑为标志的城市特色和民族 文化特色。有的城市为了追求提高宝贵的城市用地的使用率,使土地升值,不惜在历史文化遗产密集的区域进行开发。还有些地方为了满足现代城市中高速、便捷的机动交通的需要,改变历史城市的格局和风貌,甚至直接拆除或迁移文物古迹。许多地方在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区域进行建设时,不按程序要求先期进行必要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取得科学资料,导致了永久性的损失。上述种种问题的存在已使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老空间特色与文化环境遭到破坏,有的甚至已不复存在。给人们这样一种感觉:似乎中国人生来就是搞破坏的。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形势,现存诸多问题已造成严重后果。为了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同爱护属于我们的财富。

其一,要让大家尤其是城市的领导者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不是建设现代城市的障碍,而是构成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特征,应树立把昔日的文明与当代的成就及大自然之美融入整体的目标。

其二,建议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各行政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决定城市发展建设与文物保护的重大问题。其三,建议就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组建多学科专家参与的谘询组织,作为政府的参谋。

其四,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应把文物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

其五,政府部门要把保护文化遗产和城市建设的计划方案告诉有关的群众,考虑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需求,使之与文化遗产保护相一致。

其六,政府部门要认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它可以是一种带来持续经济效益的物质,把它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如果不好好保护,就会损失很多经济发展的机会。

另外,我觉得保护文化遗产不仅要政府表态,它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还需要百姓认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把这种保护思想深入人心,发动群众,积极地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不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我们要身体力行。

第四篇:暑期实践调查报告

暑期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调查

姓名:朱友婷

学号:90942Y20

班级:90942Y

【内容摘要】 目的:调查本地(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农民工子女就学现状,了解来本地民工子女受教育方面的需求,为政府和社会制定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主要以个人访谈的方式及挨户询问记录邻居采访对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各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进行了询问调查。结果:很大部分农民工子女与父母分离,在原籍读书,由长辈来照顾;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缺乏资金设备和高质量的师资力量;生活也由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寄钱回家提供。结论:外地来京农民工子女就学现状令人担忧,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最好的办法是政府、社会和个人协力办教育。

由于受外地高收入的吸引,他们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大城市打拼,为的只是让自己的子女父母生活更好一点,这些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就随之凸显出来。由于教育经费和户籍管理的原因,外市一般不会向他们提供9年义务教育,也不会向他们提供与本市市民子女一样的高等教育,所以他们的子女大都在本地读书,由留守老人来照顾。那么这些留守农民工子女目前就学的现状如何?他们的生活怎样?他们在受教育问题和生活问题上有什么困难和需求?政府和社会应该如何干预如何帮助?为此我利用暑假时间对盐城市建湖县各村的民工子女进行了系列调查。

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难题,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农民工已经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于大中城市的角落,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离不开进城农民工的艰辛努力,我们不能否认农民工在城市经济建设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然而,当前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子女就学问题日益成为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不加以解决好,将会发展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所以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加以切实解决,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

农民工子女实际上包括了两个群体,一个是流动儿童,一个是留守儿童。从这样一个整体的概念出发,这两个群体都是我们所要关注的。这两个群体之间,从整个变化态势来讲,是动态的,今天的流动儿童可能会成为明天的留守儿童,今天的留守儿童也可能成为明天的流动儿童。

农民工子女教育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制度的创新问题,它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制度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就教育问题来谈教育的制度创新,因为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只是技术性的问题,不是起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当务之急,是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要经济制度的改革,要消灭城乡两元制度,这个制度不改革,经济不发展,城乡的差异造成了农民工子女教育永远解决不了,为什么农民要进城,就是因为经济水平的差异,经济制度的差异,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加之城市劳动力的缺乏,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面临的困难

1.上学费用高。一般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家里条件大多不是很好,他们的收入相对较低。对于大额的学习费用,他们支付起来有比较困难。目前国家已经实行了学费减免的政策,书本费和学费已经减免了,这给许多农民家庭带减轻了负担,但对这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家庭来所,依然是个不小的数额,所以,他们必须外出打工挣钱才能让孩子有书可读。

在调查的过程中,有许多小孩指出,校服费、资料费、外教费等,他们都要求迟交缓缴,或者跟邻居借等父母的钱寄到再还。

农民工子女的读书年龄普遍比同年级孩子大,因为父母没钱供读所以比同龄人晚一两岁才读书。

2.心理问题突出。文化背景各异、学习方式不同, 农民工子女心理发展不平衡。农民工子女大多来自经济条件比较差、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偏远农村,且农民工子女都是从农村的学校直接进入本地,他们和真正的农民并不相同,而是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来自本地孩子的歧视,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也让农民工子女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

3.家长思想观念落后。家庭能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上的帮助对学生适应性有显著影响。调查表明,大多数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还是非常关注的,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家长不能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辅导。

4.学习无人辅导。在家的孩子基本靠祖父母照顾,而祖父母基本都是文盲或半文盲,根本无法帮助孩子辅导补习功课,功课基本靠课堂听,所以成绩也是不是很突出。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困难的原因

首先,农民工的收入不稳定且较低,属中等或中下等家庭,农民工的经济收入不高,50%的人月收入在800~1200元,收入较低的同时,在子女教育费

用上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只得在家吃住也方便,在学习生活上的花费相对也较低。

其次,许多地方在计算经济发展总量和列举政府时,基本上以本地常住人口作为基数。如果增加了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政府既要增加财政收入的支出,还要拉低已经被人为高估的教育标准,影响到政府部门的形象。因此,当地主管部门只得采取排斥的办法来避免此问题的发生。

再次,城市人对农民工进城数量的担忧?押城市人已经习惯于单身农民工在城里就业,从事险、脏、累的活,他们只提供廉价劳动力,由于没有子女和家庭的负担,城里人不必担心他们留在城内和城里人分享城市的公共福利与资源,也不用害怕城里出现大量的贫民窟。

第四,公办学校费用高,数量有限,而民办学校设施简陋,并没有像公办学校一样掌握着大量公共资源,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人口学校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的不到30%,教学质量甚忧,停留在识字、扫盲和拓管的层次上,不利于农民工子女的发展。

三、农民工进城务工对农村的影响(利与弊)?

利:

1、增加收入:务工收入一定大于务农收入

2、学会了一门手艺,增加了一些知识等

3、扩大了关系网络,增加了与人交往的技巧

4、提高对后代教育的支付能力:有钱给孩子交学费,买必要的学习辅

助工具

5、提高赡养老人的支付能力:有钱给老人治病,买保健品等

6、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

基本上都带回家里,用于修建新房,购买大宗家用电器等。

7、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一部分农民外出务工,缓解了土地承载

压力,也使得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经济作物成为规模经营的首选,这样就改善了农业产业结构。

8、有利于城市发展,城市各行业发展较快,人力资源供不应求所以这

块由农民工补上,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弊:

1、疏远了跟家乡亲友的关系,减少了原来具备的初级社会资本存量。

2、减弱了在子女人格塑造方面的教化功能,减少了对子女学习和成长的关注,导致子女的被遗弃感,从而增加了他们产生心理和行为偏差的概率。

3、虚假示范效应:常年外出的父母出于对子女的愧疚,对他们常常出

手大方,使子女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在外面挣钱很容易,导致他们厌学情绪的产生和蔓延。

4、弱化了对老人的赡养功能:尽管外出务工提高了对老人的经济支持

力度,但一方面老人本来就处于消费低谷期,另一方面老人更需要的是精神支持,因此,总的来说,对老人的赡养力度是下降了。

5、强化了祖孙互动的消极效应。本来儿孙绕膝是天伦之乐的体现,但

如果老人膝下只有少不更事的孙辈,老人就不得不担负起照料他们学习、生活的重任。祖辈不得不收起慈祥的天性,摆出父辈才有的威严,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祖孙之间关系的紧张。另一方面,有些自身还很弱小的孙辈不得不代替他们的父母照顾年老体弱的祖辈,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如果祖孙辈之间有了父辈的自然连接,那么这两辈人之间的互动将会是其乐熔融的两性互动,缺失了这一环,其消极效应就被放大了很多倍,以致于成为他们不能承受之重。

6、增强了农民被剥夺之感,增加了社会动荡的因素。在城市里,干同

样的活,农民工拿得最少,而且各项社会保障也与他们无缘,还要遭受自己国人的歧视。一旦年老体弱,他们还是得回到农村。如果发生工伤事故或者得了职业病,往往会被提前打发回家乡。如果讨薪,还可能遭遇生命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会产生绝望感,而一个绝望的人是可能干出一些不理性的事情的,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结果

一、民工子女家庭及就学的一般情况

1.农民工子女多不是独生子女,女孩到成年之后便不再读书,在家干农活或给单位打工。

2.学校教学设备较差,体育设施较差,师资力量较弱。

3.父母职业以个体经营和给个体单位打工为主,以后的排序为:无业,集体单位打工和其他。

4.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大多集中在800~1200元/月。

5.家庭居住面积较拥挤,大多为三间平房

6.学校距离家较远,多数骑自行车上学,少部分不行活或骑电动车。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同样有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其重要性

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我有个梦想,不远的将来,在佐治亚的红山上,黑人的孩子能和白人的孩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般的情谊。”今天,我们也有个梦想,那就是民工的子弟能和城里的孩子坐在同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共同接受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必须指出,民工对当地城市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一般从事繁重甚至危险的、城里人不愿干的工作,但收入低廉,他们在农村交纳了教育附加费,在城市也交纳了工商税等费用。他们负担了城乡双重费用,他们的子女却不能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极不公正的。

如果明天的民工子弟仍不能接受良好的、高质量的现代教育,那么,民工的子弟明天很可能还将是民工,他们仍然会生存在城市的边缘,继续成为烈日下被晒得皮肤黝黑,严冬里蜷缩于工棚内的民工,他们依然难以享受城市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只有当这些“如果”都不复存在的时候,今日的民工子弟才能跨过城市与农村的鸿沟,成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实现平等,应从消除歧视做起。让每一个民工子弟都能享受到城里孩子的待遇。

宣传与呼吁

以我们活动所的资料和结论为基础,紧扣主题发起社会宣传活动,以期唤起全社会人士对此问题的重视。从而达到“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作用,并使我们的活动无愧于青春,有益于时代。

我们的行动是:

1.通过互联网发起网络宣传:

众所周知,互联网是目前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重要的信息获取方式之一。可以说,目前“信息时代”浪潮下的各种信息传递方式中,互联网所承载的网络传播方式是最方便、最普及也是最迅捷的一种。我们利用网络资源向全社会公布我们的研究结论并以期引起广泛关注。在众多的网络宣传方式中,我们最终选择了BBS也就是网上论坛方式。其原因是此方式覆盖面广且上传资料方便,互动性也很强。故此,其有利于我们与社会人士的双向交流和资源共享。我们拟派几名网络高手到国内各大门户网站BBS上发表我们的结论和呼吁,并等待、回复社会的回应和疑问,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2.致信教育部与北京市政府:

人民政府是人民意志的代表,其下属教育部门是以人民的力量为保证下一代的受教育权利而设立的职能部门。可以说,如果我们能使教育部门知道我们对此问题的重视,便也就是利用人民的力量来帮助那些困难的外来人员子女。所以,我们已经采用信函的方式,将调查、分析结果告知教育部与北京市政府,使其了解这一问题已受到以我们为代表的广大中学生的关注。同时,由于我们在调研工作中获得了一些自己独特的对此问题的看法,我们也将把它们汇总起来,为教育部与北京市政府提供一些提案用以解决这一问题。此行动可能将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并为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提供更多的解决途径和解决机会。

我们的建议和设想

1.建立民工子女学校:民工子女学校作为政府承办的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论是从师资力量,软硬件设备,教学能力和质量,学费征收,伙食和住宿等学校条件上,还是从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优秀人格的培养上来讲,对于民工子女都是最适宜的选择。所以,政府更多更好的建立打工子女学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根本方案。

2.选择建立打工子女学校的地点:我们认为政府应当通过调查北京市及近郊外来民工人员的分布,选择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建立民工子女学校。同时为了解决一些分散居住的外来民工的子女受教育问题,可以在一些地区建立寄宿制的民工子女学校。这些学校的建立,能够让民工放心地把孩子送进学校。

3.私立民工学校的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私立学校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性质类似于希望小学,这是一类非盈利性质的学校。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并不甚好,但是收费不高;另一类是私人创办的盈利性质的学校,这类学校收费高,教育质量也不理想。我们认为或者政府出资接收这些私立学校,将其转变为公私合营或者公办学校,或者由政府出面干涉这些学校的运营,例如政府可以派出教学督察进驻这些私立学校,监督其教学状况和收费标准。这样一来可以逐渐转变私立学校教学质量差收费高的问题,让这些学校也为解决外地来京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贡献力量。

4.降低学校门槛的问题:考虑到外来人员的经济状况,他们对于普通学校的数额巨大的借读费是无法接受的,对于私立学校的高收费也感到捉襟见肘,所以要降低北京学校的门槛,让更多的民工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5.在全国各地建立打工子弟学校的想法:毕竟北京的办学能力也是有限的,民

工的子女不可能全部进入北京接受教育,所以为了让他们能够在家乡接受完善的教育,可以考虑在外出打工人员较多的省份及地区建立打工子弟学校。这些学校应当由当地政府承办,降低门槛,这样才能让出外打工的父母不再有后顾之忧。

6.建立完善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系统:对此我们提出的方案是:广泛建立小学和初中,适量建设寄宿制的高中和职高。高中和职高的可以根据需要建立,解决民工子女进一步求学的要求,并为他们中能力出色的学生继续报考大学提供了机会。必须提出的是:这些高中和职高的门槛必须降低,要让外来人员可以接受。

第五篇:暑期实践调查报告

寒假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智力支乡 实践自我 关注教育

调查对象:南曹村民

调查时间:202_年1月25日——202_年2月10日

调查方法:深入农村走访调查

调查内容及经过:南曹乡隶属新郑市,位于郑州市东南部。上午10点左右,我们来到南曹乡。通过我们的走访调查,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的眼睛里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期盼。听到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一些客观现实又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在南曹乡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8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自己未来几年内的最重要支出。在资金比过去有了保障之后,我们支持农村教育已不仅仅是财力上的帮助,还应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做人的道理、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和大局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通过调查和走访,我们发现:

一.农村教育投入不足

首先我们服务队随机采访了当地的一位村民李永强,他将他们家一年的收支情况详细的介绍给我们:8亩地种一季小麦、一季黄豆,扣除买化肥、农药的费用和一家人的口粮,一年现金收入6100多元人民币,农闲外出帮人打工赚回3千多元,为3个孩子教育支出7千元,电费和其他生活开支1千元。

在这份“收支清单”里,7千元的教育支出对年收入刚过9千元的李永强来说显得很沉重。这笔庞大的开销使已经增收的他也只能勉强维持家里的收支平衡。“一个

女儿念大学,两个儿子读高中,好多费用说免免不了。”李永强家的情况深刻反映了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

二.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教育

我们服务队选了两户存在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采访。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各异,综合比较归纳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习方面:厌学,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请假,和社会人员有来往,学习主动性不强。

(二)生活方面:在家中缺乏监督、管理,故而散漫、任性。生活上没有父母照顾,老师关注不够,晚上不按时睡觉,有爱看电视和玩游戏的不良习惯。

(三)心理发展性格方面:易被外界不良行为误导,难以开展家校联系,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部分留守儿童胆小、懦弱,有委屈不敢报告。

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一方面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出过大而无力接收,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是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收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根据我们调查走访发现的问题,我们服务队在辅导老师郭峰老师的指导下,提出了一些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一.为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我们首先要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再次要把教育经费的使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落到实处。

二.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再次,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

三.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改善。

四.切实落实“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侧重对“留守儿童”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举办有关主题班会,开展募捐活动。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儿童开展一至二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节假日期间,组织留守儿童开展集体活动,通过设置亲情电话,定期让留守儿童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专门安排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通过这次实践,我感觉到我们这代人肩上的压力。面对着国内外的新形式,我们必须更具有竞争力和挑战性。

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勤奋,不但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掌握独立学习的方法,以便以后随时地给自己充电,我们必须培养协作的能力,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很多时候需要协作的精神。

大学期间,我们要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人际交往能力,现在很多大学生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走向崩溃的边缘。在缤纷复杂的社会,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立足之本。

在我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而奋斗时,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积极地响应国家的号召,为自己的理想而行动!

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升达国贸峰之队202_年2月10日

暑期实践调查报告专业论文[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