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常用说明方法练习题
编辑:深巷幽兰 识别码:17-896763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2 23:57:2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常用说明方法练习题

常用说明方法练习题

请你指出以下句子各用什么说明方法:

1、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2、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5、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有3200具,西德有1000具,英国有200具。()

6、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

7、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8、鲸的鼻孔长在脑袋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9、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4.5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10.“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作用。()

11、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

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12、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13、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14、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15、学校教室面积有35平方米,有我家的客厅两个大。()()

16、学校墙面上有许多闪光石,远远看去,就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很漂亮。()

17、太平洋所占的面积差不多等于其它三个大洋的总和,比最小的北冰洋大十四倍。()()

18、大礼堂顶上藏着比北京新扩建的长安街路面还要宽的十二榀钢屋架。()()

19、我国名胜古迹十分多。诸如泰山,黄河,故宫,孔府,普陀山,明孝陵,香格里拉等。()

20.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2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几何图形叫做角。()

22、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23、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

24、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

第二篇:说明方法练习题

说明方法练习题(一)

1、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这是因为成年人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心理学上称为“联想”。人的记忆就是以联想为基础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建立联想,记忆力就会相应提高。马克思五十多岁时开始学俄文,六个月后,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阅读著名诗人与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谢德林等人的原文著作了。这是由于语言知识丰富,能够通晓很多现代和古代的语言的缘故。(举例子)

2、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分类别)

3、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下定义)

4、肥料是能供给养分使植物生长的物质。(下定义)

5、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下定义)

6、工程技术的科学叫做应用科学,它是应用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来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学问。(下定义)

7、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作比较)

8、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9、漩涡旋转得最急时,非常危险,大小船只都无法驶过。因此当地在水道两端都设有信号站,白天悬一个红球,夜间亮一盏红灯,表示水道不宜航行,若是两个红球或两盏红灯,则表示船支可完全通过。1905年,瑞典一艘运载铁矿的船只“英雄”号,不顾水道前头信号站的警告,试图强行驶过大漩涡,结果被甩向岸边撞得粉身碎骨。(举例子)

10、树林能遮荫、降温,也能蒸发大量水分。树林通过改变太阳辐射和大气流通,直接影响空气的温度、风速、降雨量等自然因素。有林区比无林区夏天温度低3℃一7℃,冬季要高O。5℃一2℃:雨量可增加15%一20%;暴雨通过林带风速能降低20%一25%。一棵树仅一个夏天,平均要向空中蒸腾202_公升水,故在森林的上空和附近,湿度要比没有森林的地区高15%一20%。森林自己形成一个小循环。使蒸腾的水蒸汽补充大气温度,凝结成雨云而肇水。(列数字)

11、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打比方)

12、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的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作比较)

13 临街的窗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列数字、作比较)

14、我国名胜古迹十分多。诸如泰山,黄河,故宫,孔府,普陀山,明孝陵,香格里拉等。(举例子)

15、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列数字,作比较)

16、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作比较)

17、1905年,瑞典一艘运载铁矿的船只“英雄”号,不顾水道前头信号站的警告,试图强行驶过大漩涡,结果被甩向岸边撞得粉身碎骨”(举例子)

18、就拿风来说吧,有些地方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举例子、列数字)

第三篇: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明方法练习题

常用说明方法练习题姓名:

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

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

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

[引用]: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彦、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例如《太阳》中: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作假设]:例如《太阳》中:“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霜雨露,没有草木野兽,自然也不会有人。”这就强调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请你指出以下句子各用什么说明方法:

1、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2、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5、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有3200具,西德有1000具,英国有200具。()

6、假如大气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7、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

8、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9、鲸的鼻孔长在脑袋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10、他吓得直哆嗦,就好像看见了鬼一样。()

11、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12、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13、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14、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15、学校教室面积有35平方米,有我家的客厅两个大。()

16、学校墙面上有许多闪光石,远远看去,就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很漂亮。()

17、太平洋所占的面积差不多等于其它三个大洋的总和,比最小的北冰洋大十四倍。()

18、大礼堂顶上藏着比北京新扩建的长安街路面还要宽的十二榀钢屋架。()

19、我国名胜古迹十分多。诸如泰山,黄河,故宫,孔府,普陀山,明孝陵,香格里拉等。()

第四篇: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的作用

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形象性、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说明方法的种类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

小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

中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作引用、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

“作假设”小学和初中不常用,一般是到高中才可能学到。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例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就举出了新疆和内蒙古沙荒区治沙成功的事例,说明“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2)作引用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引用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传说,谚语俗语,诗词句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就引用了唐朝张嘉贞的话,说明赵州桥的设计和施工巧妙绝伦。

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用古诗:是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3)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例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中,为了说明宴会厅的建筑面积,作者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有五千个席位的宴会厅又是另一番景象。它的面积有七千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设计的精巧也是罕见的。”

《看云识天气》一文中,拿云和云作比较。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好处: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4)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例如《死海不死》一文中说明死海的长、宽、深的文字。《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中,也用一系列数字来说明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5)分类别

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运用分类说明法,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和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例如:《看云识天气》中就分别说明了各种云的形态。

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6)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方法中的打比方与修辞手法种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例如:《中国石拱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就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表现出石拱桥的基本特征,给人以美的感觉。

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7)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的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注意 摹状貌与打比方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只要不是明显的比喻,或者只是单一的比喻,一般归入“打比方”中。

好处: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

(8)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例如《统筹方法》一文中,作者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给统筹方法下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语言简明、扼要、准确。

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人”的定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关于“统筹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

好处: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

(9)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什么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词语可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为“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符合客观事实,因为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也有可能是冰雹。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释说明。

好处: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理解。

(10)画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好处: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11)作假设

假设说明即用假定的环境来预设将出现的状况说明事物的方法。

例如《太阳》中:“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霜雨露,没有草木野兽,自然也不会有人。”这就强调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好处:从事物的另一方面阐述,以小见大,简单易懂。

第五篇:说明方法

说明文复习之一分析方法

一、教学目标:

1、阅读短文,学会分析方法。

2、掌握分析方法的知识,学会做题。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分析方法的知识,学会灵活做题。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二)记住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事物的某种特征;

2、作比较:通过比较,突出了事物的某种特征;

3、打比方: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事物某种特征;

4、列数字:从数量上更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某种特征;

5、下定义、作诠释:揭示事物的性质,使读者把握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属性;

6、分类别: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从多角度说明事物,使说明更清晰完整。

7、画图表:增强说明的直观性,可以使复杂的事物一目了然,给人以清晰的认识。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石无鱼

⑴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泥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⑵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结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

⑶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⑷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

⑸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⑹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晴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线菌随着潮湿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早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土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⑺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丝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⑻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选自《大科技》202_年第1期,有改动)

9、请概括“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的原因。(4分)

10、说说文章第⑵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1、文章第⑺、⑻两段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4分)

12、文章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有哪些好处?(4分)

答:

參考答案

9、放线菌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1分);土壤干旱的时候,放线菌渐渐枯死长出孢子(1分);下雨时,孢子长成的放线菌释放出能够散发出清香的化学物质(1分);随着潮湿的空气中小液滴的弥漫,人们对泥土清香感受就更明显(1分)。

10、本句运用了打比方(或比喻)的说明方法(1分),形象(或具体生动)地说明了(1分)放线菌菌丝(1分)丝(或形)状的特点(或像一棵树一样,像一根草一样)(1分)。

11、散发清香(1分);生产抗生素的宝库(1分);制造味精(1分);是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1分)。(或如能完整答出后三点内容,可给4分)

12、以问句(或疑问)的形式设题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或引发读者思考;或引发读者探究雨后清香的来源)(2分);从生活现象入手,可以更好地引导读者逐步去探究事物的本质(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现象到本质,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或从泥土雨后清香发现放线菌这种细菌生长的状况)(2分)

常用说明方法练习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