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读画笔记
编辑:眉眼如画 识别码:17-730661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04 08:57:1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读画笔记

读画笔记

何溶

2012-10-9 10:19:10来源:美术

在总结三十年来的创作经验和教训时,我觉得有这样一个问题值得研究:十九世纪俄罗斯的巡迴展览画派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在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中,从我们的一些油画创作可以看得出,确从列宾、苏里科夫等大师那里学到了好的东西。今后也还值得对那些大师们的艺术成就进行研究探讨。但是,从贯彻外为中用这一方针来看,我们却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似乎只有巡迴展览画派才值得我们借鉴,因为它是“最现实主义的”。其他,什么米勒、戈雅、伦布朗、委拉斯贵支„„,则都是“资产阶级的东西”,至于印象派、后期印象派则“谈虎色变”,若提到马蒂斯简直如洪水猛兽,根本不敢接触。这种借鉴上的狭隘,造成我们油画创作上的画路单一。这种片面性遍及全国油画界,至今还明显可见。

最近看到斐文昆的油画《人民音乐家——聂耳》(见本期画页),觉得它是一个新的画路。人物性格刻画生动、深刻,手法较新。画的背景用的是象征的手法——长城内外,遍地是抗日的烽火,这背景使人不能不联想到聂耳的革命的歌声。这也是一种革命的浪漫主义,也是一种以革命的现实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浪漫主义!这种手法,过去也有人用过,闻立鹏的《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杜健的《激流中勇进》,都有类似之处,可惜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文艺要为四个现代化服务,这是个创作的新课题;因为新,人们一下子不知如何表现才好,于是大量地出现了以原子核结构为代表符号从手掌升起的宣传画。这,不能说不好;但是,不能成为新公式。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从生活出发进行构思。布依族画家王大同的油画《雨过天晴》,我看它的题材和主题都与表现和歌颂四个现代化有关,但不是公式化的,是很有生活味儿的。不过,有些人首先看到的不是作品的内容,而是它的油画技巧,觉得它在色彩运用上有点“印象派”的味道,因此有点儿犯忌,不敢肯定它是现实主义的,好象现实主义与印象派色彩是绝缘的。这是一种“恐惧病”,似乎技法上的不写实,就是“资产阶级的玩艺儿”。

现在,在油画技法、技巧上的各种探索多起来了,我以为这是克服外为中用上片面性的开端,值得提倡、鼓励。《雨过天晴》的好,更好在作者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关系上做了非片面的追求。

蒋铁峰、陈之川的《金色的童年》,是一组非常优美的少年儿童读物组画。有的同志称赞它的装饰趣味,有道理。而我读这套组画的时候(不是全部,只看到十幅),使我惊叹的确是画家的想象力,或者用列宁的话说,是画家的那种非常优美的、变化多样的,而又有生活情趣的“幻想”,用生动的绘画语言画出来的“幻想”!

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有了生活而没有“幻想”,也产生不出艺术来,否则,对生活的自然主义的模写不也成了艺术了吗?《蝴蝶》这张画(见本期封画),跪在花草丛中的孩子在写什么?画家没有说明,我也说不出;但飞绕在孩子周围的蝴蝶却在说明:孩子的脑海里有很多很美好的东西。吴凡的《蒲公英》意在表现孩子的美好生活和情趣,用的是“简笔”,而《蝴蝶》用的是“繁笔”,各有妙处。希望画家们的艺术想象中有更好的蒲公英的花籽和变化万千的蝴蝶。

第二篇:读画有感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叫《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书的封面有一幅图,上面画着查理一家和旺卡先生在大玻璃升降机里飘浮的样子。画上侧,小男孩查理“趴”在空中,两手放平,小脑袋歪向大玻璃,正在看太空;约瑟芬奶奶已多年没离开床了,在空中浮起来很不可思议,嘴巴张得好大,她踩在一张床上,床的垫子飞出来了,只剩下了床板。和约瑟芬奶奶挨着的是约瑟夫爷爷,他有着大大的鼻子,瘦瘦的脸,一脸的皱纹,像是此起彼伏的海浪,从老爷爷的表情来看,他很不舒服,眉头微微皱着,嘴闭得紧紧的;旺卡先生两手举着,似乎在投降。

这幅真有趣!

第三篇:读笔记感触(分享)

以下一些题目,是我分别从1022里摘出来的,和网上摘抄的题。我认为需要特别注意的或者不太好理解的。供大家参考学习。

1.机动车轮胎磨损到什么程度需要更换轮胎?

A.花纹深度低于1.6 毫米 B.花纹深度低于1.4 毫米 C.花纹深度低于1.2 毫米 D.花纹深度低于1.0 毫米 答案:A 2.检查发动机润滑油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A.发动机熄火后

B.发动机怠速运转中 C.发动机高速运转中 D.冷车起动之前 答案:D 3.起步前踏离合器板检查踏板与驾驶室底板之间的间隙是否合适。

答案:错误

本题解释:踏离合器应看他能不能一踏到底或看能不能回位,起步前应踏制动板检查踏板与驾驶室底板之间的间隙是否合适。

4.装有ABS 系统的机动车在冰雪路面上会最大限度缩短制动距离。

答案:错误

本题解释:我来仔细说一下,ABS是防抱死系统,轮胎不会抱死侧滑。现在的车基本上ABS是标配。这个问题的后面是错的,最大限度的缩短距离应该是手刹拉,脚刹踩,是这个错!

解释2:呵呵,下雪的路面上什么的都没用,至少保时捷卡宴也会打滑。

5.驾驶装有ABS 系统的机动车制动过急时同样会发生侧滑。

答案:错误

6.驾驶有ABS 系统的机动车在紧急制动的同时转向会发生侧滑。

答案:正确

7.安装防抱死制动装置(ABS)的机动车制动时,制动距离会大大缩短。

答案:错误

本题解释:这种错误认识是由于不了解ABS的工作原理导致的。ABS可以兼顾车辆行驶中的最大的纵向制动力和横向抓地力,有效地保证车辆不会发生失控状况,但不是所有配置了ABS的车辆都会缩短制动距离,如冰雪、潮湿路面上的制动距离比车轮抱死时短一些,但在一般路面上的制动距离反而更长。

解释2:不是刹车距离有变化是ABS刹车安全车不跑偏。

解释3:我是这样理解的,ABS装置就是防抱死,与制动距离没有直接关系,制动距离是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

我的综合理解:还是能一定程度上缩短制动距离的。是“大大缩短”这个“大大”用词不妥。

解释4:网上还有这样解释ABS与制动距离的关系:“您要看是在什么样的路面状态下比较的呢?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这与轮胎和路面的附着系数有关,若是在冰面上,那制动距离可能增大了,如果在很粗糙的水泥路面,那制动距离有可能减小了。当然要用同一辆车,同一个人操作咯。”

解释5:还有的解释是”因为(ABS)是防抱死制动装置。防止侧滑,就是当它发现有轮胎报死后,会松开刹车。以后再刹再松,只到车停下。肯定增加了制动距离!“

2013-1-18 [22:58]

常见交通标志:

8.如图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A.前方是避车道 B.前方是右侧变宽 C.前方是紧急停车带 D.前方是靠右行驶 答案:A 9.如图是注意行人标志。

答案:错误

本题解释:步行标志。

10.如图所示白色双实线的含义是什么?

A.禁止停车 B.停车

C.非机动车停车 D.停车让行 答案:D 11.如图所示白色双虚线的含义是什么? A.减速让行 B.禁止停车 C.停车让行

D.非机动车停车 答案:A

网络笔记:

图中圈内的锯齿状白色实线是什么标线?

A、导向车道线

B、方向引导线 C、可变导向车道线 D、单向行驶线

答案:C

97、图中圈内白色实线是什么标线? A、可变导向车道线 B、导向车道线 C、方向引导线 D、单向行驶线 您的答案:A

在这条公路上行驶的最高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A、40公里/小时 B、30公里/小时 C、50公里/小时 D、70公里/小时

正确答案:B 本题解释

这是什么路啊

在这条公路上行驶的最高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A、30公里/小时 B、40公里/小时 C、70公里/小时 D、50公里/小时

答案:B 那这个是什么道路?你看看这两个题有啥区别啊?

你们看看我刚发的那两个题 咋区分啊? 没有中心线40 有中心线 70,,,,,(一)没有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3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40公里;

无中心线:城市30km/h,公路40km/h;有中心线:城市50km/h,公路70km/h 简单一句话就是3457

或者说: 30 40 50 70 分别是没有道路中心线的: 城市 30 郊区40 有道路中心线 但是每个方向只有一个车道的: 城市 50 郊区70

继续1022题:

判断题(27)

647.机动车因故障在下坡道停车,要使用驻车制动器后将变速杆挂入空挡。

答案:错误

这道题还有疑惑。

652.驾驶机动车通过经常发生塌方、泥石流的山区地段,要停车观察低速通过。

答案:错误

本题解释:应该错在停车观察上,发生塌方,泥石流的地方不能停车。要尽快通过。

697.夜间机动车灯光照射距离由远及近, 说明机动车可能已驶到坡顶。

答案:错误

看书呗三种可能

1、驶进转弯一侧有山体或屏蔽的弯道

2、到达欺负坡道的低谷段

3、驶进或驶入上坡道

驶到坡顶,应该是更远了才对!

701.夜间机动车灯光照射距离由远变近,说明机动车由缓下坡道进入陡坡。

答案:错误

试题解释:在平直的路面时,灯光距离不变;出现一般的弯道时,灯光也跟着转弯,从路中移至路侧;当上坡时,灯光随着车的上下导致灯光也由高变低;当出现急弯或大坑时,灯光随着车的颠簸也离开路面。因此本题错误。

坡顶是天空,肯定不是由远及近,而是更远。坡低是路。

简单点,你的眼睛是车灯,向上看是天,越往前越远。向下是地,越往前越近 703、夜间机动车灯光射照由一侧移到另一侧,说明机动车进入连续弯道。

答案:错误

这题出的有问题,死记硬背吧。

767、如果遇到较强横风,感觉机动车产生横向偏移时,要握紧转向盘并紧急制动。

答案:错误

试题解释:当车遇到横风时如果发生的横移,因为在横移的瞬间车轮是离开地面的,所以才会横移,最好的方法就是收油,等车速自己下来,这样就可以让车轮恢复抓地力,然后再进行打轮刹车等动作。这题判错的原因主要是当时车轮是离地的,也就是说车轮是没有抓地力的,如果这时采取紧急制动的话,很有可能会发生侧翻或者侧滑,很危险。因此本题错误。

770、在泥泞路段行车,要怎样控制速度,匀速一次性通过?

A.使用驻车制动器 B.踏下离合器踏板 C.踏制动踏板 D.用加速踏板 答案:D D,书上有的

NB♂Stanley(16797231)17:58:49 因为有阻力,所以要加速。。

783、驾驶机动车通过漫水路时驾驶人要注意观察水流的变化。

答案:错误

试题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四条机动车行经漫水路或者漫水桥时,应当停车察明水情,确认安全后,低速通过。因此观察水流变化并不能了解清楚水情,因此本题错误。

827.高速公路行车遇能见度小于100 米时,车速不准超过每小时40 公里。

答案:正确

846.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雾、雨、雪且能见度在100米至200米之间时,应该怎么做?

A.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 B.车速不超过60km/h C.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D.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答案:ABC

925.与前车发生追尾碰撞时,要将双手迅速置于脑后合并护住头后部。答案:错误

试题解释:应该握紧方向盘,若是双手离开方向盘护住头部,很有可能让车子发生偏转,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本题错误。应改为:

发生与前车追尾碰撞时,驾驶人应用手臂支撑着方向盘,两腿向前蹬直,身体向后倾斜

因为用手臂支撑着方向盘,两腿向前蹬直,身体向后倾斜,以此形成与惯性相反的力,保持身体平衡,以免在车辆撞击的瞬间,头撞到前挡风玻璃上受伤

解释2:错,与前车追尾,驾驶员身体会向前倾,这时双手应该放前面(方向盘),有安全气囊就安全啦

解释3:我觉得是不是双手置于脑后部这个地方错了呢?既然是与前车发生追尾碰撞,那为什么要护脑后部呢?伤害应该是来自前方的才对!驾驶者应该把稳方向盘,但不要死撑着方向盘,那样有可能造成手臂的骨折!还有开车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啊,安全气囊只有在系了安全带的前提下才会最大化的发挥保护作用,如果没有系安全带,再多的气囊也是白费的!而且如果没有系安全带的话,如果发生事故气囊有可能成为最大的“杀手”!

928.机动车行驶过程中起火,驾驶人错误的做法是什么?

A.跳车逃离

B.使用灭火器灭火 C.将车停至空旷路段 D.驾车远离加油站 答案:A 试题解释:跳车逃离,很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危险,而且根据有关规定,这种情况下跳车是不允许的。因此本题选A。

934.高速公路行车发生火灾时,要将机动车驶进服务区或停车场灭火。

答案:错误

试题解释:服务区的车辆多,而且还有加油站,若是这样做会将损失扩大,因此不能这么做,正确的做法是将车停到紧急停车带内予以灭火,若是火势太大,就赶紧逃开吧。。因此本题错误。

941.机动车落水后,要迅速关闭车窗阻挡车内进水,短暂闭绝空气,可打电话告知救援人员失事地点,等待救援。

答案:错误

本题解释:应开启车窗或砸碎车窗玻璃逃生。

解释2:由于车内与车外的压强差的不同,你得尽量让车进水啊,而不是打电话或是沏茶喝。

942.机动车落水后要等到水快浸满车厢时,再设法开启车门或摇下车窗玻璃逃生。

答案:正确

本题解释:车辆掉水后,车里有空气,车内压力低于车外的压力,这个时候你想打开车门,一是比较困难,二是即使你打开了车门,车外的水一下子涌进来,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当水浸满车厢后,内外压力接近时,以上问题都能解决了。

958.驾驶机动车在冰雪路面发生侧滑时,要及时转向调整。答案:错误

试题解释:此时若是转向调整,容易造成更大的状况,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应降低车速,利用发动机制动进行减速。所以本题错误。

977.在高速公路上遇分流交通管制时,可就地靠边停靠等待管制结束后继续前行。

答案:错误

解释:终于知道为什么分流管理要驶出高速了,原来是在没有上高速还在匝道的情况下,可这个题没有写清楚,只写了在高速公路上,我就在想在高速公路,你不停边等还能怎么飞下去呢.以下是百度来的,但愿能帮上各位: 高速公路的分流交通管制就是指在高速公路上遇到紧急情况后,将后续来车在匝道口进行管制通行,避免次生事故和交通拥堵,亦或是有紧急交通勤务警卫,需要提前封闭道路,故提前分流车辆。

1019.压缩气体遇燃烧、爆炸等险情时,应向气瓶覆盖沙土,并及时将气瓶移出危险区域。答案:错误

试题解释:由于气体不同于液体,它是无孔不入的,可以通过缝隙快速的渗透到各个角落,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弄清燃烧的气体源头,可能的话关闭气体阀门,迅速撤离到它的上风头用高压水枪或泡沫灭火器对准火源根部喷射直至火熄。因此本题错误。

第四篇:《读画》教学设计

《读画》教学设计

【课文出处】

梁实秋先生的小品文《读画》

【文章简析】

《读画》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梁实秋先生的一篇小品散文,它节选自于梁老《雅舍小品》系列之《雅舍小品续集》,是梁实秋众多自然雅洁的散文中一粒璀璨耀眼的明珠。《读画》一文是作者对“诗画哲学”的一种思考,作者观点鲜明,并用清新淡雅又不失幽默诙谐风趣的语言逐层加以具体阐释,它是一篇文字浅显、内容并不繁杂的文章,但是它意蕴丰富,言简义深,耐人寻味。在这不到1000字的篇幅中,作者尽情挥洒那飘逸的文采,古文、诗画、文艺理论,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尤其是他那幽默机智的语言,更是叫人拍手叫绝,不论你品读多少遍,都会让你畅笑抒怀,而不显得有丝毫的造作,畅笑之余,我们无不对他那渊博知识和雅致的人生艺术,产生由衷的佩服。作者在文中开门见山亮明态度:读画就是读画中诗,寻画中诗,那么画中“诗”又是什么?“我想画的最高境界不是可以读懂的”等句子,学生较难把握,本文作者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达到“意蕴悠长”的效果,这一点上,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一定要加大引导的力度,另外由文本向外拓展到读画与读文的联系上来,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期达到最优的效果。

【学情分析】

《读画》是一篇关于“诗画”关系的小品散文,抒写作者对这个哲学命题独特的理解感悟,观点很有见地,学生对弄清文章作者的观点难度不大,因为学生通过几年的阅读的积累,粗略的弄懂文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问题不大。但是学生对绘画理论、诗歌创作的理论知识知之甚少,因而让学生深入的把握理解“读画就是读诗”的观点还是有不小的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授文本时多加引导,多加指导,帮助学生深入领会文本的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把握文章的构思。能力目标: 品味作品淡雅、幽默、隽永的语言。

学习作者提出观点、论证观点的方法。

情感目标: 深刻体会诗画关系的内涵,发现文学作品中隐含文字背后的美,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品味作品淡雅、幽默、隽永的语言。教学难点: 品味作品淡雅、幽默、隽永的语言。

学习作者提出观点、论证观点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学生自学与老师的导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感悟、品味、欣赏文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读画》,扫除阅读障碍,包括字音和词义。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关于诗画的理论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意大利著名的画家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又称“微笑”,她笑得美,笑得甜,笑得有味道,但是我们至今无法追问她为什么而笑,她笑的是什麽呢 ?大家可以猜一猜。(学生“交头接耳”、沟通交流)。

老师让学生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回答问题。(学生争先恐后、畅所欲言)老师适时作出点评。会心的微笑,只能心领神会,非文章词句所能表达。今天我们就跟着我国现代作家梁实秋一起体味读画的魅力(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读画)

方法应用:师提供激趣话题,学生发言,师把学生引入到课文中去。

构思解读: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把学生引到文本中来,通过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文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环节串联语:《乡愁》的作者余光中在怀念自己的恩师梁实秋时,写道:梁实秋的贡献,无人不知,莎翁全集的浩大译绩。他的水准始终在那里,梁实秋的文章与他的前额并高。当时文坛上,一直流传着两句这样的大俗话:娶女要看祝英台,嫁君要选梁实秋。那么梁实秋到底何许人也?在我们学其文前先知其人。

方法应用:师串讲

构思解读:层层推进,激发兴趣,衔接自然。

二、走近作者

梁实秋(1903.1.6-1987.11.3)号均默,原名梁治华、梁秋实,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县(今余杭)。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理论批评家、作家、英国文学史家、文学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其文章犹如其人一样自然雅洁、旷达雅致。

方法应用: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向全班同学介绍,师适时强调补充。构思解读:“读其文,必先知其人”,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作者的情感,领会作品的主旨,让他们了解作者的一些情况是又必要的,这有助于他们更好的理解文章。

三、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本文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非常鲜明,其观点是什么?本文的结构是如何安排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归纳。

学生回答后师明确:读画就是读诵画中诗。总分总的结构。

方法应用: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运用圈点勾画批注法,自主读课文。

构思解读:通过学生初读课文,对文章形成整体印象。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写了什么。

2、那么作者是如何来阐述或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提示:重点关注每一段的段首句和结尾句。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作者分析问题主要从三方面阐述观点,一、比较“诗”和“画”两个不同的名称,得出诗、画虽然各有领域,但一直以来二者是相通的。

二、通过将中国画与国外画相比较,得出中国画寄托了文人的情感思想,更富有诗意。

三、列举了“大白菜”和“墨梅”两个事例从反面论证画中已有诗,不须再借助文字说明。

方法运用: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师生合作归纳答案。构思解读:这一环节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师生研读文章主体部分,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缩写的主要内容。由于要纵观整篇文章,逐段梳理大意,有难度,师要加大引导力度。

四、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第二段中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和“画”分别指代什么? 提示补充: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云:“昧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强调画中要有象外之意,画家通过画面表现自己的思想性格,强调文化素养对艺术创造的巨大作用。画中的诗意是象外之意,是艺术家的精神品格和文化素养的产物。

明确:诗中有画是指语言艺术中有着造型艺术的因素,是以抒情方式写景,景在情中,情中含景,使客观的景主观化了。指诗中包含作者所绘之景,即所谓“历历如绘”,即视觉所能触及到的有形的景物。

画中有诗是指在有形的画面中蕴含着诗的情趣和不尽之意。指画中有诗的意境、诗的情趣、包含诗人的情感、思想(如隐逸超脱)、人格、性格(如豪迈潇洒、温文婉约)、精神品格等隐藏在画面背后的无形的产物。

师以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气象物候》中古诗:苏轼的题画诗为例分析“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分析示例:诗中作者描绘了6种早春之景,分别是: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涯、河豚,另外诗人从三个空间方位陆地上、江岸边、河面上加以描绘,画面立体感强,画面背后传递的信息是春天正向我们走来,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出无比的生命朝气和活力。(学生讨论分析)

方法运用: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做简单的交流,师生归纳总结。

构思解读:这个问题的设置,主要培养学生从文中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拓展延伸,通过示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2、思考:为什么说读画就是读诗?

明确:

一、画无文章词句,故而不好读。

二、往往画家在作画时都融入了自己的情趣、思想等。

三、写诗和画画都是作者抒发胸怀抑郁之气,诗情就是画意,画意就是诗情

方法运用:师提出问题,学生从文中梳理答案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师适时指导 构思解读:这个问题的设置,主要从深度理解文章作者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知

识进行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五、三读课文、品味精妙

本文语言简洁富有内涵,形象生动,请从文中找出一句加以赏析。

指导:可以从字词入手,如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比,论证方法、语言诙谐幽默风趣几个方面入手赏析。

方法运用:学生每人从文中选择一两句话加以赏析,并写在纸上,修改补充后,班内交流。

构思解读:语言的品味欣赏是一种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应该渗透到每一节课中去。

示例:教学内容节录:我想画的最高境界不是可以读得懂的,而画的美妙之处在 于透过视觉而直接诉诸人的心灵。画给人的一种心灵上的享受,不可言传,它也 无法靠语言去传达清楚的。

阅读分析表述:作者在文章结尾处指出画的最高境界不是可以读得懂的,我认为 这话是一句实在话,由于画中的诗意是象外之意,是艺术家的精神品格和文化素 养的产物,而且通过画面间接表现,因此要求读画者必须具备较高的学识教养,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另外,这样交代也使文章论证的更加严密。除 此之外,诗意、诗趣、意境、本就是一种飘渺的东西,摸不着,抓不着,而且绘 画者与读画者身处两个不同的空间,不能面对面交流,读画者只能根据自己的知 识积累、文学素养来进行主观臆断,毕竟“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读画者读出的内容要想与绘画者传递的信息完 全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画传递给我们的朦胧美,能够激发我们去探究,去发 现美,语文学习,何不如此。另外往往“大美无言”,即:美到了极致,便无法 用语言来表述传达。

六、课堂小结

读画,应该是读画中诗,应该是寻画中诗,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寻找画中的美 挖掘画中的内涵美,意蕴美,其实我们平时读文章,不也是透过文字表面去探究 其背后的大美。希望大家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发现我们身边的美。方法运用:师总结课堂,提出希望。

构思解读: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所学内容更加条理化、更加的清晰化、最后内化,形成自己的东西。

七、课后作业

1、如何理解“画的本身应该能表现画家所要表现的东西,不须另外再借助文字作说明,题画的办法有时使画不复成为纯粹的画。”?

2、找出文中作者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方法应用: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并上交批改。

构思解读:课内外结合,以外促内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适当的题目训练既能达到巩固课堂所学的目的,又能向外拓展延伸,使自己的能力进一步得得以强化。

附注:淮安市淮阴区老张集乡初级中学 张海浪,教师,中教二级

本文获2011市教研室优秀教学设计二等奖。

第五篇:读《画蛋》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画蛋》。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少年时达.芬奇跟一位老画家学画画。老画家总是让达.芬奇画鸡蛋,并且一下子让他画了几十天。达.芬奇画得不耐烦了,就问老师为什么不画别的东西,只画鸡蛋。老师对他说,让他反复练习画蛋,是为了培养他仔细观察事物和准确地描绘事物的能力。为以后画更复杂的东西打好基础。达.芬奇听了这话,明白了画蛋的意义,就更加刻苦,勤奋地学习画蛋,为以后画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大画家。

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学习知识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基本功的训练。只有牢牢打好基础,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将来的知识和功课。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轻松自如。

大海是非常辽阔和广大的,但也是由成千上万的小水滴组成的。对待学习我们要像建高楼一样,打好牢固的基础,这样才能学到更多,更广博的知识。

四(5)班王艺霖

读画笔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