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要警惕亚文化圈“圈子”的陷阱
有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是从陷入亚文化圈的各种陷阱开始的。重视和加强领导干部亚文化圈的监督与管理,是新形势下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现实课题
亚文化圈是个什么圈
有人认为,对领导干部亚文化圈进行管理是自讨没趣,是思想不解放的表现。目前,对领导干部亚文化圈进行管理,持反对意见的不少。首先,应该承认亚文化圈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然是文化圈,就不是一种个人行为,也就是说有背景和环境,他们必然接触到具体的文化内容和载体,必然同一些人打交道。这中间有积极的、健康的因素,也会有消极的、不健康的东西。因此,领导干部亚文化圈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必需的。
但是,我们又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领导干部亚文化圈确实存在许多不健康、不纯洁、不上进的东西,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负面影响不能低估,群众对此的议论和批评颇多。其特点和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目前领导干部凡参加亚文化圈的消费,多数不是自己花钱,而是私营老板或业务关系单位买单;二是有不少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违纪违法活动确实发生在这一过程中;三是有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是从陷入这种文化圈的各种陷阱开始的。因此,要消除领导干部亚文化圈是不必要的、办不到的;如果只看到这种文化圈的积极面,也是片面的、错误的。
其次,要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亚文化圈管理的必要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讲党性、重品行是党组织对每个党员干部的共性要求,领导干部肩负更重的责任,所以在这方面要坚持高标准和严要求。落实这一要求,必须重视和加强领导干部亚文化圈的监督与管理。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纠正消极腐败之风。“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是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全党大力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之一。“生活正派,情趣健康”主要体现在党员领导干部的亚文化圈。因此,重视和加强对领导干部亚文化圈活动的监督与管理,就能及时发现领导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不好苗头和问题,有利于防止和纠正消极腐败现象,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圈子”管理的智慧:剔除官员“傍大款”、“拜财神”的陋习
重视和加强领导干部亚文化圈的监督与管理,是新形势下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现实课题。干部作风建设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很多,要抓出成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要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原则,依靠全党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探索解决这方面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建立“官员”休闲制度。休闲是人类生命和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作为公共权力行使者的政府官员该不该有休闲保障?毫无疑问,应该有这种保障。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由于认识上不统一,制度上无明确规定,管理上比较混乱。因此,在我国结合贯彻公务员管理法规,建立政府官员包括参照执行人员的休闲制度(即“带薪休假”)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建立起这样一种制度,才能对官员的休闲、休假作出明确的规定,包括时间、场所、内容、形式、陪人、经费开支和交通工具使用等。当然这样做,要一下子在全国推行有困难,但是,可以在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效突出的地区先试点。这是对领导干部亚文化圈实行监督与管理的前提基础。
规范休闲文化市场管理。休闲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其市场非常广泛。随着时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休闲已从最初的补充劳动者体力和精力的一种生理需
求,逐渐演化为调节社会劳动分工与收入分配、改善与丰富人们生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对这种文化市场的管理,认识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行动上处于盲目和被动的比较多。规范这种市场管理与加强领导干部亚文化圈管理关系很密切。实践表明,在一个地方休闲文化场所愈混乱,领导干部亚文化圈管理就愈难。
要加强对领导干部亚文化圈的监督与管理,应从规范休闲文化市场管理入手。目前,应探讨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对经营性文化项目进行分类定级。要把以休闲为主的文化经营从全部文化产业中划分出来,并对其进行定级管理。对于大众型的休闲消费场所,比如农家乐、歌舞厅、体育健身中心等适当放开,实行低价收费;对于高档休闲消费或特殊的娱乐场所,必须凭身份证和工作证进入,实行高价收费。二是对凡消费达到一定数额的都必须通过银行付款,不准付现金。三是对大量使用女职工的休闲场所比如“洗浴中心”、“按摩中心”等,必须有严格的约束措施和保护措施。四是对凡容易渗透黄、赌、毒的休闲文化场所实行相对集中布局,比如建休闲、健身、娱乐一条街。
加强民主舆论监督。领导干部亚文化圈的活动领域非常宽泛,单靠有关部门的关注和监督是不够的。发展民主是加强领导干部亚文化圈监督与管理的有效途径。民主监督与舆论监督紧密相联系。民主监督是舆论监督的基础和实质,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扩展和保障。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舆论监督离开了民主监督就缺乏基础,民主监督离开了舆论监督就缺乏力度。
所以,我们要积极地为加强民主和舆论监督创造条件。一是要规定和公布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生活圈和社交圈的行为准则,让老百姓一看就知道这是官员该不该去的地方。二是要拓宽检举领导干部不正行为的渠道,重视来自电话、信件、网络等提供的监督信息,进一步完善“重点活动”、“重要时刻”、“重点场所”
活动报告制度、现场巡视制度、群众举报制度和干部形象评议制度。三是对提供重要情况的举报人和媒体实行保护和奖励,严惩出卖、打击举报人的行为。倡导健康生活情趣。“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是胡锦涛总书记郑重要求全党大力倡导的良好风气。要使全党明白,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行和形象,而且关系到执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因而决不是生活小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领导干部如果生活上不检点、不正派,在道德情操上打开了缺口,出现了滑坡,那就很难做到清正廉洁、执政为民。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把倡导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重视世界观改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讲党性、重品行,防微杜渐,坚决抵御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要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认准方向,克已慎行,正确选择个人爱好,自觉摆脱低级趣味,决不沉溺于灯红酒绿;要慎重对待朋友之间的交往,坚持择善而交,多同普通群众、基层干部、先进模范人物和专家学者交朋友,注意净化生活圈、社交圈、亲熟圈,特别是对那些抱有个人目的与已拉拉扯扯的人要保持高度警惕,更不能为了贪图金钱、享受而去“傍大款”、“拜财神”。只有这样,才能为加强领导干部亚文化圈的监督与管理奠定可靠的基础和条件。
延伸阅读
国外咋管理官员亚文化圈
目前,对领导干部亚文化圈进行管理,持反对意见的不少。一些人不主张监督,其理由主要有三:一是对亚文化圈谈管理,就是一种“组织行为”;组织不应干涉领导干部的私人生活、打扰他们的私人空间。二是亚文化圈对领导干部休闲健身、联系群众、广交朋友等具有积极作用,不能否定;若有负面影响和消极作
用,是领导干部个人自律、自责问题。三是在现行体制下,亚文化圈是领导干部落实某些任务的活动空间,能够办成在办公室办不成的事情。正是基于以上理由,有人认为,对领导干部亚文化圈进行管理是自讨没趣,是思想不解放的表现。要把民主监督与舆论监督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一点在国外是很管用的。例如,202_年3月韩国铁路工会罢工,导致韩国铁路交通瘫痪,近八成列车停驶。而作为国务总理的李海瓒当天却同工商界人士打高尔夫球去了。媒体将这一消息爆光后,韩国举国哗然,迫使李海瓒于两周后引咎辞职。之后,韩国清廉委员会还专门出台了《关于高尔夫球和奢侈性娱乐活动公职人员行为准则的方针》,规定不论由何人承担打球费用都不允许国家公职人员同民间岗位负责人一起打高尔夫球或参加奢侈性娱乐活动。
又如,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携全家乘飞机去埃及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度假,“费用完全自理”。唐人街10号还特意就此作出说明,称首相的这次度假并非全属私事,而是“公私兼顾“,因为他还要利用这次度假之机,在伊拉克问题上与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达成一定程度的谅解。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布莱尔在此前曾携家人去埃及度假,入住两栋豪华别墅,享受私人海滩。虽然他花的不是英国人的钱,但是遭到国内严厉批评,因此这次只好将“公款”改为“私款”了。
第二篇:警惕网络陷阱
警惕网络陷阱教案
主备人:王晓生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网络知识。
2.体会网络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作用。3.养成健康上网的良好习惯。4.提高对网上信息的辨别能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资料等。
学生准备:搜集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的有关事例和数据。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小刚同学遇到一个难题,她的妈妈去国外出差了,他十分想念他的妈妈,你帮他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见到他的妈妈,并与妈妈亲切交谈?(学生就会直接说到网络、或其他的方法?让生选择并说明理由)
一个诗人曾经写过一首诗《生活》,全诗只有一个字:网。生活中复杂的关系像网一样,像网一样充满着未知。当然,这是诗人对生活的提炼。
现在,一个真正的网出现了,互联网,它以雨后春笋的速度成长起来,它给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它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它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网络时代,了解网络的作用。
二、认识“网络时代”,了解网络的作用。
同学们你对网络有哪些了解?平日你了解人们都用网络干什么?(让学生结合自己联系具体事例交流:查阅资料、网络游戏、上网聊天、看动画片电影、买东西等等)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谈体会,体会网络的重要作用。
是啊,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和网络息息相关,老师平日讲课就有很多资料需要从网上查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段录象,请同学们仔细听、看,思考你对网络又有哪些了解与感受?
(播放网络重要性的动画课件)让学生交流了解到什么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在网络中,世界仿佛变小了,不经意间,我们就能跨越千山万水;利用网络,我们的眼光变远了,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回想过去,畅想未来。生活在网络时代,只要我们合理利用网络,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精彩,更丰富,更快乐。
三、警惕网络陷阱活动过程
活动一:同学们你们平日都用网络做什么?(交流)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有关调查结果:展示本班学生利用网络情况调查问卷。(据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小学生中上过网的占37.7%,没上过网但想上网的占40.8%。
据抽样调查,其中有62%的人玩网络游戏,54.6%的人去聊天室聊天,其次是48.6%的人使用电子邮件查找学习资料。
青少年学生上网目的是好奇心、虚拟聊天、刺激游戏、甚至到网吧游戏,陷入了网络陷阱里。有的人沉迷于网络忘记了学习,有的人在网络中忘记了现实生活,网络陷阱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活动二:分析案例,引起思考
1.教师引导: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一些有关青少年遭受网络陷阱的案例,我们来交流一下。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如上网玩游戏成瘾,网上浏览不健康文字图片等等。)2.新闻连接:
教师补充资料《危险的网络游戏 》、《荒唐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竟疯狂盗窃通讯电缆》(网吧)、《沉迷网络少年聚众群欧》,学生交流,畅谈感受。
3.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实际进行反思,网络带来的危害。活动三:学生交流、结合上述事例评价自己的上网行为。
上网也是有节制的,谁来说说网络陷阱带来了哪些危害?(讨论交流)(信息卡)
一、网络上瘾,影响身心健康。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性格、心理和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若长期沉缅于网上虚拟世界之中,会受到“网络鸦片”的毒害,难以自拔,出现网络病症,“网络上瘾症”就是近些年出现的医学名词,患者过度依赖网络,甚至如同酗酒、吸烟一样,在下网后会出现精神萎靡、身体不适等症状,损害身心的健康成长。据调查对象反映,自上网后,视力明显下降,胸部、腰部经常疼痛。另据统计:上网的青少年学生中,约有62.9%的中小学生出现了个性化情绪,20%的中小学生有情绪低落和孤独感,12%的中小学生与家人、朋友疏远,5.1%的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
二、网络中的部分不健康网点,会腐蚀青少年学生思想。
因特网上有许多以色情、暴力、政治反动等为内容的灰色信息,成为青少年寻找刺激、猎奇的场所,这些不经过滤的信息完全暴露在青少年学生面前,由于他们的判断力和自制力相对较差,有的学生看了暴力内容之后,就产生在校内校外试一试的想法并付诸实施;有的学生进了政治反动网站之后,就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偏激、反叛的看法。这样,导致品质畸变,人格扭曲,追求低级趣味,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影响学习兴趣,导致荒废学业。
青少年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又不善于取舍,据一数据,90%的青少年学生上网不是在学习,而是沉湎于网络游戏或聊天,严重影响学习的兴趣,不少人一上网就玩《传奇》或找所谓的“知己”,甚至产生早恋或越轨行为,一女生说她迷上聊天后,脑海里总是惦记网上的蒙面人,推测着他的性格、人品,猜想着他的语言真实性,甚至还得挤出时间与对方相会,浪费了很多时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更严重的还会出现厌学、逃学。
四、诱发青少年学生犯罪
1、上网使青少年学生滋生开支的“黑洞”,极易诱发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
2、网上的内容良莠不齐,尤其是一些反动迷信、黄色网站网页的不健康内容,使已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成形期的青少年学生,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分不清真善、好恶,致使其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渐淡化,从而导致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五、网上交友不安全或不健康。
网上交友聊天是当前青少年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通过问卷分析,青少年学生与网友见面的占11.5%,从不见面的占56.3%,偶尔联系的32.2%。网上交友都是在“背靠背”的情况下进行,易使青少年学生产生说谎、虚拟的心理反映,与网友见面潜在着极大的危险性,山东烟台市就曾发生过五名高校大学生与网友见面遭抢窃与杀害事件。因此,网上交友不慎极易使青少年学生的自身利益受到侵害。另外,网上聊天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压力、平衡心理、但过多虚拟的网上情感交流,无疑让许多人在放飞情感的同时,总想试图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深埋心底,不愿向真实世界坦露,忽略了近在咫尺的现实中的亲情和友情,并懒得与活生生的人进行情感交流。生活中,这些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谈、不为世间情感所动,显出一副冷漠姿态,产生“网络孤独症”。
教师引导:同学们谈得很好,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认识到了网络是一把双韧剑,给人们提供信息的同时,也把危害带给了人们,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危害.同学们一定要正确认识网络。我们要拒绝这些网上不良行为,做到健康上网。
活动四:制定网络公约
1.教师引导:为了同学们做到健康上网,避免网上的陷阱,应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措施?请你献计献策小组
讨论,制定《网络文明公约》,拒绝网络陷阱。在网上与朋友交谈或写电子邮件的时候,要有礼貌。要请爸爸、妈妈一起去上网,把网上好玩的事告诉他们。上网的时间不要超过一小时。时间过长会影响学习和视力。不要与从未见过面的网友约会,见面地点选在公共场所。不要把自己的地址、电话、学校班级情况告诉网友。
未经网站人员许可,不能使用网站上的图片、文字,不能随意下载文章、音乐、图片,以免侵犯他人著作权。
受到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不要回信,尽快删除。看到可疑的站点或邮件内容,马上离开。
不要不网上使用的密码、名称告诉朋友,以免别有用心的人冒用你的名字。
在公共场所上网时,如学校等,离开后一定将浏览器关闭,以免别人使用你留下的个人资料。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全班齐读并交流。公约内容如下: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师生总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要看我们头脑是否清醒。含苞欲放的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分辨真伪善恶,分清是非曲直,避免遭受网络陷阱。同时努力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让网络成为我们健康成长的花园,展翅高飞的天空。
第三篇:警惕招聘陷阱(本站推荐)
警惕招聘陷阱,学会自我保护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招聘陷阱,毕业生在找工作的同时,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小心谨慎,谨防上当受骗。
(一)非法敛财类型
1、以招聘之名非法敛财
某些招聘企业利用求职者求职心切,在交保证金后没等到上班,就告知其招聘职位已满,钱也不会退还。更加隐蔽的收费还包括服装费、档案管理费、信息费、培训费等实际应该是用人单位承担的成本。
2、非法中介
许多非法职介会向求职者收取“服务费”、“信息费”等。求职者交钱之前,中介机构承诺招聘信息浩如烟海,总有适合你的职位;可一旦付了费得到了那些信息后,或者单位不需要招人,或者对口职位刚刚招聘完毕,总让你不得所愿。
3、上岗前先缴费培训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骗局,就是在经过多轮面试之后,以岗前培训为借口,收取各种培训费用。如:一广告公司招聘档案文员职位,面试中要求应聘者先到某某职校付费参加培训,考核后合格方可录用,但培训结束后却告知条件不符、岗位已满,不予录用。求职者在参加面试后,如果对方通知你需要缴费培训,那么你就要小心了。
特别提示: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那些任职初期用各种借口向应聘者收取费用的单位是不合法的。
(二)虚假工资类型
1、实习岗位陷阱
利用实习为借口,刻意降低员工的工资。如:一家公司招聘网络管理员岗位,明确表示月薪为202_元,但招聘后却与员工签订“见习协议”,每月仅支付504元的“见习补贴”。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之前,一定要详细了解发布见习岗位的用人单位是否具有劳动保障部门见习基地资质,以及实习前期的工作待遇,不能吃哑巴亏。
2、虚实工资骗局
现在招聘信息中会有无责任底薪和责任底薪的说法,无责任底薪就是只要你参加了日常工作,即可获得工资。责任底薪是需要你按照公司的标准,完成了一定量的销售额或者业务标准,才能获得的薪水。现在很多招聘骗局就是把责任底薪写的特别高,让你先对工作产生极大的兴趣,但是你要完成的工作量却十分大,不然工资也会很少。所以,参加招聘时,一定要看清是否是责任底薪。
特别提示:国家对于试用期的期限和薪资都有明确的规定,那些无理由延长试用期或者变相克扣试用期薪资的单位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三)盗取个人信息
犯罪分子往往利用求职者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通过互联网或其它媒体刊登待遇诱人的招聘广告,诱得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或复印件,个人联系方式甚至银行帐户等)进行非法活动,如直接盗用帐户、冒名高额透支甚至专门做起倒卖个人隐私的生意。毕业生参加招聘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将自己身份证号、银行号码等随意告知他人。
(四)假借以招聘之名宣传自己
为了积累知名度,一些小企业会不失时机地对企业或品牌形象进行宣传。对于他们来说,租一个展位或刊登一条招聘信息只要几百块,却能赚足曝光度。他们一旦参加招聘会都会挂出巨幅宣传画,将展位布置得极其鲜亮夺目,当求职者进行职位询问时,招聘者则对企业文化侃侃而谈数十分钟,末了再每人赠送一本精美宣传画册。如果够细心你会发现,有些公司的招聘信息已经挂了半年甚至更久,只招一两名、要求不高的职位也是如此。其实他们此举是在借招聘之名行广告之实,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五)通过招聘施压内部
在本企业内部搭建招聘台位,并在工作时间进行大规模招聘,企业的目的很可能只是为了向在职人员施加压力,向其显示竞争者的存在,刺激在职人员消除怨言,老老实实地继续工作,特别是一些劳动强度大、时常加班加点而薪资较低的企业,他们招聘员工非常怪异:数量大,一般招几十人,而且招聘时间和地点往往是上班时间在工厂门口或者是午餐时间在食堂大厅里,求职者一多,整个场面煞是壮观,而求职的结果往往也是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复的音信。
(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类型
1、偷梁换柱的招聘 这是一种打出很诱人的招聘职位或者招聘待遇,让你去应聘工作,但是实际工作却不是那么回事。例如:一广告公司招聘“储备人员”岗位,但在面试中不断询问应聘者营销能力等情况,并介绍保险方面的业务。事实上,这家企业是代理一家保险公司招聘保险业务员,为吸引求职者而发布较为动听的岗位名称。对此,求职者可在面试中多了解应聘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如果发现招聘信息与实际工作有出入,需问清楚工作内容,一旦发现骗局,立即走人。
2、借招聘之名储备人才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招不只是小企业会用,大企偶尔也会用。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为了保证运行稳定,不至于因为人员流动导致瘫痪,必须建立自己的人力资源储备库。在这种需要下,一些大企业选择通过大批量的招聘来实现,公司对满意的应聘者暂时放入人才库,等该岗位空缺后才会从库中寻找人选。
3、以招聘之名窃取劳动成果
此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一些小规模的广告或设计公司,有些小规模的广告公司或设计公司,由于自身缺乏足够和优秀的创意,另行聘请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又需要较大代价,便想出借招聘新人来获取新鲜创意的点子。这些企业有一套完整的招聘考核体系,从笔试、复试到最终面试,每个阶段环环相扣、极其正规。按道理能进入最后一轮考核,胜利就能在望了,但往往有很多人就败在这最后一个环节上。面谈很愉快,工作时间、内容、薪资福利等等条件都能够接受,可最后偏偏就没有等到应得的offer,不少求职者回头搜索失败的理由却依旧没有任何收获。
4、假借招聘做项目
这是比较高智商的陷阱,假借招聘考试,让人才免费帮他做程序。例如:一家软件公司以招聘程序员为名,在“笔试”中要求求职者编写程序,八名求职者的试题各不相同,但八段程序恰巧合成了一个项目,考试结果则是无一人被录用。那么,在不能判断招聘方真实意图的情况下,求职者应注意自己留存一份劳动成果,要求招聘方签字证明,避免落入“智力陷阱”。
第四篇:警惕购房陷阱
房的风险提示
当前在乌鲁木齐市房地产市场中,出现了以„集约建房‟名义进行非法集资建设、销售的违法违规行为,为此,乌鲁木齐市房产管理局提示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新建商品房过程中,要注意加强风险意识和维权意识。
风险提示一:不轻信口头宣传和承诺:
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广告宣传、销售人员口头承诺,购肩者应谨慎辨别。无法确定宣传和承诺是否能够兑现的,最好要求开发企 业以书面合同形式予以确定,不写进合同条款中的事项发生纠纷后,很难受到法律保护。
风险提示二:查验房地产开发
个业是否具备项销售房屋的主体资格。购买新建商品房时,须事先了解并查阅所购买的房屋是否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征》,自己拟购买的房屋是否在《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所载的房屋幢号范围内。这些信息均可从市房产管理局公布的政务信息中获取。(即.乌鲁木开市 房产管理局政务网、乌鲁木齐市房 产管理局房屋产权交易管理中心房 产大巴扎网站、乌鲁木齐市房产中介办会网站)。
风险提示三:查验商品房项目的建设手续
购房人应注意验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营业执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竣工验收备案手续等相关资料。开发建设手续不齐全的房屋,将不能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风险提示四:城市居民不要购买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和以“集约建房”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建设的房屋。目前的法律法规不允许在集体土地上进行房地产开发。不允许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向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成员销售。目前,有些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本村集体土地上集中建设农民住宅楼,用于安置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但在安置过程中,擅自扩人销售对象,以较低的价格向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成员销售。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购买此类房屋,将无法办理房屋产权登记,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有些项目允诺办理的”乡产权”、“小产权”,均不符合法律规定,不受法律保护。
风险提示五:慎重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
一是,签订合同时,应使用新疆建设厅和引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监制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示,应仔细阅读并确保理解合同中有关交付条件、房屋交接、产权办理等条款,并就补充性条款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充分沟通。二是,对于实践中易发生产权争议的车库、车位等公共部位或公共设施的产权归属,应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进行约定,避免发牛纠纷。三是,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后,30日内应当到市房产管理局房屋产权交易管理中心进行合同登记备案。
买房小心开发商设套
近日,市民对新购房屋质量问题的投诉有所上升,作为特殊商品:房屋在买卖中存在不少的陷阱,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特发布消费警示,买房时要小心开发商布下的陷阱。希望购房者警惕。
售楼现场也有“托儿”:
部分开发商为达到宣传效果。利用”托儿”在现场排队等方式进行自我炒作,造成“人人争相抢购”的虚假信息。因此,当购房者看到售楼处人流涌动的场面时,千万别急若下订单,而
应冷静地分析该房产是不是值得认购。
购房者在挑选楼房前:应事先多了解一些房产信息,对所要购买的楼盘与邻近楼盘在质量、价格、物业等方面对照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可以将自己所掌握的信息适时地传递给开发商,让对方以为你是购房的行家,从而在购房时掌握主动权。
样板房也会蒙人
对于一些质量不好的楼盘来说,售楼人员往往只会带领消费者参观事先已经装修好的样板房,购房者往往会被其精美的装修所蒙蔽,楼房的质量问题却被忽视了。我们建议,购房者在看房时,不妨多看几套房子,说不
定就会发现问题。
此外,一些开发商在推出楼盘时,也会同时推出园区规划,但由于开发商与购房者所签的协议对园 区规划并无约束力,开发商对园区 规划的承诺最后往往变成“空头支票”,所以购房者在购房时,不能过分相信开发商对园区规划的设 计,除非把承诺写入合同。
购房先看六证,消费者购房时,需要核实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国有土地使用证建
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看“六证”是否齐全、有效。特别要确认所购房屋是否在本土地证范围内,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上是否有本栋楼号。
此外,消费者在签订购房合同前最好向业内律师咨询,尽量做到权 利与义务对等公平,在合同中要注明开发商履行各项义务的期限及违约责任,并将开发商在宣传中明示的事项 写入合同,警惕”霸王合同”。另外还要注意房产证的办理,由谁负责办理,进一步细化约定。消费者在购买二手房时,要注意查看转让房屋必须具有的房屋 有权证(民建私房,需提交国有土 地使用证);所购房屋的卖房人是否是产权人(房产证所有权人和身 份证是否一致)集体土地上的房产是不允许转让的。二手房销售时 要两证齐全,房产证和土地证的办 理时间和方法要明确。
第五篇:上海:招工“陷阱”切警惕 一纸劳动合同要订立
消息新年一过,上海掀起了求职热潮,一些违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机构和个人也乘机活跃起来,利用广大求职者特别是农民工急于求职的心理,坑骗求职者的财物。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提醒广大求职者: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应当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为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切实保障求职劳动者合法权益,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公安局、人事局、工商局从202_年2月13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本次专项行动将以工商企业密集区、流动人口集散地、职业介绍机构聚集地和自发形成的劳动力交易场所为重点,严厉打击以职业介绍为幌子的违法犯罪分子;依法取缔非法职业介绍组织;清理整顿违规经营的职业介绍机构。
在专项行动进行过程中,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检查发现有个别用人单位通过设立招聘“陷阱”,坑骗求职者财物,此类招聘“陷阱”的主要特征是:单位首先在报纸或网络上发布招工广告,声称要招聘文员、业务员等职务技能要求不高的人员,同时许诺了比较优厚的待遇。当求职者上门应聘时,单位就提出先对求职者进行“考察”,合格后再予录用。其“考察”方式是单位与求职者订立一份产品推广协议或者产品促销协议,并提供一些产品给求职者推销,单位收取一定的样品费,协议约定求职者必须以公司规定的价格推销掉该产品。如果求职者完成销售指标,则录用并退还保证金或样品费;不能完成则不录用也不退保证金或样品费。但是,当求职者签好协议去推销单位提供的产品时,才发现单位规定的产品销售价格远远高于其实际价值,市场上根本推销不掉。这样,求职者的保证金或样品费就这样被这些公司“黑”掉了。
如浦东新区的一名姓姜的大学生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招聘广告,广告上说某水晶贸易公司要招聘业务员,待遇优厚。姜同学看到广告后即前往这家位于浦东新区杜鹃路188弄2号的“上海虎雕经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虎雕公司)应聘。公司负责人询问了姜同学几个简单问题,然后就提出如果想进公司必须先与公司签订一份“实习(兼职)合同书”,合同约定姜同学“自愿”参加虎雕公司的实习,实习内容为姜同学先自愿花330元“认购”公司的一个人造水晶制品,然后再按照公司规定的价格推销出去,如果能够推销出去姜同学可以拿到业绩总额15%的提成,并被公司录用为正式员工。反之,330元不退,产品归姜同学所有。如果姜同学要终止实习,就必须支付公司违约金330元。姜同学交了330块前拿到产品后,才发现该公司规定的产品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根本无法推销出去。因此,这330元前就被虎雕公司“笑纳”了。
因此,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提醒广大求职者: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应当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能签订以推广、促销为名的民事协议,更不能盲目签字,随意交钱。如果已经发生并支付钱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欺诈求职者的,可以向公安部门进行举报。(杨静)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