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民间资本现状分析2
3.1民间金融汹涌 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两个市场的长期并存是不争的事实。上个世纪80年代,浙江的民间金融规模已经十分庞大,时至今日,由于缺少统一的监管机构,对民间金融无法进行科学的统计,但是估计仅浙江一个省的民间流动资金大约在一万亿到两万亿之间,民资汹涌,行至浙江的许多小县城,可以看到满街俱是打着当铺、一分利寄卖店、投资咨询公司旗号的民间借贷中介。(银行内部报告)
3.3 民间借贷加速升温的原因
个人通过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般都在10%以上,高的达到50%-60%,有的甚至于超过了100%,而银行的三年期存款利率只有3.5%,远远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对于一些拥有大量闲散资金的个人和企业来说很有吸引力。(自己写的加PDF)浙江省202_年底对2835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在“贵企业从银行贷款曾经遭遇”选项中,15%被拒绝贷款或者贷款额度被压缩,13%被要求拉存款,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比较大。融资难、融资贵,促使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在急需用钱的时候求助于民间借贷。那么民间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的依赖度有多大?同样对这2835家民营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9%的企业表示“经常从民间高息借款应对资金周转”,47%的企业称“偶尔为之”。半数以上的企业涉足过高利贷。(银行内部报告)
据202_年,宁波、杭州等地多家商业银行个人银行部和公司银行部实习了解,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停止对除了公务员、事业、机关单位正式编制以外的个人授信业务。虽然总行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底下分行支行营业网点在办理此类业务时,无论个人还是小企业要获得授信,就必须讲存款回报,就是说银行原有的个人储蓄客户、优质客户(公务员、事业、机关正式编制员工)、有存款或者结算业务的企业,除此之外的需要贷款的个人和企业往往达不到上述要求,根本无法从银行贷到款。(自己写的)
3.4民间借贷繁荣背后的风险然而目前我国民间借贷存在许多问题,民间借贷一直以自发无序的“地下金融”形式存在,一些风险与生俱来:一是信用风险。民间借贷活动由于隐蔽和信息不对称,借出资金方对借入资金方的信用状况、资金用途等信息很难清楚了解,一旦民间借贷脱离“一对一”模式, 出现社会集资和非法揽存行为时, 风险就会相对集中。二是操作风险。由于民间借贷大多发生在单位内部职工、同乡、朋友之间,一般采用口头协议、借条、便条等不规范方式运作,容易发生债务纠纷。三是市场风险。民间借贷资金的主要用途是生产经营,由于放债人的信息渠道相对闭塞,没有市场预测评估手段,也没有风险控制措施,而无法应对市场风险, 特别是民间借贷者对国家产业政策、宏观调控政策不够敏感,资金往往投向过热行业、国家政策限制的行业,风险很大。此外,由于民间借贷的无序性和隐蔽性,国家一直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PDF)
国目前对正规金融行业实行“一行三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专业监管体制。但对于民间融资行为,目前相关法律对民间融资的管理主体都没有明确规定,更没有针对民间融资而设立的系统而完善的监管体系。根据《浙江省非金融机构借贷报告》,202_年全年,浙江全省共立非法集资类案件206起,202_年以来,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再度紧张,诉至法院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又进入一个新高潮。(网上)
第二篇:陕北民间资本研究分析
陕北经济形势分析
据榆林市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2_年,榆林完成生产总值1756.67亿元,增长1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05.46亿元,增长30%。财政总收入达到400亿元,增长33.3%。能源产业强势崛起,无疑是榆林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突破400亿大关,全市生产总值439.47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五。增长速度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比上年增长17.9%。202_年,榆林原煤产量达到2.57亿吨,原油983万吨,天然气110亿立方米。能源折合油气单量,占全国比例达到6.68%。202_年,榆林市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达到2100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25%,达到500亿元。其财政收入紧追鄂尔多斯。
陕北房地产投资形势分析
202_年,尽管国务院出台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但是神木及府谷两地房价土地价格却出现快速攀升。如府谷土地最高价已至1600万/亩,楼面价格已近万元。神木土地价格也接近800万元/亩。府谷沿黄河居民住宅价格已超过1万元/平米,普通新建商品房价格也均在5000元/平以上,202_年神木许多新建商品房价格则上涨了2倍。
陕北民间资本金融系统
在神木县城最主要的街道密布着50多家银行及上千家挂牌和未挂牌的投资公司。正是这些机构构成了陕北独特的民间金融系统。陕北民间金融系统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尽管繁荣但并未出现整合。由于当地房地产开发欠发达,民间借贷的循环往来亦较为简约,资金主要来自煤矿行业。而借贷方向亦集中在新兴煤矿及煤矿产业升级。
陕北民间资本投资趋势
陕北投资者具有投资额大、投资一线地产经验相对欠缺、已形成跟风型投资的特点。投资主要区域市场为西安、北京和海南。部分投资者投资于鄂尔多斯。由于陕北地区房地产市场的规模有限,造成房地产投资者将西安、北京等外埠投资市场作为主要首选目标。资产过亿的投资客户的投资组合,一般选择城市核心区域的高档公寓、别墅项目、写字楼及底商。与鄂尔多斯相似的是,陕北民间资本仍处在较为粗放的投资理念阶段。罕见于极不熟悉的产业及虚拟的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行业。
第三篇:我国民间资本的现状、问题、建议(范文)
我国民间资本的现状、问题、建议
摘 要:当前,我国民间资本发展迅速,在全社会投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但是,民间资本在投资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我国民间资本的发展过程及投资现状出发,多角度分析民间资本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用,进一步分析民间资本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并借此提出如何合理引导民间资本发展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民间资本;现状;问题;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资本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但当前,民间资本运行的乱象频发。本文旨在通过揭示民间资本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探索如何有效地促进民间资本良性发展。
一、我国民间资本的概述及投资现状
(一)民间资本的概念分析
民间资本是中国特有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根据《浙江统计年鉴202_》的规定,将民间资本定义为除政府以外拥有的资本,即民营企业的流动资产和家庭的金融资产。换句话而言,民间资本是掌握在民营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中属于私人股份和其他形式的所有私人资本的统称。
(二)民间资本的投资现状
1、民间资本的地区发展差异显著
我国民间资本在投资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一是投资活动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二是民间投资产品立足于局部市场;三是民间投资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由于这种明显的差异性,我国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模式,如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等。
2、民间资本的行业投资过于集中
根据202_年统计数据,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民间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仅占4.2%。总体来讲,民间资本大多集中在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一般的竞争性行业,并由于投资领域过于集中,导致产品和服务供大于求,从而易出现恶意的价格竞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3、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以自筹为主
在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不到民间投资资金的五分之一,而民间投资资金近八成来自企业自筹等其他资金。这说明我国民间投资渠道非常单一,为促进民间资本的发展,民间投资者必须增强自身资金积累的能力。
二、民间资本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
民间借贷为民间资本的间接投资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民间借贷却长期处于无序管理的状态。除了《民法通则》、《合同法》中的概括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民间借贷的利率上限以及非法集资做出明确的相关司法解释外,国家尚未颁布任何专门法律法规来规范民间借贷,这就导致了披着“民间借贷”外衣的非法金融活动频发,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甚至影响当地的社会及经济稳定。
(二)合理监管的缺位,监督机制的失灵
第一,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意识淡薄,没有及时地实施管控和警示,使资金链断裂从而导致重大案件爆发,因而使监督在民间资本运行中缺位。
第二,由于民间资本运行关系复杂,民间资本投资和资本的民间借贷并存,同时也存在合法的市场行为和非法的地下操作,因此,民间资本运行的监督主体不清的问题尤为突出。
第三,民间资本运行的法律机制不健全,导致有关部门对监督民间资本运行缺乏法律支撑,从而使职能部门实施监督的依据不足。
(三)受到市场准入的限制
第一,民间资本很难进入公用行业如城市基础设施、公路、水电等,因为其基本由政府垄断。
第二,民间资本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进入银行、证券、电信、邮政和卫生等重要的服务业,因为其也长期受国家垄断,所以造成过高的进入门槛限制。
第三,由于政府对一些支柱性的制造业如大型装备制造业、飞机等实行保护,形成集团垄断,限制了民间资本的进入,尤其是个体投资更难以进入。
第四,一些领域由于行业主管部门不愿向民间资本开放以及工商、税收等部门对其有放行限制,使得民间资本进入障碍重重。
(四)民间资本融资受到严重约束
由于我国《公司法》对依靠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的主体有严格的资本要求,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资本规模尚未达到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的要求,因而中小企业目前只能主要依靠金融机构贷款来融资。全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对壮大壮强民营企业形成了巨大的障碍,从而阻碍着民间资本的进一步发展。
三、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立法,建立健全民间资本投资的法律法规和保障机制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但是关于民间资本的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其健康发展。因此,加强民间资本立法,健全民间资本运行的法律保障机制非常有必要。
(二)加强监督,规范民间资本的市场行为
在国家加强立法的基础上,更应当加强对民间资本的监督。在监督方面,为了保证民间资本的合法运行,相应的监督主体需要强化监督意识,明确监督职责,规范监督行为。将民间资本市场中的非法行为扼杀在摇篮里,而不应任其贻害人民群众,损坏民间资本自身的良性发展。
(三)打破融资瓶颈,满足民间资本融资需求
首先,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服务于民营企业的融资,建立一些介于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之间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组织,并引导成熟民间金融组织逐步发展成专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规范化中小商业银行。
其次,加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重点是建立多层次的贷款担保体系,可设立贷款担保基金来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还款能力的信心,从而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贷款融资环境。
最后,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方式,包括积极扶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到主板市场上市、允许较高信用度的民营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及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等。此外,为了满足单个企业的短期融资需求,还可适当开拓民营企业内部融资渠道,以及联合中小企业建立共同的财务公司。
(四)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业,发挥其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民间资本的规模和作用越来越大,积极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使其成为养老业的投资主体,不仅充分发挥了其推动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有效解决了养老业投资不足的难题,实现了互利共赢。(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含琳.对民间资本的解读和估量[J].西部论丛,202_(7):12.[2] 梁淑英.我国民间资本:现状.问题.对策[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_(5).[3] 王晓燕,郑媛,李丽娟.我国民间资本投资研究综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_(38).[4] 杨积堂.民间资本运行的危机透视与法制思考[J].法学杂志,202_(1):70.
第四篇:民间资本管理公司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
一、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产生背景及依据
近年来,我国民间融资快速发展。根据中金公司的报告,截至202_年6月末,我国民间借贷余额3.8万亿,占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总规模约33%,相当于银行总贷款的7%,民间融资已成为企业(个人)解决资金需求的重要渠道。但在我国民间融资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操作不公开、不规范等问题,从而引发了非法集资欺诈、高利贷、借贷纠纷等多种社会问题。如202_年以来,浙江、河南等地接连发生民间融资信用危机,屡屡出现债务人出逃、中小企业倒闭、债权人冲击政府机关、群体上访等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不良后果。
众所周知,缺乏法律保障的民间融资具有高风险的特征。但明知如此,我国民间融资仍十分繁荣,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国民间闲置资金多、投资渠道又非常缺乏、保值增值能力差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股权、证券交易平台、产权交易平台、期货交易平台、工业产品等交易平台,但资金来源充裕的民间资本投融资平台仍一直非常缺乏。近几年,我国证券投资、房地产投资等专业性强的投资产品风险高、投机性强、收益低下,而闲置资金存入银行,又面临通货膨胀带来的大幅贬值风险。因此,急需搭建起一个稳定的民间融资与民间资本投资等多种形式的民间融资平台,走出一条民间资本规范化阳光化之路,而通过组建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则是规范引导民间投融资的具体体现。202_年3月28日,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此举被认为是中国启动金融改革的破冰之旅,让温州民间资本“阳光化”成为可能,也让我国民间融资正规化梦想开启了序幕。
长期以来,民间资本投资实体经济主要通过地下形式非法集资吸储完成。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这一新业态的产生,可以把部分民间资本由从“地下”引上“地面”,纠正其虚拟化、泡沫化的缺点,促使民间资本投身实体经济。作为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温州市首创民间资本管理公司。202_年2月底,首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瓯海区信通民间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通民资公司”)正式试营业。
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优势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是传统小额贷款、私募等多个金融服务体的综合体。与同样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相比,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资金来源显得更加灵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担保方式多样,业务发展迅速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探索创新多种担保方式。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可以与典当行合作,这样,能有效地解决土地、房产抵押难的问题,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根据客户类型,采取多种担保方式。对于企业类贷款,需要有两个企业担保;对于个人类贷款,采取土地、房产抵押或公职人员担保,并根据担保人工作年限设置不同的担保额度;对于农户类贷款,采取三户联保或者村支书担保的方式。
(二)建立评审机制,加强风险管控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应该设置评审委员会,由公司高管、全体股东和法律顾问组成,严格实行贷前审查和贷后追踪制,制定规范的投资合同和担保协议,每投放一笔资金,都要经过考查客户、评价评审和集体决议等环节,经评审委员会全体通过后生效,在业务源头上加强风险管控。对已贷款客户定期问询,及时落实贷款用途,确保资金安全,有效防范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
(三)自身优势突出,市场定位准确
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主要针对“三农”和中小微企业,尤其是银行不支持的、有发展前景中小微企业和农户,与银行形成互补,错位发展。投放资金以短期为主,坚持“小额、快捷”的原则。
三、自治区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开展情况
目前自治区尚无设立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先例。多有打着“民间资本运作”旗号的私募公司,但往往有传销和非法集资之嫌。
四、外地开展情况
自202_年2月28日,温州成立全国首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瓯海信通”以来,已相继有德州、南昌、威海、青岛、杭州、莱芜、菏泽等地成立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而近几月各地开展民间资本管理试点尤为密集,其中温州、青岛均已有10多家民资管理公司开业。总的来看,国内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开设依然处于尝鲜阶段,试点地区不多,且是最近刚有向全国推广的趋势,因此,可供参考的该类公司运营管理经验并不多。
五、公司运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与风险
根据已有的经验,民资管理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主要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遭遇政策壁垒,发展受限。根据规定,民资公司“对单一投资对象的投资总额不超过总资本净额的5%”,即目前单笔项目投资款不能超过500万元。类似风险投资,虽然民资公司并不完全以控股为目的,但是对于一些处于成长期的优质企业,500万的额度几乎只是杯水车薪,并不能满足企业项目的融资需求。这也是民资公司在开展业务中面临的一个政策壁垒,极大地限制了民资公司的发展。二是民间资本流向悬疑。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设立的初衷是成为一个让资金与企业对接的机构,引导更多民间资金流向实业。但由于民间资本具有逐利性的特征,如何引导其流向投资者普遍不愿涉足的实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五篇: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
文化部: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
文化部7月9日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资文化产业发展,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意见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发展。民间资本投资符合国家重点扶持方向的文化行业门类和领域,可通过项目补助、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绩效奖励等方式给予资金扶持。意见指出,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以投资、控股、参股、并购、重组、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鼓励艺术名家和其他演职人员以个人持股的方式参与转制院团的股份制改造。
民间资本参与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可享受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和国家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
意见指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演艺、娱乐、动漫、游戏、文化旅游、艺术品、工艺美术、文化会展、创意设计、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等行业和领域。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鼓励民营文化企业跨区域、跨行业兼并重组。
鼓励和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支持民营文化企业通过信贷、信托、基金、债券等金融工具融资,支持民营文化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上市等方式融资。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各类投资基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此外,文化部还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参与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重大文化惠民工程、重大公益性文化活动和其他公共文化服务。
意见强调,对民营文化企业在立项审批、投资核准、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评比表彰、申请专项资金、享受税收优惠、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方面,要与国有文化企业一视同仁,不得对民营文化企业设置任何附加条件、标准和程序。意见指出,逐项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各项政策措施,针对不同领域,研究制定具体扶持办法,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完善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政策保障机制,切实保护民间资本的合法权益。
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等投资信息平台建设,及时发布国家政策、发展规划、准入标准、行业动态、项目招标、产品和服务采购等信息。充分发挥驻外使领馆文化处(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的作用,协助民营文化企业了解和分析海外文化市场动态,拓展海外营销网络和渠道。
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积极组织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客观、公正评价民间资本在促进文化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有利于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舆论氛围。支持民营文化企业、民办机构及民间文化团体人才队伍建设,在评定职称、参与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国有文化单位同等对待,带动民间文化人才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创意文化产业园:小微企业在这里筑梦成长
创意文化产业园这座民营产业园的开创者是张学智。张学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主攻油画创作。大学毕业后,张学智下海做起了房地产生意。经商10年,张学智仍然难舍自己的艺术情结。他觉得甘肃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产业发展还滞后于其他省份,于是他萌生了在兰州建立创意文化产业园区的念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甘肃省本地艺术家以及有艺术追求的年轻人提供一个自由发展平台。
202_年7月18日,占地40余亩的旧厂房在一番精心的打理后焕然一新,一个充满活力的园区展现在人们面前。张学智告诉记者,如果按照经营房地产生意的模式,在这块地上盖商品房出售能赚不少钱,可是他不愿意这样做。对工业厂房进行翻修改造后,张学智借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文化产业园区的成功运营发展模式,开始招商引资。
张学智说,最初,他和自己的创业团队并不清楚创意文化产业园应该建成什么样子,只是根据脑海中一个模糊的概念摸着石头过河。“一个抽象的符号变为一个实打实的产业园区,我们在一天天学习中总结经验、分析市场,就像看着孩子慢慢长大一样。”张学智回忆园区初创时说道。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挂牌以来,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招商。时至今日,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发展已进入第五个年头,基础设施改造和园区招商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园区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据了解,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只有真正有实力、有想法的文化创意人才以及成长性好的文化企业才有机会入驻产业园。有的印刷企业希望入驻园区,被张学智婉拒。一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同样被拒之门外,张学智认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维护健康的环境和良好的创业氛围至关重要。
202_年,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企业产值超过3亿元,汇聚各类小微企业70余家,还有30余家企业准备入驻,园区已成为兰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此外,园区还经常承办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在实现创收的同时大大丰富了园区文化工作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今,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成了创意文化人才交流、大学生和归国留学生创业就业、文化体制改革中转型发展企业的重要聚集地。202_年,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被授予“甘肃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202_年兰州经济推动力十大企业”称号。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就包括支持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发展的内容,大大增强了园区进一步发展的信心。
由于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地处交通不算便利的地区,园区租金方面又没有享受太多优惠,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对园区内小微企业的扶持工作,一直由张学智来抓,他说自己在经营园区的同时,也当着“天使投资人”,对在文化创意方面有想法、执行力强的团队给予
一些补助和帮助。张学智希望自己能在有志于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年轻人和政府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为进驻园区的创业者提供更宽松优惠的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