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柔肠侠骨担道义撑起公平一片天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17-476247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19 20:33: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柔肠侠骨担道义撑起公平一片天

柔肠侠骨担道义撑起公平一片天

——记湖南省龙山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田丽霞

十五年法官生涯,她主审的700余件刑事案件无一错案;十数次受到县委、政府表彰。1999年,获首届“湘西自治州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同年还被评为州劳动模范;2000年,获第二届“湖南省杰出青年卫士”称号;

2006年,获“湖南省优秀法官”称号,并当选为州第九次党代会党代表;

2007年元月,获湘西州“十佳政法干警”称号。

一个个大红烫金的奖证,诠释的是一个土家山寨女法官对审判事业挚爱的情怀;一项项崇高的荣誉,无一不凝聚着一个人民法官伸张正义忘我工作付出的辛劳和心血。她,就是龙山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长田丽霞。“我这个人对当官不感兴趣,单就只喜欢法官职业”1992年7月,田丽霞从湖南省司法学校毕业,分配到龙山县法院工作,担任刑庭专职书记员一职。她忘我工作,上班仅三个月就出庭记录刑事案件48件,完成了一名书记员全年的工作量。四个月后,田丽霞就以字迹清楚、文字俊秀、记录准确在全州法院书记员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在全州法院系统引起了轰动。参加工作三年,田丽霞觉得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还有很多,于是,又自费参加了省司法学校法律本科专业函授学习,1998年完成学业,成了龙山法院响当当的“女才子”。1995年,她当上了审判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全院最年轻的审判员和女党员。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能力强,当时县委一位领导推荐她去县妇联当副主席。然而田丽霞放不下自己深爱的法官事业,她以需要考虑一段时间为由婉拒了那位领导。后来她说“我这个人对当官不感兴趣,单就是喜欢法官职业”。十多年来,田丽霞对自己一直要求很严。她当“群众利益无小事”,也当“庭内工作无小事”。她经常勉励自己,要想成为一个办案的“行家里手”,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不行。当上庭长后,为了激发队伍活力,她在庭内着手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各项竞争制度,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激励干警奋发向上。她自己常常率先垂范,廉洁自律,要求法官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几年来,她负责的庭多次被评为省、州、县法院严打综治先进单位。“妹妹,天上有十个太阳,你就是那最红的一个”

作为一名法官,田丽霞同志时刻牢记着“严肃执法,廉洁执法,公正裁判”这一基本准则。在钱与法、权与法的较量中,她旗帜鲜明,从不含糊,庄严地捍卫了法律的尊严,展示了一个人民法官亮丽的人格魅力。十多年来,经她审结的案件,件件事实清楚,证据扎实,程序合法,量刑适当,上诉无一改判,件件是“铁案”。

2005年6月,龙山法院受理了向某、聂某滥伐林木的再审申诉案。向是林业局退休干部,聂是老党员,担任了多年的村支部书记。案件一审和再审时都对被告人作出了有罪判决。受理再审申诉案后,院长指派田丽霞审理此案。接受任务后,她感到压力很大,心里也十分矛盾,如果这次再审,宣告了被告人无罪,不仅院里要承担赔偿责任,而且还有可能得罪原审同事。

人民的权益高于一切。田丽霞没有退缩,她反复查阅了所有的案卷,认真核实了被告人提供的新证据,并就被告滥伐林木数量的鉴定这个关键证据咨询了林业专家,开庭审理时认真听取了被告人的辩解及辩护人的意见,最后如实向审判委员会进行了汇报,认为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犯罪的证据不足,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案子宣判后,聂某颤抖着双手接过宣告其无罪的判决书时,热泪盈眶,双膝跪在审判台上,大声高呼:“共产党万岁!共产党伟大!”。

不枉不纵是田丽霞始终坚持的职业信条和追求。

2006年11月中旬,检察院移送了一起盗窃案。通过阅卷审查,田丽霞发现被告人作案时有可能不满16周岁的疑点,这直接影响到能否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第二天,她就和公诉人一起到当地核实,通过走访被告人同龄人的父母、就读学校的老师,并到派出所翻阅最原始的户口登记资料,终于查清了被告人作案时不满16周岁的事实,公诉机关据此撤回了对被告人的起诉,避免了一起错案的发生。在常人印象中,刑事法官不苟言笑,对案件总是一判了之,然而田丽霞却给人们展示了刑事法官的另一面形象。十多年来,她对待当事人服务热心,工作上耐心,感情上诚心,每次都给当事人一个满意的答复。她办理的30余件因邻里纠纷而引起的伤害案件,经她多次耐心细致的调解,使得双方最后都互让互谅。200

5年冬天,龙山县洗车河镇的一个土家山寨发生了一起因相邻纠纷而引发的伤害案件。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田丽霞和同事们便驱车百余里前往案发地调查,并就地开庭。下车后,她们爬山涉水走了10多公里山路,花了4个多小时才来到寨子上,那个不足200人的土家山寨顿时轰动了,老百姓都聚集在当事人的院坝里,听田丽霞做调解,讲法律,不仅使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而且还给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过后不久,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婆婆进了田丽霞的办公室,她就是被害人的母亲。她从背笼里拿出一包鸡蛋送给田丽霞,并动情地用土家语对田丽霞说:“斯帕,麦嘎哈,呶兹褐弄斜,涅就亮尔唠。”(译成汉语是:姑娘,天上有十个太阳,你就是最红的那一个)。

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办案只认法,不认人.在乡情、亲情与法律之间,田丽霞心中始终有一架公正的天平,自觉遵守法官职业道德,忠诚维护法律的尊严。

2006年10月,田丽霞审理陈某等人盗窃一案,陈的舅舅跟田丽霞的父亲是老同事,就找到她家里,把一个装有1000元钱的信封递给她,请求给他的外甥判一个缓刑。田丽霞见此情形,当场拒绝了。后来陈某对田丽霞的父亲说:“田丽霞六亲不认,真没有‘人情味’!”在现实生活中,法官会经常受到各种“糖衣炮弹”的袭击,但田丽霞始终牢记“廉洁办案,公正裁判”这一基本准则。她常说:“钱只要基本够用就行,和下岗工人一比,我感到很满足。”她还常常告诫庭里的其他工作人员,人要会算帐,不要为别人送的一点钱把自己的一辈子都毁了。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拿了、吃了,判案时腰杆就硬不起来了。有一次,一个武汉的大货车司机在龙山撞死了一个人,司机生怕因为自己是外地人而遭到重判,便几次都想送钱给田丽霞,但都被严词拒绝了。后来该案的民事赔偿部分全部到位,案件得以公正判决。那位司机逢人便说:“田法官真是一个好人,判案一点都不偏心。”像这样的例子很多,为此她也得罪了不少亲戚朋友和一些权势人物,但她毫不畏惧,她说:“我田丽霞办案从来就是如此,只认法,不认人”。领导和同志们这样评价她:田丽霞的腰杆虽然纤细,但她不会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向权势屈服;田丽霞的肩膀虽然娇嫩,但她不会顾及人情而将天平倾斜;田丽霞的脚步虽然轻盈,但她不会为个人的名利而迷失方向!十五年来,田丽霞同志拒收当事人礼物折合人民币18000余元,拒当事人吃请250多次,拒当事人说情140多次。

放弃的是亲情和家庭,追求的是尽职尽责,无愧职业。

在工作中,田丽霞认为单位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在公与私、苦与乐的选择中,田丽霞总是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将个人的利益置之度外,恪尽职守,无私奉献。

在她的工作日记里,没有星期天,也没有节假日。1998年5月,作为女同志,田丽霞正处于临产期,领导和同志们都劝她休息,但她发现庭内的案件增多,便主动放弃提前休产假,直到临产前几天,她仍然在坚持上班。今年5月,田丽霞患重感冒,高烧持续不退,院领导、同事及家人都要她去住院,但她因为工作太忙,坚决不肯住院。她一心想到的只是工作,因此很多同学和朋友都说她是个“工作狂”。在单位,田丽霞是一名优秀的法官,在家里,却不是一名优秀的妻子和母亲。她的女儿已上小学三年级,可她从来没有接送过一次。女儿的学习、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她爱人管。女儿有时说:“妈妈,我们好多同学都是妈妈接送的,你也接送我好吗?接我一次也好。”面对女儿期待的目光,作为一个母亲,她也很内疚。

2006年农历腊月26日,别的同事都在为过年做准备了,但田丽霞还在为一起系列轮奸、抢劫、伤害案件做最后宣判。这起案件被告人达16人,有未成年人,也有成年人,是州政法委督办的案件,案情十分复杂,也是龙山法院二十年来被告人数最多、审理时间最长的一起案件。连续5天的审理,中午她就和大家简单地吃个盒饭。由于此案牵面大,说情的人特别多,但她顶住了各种压力,终于在腊月26日进行了宣判。

田丽霞同志就是这样,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凝聚人,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感染人,以快速高效地办事效率激励人,以坚韧不拔地毅力感动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展示了一个新时代人民法官的风采!柔肠侠骨担道义,清风正气铸天平。如今,田丽霞同志仍一如既往,满腔赤诚,在捍卫法律尊严的道路上,坚守着一个土家边远山区女法官最坚定的人生信念,朝着永远最好、永远出色的目标奋进!

第二篇:退伍军人撑起一片天

退伍军人撑起一片天

金顺,1965年4月出生,高中毕业后,1984年10月参军入伍。1989年12月,他退伍后到冠县县城做起了生意,办起了建材厂。1999年春,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师金顺被选为村委会主任。很快,经乡党委考察,任命他为前元坊村支部书记。

1997年,原村委会干部没有征求群众意见,擅自砍伐村集体树木1000多棵,激化了干群矛盾。上百名村民乘座三十多辆机动三轮车,到各级上访,反映原村干部的问题。党委高度重视,采取果断措施,免去原村支部书记的职务,暂时稳定了群众的情绪。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一至到1999年金顺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前,村里很不稳定,正常工作都无法开展。村委会换届选举后,乡党委经过广泛征求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并通过民主推荐,群众评议,党员选举等方式,确定由师金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金顺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并被任命为支部书记,他感觉身上的担子重了,决心不辜负群众的信任和乡党委的重托,他把自己的建材厂和县城生意全放下,回到村里,和村干部群众座谈,了解村里的问题和群众的期盼。他了解到村里的主要问题是上届村委欠债务高达十六万(其中,仅公款吃喝就占了十一万)需要偿还,贫困的群众急需致富。金顺和村两委成员和商议,拿出了合理的偿还方案。根据群众愿望,为

让群众早日富起来,金顺和村两委一班人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引导组织全村群众务工、经商、创业,仅用三年的时间就有四分之一以上的群众从事轴承加工销售、餐饮、建材生产经营、产品包装等,每年全村群众总收益达几千万元。二是组建了村筑队。村集体筹集资金购置建筑器材,组建前元坊村建筑队,在家务农的青壮年,农闲时在建筑队务工,每人每月收入增加3000元。三是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引导土地流转,发展优质高产西瓜种植,村委会注册了西瓜合作社,建成了占地30多亩的高标准西瓜专业市场,优质的西瓜每年都吸引南至上海、江苏北到黑龙江,东至青岛西到甘肃的全国各地大批客商前来市场贩买西瓜。仅西瓜一项每亩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

群众致富了,村集体经济也发展起来,村里办的西瓜市场每年都为集体创收十几万元,西瓜种植富了小家,壮大了集体经济。村集体栽植90亩白杨树,也都长成了参天大树,成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绿色银行。村集体经济发展了,金顺为首的村两委一班人,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发展公益事业。2004年抓住国家发展乡村公路建设的机遇,硬化了村内村外的公路,路两旁栽植了绿油油的国槐,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彻底结束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2005年村集体出资把自来水安装到各家各户,结束了吃水难的历史;2007年积极争取项目,新打机井15眼,实现

了平均每40亩耕地1眼井,抗旱季节3天灌溉一遍所有耕地的目标;2010年春季筹资15元,架设了高圧线路,每眼机井都用上了电,结束了浇地用农机费时、费力、费钱、效益低的历史。村委会还计划,从今年开始用两年的时间,把灌溉水渠引到各家各户的地头,结束浇地时,遍地都是“小白龙”(浇地用的白色软尼龙输水袋)的历史。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看到以师金师为班长的村集体一班长,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一心为群众谋利益,群众积极支持村两委的工作。村两委的工作开展的顺风顺水。2002年和2005年的村委换届试点工作都在前元坊进行,前元坊村委的成员都以高票当选。

工作也得到了县委和乡党委的肯定。2002年、2008年党支部先后两次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师金顺也两次被县委评为先进个人。2004年被乡党委评为先进模范村庄,2006年村被乡党委评为产业结构调整先进村庄。2012年前元坊村被乡党委政府乡武装部评为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金顺被评为先进个人。

第三篇:靠自己撑起一片天

靠自己撑起一片天

考别人撑起的天空,再美也不会出现彩虹。

——题记

一条幽径,考自己的曲折迂回激起心旷神怡的向往;一波巨澜,靠自己的潮起潮落叠出惊心动魄的鸣响;一方晴空,靠自己的努力拼搏撑起绚丽多姿的彩虹。

李清照——靠自己,用至刚的生命与至柔的情怀描画出婉约千年的美丽身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多少次独坐冷冷清清的院落,看尽黄花堆积的无情;多少次独听点点滴滴的夜雨,尝尽凄凄惨惨戚戚的职位,然而在20多年青灯照孤壁的孑然独处,李清照靠自己苦苦地跋涉,顽强地抗争。在晚来风急之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细填《漱玉词》,在风鬟霜鬓之年,北望中原,潸然泪下,她用至刚的生命与至柔的情怀撑起自己的一片天。

李阳——靠自己,用不屈的自信与顽强的毅力呐喊出震天动地的疯狂英语。“说得再难听也要坚持说!再多人笑话也要坚持说!一直要坚持到说得纯正地道为止!”他曾经大学英语多次惨遭补考;他曾经被别人超时效是“傻子”“疯子”,可他仍矢志不渝,慷慨激昂大喊英语,靠自己,勇敢地对传统学习的“哑巴英语”进行了彻底的颠覆;靠自己,另辟蹊径,独创了一套“狂听、狂读、狂喊、狂背”的发扬“四狂”精神的新型英语学法。他成功地喊出了“让三亿中国人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的响亮口号。他靠自己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

拿破仑——靠自己,用远大的志向和不屈的信念谱写出叱咤风云的豪迈诗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怀万丈雄心,靠自己勇抓机遇,勇猛作战,从军队少尉一步步登上法国君主宝座。他靠自己,虽历尽艰辛,九死一生,但仍坚守不灭的信念:“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他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在历史的舞台上掀起翻天覆地的狂澜,成就彪炳千古的业绩。他靠自己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

曹操自强不息,靠自己成就一代叱咤风云的君王;林肯屡败屡败,靠自己成为一代受人敬佩的总统;秋瑾坚贞不屈,靠自己驰骋出一道碧血丹心的壮丽风景。

历史如水,奔流而逝,靠自己,流水才会能为你而止。

光阴似箭,速度似电,靠自己,光阴才会为你而停。

第四篇:爱,撑起一片天

爱,撑起一片天

画外音:有一种爱浇灌了无数青年的成长心灵;有一种爱触动了无数人的内心地处;有一种爱掀起无数双目中的泪潮。

画面一:清晨,路上泛起的雾使之变得朦胧迷离;天气异常的寒冷,来来往往的头都快埋进衣服,两手放在口袋中,如泰山般移动一步又一步。在路边,正蹲着一位老人,单薄的衣服看起来像是洗了又洗的,都褪色了。他骨瘦如柴,粗糙的双手在垃圾桶里来回翻找,再近些看,可以清晰地看到苍白的发丝上还有一些晶莹剔透的小水珠,他一定是很早就来了。他二十几年来如一日,每天靠捡垃圾赚钱,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去资助那些贫困的学生,他就是刘盛兰。

画面二:日薄西落,他却依旧坐在他老班长的墓前,深邃的眼睛望着无限的天际,他依旧回忆着许多年前一天,他和班长一行人在冰天雪地中行走,走过的地方都是一个深深的雪坑,都好几天了他们依旧仍未走出这神秘的大山,他们嘴唇都裂了,脸则是冻得发紫,班长将他喊过来,把最后的馒头给了最小的他,让他坚持,后来他得救了,可他们却永远的牺牲了。他眼角溢一处了一些泪水。他对班长道:“对不起,我没有帮你照顾你的家人。”他就想着这么守护班长吧!他就是陈俊贵。

画面三:微弱的灯光下是她每日每夜的绣着《清明上河图》的场景,细细的针在布之间来回穿梭,勾勒出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古代人。在终于,在她完成这幅图画时,她放下了那根许久陪伴的针,细如竹节的手指在十字绣上来会抚摸,像微风亲抚树木,无比温柔,她成功了,她想着,这是她唯一能留给孩子的东西,她是姚厚芝。

画外音:一个不屈的灵魂能激起你心底万丈深渊;一种坚持的精神能使你心中的金石可镂;一种乐观的态度能让你内心的旭日东升,还有一种爱,它包含了这所有的不屈,坚强,乐观。

907艾君

第五篇:一个时代的侠骨柔肠

一个时代的侠骨柔肠

《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20日 13 版)

作为全国政协常委的霍达积极参政议政。

霍达说:“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给自己的定位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1971年,画家王为政为爱妻画像。

伉俪情深

霍达与冰心先生

她着一身家常便服,随性、朴实、爽朗。说话时,整个人都会变得抑扬顿挫:时而低眉敛目,柔声细语;时而一板一眼,绘声绘色;说到不平处,横眉怒目,声音也高了八度,仿佛随时会拍案而起。

一位有着充沛激情和正义感的女作家——这就是我对霍达的第一印象。

故人故事:活在文学中

提起霍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穆斯林的葬礼》。这部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被冰心老人誉为“奇书”的小说,问世20多年来,数十次重印,达数百万册,至今畅销不衰。在信息多样化时代,显示出纯文学的强盛生命力。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众多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的原型是谁?那位在玉的长河中沉浮一生的韩子奇,那位以短暂生命赢得无数读者的深深怜爱和感叹歔欷的韩新月,那位用文弱书生的双肩撑起爱的天空的楚雁潮……他们和作者有着怎样血肉相连的关系?20多年来,不断有读者向霍达询问这样的问题,有的甚至在信中说:“天儿凉了,代我向韩子奇一家问个好吧!”

这些看似“痴情”的问题,让霍达无比欣慰,她却不能满足读者这真诚、朴素的要求。因为对于小说创作而言,虚构不仅难以避免,而且往往是必须的,诚如鲁迅所说,“模特儿不用一个一定的人,看得多了,凑合起来的”。生活中的原型只是素材,不能等同于艺术形象,如果一切都是现成的,作者只是记录下来,那岂不是太无能了?如果原型、素材比小说更生动、更精彩,还要小说干什么?霍达决心把故人故事留在心底:“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这些人物,都是已经完成了的艺术形象,在读者心中活了起来,就让他们在你们心中继续活下去吧!”

在《穆斯林的葬礼》贴吧引起热烈讨论的另一个问题,是何时能把这部书搬上荧屏。读者甚至讨论起角色的分配:当下走红的影视明星,谁最适合演韩子奇、韩新月,楚雁潮又非谁莫属?据说,多家拍摄单位都曾找上门来,希望获得拍摄电视连续剧的授权,并且不惜付出天价片酬,却一次次被霍达婉言谢绝。

霍达说,她创造了各色人物,也深爱着这些人物。她相信,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韩子奇、韩新月、楚雁潮,一旦化为具体的影像,也许难以符合原先的想象。她不忍看到笔下的“生命”被扭曲、异化,与其如此,不如让他们仍然以文学形象留在世间。

这个回答似乎让人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这正是霍达一向对于写作的全情投入与严肃态度的延伸。《穆斯林的葬礼》是霍达销量最大、读者最广的作品,如果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受众面必将更加大大扩展,也许会创造一个收视率奇迹,但她并不把销量和票房等同于文学价值。对于文学,她有着独到的理念,并以整个人生践行。

报告文学:呐喊生涯

1988年11月2日,江苏某县发生了一起由于乡干部催粮引起农民喝农药自杀身亡的事件。霍达从一份文件中得知此事,春节前夕,她与人民日报记者高宁一起赶赴发生此事的县里采访。

当地领导千方百计阻挠:“哎呀,路太远,要走十几里山路。车子开不过去……” 霍达坚持:“不管路多远,我们一定要去!”

一路上,陪同的人一再停车,请两位记者参观糕点厂和雨花石厂,她们哪有这个心思?下午5点钟,那人又说:“县委来电话了,宴会都准备好了,等着你们呢,咱们得往回赶!”

霍达说:“人命关天,还吃什么宴会?快走吧!”

赶到村子时,天已经黑了。当地干部没让她们进村,在村外一间废弃的空房里,她们终于见到了 死者的妻子,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妇。她的丈夫因为不配合纳粮,遭干部捆绑,不堪受辱,服毒自尽。农妇不擅言辞,只会哭:“我的男人死了,我没得用了!”这哭喊,道出了她的柔弱无助,丈夫(在当地干部的口中只被称为“那个男劳力”)是她的全部,死了男人,她就真的“没得用了”,谁来为她伸冤呢?

霍达把这呐喊写进报告文学《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发表在《中国作家》1989年第4期,《报告文学选刊》1989年第6期转载。文章关注的是粮食问题。1984年我国粮食大丰收,使高层过高地估计了农村的经济形势,过高地估计了“包产到户”的威力,忽视了对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继续创造,农业投入逐年减少。此后连续4年,粮食产量徘徊不前。一些地方干部为了完成粮食订购任务,甚至上门抢粮,干群关系紧张。与此同时,许多国家粮食减产,全世界面临粮荒。霍达以沉重的笔写道:“神农氏的子孙在寻找出路,我们已经不再具备„失误‟的资格。”“未来的10年、20年,如果再出现„失误‟,我们连纠正的机会都没有了!”

文章面世,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也有质疑和抵制的声音,说此文是“给社会主义抹黑”。

我问“您当时觉得有压力吗?”

她答:“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的确,霍达无需害怕,她牢牢把握着行文尺度,大量的采访调查和一手材料,让其作品无懈可击。

霍达另一部引起巨大反响的报告文学,是描写中年知识分子生存与死亡状况的《国殇》。促使霍达关注这一问题的人,是与她同住一幢楼的邻居高建民。高建民是北京市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工程师,他以首创的“负特征角斜轧理论”,一反沿用百年的西方传统,独辟蹊径,设计出新型低成本、高效率的大直径与特大直径的无缝钢管轧机。1986年,高建民的这一创造发明已申请了国内外专利,一旦得以确认,我国在无缝钢管的轧制理论和应用上都将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当他以必胜的信念准备最后的答辩之际,却查出患有脑部胶质瘤,危在旦夕。手术前医生问他:“你是要生存质量,还是要生存期?”高建民面临残酷的自我抉择。选择前者,可以正常工作,但肿瘤随时可能复发。选择后者,生存期或许能够延长,但会丧失工作能力,苦战多年的研究成果将功亏一篑。死神在拷问一个大写的“人”,高建民毫不犹豫地回答:“要生存质量!”

这一答案让霍达震动。她亲眼看见手术后的高建民戴着个帽子匆匆奔走,为他的无缝钢管进行最后的冲刺。霍达也在与死神抢时间,对这个视死如归的硬汉进行跟踪采访,写成了《国殇》中这一撕心裂肺却又慷慨悲壮的章节,没等到文章发表,高建民就辞世了,年仅45岁。

与高建民接踵而去的,还有著名数学家张广厚、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王振泰、农大讲师谢以铨、北师大讲师徐志英,一个又一个,英年早逝。很难描述一场场死亡给霍达带来的冲击:“我那时还年轻,如果是现在,不光是体力,恐怕在心理上也受不了那么连续的强烈刺激了。”据当年统计,我国中年知识分子的死亡率远远高于老年人,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寿命比全国人均寿命要短十年。在祖国经济腾飞的时候,中年知识分子群体的生存窘况让她悲愤,她大声疾呼:“为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抢救我们的国宝!” 《国殇》发表后,《新华文摘》立即转载,当年88岁高龄的冰心老人用“惊心动魄”来形容这部作品。她在病中含泪写下评论:“《国殇》的作者,听说是一位女作家,没有同她见过面,但我佩服她的勇气,她把半边天撑起来了!我向她致敬!”

补天的人:以文学手段再现这段历史,在我之前没有人写

1982年,邓小平斩钉截铁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问题不容讨论”;1984年,中英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那“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民族自豪感,激起了霍达的创作热情,为香港写史的念头就此萌发。在经过长时间的读书准备之后,1994年,霍达南下香港,开始了历时三年往返京、港两地的采访和调查研究。

这是一块很硬的“骨头”。要想在历史框架下创作小说,首先必须将香港的150年殖民史梳理得清清楚楚。而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许多民间资料已散佚流失,要挖掘整理,犹如海底捞针。

霍达初到香港时,十分艰苦。她早晨8点起床,有时走访到深夜12点才搭上地铁末班车,回到住处。给家里的电话简短至极:“我今天没事,平安。”然后整理资料,准备次日的工作。全部妥当后,往往已是凌晨两三点,靠四片安眠药才能朦胧睡去。

香港有句谚语:“有钱到香港,没钱没话讲。”住在那里,步步要花钱,大把地花钱。一次,丈夫来电:“钱还够吗?”

答:“还够一张机票钱,我得回北京了。”

那边说:“你箱子旁边的袋子里,我还放了一万块钱。”

就这样,又可以多采访几天了。

不是没有“借水行舟”的机会。有关部门曾介绍霍达给一位香港富豪写传记,不但可以轻松解决在港的房、车问题,还付给天价稿酬:500万港币,这在当时——即便是现在,也不算少了。

霍达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为金钱摧眉折腰,她不屑于做。“我来香港,是为了写百年沧桑史,而不是为了钱,否则,回去何以面对江东父老?”

这是响当当的文人傲骨——公爵有很多,贝多芬只有一个。

为了写这部书,霍达让自己成为不折不扣的香港史专家。在中英双方的档案馆、图书馆,她查阅了近千万字的文献资料。她对资料的爱护到了“强迫症”的地步:每份资料都要复印三份,一份传真回家,一份用快递寄回家,还有一份随身携带。“即使我飞机失事了,这些史料也不会丢失。”

她靠两只脚踏遍港岛的街头巷尾,走访各界人士数百人次。从港岛穿越海底隧道,登上九龙半岛,翻越大帽山,从吐露港到大埔墟,从林村谷到石头围,从锦田到屏山、厦村,她沿着抗英志士的足迹到山村农舍去挖掘史料,记下的采访笔记无法胜数。

她来到抗英义士邓菁士生活过的村庄,她的真诚感动了邓氏家族后裔。村民们捧出邓氏家谱,拿出百年前使用的油灯,找出抗英斗争购买枪炮的账簿……邓氏家族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对霍达说:“霍老师啊,我们是大清国的弃民。我们真没想到,你来写我们来了。”

历史的碎片渐渐地拼合。然而,小说家的工作才刚刚起步。要把英占香港长达150年的历史包容在一部小说之中,很难,因为不可能有一个150岁的主人公贯串始终,这是对作家的挑战。

一个夜晚,霍达在冥思苦想中突然悟到:英占香港的三个阶段(第一次鸦片战争割占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割占九龙,以及“展拓香港界址”租借新界)之中,发生在1898年的“拓界”是最后的总结,是三次事件的累积,离今天最近,从谈判开始到拓界结束,整整一年。如果在这一年之内作文章,事件紧凑,人物连贯,戏剧性强,符合艺术规律。这一灵感给她带来难以言喻的兴奋,如同找到了“芝麻开门”的钥匙!她把手头的调查研究分为四部分:一是查清香港拓界谈判的来龙去脉,以及谈判代表李鸿章、许应骙、张荫桓,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的“底细”。二是港英政府在拓界前后的行动,有关的文件、信件,总督卜力、辅政司骆克、警察司梅轩利等人物的籍贯、民族、履历、性格、爱好……都要做到了如指掌。三是对当时广东省新安县(现在的新界)领导抗英斗争的五大家族,特别是邓氏家族,对他们的家族史进行调查研究。四是对大清朝廷、两广总督衙门以及戊戌变法等相关事件和人物进行缜密的史实梳理。

此外还有一些旁及的领域,比如为了写一位基督教牧师,霍达研究了香港的宗教史;还有香港的商人、佣人、苦力,当时的建筑、车、船、轿子、服饰、饮食,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方式,香港的方言、俗语,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还原了历史,她便让她作品中的主人公一一登场了:京师举人易君恕、新界抗英义士邓伯雄、英国牧师林若翰、林若翰的养女倚阑、香港商人迟孟桓,让这些虚构的人物与真实的历史人物一起,参与真实的历史事件。“在历史的缝隙里进行自己的创造,而又让别人看起来浑然一体,这正是作家的乐趣所在”。

经历漫长而艰苦的三年,1997年春,《补天裂》终于脱稿。

香港回归前夕,《补天裂》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出版,众多报刊转载、连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广播,并且在7月1日零时之前,播出该书的部分章节,作为直播回归仪式的前奏。此后,这部作品获得第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长篇小说和同名电视剧两个奖项,十年后又改编、重拍成电视剧《苍天圣土》。

霍达毫不掩饰自己对这部作品的偏爱,因为它记载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史——“以文学形式再现这段历史,在我之前没有人写”。

她至今记得走访抗英义士故乡锦田的一个细节。那正是清明时节,细雨如烟,她去寻找一处古迹——掩埋着抗英义士遗骨的“义冢”。锦田平原和周围的山间开满了黄白相间的小花,白茫茫一望无际,让远方来客的内心悸动不已。

她问当地人:“请问义冢在哪里?”

得到却是漫不经心的回答:“唔知呀(不知道)。”

“唔知呀”——这是霍达在香港采访初期无数次听到的回答。对殖民记忆的麻木,对爱国志士的淡忘,对血泪历史的懵懂无知,使她惊愕而又痛心。她竭尽心血去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把“无知”变为“有知”,用一颗赤子之心,唤醒民族的灵魂,补全残缺的历史。当她终于找到义冢,肃立在冢前三鞠躬的那一刻,长眠地下的抗英义士在她的心中复活了。

创作谈:正直与诚实最重要

霍达在青年时代师从著名史学家马非百研究中国历史,最终并未走专门治史的路,而进了文学之门。这是不是一个误会?霍达说,她至今感谢恩师马非百,甚至觉得,如果不先下一番功夫读史,几乎无以为文。

霍达最喜爱司马迁的《史记》。她后来写历史剧,写小说,写报告文学,可以说,无一不是受了太史公的影响和启发。她也热爱古典文学,尤爱苏东坡和辛弃疾。苏词豪放,辛词悲壮,二者均影响了霍达作品的精神气质。

在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霍达喜欢《水浒传》的张扬个性,喜欢《三国演义》的斗智斗勇,喜欢《西游记》前半部美猴王率性天然的反叛精神,却不喜欢孙悟空被紧箍咒逼着去遭受九九八十一难,也不大喜欢《红楼梦》的脂粉气。

这样的阅读偏好,使霍达的作品结构宏大、视野开阔、激情充沛。在她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一般女性作家作品中极为少见的侠义色彩和强烈的社会担当感。常常有读者发出这样的感慨:“真没想到,霍达先生是位女作家!”

小说、报告文学、影视和话剧剧本,霍达均有涉猎,且屡屡获奖,偶有余兴还喜欢赋诗填词。她用钱锺书先生的一句诗形容自己的创作体会:“寻诗争似诗寻我。”这个“寻”,就是寻找最佳表述方式。一件作品总会有一种最佳表述方式,好像已经完成了,埋在地下,你把它找出来。你找它,它也在找你,等待你把它发掘出来。这个寻找的过程很折磨人,也很诱惑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创作的最佳境界,是使作家惊喜和陶醉的时刻。

什么是作家必备的品质?霍达说:“第一条,天赋,包括与生俱来的感悟事物的能力和正直、诚实的人格。第二条,智慧,指的是丰厚的学养和表达技巧。第三条,韧性,就是持之以恒的追求和刻苦自砺。”

最重要的还是第一条,“作家的赤诚与否是瞒不过任何人的眼睛的,有着卑劣灵魂的人写不出真善美的好文字。”

作家定位:做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霍达以十年为界,把人生划分成不同的阶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她接连发表多部报告文学和长、中、短篇小说,包括《穆斯林的葬礼》。九十年代,她完成了长篇小说《未穿的红嫁衣》和长篇报告文学《海魂》,苦心研究、采访、创作三年,拿出了见证时代的历史小说《补天裂》。

新世纪,她带来了什么呢?

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她关注的是民生。从2008年起,霍达把目光投向涉及千家万户的住房问题。京城房贵,居大不易。当代中国再没有一个词汇,比“房子”更能牵动人心!在拔地而起的楼群前,昔日的胡同宅院已是断垣残壁,三三两两的“钉子户”们,怀着焦虑也怀着梦想,在窃窃私语。霍达以“老街坊”的身份加入其中,倾听他们的苦衷:几辈子的老北京,凭什么搬到五环外头去?开发商卖楼赚钱,凭什么让我们给他腾地儿?她还以全国政协常委的身份,到拆迁现场调查研究,和有关人员座谈,了解真实情况,探讨政策得失。这一切,都浓缩、升华为沉甸甸的三幕话剧《海棠胡同》,2010年9月在北京公演。

贴近生活是《海棠胡同》的最大特色。舞台上,四合院和新楼盘的争夺,“钉子户”和开发商的博弈,社会公平和市场杠杆的较量,一切仿佛都发生在我们身边。该剧由霍达之子王剑男导演,荟集了宋春丽、郭冬临、郭达、杨立新等明星大腕联袂主演,观众反响热烈,现场极其火爆。当演到梁德宝迫不得已在拆迁协议上签字时,观众发出喊声:“不能签!”当著名诗人萧穆的故居即将被摧毁之际,由宋春丽扮演的萧穆遗孀、鼓书艺人苏宛君击鼓而歌,为这座老宅子和二百多年树龄的名贵海棠献上一曲挽歌,气氛达到高潮。

霍达说:“无论社会怎么变迁,作为知识分子,都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弃对祖国和民族命运的忧思,对时代走向的认知把握,对人生和人类前途的关注,这就是„士‟的本质。无论到了什么时代,写作毕竟不只是一个谋生手段,你生产的是精神食粮,总应该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古今中外,凡是优秀的作家,优秀的作品,都必然是民族形象的写照,时代精神的代言。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给自己的定位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本报记者 吴丛丛

(本版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柔肠侠骨担道义撑起公平一片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