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教育学重点概括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17-1089783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3 12:32: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教育学重点概括

《九章算术》: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全简述花拉子米的时代,地方,著作,成就? 数系扩充的原则:

1.古希腊著名的三大尺规作图问题书246个问题,分成九章,包括:方田(各种面积计算公式与分数运算问题),粟米(各种比例问题),衰分(比例配分问题),少广(开平方,开立方等计算问题),商功(体积计算问题),均输(与运输,纳税有关的加权比例等问题),盈不足(盈亏问题的解法与比例问题),方程(线性方程组的应用问题),勾股(勾股定理及其应用问题)。

算经十书:周睥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张邱建算经,五曹算经,五经算经,夏侯阳算经,缀术,缉古算经

九章算术的思想方法和特点:开发的归纳体系,算法化的内容,模型化的方法。

几何原本的思想方法的特点:封闭的演绎体系,抽象化的内容,公理化的方法

二者相对照,可发现从形式到内容都各有特色和所长,形成东西方数学的不同风格。几何原本以形式逻辑方法把全部内容贯穿起来,九章则按问题的性质和解法把内容分类编排。几何原本很少提及应用问题,九章则是解应用问题为主。几何原本以几何为主,略有算术内容,九章包含了算术,代数,几何等我国当时数学的全部内容。

相同:集数学成就之大成者,成书历史久远,影响巨大,成为后世教科书。不同:几何原本是西方数学最早形成的演绎体系,采用“定义—公理,公设—定理”的公理化方法,注重逻辑的严密性,开创了推理证明的先河。

九章是中国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体系,采用“问题—答案—算法”的体例,追求实用,讲究算法,但不注重逻辑结构。

简述微积分诞生的酝酿时期微分学和积分学的基本问题?

确定非匀速运动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使瞬间变化率问题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望远镜的光程设计需要确定透镜曲面上任一点的法线,这又使求任意曲线的切线问题变得不可回避。确定炮弹的最大射程及寻求行星轨道的近日点和远日点等涉及的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问题,行星沿轨道运动的路程,行星矢径扫过的面积及物体重心与引力的计算等又使积分学的基本问题—面积体积曲线长重心,引力计算的兴趣被重新激发起来。

简述开普勒利用“无限小元素和”推导球体积公式的方法?

开普勒与旋转体体积:要旨是用无数个同维的无限小元素之和来确定曲边形的面积及旋转体的体积。例如她认为球的体积是无数个小圆锥的体积之和,这些圆锥的顶点在球心,底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又把圆锥看成是极薄的圆盘之和,并由此计算出它的体积,然后进一步证明球的体积是半径乘以球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简述费马大定理的内容,何时提出,解决?

小定理,1640.10.18提出,欧拉1736解决

大定理,x^n+y^n=z^n对任意大于二的自然数n无整数解,1670提出,1753欧拉解决证明n=3的情况。

在牛顿和莱布尼茨之前哪些数学家对微积分做贡献?

开普勒与旋转体体积:要旨是用无数个同维的无限小元素之和来确定曲边形的面积及旋转体的体积。

费马求极大值极小值:设函数fx在点a处取极值,用a+e代替原来的未知量a,并使fa+e与fa逼近,及fa+e~fa。

简述莱布尼茨生活的世纪,国家,成就? 莱布尼茨:1646-1716德国,成就:提出特征三角形,建立发表分析微积分,提出符号逻辑的思想撰写《二进制算术》成为二进记数制的发明人,发明行列式。

几何原本中的五条公理: 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等量加等量,和相等 等量减等量,差相等

彼此重合的图形是全等的 整体大于部分 五条公设:

假定从任意一点到任意一点可以作一直线

一条有限直线可不断延长 以任意中心和直径可以画圆 凡直角都彼此相等

若一直线落在两直线上所构成的同旁内角和小于两直角,那么把两直线无限延长,它们将在同旁内角和小于两直角的一侧相交

花拉子米:783-850阿拉伯,《代数学》《印度计算法》,第一次给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代数解法及几何证明,同时引进了移项,同类项合并等代数运算,为作为“解方程的科学”的代数学开拓了道路。

朱世杰:1300前后,《算学启蒙》(一部通俗数学名著,流传海外,影响了日本朝鲜的数学发展)《四元玉鉴》(中国宋元数学高峰的又一标志),“招差术”,高次内插法。跺积术,高阶等差级数求和。四元术,多元高次联立方程组与消元解法。

秦九韶:1202-1261四川安岳,《数书九章》“正负开方术”“大衍总数术”,即一次同余式的一般解法。使宋元算书在中世纪世界数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阿波罗尼奥斯:公元前262-190.年青时到亚历山大跟随欧几里得的后继者学习,那时是托勒密三世统治时期,到了托勒密四世时代,他在天文学研究方面已颇有名气。《圆锥曲线论》贡献祝我涉及几何学和天文学,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创立了相当完美的圆锥曲线理论。

论证几何学鼻祖—泰勒斯:最早的希腊数学家,领导了“爱奥尼亚”学派开了希腊证明的先河。泰勒斯定理:半圆上的圆周角是直角。测量过金字塔的高度。证明了四条定理:圆的直径将圆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两相交直线形成的对顶角相等;如果一三角形有两角一边分别与另一三角形的对应角、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笛卡尔:1596-1650法国《更好地指导推理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方法论》,三个附录:《几何学》《屈光学》《气象学》,发明了解析几何。

三次数学危机何时,内容,解决?

第一次:公元前六世纪,在古希腊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其思想在当时被认为是绝对权威的真理,毕达哥拉斯学派倡导的是一种称为“唯数论”的哲学观,他们认为宇宙的本质就是数的和谐,他们认为万物皆数,而数有两种,就是正整数和可通约的数(即分数,两个整数的比),除此之外不再有别的数,即世界上只有整数和分数。

解决:无理数的存在,诞生

第二次:公元十七世纪,牛顿,莱布尼茨创立了微积分,微积分能提示和解释许多自然现象,它在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然而,许多地方存在漏洞,还不能自圆其说。

解决:有了极限理论,实数理论和集合论后,微积分才算建立在比较稳定和完美的基础上,从而结束了两百多年的纷乱争论局面,进而开辟了下一个世纪的函数论的发展道路。

第三次:19世纪70年代 ,罗素悖论的出现,动摇了数学的基础,震撼了整个数学界,导致了第三次危机。

解决:最重要的是德国数学家策梅罗提出的集合公理化,策梅罗认为适当的公理体系可以限制集合的概念,从逻辑上保证集合的纯粹性,他首次提出了集合论公理系统。

集合论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集合论是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在19世纪末创立的。17世纪出现的微积分在之后的一两百年中获得了飞速发展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其推进速度之快使人来不及检查和巩固它的理论基础,19世纪初,许多迫切问题得到解决后,出现了一场重建数学基础的运动。其中,康托尔开始探讨了前人从未碰过的实数点集,这是集合论研究的开端。集合论前后经历20余年,最终获得了世界公认。数学家们为一切数学成果都了建立在集合论的基础上的前景而陶醉了,乐观的认为从算术公理系统出发,借助集合论概念,便可以建造起整个数学的大厦。

1900年第二次国际数学大会上,庞加莱就提出“数学已经被算术化了”。不久,集合论是有漏洞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数学界。这就是1902年罗素得出的罗素悖论。也造就了第三次数学危机。

1908年,策梅罗提出公理化集合论,后经改进形成无矛盾的集合论公理系统。原本直观的集合概念被建立在了严格的公理基础之上,从而避免了悖论的出现。这就是集合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公理化集合论。

1908年以前由康托尔创立的集合论被称为朴素集合论。公理化集合论是对朴素集合论的严格处理。保留了朴素集合论的有价值的成果并消除了其可能存在的悖论,较圆满的解决了第三次数学危机。

1,从数系A扩充到数系B必须是A真包含于B,即A是B的真子集。

2.数系A中定义了的基本运算能扩展为数系B的运算,且这些运算对于B中A的元来说与原来的A的元之间的关系和运算相一致。

3.A中不是永远可行的某种运算,在B中永远可行。例如,自然数系扩充为整数系后,减法的运算就能施行。

4.B是满足上述条件的唯一的最小的扩充,例如,自然数系只能扩充为整数系,而不能一下子扩展为实数系。

论述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数学史进入课程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在课程变革由结构—功能视角向文化—个人视角转变的过程中,文化融入是师生对课程改革适应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数学学科而言,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生成的文库性资源,是最具权威的课程资源,具有明理,哲思,求真的三重教育价值。

明理:数学知识从何而来,数学史展示数学知识的起源,形成与发展过程,诠释数学知识的源与流。

哲思:数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数学史明晰数学科学思想脉络和发展趋势,让学生领悟数学科学的本质,引发学生对数学观问题自觉地进行哲学沉思,有利于学生追求真理和尊崇科学品德的形成。

求真:数学科学有什么用?数学史印证数学科学伟大的理性力量,让学生感悟概念思维创生的数学模式对于解析客观物质世界的真理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

学习数学史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数学的本质,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重走数学家发现的(思维的)关键性步子。因此,要重视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数学家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现历程,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不是简单的叙述数学史实,重复数学家的“原发现过程”。而是需要教师开展教育取向的数学史研究,从中获得对数学教学的启示,引导学生重走数学发现之路。

论述东方古代数学和西方古代数学各自的主要特征,对现代数学的影响,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

古希腊数学的三个阶段:古典时期的希腊数学——哲学盛行,学派林立,名家百出

亚历山大学派时期——希腊时期的顶峰时期,代表人物: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阿波罗尼奥斯

希腊数学的衰落——罗马帝国的建立,唯理的希腊文明被务实的罗马文明代替。

古希腊哲学与数学的交织:古希腊早期的自然科学往往是与哲学交织在一起的,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乃是古代自然科学的一种特殊形态,虽然有许多错误的东西,但也有不少合理的知识和包含着合理成分的猜测。恩格斯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的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就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

与希腊数学相比,中世纪东方数学表现处强烈的算法精神,特别是中国与印度数学,着重算法的概括,不讲究命题的数学推导。就繁荣时期而言,中国数学从公元前后至公元14世纪,先后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即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宋元时期,其中宋元时期达到了中国古典数学的顶峰。?所谓“算法”,不只是单纯的计算,而是为了解决一整类实际或科学的问题而概括出来的,带一般性的计算方法。

算法倾向本来是古代河谷文明的传统,但在中世纪却有了质的提高。这一时期中国与印度的数学家们创造出的大量结构复杂,应用广泛的算法,很难再仅仅被看做是简单的经验法则,它们是一种归纳思维能力的产物。这种能力与欧几里得几何的演绎风格迥然不同却又相辅相成。东方数学在文艺复兴以前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与希腊数学交汇结合,孕育了近代数学的诞生。

分别是:化圆为方,即作一个与给定的圆面积相等的正方形。

倍立方体,即求作一立方体,使其体积等于已知立方体的两倍。三等分角,即分任意角为三等分。

2.欧几里德是古希腊论证数学的集大成者,他通过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研究成果,编撰出旷世巨著《原本》.3.中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称为 勾 和股,斜边称为 弦.4.“万物皆数”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基本信条.6.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微积分创立的重要标志之一,被爱因斯坦盛赞为“无比辉煌的演绎成就”.7.1637年,笛卡儿发表了他的哲学名著《更好地指导推理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方法论》,解析几何的发明包含在这本书的附录《几何学》中.8.非欧几何的创立主要归功于数学家高斯,波约和罗巴切夫斯基。9.解析几何的发明归功于法国数学家费马和笛卡尔.11.徽率、祖率(或密率)、约率分别是157/50、355/113和22/7

12.《海岛算经》的作者是__刘徽《四元玉鉴》的作者是朱世杰.13.秦九韶的代表作是《_数书九章》,他的提出正负开方术是求高次代数方程的完整算法,他提出的大衍总数术是求解一次同余方程组的一般方法.14.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用来推算圆周率的方法叫割圆术,用来计算面积和体积的一条基本原理是“出入相补”原理:一个几何图形(平面的或立体的)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后,面积或体积的总和不变

15.对数的发明者纳皮尔是一位贵族数学家,拉普拉斯曾赞誉道:“对数的发明以其节省劳力而延长了天文学家的寿命”.16.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微积分文献《流数简论》的作者是牛顿,第一个公开发表微积分论文的数学家是__莱布尼茨__.17.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常常记载在泥板上,在代数与几何这两个传统领域,他们成就比较高的是代数领域.18.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米的《还原与对消计算概要》第一次给出了_一元二次程的一般解法,并用几何方法对这一解法给出了证明.19.“非欧几何”理论的建立源于对欧几里得几何体系中_欧几里得平行公设_的证明,最先建立“非欧几何”理论的数学家是__罗巴切夫斯基__.20.起源于“英国海岸线长度”问题的一个数学分支是分形几何,它诞生于20世纪.21.四色问题是英国青年大学生古德里_于19世纪提出的.22.在代数和几何这两大传统的数学领域,古代埃及的数学成就主要在几何方面,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成就主要在代数方面.23.用圆圈符号“O”表示零,可以说是_古印度__的一大发明,有零号的数码和十进位值记数在公元8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后又通过阿拉伯人传至__欧洲

24.希尔伯特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选择和组织公理系统的原则,即相容性_、__独立性__、_完备性___.25.被称为“现代分析之父”的数学家是_魏尔斯特拉斯__,被称为“数学之王”的数学家是_高斯__.26.“数学无王者之道”,这里的“王”是指几何.27.被著名数学史家贝尔称为“最伟大的埃及金字塔”是指纸草书中的截棱锥体

28刘徽是中算史上第一个建立可靠理论来推算圆周率的数学家.

第二篇:教育学总结概括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的四个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发展多样化阶段,教育理论深化阶段。

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一、历史法,1、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

2、要把历史分析与阶级分析结合起来

3、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二、调查法:观察,谈话,问卷三实验法

四、统计法。

一、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在中外教育史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三、教育的概念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荻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四、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差异性,可塑性。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制约,教育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二、教育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的影响作用: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三、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

四、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

1、明确教育的战略方向:三个面向。

2、改革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教育思想。

3、做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4、进行合理的教育投资。

第四章

一、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二、所谓教育目的的结构也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组成部分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和社会价值作出规定。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的核心部分。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成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教育目的产生和变化的现实基础。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从而也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四、对受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必要条件。

五、所谓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六、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念;坚持全面的人地观念;坚持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观念。

2、要求全面发展

3、具有独立个性。

七、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智德美劳动技术。

八、两个值得注意的倾向:

1、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2、流生增长倾向。

第三篇:高中历史重点概括

一.重点热点问题

中国古代史

1.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政治经济等措施。

2.中国古代土地经营方式的转变、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变化等内容及相互关系。

3.关注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4.继续关注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近代史

1.国共关系的发展过程、意义、教训、启示等问题

2.19世纪下半期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问题(通过材料,在经济、教育、军事、政治等方面设置问题)。

3.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发生发展的相关问题。

中国现代史

1.建国初期的制度创新(包括政治制度、社会改造、外交政策等方面)

2.改革开放与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崛起以及现代外交调整的关系等。世界古代史

关注罗马法的现实意义和古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

世界近代史

1.英、美、德等国依据本国国情进行的制度创新(注意概念的准确把握)。

2.从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3.近代西方思想启蒙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革命和思想文化运动的巨大影响。世界现代史

1.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相互借鉴与影响(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探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之间的相互借鉴等)。

2.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或秩序)的形成、演变。以及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秩序问题(如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的大国博弈)。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背景、演变过程、影响等(选取新情景、新材料进行说明)。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关注梭伦改革、商鞅变法、阿里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

第四篇:政治经济学重点概括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 了理论来源。

(2)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 石。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4)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研究对象的异同

统一面:

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差异面: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第二章 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

原因:

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 :

劳动者的劳动

劳动资料: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生产资料

劳动对象

3..生产力

人的因素(劳动者)

物的因素(生产资料——最重要是生产工具,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标志,划分经济时期的主要标志)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①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

②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质量,用先进工艺代替落后工艺;

③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

④引起生产过程的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变化。

5.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分工与协作是劳动过程的两个侧面,有分工就有协作,分工越是发展,生产专业化程度越高,协作也就越加发展和密切。

分工协作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使生产资料得到更好的利用和节约,促进生产力诸因素得到更有效的结合,在短时期内完成某种工作,降低单位产品的劳动消耗,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所以,分工协作的产生和发展,意味着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强,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6.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

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着决定作用表现为:社会性质;对象;水平与结构;具体形式。

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

(1)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2)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3)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7.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性质,(2)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的推动作用,不适 应生产力发展时的阻碍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表明:

第一,旧的过时的生产关系必然适应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 第三章

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

1、社会再生产及其类型

按照内容: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按照规模: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按照实现方式:分为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

2.两大部类产业结构

社会总产品按最终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区别: 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

联系: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4.经济增长速度的衡量指标:

国民收入:实物构成:新增加的生产资料加上全部消费资料;价值构成:活劳动创造的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土原则计算。

5.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

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生产管理和劳 动组织;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经 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还有其他许多具体的经济因素,乃至一国的政治法律制度、政策方 针、政治局势、文化教育、对外关系、国际环境等等。

6.经济增长方式

划分依据: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

类型:

粗放型: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中心,单纯的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

集约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质量效益型的增长方式。

第三章 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1.自然经济的特征

第一,自然经济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

第二,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第三,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2.商品经济的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发展为条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第二,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直接目的是用于交换,以实现商品价值,并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

第三,商品经济中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间接的,是通过商品交换而实现的。

第四,商品经济本身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它可以与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结合。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一般前提条件——社会分工的存在。

决定性条件——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4.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具体劳动

价值——社会属性——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

②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二者统一于商品体之中。

③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排斥的。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是通过商品交换解决的。

5.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关系。

统一性:二者在时空上是统一的,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矛盾性: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6.活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活劳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新加入到劳动对象中的抽象劳动。7.商品的价值量

决定: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尺度: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8.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原因:①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

②决定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全过程;

③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9.商品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一,价值体现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二,价值又体现了不同生产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10.价值形式的四个阶段

a.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石斧)

b.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11.货币的职能和本质

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基本职能);

流通手段(必须是实在的货币,基本职能、经济危机);

贮藏手段(蓄水池的作用);

支付手段(租金、工资、利息、税款、经济危机);

世界货币。

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前两个职能是基础职能,后面三个是在前两者基础上衍生出来的。12.价值尺度

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变化,与货币价值成反比变化。

价格标准不是一种职能,而是一种派生的技术性规定。

13.货币流通规律

三个决定因素: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14.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按比例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自发的刺激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

第五章 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

1、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的三个基本要素:资源使用的时间、空间和数量。

资源配置的目标:使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包括消费者的个人利益、企业效益、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配置的方式: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要求有不同的管理制度;第二,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二者又可以在某种经济体制中以不同的形式结合起来。

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区别:

①内涵不同。

②产生时间不同。

联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商品经济,也就没有市场经济。具体表现在:

①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

②商品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第一,市场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发生联系的场所。

第二,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

第三,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四,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

4.市场机制

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 的核心。

5.市场调节

调节的内容:价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求。

实现调节作用的条件:

①企业具有完善的经营机制;

②市场价格既反映价值也反映供求关系; ③企业经济利益与市场经营效果紧密联系;

④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实行优胜劣汰 ; ⑤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实现平衡。

6.市场体系

商品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市场)。

(生产资料既属于商品市场,也属于生产要素市场)

7.市场秩序:

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市场竞争秩序;交易行为秩序。

8.市场组织

按照功能可分为:市场流通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市场管理组织。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1.资本总公式: G—W—G’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这一公式和价值规律的矛盾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①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

②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W—G—W)与资本总公式(G—W—G’)

①买卖的顺序不同。

②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③流通的媒介不同。

④流通的内容不同:不同使用价值间的交换;价值的增殖。

⑤流通的目的不同:获得所需的使用价值;价值的增殖额

3.货币转化为资本

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劳动力商品价值包括三个部分:维持劳动力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的费用。(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②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①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②是一个价值增殖过程: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必要劳动时间)。5.资本的本质: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6.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划分标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区分的意义:

①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说明了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②为考察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7.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m/v物化劳动的形式;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活劳动的形式 8.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提高劳动强度)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前提。

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实现的。

9.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和联系

①两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虽然不同,但是两者的本质和结果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②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③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10.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生产

①机器再先进也是机器,是劳动资料,不能代替劳动的作用。

②自动化的机器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

③个别资本家获得的更多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劳动生产率高的劳动。

④自动化普及后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仍然是工人创造的。

11.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

内容: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原因:

首先,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其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再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12.资本主义工资

本质: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

劳动不是一种商品,因而没有价值或价格:

①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在出卖之前必须独立存在。

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毫无疑义的同义反复。

③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工资和劳动的交换,要么否定剩余值规律,要么否定价值规律。

④如果劳动是商品,劳动者出卖了劳动,那么劳动者出卖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13.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名义工资(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 14.资本主义再生产

特点: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

①可变资本、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

②工人的消费从属于整个资本阶级。

15.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或者说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内在的动力,外在的压力。

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不断无偿占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剩余价值

16.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①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③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④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17.资本有机构成

技术构成: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单个资本的增大: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竞争和信用)。

18.相对过剩人口

形式:流动形式;潜在形式;停滞形式。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①相对过剩的人口,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②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一,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起到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间歇式的发展。

第二,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

第七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1.产业资本循环

购买阶段——货币资本——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

生产阶段(决定意义)——生产资本——生产剩余价值

销售阶段——商品资本——实现剩余价值

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空间上的并存性;时间上的继起性。2.三种循环形式

货币资本的循环

G一 W<

生产资本的循环

A

Pm…P…W’一

G’

P…W’一G’· G一 W<

商品资本的循环

A

A

Pm…P

W’一G’· G一 W

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既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又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3.资本周转速度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4.资本周转的时间: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停工时间)。

5.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

联系:都是资本流通的形式,都包含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

区别:

资本循环重点考察产业资本一次循环运动过程,揭示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资本周转重点考察资本不断连续循环运动的速度问题,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6.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划分的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①划分的根据不同。

②划分的内容不同

③划分的目的不同。

7.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两个因素:

①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②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影响

①提高年剩余价值量;②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9.剩余价值率与年剩余价值率

①体现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

②二者的数量一般也不相等。一般情况下,年剩余价值率大于剩余价值率。10.固定资本的磨损

有形磨损(物质磨损);无形磨损(精神磨损)11.社会总资本运动

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

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①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基础。只有社会总产品能卖出去,才能补偿预付资本的价值,才能重新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再生产。

②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更新是保证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只有社会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得到补偿,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12.马克思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

①从实物形态看,社会总产品按照最终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价值形态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这是第一个理论前提。

②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相对应,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一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二是生产生活资料的部类。这是第二个理论前提。13.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Ⅰ(v+m)=Ⅱc(最基本的条件);

Ⅰ(c+v+m)= Ⅰc +Ⅱc;

Ⅱ(c+v+m)= Ⅰ(v+m)+ Ⅱ(v+m)。1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Ⅰ(v+m)>Ⅱc;

Ⅱ(c+v+m/x)>Ⅰ(v+m/x)。

15.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Ⅰ(v+△v+m/x)=Ⅱ(c+△c)(最基本的实现条件);

Ⅰ(c+v+m)= Ⅰ(c+△c)+ Ⅱ(c+△c);

Ⅱ(c+v+m)= Ⅰ(v+△v+m/x)+ Ⅱ(v+△v+m/x)。

16.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①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生产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进行,要求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增长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的趋势。

②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生产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在这个条件下进行扩大再生产,原有的预付资本以及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大,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小,因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的增长,必然快于对劳动力及对生活资料需求的增长。

③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对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具有依赖关系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18.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

危机(决定),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19.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

①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交替进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不如战前明显;

②危机程度及引起的社会振荡不如战前严重;

③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替出现;

④生产能力过剩和大量失业成为经常现象;

⑤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第八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1.生产成本:

C+V

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2.利润

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

①二者所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个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

②二者在量上有差别,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同总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永远小于剩余价值率。

③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利润率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4.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成正比;

②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相反方向;

③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周转次数成正比,与周转时间成反比;

④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5.平均利润率:

部门竞争的结果。

计算: 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影响因素:①各部门的利润水平;

②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所占的比重大小。6.生产价格: 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

生产价格没有脱离价值。因为:

第一,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取决于价值的变动;

第二,从全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

第三,从全社会来看,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

7.生产价格形成后的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8.平均利润与超额利润

超额利润: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生产价格形成后,各部门之间的利润趋于平均化,但这并不排除各部门中各个企业之间利润率的差别。

.商业资本

职能:销售商品和实现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作用:

①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②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增加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

③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④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10.商业利润

来源: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数量: 相当于平均利润。

11.商业资本的流通费用

生产性流通费用: 商品的保管费、包装费和运输费。

纯粹流通费用: 广告费、簿记费、店员的工资等,用剩余价值补偿。12.借贷资本

来源:①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

②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

③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体现的关系: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的关系。13.利息: 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平均利润的分割:企业利润和利息(凭借资本的所有权)。

体现的关系:一方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14.利息率: 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变动。

影响因素: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还有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大小,借贷时间长短等。15.商业信用

特点:

第一,对象是商品资本;

第二,职能资本家之间在商品买卖重提供的信用;

第三,发展程度依存与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局限性:

第一,规模和期限受资本家拥有数量和资本周转状况的限制;

第二,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

。16.银行信用

特点:

第一,银行可以集中闲散资金形成巨额借贷资本。

第二,对象是货币资本。

第三,当事人一方是货币资本家,一方是职能资本家。

与商业信用相比的优点:

第一,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

第二,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17.银行的信用业务:负债和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票据贴现;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投资业务。

银行利润: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的差额;来源于产业工人在生产 过程中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相当于自有资本所获得平均利润。18.股份公司和股票

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股东会(最高权力机关);

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率成反比。

19.资本主义地租

①资本主义地租是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它建立在剥削具有人身自由的农业雇佣工人基础之上,劳动者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表现为一种纯粹契约关系。

②资本主义地租只能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即由超额利润所形成。

③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由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20.级差地租

形成的条件: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和产量收益也不相同。

形成的原因: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因为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过获得超额利润;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中获得超额利润可以长期稳定地存在。

计算: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21.绝对地租

形成的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

形成的原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计算:

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22.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绝对地租:

①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转化为绝对地租;

②克扣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作为绝对地租。23.土地价格

与地租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24.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初次分配:是在与生产领域有直接联系的各个阶级、阶层及其成员中进行的。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

第一,资本主义国家预算。

第二,各种服务费用的支付。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垄断的产生

自由竞争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大鱼吃小鱼;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引起垄断:

当一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流通被少数大资本所控制,就有了生产垄断的可能性;少数大资本为了避免竞争中的两败俱伤,必然形成垄断。

2.垄断利润

第一,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第二,通过垄断低价和垄断高价控制市场,获得其它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一些利润;

第三,加强对国外人们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

第四,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归根结底是雇佣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3.垄断价格形成后的价值规律

①垄断价格形成后,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依然发挥作用。

②垄断价格的确定,不可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价值仍然是价格的基础。

③垄断价格出现以后,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

④通过垄断价格获得的垄断利润,仍然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4.垄断与竞争

①自由竞争引起垄断,但垄断的出现并没有消灭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甚至加剧了竞争。

②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

③垄断时期,还存在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局外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自由竞争。

④垄断企业之间存在相互竞争。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自由竞争属于次要地位,由垄断产生的竞争占重要地位。

⑤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是竞争的目的、手段、激烈程度和后果、竞争的范围等方面都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有了很大差别。5.金融资本

银行垄断形成后的作用:由普通的中介人变为万能的垄断者。

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而成:相互购买股票;人事的结合。

6.金融寡头:

通过参与制实现经济上的统治;

通过个人联合实现政治上的统治。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第一,市场问题日趋严重;

第二,规模巨大的社会化大生产、新兴工业及对传统产业改造,需国家资助和投资;

第三,生产社会化客观要求对国民经济的结构进行调整;

第四,科学技术开发和研究的社会化也使私人垄断资本无力承担,只能由国家承担。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①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溶合为一体。

②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③ 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对私人垄断资本的调节:

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货币政策(调控利息率;调控货币量:公开市场业务、最低准备金率政策、再贴现利率政策、有选择的信贷管制)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可以运用国家掌握的巨额投资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②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理想的总资本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突破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狭隘界限。

③通过国家运用各种方式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得以协调实现,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④通过各种福利政策、保护和扶植中小企业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缓和劳资矛盾、垄断资本和中小资本的矛盾。

⑤通过国际经济调节,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得到一些协调和缓和。

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在:

①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财政支出增大,加重了人们的负税,进一步削弱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使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财政、货币等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必然导致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最终形成经济的“滞胀”局面。

③国家发行公债来增加财政收入,并支持私人信贷膨胀,造成公私债台高筑,加剧了财政金融危机。

④国有垄断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率低下,造成严重亏损,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

第十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 1.资本输出

从资本形态: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从输出主体:国家资本和个人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的必要性:

①垄断形成后,出现了大量过剩资本,这些资本缺少有利的投资场所;

②这些资本的最佳投资场所是输出到国外,特别是那些经济落后的国家。

资本输出的可能性: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劳动者的分化和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业、信用制度的发展是大规模输出资本成为可能。

2.资本输出对输出国的作用:

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可以获得大量利润和利息;成为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资本输出可以带动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成为它控制所在国经济的工具。

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后果:使输出国成为坐吃其他国家财富的食利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输出国经济发展的停滞趋势;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拼命争夺投资场所,加深它们之间的矛盾。3.资本输出对输入国的作用:

使其自然经济的瓦解,刺激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输入国受控于他人,国民经济发展服从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资本掠夺的需要,并使国际经济单一化和畸形发展,甚至导致在政治上从属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4.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战前:国际卡特尔

战后:跨国公司

5.垄断资本国际化

商业资本

借贷资本

产业资本

6.经济全球化

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②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

③国际资本流动增强。

内容: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

7.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加速了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③导致国际经济调节的加强,是国际经济组织和规则不断完善,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缓和国际上的一些矛盾。

消极作用:

①增大了各国经济连带波动的风险;

②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会使各国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③会使发展中国家付出的代价巨大,发达国家分享更多的利益。

8.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三大支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9.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三足的矛盾和斗争

主要集中在:贸易,投资,金融三个方面 10.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①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和建立公平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发挥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规则的作用,加强危机预防和应对能力;

②充实南北合作的实质内容;

③各国在政治上一律平等,相互尊重,互相协商,不应将本国意志强加于人。第十一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迅速发展、停滞

迅速发展的的原因

①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②各种竞争的存在;

③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④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展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军备竞赛,客观上刺激了技术的发展。

经济停滞的原因:

①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和实力,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减弱了技术进步的动因;

②垄断造成人为的阻碍技术进步

2.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条件

生产全面社会化、生产管理社会化、资本社会化程度 3.垄断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

①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和资本阶级的矛盾;

②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③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1)一种社会制度要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可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新的社会制度战胜就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求新的社会制度创造出比旧社会制度更高的生产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原来都是比较落后的国家;

(3)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使各国革命条件成熟不平衡,革命运动发展高低潮相互交替,使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仅是长期的,而且是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的途径:

没收大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改造中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平赎买民族资本);

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一,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第二,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要求; 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

①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导、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并存和发展;

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③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必须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

④在共同富裕的目的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①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其他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

②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真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高效的增长;

④公有制是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4.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③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④就全国而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有所差别。

5.现代产权制度:

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保护严格。7.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是公有制实现的主要形式

股份制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股份合作制: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结合在一起

8.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与消费 1.按劳分配

对象:个人消费品

客观必然性:

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

②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 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③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作用:

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

②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③是彻底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差别的一个经济手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模式的特点

①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②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约。市场机制制约按劳分

配的水平、货币工资形式制约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

③按劳分配不是在全社会以统一的标准实行,而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

④按劳分配的货币收入不限于购买个人消费品,也可以用于投资。

3.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工资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是基本形式;

奖金、津贴是按劳分配的劳动报酬的补充形式。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依据

第一,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二,多种经营方式也是决定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条件;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5.个人收入的非按劳分配方式:

个体劳动收入;资金分配收入(股息、红利、利息); 资本分配收入和劳动力价值收入;风险收入和机会收入;技术、信息、房地产收入。

6.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是一致的,二者必须并重。

要以效率促进公平,以公平实现效率。按照效率原则调节分配关系,可以为公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物质条件;实行公平分配,可以调动各种人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提高效率。

但是,效率和公平也存在矛盾。效率原则不会自然的实现分配的公平,处理不当会背离共同富裕的目标

7.社会主义的消费

特点:体现着劳动者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消费水平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提高。

消费结构类型

按消费需要的层次(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

按消费的对象(生活资料的消费和对社会服务的消费);

按消费方式(社会消费与个人消费)

社会主义消费方式:个人消费方式;集体消费方式。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

第一,社会分工;

第二,社会主义现阶段存在多种公有制经济形式;

第三,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也存在商品经济关系;

第四,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的存在。

2.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促使企业搞好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推动企业厉行节约,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四,调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着市场主体的结构。

第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能够实行更有效、更自觉的宏观控制 4.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它具有特殊的质的规定性。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在经济体制上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5.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市场经济运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从微观经济方面实现对社会资源 的优化配置。计划则是从宏观方面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既要使这两种调节机制各自在不同层次上发挥 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又要使两种调节机制有机结合,在宏观计划调节下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依据市场供求规律的运用市场机 制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源的计划配置。

6.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节

第一,积极推进企业改革,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第二,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流通渠道;

第三,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分配制度;

第四,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7.我国的渐进式改革

原因:

第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没有现成的方案,只能在改革的实践中摸索,逐步前进。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社会改革,旧体制不是简单的废弃就可以消除它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新体制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有一定的发育、成长过程。

第三,经济体制改革涉及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经济利益的调整,突然全面改变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会超过社会的承受限度,增加改革的阻力,甚至引起社会动荡。

第四,人们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需要逐步深入,尤其是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第一,先易后难的有序改革;

第二,由点到面的改革进程;

第三,新旧体制兼容的过渡性制度安排;

第四,由增量到存量的梯度改革;

第五,改革同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协调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

1.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地位

①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支柱

②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具有自身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③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和经营 单位及市场竞争主体

④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实体

2.企业的经营机制

动力机制或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运转机制或循环机制 3.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第一,企业动力机制要从非利益型向利益型转换;

第二,企业约束机制要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换;

第三,企业运转机制要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换。4.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主要途径(三改一加强)

第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第二,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

第三,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第四,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 5.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第一,产权关系清晰;

第二,企业权责明确;

第三,出资者权责明确;

第四,政企分开;

第五,管理科学。

6.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7.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一,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第二,企业法人财产制度

第三,有限责任制度

第四,企业组织管理制度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市场 1.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作用

第一,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

第二,可以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

第三,促进社会主义分配的实现;

第四,有利于满足消费的需要;

第五,有利于促进全国经济联系的加强。

2.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特征

第一,它是统一的市场;

第二,它是开放的市场;

第三,它是竞争的市场;

第四,它是有序的市场;

第五,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市场。3.培育和完善我国的现代市场体系

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

4.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本质:反映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的互助合作关系。

货币流通形式:

现金流通、非现金流通。

回笼货币的渠道:商品回笼、服务回笼、财政回笼、信用回笼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

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但价格的形成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第一,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

第二,受纸币发行量的影响;

第三,受经济政策的影响。6.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

比价体系(不同商品)

差价体系(同一商品)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原因

①满足非生产部门的需要;

②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③设立社会保障基金;

④建立社会后备基金。2.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

①国家财政预算;

②银行信贷;

③劳务费用的支付;

④价格体系。3.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

积累基金: 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和社会后备基金。

消费基金:

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构成。

4.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第一,必须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兼顾积累与消费,使积累基金要能保证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消费基金要能保证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第二,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必须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

第三,正确安排积累基金内部的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的关系;

第四,正确安排消费基金中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

第五,确定合理的积累率,讲求积累基金的经济效益 5.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与意义

第一,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第二,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第三,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第四,有利于政府精简机构和减轻负担;

第五,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6.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第二,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第三,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四,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

1.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第一,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协调发展的需要;

第二,宏观调控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需要;

第三,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

第四,宏观调控是协调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的需要。2.政府的经济职能

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

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者的职能;

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者的职能。3.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的原则

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

4.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

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5.宏观调控的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6.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

宏观调控方式:

直接调控

间接调控(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实现)

宏观调控手段:经济、法律、计划、行政。

经济杠杆:经济利益的调解者

价格、税收、信贷、利率、工资、奖金等。

宏观调控政策: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①二者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经济增长速度要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经济效益要以经济增长速度为条件。

②二者又存在一定的矛盾。速度快并不等于效益好。当二者不一致时,决不应该舍效益就速度,应该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较快的发展速度。

2.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

第一,要符合节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要求;

第二,要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程度为基本依据;

第三,要把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3.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的意义

①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②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③有利于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④有利于从物质上保证国民收入中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实现。

4.农业的基础地位

第一,农业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历史起点与先决条件;

第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化的基础;

第三,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5.农业的重要作用

第一,农业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粮食和家副产品等基本生活资料;

第二,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

第三,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劳动力;

第四,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最广阔和最可靠的市场;

第五,农业是经济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第六,农业为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商品。6.新型工业化道路

特征: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正确处理好的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第二,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第三,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第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7.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①改革开放的需要,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有利于为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条件

②它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素质的需要,有利于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加快发展创造条件。

③它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与专业化水平的需要;有利于取得较高经济效益,并能为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高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服务。

④它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一、二产业发展的需要,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⑤它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就业的需要。

⑥它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1、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一,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技术和物质 条件,为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和物资设备的支持。

第二,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积累一定资金,支援传统部门的发展与 开发,促进传统部门的现代化改造。

第三,它具有经济发展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吸引和推动传统部门的创 新,引导传统部门走向现代化。

消极影响:

第一,造成传统部门的长期落后,特别是传统农业落后,使农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资金积累和农业收入低下,阻滞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劳动者在利益的驱动下,会过度流向收入水平较高的城市,造成农业的萎缩。

第二,制约现代部门,特别是城市现代工业的发展。

第三,导致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拉大,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持 续、协调、稳定发展。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体小康

低水平、不全面、不均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经济、政治、文化、生态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1.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①可以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②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④有助于增强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互相了解,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2.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

第一,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行的;

第二,是以平等互利为原则的;

第三,实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联合对外的原则。3.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

4.对外贸易基本原则

出口领先(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

5.利用外国资金的方式

财政信贷;商品信贷;直接投资 6.经济特区

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

7.“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实行对外开放,既要向外国开放我国的市场,同时又要开拓国外市场,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完全的开放。不“引进来”,就很难提高我国的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水平,想加大“走出去”的步伐也很困难。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然选择。它对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五篇:教育学重点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A.斯巴达 B.埃及 C.希腊 D.雅典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 是古代()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 是古代()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21.“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A.教育 B.教育学 C.教育论 D.德育论

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3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3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3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7.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

3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3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40.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41.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二、填空题

1.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____,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2. 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____,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____、____、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4. 广义的教育包括、____ 和____。

5. 《孟子》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这里的庠、序、学、校是____ 名称。

6.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与1902年的《____ 》和1904年的《____ 》。

7.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于____ 年的《钦定学堂章程》 和 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8.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____。

9.中国古代学校的“六艺”教育包括____。

10.中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统称为____。

11.《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____。

12.先秦时期,以____ 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____。

14.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____ 中。

15. ____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

16.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____ 著作 中。

17.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____ 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 著作《政治学》中。

18.教育学是一门以____ 为研究对象,探索____ 的科学。

19.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____。

20.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____ 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____。

21.法国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____,其代表作是____。

22.法国____ 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卢梭,其代表作是《爱弥尔》。

23.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____。

24.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____。

25.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____,其代表作是____。

26.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____ 和____ 基础之上的教育家。

27.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我们称为____。

28.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____ 在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问题上提出了与前人完全相反的观点,我们将他的观点称为____。

29.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了《教育学》的教育家____是。

30.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的____ 提出的课程结构理论,和前苏联的____ 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1.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的布鲁纳提出的____ 理论,和前苏联的赞可夫的____ 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2.义务教育是国家用____ 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 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选择题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政治经济制度 D 文化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 科学技术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生产力 3 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 布鲁钠 B 赞可夫 C 舒尔茨 D皮亚杰“人力资本”理论创建于()

A 1948年 B 1952年 C 1958年 D 1960年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 D 文化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A 制度化 B 系统化 C 体制化 D 全面化

二、填空题

1-----------------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力量。------------------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学校的精神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选择题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 系统性 B 能动性 C 客观性 D 主观性

2.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D 墨子

3.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弗洛伊德 B 威尔逊 C 格塞尔 D 皮亚杰

4.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

5.提出“白板说”的是()

A 华生 B 洛克 C 卢梭 D格塞尔

6.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A 有针对性 B 因材施教 C 抓住成熟期 D 循序渐进

7.“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均衡性 D 差异性

8.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差异性

9.“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 B 不均衡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

10.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 成熟 B 遗传素质 C 环境 D 教育

1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二因素论 12.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 遗传素质 B 环境 C 个体主观能动性 D 教育

13.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二、填空题

1.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称为是___。

2.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 过程中实现的。

3.英国哲学家洛克的___ 是外铄论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 曾经说过,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___、本质的特征。

6.所谓___ 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于形成的时期。

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___ 上的特点。

8.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___。

9.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就是___。

10.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___。

11.所谓___,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12.个性亦称___,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立性。

13.___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

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

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

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 高水平的智力 B 实践能力 C 健康体魄 D 创新精神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填空题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____。

2.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____,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____

3.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____。

4.____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5.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____,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6.教育目的是____ 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7.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 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8.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____ 相对而言的。

9.全面发展的人是____、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10.____ 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1.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____ 的教育。

12.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____,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13.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____ 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____ 的教育。

15.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是一种精神状态。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一、选择题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A 潜在性

B 现实性 C 特殊性

D 可塑性

2.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A 实践的属性

B 社会的属性 C 自然的属性

D 现实的属性

3.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A 动力

B 动机

C 条件

D基础

4.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

A 认识

B 设计 C 设想

D 安排

5.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A 隐私权

B 人身权 C 名誉权

D 荣誉权

6.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受教育权

D 隐私权

7.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

A 正常的保护

B 热心的保护 C 一般的保护

D 特别的保护

8.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

A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B 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C 隐私权决定的 D 名誉权决定的

9.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B 隐私权决定的 C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D 荣誉权决定的1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 系统化

B 多样化 C 复杂化

D 专门化

11.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 学科专业素养

B 教育专业素养 C 品德专业素养

D 职业道德素养

12.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 管理能力

B 控制能力 C 教育能力

D 研究能力

1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

A 必然要求

B 必然结果 C 心理前提

D 必要保证

14.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A 条件

B 任务 C 途径

D 结果 15.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 自由发展

B 自主发展 C 自愿发展

D 自动发展

16.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A 权利

B 威严 C 权威 D 人格力量

二、填空题

1.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____ 的人。

2.中学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____ 时期。

3.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 ____之间的矛盾运动。

4.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____ 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

5.学生是学习的____,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6.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____的作用。

7.从法制角度讲,学生是独立的____,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

8.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____。

9.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____、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

10.人格尊严权是指学生享有____,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

11.____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我国一系列法律都对此进行了规定。

12.教师职业是一种____,教师是专业人员。

13.我国教师承担着____,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4.教师职业的____ 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5.学生具有___,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16.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____的 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

17.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____ 素养。

18.____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19.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____,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

20.____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21.____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

22.教师的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____ 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

23.教师的____ 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24.____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5.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____。

2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 的关系。

27.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____ 的关系。

28.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 的关系。

第六章 课程

一、选择题: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

3.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4.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5.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6.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A实践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知识型课程

7.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A地方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知识性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

8.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

A学校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学生中心课程

D基础型课程

9.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A国家课程

B工具性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

10.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

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学校课程

11.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12.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

A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B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 C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 D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

13.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14.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目标

B教学目标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

15.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16.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讲授提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

17.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

A基本要求

B基本原则 C基本手段

D基本途径

18.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A安排课程表

B分析教学任务 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组织教学活动

二、填空题:

1.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课程论侧重研究____,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

2.课程是指课业及其____。

3.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____。

4.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____ 和教科书。

5.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____ 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6.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是依据____ 来划分的。

7.所谓国家课程,是由____ 编制和审定的课程。

8.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____ 的形式出现。

9.课程是随____ 而演变的。

10.____ 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11.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____。12.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____、普遍性和基础性三个基本特征。

13.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____ 为依据。

14.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分配包括学科的总时数,每门学科各学年的授课时数和____ 等。

15.教学大纲又称,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____ 的指导性文件。16.教学大纲一般是由说明和____ 两部分构成的。

17.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____ 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18.教科书是____ 的具体化。

19.课程实施是指把____ 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0. ____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

21.课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所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____ 的问题。

22. ____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

23. ____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24. ____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

25.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提出了____。

26.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____。

第七章 教学(上)

一、选择题

1.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2.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 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

3.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4.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5.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6.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7.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

8.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A基本部分

B基本内容 C基本途径

D基本阶段

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0.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

11.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A教学目的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

12.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4.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

二、填空题:

1.____ 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

2.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 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____。

4.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学科的____、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5.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____。

6.体力主要指身体的____ 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

7.学生的____ 主要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____ 的过程。

9.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____。

10.____,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1.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____ 经验。

1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____ 为基础。

13.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____。

14. ____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15.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____ 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1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____ 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7.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____。

18.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____。

19.教学方法是师生为____ 而采用的方法。

20.讲授法是教师通过____ 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21.讲授法可分为讲述、____ 和讲演三种方式。

22.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____ 的能力。

23.谈话法可分为____ 和启发谈话两种。

24.____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25.实验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____ 和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第八章 教学(下)

一、选择题

1、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2、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

3、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

4、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 效度

5、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成为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6、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A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阶段

7、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上课制

8、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A斯宾塞 B卢梭 C洛克 D夸美纽斯

9、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 1856年 B 1860年 C 1862年 D 1866年

二 填空题

1、_________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2、钻研教材包括钻研_________、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3、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_________。

4、课的结构是指课的_________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5、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_________、讲授新教材、_________、布置课外作业。

6、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_________。

7、辅导是_________学生学习的活动。

8、试题类型可分为供答型和_________两大类。

9、供答型试题可分为简答式试题和_________试题两种。

10、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_________。

11、选答型试题可以分为是非题、_________和组配式试题三种。

12、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_________

13、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_________能够区分的程度。

14、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自测和_________的能力。

15、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17、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_。

18、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病,19世纪末20世纪初,_________在一些国家开始出现。

19、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_________。

20、教学策略的基础特征是综合性、_________和灵活性。

21、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可分为直线式、_________、螺旋式和综合式等。

22、教学策略的类型可分为内容型、_________、方法型和综合型四种。

23、形式型策略就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策略。

24、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_________为中心的策略。

25、综合型策略是直接从_________、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策略。

第九章 德育

一、选择题

1、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

A德育目的 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 D德育目标

2、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A基础 B途径 C出发点 D重要环节

3、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

4、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

A内容 B层次 C结构 D方法

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A知 B情 C意 D行

6、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7、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8、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 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9、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

A方法 B手段 C内容 D途径

10、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

1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

A榜样法 B说服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12、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13、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4、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5、创立社会模仿模式的教育家是()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二 填空题 德育是思想教育、____________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____________等形式。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____________。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____________和主体设计。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____________。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学习辅导、____________和择业指导三个方面。德育过程是____________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通常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和德育方法四个要素构成的。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_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10、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的总和。

11、德育方法包括了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____________方式。

12、陶冶包括____________、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13、处分分为警告、____________、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

14、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____________、社会模仿模式等。

15、道德教育的____________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

16、所谓____________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

第十章 班级管理

一、选择题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3.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

4.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5.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6.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是属于()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二、填空题:

1.班级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____。

2.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____,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班级管理的主要管理手段有计划、组织、____ 和控制。

4.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____ 的教育思想。

5.实施班级民主管理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二是____。

6.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____ 提出的。

7.目标管理是一种以____ 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8.班主任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权威的、民主的、____ 三种。

9.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____ 的领导方式,二是“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B

2、D

3、C

4、D

5、C

6、C

7、D

8、D

9、D 10 A

11、A

12、A

13、A

14、C

15、A

16、B

17、C

18、C

19、D 20、A

21、A

22、A

23、A

24、A

25、B

26、C

27、A

28、C

29、D 30、A

31、A

32、D

33、D

34、B

35、C

36、D

37、B

38、A

39、B 40、C

41、B

二、填空题:

1、学校教育

2、一定的社会要求

3、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4、家庭 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5、学校

6、《钦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 7、1902、1904

8、壬寅学制、癸卯学制

9、礼、乐、射、御、书、数

10、六艺

11、四书

12、墨翟

13、苏格拉底

14、《理想国》

15、柏拉图

16、《政治学》

17、亚里士多德

18、教育现象、教育规律

19、《大教学论》20、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1、卢梭、《爱弥尔》

22、启蒙主义

23、洛克

24、洛克

25、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26、伦理学、心理学

27、儿童中心主义

28、杜威、儿童中心主义

29、凯洛夫 30、布鲁纳、赞可夫

31、课程结构、教育发展

32、法律形式、免费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3)2(4)3(3)4(4)5(2)6(3)

二、填空题 1 政治经济制度 2 舆论 3 生产力 4 人力资本 5 科学技术 6 学校文化 7 校园文化 8 校园文化 9 观念文化 第三章

一、选择题 1.B 2.C 3.C 4.D 5.B 6.D 7.B 8.D 9.A 10.B 11.B 12.C 13.C

二、填空题 1.个体身心发展 2.社会实践 3.白板说 4.华生 5.典型的 6.发展关键期 7.生理解剖 8.可能性 9.成熟 10.外部条件 11.人的价值 12.人格 13.青年期 第四章

一、选择题 1.B 2.A 3.D 4.C 5.D 6.A 7.D 8.D

二、填空题 1.总的要求 2.出发点、归宿 3.特殊要求 4.教学目标 5.社会性 6.社会需求 7.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片面发展 9.精神和身体 10.教育与生产劳动 11.非认知因素 12.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 13.鉴赏美和创造美 14.劳动观点和习惯 15.人格特征 第五章

一、选择题: 1.D 2.C 3.A 4.D 5.B 6.C 7.D 8.B 9.C 10.B 11.A 12.C 13.D 14.A 15.B 16.D

二、填空题 1.社会属性 2.关键 3.个体的发展水平4.环境 5.主体 6.主导 7.社会个体 8.社会权利 9.生命健康 10.受他人尊重 11.受教育权 12.专门职业 13.教书育人 14.最大特点 15.向师性 16.基础性 17.教育专业 18.教育理念 19.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20.教育能力 21.语言 22.创造性活动 23.人格特征 24.师生关系 25.授受关系 26.民主平等 27.友好帮助 28.相互促进 第六章

一、选择题: 1.C 2.D 3.B 4.A 5.D 6.B 7.A 8.D 9.B 10.A 11.C 12.C 13.A 14.D 15.B 16.C 17.D 18.D

二、填空题: 1教什么 2进程 3进程安排 4教学大纲 5组织方式 6课程任务 7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8特色课 9社会的发展 10教学目标 11对学科的研究 12强制性 13科学的分类 14周课时 15学科课程标准 学科教学内容 16本文 17教学大纲 18教学大纲 19课程计划 20教学单元 21.如何安排 22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23课程评价 24目标评价模式 25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26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第七章

一、选择题 1 C 2 B 3 C 4 A 5 D 6 B 7 C 8 D 9 B 10 D 11 C 12 A 13 D 14 B

二、填空题 1 教学 2教学价值取向 3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基本事实 5心理特征 6正常发育 7创造才能 8 系统化 9认识过程 10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1间接 12直接经验 13基础 14智力发展 15赫尔巴特 16组织者 17基本准则 18重要保证 19完成教学任务 20 口头语言 21讲解 22语言表述 23复习谈话 24练习法 25动手能力 第八章

一、选择题 1 B 2 A 3 C 4 D 5 A 6 C 7 B 8 D 9 C

二、填空题

1备课 2 教学大纲 3 种类 4 基本组成部分 5 检查复习、巩固新教材 6 各种类型练习7 帮助和指导 8 选答型 9 陈述式 10 填空题 11多项选择题 12 难易程度 13 不同水平14 自评 15 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16班级授课制 17 京师同文馆 18 根组教学 19 道尔顿制 20可操作性 21分支平行 22形式型 23 教学组织形式 24 技术 25 教学目标 第九章

一、选择题 1.D 2.C 3.A 4.C 5.A 6.D 7.B 8.C 9.D 10.A 11.C 12.C 13.A 14.B 15.D

二、填空题 1.政治教育 2.社会德育 3.继承性 4.具体材料 5.心理健康教育 6.生活辅导 7.个体社会化 8.德育内容 9.学生已有品德水平10.活动方式 11.受教修养 12.人格感化 13.记过 14.体谅模式 15.认知模式 16.道德两难 第十章

一.选择题 1.D 2.A 3.C 4.A 5.C 6.D

二、填空题 1.基本单位 2.导生制 3.协调 4.平行影响 5.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6.德鲁克 7.自我管理 8.放任的 9.教学中心

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和专门化活动,具有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的特点,以教学为主,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2、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从整体上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规范性确定学科教学目标、内容范围、顺序,是教室教学工作的指南,编写教科书和测评教学质量的依据

3、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互动,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即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德与美德,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讲授法:是指教育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方法。具体形式又可分为三种讲述式、讲解式、讲演式。

4、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班集体:是由整个班级组成,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学生同体,它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

5、演示法:是指在教学中展示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采用现代化试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一定的客观事物,为理性认识打下基础

6、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分科进行教学的课程

7、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法要求,系统而简要地叙述一门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亦称课本。

8、素质教育: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践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

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9、10、教育目的:狭义的说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教育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11、12、13、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个体的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个体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受精卵到生命终结的整个变化过程。从狭义上则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指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儿童的成人过程

14、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或指学生在教室指导下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15、陶冶::是通过创设一种情感与认识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感的教学

简答:

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一)学习教育学有助于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二)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掌握教育的具体规律,提高教育工作效率;

(三)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一)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三)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四)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三、教学的任务

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

(四)培养情感态度,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五)现代教学论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德育过程的规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5.德育过程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不断走向自我教育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2)掌握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5)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六、当代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强调“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2.坚持要求全面发展3。注重培养独立个性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七、遗传素质及其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一)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二)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年龄特征作为一种状态,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五)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

(六)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在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不同

八、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1、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实现教育的政治作用。2、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3、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的政治活动,把学生作为现实的政治力量使用。

4、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九、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师: 教学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等

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

学生:学习态度、方法、习惯、思维 能力等

教学规律就表现为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的客观的、必然的联系。(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十、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特点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十一、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教师的职业素质。(具体答题时要拓展)

(1)知识传授者。教师在教学中首要的角色是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发动、指导和评定学习的人。(2)行为示范者。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的思想、品行、人格特征等对

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班级领导人。学校的活动大都是以班级的方式进行的,教师领导并作为一个整体的班级,对他们施加影响。

(4)教育艺术家。教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

(5)心理保健医生。教师作为学生保健医生的角色,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2、试述“以教为主”的教学程序的具体环节并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的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与动机理论)。其设计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其设计原则是:强调以教师为主。其研究主要内容是: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

特点:

1、有利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

2、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

3、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

4、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

5、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缺点:

1、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教材、对权威的迷信,使学生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的创建。

一、学习环境分析。指对教学所需要的总体环境的分析,包括物环境和人环境。物环境就是学的物质环境如温度、光线、通风以及必要的教学设备。人环境则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师生之间的需要、认知因

素、情感因素、课堂气氛等。良好的学环境主要取决于合理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科学的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控制。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的初始能力、一般特征与学习风格。

初始能力是指特定学科的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以及对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也即是教学的起点;一般特征指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年龄、性别、认知成熟度、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工作经历、生活经历、经济文化与社会背景等。学习风格。学生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也可以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喜欢采用某种特殊学习方式、策略的倾向。主要包括⑴对感觉通道的偏重(有视觉型、听觉型与动觉型);⑵心理的和社会的特征;⑶认知方式,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沉思型与冲动型,整体型与系列型等;⑷大脑左右半球的加工方式,左半球加工畔的方式是言语的、系列的、数字的、理发的和逻辑的,右半球则与空间知觉、形象、情感等方式加工信息。

三、学习任务分析。包括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两部分。学目标一般由学生的行为来描述,应由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与态度情感构成。学习内容分析指为实现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即通常的教学大纲与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学习内容分析将进一步确定教学内容的学深度与广度,并揭示组成学习内容的各项先决知识和能力的联系。

四、编写测试项目。

五、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过程系统。包括教学组织策略、传递策略与学习策略,是教学活动顺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这两种教学策略诉主要教学策略的步骤有:

1、讲解策略

1)呈现信息:主要通过说明解释和实际的演示、证明与示范来实现。2)检查接受:回忆和理解程度。3)为学生提供将一般原理运用于

多种实例的机会。需要对正确与否进行检测,必要时应该调整实例的难度和数量以保证学生行为正确无误。

4)为新习得的畔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与问题中提供机会。

2、经验策略: 1)提供表现行为的机会并观察其行动的结果。2)通过提问或观察检查学生对因果关系的理解程度。3)通过提问或观察进一步的活动,检查是否理解一般原理,在掌握一般原理之前应不断提供实例。

六、教学评价设计。以教为主的评价主要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获取信息对教学进行调整使之更富成效的过程。有三个基本环节,即“一对一”评价、“小群体”评价与“现场试教”。终结性评价是指为设计、收集和解释与一组特定的教学数据资料,旨在确定教学价值。

3、结合实际谈谈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内容丰富。要有足够的本门课(或本学科)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理论性内容应有联系实际的部分,实践性内容应有理论指导的部分。在准确、深刻讲好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简要地介绍一些上述内容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最新的进展。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教学内容应含有足够量的新颖信息和难度适当、对学生有用的知识。

二、概念明确 明确本次课有几个主要概念,并对这些概念有一个明确而又确切的表述和解释。要讲清。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概念。

三、重点突出。教师要明确本课所确定的重点,并调动多种手段来突出重要知识点,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脉络清楚。重点知识要通过一个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接受。即要讲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

五、语言生动。讲课中对语言有三点基本要求:清楚、得当、艺术。做到用词准确,用语恰当,讲话的速度不快不慢,声音不高不低,情绪不急不缓,既在关键时刻有激情,又注意讲课的大部分时间心平气和。要求语言简捷、生动、自然、有哲理。

六、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得当。体屏幕和板书也要求清楚、得当、艺术。内容要醒目。文字和图简明扼要,恰到好处,利于说明问题;清楚秀丽,搭配匀称,给人以美的享受。

七、学时准确。讲课的内容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过程要精心安排。不要拖堂,也不要欠堂。学时绝对准确是很难做到的,实际中,准备一些有弹性的测题或内容最后讲,有助于解决这个难题。

八、着装典雅。典雅大方的着装能表现你的内在气质,增强你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你讲课。

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十条标准

第一、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课就是好课——高效。第二、课堂指令清晰气氛活跃的课就是好课——默契第三、能够充分利用课堂资源的课就是好课--智慧。

第四、能让学生感到终身受益的课就是好课--难忘。第五,思维量信息量延伸量大的课就是好课--欲望。第六、提供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的课就是好课--满足。第七、多种媒体创设学习情景问题情境的课就是好课--直观。第八、提供当堂训练当堂反馈的课就是好课--轻松。第九、能解决学生个性化问题的课就是好课--自信。第十、能响起笑声掌声欢呼声的课就是好课--快乐 4.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和内容

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思想

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 3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职业正义感、职业责任感、职业义务感、职业良心感、职业荣誉感、职业幸福感)

4磨练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5确定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对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1动力作用2调节作用3评价作用;对教育对象的教育作用,当教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时,会使道德要求具体化、人格化,从而使学生在富于形象性的榜样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师所期望学生拥有的良好思想品德,增强教师教育的可信度、吸引力和有效性;对社会文明的示范作用;对教师修养的引导作用。5.若为班主任,怎么组建班集体。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一)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

1、注意事项(1)针对性(2)层次性(3)民主性

2、目标种类:(1)教育目标(2)管理目标

(二)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

1、来源(1)党政及各级教育部门(2)学校(3)班级实际

2、意义(1)根本保证(2)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3)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培养班级坚强的领导核心

1、设擂台

2、搭擂台

3、巧补台

4、立奖台

(四)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正确舆论的形成:

(1)正面教育,提高思想认识。(2)讨论和评议,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3)表扬和批评,树立班级正气。(4)利用班级舆论阵地,进行宣传。•

2、培养良好的班风

许多有经验的优秀班主任把以上正确舆论的形成概括为以下的几个方面,它们是: •

(1)讲明道理(2)树立榜样

(3)严格要求

(4)反复实践

6、试述教学目的确定的依据,并对几种不同的观点进行评析 理论依据:

(1)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该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的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

(2)社会本位论。其认为,教学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了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关系。

现实依据:

(1)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

(2)教育目的的确立也要依据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3)教育目的的确立也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水平和需要。

(评析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以上依据做评论)

案例分析

一、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符合科学要求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在给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2.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是指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注意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3.直观性原则

是指教师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或语言表述),使学生形成对概念或原理的清晰表,丰富他们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进一步引导他们进行抽象思维,深刻理解书本知识,提高认识水平。

4.启发性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导他们独立思维、独立判断,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教学要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及身心发展的顺 序进行,使学生在知识、思想、能力诸方面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6.巩固性原则

是指教学中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所学的知识

和技能能持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当需要时,能准确无误地再次出现,加以运用。

7.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学的深度、进度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二是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

一、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一)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二)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年龄特征 作为一种状态,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五)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

(六)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在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不同

二、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社会环境从总体上制约着人的发展状态 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

三、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四.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1.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3.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教育学重点概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