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全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作为国有企业的新华书店,始终不渝地为全县人民提供健康的精神粮食,为清水河县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成绩,作为文化单位,只能提一些有关文化方面的一点想法:
一、清水河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只要充分发掘好本县的文化资源,充分搞好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已文化促经济,最终实现文化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二、招商引资与自身发展相结合,把我县的悠久历史文化展示出来,重塑清水河文化旅游形象。
三、统一规范文化旅游体育项目,把自然、历史、人文、社会资源有机的结合,形成长远的文化体育旅游等开发策略,但我县仍处于初级阶段,应向周边学习先进经验,如山西旅游,形成集大川名山、自然风光、古今文化、名俗风情于一线,吃、住、行、游、购、娱乐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
四、只要我们彻底转变观念,脚踏实地,做好宣传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规划,市场效益蛋糕一定会做大做强。
以上是我对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个人建议,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同志给予批评指正。
清水河县新华书店樊建军
202_年3月20日
第二篇:市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市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广播电视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舆论工具,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市广播电视事业作为我市的主流媒体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与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在有关部
门的关心支持下,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宣传工作、事业建设、社会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做大做强我市广播电视产业。下面就我市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战略做初步探讨:
一、现状分析
1、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五”期间,我市广播电视宣传从数量到质量都有很大变化。××人民广播电台不断改善节目质量,每天坚持播出《闽北各地新闻联播》栏目,开设直播节目《成长悄悄话热线》,还推出了一个新闻综合性栏目《阳光早间档》,每天上午9:00至11:00播出,电台的节目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除××区外各县市建立了广播音频工作站,每天播出12小时以上。××电视台二套作为公共频道获得上级广电部门批准开设。新闻实现天天播,开设的《××新闻》、《今晚十点》、《y城十五分》三个新闻栏目各有侧重点,其中《今晚十点》成为品牌栏目,被评为省级名牌栏目。××电视台还开设了《××方园》、《××经济》、《七彩阳光》等新栏目并在《××新闻》的周日《新闻周刊》中开播了手语节目。同时节目评奖创优工作也取得可喜成绩,特别是三年来获省级广播电视奖作品达到134件,并保持了每年获省级一等奖两件的水平。电视新闻在省台的用稿量保持在全省地级市前列,广播新闻的用稿量也有所上升。
2、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发展迅速。我市不断加大对县乡村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建设和50户以上自然村的通广播电视建设。至202_年累计完成1627个行政村,9328个自然村的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全市现有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达12633公里,全市127个乡镇与城区实现光缆联网,有线电视用户达46万户。202_年,完成××人民广播电台的调频发射机建设,改善了××人民广播电台信号在我市各县(市)的无线覆盖;202_年,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我市又开播了××人民广播电台城市生活广播,丰富了我市的广播节目内容。至202_年底,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5.42%和97.44%。原创:http://www.teniu.cc/同时,进一步加大事业技术改革,提高科技应用水平。202_年8月,完成所有县级广播电台的音频工作站建设,大大提高了我市各县级广播电台节目的采编和制作质量。××市广电中心的设备数字化改造工作也逐步展开,在××城区网中已实现传送数字有线电视节目,实现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同网传送。县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互联网业务和政府网业务在××、××*、××等县(市)取得重大突破。广播电视经营创收稳步增长,有线电视收费率从原来的80%增加到97%,有线电视收入比202_年将近翻了一番。202_年××电视台广告收入800万元,比202_年翻了一番多。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广电中心大楼,成为××市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提升了广电部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社会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为规范管理提供了依据。为了加强广电安全播出传输管理,建立了安全播出传输指挥中心,在重要时期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制定了《安全播出传输应急预案》,市、县广播电视系统都建立起了一整套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措施和安全播出监测体系,各级建立有相应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中心。全系统形成了应急、紧急、危急状态的管理模式,从而保证了在重大节日、重要会议及敏感期的安全播出传输。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建设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取得了显著效果,202_年以来,连续三年取得全省广电系统行风评议组织工作一等奖。
4、队伍素质有一定提高。在市直广电系统大刀阔斧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由××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网络公司组建市广电中心,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运作,资源共享。中心成立后,全面推行了竞争上岗制度,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唯才是举原则,招聘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并在202_年委托××师专举办了电子信息工程大专学历班,目前已有近百名的市县乡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在读。到202_年后,这
批学员陆续毕业后,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闽北广播电视基层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建立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局领导上党课制度,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开展了“十佳新闻工作者”、技术维护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促进广电技术人员爱岗敬业,推进技术创新,激励广大广播
电视新闻工作者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为广电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困难与问题
1、体制性障碍。从宏观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广播电视系统的管理体制,管办不分,又管又办,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从微观上看,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内部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水平,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全方位发展的需要。宣传管理与经营管理相混合,国家、集体、个人三者间的责、权、利关系不明晰;在事业发展上重投入而不计成本、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能成正比,在经营上单纯依靠广告和用户收视费收入而忽视其他赢利,在发展上注重量的扩张而忽视质的提高,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我市广播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市广电事业是从下而上发展起来的,以县为单位独立建网,自成体系,各自经营。由于条块分割的体制,造成广电事业发展与体制约束的矛盾,导致许多重复建设,投资效益低下,利益关系难以协调,无法形成整体效益。
2、人才缺乏。我市广播电视系统在长期的宣传工作和事业建设中,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宣传人才和技术人才,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但随着事业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严重不足,高层人才紧缺,人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缺乏优秀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的经营管理人才;二是缺乏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三是紧缺新闻采、编、播、采、主持岗位上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市本级244个在编人员中,高中及以下文化人员比例大,有139人,占57%;新闻采编播技术人员171名,其中高级职称仅9人,仅占5.3。队伍中中级与初级职称中大学本科及以上人员少,后继力量不足。
3、资金紧缺。市级广电部门由于建广电中心大楼投入巨大资金,自身原始积累单薄,基本靠借贷搞建设,目前市广电中心资产负债率高达60.93,202_-202_年每年须支付贷款利息××*万元,202_-202_年每年须偿还贷款本金××*万元,202_年偿还贷款××*万元,202_年偿还贷款××*万元,202_年偿还贷款本金××××万元,在偿还贷款本金的同时尚须支付相应的利息,面临沉重的债务负担。广播电视系统属于高投入、高技术的产业,设备的更新、人员的引进,网络的建设维护和改造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没有投入就谈不上技术的更新,没有投入就谈不上人才的引进。广电系统的人员编制和经费预算都是90年代初核定的额数,无法跟上目前发展的需要。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我市广播电视的收入中有相当大的部分用于还贷和付银行利息,余下能投入事业建设和发展的资金十分有限,各方面的开销都显捉襟见肘,目前电视台记者摄像设备陈旧,加上编辑设备不够,严重影响了采编新闻的效率和质量。我市有线电视网络大都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已超期服役,网络改造因为资金紧缺进展缓慢。按照省政府要求,全省县城以上要实现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因为资金紧张,我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面临困境。
三、目标与战略措施
(一)总体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省委提出的“四个破解”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大力推进宣传创新,努力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能力,打造更多的名牌栏目,拓展新的传播领域;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应用数字化技术,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推进我市广播电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为“数字××”建设创造条件;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现广播电视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要求,培养造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名播音员和技术专家、管理与经营人才,把我市广电事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基本思路
1、强化优势产业。广播电视是以提供内容产品和服务为主的综合性产业,电视是其龙头和支柱。目前电视的优势和潜力还远没有得到最充分的发挥,需要进一步强化。一是要加快实现频道专业化、对象化的步伐,继续保持现有电视产业经营特别是广告经营的持续增长;二是要尽快实现电视产业经营的转型,改变过去单纯依赖广告和收视费的经营模式,积极开办付费电视,使之成为电视产业经营的又一个重要收入来源。
2、振兴弱势产业。主要是指广播,它曾经取得过辉煌业绩,现在相对整体处于弱势,需要大力振兴。广播具有传播迅速、便于应急,互动性强、易于参与,服务性强,移动性强、伴随接收,音质优美、想象丰富,专业性强,技术简便、成本低廉,广告价低、利润率高等8大特点,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按照产业规律切实加大产业经营特别是广告经营的力度,积极开发广播衍生产品市场,进一步增强产业活力,增加产业经营收入,尽快提升产业总体规模和效益。
3、发展新兴产业。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使广播电视网络成为以提供内容服务为主的非常重要的新兴产业。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讲,广播电视网络要真正变成一种产业载体,实现规模经营,并大力开发增值业务,要在确保传播好广播电视基本公共节目的前提下,大力开发网络新业务新市场,提供新服务。要紧跟当今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潮流,大力发展数字电视,推广数字机顶盒,在网上积极提供付费电视、视频点播、数据广播、互联网接入、网络游戏、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以及其他网络服务,促进网络产业迅速膨胀和扩张,使网络产业尽快发展成为广播电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发展战略措施
1、加强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和节目制作能力。
⑴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坚持以宣传为中心,严把导向,不断扩大宣传规模,提高节目质量。××电视台全年自办栏目播出时间要从现在的4279分钟增加到五年后的8000分钟,重点办好《××新闻》、《今晚十点》两个品牌栏目,改革调整《××方园》栏目。开辟《》《》栏目,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开通网上广播电视,通过internet网络收听电台节目。
⑵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能力。××电视台在实现两套节目通过光纤传输各县(市、区)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要完成硬盘播出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节目播出的稳定性、可靠性。在202_年春节装修启用广电中心大楼202_平方米演播厅,提升电视节目制播水平。电台要在不断提高节目质量的基础上,办好城市生活广播,节目运作以大时段的服务类板块节目为载体,采用听众喜爱的主持人直播方式,增强节目的互动性。根据不同时段收听群的差别,设置编排节目,为听众提供专业化的主持和专家级的服务。继续完善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内部员工分配制度,加强培养和引进广播电视编导、播音员主持人、广告策划营销等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节目制作能力。
⑶增强针对性,努力提高广播电视对外宣传的能力。不断拓展对外宣传的新途径,努力扩大××形象的宣传影响面,为外地了解××,了解“双世遗”地-武夷山做出应有的贡献。要在巩固已有的对外宣传阵地和渠道的基础上,争取对外宣传合作有新突破,从202_年开始,广播电视对外宣传要逐年增加,力争在中央级、省级媒体的用稿每年以10%递增。
2、提高广播电视覆盖和广告创收
⑴加快广播电视建设,努力扩大广播电视覆盖。按照国家和省上的统一安排,继续推进我市广播电视的县乡村联网建设,结合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提升农村广播电视网络质量,扩大农村有线电视联网用户。在十五期间实现所有乡镇光缆联网的基础上,完成85行政村的光缆联网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我市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建设,确保在“十一五”期间使我市的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和98,使县乡及90的行政村能收听到8套以上的广播节目,收看到100套以上的电视节目。使未实现县乡村联网的行政村及大自然村能收听到3套以上的广播,收看到30套以上的电视节目。积极探索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村村通”、“长期通”,实现“户户通”。同时,按照省广电局的要求和部署,完成有线电视模拟向数字平移工作,计划“十一五”期间,争取有线电视用户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市区有线电视用户增加到10万户,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60万户。
⑵积极拓展广告创收经营。进一步完善市广电中心广告创收经营机制,精心培育新的经济增点长点,力争每年的广播电视广告创收以10%递增,5年后电视广告收入达到2500万元。同时,广播电视报经营上要有新的突破。
3、加大广播电视科技事业投入力度
⑴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工程。为适应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和各项增值业务的开发,继续进行城区网及部分乡镇网络的双向改造,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发展10万户双向有线电视用户;计划在202_年到202_年采用模拟与数字并行的过渡方式;202_年开始逐步关闭模拟电视频道,在全市10个市县城区基本实现有线模拟电视向有线数字电视的过渡;至202_年全市停止模拟电视播出,完成整体数字转换工程,在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后,计划增加30套电视节目。
⑵拓宽广电事业发展空间。继续抓好广播电视采编播设备的更新改造,“十一五”期间市县两级电视采编设备及有线电视播出系统全部实现数字化,并进行无线数字电视播出的尝试;市县广播采编播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开播市县两级的网上广播节目。同时,跟踪ip电视、网络电视、原创:http://www.teniu.cc/手机电视、卫星移动电视等新技术的发展及在广播电视上的应用,开发新业务、拓展新市场,推动新的发展。
⑶建立安全信息发布系统。按照省广电局的部署,拟在市级有线前端设置安全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并将该系统延伸到县级广电部门,提高安全播出应急响应能力。在完善我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传输应急、紧急、危急状态的三种级别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修订我市广电安全播出传输应急预案,健全指挥系统,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安全播出自动化水平。
⑷发挥××市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功能作用。进一步完善大楼的功能建设,努力把××市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建成集办公、广播电视节目采编、制作、播出及多功能业务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广播电视大楼。
4、深化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新型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就是要建立既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特点和广电发展规律,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三大体系”,即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市场运作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系。同时,积极推动投融资体制的改革,逐步加大我市广播电视市场的开放力度,广泛吸纳各种力量投资参与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允许符合条件的各类所有制机构作为经营主体进入除新闻宣传外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广播电视新增业务在确保控制节目管理权、审查权、播出权的前提下,可吸收国内社会资本组建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
5、规范运作,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⑴加强监管,着力建立健全管理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机制。拟建立我市广播电视监测台(站),加强对各县(市)广播电视播出传输的监测,建立广播电视视听质量监督体系和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对有线、无线、卫星等多手段传输的广播电视节目全方位监测。同时,加强对信息网络传输视听节目的监督管理,促进网上视听节目的传输健康繁荣、有序发展。对网站播放非法视听节目和无版权视听节目、未经许可播放视听节目、传播淫秽、色情等有害视听节目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⑵建立广播电视投诉受理机制。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其它行业经营广播电视部分业务的情形可能出现。广电部门应设立广播电视投诉受理机制,受理不同传输或播出平台用户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播出质量、播出安全的投诉,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宏观管理能力。
⑶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执法。深入开展“十一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严格进行广电播出机构年检工作,严格广电特殊岗位人员准入制度和行业市场准入制度,推进规范化管理。同时,探索加强新的媒体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广电系统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执法水平。
6、实施人才战略,加强队伍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方向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闻媒介间的竞争也随之越发激烈。不仅有同全国广播电视、省内媒介竞争,还有市内报刊、广播、电视三大媒介之间竞争,特别是近年来网络的飞速发展,对我市广播电视的冲击更是非同小可。面对多元化的激烈竞争,要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在节目上展示自己的独特风采,亮出自己的绝招,打出自己的王牌。总而言之,新闻媒介的竞争,是节(栏)目质量的竞争,技术水平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但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广播电视要在各种新闻媒介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就急需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人才。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推出一流的节目,产生一流的效益,赢得一流的地位。目前我市广电系统缺乏的就是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节目制作人才、工程技术人才,而且优秀的人才正在不断流失。我们感到要加强人才建设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强化并大力宣传依靠、培养、使用人才的“人才观”;制定并大力宣传人才战略,要把人才培养作为领导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象抓节目创优那样,象抓基础设施建设那样,把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名工程师等培养列入工作的重要议程;二是建立适应形势的全新体制。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之路,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建立奖勤罚懒的分配制度,用政策吸引人,用事业留住人。三是推行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真正做到改政府用工为单位用工,改固定用工为合同用工。对部室负责人、栏目责任人,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实行全体员工竞争上岗、末位下岗制度,以激发工作热情,勤奋努力,积极向上;实行职称评聘分离,以鼓励创新,创造“自主设岗、自主聘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四是加强教育培训,不断培养和造就出高质量的员工队伍。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时期,我们要转变观念,面对现实,树立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广纳贤才,开发和有效利用现有人力资源,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避免人才短缺、人才浪费和人才断层,避免近亲繁殖,最终实现市场配置,形成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局面,以促进我市广播电视事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步发展,更好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服务、为广大受众服务。
第三篇: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广播电视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广告经营、节目生产经营、网络经营、网站经营等业务。近几年来,宜昌市区不断加快广电产业发展步伐,产业功能和良好的开发前景正日益显露出来。从总的发展状况来看,该区广电产业仍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机遇与挑战、优势与瓶颈并存。如何适应新形势,做大做强广电产业,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加快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特色新区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广电产业的优势分析
总的来说,区广电产业具有以下四大方面的优势:
(一)产业资源丰。广播电视拥有有线电视传输覆盖网、丰富的频率资源和完善的节目系统等优质、充裕的产业资源,具备发展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广电行业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形成遍布城乡进入千家万户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有线电视传输覆盖网具备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网络资源和内容资源优势。在内容服务方面,广播电视系统拥有最完整的信息搜集、加工体系。它的基本信息功能决定了它能不断汇集着各方面、各层次的政治经济信息,形成庞大的信息库,是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还有一个方面的优势,是广电传媒长期以来在受众心目中形成的公信力和品牌效应,国家对文化市场的保护政策和扶持力度等。
(二)市场需求大。区幅员辽阔,人口多,区域面积3424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多,农村人口39万多,城市人口12万多,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区域文化资源丰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发展广电产业市场广阔,前景良好。首先,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会极大地解放文化生产力。其次,农业税取消以后,农民的收入会出现大幅度增长。再次,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场馆建设等公共文化建设为文化消费提供了强有力支持。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前广播电视已成为受众最广泛的传播媒体,已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主空间,广大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形式、多样性的特点。
(三)工作基础好。一是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近年,区广电部门顺应文化体制改革大潮,在内部运行机制、人事分配机制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优化了资源配置,激活了运行机制,增强了综合实力,为广电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拥有一张优质的广电网络。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建成了有线、无线、卫星多技术、多层次混合覆盖的广电网络,其中有线网路覆盖12个乡镇(街办)、100个行政村,终端用户达4.1万户,已形成全区一张网的格局。三是拥有不菲的综合效益。区广电部门坚持品牌战略和传媒经营理念,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经营创收达1136万元。
(四)发展空间广。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区广电产业功能的开发相对薄弱,除了广告经营、网络经营以外,可以说大部分的功能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更不要说实现一业为主,多业并举了。广电网路产业收入达900万元,而作为广播影视的龙头产业—电视收入却不足300万元,且大多集中在广告这一块,节目制作与交换几乎未涉及。数字电视经营主要集中在城区,用户很少,农村市场尚未启动。宽带数据业务虽已正式启动,但相对电信、移动、网通、铁通来说,市场占有份额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ip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产业远未涉足。正因为如此,区发展广电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发展广电产业的劣势分析
虽然区广电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比拟的发展优势,但要真正形成产业,还有一段艰苦的路要走,面临体制、资金、人才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体制不顺。一直以来,广电体制属于行政事业型体制,存在三大缺陷。一是资源的垄断性。广播电视资源属于单一的国有国营体制,没有民营,拒绝外资,行政职能与宣传职能、经营职能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以行政权力为基础的高度垄断型资源占有。二是市场的封闭性。由于四级办广播电视的历史的原因,广电基本上是以行政区划为中心的自我封闭体系,壁垒森严,画地为牢,各自为营,闭关自守。三是结构的分散性。广电传媒之间诸侯分割,独处一方,各自为阵,分散经营。广电传媒内部,机构设置多,管理松散。广电体制的三大缺陷,导致广电资源浪费、管理粗放和市场化、产业化程度、效率低下。
(二)政策不优。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如《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等。但我区地方性文化产业政策不够系统和具体,如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配套政策、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或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政策等尚未制定出台。关于广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基本没有,而且部分政策文件还限制广电产业的发展。政策不优,导致广电产业发展环境不宽松,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投入不够。如今,重装备、高消耗的广播电视已越来越成为资本密集型行业,投入大、产出大,投入小、产出小。由于没有政府的帮助和产业政策指导,银行不敢贸然贷款给广电发展产业。相对其他产业,广电产业起步晚,基本没有原始积累。近年,政府在广电公益性事业建设方面投入多,在广电产业发展方面投入几乎没有。虽被业界视为朝阳产业,没有金融资本、也没有原始积累、更没有政府对广电产业的资
金支持,广电产业发展举步维艰。由于投入的不足,导致广电设施不完善,装备不佳,无法开展数字电视和多功能业务,再好的广播剧、电视纪录片题材等也只能等待,无法投入生产制作。
(四)人才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广电媒体在用人上没有严格执行标准,近亲繁殖严重,造成从业人员急剧膨胀,人才寥若晨星。一些人才由于不能满足市县的收入水平和发展环境,在条件成熟时会跳到更高的发展平台,市县广电往往被动地成为上级媒体的人才输出基地。目前我区广电从业人员182人,专业技术人员仅有80人,占总人数的44%,专业技术人员中仅有26人取得中级职称,无一人取得高级职称。广电人才紧缺由此可见一斑,不仅缺乏高素质的名主持人、名编辑、名记者等拔尖人才,就是一般的专业技术人才也难以满足,更不用说高层次的既懂广播电视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了。
三、加快区广电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广电行业未来的“两化”方向即传输数字化、节目市场化,结合区实际,要切实加强市场运作,不断拓展经营空间,逐步夯实发展基础,促进广电产业健康发展,推动广电产业跃上新台阶。
(一)改革体制增活力。要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不断深化广电体制和机构改革。一是把允许经营的资产、资源和业务从目前的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面向市场进行企业转制和重组,使经营性业务逐步走上产业化轨道。二是根据广电特点,探索实行制播分离制度,除新闻类、社会访谈类节目外,社会服务类、大众娱乐类节目和其他栏目可逐步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实行节目的招标采购,收入按市场机制分配。三是鼓励民营资本以参股、合作等形式,大胆尝试组建民营有限责任公司、广告代理制作公司、民间节目制作公司,将部分电视节目特别是广告经营等业务要全面推向市场实行民办民营。四是深化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打破用人制度上的“铁交椅”,实行全员聘用制、干部竞争上岗、职工双向选择、栏目制片人竞聘制;打破分配制度上的“铁饭碗”,推行“买新闻”制、制片人制和效益工资制。
(二)开发产品求市场。发挥广电资源和品牌优势,开发更多的广播电视产品进入市场、占领市场,推动市场繁荣和产业发展。一是打造本土化的文艺品牌节目。通过举办才艺展示、歌咏比赛、玫瑰之约等大型文化活动,推进《走近》等系列专题片和重点题材影视剧的生产制作,提高本地电视节目的质量和可看性,扩大广播电视的品牌影响。二是丰富有线电视节目频道。尤其是提供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丰富多彩的专业频道,实现频道专业化、节目窄播化,凸显频道性,形成固定的用户群。三是开发多功能服务产品。加快有线网络数字化双向改造,在传输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节目基础上,推出诸如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政务、网上证券交易、高速因特网接入、会议电视等多功能服务产品。
(三)多方出击拓空间。发挥广播电视的资源、人才优势,多方出击,积极拓展广电产业发展领域。一是可以利用有线网络资源,开设在线互动游戏。二是利用人才优势,开发计算机软件和提供互联网技术服务。三是可以利用现有丰富的库存视听资料,加以开发,实现二次利用。四是可根据广播电视传播信息的特点和优势,开发相应的衍生经营,如成立电视产品专卖店,开办电视红娘和房产等信息中介服务等。五是密切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应用,适时开展ip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业务,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六是可适时介入社会优势产业,拓展产业发展的跨度,如旅游、演出、证券等产业,这些产业市场利润丰厚,是广播电视不可轻言放弃的一块大蛋糕。
(四)联姻联动谋发展。一是巧借平台。对于资金投入大、发展前景好的产业,如数字电视,我区可以借助宜昌搭建的数字电视平台,并借鉴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发展我区的数字电视业务。二是与周边地区联动。利用本地广电的资源优势,与周边发达地区广电进行联合,实行区域联合与优势互补,拓展产业发展的地域跨度。在影视剧、专题片的制作生产上,立足,走出,加大与有实力有影响的传媒机构的合作,提升内容生产的产业度。加强与周边网通、联通等相关信息产业部门的强强联合,积极推进宽带信息业务的开发,以广电的内容优势抢占信息产业市场。三是与其他媒介联姻。广电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通过与互联网联婚,孵化催生广电网站,如三峡传媒网。并借助广电同行和其他纸质媒体的优势,实行跨媒体合作,比如联办广播电视报刊。还有影视剧和图书出版的“联姻”等。
(五)规范管理优环境。要使还处于襁褓中的广电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政府的推动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一要优化政策。给予广播电视积极优惠的经济政策,减轻税负,如免征所得税、政府调控资金等;鼓励、支持广电部门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制定新的资费政策;放宽市场准入,吸引、鼓励各类资本广泛参与广电产业发展。二要加强监管。出台广电产业宏观调控的政策法规,如制订有线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规划,做好影视剧和纪录片的题材规划等;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节目制作公司和广电产业经营项目,要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搞好配套服务;加强市场建设和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对非法传送广播电视节目、非法生产制作影视剧等开展专项整治,确保广电产业市场健康发展。三是加大投入。对广电综合大楼、发射台、转播车等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政府投入为主,以完善广电设施,为广电产业发展夯实基础。对广电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如有线网络双向改造、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等,政府要给予资金补助和信贷贴息等方面的扶持,推动广电产业做大做强。
第四篇: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调研是调查研究的简称,指通过各种调查方式系统客观的收集 信息并研究分析,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予以 预测,为投资或发展方向的决策做准备。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广、产业关联度非常高的产业。它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文化需求逐年增加,体育消费市场正在扩大,体育旅游产业逐渐发展。最近,我局对全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查报告如下。
我市总人中106万,其中市区人口30万。全市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总体而言是产业规模初具形态,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发展程度还不够高,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全市体育旅游产业经营单位100家,从业人数1000余人,计算体育彩票业,全市体育产值1亿元左右。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常规体育产业
1、体育用品市场。体育用品专卖店30家,每年销售额300万元左右,连同城区大超市、商场的体育用品销售以及其他渠道形成的体育用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
2、体育彩票市场。发行体育彩票是筹集体育事业发展基金的一个重要手段,体育彩票从诞生到现在给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打破了过去体育经费完全依靠国家拨款的格局,为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体育彩票“取之于社会,用之于体育,造福于人民”。体育彩票销售收入自进入我市以来,每年的彩票销售都呈上升趋势,截止XX年底,我市共销售体育彩票近亿元。为全市提供就业岗位500个,为我市体育事业筹集基金逾千万元。体育彩票业的发展对引导体育消费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是体育主体市场之一。我市有22家体育培训场所。其中:棋院2家;游泳池4家;羽毛球场4家、网球场3家;乒乓球训练基地2家;足球训练俱乐部1家;综合体育健身房2家;跑马场1家;跆拳道馆1家;高尔夫球场2家。目前,我市兴建的各类健身房、保龄球馆、游泳馆等健身娱乐场数量呈上升趋势。伊莲健身俱乐部每天接待锻炼人数100人左右,年营业额50万元。有些经营场所不仅开设多个体育活动项目,而且还附有舞厅、咖啡厅、餐饮、沐浴等配套设施,已形成了集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经营性场所。“花钱买健康”,“请人吃饭不如出请人出汗”的消费观普遍被市民所认同。各种形式的健身娱乐活动成功开展,亦促使了该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4、体育培训市场。近年来,我市体育培训市场发展很快,每年我市体育局系统和社会组织都会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培训辅导活动。适应不同年龄和对象的武术班、游泳班、健身、健美班、体育舞蹈班、跆拳道馆等应运而生。如伊莲健身中心等都是做活体育培训市场成功的典范。这些活动虽然整体规模不大,但发展势头较好,未来几年内,体育培训市场必将由起步走向壮大而成为较成熟的市场。
5、体育无形资产市场。目前,我市有球类、棋类、游泳、武术等各类协会17家,长期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在我市举办的各类体育活动中,或多或少有些商家介入,活动冠名、冠杯,赛事广告招租,运动队冠名,以单位或产品冠名“xxx杯”作推广等无形资产的开发在逐步增多。但其商业化运作程度还属于起步的阶段,有待加大开发力度。
体育休闲旅游业
1、梁子湖高尔夫度假中心。
梁子湖高尔夫度假中心由中港合资的大型企业——湖北梁子湖高尔夫俱乐部有限公司开发,项目总投资4亿多元。它坐落于闻名遐迩的度假胜地、湖北省内库容最大的淡水湖——梁子湖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内,在湖心大型半岛的端部。梁子湖风景区常年湖面约42万亩,是全国十大名湖之一,青山绿水,风景宜人,是著名的国家AAA级生态旅游度假区,也是著名的武昌鱼、梁子湖大闸蟹的母亲湖。
梁子湖高尔夫度假中心总占地面积为2300亩,其中约1700多亩为高尔夫球场用地,约500多亩为旅游地产用地,其中多层连排别墅占地约140亩,别墅区占地约290亩等,配套设施及房地产开发将分期分批进行。
梁子湖高尔夫度假中心拟建设成以华中首席的27洞原生态半岛型高尔夫球场为主体,集高端会所、游艇俱乐部、主题休闲旅游区、餐饮娱乐、观光购物、大型会议中心、国际高尚别墅社区为一体的综合度假区。
“梁子湖高尔夫”将建一座9洞灯光球场,创造湖北省夜间打球的经典。灯光球场建成后,球道总长达1万多码,标准杆108杆。
2、红莲湖体育休闲健身产业。
红莲湖高尔夫乡村俱乐部由美国著名设计师Scott Miller精心设计,球场共9洞标准杆36杆,占地1700亩,规划27洞,其中9洞改建为单栋占地2亩的私家豪华别墅,已经售出100套。5000平方米的会所、五星级球会酒店也已进投入运行。球场状况总面积 2200亩,球道长度7046 码,球洞数 27洞。主要经营18洞高尔夫球,乡村休闲,娱乐餐饮等配套康乐设施及垂钓、滑艇等多个健身俱乐部。红莲湖高尔夫球会将是湖北最有潜力,环境最好、服务最优、设施最为齐全的集打球、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于一体的高尔夫球会所。
在武汉城市圈中,目前只有鄂州和武汉两市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鄂州市总面积1504平方公里,人口105 万,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武昌鱼故乡、古铜镜之乡,素有百湖之市之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梁子湖是全国保护最好的内陆湖泊之一,也是武汉城市圈乃至湖北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依托梁子湖区域丰富的生态资源,建设大梁子湖“两型”社会试验示范区,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长效机制,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加快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进程,提高鄂州乃至武汉城市圈的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重视体育休闲旅游业发展。
鄂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旅游活市”战略,并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和发展。制定了《关于培植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定》。XX年5月,市委常委会议确定环梁子湖红莲湖运动休闲旅游区建设过程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
科学发展规划体育旅游产业。
1、规划区域:鄂州市关于大梁子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发展构想中提出的范围为:北起省奥体中心所在地高新二路、武黄高速公路以及长港示范区北边缘,南至江夏梁子湖风景区以及鄂州梁子湖旅游区南部,西起江夏梁子湖风景区界,东至长港示范区东边缘以及沼山森林公园等范围,区域面积1282平方公里,其中我市面积690平方公里,包括红莲湖新城和城乡一体化长港示范区内的9个乡镇。
2、规划要点:大梁子湖两型社会示范区的规划以武汉城市圈武鄂一体化规划为统领,以武鄂对接规划、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全域鄂州理念的“1311”城乡空间体系的城乡总体规划以及环保、交通等专项规划为背景和依据,坚持区域功能、生态环境和开发保护协调并重的原则。
3、功能定位。红莲湖旅游新城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功能定位是以红莲湖自然风光为基础,突出运动健身、商务会所、休闲旅游、高端居住、科技研发5大功能;梧桐湖新区作为红莲湖旅游新城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大梁子湖的桥头堡,是对接武汉东南方向主要运动休闲功能板块,其功能定位与红莲湖旅游新城保持协调一致,并形成两湖两城对接的态势;梁子湖一湖三地规划正在编制中。功能定位是武汉城市圈运动休闲商务度假中心,形象定位是国家5A“运动休闲旅游特色景区”,产品定位是运动养生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主题文化旅游。确定五位一体:大梁子湖两型社会试验示范区、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区、大梁子湖生态保护区、大梁子湖运动休闲度假区、大梁子湖生态农业示范区五位一体,在此基础上,使大梁子湖区域朝着以下目标发展:跨区域湖泊保护与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区;武汉城市圈内具备新型运动、休闲、度假等功能的5A级景区;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武汉大都市区及武汉城市圈重要的生态保育区;全国湖泊文化展示区、4、建设目标:一是打造成武汉大都市区以及武汉城市圈主要的生态保育区;二是打造成武汉城市圈内具备新型运动、休闲、旅游、度假等功能性5A级景区。
5、建设原则:一是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二是生态保护,适度开发;三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四是有序开发,分步实施。
6、主要作法:高举梁子湖生态旗帜,整合内部力量,以旅游为主线,变生态为品牌,变资源为产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示范区产业承载能力;谋划项目,做好招商引资,提高竞争实力。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育休闲旅游业消费未形成共识。
鄂州体育旅游业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根本原因是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限制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目前,我市各大旅行社以大部分景区还是在传统观念下运作旅游,对体育旅游还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对潜在的体育旅游市场所占经济地位的认识不够、开发不足,没有形成具体的规划,致使体育旅游业的整体形象不突出、项目特性不突出、活力不具吸引力、缺乏品牌效应。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严重影响着人们对体育旅游的选择,主要体现在一般性的常规旅游,而对于那些需要一定体能、技巧、意志力的体育旅游活动,却少有人们真正或经常性参与。
2、体育旅游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体育旅游产业是投资大、收益高,具有风险性的产业。体育旅游产业的高投资以及体育产品消费的不确定性,不是立竿见影的投资产业,一般经营者不敢投入。因此,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离不开高素质的经营管理、策划、营销等人才。目前我市体育市场经营从业人员主要来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下岗工人、个体经营人员,以求生存为目的,缺乏专业化人才,难以适应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3、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状况从根本上影响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体育消费观念的变革。经济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体育项目的分布与设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至今没有建设体育馆。受其影响,体育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管理措施与制度的优化程度,体育项目、场地的设置等方面都制约着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4、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体制的变革,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一变革中,人们的体育文化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体育健身娱乐逐步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的生活需求。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构成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环境,对体育消费和体育市场的经营活动形成极大的影响力。由于我市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区域间差异,城乡经济不平衡,由此产生了对体育旅游产业的认识、体育消费的观念,以及体育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体育旅游产业经营活动的“两级分化”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体育旅游产业化、社会化的整体发展目标是十分不利的。
我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发展机遇期,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按照“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服务”的根本要求,针对我市体育旅游产业现状,着眼我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之未来,现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争取政策扶持,加快发展,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坚持政府主导,落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推动体育设施普及化。
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又是一个特殊产业,需要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一是建议省体育、旅游部门要尽快制定具体的体育旅游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用地政策,逐步使体育政策法规覆盖体育旅游产业的主要领域。二是尽快制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和股份制企业创办体育旅游产业的政策。三是要明确体育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管理监督办法,降低体育旅游产业准入的门槛。四是公益性的体育设施政府是投资主体,政府应当主动履行职责,对一些投入较大、社会效益好的体育基建项目应列为城市基础建设规划,优先安排。五是国家有关政策明确规定,城市居住小区在建设时,应将体育设施纳入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城建部门要严格把关,应将体育设施纳入配套设施建设指标,同步建设。
2、加强体育市场管理,完善体育市场法规体系,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规范化。我省还没有制定高尔夫球场管理办法,不利于行业服务管理。按照“繁荣与管理并重”的方针,依法行政,文明服务,培育和发展体育市场,制定和完善各单项体育项目从业标准和经营管理规定,完善体育市场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强体育市场管理,保护合法经营,打击不法行为,保证体育市场健康发展。
3、加强体育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夯实体育旅游产业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实现体育旅游产业人才专业化。建议省体育局、省旅游不定期组织全省体育旅游产业经营培训活动,指导各地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选聘一批德才兼备的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充实体育旅游产业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增强发展能力,创造一流业绩,使全市体育旅游产业工作开创新局面。
5、强化舆论宣传,增强人们健康消费意识,推动体育健身大众化。去年组织了鄂州市国民体质监测。从测试的结果看,国民体质综合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因此,要宣传引导全民的健康意识。全市体育消费氛围的形成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造势和带动,新闻媒体可在统一谋划的基础上做好系列主题宣传、公益广告等,大力普及适合各类人群特点的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以体育活动的普及带动体育产品需求的增加。
6、充分发挥体育团体协会的社会力量,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社会化。逐步将一些不适合由政府行使的职能交给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维护行业权益。积极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推行协会实体化和项目管理俱乐部制,使之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
围绕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加大体育旅游产业对接融合的力度。
武汉城市圈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鄂州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在武汉城市体育圈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作出积极贡献。一是信息对接。主动与省直和武汉市城市圈有关部门单位联系,互通信息,寻求机遇。争取建立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产业联谊会机制。建立与武汉市有关部门进行定期互访、磋商、信息沟通机制。如建立武汉城市圈体育比赛和配套产业发展出联动机制、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产业整体开发机制等。二是项目对接。积极争取省直和武汉市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8个城市资兴办或合作开发体育项目。三是活动对接。发挥鄂州紧邻武汉的区位优势,主动承接武汉作为华中地区体育的中心辐射,使武汉周边市成为中南地区重大体育赛事的分赛地和会展分办地。利用省直和武汉市的优势和辐射功能,通过成功举办 “六城会”等全国性文化体育活动总结经验,争取一部分全省性、全国性、国际性体育活动到鄂州或周边城市举办。加快鄂州体育中心、梁子湖水上运动中心、红莲湖高尔夫多功能会所,促进鄂州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注重与武汉城市圈内其他兄弟城市在体育旅游产业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围绕绿色、高端、集约的发展思路,创建全国体育休闲产业基地。
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二大的淡水湖,是驰名中外的武昌鱼的故乡,水体清澈,水质纯净,自然资源丰富。红莲湖具有良好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梁子湖和红莲湖都建有高尔夫球会球场,同时红莲湖建还起了湖北省国际水上运动竞赛训练基地。我们应依托武汉城市圈的区位优势,整合“两湖”运动休闲资源,发展运动休闲健身产业,打造华中乃至全国的体育运动休闲产业基地。一是认真修改完善《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要充分凸现梁子湖的生态优势和历史沿革,充分凸现梁子湖在湖北的特殊性。规划定位要突出长期性、功能性和产业特征;规划重点要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有序开发、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保护性规划、发展规划、交通规划、项目规划、体制规划进行科学编制;规划愿景要用国际视野,把主题公园、风情小镇、湿地体验、运动休闲、创意产业等旅游概念进行具体化,真正把大梁子湖区域建设成为国际滨湖生态旅游目的地。二是积极做好体育休闲产业基地申报工作。争取国家或省命名红莲湖旅游度假区为体育休闲产业基地。三是完善提升红莲湖国际水上运动竞赛训练基地的功能。将红莲湖国际水上运动竞赛训练基地建设成为能够承接全国、国际性水上训练比赛的城市,与武汉市融为一体,实现资源共享。
第五篇:鄂州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鄂州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鄂州市文化体育局(202_年6月14日)
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广、产业关联度非常高的产业。它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文化需求逐年增加,体育消费市场正在扩大,体育旅游产业逐渐发展。最近,我局对全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查报告如下。
一、鄂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我市总人中106万,其中市区人口30万。全市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总体而言是产业规模初具形态,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发展程度还不够高,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全市体育旅游产业经营单位100家,从业人数1000余人,计算体育彩票业,全市体育产值1亿元左右。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常规体育产业
1、体育用品市场。体育用品专卖店30家,每年销售额300万元左右,连同城区大超市、商场的体育用品销售以及其他渠道形成的体育用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
2、体育彩票市场。发行体育彩票是筹集体育事业发展基金的一个重要手段,体育彩票从诞生到现在给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打破了过去体育经费完全依靠国家拨款的格局,为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体育彩票“取之于社会,用之于体育,造福于人民”。体育彩票销售收入自进入我市以来,每年的彩票销售都呈上升趋势,截止202_年底,我市共销售体育彩票近亿元。为全市提供就业岗位500个,为我市体育事业筹集基金逾千万元。体育彩 1 票业的发展对引导体育消费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是体育主体市场之一。我市有22家体育培训场所。其中:棋院2家;游泳池4家;羽毛球场4家、网球场3家;乒乓球训练基地2家;足球训练俱乐部1家;综合体育健身房2家;跑马场1家;跆拳道馆1家;高尔夫球场2家。目前,我市兴建的各类健身房、保龄球馆、游泳馆、棋牌室等健身娱乐场数量呈上升趋势。伊莲健身俱乐部每天接待锻炼人数100人左右,年营业额50万元。有些经营场所不仅开设多个体育活动项目,而且还附有舞厅、咖啡厅、餐饮、沐浴等配套设施,已形成了集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经营性场所。“花钱买健康”,“请人吃饭不如出请人出汗”的消费观普遍被市民所认同。各种形式的健身娱乐活动成功开展,亦促使了该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4、体育培训市场。近年来,我市体育培训市场发展很快,每年我市体育局系统和社会组织都会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培训辅导活动。适应不同年龄和对象的武术班、游泳班、健身、健美班、体育舞蹈班、跆拳道馆等应运而生。如伊莲健身中心等都是做活体育培训市场成功的典范。这些活动虽然整体规模不大,但发展势头较好,未来几年内,体育培训市场必将由起步走向壮大而成为较成熟的市场。
5、体育无形资产市场。目前,我市有球类、棋类、游泳、武术等各类协会17家,长期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在我市举办的各类体育活动中,或多或少有些商家介入,活动冠名、冠杯,赛事广告招租,运动队冠名,以单位或产品冠名“xxx杯”作推广等无形资产的开发在逐步增多。但其商业化运作程度还属于起步的阶段,有待加大开发力度。
(二)体育休闲旅游业
1、梁子湖高尔夫度假中心。
梁子湖高尔夫度假中心由中港合资的大型企业——湖北梁子湖高尔夫俱乐部有限公司开发,项目总投资4亿多元。它坐落于闻名遐迩的度假胜地、湖北省内库容最大的淡水湖——梁子湖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内,在湖心大型半岛的端部。梁子湖风景区常年湖面约42万亩,是全国十大名湖之一,青山绿水,风景宜人,是著名的国家AAA级生态旅游度假区,也是著名的武昌鱼、梁子湖大闸蟹的母亲湖。
梁子湖高尔夫度假中心总占地面积为2300亩,其中约1700多亩为高尔夫球场用地,约500多亩为旅游地产用地,其中多层连排别墅占地约140亩,别墅区占地约290亩等,配套设施及房地产开发将分期分批进行。
梁子湖高尔夫度假中心拟建设成以华中首席的27洞(含9洞灯光)原生态半岛型高尔夫球场为主体,集高端会所、游艇俱乐部、主题休闲旅游区、餐饮娱乐、观光购物、大型会议中心、国际高尚别墅社区为一体的综合度假区。
“梁子湖高尔夫”将建一座9洞灯光球场,创造湖北省夜间打球的经典。灯光球场建成后,球道总长达1万多码,标准杆108杆。
2、红莲湖体育休闲健身产业。
红莲湖高尔夫乡村俱乐部由美国著名设计师Scott Miller精心设计,球场共9洞标准杆36杆,占地1700亩,规划27洞,其中9洞改建为单栋占地2亩的私家豪华别墅,已经售出100套。5000平方米的会所、五星级球会酒店也已进投入运行。球场状况总面积 2200亩,球道长度7046 码,球洞数 27洞。主要经营18洞高尔夫球,乡村休闲,娱乐餐饮等配套康乐设施及垂钓、3 滑艇等多个健身俱乐部。红莲湖高尔夫球会将是湖北最有潜力,环境最好、服务最优、设施最为齐全的集打球、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于一体的高尔夫球会所。
二、鄂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作法
在武汉城市圈中,目前只有鄂州和武汉两市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鄂州市总面积1504平方公里,人口105 万,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武昌鱼故乡、古铜镜之乡,素有百湖之市之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梁子湖是全国保护最好的内陆湖泊之一,也是武汉城市圈乃至湖北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依托梁子湖区域丰富的生态资源,建设大梁子湖“两型”社会试验示范区,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长效机制,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加快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进程,提高鄂州乃至武汉城市圈的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一)重视体育休闲旅游业发展。
鄂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旅游活市”战略,并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和发展。制定了《关于培植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定》。202_年5月,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确定环梁子湖红莲湖运动休闲旅游区建设过程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202_年元月,省人大11届3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梁子湖地区作为两型社会试验示范区,探索跨区域湖泊保护与开发的新模式,正是将大梁子湖的发展上升为省级战略。
(二)科学发展规划体育旅游产业。
1、规划区域:鄂州市关于大梁子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发 4 展构想中提出的范围为:北起省奥体中心所在地高新二路、武黄高速公路以及长港示范区北边缘,南至江夏梁子湖风景区以及鄂州梁子湖旅游区南部,西起江夏梁子湖风景区界,东至长港示范区东边缘以及沼山森林公园等范围,区域面积1282平方公里,其中我市面积690平方公里,包括红莲湖(梧桐湖)新城和城乡一体化长港示范区内的9个乡镇。
2、规划要点:大梁子湖两型社会示范区的规划以武汉城市圈武鄂一体化规划为统领,以武鄂对接规划、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全域鄂州理念的“1311”城乡空间体系的城乡总体规划以及环保、交通等专项规划为背景和依据,坚持区域功能、生态环境和开发保护协调并重的原则。
3、功能定位。红莲湖旅游新城规划面积49.67平方公里,功能定位是以红莲湖自然风光为基础,突出运动健身、商务会所、休闲旅游、高端居住、科技研发5大功能;梧桐湖新区作为红莲湖旅游新城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大梁子湖的桥头堡,是对接武汉东南方向主要运动休闲功能板块,其功能定位与红莲湖旅游新城保持协调一致,并形成两湖两城对接的态势;梁子湖一湖三地规划正在编制中。功能定位是武汉城市圈运动休闲商务度假中心,形象定位是国家5A“运动休闲旅游特色景区”,产品定位是运动养生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主题文化旅游。确定五位一体:大梁子湖两型社会试验示范区、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区、大梁子湖生态保护区、大梁子湖运动休闲度假区、大梁子湖生态农业示范区五位一体,在此基础上,使大梁子湖区域朝着以下目标发展:跨区域湖泊保护与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区;武汉城市圈内具备新型运动、休闲、度假等功能的5A级景区;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武汉大都市区及武汉城市圈重要的生态保育区;全国湖泊文化展示区、4、建设目标:一是打造成武汉大都市区以及武汉城市圈主要的生态保育区;二是打造成武汉城市圈内具备新型运动、休闲、旅游、度假等功能性5A级景区。
5、建设原则:一是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二是生态保护,适度开发;三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四是有序开发,分步实施。
6、主要作法:高举梁子湖生态旗臶,整合内部力量,以旅游为主线,变生态为品牌,变资源为产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示范区产业承载能力;谋划项目,做好招商引资,提高竞争实力。
三、体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制约因素(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育休闲旅游业消费未形成共识。
鄂州体育旅游业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根本原因是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限制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目前,我市各大旅行社以大部分景区还是在传统观念下运作旅游,对体育旅游还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对潜在的体育旅游市场所占经济地位的认识不够、开发不足,没有形成具体的规划,致使体育旅游业的整体形象不突出、项目特性不突出、活力不具吸引力、缺乏品牌效应。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严重影响着人们对体育旅游的选择,主要体现在一般性的常规旅游,而对于那些需要一定体能、技巧、意志力的体育旅游活动,却少有人们真正或经常性参与。
2、体育旅游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体育旅游产业是投资大、收益高,具有风险性的产业。体育旅游产业的高投资以及体育产品消费的不确定性,不是立竿见影的投资产业,一般经营者不敢投入。因此,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离不开高素质的经营管理、策划、营销等人才。目前我市体育市场经营从业人员主要来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下岗工人、个体经营人员,以求生存为目的,缺 6 乏专业化人才,难以适应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3、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状况从根本上影响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体育消费观念的变革。经济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体育项目的分布与设臵。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至今没有建设体育馆。受其影响,体育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管理措施与制度的优化程度,体育项目、场地的设臵等方面都制约着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4、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体制的变革,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一变革中,人们的体育文化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体育健身娱乐逐步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的生活需求。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构成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环境,对体育消费和体育市场的经营活动形成极大的影响力。由于我市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区域间差异,城乡经济不平衡,由此产生了对体育旅游产业的认识、体育消费的观念,以及体育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体育旅游产业经营活动的“两级分化”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体育旅游产业化、社会化的整体发展目标是十分不利的。
四、推进我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我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发展机遇期,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按照“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服务”的根本要求,针对我市体育旅游产业现状,着眼我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之未来,现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争取政策扶持,加快发展,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坚持政府主导,落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推动体育设施普及化。
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又是一个特殊产业,需要依 7 靠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一是建议省体育、旅游部门要尽快制定具体的体育旅游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用地政策,逐步使体育政策法规覆盖体育旅游产业的主要领域。二是尽快制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和股份制企业创办体育旅游产业的政策。三是要明确体育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管理监督办法,降低体育旅游产业准入的门槛。四是公益性的体育设施政府是投资主体,政府应当主动履行职责,对一些投入较大、社会效益好的体育基建项目应列为城市基础建设规划,优先安排。五是国家有关政策明确规定,城市居住小区在建设时,应将体育设施纳入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城建部门要严格把关,应将体育设施纳入配套设施建设指标,同步建设。
2、加强体育市场管理,完善体育市场法规体系,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规范化。我省还没有制定高尔夫球场管理办法,不利于行业服务管理。按照“繁荣与管理并重”的方针,依法行政,文明服务,培育和发展体育市场,制定和完善各单项体育项目从业标准和经营管理规定,完善体育市场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强体育市场管理,保护合法经营,打击不法行为,保证体育市场健康发展。
3、加强体育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夯实体育旅游产业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实现体育旅游产业人才专业化。建议省体育局、省旅游不定期组织全省体育旅游产业经营培训活动,指导各地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选聘一批德才兼备的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充实体育旅游产业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增强发展能力,创造一流业绩,使全市体育旅游产业工作开创新局面。
5、强化舆论宣传,增强人们健康消费意识,推动体育健身大众化。去年组织了鄂州市国民体质监测。从测试的结果看,国民体质综合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因此,要宣传引导全民的健康意 8 识。全市体育消费氛围的形成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造势和带动,新闻媒体可在统一谋划的基础上做好系列主题宣传、公益广告等,大力普及适合各类人群特点的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以体育活动的普及带动体育产品需求的增加。
6、充分发挥体育团体协会的社会力量,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社会化。逐步将一些不适合由政府行使的职能交给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维护行业权益。积极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臵中的基础作用,推行协会实体化和项目管理俱乐部制,使之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
(二)围绕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加大体育旅游产业对接融合的力度。
武汉城市圈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鄂州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在武汉城市体育圈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作出积极贡献。一是信息对接。主动与省直和武汉市城市圈有关部门单位联系,互通信息,寻求机遇。争取建立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产业联谊会机制。建立与武汉市有关部门进行定期互访、磋商、信息沟通机制。如建立武汉城市圈体育比赛和配套产业发展出联动机制、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产业整体开发机制等。二是项目对接。积极争取省直和武汉市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8个城市资兴办或合作开发体育项目。三是活动对接。发挥鄂州紧邻武汉的区位优势,主动承接武汉作为华中地区体育的中心辐射,使武汉周边市成为中南地区重大体育赛事的分赛地和会展分办地。利用省直和武汉市的优势和辐射功能,通过成功举办 “六城会”等全国性文化体育活动总结经验,争取一部分全省性、全国性、国际性体育活动到鄂州或周边城市举办。加快鄂州体育中心、梁子湖水上运动中心、红 9 莲湖高尔夫多功能会所,促进鄂州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注重与武汉城市圈内其他兄弟城市在体育旅游产业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围绕绿色、高端、集约的发展思路,创建全国体育休闲产业基地。
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二大的淡水湖,是驰名中外的武昌鱼的故乡,水体清澈,水质纯净,自然资源丰富。红莲湖具有良好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梁子湖和红莲湖都建有高尔夫球会球场,同时红莲湖建还起了湖北省国际水上运动竞赛训练基地。我们应依托武汉城市圈的区位优势,整合“两湖”运动休闲资源,发展运动休闲健身产业,打造华中乃至全国的体育运动休闲产业基地。一是认真修改完善《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要充分凸现梁子湖的生态优势和历史沿革,充分凸现梁子湖在湖北的特殊性。规划定位要突出长期性、功能性和产业特征;规划重点要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有序开发、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保护性规划、发展规划、交通规划、项目规划、体制规划进行科学编制;规划愿景要用国际视野,把主题公园、风情小镇、湿地体验、运动休闲、创意产业等旅游概念进行具体化,真正把大梁子湖区域建设成为国际滨湖生态旅游目的地。二是积极做好体育休闲产业基地申报工作。争取国家或省命名红莲湖旅游度假区为体育休闲产业基地。三是完善提升红莲湖国际水上运动竞赛训练基地的功能。将红莲湖国际水上运动竞赛训练基地建设成为能够承接全国、国际性水上训练比赛的城市,与武汉市融为一体,实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