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警察素质
编辑:独酌月影 识别码:17-945563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13 11:31: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警察素质

警察素质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经济发展处于关键阶段,社会治安状况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随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知识经济的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撞击,这对人民警察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以及工作方式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系统的要求。因此,我们在研究警察素质的过程中,不能只从低层次出发,在警察的适应性中绕圈子,必须有超前的意识,着眼于新世纪对人民警察的要求,把警察素质融入到社会整体素质之中。了解警察职业素质的特点,分析其现状,从而找出提高警察职业素质的途径,这对担负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十分有益的。

本文研究的警察职业素质是指:由警察职业所要求的特定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构成,在先天禀赋的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实践锻炼培养而形成的在警察行为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内在要素的总和。

一、公安民警职业素质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公安民警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担负着保卫国家和人民的职责,其特殊性,决定了公安民警职业素质有其自身特点:

1.政治素质是前提

政治素质是人民警察必备的首要素质,是警察素质的核心。政治素质指警察的政治态度、政治倾向、政治觉悟与政治信念的总和。人民警察作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重要力量,其政治性是十分重要的。人民警察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人民警察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持党的路线、方针不动摇,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新时期的人民警察,政治素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的。人民警察应当坚决拥护国家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措施,坚决执行上级的命令。

2.业务素质是基础

业务素质是警察完成本职工作的根本,合格的素质有助于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1)具有专业化、全面型的知识结构。在21世纪,我国将与国际接轨,形成“信息化社会”模式,公安民警必须具备专业化、全面型的知识结构,以及与社会同步的知识更新能力。信息化社会形势下的公安机关,必然要建立起完善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公安民警必须掌握利用在网络上完成收集、储存、使用、交流社会治安信息的技能,进而能够在网络上完成多项治安管理工作任务。由此可见,公安民警应当掌握运用公安信息网络的技能,还应熟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他信息网络,并对易受侵害的网络系统采取监控和保护措施。

(2)熟练运用法律的能力。民警一般应掌握包括宪法知识、法学理论知识、刑事

法律知识、民事法律知识,行政法一般原理及相关知识。掌握上述法律的一般原理,精通有关法律规定,并熟悉各法律部门的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这是民警执法为民能力的基础。现在违法者的知识技能比以前有所增强,其犯罪的隐蔽性、技能性与危害性将使执法工作更加艰巨。现代警察必须具有发现违法犯罪行为的警惕性与敏锐性,运用法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执法行为的公正性与合法性,以及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3)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最重要工具,也是检验素质水平的最直接标准。警察工作时常要面对群众,在为群众解决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语言,使人民群众能够满意、接受,是十分重要的。民警说话时要讲究技巧,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适当的语言。对群众讲话时要使用温和的语言、说理的语气,需要群众配合办案时,要使用法律、专业性语言并采用劝告的方式;在需要群众帮助时,态度要诚恳,说明办事目的;面对群众请求办事时,不要把话说的太肯定、太绝对,要留有余地,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4)涉外警务能力。中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的交流日益深化。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涉外案件越来越多,为了应对这种趋势,警察必须具备处理涉外事件的能力,需要学习第二语言,了解基本的外国文化,具有较强的对外实际应用能力,掌握公安学和治安学等理论知识和公安实践技能,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武警边防检查机构、涉外警务部门从事出入境管理、国际警务合作、联合国维和警务、边防检查、涉外案件处置、跨国罪犯追捕与遣返、国际执法联络、国际警务合作、司法协助、中国驻外使领馆警务联络工作以及从事涉外警务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处理对外事物或涉外案件时才能够得心应手。

3.心理素质是支柱

心理素质在警察素质中具有重要地位。警察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压力承受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基本心理素质等方面。警察是一个“社会刺激多元化”的职业,随着现代治安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和治安任务的日益繁重、警务工作的超负荷、工作对象的危险性,工作时间的不稳定性,使警察处于极度疲劳和高度紧张的高压环境之中。这对民警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公安民警除了应具备一般人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外,还应具备一些特殊的心理素质,如不怕流血牺牲、自信、勇敢、宽容、顽强等。同时要有调节和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而且要学会用自己的镇定情绪去感染他人,从而缓和紧张的局面。自信是成功的源泉,有自信才能充满活力地进行工作,合理有效的运用自信,不仅能正确引导警察的自我发展,使警察树立正确的自信心,而且能有效地调动全警的积极性。作为一名警察,你可以没有优雅的气质,也可以不具备完美的性格,但是,你不能没有坚定的生活信念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因为它们是你战胜挫折、超越自我、冲破心理障碍的永不折断的翅膀。

4.身体素质是关键

民警的身体素质与执法工作紧密相连,是执行警务活动的基本保障,需要长期自觉刻苦地锻炼。作为人民警察,在工作中要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这样才能不断

增强体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特别是新形势下,对警察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连续工作的耐力、体力等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倘若一名民警身体素质差,“说不赢、打不过、追不上”,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那就更谈不上打击犯罪、保卫人民了。因此要求人民警察具有一副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要提倡“终身体育”,不断地提高民警身体素质。

以上的这些是作为人民警察的职业素质特点,突出表现了人民警察的特殊性,是人民警察特有的素质基础。

二、当前民警职业素质的现状

人民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职业素质有其独特表现形式。当前民警职业素质现状:

1.少数民警宗旨意识淡薄

广大公安民警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运用法律,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安全等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每一位民警都处于社会巨变的洪流中,受到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强烈冲击,社会文化向多元化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对警察队伍不时产生着一系列影响,个别信念不强的民警的心态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一些传统的美德、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也在这些思潮的冲击下表现为个别民警宗旨意识淡薄,往往把自己摆在了高高在上的位置,对待群众冷漠、生硬、蛮横、耍特权,警民关系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

2.一些民警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在公安机关,大多数民警都勤勤恳恳,认真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学习业务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这一方面是好的。从另一方面来看,一些基层单位民警素质参差不齐,据抽样调查,个别单位存在“三分之一能干,三分之一跟着干,三分之一不能干”(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_.459.)的现象;处置复杂或突发事件能力不强,某些民警调查访问案件线索,遇到困难时总是抱怨群众不配合,却不知从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作风上找问题。

目前我国民警的来源主要包括公安院校毕业生、军队转业干部、普通大学选调生等。对于非正规院校毕业出来的民警由于其原来所学专业与公安业务无关,所以从事公安工作时,运用专业知识的自如程度,以及处理具体公安业务的方法比不上正规公安院校的毕业生。另外,专业知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少部分在职民警不能紧跟公安工作的动态发展趋势,不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新,有跟不上公安工作需要的现象。

3.个别民警心理素质不稳定

我国大多数民警的心理素质都是合格的,通过选拔才能从事公安工作的。但也有

一些民警心理因素不稳定,随着新的犯罪类型和罪种出现,治安形势严峻、复杂。警力虽有所增加,但适应不了犯罪持续增长的需要,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造成民警压力增大,工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有的民警不安全感增加。对突如其来的一些恶性案件缺乏精神上的准备,不知所措。有的民警由于惯性思维作怪,存在麻痹大意的心理,过高估计自己,以为只要表明身份,亮出武器,犯罪分子就会俯首就擒,结果失去先发制人的大好时机。有的警察自我意识与社会期望矛盾,往往群众对警察的期望过高,认为什么事情都可以找警察,觉得警察就是应该有求必应,如果警察不能完成其期许,就觉得警察办事不力,这对警察心理造成不利影响,打击了工作积极性。有的警察认为艰苦的工作与福利待遇不相称,产生一些失落感,觉得自己干的多拿的却没有别人多。加之少数民警流动少,长期固守一地一岗,素质逐渐退化。

4.部分民警体能锻炼重视不够

在全国公安机关推动公安民警“大练兵”的形势下,大部分的民警能够投入到训练当中,积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但仍有部分民警,疏于锻炼,身体素质较差,跑不动,跳不高。有时,在追捕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跑不过犯罪嫌疑人,甚至有的警察由于体力不支反遭罪犯迫害。再加上公安工作繁忙,遇到重要的任务或是影响重大的案件,要向上级立军令状,部分警察不愿、不会抓紧时间休息,只想着在保证的时间内破案,反而影响了身体又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公安民警的健康及身体素质状况确实令人担忧。据调查,影响民警身体健康的主要有四种病症:高血压、高血脂、心脏异常和脂肪肝。形成的原因是工作劳累、身心疲惫、生活规律紊乱、饮食结构不合理等。

三、提高民警职业素质的途径

在当前形势下,必须找到提高民警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使人民警察真正成为一支保卫祖国和人民的有力力量。提高民警素质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民警政治素质

理想信念是人们的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良好的精神状态又是理想信念在工作生活中的体现。民警工作十分辛苦,有时还不被人理解,能不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对民警政治素质的现实考验。因此,首先要教育民警筑牢坚强的精神支柱。一个人失去精神支柱,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正确对待深化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正确看待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从而增强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自觉性。其次,要教育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牢固确立“有为才有位”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以“知足常乐”为借口而贪图享受,得过且过,失去奋发进取的精神,要始终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勤务员,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崇高的人生的追求,把本职工作作为干事业的平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2.重视业务素质教育,提高民警业务能力

要求警察广泛阅读有关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要学习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一整套公开、秘密的专门知识和方法。巧妙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来武装头脑。

(1)重视对民警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的教育,提高民警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技能。

在把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公安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民警掌握该技术的培训,充分发挥和利用新技术的优势。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加强民警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当前公安工作正走向信息化和网络化,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和处理都依赖于计算机,如何较好的掌握和利用计算机技术决定了公安工作的效率。作为现代人民警察,必须具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因此,加强在岗人民警察计算机运用能力的培训势在必行。

(2)抓好民警法律知识的教育。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国人民都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奋斗。公安部决定202_年至202_年在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以“基本法律知识考试、执法办案卷宗考评、信访工作考查”为主要内容的“三考”活动,进一步推动公安民警的法律素质和执法办案水平。通过法律素质教育,增强民警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掌握法律武器,提高执法水平,为有效地行使警察职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展生理心理素质的训练,提高民警的综合执法能力

提高人民警察生理心理的素质,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家庭成员关系、亲密的同事关系和部门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提高综合执法能力的重要条件。首先,注意生理健康,加强身体的锻炼,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或组织集体旅游等,对工作艰苦、任务繁重的治安、刑侦等部门的民警,有助于缓解精神和体力上的疲劳,增强体质。其次,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提高应急能力,在选拔新警时应增加心理测试,选拔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入警,并且根据各自的心理素质特点,分配到不同的警种中。另外,让民警了解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从内心出发,自觉锻炼心理素质。第三,把心理医生的咨询和治疗作为补充,靠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在情感层面上、态度层面上,甚至行为训练上,与他们沟通情感,矫正行为,为正确履行职责提供有力保障。当然,提高民警的生理心理素质不仅要从外力着手,还要调动民警在提高生理心理素质方面的自觉性。

4.完善培训体系,提高民警队伍培训力度

发挥警察院校的作用,培养公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运用“gengral education”的教育理念,“全面培养人,培养全面人”。矫正教育体制中的弊端,积极培养学员的创造性思维,为可持续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公安院校在保证为公安机关培养输送较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优势,注重

对在职警察的素质培训。比如建立所长、队长、局长学校等;在培训内容方面,在加强民警理论教育的同时,要注重警体素质训练,包括:擒拿格斗技术技能培养、枪类射击技术技能培养、车辆驾驶技术技能培养、警械具使用技术技能的培养、智救人质实战技能的培养等;在培训方式上,可以采用虚拟教学法、综合演练法和网上教学法等。建立现代电子训练系统,建设模拟城市电子对抗系统、侦查组织与指挥对抗训练系统、大型实战指挥与监控能力训练系统、大型保卫指挥能力训练等。

5.健全监督机制,提高警察队伍领导素质

公安机关领导的素质,直接影响了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

大量调查表明,一个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决策能力、工作作风都属上乘的领导班子,一定能够带出一支素质优良的公安队伍。领导的作风、好恶、直接影响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风气,领导干部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处理好组织内部关系,帮助民警解决实际困难,消除民警的后顾之忧。领导者一定要自尊、自爱、自重、要把握自己,廉洁公正,坚持任人唯贤,在组织中展开有效的沟通,了解民警的需要,指明工作方向,激发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以此带动民警整体素质的提高。要强化公安队伍的监督机制,民警应时刻警惕,严守工作纪律、服从组织纪律、遵守法律纪律、严整警容风纪。要接受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审计监督,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未来社会是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随着科技的日益更新,面对现代化的犯罪,要求公安民警掌握足够的技能和知识来应对、打击犯罪。这就迫切地要求提高民警的素质,寻找有效途径,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出发,提高民警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相信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与公安机关的努力下,民警一定能够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在新时期发挥新的作用

第二篇:论警察素质的培养

论警察素质的培养

一个人的良好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经过长时间艰苦的自我修养才能获得和保持的,其自身素质并不因职位的升迁而随即提高,更不因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升华,始终保持其良好品质是一个自我改造永无止境的过程,所以更必须注意加强在实际工作中的锻炼,以不断改造和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和修养。

警察职业道德修养和其他职业道德修养一样,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其主要的修养方法是客观存在的,值得我们认真探讨。警察素质不仅包括身体素质也包括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等等。就业市场化要求公安院校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特别是面对就业市场化的现状,公安教育的核心应是培养警察的职业素养。原来的公安教育偏向于学历教育,过于强调通识教育,对公安职业教育的特色强调不够。原先公安教育的理念仅强调政治方向,把公安的职能局限于刀把子,过于强调政治教育,不强调专业教育。所以我们要提倡在公安教育中强调职业化发展的思想,大力培养学生的警察职业素养。有的从警校毕业的学生到了实战岗位,很快就崇信:“传统经验是个宝,技能可有也可少”,重实体,轻程序,破案第一,质量第二,安全意识薄弱。这说明学校在警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技能战术是人民警察必备并区别于其他国家公务员的独特能力和特殊技能,是公安民

警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过去强调专政模式下的法律工具主义,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比较突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公安工作的重心应转移到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中来,转移到服务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来。我们在公安教育中要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面对日益发展的就业市场化形势,要完成好公安机关的三大政治社会责任,公安教育不转变观念,不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难以承担警察人才培养的重任。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从社会需要入手,从各方面进行,就业市场化要求我们的警察素质教育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需要我们培养出的毕业生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警察职业素养,能够基本满足或完全满足公安机关用人的需要。为增加培养针对性,可以将警察职业素养内涵界定为政治法律素养、警务技能素养、心理素养、公共关系素养四个方面,研究其发展路径对症下药。加强学生的警察职业素养培养,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政治法律素养方面。公安院校大学生具备政治法律素养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的。公安机关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专政机关中不可缺少的部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之一,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机关。公安机关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政治法律素养要求特别高。公安院校一般遵循“政治建警,政治建校”的建校方针,在政治标准、政治修养、政治觉悟等方面比其他普通高等院校要求更多、更高,它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在任何时候思想政治上都必须同党中央

保持高度一致性。公安机关是执法机关,是重要的政法部门,法律素质的高低是衡量公安院校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公安院校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二是心理素养方面。面对社会压力加大的现实,面对警察需要承受比一般行业更高的心理压力的现实,应加强心理素养的培养。警察健康心理的标准主要是:智力正常,情绪稳定,遇事冷静,意志顽强,性格良好,胸襟宽广。可以结合警察健康心理标准,引导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可重点训练三个方面:(一)职业心理意识的训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启发、疏导等,使学生对警察职业产生客观正确的认识、观念和态度,不断强化其职业自尊感、价值感,形成牢固的职业意识,为将来进入从警生涯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二)职业心理能力训练。职业心理能力指警察在职务活动中需要具备的心理能力,这些能力关系到警察在工作过程中能否能顺利、出色地完成任务和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三)职业心理品质的训练。情绪调控、性格养成、团队精神、交往态度、意志修养等训练都属此范畴。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人民警察活动效率的提高、警民关系的优化以及职业形象的塑造。三是公共关系素养方面。公共关系素养培养呼应了现代警察工作趋向“社区警务”的要求。社区警务是一种警务理念。这种理念鼓励通过采用问题解决策略和建立社区与警察之间的伙伴关系来分析犯罪恐惧感和社会混乱的成因并减少这种恐惧感和改善社会秩序。社区警务要求警察具有较高的公共关系素养。随着城市化的深入

发展和警察基本职能的转化,警务管理越来越走向社区化。与社区警务理念相适应的对警员素质要求是:既能独立执法,也能通过良好的公共关系来预防犯罪。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社会学、法律与应用社会心理学知识的培训。让学生掌握与不特定社会阶层和成员沟通的技巧,应把握的法律界限和伴随人际交往的心理活动规律。增加人文教育、警德教育、新闻宣传方法、形象定位等方面的课程,并设计相应的情境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相关素质。通过这些培训,使学生逐渐具有从事警察职业所需要的公共关系能力,为承担专家型、服务型、公仆型的警察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

警察专业素质既是警察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标志,也是警察正确履行具职责的基本保证。公安高校校园文化决不是模仿照搬其他高校校园文化,具独特性是指在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基础上,努力建立体现公安特色的文化,但不能以所谓的公安特色来代替校园文化特色,甚至违背文化发展的规律,强行建立一种所谓的具有个性的校园文化,它要求结合公安业务实际,营造一种独特的环境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推动学生在自己的价值追求中表现出鲜明的创造能力。

警察专业素质既是警察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标志,也是警察正确履行具职责的基本保证。公安高校校园文化决不是模仿照搬其他高校校园文化,具独特性是指在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基础上,努力建立体现公安特色的文化,但不能以所谓的公安特

色来代替校园文化特色,甚至违背文化发展的规律,强行建立一种所谓的具有个性的校园文化,它要求结合公安业务实际,营造一种独特的环境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推动学生在自己的价值追求中表现出鲜明的创造能力,我相信在将来警察的素质将得到更的提高和进步。

第三篇:我国警察职业素质研究

摘要4-6

Abstract6-11 引言11-16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警察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理论 2.我国当前警察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状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2.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重点 2.难点 3.创新点116

一、基层公安警职业道德素质及其基本特征16-22

(一)基层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素质16-19 1.职业与职业素质16 2.职业道德素质16-17 3.警察职业道德素质17-18 4.基层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素质18-19

(二)基层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特征19-22 1.阶级性与民生性相结合19-20 2.自律性与强制性相结合20-21 3.自足性与表率性相结合21-22

二、当前我国基层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22-29

(一)当前我国基层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22-25 1.官僚主义,权力寻租22-23 2.玩忽职守,疏于业务23-24 3.漠视人权,执法粗暴24-25

(二)当前我国基层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素质存在问题的成因25-29 1.基层民警职业道德规范缺失25 2.基层民警职业道德教育机制有待完善25-26 3.基层民警职业道德监督机制不够健全26 4.基层民警民生问题突出,物质和精神状况亟待关注26-27 5.传统陈腐思想的消极影响27 6.基层民警自身素质的不足27-29

三、完善我国基层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对策29-40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夯实职业道德根基29-31

2.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29-30

3.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思想道德传统30-31

(二)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法律法规保障31-32

1.制定基层民警职业道德规范31-32

2.制定基层民警职业道德实施细则32

(三)完善职业道德教育机制,注重健全人格和实效性32-35

1.学校教育32-33

2.在职教育33-34

3.自我教育34-35

(四)健全职业道德约束机制,加强正面宣传机制建设35-37

1.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建设36

2.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建设36-37

3.加强正面宣传机制建设37

(五)解决基层民生问题,丰富物质文化生活37-40

1.建立基层民警动态平衡调整机制37-38

2.切实提高基层民警的物质待遇水平38

3.丰富基层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38

4.关注和解决基层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38-40

结语40-41

参考文献41-43

附录43-46

后记46

警察是保护公民权利、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面对新时期我国执政理念的深刻变化,警察职能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即由暴力专政工具向公平正义执法者的转变,由限制者、控制者向服务者、保护者的转变。因而,对警察职业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这些素质的要素及其内涵是什么?如何进行培养?本文除第一章导言外共分4部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研究。关于我国警察职业素质培养的研究,首要的问题是要建立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一部分(第二章)首先在对警察本质属性分析的基础上,将我国警察职业角色定位于执法者和服务者,并指出警察提供的服务更多的是从社会安全出发,以法律的强制性权力为后盾,将“法”作为警察职业活动的“准绳”,修正传统将警察视为“专政工具”、“刀把子”的定位,为本研究确立前提。其次是以专业化理论为分析视角,将知识、技能和伦理归结为支撑一种职业的内在力量,从而把警察职业素质界分为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伦理,并从这三个维度构筑分析框架,分析警察职业素质内涵,将警察职业素质培养建立在警察职业内在规律的要求之上。警察职业素质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一定的警察职业素质是与时代发展对警察的要求相适应的,警察职业素质的规定

性来源于人们对新时期警...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社会的新形势下,我国基层公安民警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民生、促进和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层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素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成为学界和警界必须认真研究、积极实践的重大问题。在理论方面,基层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素质研究有助于科学界定基层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素质的内涵、特征和对我国基层公安民警道德素质的现实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践方面,基层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素质研究有助于加强基层公安民警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为广大基层公安民警科学执法、为民执法提供强有力的道德保障。本文除引言、结语外,共分为三大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分析了本课题的研究重点、研究难点与创新点。第一部分,首先,论文对基层民警职业道德素质进行了界定。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笔者认为,基层民警的特殊职业道德可以概括为:(1)忠诚可靠,服务民生。(2)团结协作,大局为重。(3)保守秘密,纪律严明。(4)执勤规范,礼貌可亲。(5)英勇善战,注重预防。(6)爱岗敬业,一专多能。(7)乐于奉献,敢于牺牲。(8)防腐拒贿,清廉公正。(9)谨慎精密,耐心细致。(10)扎根群众,善于沟通。其次,论文阐述了基层民警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与民生性相结合、自律性与强制性相结合、自足性与表率性相结合。这些特征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表明了基层民警职业道德的自身特点。第二部分,论文首先阐述了当前我国基层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主要包括官僚主义,权力寻租;玩忽职守,疏于业务;漠视人权,执法粗暴等方面。其次,论文进一步探讨了上述问题的成因,在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商品拜物教和金钱崇拜等也必然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同时,信息化、城市化、老龄化加速发展,社会阶层的日益分化和贫富对立等都对基层民警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来说包括六个方面:基层民警职业道德规范缺失;基层民警职业道德教育机制有待完善;基层民警职业道德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基层民警民生问题突出,物质和精神状况亟待关注;传统陈腐思想的消极影响;基层民警自身素质的不足。第三部分,论文阐述了完善我国基层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对策,主要包括: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夯实职业道德根基;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法律法规保障;完善职业道德教育机制,注重健全人格和实效性;健全职业道德约束机制,加强正面宣传机制建设;解决基层民生问题,丰富物质文化生活。结语部分,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论文提出:只有不断加强基层民警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全面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才能够使广大基层民警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保驾护航、维护稳定、促进和平、共享和谐的积极作用。

第四篇:监狱安全与警察素质

现代监狱监管安全和警察素质

监管安全在现代监狱制度中具“中枢神经” 之地位,动一发而牵全身。没有监管安全,监狱刑罚制度的执行、监狱行刑秩序的维护、监狱教育制度的落实、乃至改造质量的提高和“首要标准” 的贯彻,都将无从谈起。建国六十余年来监狱工作的实践,证明了监管安全在确保监狱工作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监狱人民警察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监管安全制度执行,关系到罪犯改造的成败。全面提高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素质,是我们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是我们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监狱工作的需要,更是推进现代安全监狱工作的需要。因此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素质是维护监狱监管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监狱监管安全的维护

监管安全是监狱法治化建设在监管安全制度中的直接体现。法治是监狱工作之魂,贯串于监狱工作的全过程。监管安全制度,作为现代监狱制度之“重心”,必然融合和体现为以法治之理、以法治之律的法理精神及其内涵与特征的制度。

监管安全制度应是发展俱进的制度。罪犯押犯构成的新情况、新特点,引发的将是监管安全工作的新情况与新特监狱工作的高标准、严高求,也必然将监管安全制度推向新的建设高度。监狱信息化手段等监控技术的广泛运用,必然导致监管安全制度在现代科技下的变革,以适用现代监管环境下监管安全的新特点与新要求。这必然要求监狱人民警察的素质不断发展提高。

在监管安全具体的工作中,为保证监管安全的实现,在具体到岗位,具体到警长,具体到民警时,所具体应当执行的制度及其执行制度的规范、标准与要求,是不够清晰的,也是不够完整的,监狱民警更多的是凭意识,凭经验凭直觉,还有的是监狱民警的自觉性与责任

性使然执行着监管安全的制度,尚未形成为一种规范性执行制度的程序与具体的要求。监管安全制度的专业化取决于队伍建设的专业化,没有队伍建设的专业化,也就难以有监管安全制度的专业化。而队伍建设的专业化问题,却非是一蹴而就之事,还有许多艰难之路要走。

二.监狱人民警察的素质现状

近年来全国监狱系统坚持从严治警、依法管警、素质强警、切实保障的方针,大力加强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队伍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建设水平稳步提升,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作风严谨、具有强大战斗力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全面形成。然而 ,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教育理念、教育科目、教育体制及政策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育体制有待健全,教育理念存在偏差。监狱系统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只是临时性的、阶段性的,往往是为了迎接考核验收而突击培训,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监狱应当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制度,保证警察素质教育的连续性、渐进性,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许多警察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片面主义和形式主义两种错误倾向。在错误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素质教育必然走上应试教育的歧途。

(二)教育科目结构不全,考核标准不尽合理。教育内容的选取缺乏系统性,不具针对性,只注重书本上理论知识,缺乏工作上的实际应用。实践中对素质教育成果的考核形式以书面考试为主。不同职务和岗位的人需要的专业知识不同,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掌握知识的能力也不同,那么使用统一试卷统一标准考核不同的人显然有失公平,甚至连开卷考试这种形式本身就是走过场,根本不能真实考察每名警察的综合素质。

(三)优秀教官严重匮乏。监狱系统需要一支知识渊博、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经验丰富的教官队伍。然而警察队伍中具有硕士以上

学历的警察人数太少,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同时有监狱基层工作经验的警察更是凤毛麟角。临时性地借调具有专业特长的警察充当教官理论水平不足;聘请高校教师承担素质教育重任又没有监狱实践工作经验。如何在监狱系统内部挖掘培养高素质的教官是当务之急。

三.监狱人民警察素质的提高

一个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修养;过硬的业务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及过硬的警务实战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 ;合理的文化素质。

(一)是要确立“职业至上”的理念。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使广大监狱民警做到在政治上清醒,立场上坚定,能够经受住各种外来诱惑和考验;加强对民警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教育,着力培养监狱民警爱岗敬业意识,倡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充分运用舆论手段,弘扬先进典型,加强对监狱民警的使命感、光荣感教育,强化职业自豪感。

(二)是要确立“人本管理”的理念。广大监狱民警不仅是监狱工作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只有监狱民警素质的提高,才会有工作思路的创新、工作效果的超越。要以最大限度调动监狱民警工作积极性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监狱民警的主观能动性,尊重监狱民警的首创精神;要以发扬团队精神为着力点,致力营造团结互助、和谐共进的工作氛围;要以追求绩效为根本点,改变以罚代管、以罚代教、行政命令等方法,努力构建刚柔相济、宽严有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向互动的新型管理模式。

(三)是要确立“学习为本”的理念。时刻牢记“今天的学习,就是明天的生存”的道理,逐步养成“终身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习惯。通过构建学习型监狱等活动,以开放式的学习资源、团队式的学习组织、多形式的学习载体为依托,以强有力的学习

机制为支撑,组织和激励监狱民警不断开辟知识学习新领域、理论研究新境界,使监狱工作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迈向现代。

(四)是要确立“敢为人先”的理念。当今社会及监狱事业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这就要求监狱民警牢固树立领先率先意识,敢于否决自我、勇于超越过去,坚持高标杆定位,做到改革先人一筹,发展快人一步;要抓住机遇,主动参与竞争,迎接各种挑战,在困难和压力中求生存,求突破。五是要确立 “创新发展”的理念。要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来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在创新中赢得机遇,在创新中谋求发展;要敢于破除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小进即满、固步自封的观念和思想,瞄准更高更快的发展目标,推动实践创新的新发展。

(五)人才资源引进上,要继续开展公开招警,进一步拓宽人才资源引进渠道,要根据不同岗位职能的需要,引进高层次、专业性的人才;要继续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进一步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均主义等陈旧观念,;在人才培养提高上,要结合创建学习型监狱机关和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活动,进一步加强监狱民警的教育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要从以学历教育为主向岗位培训转变,从应急性、临时性教育培训向系统化、专业化教育培训转变,从基础性教育培训为主向职业化、专业化教育培训转变;培训的方法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网络教育、挂职锻炼、轮岗交流、考级考证等,提高实效性。四是在人才激励政策上,一方面要参照社会上年薪制、职位奖励、物质奖励等办法提高人才的政治、经济待遇,实行富有吸引力的人才激励政策;另一方面,要把人才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制度中解放出来,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引导人才向第一线集聚,充分释放他们的履职创新潜能。

第五篇:论公安院校学生警察素质的培养

摘要:警察素质是指从事警察职业的人员应有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品质或素养,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由于警察职业性质和任务的特殊性,对警察素质有其特殊的要求。公安院校学生在校内就注重警察素质的培养对其将来胜任警察工作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本文旨在说明公安院校警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与院校应该怎样去培养警察素质。

关键字:警察素质警察职业职业素养培养

一、就业市场化要求公安院校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

面对就业市场化的现状,公安教育的核心应是培养警察的职业素养。原来的公安教育偏向于学历教育,过于强调通识教育,对公安职业教育的特色强调不够。原先公安教育的理念仅强调政治方向,把公安的职能局限于刀把子,过于强调政治教育,不强调专业教育。所以我们要提倡在公安教育中强调职业化发展的思想,大力培养学生的警察职业素养。有的从警校毕业的学生到了实战岗位,很快就崇信:“传统经验是个宝,技能可有也可少”,重实体,轻程序,破案第一,质量第二,安全意识薄弱。这说明学校在警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技能战术是人民警察必备并区别于其他国家公务员的独特能力和特殊技能,是公安民警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过去强调专政模式下的法律工具主义,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比较突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公安工作的重心应转移到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中来,转移到服务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来。我们在公安教育中要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面对日益发展的就业市场化形势,要完成好公安机关的三大政治社会责任,公安教育不转变观念,不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难以承担警察人才培养的重任。

二、如何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

就业市场化要求我们的警察素质教育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需要我们培养出的毕业生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警察职业素养,能够基本满足或完全满足公安机关用人的需要。为增加培养针对性,可以将警察职业素养内涵界定为政治法律素养、警务技能素养、心理素养、公共关系素养四个方面,研究其发展路径对症下药。加强学生的警察职业素养培养,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政治法律素养方面。公安院校大学生具备政治法律素养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的。公安机关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专政机关中不可缺少的部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之一,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机关。公安机关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政治法律素养要求特别高。公安院校一般遵循“政治建警,政治建校”的建校方针,在政治标准、政治修养、政治觉悟等方面比其他普通高等院校要求更多、更高,它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在任何时候思想政治上都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性。公安机关是执法机关,是重要的政法部门,法律素质的高低是衡量公安院校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公安院校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是心理素养方面。面对社会压力加大的现实,面对警察需要承受比一般行业更高的心理压力的现实,应加强心理素养的培养。警察健康心理的标准主要是:智力正常,情绪稳定,遇事冷静,意志顽强,性格良好,胸襟宽广。可以结合警察健康心理标准,引导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可重点训练三个方面:(一)职业心理意识的训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启发、疏导等,使学生对警察职业产生客观正确的认识、观念和态度,不断强化其职业自尊感、价值感,形成牢固的职业意识,为将来进入从警生涯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二)职业心

理能力训练。职业心理能力指警察在职务活动中需要具备的心理能力,这些能力关系到警察在工作过程中能否能顺利、出色地完成任务和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三)职业心理品质的训练。情绪调控、性格养成、团队精神、交往态度、意志修养等训练都属此范畴。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人民警察活动效率的提高、警民关系的优化以及职业形象的塑造。

三是公共关系素养方面。公共关系素养培养呼应了现代警察工作趋向“社区警务”的要求。社区警务是一种警务理念。这种理念鼓励通过采用问题解决策略和建立社区与警察之间的伙伴关系来分析犯罪恐惧感和社会混乱的成因并减少这种恐惧感和改善社会秩序。社区警务要求警察具有较高的公共关系素养。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和警察基本职能的转化,警务管理越来越走向社区化。与社区警务理念相适应的对警员素质要求是:既能独立执法,也能通过良好的公共关系来预防犯罪。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社会学、法律与应用社会心理学知识的培训。让学生掌握与不特定社会阶层和成员沟通的技巧,应把握的法律界限和伴随人际交往的心理活动规律。增加人文教育、警德教育、新闻宣传方法、形象定位等方面的课程,并设计相应的情境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相关素质。通过这些培训,使学生逐渐具有从事警察职业所需要的公共关系能力,为承担专家型、服务型、公仆型的警察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

警察专业素质既是警察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标志,也是警察正确履行具职责的基本保证。公安高校校园文化决不是模仿照搬其他高校校园文化,具独特性是指在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基础上,努力建立体现公安特色的文化,但不能以所谓的公安特色来代替校园文化特色,甚至违背文化发展的规律,强行建立一种所谓的具有个性的校园文化,它要求结合公安业务实际,营造一种独特的环境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推动学生在自己的价值追求中表现出鲜明的创造能力。

警察素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