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验收总结
编辑:青灯古佛 识别码:17-882070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22 11:00: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验收总结

江阴市峭岐卫生院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验收总结

我院位于江阴市徐霞客镇峭岐博爱路126号,占地面积15664平方米,建筑面积8667平方米,医疗用房7335平方米,其中放射科用房115平方米。我院放射科现有X射线诊疗机一台(最大管电压125kv、电流500mA),属Ⅲ类射线装置,主要用于对患者的摄片、胃肠道检查和胸部透视。该项目的开展已具备所有条件及要求,可以接受环保验收,现对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工作总结如下:

为切实加强我院的环境保护,全面落实环境保护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一是我院在该工程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请江阴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对该工程进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按照环境影响报告提出的各项防治措施和江阴市环保局审批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对X线机房采用实心砖墙、钡沙刷墙(厚达2.5cm),门窗使用铅扳附内,有效地防止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二是经江阴市疾控中心进行监测,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2_)的要求。三是经无锡市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现场督查,无锡市环保局批准,我院现补办好了Ⅲ类射线装置项目的各类手续,并取得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无锡市环境保护局版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苏

环辐证[B0311])。四是为切实加强对核技术应用项目的管理,做到有组织、有规章的管理。成立了由副院长任组长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小组”,具体负责对Ⅲ类射线装置的设置、制度的健全、人员培训和管理、环境防护的落实及日常监督管理。五是加强放射科工作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加强了放射科工作人员的管理,做到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在二年之内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合格者上岗;必须参加培训并持有“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书”者方可上岗;注重日常防护,在日常工作中,放射科工作人员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同时,必须佩戴个人剂量仪,并要求使用辐射仪对机房进行定期巡查。六是为做到有章可查,我院健全放射科各项规章制度、X线诊疗机的操作规程及工作人员职责,要求严格执行,同时制订了“发生放射线事故应急预案”。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使各项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开展,防污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核技术应用工作是一项需常效管理与不断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尚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切实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教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并加以落实。

江阴市峭岐卫生院

202_年11月15日

第二篇:核技术应用

核技术与人类科技的进步

核技术是建立在核科学基础之上的一门现代技术,因而泛称核科学技术。核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组成部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896年天然放射性的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带电粒子加速器的发现与核反应堆的建造为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核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突破,体现了核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即技术的科学化与科学的技术化。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显示了核能释放的巨大威力,开创了本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定向发展的新格局,即动用国家一级的权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精心规划布署,全力推进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的一体化。

核技术应用主要包括核能的利用及同位素和辐照技术的利用。核能的利用主要是指:(1)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放出的能量做成电池,广泛用于宇宙飞船、人造卫星、无人管理的灯塔、心脏起搏器等。(2)利用重核裂变会放出巨大能量。核电站、空间堆电源、核供热堆、用于船舶或潜艇的核动力装置,是实际应用这种裂变能的主要代表。(3)利用轻核裂变时放出的比重核裂变时放出的更加巨大的能量。聚变堆的研究和开发就是为了利用这一能量。

以原子核科学理论为基础,利用原子核反应或衰变释放的射线和能量为国民经济、国防服务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既原子核科学技术的简称。核能是一种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人类生存、发展所面临的能源问题,最终也需要依靠核能来解决。核电站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物理、热工、结构、材料、机电、控制、安全等大量工程问题。与核能利用密切相关的核燃料循环也同样涉及大量的工程技术问题。核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体系,是20世纪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核技术通常包括核能技术、核动力技术、同位素技术、辐射技术、核燃料技术、核辐射防护技术等领域。核技术是一项先进技术。

在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等重要问题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截至1993年底,核能发电已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而法国的核能发电量已占总发电量的70%以上。通过选用新堆型,提高安全性和降低建设造价,核能发电的贡献将不断增大,这对缓解能源危机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贡献。21世纪,人类开发新能源,广泛应用核技术将更为迫切,核能将是逐步代替化石能源的重要能源。21世纪中叶,受控核聚变技术可望从实验室走向实用,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的干净能源。威力很大的核爆炸将为工程建设、改造环境和开发资源服务。核动力将在交通运输及星际航行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核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扩大。

核科学与核技术在二十世纪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目前仍然是现代科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沿领域,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而且在高新技术及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核科学与核技术发展的特点体现为:一方面对物质层次结构、宇宙起源等的探索不断深入,另一方面在能源、人口与健康、环境、信息、材料、农业、国家安全等领域以及多种学科的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核探测技术

核探测技术在地学中主要应用于放射性勘查。放射性勘查是一种地球物理找矿方法,它是以岩石或矿石在一定的几何空间造成的放射场的差异为基础的。通过专门的核探测仪器测量射线强度和放射性核素含量,以达到寻找矿产资源和地质工程勘探的目的。

放射性勘查方法很多,按其测量对象不同,可分为Y测量、Bn及其子体测量。其中Y测量又分航空Y测量、航空Y能谱测量、地面Y测量和地面Y能谱测量。Bn及其子体测量又分射气测量、径迹测量、。卡测量、活性炭测量和’。Po法测量等等。本节将对地面Y测量、射气测量和径迹测量等放射性勘查方法给予介绍。

放射性勘查对象是天然地质体,如岩石(或土壤)的放射性元素的分布和迁移。因此,在讨论各种勘查方法之前,了解铀、镭、针、钾等天然放射性核素,在岩石、土壤、水和大气中的分布特点及某些地球化学性质是必要的。

核技术及应用是包括核技术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学科。基础研究的对象为辐射产生机理、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射线探测方法和信息处理方法。实际应用方面着重跨学科研究(所跨学科如物理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工业、农业和社会安全等)。核工程与核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的高新技术专业,它包括核动力工程与核能利用、核技术及应用两大分支。众所周知,核科学与核技术在二十世纪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目前仍然是现代科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沿领域,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当前核科学与核技术发展的特点体现为:一方面对物质层次结构、宇宙起源等的探索不断深入,另一方面在能源、人口与健康、环境、信息、材料、工农业、国家安全等领域以及多种学科的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将最终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放射治疗离不开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辐射育种方法培育了很多农业上的优良品种;航空航天工业中的无损探伤、同位素电池;地质年代的推断、人类社会的历史考古、文物艺术珍品的鉴定;矿产资源的勘探;海关检查;环境保护;新材料开发;甚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的消毒、保鲜贮藏等等,无不与核技术有关。核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预示着一次新的技术革命

核技术发展在经济领域的影响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对核的利用主要在军事领域。1980年,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把长期积累的为军服务的技术直接为国民经济服务,就此拉开了“保军转民”的序幕。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核技术应用产业方面,我国目前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科研开发与产业化体系。据报道,国内从事核技术应用开发和生产的企事业单位有300多家,产业规模为年总产值400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4%。国内开展核应用技术产业化较早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经营性收入,已由1980年的400多万元增长到202_年的2.4亿元。为了进一步加速核应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国家发改委明确了国家“十一五”期间支持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高技术产业化的目标,即加快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引导、推动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促使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在5年左右达到1000亿元的产业规模,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长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促进5大类若干系列产品的产业化。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技术开发与经营管理处处长周长春表示,“对于核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虽然我们国家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如果有国家政策的支持,理顺产业化发展的思路,核应用技术还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的。预计到202_年将形成3000亿元左右的规模。” “核技术转化有一方面要有基础性理论研究的充分支撑,另一方面公民的核意识也是推进核应用技术产业化不可缺少的一环。不了解,就无从接受核利用。目前公众对放射性同位素等认识不深,造成对核的陌生、抵触乃至恐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姜山研究员指出。“核应用技术的推广,涉及到一个引导消费的问题。除了在意识上加强普及力度之外,国家也应在资金上加大投入,尤其是研发前期的投入。” 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有同位素示踪技术与核辐射技术两个方面。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是直接将作为示踪剂的示踪原子的核素,利用其易于探测的核物理性质和同位素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同的原理,建立同位素示踪法和同位素分析法,将该方法作为研究工具或实验手段,应用于农业科学中.的作物营养生理、土壤肥料、环境保护、植物保护和畜牧兽医等各个方面。核辐射技术的应用,则是将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利用射线对物质作用产生的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效应,对生命物质进行改造,创造新的生物资源。核辐射技术在农业科学中主要应用于作物品种改良、害虫防治、食品贮藏保鲜和辐照刺激生物生长等各个方面。

利用核技术还可以消灭许多令人头痛的害虫。经过大量实验,科学家用辐射技术来控制棉铃虫的生长。即在昆虫大量繁殖时,用辐射使雄性昆虫失去繁殖能力,然后放回自然,雌性昆虫和不育的雄性昆虫交配,产生的卵不能繁衍后代,最终可导致这种昆虫的灭绝。这种技术曾成功地用于杀灭果蝇和新大陆螺旋蝇。在墨西哥、美国、智利、阿根廷和秘鲁等国家也成功地用来杀灭和控制地中海蝇。这些都是农作物的害虫,对害虫的虫蛹或成虫,用γ射线或电子束,进行一定剂量的照射,使雄虫失去生殖机能,再把它们释放到田里,让它们与自然界的雌虫进行交配,这样产下的卵就不能孵化了。一般情况下雌虫只能交配一次,而失去生殖机能的雄虫却可以和几个雌虫交配,这样,就可以使害虫断子绝孙。这是现代生物防治方法中唯一有可能灭绝害虫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项无公害生物防治的新技术。

第三篇: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3,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登记卡

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盖章)

建设地点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E-mail地址

环保部门

填写

收到日期

编号

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说明

本验收申请报告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制定.本报告为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必备材料之一,需在正式申请验收前至少二个月由建设单位按要求填写.表格中未尽事宜可以另加附页补充说明.在封面页上建设单位需加盖公章.本报告属国家级审批的项目一式6份,属省级审批的项目一式5份.本报告主送负责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正式审批后分送有关部门存档.7,核建设项目是核设施建设项目和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的统称,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处理放射性伴生矿的建设项

目不属于核建设项目,该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可

参照使用本格式,但不填写只有核建设项目才需填写的内

容.8,若验收涉及保密项目,必须遵守相应的保密规定.表1

建设项目名称

行业主管部门

行业类别

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迁建□(示以√)

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机关,时

间及批准文号

审批机关:

审批时间:

批准文号:

初步设计审批机关,批准时间

及批准文号

审批机关:

审批时间:

批准文号:

投资总概算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实际总投资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废水处理投资万元废气处理投资万元

噪声处理投资万元固废处理投资万元

生态,绿化投资万元其他处理投资万元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

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单位

环境保护设施施工单位

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单位

建设项目开工日期

(年,月,日)

建设项目投入试运行日期

(年,月,日)

年运行时间(小时)

注:环境保护投资包括绿化投资.表2

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

主要产品名称及年产量(对于核燃料加工和铀矿冶,分别按设计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能力填写;对于核电站填年发电量;研究堆填写运行时间;对于同位素生产堆,填写运行时间和生产同位素的总活度;对于废物处理设施填写运行时间(小时数)和废物处理量;对于放射性伴生矿,填写主要产品名称及年产量,使用常用计量单位):

主要原辅料名称及年需求量(包括水,电,天然气与煤—含厂区生活及供暖,需求量的单位依常用单位)

表3

主要生产工艺及污染物产出流程图(方框图):

表4

主要污染物处理流程图(方框图):

表5废水处理设施及总排出口一览表

废水处理

设施名称

废水量

(吨/日)

废水处理能力

(吨/日)

处理

方法

投资

(万元)

监测结果

(放射性物质以比活度Bq/l,非放物质以浓度mg/l表示)

执行

标准

排放

去向

备注

设计

实际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

处理后

处理

效率

总排放口

__

__

__

__

表6废气处理设施一览表

废气处理

设施名称

废气量

(Nm3/a)

废气处理能力

(Nm3/a)

处理

方法

投资

(万元)

监测结果

(Bq/m3)

执行

标准

排气筒高度

(m)

备注

设计

实际

污染物

处理前

处理后

处理

效率

总排气烟囱

(若有)

__

___

__

表7

噪声

产生噪声装置

治理措施

投资(万元)

厂界

噪声

监测点编号

监测结果

[dB(A)]

扣除背景

干扰噪声

[dB(A)]

厂界

噪声

排放

标准

主要敏

感目标

监测点

编号

该点

距厂

界距

离(米)

监测

结果

[dB(A)]

环境

噪声

标准

:厂界噪声为厂界外一米处的噪声测试结果(可附监测布点图),如厂界外附近有环境敏感目标,则应测试.表8

固体废弃物名称

产生量

(m3/a

或t/a)

比放射性

(Bq/m3或

Bq/Kg)

处理情况

投资

(万元)

备注

总计

综合利用情况:

序号

其它污染

物名称

排放量

处理

方法

监测

结果

执行标准

备注

绿化和生态恢复措施及恢复情况:

注:本表中的单位使用常用单位.表10

环保设施工程质量评价

环保管理制度,人员定岗情况

监测管理制度,手段及人员配置

表11

尚未完成的环保措施及存在问题:

结论和承诺(重要的承诺需另行文,在此注明文件标题及文号):

表12

验收组(委员会)验收意见:

验收组长(签字)

年月日

表13验收组成员名单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务/职称

签名

1,组长

2,副组长

表14

建设项目行业主管部门意见:

(公章)

经办人(签字):年月日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下一级环境保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经办人(签字):年月日

表15

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环核验[]号

(公章)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经办人(签字)年月日

附件二:

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申请表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盖章)

项目地点

法人代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E-mail地址

环保部门

填写

收到日期

编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说明

本验收申请表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制定.本申请表为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竣工目环境保护验收的必备材料之一,需在正式申请验收前至少二个月由建设单位按要求填写.表格中未尽事宜可另加附页说明.在封面页上建设单位需加盖公章.本表一式5份.本申请表主送负责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行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正式审批后分送有关部门存档.处理放射性伴生矿的建设项目不属于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该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可参照使用本格式,但不填写只有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才需填写的内容.表1建设项目概况表

项目名称

行业主管部门(若有)

行业类别

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示以√)

环评报告表审批部门,文号及时间

初步设计审批部门,文号及时间

总投资概算

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所占比例

实际总投资

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所占比例

实际

环境

保护

投资

废水治理

万元

废气治理

万元

噪声治理

万元

固废治理

万元

绿化,生态

万元

其他

万元

环评报告表编制单位

初步设计单位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

开工日期

投入试生产日期

环保验收监测单位

年工作时间

小时/年

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主要产品名称及年产量(分别按设计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能力填写):

表2

主要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情况简介:

总用水量

(m3/d)

废气

排放

情况

废气产生量

(Nm3/hr)

废水排放量

(m3/d)

废气处理量

(Nm3/hr)

设计处理能力(m3/d)

排气筒数量

实际处理量

(m3/d)

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

固废产生量

(m3/a或t/a)

放射性

非放射性

综合利用量

(m3/a或t/a)

排放量

(m3/d)

固废排放量

(m3/a或t/a)

放射性

非放射性

表3

废水监测结果

排放口

编号

污染物

排放浓度

(Bq/l或

mg/l)

执行标准

排放总量

允许排放量

排放去向

废气监测结果

排放口编号

污染物

排放浓度(Bq/m3)

执行标准

排放总量

允许排放量

排气筒高度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

噪声测点编号

监测值

dB(A)

执行标准

其他

注:1.废水中放射性物质总量为Bq/a,汞,镉,铅,砷,六价铬总量单位为

kg/a,其他项目总量单位与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临时商定.2.废气中放射性污染物总量的单位为Bq/a,废气中非放污染物的浓度以

mg/m3或常用单位填写.表4

验收组验收意见:

验收组长(签字)年月日

表5验收组成员名单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务/职称

签名

1,组长

2,副组长

表6

行业主管部门验收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经办人(签字)年月日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经办人(签字)年月日

表7

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环核验()号

(公章)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经办人(签字)年月日

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登记卡

(填写环境保护登记卡的项目)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盖章)

法人代表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画√)

总投资(万元)

环保投资(万元)

投资比例

环评登记表审批部门,文号及时间

建设项目工日期,试运行日期

工程占地面积m2

建筑面积m2

审批登记部门主要意见及标准要求:

项目实施内容及规模(包括使用放射性物质或/和放射源的种类,活度,原,辅材料名称,用量及项目与原登记变更情况):

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

废水

排放

情况

用水量

(t/d)

废气

排放

情况

处理

设施

废水排放量

(t/d)

排气筒

高度及去向

废水排放去向

噪声

排放

情况

产生噪声设备

及个数

固体废物

排放情况

产生量

(t/a)

周围噪声

敏感点及个数

去向

建设单位对其他环境问题的说明:

负责验收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意见:

注:此表除负责验收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意见栏外,其他由建设单位填写,并在表格右上角加盖公章.

第四篇: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3,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登记卡

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盖章)

建设地点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E-mail地址

环保部门

填写

收到日期

编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说明

本验收申请报告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制定.本报告为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必备材料之一,需在正式申请验收前至少二个月由建设单位按要求填写.表格中未尽事宜可以另加附页补充说明.在封面页上建设单位需加盖公章.本报告属国家级审批的项目一式6份,属省级审批的项目一式5份.本报告主送负责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正式审批后分送有关部门存档.7,核建设项目是核设施建设项目和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的统称,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处理放射性伴生矿的建设项

目不属于核建设项目,该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可

参照使用本格式,但不填写只有核建设项目才需填写的内

容.8,若验收涉及保密项目,必须遵守相应的保密规定.表1

建设项目名称

行业主管部门

行业类别

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迁建□(示以√)

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机关,时

间及批准文号

审批机关:

审批时间:

批准文号:

初步设计审批机关,批准时间

及批准文号

审批机关:

审批时间:

批准文号:

投资总概算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实际总投资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废水处理投资万元废气处理投资万元

噪声处理投资万元固废处理投资万元

生态,绿化投资万元其他处理投资万元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

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单位

环境保护设施施工单位

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单位

建设项目开工日期

(年,月,日)

建设项目投入试运行日期

(年,月,日)

年运行时间(小时)

注:环境保护投资包括绿化投资.表2

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

主要产品名称及年产量(对于核燃料加工和铀矿冶,分别按设计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能力填写;对于核电站填年发电量;研究堆填写运行时间;对于同位素生产堆,填写运行时间和生产同位素的总活度;对于废物处理设施填写运行时间(小时数)和废物处理量;对于放射性伴生矿,填写主要产品名称及年产量,使用常用计量单位):

主要原辅料名称及年需求量(包括水,电,天然气与煤—含厂区生活及供暖,需求量的单位依常用单位)

表3

主要生产工艺及污染物产出流程图(方框图):

表4

主要污染物处理流程图(方框图):

表5废水处理设施及总排出口一览表

废水处理

设施名称

废水量

(吨/日)

废水处理能力

(吨/日)

处理

方法

投资

(万元)

监测结果

(放射性物质以比活度Bq/l,非放物质以浓度mg/l表示)

执行

标准

排放

去向

备注

设计

实际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

处理后

处理

效率

总排放口

__

__

__

__

表6废气处理设施一览表

废气处理

设施名称

废气量

(Nm3/a)

废气处理能力

(Nm3/a)

处理

方法

投资

(万元)

监测结果

(Bq/m3)

执行

标准

排气筒高度

(m)

备注

设计

实际

污染物

处理前

处理后

处理

效率

总排气烟囱

(若有)

__

___

__

表7

噪声

产生噪声装置

治理措施

投资(万元)

厂界

噪声

监测点编号

监测结果

[dB(A)]

扣除背景

干扰噪声

[dB(A)]

厂界

噪声

排放

标准

主要敏

感目标

监测点

编号

该点

距厂

界距

离(米)

监测

结果

[dB(A)]

环境

噪声

标准

第五篇:核技术应用浅谈课程论文

核科学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摘 要 核科学技术和材料科学的结合产生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核材料(也称核固体),主要指核技术在材料分析、物质改性和新材料研制合成中的应用.文章介绍核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历史、现状及其前景,包括基本物理原理。关键词 核技术、应用、材料科学 1 引言

20世纪初人类在探索物质世界更深层次的奥秘时,形成了比以往更微观的学科———核科学.广泛深刻的核科学在发展中形成了当代最主要的尖端技术之一———核技术.核技术是指利用原子核放出的射线或加速器产生的带电粒子束流,通过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来研究和改造物质的技术.核技术的应用,把人们的视野进一步推向微观,从而使人们从分子水平、原子水平和原子核水平动态了解自然现象.核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是原子核物理和固体物理之间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荷电粒子或射线束与固体表面及晶格的作用,用于材料的结构、组分和状态的分析及新材料的制备核射线很早就用来探索物质结构.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学生们用α射线轰击金属薄膜,来观测穿过金属膜后粒子飞行方向的分布,提出了著名的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开创了用射线束来研究物质结构的新途径.晶体X射线衍射是上世纪初固体物理的重大发现,1912年由弗里得里希和尼平在实验上观察到,它证实了晶格结构这一物理图像,开创了核技术在材料研究中应用的先河.核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核材料研究与应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扩展到材料、考古、生物和环境等众多领域.核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和发展不仅为研究材料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技术,而且还为工业、农业、国防、现代科学技术及人类生活提供了众多的新型材料.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各种低能加速器转向这方面的研究,使得这一领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如今,离子束已从单一的离子扩展到原子、分子离子、团簇.所研究的材料已发展到高分子材料、绝缘材料、生物材料及复合材料等核材料科学已是跨越核物理、原子物理、固体材料物理及表面物理等众多领域的交叉学科,成为当前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2 材料科学中的核分析技术

核分析就是用核物理手段进行材料分析,利用探测物与被探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取被探测物的成分、结构、物理与化学性质的信息.一个著名的实验是20世纪60年代用核分析技术成功地分析了月球土壤,记录下了世界瞩目的月球探索所带来的珍贵资料.现代的核分析技术与传统的手段相比,具有超微量、高精度和极表面的特点,而且还能提供一些独特的物理信息.常用于材料科学的核分析技术包括离子束分析、超精细相互作用核分析和活化分析等技术.2.1 超精细相互作用核分析

原子核的磁矩和电四极矩与周围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超精细相互作用.分析超精细相互作用引起核能级的移动和分裂,可以获得周围环境的信息,从而来探测物质的微观结构.主要的超精细相互作用核分析有穆斯堡尔效应、核磁共振技术、正电子湮没技术和中子散射技术等.穆斯堡尔效应是1957年德国青年科学家穆斯堡尔首次发现的,也称原子核无反冲γ共振吸收或共振散射.它对γ射线能量的依赖关系非常敏感,因此可以用穆斯堡尔效应来探测由于共振原子核附近的物理和化学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共振γ射线能量的变化.一个生动的例子就是砷化镓半导体中注入锡,到底锡是处于砷位还是镓位,这只能由穆斯堡尔效应告诉我们.核磁共振现象(NMR)是1945年美国BlochF小组和PurcellEM小组分别发现的.核磁共振是指原子核在进动中吸收外界能量产生的一种能级跃迁现象.这里外界能量是指一个高频磁场,根据γ跃迁选择定则,只在相邻的能级之间发生跃迁,同时出现强烈的能量共振吸收.与前种技术相比,其可探测的核要多很多,精度也非常高.近年来发展的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能反映各种相互作用和各向异性,例如对高聚物和液晶的研究可得到其他技术不可替代的结构信息.正电子湮没技术,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是由狄拉克预言、安德森于1932年发现的.由源发出的正电子遇到电子会湮没成两个光子,即一对γ射线.通过对湮没寿命的测量、γ湮没关联测量和γ射线的多普勒增宽能谱测量可研究材料的结构.正电子湮没技术的应用是从50年代开始的,目前国际上最多的PAT应用还是对金属和合金材料的研究.中子散射: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中子以来,中子散射技术已成为固体结构研究的另一种手段.平均动能为0.025eV的热中子,相应的波长为0.1—1nm,这正好接近物质结构中原子运动的能量和原子间的距离.热中子散射既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静态性质,也可以研究其动态性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冷中子(能量小于0.1eV)散射是研究凝聚态物质、聚合物和大分子的有力工具.3 离子注入与材料改性

离子注入材料改性是指用离子、分子、团簇等轰击固体材料,使其表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注入层,从而使材料表面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的结构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材料改性.离子注入与其他表面加工技术相比,有很多独特的优点:注入层与靶材无明显分界面;注入只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质而不影响其内部结构;此外注入离子的种类、深度、浓度及分布等易于控制.由于离子注入技术给新材料的制备带来了突破,所以其迅速在半导体、金属、陶瓷、聚合物及生物材料等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应用.3.1 半导体材料加工

离子注入在半导体加工中应用最为广泛,其主要应用包括大规模集成电路、微波、激光和红外集成元件与电路.离子注入技术于60年代应用于半导体领域,形成了精细掺杂工艺和微细加工技术.离子注入可以精确控制掺杂量和注入深度,特别适于小于1μm的亚微米加工和实现多层复杂注入,因而促进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推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硅中的离子注入工艺已经进入实际的生产阶段,成为半导体工业的基本工艺之一,如中子嬗变掺杂单晶硅,高能中子注入单晶硅中使硅嬗变为磷,而均匀掺杂形成半导体,已形成产业规模.用高量氧在高温下注入硅则可以在硅表面下形成埋层二氧化硅隔离层,这种结构称为SOI结构.SOI材料是21世纪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主流材料,可应用于抗辐照电路、低压低功能电路和高温下的电路.另外,离子注入是微电子加工的主要手段.离子束蚀刻可能代替传统的电子和光束蚀刻,因为它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短的曝光时间.3.2 金属改性与离子束冶金学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离子注入金属中的应用已得到广泛开展.首先是金属的表面改性研究.金属表面注入某些离子,可以获得一般冶金工艺难以得到的表面合金相,从而对金属表面的硬度、抗腐蚀性、耐磨性以及催化性能等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抗腐蚀、抗氧化和耐磨性的改善,在工业和国防应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大量的实验结果来看,在钢制金属切削工具、热挤压模和精密运动部件等产品中取得了延寿3—20倍的优异效果.离子注入技术还使得一些原来难以产生的合金得以生成,并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离子束冶金学.现在,通过离子注入可以把周期表中任一稳定元素注入到任意金属表面,这样形成的亚稳态合金不仅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而且对于金属的基础研究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3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改性

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玻璃、氧化物、晶体和陶瓷材料.由于离子注入可以广泛改变其物理、化学、电学、光学、机械和磁性特性,因而这些材料的改性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离子注入光学材料,改变其光学性质(如折射率)已是集成光学一项重要技术.离子注入SiO2玻璃,可使其折射率改变1%,注入金属杂质可得到更大的改变.二氧化硅玻璃折射系数的局域改性可用于制作波导、定向耦合器等.离子注入陶瓷,可以改变其表面的机械性质(如耐磨性),延长部件的寿命.把氮N和硼B注入到金刚石中可以增加其耐磨性、硬度及防止表面破裂.离子注入Al2O3,引起其光学特性和结构的变化,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陶瓷材料[6].3.4 高分子材料改性

离子和团簇注入高分子材料的改性研究是近年来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荷能离子注入聚合物引起化学结构改变在当今微电子领域是十分有用的,如:延长离子轰击时间,聚合物表面的“石墨”化现象,可用作高质量的掩膜;离子辐照有机硅产生SiC膜,离子轰击聚合物产生具有电阻性质的“金属”碳等是集成电路技术中具有应用前景的领域.离子注入聚合物还可以改变其光学特性.随着注入量、能量、离子种类和聚合物的不同,聚合物的颜色会发生明显变化.此外离子注入聚合物还会引起表面的硬度、抗磨损特性、抗氧化特性和抗化学腐蚀特性的变化,如离子注入聚合物引起表面硬度的增加,已广泛用于人造关节、深水仪器等领域.当集成电路的线条小于0.1μm时,存储器线条进入分子尺寸,于是高分子存储器、分子电子学被提出来,可以设想离子束加工将是十分理想的技术.3.5 纳米材料的研制

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核技术已成为纳米材料研制的一种有效手段.用同位素分离器使具有一定能量的离子硬嵌在某一与它固态不相溶的衬底中,然后加热退火,让它偏析出来.通过改变注入离子的能量和剂量,以及退火温度可以控制形成的纳米微晶在靶材中的深度分布和颗粒大小.国内较早地实现了离子注入退火形成纳米颗粒的技术.1996年,国外报道了离子辐照碳灰生成碳纳米管,随后1998年国内也报道了Ar离子轰击石墨过程中有碳纳米管的生成.离子注入纳米材料可以使纳米材料成为晶体,也能使它无定形化,纳米材料的改性研究也是人们研究的热点.80年代扫描探针显微学(包括STM和AFM)的突破性进展导致了纳米蚀刻术的诞生.用STM针尖和表面相互作用的原理可以进行纳米量级的蚀刻,可望在21世纪实现实用化、产业化.4 其他核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4.1 等离子体技术在材料改性中的应用

等离子体作为物质存在的第四状态是指部分或完全电离的气体.在材料改性中用到的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其应用主要体现在半导体芯片加工和薄膜涂层.等离子体工艺逐渐成为沉积涂层所选择的技术,所用技术包括热等离子体喷涂、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和束溅射等.几乎任何能被熔化或溅射而不会分解的元素、材料都能用来形成涂层.等离子蚀刻是指从离子源引出一定能量和活性的原子、原子团、离子等基团,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轰击进行腐蚀,从而达到图形转移的效果,具有很高的各向异性度和很小的腐蚀残余物.在接近硅极限的如今,等离子蚀刻是必然趋势.在制造电路中大约40%的步骤使用等离子体加工,未来所有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都将依靠等离子体加工.4.2 同步辐射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在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当接近光速的电子沿弯曲的轨道运行时,会沿切线方向放出强烈的电磁辐射,被称为同步辐射.同步辐射在材料科学中的主要应用是结构分析和软X射线光刻术.同步辐射光源具有亮度高、宽频谱可调和优异的偏振性等优点,是世界上近20年来急剧发展起来的新光源.80年代,美国、日本相继建立国家同步辐射装置,用于光刻技术的研究.利用高曝光强度的光刻束线开展亚微米器件的工艺研究,如X射线掩膜研制、X光刻胶对X射线吸收过程的研究和多次X射线套刻技术等.X射线衍射分析材料这种古老的分析手段也由于同步光源的出现而得到更大的发展.由于同步辐射在材料研究和工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已在北京、合肥建有同步装置,上海也拟建造第三代同步装置,这些同步装置的应用目的主要是面向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5 结束语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让我知道:核科学技术在材料科学中应用广泛,涉及信息、能源、国防和工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同时核材料科学还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它的物理基础是离子和固体的相互作用.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这种机制还需要进行理论研究.另外,与其他领域的交叉也正带给核材料科学新的生长点,将来对人类日常生活必定产生更大的影响.参考文献

[1] 刘洪涛等编.人类生存发展与核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_[LiuHTetal.NuclearScienceanditsImpactontheWorld.Bei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202_(inChi2nese)] [2]范湘军.核技术,202_,23(1):61[FanXJ.NuclearTechnol2ogy,202_,23(1):61(inChinese)] [3]夏元

.核

动态,1995,12(2):47[XiaYF.TrendsinNuclearPhysics,1995,12(2):47(inChinese)]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核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NSFC.NuclearTechnology.Beijing:BeijingSciencePress,1991,(inChinese)] [5]李恒德编.核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LiHD.ApplicationofNuclearTechnologyinMate2rialScience.Beijing:SciencePress,1986(inChinese)] [6]张通和,吴瑜光.离子束材料改性科学和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ZhangTH,WuYG.IonBeamTechnologyanditsApplicationtoMaterialModification.Beijing:SciencePress,1999(inChinese)]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验收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