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积极推行正字法
编辑:诗酒琴音 识别码:17-754992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18 02:33: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积极推行正字法

积极推行正字法,为实现汉字规范化而奋斗

“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和国际的交往;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础工程,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摘自《国务院批转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请示的通知》1992)

1、实现文字规范化的意义

实现文字规范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发展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提高物质文明建设的效率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质量等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都离不开文字使用的规范化。

当前,世界的发展已经开始进入自动化和信息化时代。随着现代化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相互交往的地理障碍越来越小,但在文字上的障碍却仍然很大。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字的规范化工作在当今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化的生产、科研和办公都是以文字的规范化为基础的。如果文字系统的标准化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计算机的优越性也就无法发挥出来。因为只有标准化的文字系统,才便于实现计算机的输入、输出、存储、转换、检索等信息处理过程。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个打字机的时代,当然不会再失去一个计算机的时代。但这仅仅靠造出若干台计算机是不够的,还须要有一个标准化的文字系统和一大批能按规范化要求使用汉字的、懂计算机的人。特别是人的正字法知识水平,已经成为当前计算机普及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之一。

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就应该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尽快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水平。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大大推动文字规范化水平的提高,但同时,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受到文字规范化水平的制约。就目前而言,教育用字的规范化水平还不容乐观,除了教师和学生的规范化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外,社会对学校的负面影响问题也必须抓紧解决。例如当我们费尽心机教育孩子们使用规范字的时候,书店里提供给他们的却是精美诱人的不规范字的字帖——字形和字体不规范的字帖几乎占了所有字帖的90%。也正是在这类书店的广告牌上,我们发现了“„六·一‟儿童节,所有书籍8拆销售一个月!”的广告。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认为有必要再喊一喊鲁迅先生喊过的:“救救孩子!”

文字的使用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也相当密切。文字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是培养和发育市场经济、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试想,你写的字我不懂,我写的字你不认识,又怎能保证书面交际的顺利畅通,以及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呢?据说某单位的会计下账时,发现一张发票上写的物品名称是“古”,不知为何物,就问来报销的人:“这„古‟是什么东西?”来报销的也不知道,只好找到经手人——幼儿园的老师,才知是她们买的“锅”。把“锅”写成“古”怎么能报销呢?报销的人要自己改过来,可会计说:“发票不能涂改,除非有原单位的盖章。”于是只好去找商店。售货员却说:“我们进货时进的就是“古”,如果卖出去的是“锅”,将来老板查账查不着“古”怎么办?”他也不肯改。不改会计不给报销,改又改不成,真把报销人给难坏了。这件事告诉我们,写规范字跟讲普通话一样,已成为影响经济交流的重要因素,必须抓紧抓好,否则,将影响经济建设的速度和效率,误国误民。

实现汉字规范化,不仅是发展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条件,而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正如万里同志所说:“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否合乎规范化、标准化,往往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1986)社会用字的混乱,严重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质量,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例如某些旅游胜地,本是精神文明的窗口,但其广告牌、店牌等的上面,却书写着许多不规范字,实在是大杀风景。如张家界山下的“园中圆”服务社,我们问老板这标牌的特别涵义,也许是有特殊的讲究吧,老板的解释却是:就是大圆中的一个小圆的意思,如果老板的解释正确的话,那“园中圆”就不好解释了。前几年到泰山,看到泰山脚下的大型导游图上的“步”字就写错了,现在也不知改过来了没有。游览着文明胜地,却怎么也文明不起来,实在让人苦笑不得。

实现文字的规范化,对促进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和加强对外交流,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就国内交际而言,汉字是全国各民族人民

共同的交际工具。汉字和汉字使用的规范化,是国家稳定团结、政令畅通的重要保证。但近些年来,由于受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用字的混乱现象还相当严重。我们只要随便到城市的街头一瞥,就不难发现商店、机关、工厂的牌匾、广告上的用字是多么混乱:滥用繁体字、异体字者有之,生造简化字者有之,乱写错别字者也有之。据说,广州语委办的一位负责人,本想沿街统计一下街头不规范用字的情况,结果是两步必见繁体字,简直多得无法统计。其实也不只是街头,就连公开出版的读物,电视、电影屏幕上的用字,也常常出错。用字的混乱,是人们思想混乱的具体表现。这说明在文革中养成的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的不良风气,仍然左右着某些人的思想和行为。无疑,这是不利于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的。文字规范化问题与祖国的统一大业也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少数台独分子妄图把台湾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在汉字问题上也大做文章。他们大骂共产党破坏祖国文化,将中国文字简化的乱了套,造成了中国人沟通的障碍。于是提出了所谓中国的统一必须从文字统一开始,大陆必须恢复繁体字的奇谈怪论。这显然是在为分裂祖国找借口,对此,我们务必提高警惕。祖国的统一,自然需要文字的统一,但不一定就非统一为繁体字不可。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大陆有12亿人口使用简化字,要恢复繁体字,不能不考虑他们的意见。从另一方面说,台湾虽然没有推行简化字,但是有不少人喜欢并已经在使用简化字;台湾的用字混乱现象,如异体字、旧形字、繁简字等引起的混乱现象,并不比大陆差。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纠纷,也经常见诸报端。这说明简化字并不是导致文字混乱的罪魁祸首,而恰恰相反,正是它给十几亿人口带来了书面交际的极大方便。社会用字的混乱必须加以纠正和制止,但这与确立简化字为标准字体并不矛盾。那种企图通过废除简化字来消除社会用字的混乱,并实现两岸统一的想法,是十分幼稚可笑的。在国际上。汉字是代表中国的法定文字。在对外交往中,必须使用国家法定的规范文字,这是国际惯例,也是维护国家民族尊严的一件大事。例如法国的凯旋门上用五种文字写的名称,在决定汉字使用繁体还是用简体时,据说是法国总理亲自下的指示,要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用字规范——用简体字。而我们的某些国民自己,却往往因无知而轻视国家的文字规范,在国际交往中屡闹笑话。例如新加坡是以简化汉字作为文字规范的国家,但有人发现新加坡报纸的广告中,唯一使用繁体汉字的广告竟然是大陆某个厂家的。这既不尊重所在国的规定,又有失祖国的尊严。

搞好现行汉字的规范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自从汉字脱离了原始形态成为全社会的交际工具以后,人们就不断对它进行规范。汉字也正是在一次次规范化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考古学的研究表明,原始汉字的萌芽约在6000年前就出现了。传说中的仓颉造字也许就是最早的汉字规范化活动之一。因为任何文字体系都不可能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所能创造出来的,而由少数人对已有的文字体系进行规范化整理倒是有可能的。仓颉也许就是当时参与规范化整理的人中,成绩比较突出的一个。据史料记载,商代前期的文字以图象为主,字画复杂,于是盘庚迁都于殷以后,就进行了一次以简化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整理。据说甲骨文、金文就是在这次规范化整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此说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另外,还有西周宣王用《史籀篇》统一当时的文字,于是出现了大篆的说法,但一般认为大篆是春秋战国时期西土秦国的标准性字体。秦统一全国后,“书同文”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在官方,李斯等人以秦系大篆为基础,参考古文字,整理出了法定的标准性字体——小篆,在全国颁行;在民间,程邈等人在广泛搜集民间广为流行的俗字的基础上,整理出了隶书。这两项规范化整理,对汉字的发展进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使汉字体系的规范化程度大大加强。东汉灵帝于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开始刊刻《熹平石经》,把《尚书》、《诗经》、《易经》、《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七种经典刻在石碑上,立于洛阳太学讲堂门外,作为全国读书人读经的范本。这实际上是一个推行隶书的规范化举措。此外,从唐代开始兴起的历代的“字样”之学,也都对楷书的规范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如唐代有颜师古的《字样》、杜延业的《群书新定字样》、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唐玄宗的《开元文字音义》、张参的《五经文字》,宋代有张有的《复古编》等。特别是《干禄字书》,曾被当作科举时代的字体标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文字工作。解放初期就成立了专门机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55年相继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了当时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务: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1985年,为适应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需要,国务院决

定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更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并于1986年制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其基本的精神就是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些年来,在整理和简化汉字,制定汉字规范化的各项正字法标准,指导汉字的规范化运用等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受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社会上乱用繁体字、异体字和不规范简化字的用字混乱现象还相当严重。这严重影响了汉字作为交际工具的社会作用,与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很不协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虽然加强了社会用字管理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社会上对用字规范化的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等原因,治理不规范用字的工作,还未取得到十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充分说明,实现汉字规范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2、汉字规范化的标准

汉字规范化有广狭两种含义:狭义的规范化专指汉字使用的规范化,这种意义上的规范化,是指要根据国家及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各种正字标准使用汉字,不能各行其是,放任自流;广义的规范化还包括汉字系统本身的规范化,即汉字的标准化研究和整理,通常所说的“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就是汉字标准化整理的四项标准。汉字使用的规范化跟汉字整理的标准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汉字系统,规范化的使用就没有明确的标准,大家都无章可循,也就无法达到真正的规范化。反之,进行标准化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用字的实践,如果有了标准化的汉字系统,而大家不好好维护,不严格按照它的各种标准规范地使用,那标准化的汉字系统也就形同虚设,毫无用处。

标准化整理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一套科学的正字法,即关于文字使用的规范性法则。一般认为,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除了本身固有的形体之外,还有记录自汉语语素(或词)的读音和意义。某个汉字可以表示哪个语素(或词)的读音和意义,不可以表示哪个语素(或词)的读音和意义,这属于字音法规范和字义法规范的范畴。汉字的“形体”,实际上包括字体和字形两个方面。字体是就汉字的总体特征而言,主要与笔画和造型风格有关,指的是某一范畴的汉字所共有的字形体式,如印刷体、手写体等;字形是就汉字的个体特征而言,主要与偏旁和造字法有关,指的是属于一定字体的各个体汉字的特定书写造型。从历时范畴上看,汉字曾发展出甲骨文、金文、大篆、六国古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多种字体;从共时范畴上看,在某种历时性字体中,往往还包括草书、行书以及欧、柳、颜、赵等个人风格性字体等;印刷术出现以后,汉字还出现了手写体和印刷体等的分别。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字体里其具体造型风格往往不尽相同。如印刷体中宋体的“心”和楷体的“心”就有区别。某个汉字字形,只能这样书写而不能那样书写,这属于字形规范的范畴;某些字在什么情况下应使用什么字体,而不应该使用什么字体,则属于字体规范的范畴。总之,汉字的正字法起码应包括音、义、形、体四个方面的规范性标准。

在不同的时期,汉字规范化的正字标准是不同的。从字体方面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其特定的字体标准。例如统一六国前,秦国的字体标准是以《史籀篇》等为范本的大篆,统一六国后的字体标准则是以《仓颉篇》等为范本的小篆,汉代的字体标准是以《熹平石经》等为范本的隶书,唐代的字体标准则是以《干禄字书》等为范本的楷书。历代所编纂的各种字典,大多具有综合性正字规范的作用。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晋代吕忱的《字林》,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宋代王洙等的《类编》,明梅膺祚的《字汇》、张自烈的《正字通》,清代的《康熙字典》等,都体现了当时的正字规范。即便是解放后,随着汉字规范化整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规范化的正字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65)未公布前,旧的印刷体及其字形并不是不规范的,但该表确立的新的印刷体及其字形公布后,旧的印刷体及其字形就不规范了。单从字形方面说,解放初期,繁体字是规范化的字形标准,简体字还是“俗体字”;但从1956年1月,国家公布《简化字方案》开始,直到1964年编印成《简化字总表》的几年时间里,随着一批批繁体字的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批批简体字取得了规范化标准字的地位。

当前,在国家及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下,我们的语言文字学家们,已经为我们从音、义、形、体各方面制定了许多规范化用字的正字标准。作为国家正式文件发布的主要有:

1.《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195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一致通过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草案》,并建议由

新闻出版部门立即发布实施。同年12月,文化部和文改会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以下简称《一异表》),要求从1956年2月起在全国实施。该表收异体字810组,根据从俗从简的原则,从中选出810个作为正体,淘汰了1055个异体字。该表发布后,不仅精简了汉字的字数,使汉字系统向规范化方向大大前进了一步,而且有效地遏制了汉字使用中的字体混乱现象。《一异表》无疑是我们淘汰异体字的正字标准。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是在旧形字和繁体字的基础上淘汰异体字的,因此,它只能作为淘汰异体字的主要标准,而不能作为书写旧形字和简化字的规范性标准。即使在淘汰异体字方面,它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由于该表颁布后又曾作过某些调整,在以后颁行的《简化字总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还恢复了不少异体字,因此,凡是与《简化字总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不一致的地方,应以后两者为准。

2.《简化字总表》

汉字的简化工作从1956年开始,到1964年3月,制定出了《简化字总表》(以下简称《总表》)。1977年又推出过《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但遭到不少人的反对。1986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语委《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从此,“二简字”被停止使用。为便利人们正确使用简化字,同年10月,国家语委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了《简化字总表》,并作了个别调整。调整后的《总表》实收简化字2235个,不仅精简了汉字系统的字数和许多字的笔画,而且为人们确立了一个明确的字体规范,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学习和使用,对于消除社会用字的混乱现象发挥了重大作用。使用简体字,应当以此表为主要标准。

3.《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以下简称《现通表》)是在1965年1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以下简称《印通表》)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印通表》收字6196 个,《现通表》收字7000个。它们确立了同手写体接近的印刷体及其字形(一般称之为“人民体”和“新字形”),规定了所收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数目以及笔顺等,是我们使用新的印刷体和新字形的规范性字法标准。同时也是淘汰异体字、使用简体字的新的补充性标准。

4.《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该表是由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广电部于1985年12月发布的。该表着眼于普通话词语的一些异读现象来审定读音,它继承了1963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的成果,重新审定了某些读音。到目前为止,它是关于异读词读音规范的最新的法定标准,是我们规范异读字读音的主要依据。

5.其它的用字标准

《关于地名用字的若干规定》(1987),《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1977),《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等,都是以上几个表的必要补充,也应成为我们规范地使用汉字的正字标准。

6.可作为参考性正字标准的工具书

除上述各项规定外,《现代汉语规范字典》(李志江等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1992重排本)、《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等工具书,都是为贯彻上述规定,匡正语言文字使用中的混乱现象,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编写的;虽不是国家文件,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文件的精神,在音、义、形、体各方面,可以起到同国家文件相类似的规范作用,因此也是我们所需参考的正字标准。

3、任务和措施

综上所述,汉字的标准化整理工作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各方面的规范化标准问题已基本解决,已经为实现全社会用字的规范化铺平了道路;但相比之下,规范化使用方面的问题仍然很多,不仅不规范字泛滥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止,就连人们的规范化用字的意识,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总之,普及正字法知识,抓好全社会用字的规范化,已成为语言文字工作的当务之急。今后的任务应该是,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全民参与,彻底解决社会用字混乱的问题。就学校而言,抓好教育用字的规范化,大力开展创建文字规范化学校的活动,则是文字规范化工作的中心任务。要抓好教育用字的规范化,我们认为,目前应着重解决

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注重用字规范化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大力宣传国家的用字法规,积极普及汉字规范化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规范化用字的思想认识,是当前创建汉字规范化学校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一项首达指标。造成社会用字混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们的法律意识、规范化意识不强,则是实现汉字规范化的主要障碍。在那些乱用繁体字、乱写错别字和不规范简化字的人们中,有许多人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觉得遵守不遵守国家的语言文字法规无所谓,才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不良习惯的。有些人则是受了港台“复繁风”和某些学术观点的影响,觉得既然有的学问家、社会名流都认为写繁体字好,我为什么不能写呢?这正是缺乏法律意识,分不清国家法规与学术争鸣之界限的具体表现。学术问题是可以百家争鸣的。学术观点如果跟国家法规吻合,自然没有问题;但如果跟国家的法规有出入,就应以国家法规为准。只有当学术观点被国家法规肯定后,才可以被执行。另一方面,汉字正字法知识的缺乏也是造成用字混乱的重要原因。有的人是很想写规范字的,但由于缺乏正字法的知识,自己写错了也不知道。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立即行动起来,加大宣传的力度,积极做好普及正字法知识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尽快使广大师生了解并掌握汉字正字法的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养成按正字法标准规范地使用汉字的良好习惯。

第二,搞好规范化用字的环境

搞好校园用字和课堂用字的规范化,对实现教育用字的规范化大有好处,同时也是文字规范化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近年来,由于全社会对教育的支持,学校的物质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这是值得庆贺的。但另一种现象却使人非常担忧:由于受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学校在标语用字、校训用字、板报用字,以及课堂板书用字、作业批改用字、公文用字等方面,不规范的问题相当突出。校园用字对学生用字的熏陶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就拿宣传品用字来说,一般都很醒目,学生常常把它们当作效法和模仿的样板。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用字的不规范,往往与校园用字的混乱大有关系。因此,为搞好学生用字的规范化,提高学生的文字素质和修养计,搞好校园用字的规范化势在必行。

第三,要抓好中小学用字的规范化

要实现学校的文字规范化,首先应从中小学做起。我国每年有中小学生上亿,如果中小学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搞得好,学生的文字规范化意识比较明确,又有较高的文字水平,高校乃至全社会的文字规范化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反之,中小学的用字规范化搞不好,想解决高校乃至社会上的用字混乱现象,必然是事倍功半。可是,目前中小学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的规范化工作,从实现文字规范化的要求来说,还存在不足。这在大纲、教材、教法以及高考试题中都有反映。如教学大纲中就没有明确提出实现文字规范化的要求,这自然要影响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教材方面看,初中语文课文《小桔灯》中的“桔”,就是“橘”的俗体,并不是正字。某些被编入课本的名家名著,由于其写作年代久远,个别字的用法与现在有很大不同,又不便于更改的,就应加以注解,注明现今的规范写法。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里“中间挂着一块扁”中的“扁”,《背影》一文里“他望车外看了看说”等句中的“望”,《故乡》一文里“检贝壳”中的“检”等,按现在的规范应分别写作“匾”、“往”、“捡”。我们尊重前辈作家,但不能连一个不合规范的字都不敢改动。还有高考“指挥棒”的问题,高考试题中虽有修改错别字的内容,但很少有测试字形规范和字体规范的内容。有的省市在阅卷中甚至公开强调作文中以及其他答卷中的繁体字、异体字不扣分,这在表面上是对考生的宽容大度,实际上却贻害无穷。

第四,要抓好师范院校用字的规范化

提高中小学教育用字的规范化水平,师范院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抓好师范院校的用字规范化工作,是保证中小学用字规范化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因为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用字规范化工作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中小学用字规范化水平的高低,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和学生的用字水平上。特别是教师的一手字,往往对学生有巨大的示范作用。有许多学生写规范字的好习惯,就是在老师的影响下养成的。因此,抓好一个教师就可以带动一大批学生共同提高。师范院校是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基地,肩负着为中小学不断补充合格人才的重任。师范院校只有不断加强用字规范化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并不断优化校园用字的规范化环境,才能促使并熏陶师范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用字规范化水平。而作为一个师范生,只有积极与学校配合,努力提高自己的用字规范化水平,才能使自己职业技能素质更加优良,当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的愿望才能够得以实现

第二篇:积极推行标准化建设

中铁二局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

标 准 化 建 设 汇 报 材 料

二○一一年四月 积极推行标准化建设,为建设好西部交通枢纽做贡献

尊敬的成绵乐公司陈总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我是中铁二局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党委书记漆家俊。请允许我代表中铁二局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在这里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我部标准化工地的建设情况。

一、工程概况

我项目部承担新建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施工里程为: DK175+998~DK181+920,管段长5922米。主要工程项目为路基、桥涵、隧道和车站施工,其中路基长1620米,路基土石方36万立方米,框架桥及涵洞13座,双流机场明挖隧道长2789米,双流机场地下车站943米。我项目工程重难点为:(一)双流机场站所处区域特殊、施工环境复杂,拆迁难度大。

(二)明挖隧道深大基坑处于地下水层,支撑体系复杂。

(三)通过正运营繁忙的双流国际机场,施工干扰大,地下管线多,确保机场正常运营是我项目部的卡控重点。目前我项目部路基桥涵工程主体已完工,双流机场隧道工程完成98%,机场车站工程已完成49%,工程进度满足施工计划要求。

二、推行标准化管理,创造精品工程

为全面贯彻铁道部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的标准化管理,根据成绵乐公司和指挥部的标准化管理要求,项目部在开工初期即成立了标准化管理小组,根据我项目部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和完善了我项目部标准化管理体系,随即出台了《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四本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汇编,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在2010年又完成了标准化管理体系升级。项目部根据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做到作业有标准,技术有标准,管理有标准,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质量和工程进度有序可控。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制度管理标准化

以建立标准为基础,实现了规章制度标准化。结合项目实际施工情况,经过两次集中修订,项目部完善了管理制度体系,并将标准化管理文件发放到每个架子队,并根据各架子队施工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化管理手册》下发到各架子队和作业班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项目制度标准化体系文件,满足了施工现场的需要。

(二)推行架子队管理,实现人员配备标准化

根据成绵乐公司《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项目部职能部门设置为七部一室,即:安质部、工程部、物资部、机电部、计合部、财会部、综合部和试验室,定员25人。项目部下设三个架子队和一个拌和站,架子队按照“9521”模式进行管理,架子队配备有架子队队长、技术负责人、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试验员、材料员、领工员、工班长等九大员;并制订了相应的劳务培训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考核管理制度等基本制度。项目部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目前下设的三个架子队,满足“1152”的岗位配置要求。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在各架子队中劳务工进场统一按《劳务工进场信息登录表》和《劳务工花名册》登记造册,根据《劳务工花名册》对劳务工购买工伤保险,并对每一位劳务工办理了工资卡,实现每月工资按时发放。

(三)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落实现场管理标准化 项目部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认真进行现场文明施工的总体策划、设计、布置、使用和管理,做到布局合理、文明施工、安全有序、整洁卫生、不扰民、不损害公众利益。

项目自开工以来,共建成了7个文明施工示范工点,其中路基1个,隧道4个,车站2个。各施工工点在“四个一”评审中,均一次性达标。

(四)以安全、质量管理为核心,实现过程控制标准化 紧紧围绕实现“六位一体”目标,以施工组织设计的贯彻落实为主线,通过强化“四项保证”措施,即强化“以生产副经理和总工程师为领导、工程部以工期、安质部以质量为主责的工期质量保证措施;以安全总监为领导、安质部为主责的安全、环保保证措施;以总工程师为领导、工程部为主责的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以生产副经理为领导、中心试验室对原材料试验检测、物资部对原材料控制、工程部对测量监测为主责的源头保证措施”,确保各项管理标准、作业标准、技术标准在现场管理与过程控制中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执行。

1.强化工期控制,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由于工期紧,项目部将工期目标从总体到细部,从项目部到架子队、作业班组,进行层层分解细化,直到各主要工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不同层次、不同时段、详细合理的周、月、季、年生产计划。并于每周日晚召开周生产会、每月底召开月度生产会,由调度通报每周、每月的施工进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原因,统一协调,统筹安排,及时弥补,确保目标工期的实现。

2.深化质量过程控制,铸就百年不朽工程

(1)抓源头,控制原材料质量

项目部严格执行标准,加强对进场原材料的检验(必要时委外检验),严把质量关,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干预试验室检测活动,确保材料检测数据的真实性。一旦发现不合格品时,立即清退出场,不得投入使用。

(2)抓过程,实现施组与安全质量管理对接

加强对作业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施工质量。项目部根据施工的每一道工序,编制作业指导书,由架子队技术负责人向现场施工员、管理人员和作业工人进行交底。

(3)抓细节,落实工艺标准和作业要求

为严格工序卡控,强化分级控制重点检查程序和流程,项目部针对各道工序的重点和难点,制作了“铁路工程施工作业要点示范卡片”2101个,发放到操作人员手中,施工过程中配戴在胸前,并要求劳务人员施工时浏览、业余时间熟背,提高懂规范、学规范、用规范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同时,项目还在施工现场制作了各种施工工序作业质量控制要点牌和工艺流程牌80个,使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可以随时掌握和了解施工质量要求和标准。

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对工序的感观认识,项目部对每道工序均实行“首建制”,每道工序施工均做了试验段,全体参与施工的人员一起就试验段进行讨论、总结,从而形成统一标准。

(4)加强监督检查

项目部根据《安全质量考核办法》,每月组织两次定期安全质量大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考核奖惩。

3.强化安全管理,保障施工安全

(1)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生产副经理、安全总监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加强安全领导。

(2)为增强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项目不仅注重安全生产专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及时组织项目员工和架子队作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变换工种人员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等。同时还注重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相继组织开展了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取证换证和复训等等一系列安全教育培训。项目部三类管理人员均按公司要求配置并均持证上岗;目前持证上岗的特种作业人员236人,其中2010年10月21日邀请中铁二局工程机械学校来工地培训,有120人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满足了双流机场隧道和车站进入全面施工后需要大量架子工、焊工、起重工、电工的要求。(3)加强对危险源的管理:项目部采用LECD评价法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安全专项方案,经专家评审后实施,同时在各工点入口处设置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公示。

(4)项目在严格坚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处理问题的基础上,做到了每月2次由项目经理组织、安质部牵头的安全质量大检查及考核评比,每周日召开1次安全生产例会。同时,参与成绵乐公司组织的信用评价检查和每月1次的平推大检查,参与外籍监理每月1次安全质量检查,参与中铁二院监理项目部部每月4次安全质量检查,参与中铁二局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每月1次安全质量大检查,参与铁道部质检站、工管中心、成绵乐公司等的不定期安全质量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项目部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定人、定时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书面回复上级检查单位复查。坚持日常安全巡查工作,发现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立即进行制止,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完善环保管理机制,倡导节能减排

项目部成立环保及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加强对扬尘和污水排放的控制,项目部根据标准化要求,租赁两台洒水车,每隔两个小时对施工便道进行一次洒水,防止扬尘;对基坑开挖出的土石方,采用密目网进行覆盖;钻孔桩施工设置泥浆池和沉淀池对施工污水进行统一处理;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或市政污水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制定节能减排措施,项目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三、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中好的做法

(一)积极推行临时工程标准化建设,为主体工程创造条件 根据成绵乐公司及局指挥部要求,项目部于2009年8月建成标准化拌和站和标准化中心试验室,保证混凝土质量;统一规划建成标准化7个钢筋加工场,明确规定了钢筋场内布置、加工操作台标准,保证钢筋加工质量;架子队驻地环境优美,并设有职工书屋、球场、活动室等等,极大的丰富了职工业余生活。

(二)加大对成绵乐铁路重要性的宣传

成绵乐铁路作为西部交通枢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双流机场车站作为西部窗口,在成绵乐公司及局指挥部的领导下,项目部建成了迎检中心,加强对双流机场车站的宣传,展现成绵乐客运专线形象。

同时,我公司以项目部为标杆单位,组织了全公司的项目研讨会,交流项目管理和推行标准化管理的经验。2010年8月14日,公司成绵乐项目组织召开了2010年项目管理年会,并向公司所属项目推行成绵乐项目的标准化管理经验。

(三)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项目部自2009年7月成立以来,以建设品牌工程为目标,狠抓安全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建设工作。在上级单位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司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在项目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协作下取得了:无任何职工民工重伤及以上事故、无火灾事故、无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无公路交通运输安全责任事故等,截止2011年4月19日,本项目已安全无事故645天;施工的双流机场隧道DK178+570~+882、DK178+186~+570段被评为优质样板示范工程; 2010年1月获成绵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优秀项目部;2010年底荣获中铁总公司安标工地称号;一个架子队被评为优秀架子队;一人荣获火车头奖章。

四、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的认识和体会

推行规章制度标准化,从规章制度方面对本项目建设管理提出具体目标、要求,使得项目能有序、全面开展;推行人员配备标准化,能确保工作岗位人员具备相应技能、能力、知识及协调能力,实行岗位设置满足本项目管理要求,人员素质满足岗位要求,使得本项目部成为建设目标的团队;推行过程控制标准化,能使得过程控制具体化、定量化,能起到预防和控制相结合、动态管理、持续改进,形成过程管理工作标准;推行现场管理标准化,使得文明工地建设、原材料、架子队管理与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资料等具有了具体、明确的目标,从而又快又好全面推进本项目工程建设。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随着项目施工的不断推进,标准化管理深入人心,我们还一如既往的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指导思想,坚持“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的“四化”施工理念,为把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成“业主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员工满意、历史满意”的“五满意工程”作为奋斗目标。努力实现新建成绵乐客运专线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零换乘”理念,并将现代化的人文思想与交通完美结合,积极推行标准化建设,为建设好西部交通枢纽而不懈努力。

第三篇:县工商局积极推行

县工商局积极推行“五员一卡”服务模式在扶农助企中创先争优

县工商局结合“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立足工商职能,积极探索“扶农助企”新思路,在全局积极推行龙亢工商所“五员一卡”服务模式,着力构建亲商惠民,和谐工商新格局。

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实现一审一核的快捷服务模式,当好服务员。该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办照申请,争取现场初审、当场办理的方式,对现场不能办理的承诺三日内办理完毕。对路途较远的现场不能领照的申请人,争取送照上门。对不具备法定条件的,提供“一口清”咨询人性化服务,缩短办照时间,不跑冤枉路。

进企业、走个体、访消费,当好联络员。全局干部职工不摆架子、不打官腔,深入企业和市场,掌握第一手资料,把政策和信息像“及时雨”一样送给企业、经营户。让企业进驻“零障碍”,积极开辟“绿色通道”让更多的人实现再就业。一年来,全县已登记注册的个体户3189户,各类企业48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3家。

强化食品流通监管,当好安全员。通过建立“依法监管、制度健全、责任到人、安全规范”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四个百分百”督查机制,实现全县1132户食品经营户办证率、亮证经营率、索证索票率、经营承诺书签定率四个百分百。

同时创新监管方式,开通食品安全QQ群,在互联网上向经营户发布食品监管信息,让食品经营户咨询有平台,整改有参照。

建立合同帮农服务指导站,当好帮扶员。该局积极学习龙亢工商所在扶植雁湖面粉、龙腾奶牛养殖等一批大型涉农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方式,发展订单农业总计568户,受惠农民增收300多万元这一先进经验,大力在全县工商系统推行,收到良好的效果。

发挥品牌效应,实现商标富农,当好商标助导员。实施“商标富农”、“一乡一品”、“一所一标”以来,全县共培育注册农产品商标385件,其中“雁湖”、“雪雁”等14件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搭桥梁、促服务、便管理”小小服务卡暖人心。该局通过为全县所有工商服务窗口一线工作人员制作服务联系卡,载明服务宗旨、服务范围、联系方式和投诉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小小的服务卡成为推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有效载体,是前来办事群众的暖心卡,同时也叫响了怀远工商局的服务品牌。

第四篇:积极推行阳光政务经验交流材料

积极推行阳光政务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市县坚持把政务公开作为源头治腐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不断规范完善政务公开工作体制,全力推行阳光政务,切实增强了广大干部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的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打造服务型政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建设电子政务,打造信息公开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化网路便捷、高效的作用,狠抓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设,搭建完善全县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切实把各项行政权力运行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目前,全县已建成覆盖经济开发区、12个镇(街道)和71个部门、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络,累计录入政府信息6700余条。积极协调督促县档案馆、图书馆和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做好政府信息查询,多渠道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方便。强化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基础作用,去年成功举行新闻发布会2次,对县荣膺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XX县、打击防范“两抢一盗”等情况进行了新闻发布。

二、规范审批服务,打造高效便民平台。在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服务项目的基础上,确定49个部门、单位的363项行政审批事项、29项服务事项和910项收费事项进驻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审批服务事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服务承诺等八个方面进行公开,全面推行集中办公、窗口受理、一口对外、承诺服务、限时办结、统一收费的“一站式”服务。制定出台了《窗口工作人员“十必须”、“十不准”》、《管理人员考核办法》等25项规章制度,推行群众办件评议卡,日考勤、月评先、年总评,每月评选出10个红旗窗口和10名优秀服务标兵,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近三年来,共接待服务对象28万余人次,办结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5.4万余件,行政收费近亿元,按时办结率一直保持为100%。

三、加强电子监察,打造阳光政务平台。不断健全政务公开监督机制,推进数据监察,延伸视频监察,将各项政务服务工作呈现在阳光之下。投资103.5万元,建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累计发出预警纠错信号1300次,受理举报、投诉37件次;进一步延伸视频监察,对“中心”外单位进行了有效实时监控。不断强化内外部、民主和群众监督,每年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对政务公开情况予以评议,有效解决了个别部门超时办理、审批行为不公开、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将政务公开和行风评议列入全县目标考评内容,与预防和惩治腐败有机结合,对政务公开不关心、不过问、不主动、不配合、不尽义务的部门和干部,一经发现,严肃处理。自20xx年8月开通“行风热线”栏目以来,共播出节目近200期,县直机关70多个职能部门和窗口单位的一把手先后走进直播室,通过热线电话、短信、来信等方式与群众进行双向交流。据统计,共接听各界群众的热线电话460多个,所有群众咨询类问题全部予以解答。在受理的32件投诉中,已办结30件,办结率93.8%。在对所有办结的投诉件回访调查显示,投诉人满意率为98%,四、抓好三级联动,打造民意畅通平台。加快建设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代办点,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内容,全面推进县、镇、村“三级联动”。一是明确保准。把35项代理事项分为代办事项、协办事项、咨询事项三大类,紧急事项立即办理,一般事项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特殊事项根据申请人要求及时办理。在规定时限内不能办理完结的,要提前向申请人作出说明。二是拓宽渠道。改造升级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12个,与县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对接,为群众提供“一单式”、“一条龙”服务。投资240余万元在全县行政村统一安装了电子触摸查询一体机,自主研发软件,利用互联网,建立起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对农村党务、政务、财务实施信息化管理。三是闭合网络。在村一级设置“民生服务代办点”,全县448个村都配齐了“民生代理联络员”,负责本村村民民生服务事项的受理、代办工作,最大限度服务群众。今年以来,全县共代办民生事物1870多件,群众满意率达96%,社会治安案发率下降7%,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篇:积极推行联审联(新)doc

从126天到6天

——萍乡市建设项目联审联批的主要做法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萍乡市大力推进建设项目联审联批,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从过去十三个部门单位串联式审批的126天缩减到现在并联式审批的6天,成为全省审批最快的地区之一,承诺办结时限成为全省最短的地区之一,办理方式成为全省最富有成效的地区之一。

一、建设项目联审联批是否有法律依据和可操作性 我国现在强调的是依法行政,那么,建设项目联审联批是否有法律依据?是否有可操作性?是行政许可部门争论的焦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行政许可依法由地方人民政府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确定一个部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并转告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后统一办理,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江西省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暂行办法》也有同样的规定,但这只是解决了法律依据问题。有关部门单位对联审联批是否有操作性意见分歧很大,主要原因是审批部门不想放权。针对这些思想倾向,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了《加强政务服务工作,创优经济发展环境若干办法的

通知》(萍办发[2007]7号)文件,强调各部门一定要服务全局,要提高效能,创优经济发展环境,服务经济转型,将联审联批予以强力推进。

1、建设项目联审联批的实施程序和参加的范围。为使联审联批规范运行,市委办市政府办在联审联批开始前,专门下发了萍办发[2007]7号,对联审联批的具体运行程序和参加部门单位作出了明确规定。目前,我市参加联审联批的部门和单位有市规划局、建设局、水务局、教育局、人防办、气象局、房管局、科技局、环保局、国土局、墙革办、散装办、政务管理局十三个部门单位。

2、建设项目联审联批的时限要求。萍乡市委市政府在省政府要求的基础上,自我加压,专门下发了文件,明确要求要达到“三个缩减50%”的要求,即:省属、市行政审批部门(单位)现有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至少缩减50%,投资项目审批事项至少缩减50%,行政审批时间在现有承诺的时限基础上至少缩减50%。为此,联审联批的工作时间由2007年以前的126天缩减到2008年的13天,2009年缩减到6天。行政审批效率前所未有的提高,受到了广大投资者充分肯定和赞许。

3、建设项目联审联批的管理措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为确保联审联批的有序高效运行,市公共政务管理局、市财政局、市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市人事局和市纠风办联合

制定下发了《萍乡市公共政务服务单位等级考评办法》(萍府发[2004]21号),明确要求:凡参加联审联批的部门单位必须派出有审批权的有关负责人准时到规定地点参会联审联批会,当场签署审批意见。无故不准时到会或者无故不现场签署审批意见的,视为无意见予以通过。对不按规定进行联审联批的部门和有关责任人,视为破坏“两集中两到位”,按照市政府《萍乡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一个窗口对外办证收费的意见》进行责任追究,区别不同情况,可进行责令整改、通报批评、行政告诫、缓调职务工资、财政不安排征管经费等。

二、建设项目联审联批的操作步骤

按照“一家受理,相关协办,集中审批,限时办结,一次收费”的目标,经多次论证,将联审联批分四个步骤进行:

1、一次性受理申报。建设单位在申请工程规划许可审批时,将需要参与联审联批的十三个部门单位所需所有材料,一次性提交给市规划局设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市规划局一次性予以受理。

2、相关部门同时审查材料。市规划局窗口工作人员将材料分送到所有参加联审联批的相关部门设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各相关部门在二天内对材料进行审核并将意见反馈给市规划局窗口工作人员。

3、共同牵头组织联合联批。市规划局汇总各部门意见

后,向市公共政务管理局提出联审联批建议,由市公共政务管理局和市规划局牵头组织所有十三个部门单位,一次性进行现场踏勘,并即时进行联合审批,当场签署审批意见,加盖联审联批专用章。由市公共政务管理局凭联审联批意见,将联审部门单位所有收费开具一张收费通知单。

4、限时办结发证。建设单位到银行一次性缴费后,即可到市规划局窗口领取工程规划许可证。

三、建设项目联审联批的主要成效

从2007年起,我市对市中心城区建设项目工程规划许可实行联审联批,今年开始在全市所有县区全面推广。传统审批方式存在四个方面的缺陷:一是项目报建要在十多个部门单位间反复跑、多次缴费。据统计,过去建设项目报建审批要经过十三个部门单位分别审批,涉及十一项收费,建设单位为了项目报建要反复跑部门,分项到银行逐一缴纳。这种做法导致了行政办事效率低下,部门各自收费也容易滋生乱收费、收人情费现象。二是建设单位重复接待,任务繁重。十三个部门审批前,都必须要进行现场踏勘,建设单位要接待审批部门十多次,反复介绍项目建设情况,无疑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三是延误建设时机,加大工程建设成本。十三个部门审批,建设单位要逐一上门申报办理,加上审批时间和资料传递时间,每个建设项目从报建到开工,审批时间短则三四个月,长则半年、一年。而自联审联批制度推行以来,以上问题都得到了很好解决,广大投资者和建设单位对此进行了充分肯定,不少建设单位纷纷将锦旗、感谢信送来市公共政务管理局。联审联批主要体现了四个方面的成效:

1、将部门各自受理、多次受理,改为一家受理、一次受理。过去,建设工程报建,申报单位要在十三个审批单位之间反复跑、多次跑。将相关申报材料在一个部门审批完后,再拿到另一部门去重新受理,逐个申报。实行联审联批后,只需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市规划局窗口就可一次性全部受理。

2、将部门各自独立审批、串联审批改为统一联合审批、并联审批,将多次审批改为一次审批,大大提高办事效率。过去,由于实行的是串联式审批,申报单位在工程报建过程中,只有在一个部门审批完结后才能传至下一部门审批。有时由于“材料不全”等原因,有的部门不肯轻易受理,加上部门间的相互扯皮,工程报建审批往往耗时少则几个月,多则上年,使建设工程报建审批几乎成为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实行联审联批后,申报单位只需在联审联批会上一次性介绍有关工程建设情况即可,十三个部门集中在一起进行一次性联合审批,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限,2007年以前,即使在各部门的法定审批时限内完成审批,从申报到发放工程规划许可证也需要126天,而现在只需要6天,还不到过去法定审批时间的十分之一。真正做到了行政审批高效便民服务,实现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

3、将过去多头收费,改为一次性统一集中收费。工程报建需交纳十一项建设规费,过去,每个收费部门逐项开票、建设单位逐项到银行交纳。推行联审联批后,将十一项建设规费,一次性开票,只需到银行交一次款,大大方便了办事者。同时,一次性收费还能规范收费行为,既做到应收尽收,防止规费流失;又能有效防止收人情费和乱收费现象发生。

4、实现资源共享,节约投资者的建设成本。串联式审批方式下,部门间由于很少交换意见,审批环节往往出现你批我不批的情况。实行集中联合审批,能互相考虑对方审批意见,改变各自为政的状况,最大限度避免部门间相关扯皮、你批准我不批准等现象出现,节约了投资者的工程建设成本。

四、我市联审联批的发展方向

我市联审联批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认为,以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突破:

1、拓展联审联批范围,服务创新创优。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将会有不少新的企业要求设立注册。公共政务管理要抓好自身的转型为经济转型服好务,首先就必须考虑到如何为新生企业服务,尽快把联审联批范围拓展到工商企业设立注册,以便建立起一条有助于新生企业快速成长的绿色通道。将企业设立注册纳入联审联批范畴,就是要使企业在设立注册中涉及的工商、环保、卫生、消防、城管等部门单独

审批——串联审批改为联合审批、一次审批。

2、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促进联审联批制度更加规范化。目前,我市在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 已取得了初步成效,要确保联审联批制度全面实行,首先必须将“两集中两到位”执行到位。目前,我局通过实行建立审核审批科监督管理制度,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的24个部门(单位)审核审批科基本上能准时到岗,履行有关职责,但还有个别部门(单位)存在授权不到位等问题。只有真正做到“许可审批职能集中到位,审批权限授权到位”。审核审批科长才能切实履行职责,现场签署审批意见,才不会使联审联批流于形式。

3、实现申报材料电子化,使网上受理办理真正成为现实。联审联批要真正实现网上受理办理,首先要解决好申报材料传递问题。建设项目联审联批,所需申报材料一是过多,通过电子扫描网上传递工作量大,成本过高;二是设计图纸大,无法扫描。为此,各相关审批部门要想办事者之所想,急办事者之所急,尽可能精减所需申报材料。对于必要的申报材料,可尝试实行电子档案。如建筑设计图纸,目前,设计单位都实行了电脑画图,因此,可要求设计单位在提供图纸的同时,提供建筑设计图纸的电子档案。有了电子档案,网上申报材料传送就变得非常简单。

通过大力推进建设项目联审联批和开展为重点企业、重

点项目提供绿色通道服务等,我市政务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在市行政服务中心,每年接待群众约20万次,办理各种证照15万件,平均每个工作日办理证照600多件。在本土自主创业氛围更加浓厚的同时,许多知名企业也都纷纷把目光转向萍乡,如沃尔玛、中信集团、华能、中材等知名企业也都进驻萍乡。但改革行政审批方式,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以一蹴而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为指导,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建立和完善好联审联批制度,为全市人民创业创新提供更加优良的政务服务,为萍乡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创造优良的政务生态环境。

2010年6月15日

积极推行正字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