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沉香冷却,余香犹在——读张爱玲《小团圆》有感
沉香冷却,余香犹在——读张爱玲《小团圆》有感
以前时代的事情,渐化作一卷电影胶片,桥段;一张老照片,黑白;一段别人看的故事,不明。渐渐落了微尘,泛了昏黄。皆那么无言,却是仅有的痕迹,让这世界记得。张爱玲便是这样,她生前写了太多经典,而我今天要说的,却是她逝后才面世的作品,《小团圆》。
那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她一度欲销毁。《小团圆》是篇近似于自传体的小说。张爱玲的魅力在于,文字到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进你心里去。她的言辞无比精致,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我是“张迷”,迷恋她的文字,迷恋阅读她文字时的感觉。她的文字仿若附着魔力,有让人爱上她写的故事,她这个人的欲望。她写文字像蜘蛛编织它的网,让人渐渐坠进去,陷下去不上来也宁愿。十里洋场,她穿着另类时髦,古装短袄旗袍,上海滩,她是最浓郁的一道沉香。胡兰成,只能说他毁了张爱玲这个人,却成就了“张爱玲”这个名字,这个作家。尽管张爱玲的一生过得悲凉而忧伤,可我想,她的心是充实的,毕竟,她来过了,有太多东西能够证明她来过已足够。她,空白地来到这世上,空白地离开这世上,却填补了世上的空白。
在09年的4月《小团圆》才渐渐浮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有点儿神秘有点儿兴奋,《小团圆》的女主角——九莉,她是张爱玲本身的写照,九莉具备特殊的文采,因此吸引了之雍,一如张爱玲因文章吸引了胡兰成一样,正如他们的初相遇呵。盛九莉和邵之雍的故事原是她张爱玲自己和胡兰成的故事,但读起来,却不像看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经历那般强烈和忧怨,张爱玲的叙述给我感觉有些淡,是无奈后的释然?还是彻底的心灰意冷?她像写别人的故事给自己看一般,有了几分洒脱。张爱玲这样说《小团圆》:“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那么,幻灭后,有的是什么东西呢?是很长的回忆和自己曾来过的证明,以及,拥有的停留。毕竟,很多事情并不是只有圆满和存在才是有价值的,纵算完全幻灭,亦是存在的结果和证明,因为,如果没有存在过,连幻灭都没有。存在的痕迹是要留给这个世界上自己爱过的人,和爱过自己的人。
《小团圆》中,九莉本通过了伦敦大学的入学试,可是赶上太平洋战争的她被迫放弃远赴伦敦的机会,而选择了香港大学,在香港她一直名列前茅,无奈,毕业前夕香港却沦陷了。关于她的一切文件纪录尽数被烧毁。什么都没有了!其实,这便是张爱玲本身的经历。对于这件事,她却只轻轻地说:“那一类的努力,即使有成就,也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罢?„„我应当有数。”也许我们都无法体味这种苦楚的滋味,当我们有那么一天,努力了太多太多,却得了无果的结局。一定不会像张爱玲那么轻描淡写和释然,也许我们会绝望会疯狂,可张爱玲不会。她选择了并懂得接受。同为学生的我,倘若遇上这样的事,会万念俱灰的罢。我想,经过酸雨的洗礼之后,花木存活下来的尽管很少,但毕竟是有的,张爱玲便是这样,她的傲慢撑起她自己,经过不复柔和的历练。让我一下懂得,曾努力过的东西覆灭,一味想复原是无用的,我们记得,曾经那么努力地努力过就好。我们就算没有结果,但是有比别人多付出的过程,就不一定不值得,那些来过、做过的证明,是我们最美的回忆。
就正如一炉沉香,燃灭之后,冷却掉了,却还留下沉香屑,更值得的是,还会有一道道沉香的余香,弥散着,余香,犹在„„
那是95年的9月,8号那天,张爱玲永远地离开了,她离开得安静而不为人知,75个年岁,张爱玲就这样走过。她也一如那一炉沉香,她也本就是由沉香开始的,她的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让人们知道了张爱玲,如今她燃灭后冷却,依旧留下沉香屑和余香,亦无憾了。因为,她留下了那么多文字,纪念她的爱情,证明她的存在,而且,还让太多人读到了她含有魅力的文字。她来过,她分享了。那一道沉香的余香,绵亘长存——她的经历,她和胡兰成之间,有太多故事和记忆,值得记得,却又最好忘掉,因为他们之间的回忆是苦楚的。
就用徐志摩《偶然》里的句子结束罢“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沉香冷却,余香犹在„„
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初一:范家敖
第二篇:读张爱玲的小团圆有感
传奇
——读《小团圆》有感
2009年4月,出版了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小团圆》。这部完成于1976年的作品已经出事就震惊了整个华语文坛,同时也不失时机的又掀起另一股“张爱玲现象”。
记得小时候,张爱玲就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不为别的,就为一句话。她在《霸王别姬》最后说道:“我比较喜欢那样的收鞘。”一种孤寂和冷傲幽幽的体现出来,更体现了她的自信。
张爱玲是很理性的小说家,她缺乏巴金的热烈,老舍的文人气,茅盾的深沉,但却有着更独特的视角、更深刻的思考。张爱玲活在动荡的年代,面对社会的消沉,她选择用文字这把手术刀去解剖社会。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小人物关照大时代,透过某种人物群去折射整个社会历史的命运,是张爱玲的本事。她最擅长刻画的是那些新女性们的心理、性格以及命运,她们敢爱敢恨、敢欲敢求、个性张扬却命运凄惨。她们的精神追求,完全是对封建传统的批判。因此张爱玲的小说能惊起时间的考验。
我以“传奇”为题,是因为张爱玲是个传奇,想到张爱玲,就会想到这个字眼。这词用的不见得又创意,但总觉得那么妥帖。原因是张爱玲自己就爱用“传奇”,生平遭际又充满传奇感。当她用“传奇”去说她笔下的芸芸众生时,她自己也置身其中了——人,其实本能的爱看戏也爱演戏,但后者实在需要天分,于是大
多数人乖乖的做了观众,像张爱玲这样的,自编自导自演,到越发让人想起卞之琳的句子:“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品张爱玲,就像归隐山林谛听飞瀑松声、在茅舍竹篱下与知音交杯对诗,让我感觉到心灵上的放松和闲适。张爱玲在别人眼中是个另类,独来独往,甚至有人评论她“尖酸”。可是她却认为:不要被人情事务所羁绊,努力工作,让别人记得你,这样就不会被生活所累。
张爱玲将伴我走过一生,她告诉我生命的意义,她告诉我生活的方式,告诉我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品格与个性,去勇敢的迎接生活的挑战!
第三篇:海上花——读张爱玲《小团圆》有感
海上花
——读张爱玲《小团圆》有感
宋小强
渴望被爱的人却见惯了亲人的分离,男人的花心,女人的被弃; 喜欢坐在屋子角落里看别人情投意合地聊天,自己却无法融入。这就是张爱玲。
女人总是放任自己沉入爱的漩涡,念念不忘所钟情男子的独特气质:在你的注视下询问的眼神、将白皙的手紧张地半插入裤袋、醉酒的告白、叹息的背影„„有时男人分明是乖巧的小男孩,女人倒成了真心呵护他的母亲。
张爱玲对胡兰成,无疑是爱得丢了魂魄,丢了自己,爱得“低到尘埃里”。读《小团圆》之前,我是以世俗的眼光看胡兰成的,可是看了文章,走进当事人的世界之后,我才开始了解他和她。
不知是谁发明了“汉奸”这个词,谁又制订了“婚姻法”。
一个男人,混迹于官场,站错了队伍,很糟糕吗?
一个已婚男人,爱文学,喜欢上一个浑身洋溢着文学的未婚女子,可以爱吗?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风风光光地实现自身价值,还是轰轰烈烈地爱一场?大部分的人,一生都平平庸庸,生活起不了波澜,也发生不了奇迹,有些人一辈子也遇不上爱神丘比特或命运之神忒弥斯。
他和她,在那个时候,那个地方,彼此吸引。可惜,城市没有沦陷(倾城之恋只在梦想国里发生),他去逃亡,她无法追随,他需要照顾,她隔着千山万水,一段爱情就这样仓促结束。政府交替,时事变化,时光流逝,再见面也不是个中滋味。她将他们曾经的爱安置在一辈子的岁月里。要有如果,他不要做什么大官,她反正什么也不会,只相互陪伴慢慢变老,多让人欣慰!
我爱许多女作家的作品,王安忆,张晓风,席慕容,龙应台,铁凝。她们的文字风格不同,表现出来的个人魅力也不一样,有的如年
长的大姐,有的慈爱如母,有的新鲜活泼如远方朋友,有的谆谆教导如师。在她们的文字里,我能看见她们本人迈着碎步穿梭于家务,或陪着孩子在草地发现,或呼朋引伴地在山水间畅游。唯独张爱玲,是孤独的,一个人在一个世界。不说,也不认真听,即使跳舞也是借着月光,随影而动。她习惯这样的独白。
盛开如花的时候,她憧憬爱情,写出一系列凄凉的爱情故事。经历了爱情的绚烂和无奈后,她的源动力也随之消失。她只剩下她,她的故事。
整本《小团圆》写尽沧桑、琐碎、周折,我独爱其中的爱情。绍之雍与九莉的爱情——胡兰成与张爱玲的爱情:
她泡了茶搁在他面前的时候闻得见酒气。谈了一会,他坐到她旁边来。“我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
昏黄的灯下,她在沙发靠背上别过头来微笑望着他:“你喝醉了。”
“我醉了也只有觉得好的东西更好,憎恶的更憎恶。”„„“我们永远在一起好吗?”
“你太太呢?”
他有没有顿一顿?“我可以离婚。”
那该要多少钱?
„„
临走的时候他把她拦在门边,一只手臂撑在门上,孜孜的微笑着久久望着她。
夜深了,月光微微,终日忙碌的海上升起一朵纯白的花,静静伫立。她的孤独让人驻足,动了恻隐之心,想去保护她,陪她孤独。
第四篇:读《小团圆》有感
张爱玲的心结
——读《小团圆》有感
虽说相隔几十年之久,但是在张爱玲的新近小说《小团圆》之中,却犹能嗅到浓浓的酸意。只是,张爱玲太自尊了,她不屑泼醋,只有放在心上辗转,辗转。
书的开端,张爱玲就写出这样的话:“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这样的独自排解,只是因为你不在,而爱还在。
张爱玲与三毛一样,是善于将生活艺术化的女子,却又怀着浪漫的悲剧情感。既极度地热爱生活,又极度地厌薄人生。世俗,却又精致。是聪明女子,也是悲哀女子。
“她从来不想起邵之雍,不过有时候无缘无故的那痛苦又来了……这时候也都不想起邵之雍,只认识那感觉,五中如沸,浑身火烧火辣烫伤了一样,潮水一样的淹上来,总要淹个两三次才退……”
邵之雍在九莉的事业如日中天时出现,倾倒于九莉的万丈光芒之下。九莉从小没有得到过父母家人的爱,也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在香港读书的时候朋友就很少。她的出众才华,孤芳自赏和敏感个性,令她与众人永远保持距离,生活在自己内心的丰富世界里。而之雍,这样一个大才子,欣赏她仰慕她能够读懂她,邵之雍出现,让人隐约感到九莉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即将闪亮登场。对于九莉而言,可谓是久旱逢甘雨,她就这样热烈的开始和之雍相恋,而这正是她的初恋。
《小团圆》,说是爱玲的自传,她那时而辛辣时而事故的感悟在其中并不多见,说是个小说,故事性又不及她以往的作品,或许爱玲没想写什么,只是想告诉胡兰成“关于你的梦只做过一次,考试的梦倒是常做。”不是不爱你了,只是在你离开后,我也可以生活得很好了。
在读《小团圆》时,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把九莉当成张爱玲,把邵之雍当成胡兰成,还有二婶和三姑,和张的母亲与姑姑又那么的相似,更别说那数不清的大家族宗亲。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我可以等你,多久都可以,但是却不能找你,若是等你,至少只是你不来,若去找你,那就真的两散。等,永远是这世间最聪明的女人做出的最笨拙的决定,因为珍爱,所以笨拙。
喜欢张爱玲写给胡兰成的那首小诗:
他的过去里没有我寂寂的流年
深深的庭院
空房里晒着太阳
已经是古代的太阳了
我要一直跑进去
大喊:“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呀!”
你不必担心读完之后会对张爱玲失望,相信一切事情都是有其因果效应的。放心去读,《小团圆》只会让你更爱她,连同她的敏感,连同她的冷漠。
第五篇:读《小团圆》有感(模版)
由《小团圆》想到的——读《小团圆》有感
和许多张迷一样,开始看《小团圆》大半是怀着窥伺的心理。“尘封二十年——张爱玲遗作”一行赫然大字着实让人别不开眼。而它也确实满足了所有书迷进一步透析张爱玲的欲望。因为你实在无法把它当成构幻的小说来看。整部书结构松松垮垮,字里行间的淡然和平板都似一个历尽千帆的老者在喃喃的叙述她的前半生。而所有小说里的人物也皆能在她的生活中找到原版。当所有的人、事、物都对号入座,那些世态人情、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甚至病态,怎能不跃然纸上?它分明一部活脱脱的自传!
张爱玲借着书中主人公九莉这个角色,有条不紊的讲诉着自己的前三十年。以九莉生活的那个没落的大贵族为背景,腐朽的封建性和新思想交织,典型的双重挤压下而扭曲变型的家庭。跟随九莉在香港大学求学开始,乃德的凶悍无情、蕊秋的自私、九林的懦弱、楚娣的否测、以及与好友比比的心存芥蒂、、、、都由点滴支乱的小事串联起来。虽然极力让语气显得单薄,让小说读起来像在说别人的故事,但毕竟是张爱玲啊,嘲讽苍凉的手法翻开书页便能感受得到。也使得《小团圆》这个名字透着一股悲凉的阴气和讽刺。
但也记得有谁说,荀桦(现实生活中的作家柯灵)这个人才是整部小说最大的讽刺亮点。因为柯灵曾在文革后写过一篇声情并茂的《遥寄张爱玲》。文章娓娓道来自己与张爱玲的相遇相识,两人在低谷中如何相扶相持,俨然一个温儒的书生。而在《小团圆》里,他不过是个落井下石,对她进行性骚扰的猥琐男。
于是开始有点了解张爱玲当初为何不让《小团圆》面世,甚至一度想销毁它。
这里面除了顾忌胡兰成和感于自己一路到底的心酸,还涉及了太多我们不知道的暗涌。
而整个故事又从不显得遮遮掩掩。以九莉模糊的政治观念和蕊秋与楚娣错乱的关系为例,那个特有的年代下,人们匪夷所思的社会伦理观念、精神的苍白病态,在其笔下都一览无遗。
而我喜欢《小团圆》的原因,也是因为书中所有矛盾挣扎、颠倒迷乱的往事,正映现了我们当代人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种种症结。在就业压力、房贷、车贷,各种物欲、情欲的倾轧下,我们不也同书中人一样,变得苍白渺小、千疮百孔么?一旦掀去罩在外面的面纱,便也只剩下“爬满虱子的尴尬”了。
所以说,张爱玲才是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一如小说中的九莉,既能时时意识到自身的境况和人生的残缺,又不放过世俗的种种乐趣。
这也正是《小团圆》带给我最深刻的启示: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真心实意的生活。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