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港城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新产业篇
港城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新产业篇
把推进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继续培育发展一批有规模、上水平、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交易市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摘自市委书记黄钦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城西村:“一头牛”做出大文章
202_年,杨舍镇城西村完成工业销售超8亿元,村级可用资金达2500余万元。城西村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历程,也是村级企业梁丰集团由小奶牛场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型食品集团的历程。
改革开放前的城西村贫穷落后,为了改变贫穷面貌,现任城西村党委书记、梁丰集团董事长蔡兴华从创办城西奶牛场开始起步,带领大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随着奶牛场饲养规模的扩大,生产鲜奶量的逐渐增多,城西人建起了乳品厂,开始牛奶深加工,实现了农产品的第一次增值。之后,城西村不断追求农产品深加工增值,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1981年开始生产麦乳精,1984年生产普通巧克力,上世纪80年代末生产高档系列巧克力和糖果等系列产品。城西人不断延长产业链,建办配套企业。如今,梁丰产品已由当初的消毒奶、炼乳、麦乳精发展到现在的巧克力、液态奶、糖果等,奶牛场也随之发展成为涉及食品、印刷、印铁制罐、塑料包装、制油等五大门类的大型食品生产企业集团。
一产是二产发展的基础。为此,城西村人围绕加快实现存栏奶牛达5000头的总体目标,加快奶牛场的建设。梁丰食品集团机械化奶牛场位于常阴沙管理区,占地800余亩,奶牛存栏3150头。这个奶牛场已先后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单个牧场评比中居前五名。
为了带动农民致富,城西村还部分提供奶牛、挤奶设施,积极组建奶牛小区,鼓励众多农户进区饲养奶牛,由梁丰集团统一收购。目前,梁丰集团已经在后塍建立了一个奶牛小区,共有60多户农民进区饲养500多头奶牛,每头奶牛年平均收益可达5000元。
城西村还积极发挥梁丰集团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广大农户种植奶牛所需的青饲料。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指导、保护价收购”,让利于民,带领农民致富增收。近年来,他们先后与1000多户农户签订了3000多亩的饲料种植基地协议,每年按保护价收购青贮玉米15000吨。据统计,平均每户农民每亩可增收500余元。
福民村:“一根纱”铺就富民路
金港镇福民村十多年前比较穷,如今却是“响当当”的经济强村。福民村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插上腾飞的翅膀,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构建了一个富有特色的产业——氨纶纱产业。
1998年以后,纺织服装市场出现了新的动向,氨纶弹性纱由原来只用在服装的袖口、领口到全面应用,使氨纶纱的市场需求量猛增。此时,华福、天霸等企业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天霸坚持八年不分红,把资金全部用到发展上。1999年该厂销售仅3400万元,2003年达到5.2亿元。到202_年底,天霸厂已经成为拥有20万棉纺锭、100台喷气织机、总资产达6.8亿元的大型纺织企业,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氨纶弹力系列产品生产厂家。华福和天霸等企业的竞相投入,激活了全村经济的“一池春水”。如今,福民村拥有氨纶纱线生产企业26家,纺纱总量已经超过30万锭,织布、印染规模超202_万米,带动了1000多名村民就业。去年销售收入达到17.9亿元,利税达1.43亿元。
企业发展了,福民村富了,村民也跟着得实惠。福民村党委办主任张华告诉记者,近年来,福民村先后投入390万元浇筑水泥路5.2万平方米,拓宽了村级主干道;投入50多万元对村间4000米主干道进行了绿化美化;投入300多万元新建了休闲广场、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和市民教育室。从202_年至202_年,福民家园已完成建设面积90370平方米,配套设施总投入2726万元。这几年,村里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全村老年人生活、村民医疗保险、农业补贴、困难户照顾、特困学生入学等方面的福利费用。
业内人士指出,氨纶纱企业今后应重视拉长产业链,以产业集群取胜;同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实现产业升级。(罗景松
文/摄)
凤凰镇:“一只桃”成了“摇钱树”
凤凰水蜜桃是凤凰农民的特色产业。记者前一阵子到凤凰的农村转了转,迎风绽放的桃花几乎随处可见。像桃树较多的鸷山村,大约有80%的人家家前屋后都种有桃树。现在,凤凰镇种植桃树的农户已超过1000户,种植面积约有4000亩。平均每亩效益大约有5000至6000元,效益好的每亩达近万元。可以说,桃树就是凤凰农民的“摇钱树”。
凤凰镇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引种栽培水蜜桃。当地较好的水土、气候条件,使凤凰水蜜桃具有了个大、色艳、味甜、肉细、皮韧易剥、汁多甘厚、入口即化等特点。经过几十年的精心培育和改良,凤凰水蜜桃如今已经有20多个品种。其中,特早桃在5月底到6月上旬上市,早熟品种在6月中下旬上市,中熟品种在7月上市,晚熟品种在8月下旬上市。
虽然凤凰水蜜桃栽培历史较长,但真正“形成气候”还是最近十来年的事。上世纪90年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时,凤凰水蜜桃开始大面积种植。但由于种植方式粗放、上市产品档次不高,却卖不上好价钱。于是,桃农们又开始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路子。进入21世纪后,凤凰水蜜桃标准化生产基地围绕农产品无公害标准、消费者放心这个目标,全面执行相关实施标准,推广应用无公害水蜜桃生产技术。
这几年,当地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做大做强凤凰水蜜桃产业。去年举办“桃王”大赛,今年举办桃花节系列活动,都是为了提高凤凰水蜜桃的知名度,打响品牌,促进桃农增收。凤凰镇农服中心主任何正岳介绍说,镇上每年都会举行桃农技术培训,并邀请省农科院的专家来指导。如今,凤凰水蜜桃的栽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产量也在稳步增长,现在大家考虑得比较多的是销路问题。
销路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水蜜桃采摘以后保鲜时间较短,如果不能及时卖掉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烂掉。去年,凤凰镇就出现了一些桃农的水蜜桃不能及时卖掉、最后只能降价处理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去年,奉化市溪口镇水蜜桃购销大户与浙江省内最大的连锁超市集团——杭州联华华商超市集团签订了购销协议,“雪香露”等水蜜桃早熟品种,可以通过联华超市配送中心进入杭州市内的40家超市。而福建著名的水蜜桃之乡——福安穆阳镇想出的办法就更绝了。他们为了解决水蜜桃不易储存、保鲜等难题,研制出了水蜜桃酒。福安水蜜桃酒提高了水蜜桃的附加值,由于酒精度低、营养价值高等优点,还在去年的上海国际酒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
再过一段时间,凤凰水蜜桃就要成熟、上市了。看来,广大桃农应在扩大销路、拉长产业链等问题上多进行一些研究。
(木梓)
产业兴
百姓富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提高农业、致富农民是个艰巨的任务。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跳出“以农言农”的传统,依靠产业化提高农业,依靠工业化致富农民。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产业的村、镇,城西村的食品业发展得比较好,福民村的氨纶纱产业比较兴旺,凤凰的水蜜桃比较出名……如果细细分析,城西村是拉长了产业链,实现了“牧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福民村的氨纶纱则是形成了“块状经济”,发挥了“店多成市”效应,使企业在相互竞争中不断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凤凰水蜜桃则是实行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虽然发展之路各异,但是殊途同归,上述特色产业都解决了当地不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众多实惠。
就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02_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要着眼兴县富民,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企业和要素集聚。
(笔鸣)
第二篇:港城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新产业篇
港城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新产业篇
把推进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继续培育发展一批有规模、上水平、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交易市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摘自市委书记黄钦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城西村:“一头牛”做出大文章
202_年,杨舍镇城西村完成工业销售超8亿元,村级可用资金达2500余万元。城西村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历程,也是村级企业梁丰集团由小奶牛场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型食品集团的历程。
改革开放前的城西村贫穷落后,为了改变贫穷面貌,现任城西村党委书记、梁丰集团董事长蔡兴华从创办城西奶牛场开始起步,带领大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随着奶牛场饲养规模的扩大,生产鲜奶量的逐渐增多,城西人建起了乳品厂,开始牛奶深加工,实现了农产品的第一次增值。之后,城西村不断追求农产品深加工增值,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1981年开始生产麦乳精,1984年生产普通巧克力,上世纪80年代末生产高档系列巧克力和糖果等系列产品。城西人不断延长产业链,建办配套企业。如今,梁丰产品已由当初的消毒奶、炼乳、麦乳精发展到现在的巧克力、液态奶、糖果等,奶牛场也随之发展成为涉及食品、印刷、印铁制罐、塑料包装、制油等五大门类的大型食品生产企业集团。
一产是二产发展的基础。为此,城西村人围绕加快实现存栏奶牛达5000头的总体目标,加快奶牛场的建设。梁丰食品集团机械化奶牛场位于常阴沙管理区,占地800余亩,奶牛存栏3150头。这个奶牛场已先后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单个牧场评比中居前五名。
为了带动农民致富,城西村还部分提供奶牛、挤奶设施,积极组建奶牛小区,鼓励众多农户进区饲养奶牛,由梁丰集团统一收购。目前,梁丰集团已经在后塍建立了一个奶牛小区,共有60多户农民进区饲养500多头奶牛,每头奶牛年平均收益可达5000元。
城西村还积极发挥梁丰集团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广大农户种植奶牛所需的青饲料。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指导、保护价收购”,让利于民,带领农民致富增收。近年来,他们先后与1000多户农户签订了3000多亩的饲料种植基地协议,每年按保护价收购青贮玉米15000吨。据统计,平均每户农民每亩可增收500余元。
富裕起来的城西村积极构建“业有所就、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和谐社会,在全村范围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为全体村民统一办理社会险,目前村里约有1000人在梁丰集团上班,对确因年龄偏大、劳动技术缺乏的员工,按月发放420元的下岗工资,并为其缴纳养老保险直至退休。本村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老人每年都能从村里领取2500元到7500元不等的养老补贴。城西村村民的子女从上幼儿园大班至上大学,都可以享受助学金补助。(景松陈龙)
福民村:“一根纱”铺就富民路
金港镇福民村十多年前比较穷,如今却是“响当当”的经济强村。福民村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插上腾飞的翅膀,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构建了一个富有特色的产业——氨纶纱产业。
福民村曾经也创办过五金厂、涂料厂、建材厂等20多个大大小小的企业,但这些企业没带来太多的利润。直到1992年,福民村成立了第一家氨纶纱线企业——华福化纤针织厂,福民村的经济发展才真正出现了转机。当时,华福化纤针织厂的主导产品氨纶包芯纱在市场上十分走俏,当年销售收入就超过了200万元,创利税50多万元。
1998年以后,纺织服装市场出现了新的动向,氨纶弹性纱由原来只用在服装的袖口、领口到全面应用,使氨纶纱的市场需求量猛增。此时,华福、天霸等企业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天霸坚持八年不分红,把资金全部用到发展上。1999年该厂销售仅3400万元,2003年达到5.2亿元。到202_年底,天霸厂已经成为拥有20万棉纺锭、100台喷气织机、总资产达6.8亿元的大型纺织企业,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氨纶弹力系列产品生产厂家。华福和天霸等企业的竞相投入,激活了全村经济的“一池春水”。如今,福民村拥有氨纶纱线生产企业26家,纺纱总量已经超过30万锭,织布、印染规模超202_万米,带动了1000多名村民就业。去年销售收入达到17.9亿元,利税达1.43亿元。
企业发展了,福民村富了,村民也跟着得实惠。福民村党委办主任张华告诉记者,近年来,福民村先后投入390万元浇筑水泥路5.2万平方米,拓宽了村级主干道;投入50多万元对村间4000米主干道进行了绿化美化;投入300多万元新建了休闲广场、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和市民教育室。从202_年至202_年,福民家园已完成建设面积90370平方米,配套设施总投入2726万元。这几年,村里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全村老年人生活、村民医疗保险、农业补贴、困难户照顾、特困学生入学等方面的福利费用。
业内人士指出,氨纶纱企业今后应重视拉长产业链,以产业集群取胜;同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实现产业升级。(罗景松 文/摄)
凤凰镇:“一只桃”成了“摇钱树”
凤凰水蜜桃是凤凰农民的特色产业。记者前一阵子到凤凰的农村转了转,迎风绽放的桃花几乎随处可见。像桃树较多的鸷山村,大约有80%的人家家前屋后都种有桃树。现在,凤凰镇种植桃树的农户已超过1000户,种植面积约有4000亩。平均每亩效益大约有5000至6000元,效益好的每亩达近万元。可以说,桃树就是凤凰农民的“摇钱树”。
凤凰镇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引种栽培水蜜桃。当地较好的水土、气候条件,使凤凰水蜜桃具有了个大、色艳、味甜、肉细、皮韧易剥、汁多甘厚、入口即化等特点。经过几十年的精心培育和改良,凤凰水蜜桃如今已经有20多个品种。其中,特早桃在5月底到6月上旬上市,早熟品种在6月中下旬上市,中熟品种在7月上市,晚熟品种在8月下旬上市。
虽然凤凰水蜜桃栽培历史较长,但真正“形成气候”还是最近十来年的事。上世纪90年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时,凤凰水蜜桃开始大面积种植。但由于种植方式粗放、上市产品档次不高,却卖不上好价钱。于是,桃农们又开始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路子。进入21世纪后,凤凰水蜜桃标准化生产基地围绕农产品无公害标准、消费者放心这个目标,全面执行相关实施标准,推广应用无公害水蜜桃生产技术。
这几年,当地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做大做强凤凰水蜜桃产业。去年举办“桃王”大赛,今年举办桃花节系列活动,都是为了提高凤凰水蜜桃的知名度,打响品牌,促进桃农增收。凤凰镇农服中心主任何正岳介绍说,镇上每年都会举行桃农技术培训,并邀请省农科院的专家来指导。如今,凤凰水蜜桃的栽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产量也在稳步增长,现在大家考虑得比较多的是销路问题。
销路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水蜜桃采摘以后保鲜时间较短,如果不能及时卖掉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烂掉。去年,凤凰镇就出现了一些桃农的水蜜桃不能及时卖掉、最后只能降价处理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去年,奉化市溪口镇水蜜桃购销大户与浙江省内最大的连锁超市集团——杭州联华华商超市集团签订了购销协议,“雪香露”等水蜜桃早熟品种,可以通过联华超市配送中心进入杭州市内的40家超市。而福建著名的水蜜桃之乡——福安穆阳镇想出的办法就更绝了。他们为了解决水蜜桃不易储存、保鲜等难题,研制出了水蜜桃酒。福安水蜜桃酒提高了水蜜桃的附加值,由于酒精度低、营养价值高等优点,还在去年的上海国际酒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
再过一段时间,凤凰水蜜桃就要成熟、上市了。看来,广大桃农应在扩大销路、拉长产业链等问题上多进行一些研究。(木梓)
产业兴百姓富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提高农业、致富农民是个艰巨的任务。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跳出“以农言农”的传统,依靠产业化提高农业,依靠工业化致富农民。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产业的村、镇,城西村的食品业发展得比较好,福民村的氨纶纱产业比较兴旺,凤凰的水蜜桃比较出名……如果细细分析,城西村是拉长了产业链,实现了“牧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福民村的氨纶纱则是形成了“块状经济”,发挥了“店多成市”效应,使企业在相互竞争中不断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凤凰水蜜桃则是实行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虽然发展之路各异,但是殊途同归,上述特色产业都解决了当地不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众多实惠。
就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02_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要着眼兴县富民,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企业和要素集聚。(笔鸣)
第三篇:港城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新市场篇
港城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新市场篇
把推进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继续培育发展一批有规模、上水平、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交易市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摘自市委书记黄钦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妙桥羊毛衫市场:期待重振雄风
提起妙桥羊毛衫市场,不免让人生出几许感慨,感慨她昔日的辉煌和今日的冷清。
妙桥羊毛衫市场建于1992年8月,由于当时国内的羊毛衫市场处于货缺价高的状况,市场一开张就以其品种多、翻新快、价格低的优势吸引了各地顾客。在随后的短短3年时间内,妙桥羊毛衫市场便迅速发展成为省级市场,并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市场之一,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羊毛衫王国”。
妙桥羊毛衫市场生意最好的时候是1995年、1996年。那时,妙桥羊毛衫市场有直达车来往50多个大中城市,热闹得“天天像过节”,日客流量达2.5万人,日车流量达1000辆次,每天卖出去的羊毛衫有10多万件,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
妙桥羊毛衫市场的火爆也极大地带动了妙桥的羊毛衫生产,那时的妙桥是木工扔掉斧头和锯子,泥瓦匠扔掉砌刀和小灰桶,纷纷加入羊毛衫生产大军的行列。到1996年,在妙桥从事羊毛衫加工的企业和个体户有8000来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从事羊毛衫的生产。他们中,有很多人在短时间内成了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
妙桥羊毛衫市场繁荣后,因此发财的人当然不仅仅是羊毛衫生产个体户。据介绍,有人在市场边放了一张钢丝床,每天到当地个体户那拿了一点货到市场卖,一年也能挣五六万元。就连管理停车场和公共厕所的人员,都发了一点小财。那时候的饭店、运输等第三产业就更不用说了。
然而好景不长,从1997年开始,妙桥羊毛衫市场摊位急剧减少,成交额急剧下降。对于羊毛衫市场衰落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是1997年国家银根紧缩大气候造成的,当年全国许多专业市场都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倒闭的。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外地劣质羊毛衫涌入市场,有些个体户缺工艺、技术,羊毛衫粗制滥造、质量下降等原因。
妙桥羊毛衫市场的衰落,对妙桥羊毛衫行业都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大量羊毛衫积压卖不出去,不少家庭羊毛衫作坊关门歇业了。痛定思痛,妙桥人认识到,市场可以带动产业,而产业的发展方向,又决定着市场的发展,没有能抗得住市场风雨的品牌,妙桥的羊毛衫便不可能健康发展。不少家庭羊毛衫作坊关门后,剩下的羊毛衫生产企业开始走上了品牌经营的方向,以质量拓展市场。
重振妙桥羊毛衫市场雄风是很多人的愿望。如今,张家港十大三产项目之一——塘桥国际针纺城全面封顶让大家觉得这个梦想就快变成现实了。
塘桥国际针纺城位于204国道妙桥路口,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与老的妙桥羊毛衫市场相比,地理条件、交通优势更加突出。塘桥国际针纺城在布局和设计上也突破传统的模式,交易区为针纺城主体部分,由针织、毛纱、纺织原料和纺织机械四个部分组成,它以新型第四代市场的规划标准进行建设,采用门店式布局,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摊位布局,设计独特,功能齐全,全力保证交易效率。塘桥国际针纺城的定位是:以羊毛衫、针纺服装、内衣批发为核心,以轻纺原料、针纺机械为辅,立足全国、走向国际,创建一座集产品展示、电子商务、科技开发、生产加工、物流配送、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商城,打造成为国家针纺产品生产基地、华东地区针纺产品交易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会展中心、技术交流中心、行业人才中心和针纺产品出口基地。
并镇后的塘桥镇是全国著名的纺织生产基地,相信塘桥国际针纺城不仅可以为纺织业提供产品销售和原料采购的平台,还将繁荣当地三产、致富当地百姓。(高山青罗景松)
港口农贸市场:办喜酒的菜都能买到
港口农贸市场易地新建后旧貌换新颜,占地面积达到了10亩,拥有70多个固定摊位和70多个自产自销摊位,各种鱼肉蔬菜品种繁多,家常菜应有尽有,就连农村办喜酒需要的菜也都能买到。
原来的港口农贸市场房屋设施结构陈旧,外面下大雨时屋顶还会出现轻微的漏水现象,与之相配套的停车场面积也很小,难以满足老百姓日益提高的买菜需求。去年搬迁后,新的港口农贸市场宽敞明亮,固定摊位多了10个,自产自销摊位多了20多个。现在,港口农贸市场的固定摊位主要包括20个鲜肉摊、14个蔬菜摊、8个鱼摊、8个副食品摊位和11个冷冻、豆制品摊位等。这些固定摊位全部招标进场,摊主大多是当地居民。每个摊位大约有4米长,每年的摊位费大约在3000元左右。
和固定摊位相配套的是自产自销摊位,自产自销摊位每段长约1米,主要是为了方便当地老百姓卖菜,每个自产自销摊位每天象征性地收取5角钱摊位费。附近农村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家里多种了一些菜,就拿到市场上卖一点钱,既方便又实惠。
另外,新建的港口农贸市场还加强了蔬菜残留农药检测室的人员和机器设备配备,确保港口居民都能吃上放心菜。
据港口农贸市场的负责人介绍,新的农贸市场向南移了几百米,对港口南部的居民来说,买菜更方便了,有些家住常熟大义的人也来市场买菜。但是,港口北部的居民并不会感到不方便,因为恬庄农贸市场可以满足北部居民的买菜需求。(景松)
江南建材商贸城:日成交额超过百万元
位于张杨公路后塍南侧的江南建材商贸城是省级建材批发市场,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350亩,总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经营门店1000余间。目前,江南建材商贸城的日交易额已经超过了100万元。
江南建材商贸城始建于1996年,原来位于金港镇滩上村,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凭着“科学管理、优质服务、严谨经营、诚信销售”,建材城创出了一条合理化、科学化的经营之路,同时吸引了美国美加华、日本TOTO、台湾和成、现代、广东冠珠等国内外知名品牌进驻设立经销点,成了远近闻名的集批发、零售于一体的专业建材城。
经过多年发展,江南建材商贸城的进驻客商日益增多,交易量也与日俱增,需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建材城,滩上村于202_年投资1.2亿元,在袁家桥村和封庄村易地兴建了新的江南建材商贸城。新的江南建材商贸城占地面积比旧建材城整整扩大了5倍,经营门店有1052间,而且每间门店的面积为63平方米,比原来的30.4平方米大了约1倍。江南建材商贸城分为高档产品展区、市场经营区、库区、临街商住楼、管理商务综合楼五大部分,同时还设置了市场管理、交通运输、饮食服务等配套功能。
江南建材商贸城常务副总经理张和平告诉记者,建材城的发展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众多实惠。目前,江南建材商贸城的门店已经全部有客户入驻,很多门店都会就近招聘营业员,估计可以为周边农村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而建材商贸城的发展也可以带动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产业的发展。现在大约有50多辆卡车和250多辆电瓶三轮车为江南建材商贸城提供运输服务,附近的300多个青壮年劳动力在江南建材商贸城找到了稳定的运输、装卸工作。另外,附近的村民还可以出租房子给建材商们居住或当仓库,房租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202_年,江南建材商贸城的年销售收入超过了2亿元。现在,江南建材商贸城的日成交额已经突破100万元,今年的销售收入有望超过3亿元。(小罗)
农村市场商机无限
建材市场、百货超市、连锁店……不知不觉中,原来在城镇才能看到的一些“市场”现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农村,为广大村民所熟悉。这说明,农村拥有广阔的市场。
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我国农村市场发展不断加快。据统计,去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以上,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农村与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幅度的差距,也由上年的4个百分点下降到2个百分点。有些地区,农村市场的增幅甚至还超过了城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不少措施,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而且能够稳定农民消费预期,扩大农民消费,并将由此推动农村消费增长,推动农村市场的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相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农村市场必将有大的发展。像农村的修路、建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需要消费大量的水泥、钢筋。而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消费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像家用电器,这些年在广大农村的普及程度虽不断提高,但和城市相比,仍有巨大的消费潜力,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农村家电消费的增长也有望大幅攀升。
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市场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这个问题值得好好研究。(笔鸣)
编后
本报精心策划、采写的港城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现在就要告一段落了。
当市场经济的建设达到一个高度时,国家适时作出了“以城促乡、以工补农”的决策,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为田野注入新的希望,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本报记者前一阵子走进农村,对港城的新农村建设作了一些考察,总的印象是我市通过工业化的积累、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已经具备了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和物质基础,这让人感到很欣慰。
由于所用时间有限,我们的观察与思考也许还不够深入,今后仍需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更深入的采访、报道。
最后,感谢市委组织部组织科、市委农工办发展科、市农业局科教站等部门对港城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采访组工作的支持。
第四篇:港城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新市场篇
港城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新市场篇
把推进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继续培育发展一批有规模、上水平、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交易市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摘自市委书记黄钦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妙桥羊毛衫市场:期待重振雄风
提起妙桥羊毛衫市场,不免让人生出几许感慨,感慨她昔日的辉煌和今日的冷清。
妙桥羊毛衫市场生意最好的时候是1995年、1996年。那时,妙桥羊毛衫市场有直达车来往50多个大中城市,热闹得“天天像过节”,日客流量达2.5万人,日车流量达1000辆次,每天卖出去的羊毛衫有10多万件,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
妙桥羊毛衫市场的火爆也极大地带动了妙桥的羊毛衫生产,那时的妙桥是木工扔掉斧头和锯子,泥瓦匠扔掉砌刀和小灰桶,纷纷加入羊毛衫生产大军的行列。到1996年,在妙桥从事羊毛衫加工的企业和个体户有8000来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从事羊毛衫的生产。他们中,有很多人在短时间内成了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
妙桥羊毛衫市场繁荣后,因此发财的人当然不仅仅是羊毛衫生产个体户。据介绍,有人在市场边放了一张钢丝床,每天到当地个体户那拿了一点货到市场卖,一年也能挣五六万元。就连管理停车场和公共厕所的人员,都发了一点小财。那时候的饭店、运输等第三产业就更不用说了。
然而好景不长,从1997年开始,妙桥羊毛衫市场摊位急剧减少,成交额急剧下降。对于羊毛衫市场衰落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是1997年国家银根紧缩大气候造成的,当年全国许多专业市场都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倒闭的。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外地劣质羊毛衫涌入市场,有些个体户缺工艺、技术,羊毛衫粗制滥造、质量下降等原因。
妙桥羊毛衫市场的衰落,对妙桥羊毛衫行业都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大量羊毛衫积压卖不出去,不少家庭羊毛衫作坊关门歇业了。痛定思痛,妙桥人认识到,市场可以带动产业,而产业的发展方向,又决定着市场的发展,没有能抗得住市场风雨的品牌,妙桥的羊毛衫便不可能健康发展。不少家庭羊毛衫作坊关门后,剩下的羊毛衫生产企业开始走上了品牌经营的方向,以质量拓展市场。
重振妙桥羊毛衫市场雄风是很多人的愿望。如今,张家港十大三产项目之一——塘桥国际针纺城全面封顶让大家觉得这个梦想就快变成现实了。
塘桥国际针纺城位于204国道妙桥路口,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与老的妙桥羊毛衫市场相比,地理条件、交通优势更加突出。塘桥国际针纺城在布局和设计上也突破传统的模式,交易区为针纺城主体部分,由针织、毛纱、纺织原料和纺织机械四个部分组成,它以新型第四代市场的规划标准进行建设,采用门店式布局,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摊位布局,设计独特,功能齐全,全力保证交易效率。塘桥国际针纺城的定位是:以羊毛衫、针纺服装、内衣批发为核心,以轻纺原料、针纺机械为辅,立足全国、走向国际,创建一座集产品展示、电子商务、科技开发、生产加工、物流配送、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商城,打造成为国家针纺产品生产基地、华东地区针纺产品交易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会展中心、技术交流中心、行业人才中心和针纺产品出口基地。
并镇后的塘桥镇是全国著名的纺织生产基地,相信塘桥国际针纺城不仅可以为纺织业提供产品销售和原料采购的平台,还将繁荣当地三产、致富当地百姓。(高山青
罗景松)
港口农贸市场:办喜酒的菜都能买到
港口农贸市场易地新建后旧貌换新颜,占地面积达到了10亩,拥有70多个固定摊位和70多个自产自销摊位,各种鱼肉蔬菜品种繁多,家常菜应有尽有,就连农村办喜酒需要的菜也都能买到。
和固定摊位相配套的是自产自销摊位,自产自销摊位每段长约1米,主要是为了方便当地老百姓卖菜,每个自产自销摊位每天象征性地收取5角钱摊位费。附近农村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家里多种了一些菜,就拿到市场上卖一点钱,既方便又实惠。
另外,新建的港口农贸市场还加强了蔬菜残留农药检测室的人员和机器设备配备,确保港口居民都能吃上放心菜。
据港口农贸市场的负责人介绍,新的农贸市场向南移了几百米,对港口南部的居民来说,买菜更方便了,有些家住常熟大义的人也来市场买菜。但是,港口北部的居民并不会感到不方便,因为恬庄农贸市场可以满足北部居民的买菜需求。(景松)
江南建材商贸城:日成交额超过百万元
江南建材商贸城始建于1996年,原来位于金港镇滩上村,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凭着“科学管理、优质服务、严谨经营、诚信销售”,建材城创出了一条合理化、科学化的经营之路,同时吸引了美国美加华、日本toto、台湾和成、现代、广东冠珠等国内外知名品牌进驻设立经销点,成了远近闻名的集批发、零售于一体的专业建材城。
江南建材商贸城常务副总经理张和平告诉记者,建材城的发展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众多实惠。目前,江南建材商贸城的门店已经全部有客户入驻,很多门店都会就近招聘营业员,估计可以为周边农村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而建材商贸城的发展也可以带动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产业的发展。现在大约有50多辆卡车和250多辆电瓶三轮车为江南建材商贸城提供运输服务,附近的300多个青壮年劳动力在江南建材商贸城找到了稳定的运输、装卸工作。另外,附近的村民还可以出租房子给建材商们居住或当仓库,房租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202_年,江南建材商贸城的年销售收入超过了2亿元。现在,江南建材商贸城的日成交额已经突破100万元,今年的销售收入有望超过3亿元。(小罗)
农村市场商机无限
建材市场、百货超市、连锁店……不知不觉中,原来在城镇才能看到的一些“市场”现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农村,为广大村民所熟悉。这说明,农村拥有广阔的市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不少措施,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而且能够稳定农民消费预期,扩大农民消费,并将由此推动农村消费增长,推动农村市场的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相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农村市场必将有大的发展。像农村的修路、建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需要消费大量的水泥、钢筋。而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消费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像家用电器,这些年在广大农村的普及程度虽不断提高,但和城市相比,仍有巨大的消费潜力,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农村家电消费的增长也有望大幅攀升。
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市场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这个问题值得好好研究。(笔鸣)
编后
本报精心策划、采写的港城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现在就要告一段落了。
当市场经济的建设达到一个高度时,国家适时作出了“以城促乡、以工补农”的决策,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为田野注入新的希望,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本报记者前一阵子走进农村,对港城的新农村建设作了一些考察,总的印象是我市通过工业化的积累、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已经具备了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和物质基础,这让人感到很欣慰。
由于所用时间有限,我们的观察与思考也许还不够深入,今后仍需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更深入的采访、报道。
最后,感谢市委组织部组织科、市委农工办发展科、市农业局科教站等部门对港城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采访组工作的支持。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湖南农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姓名: 姚城镇学号: 院专业班级:电话: 4632047指导教师: 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安徽省舒城县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
姚城镇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202_级 生物工程1班)
前言:
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是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建设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实力、解决农民最关切的实际问题为着力点,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农村改革
近年来,舒城县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以食品、茶叶、林产品等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项目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农业产业化,改善农村生产条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农民生活宽裕,开辟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目前,全县境内招商引资涉农项目200万元以上规模148个,引进资金规模174992万元,实际到位资金66389.5万元。其中:省外项目300万元以上规模12个,到位资金13828万元,县外省内项目200万元以上134个,到位资金52001.5万元。其主要做法是:
一、以茶招商,促进茶业产业化
1、引入茶叶种植加工项目,以“企业+基地”、“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以茶引资超过9500万元,目前该县的茶叶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绿色生态产业链。全县茶叶加工企业已达到50多个,202_年干茶总量达202_吨,茶叶产值达2亿元,农民人均来自茶叶的收入就有200多元,通过发展茶产业,使农民得到实惠。
2、引资发展茶叶深加工企业,促进茶产业化升级。该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投资总额1600万元的安徽舒绿茶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绿茶、有机茶、特种茶、名优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公司拥有“兰草”和“舒绿园”牌注册商标,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湾,出口欧盟、非洲、日本、美国,年产销干茶1000吨,出口创汇100万美元,创利税近百万元。公司下设舒绿茶业精制厂和六个茶叶初制厂,在舒城县茶叶主产区建立2万亩的茶叶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和6万亩的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是
六安市最大、安徽省较大的集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的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
3、发展茶叶贸易,为茶产业发展提供服务。该县还计划引进资金建设总投资1000万元的晓天、河棚 等茶叶专业市场,为农民发展和壮大茶产业提供产、供、销全方位发展服务;
4、大力开展“兰花茶”招商宣传推介,打响“兰花茶”品牌。通过举办茶叶能手比赛,在北京、上海、合肥等全国一些大都市举办茶叶推介会、参加国际茶文化节等形式对茶叶进行推介,随着品牌的打响,茶业招商的成功推进,招商引资将为全县茶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茶产业已经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
二、发挥资源优势,引进工业项目
该县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引进林板、林化等林产品工业和粮食加工业,推动区域经济良性循环。全县粮食加工业的发展,拉动了市场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粮食产量提高反过来又促进粮食加工业的发展。在粮价走高预期下,全县农民在市场驱动下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优质大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全县202_年优质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0万亩,比上年增加5万亩,农民积极性也不断提高。粮食加工业的引进和发展,首先破解了卖粮难问题,202_年以来,没有出现卖粮难问题,彻底摆脱了粮食卖不了、储不下、运不走、补不起的难题。加工业发展还带动了种粮效益的提高。过去多年粮食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近年来,在粮食加工业的拉动下,虽然粮食连年丰收,但粮价稳中有升,种粮效益明显提高。粮食加工业的发展也拓宽了农民转移就业的空间。全县青云、友勇、大海等20多家粮食加工企业,直接和间接吸纳农村劳动力1.2万人,同时还壮大了地方经济总量和财政实力。202_年成功引进台湾佳易木制品公司、东信林板加工等10多个投资9000万元的林板一体化项目,带动速丰林发展基地近10万亩。随着这些重点项目的引进、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后将惠及全县人民,农民将实现增收500元以上,这些项目正以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直接拉动农村经济大发展。
三、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1、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千人桥、杭埠等乡镇交通便宜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近年来该县成功从江浙引进夏星、帅旺等食品生产企业带动了全县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夏星集团通过从欧洲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聘请国内知名的食品专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独特的生产工艺,生产各种西式冷冻肉制品(汉堡)、面包糠、鸡精等产品,远销江苏、上海、北京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年创产值超亿元、利税202_多万元。解决当地农村富余劳力1000多人就业,带动10000多个农户增收,实现了“企业发展壮大,农户养殖致富”的双赢目的。
2、该县将引资发展服装产业作为今后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盘子中关键的一只棋子。已成功引进的浩缘朋集团有限公司,是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品牌经营制衣企业。公司成立于1996年,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下设安徽浩缘朋制衣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浙江平湖分公司、天津分公司等四个子公司。公司经过十年来的发展,固定资产达1亿多元,员工近202_人,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劳动密集型项目的成功引进,将基本解决该县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依托水电资源,吸引客商投资兴建水电项目
近年来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2亿元的利霖电站、润乡电站、金源电站、三湾水电站、西河电站等,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后总装机容量超过10万千瓦。通过引资兴建水电站,在发展电力经济的同时,更加有力地保证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促进项目辐射乡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上万亩农田的灌溉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得到改善,有效地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发展迫切要求解决的水利基础设施问题。二是兴建水电项目许多附属工程如码头、便民路桥、以及库区形成后险滩恶滩的消除,交通条件也随之改善,直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通过新农村建设,舒城县经济及人民素质得以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深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篇二: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关于颜莲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班级:机096姓名:陈瑞 学号:0910012171 调查地点:江苏省泗洪县颜莲村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 采访村委干部 走访村民 网站收索 图书查阅法 调查时间:202_年8月10日—202_年8月20日
报告正文: 为及时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人利用暑期时间对家乡颜莲村进行了一番调查,现将此次调查的情况总结如下: 颜莲村位于宿迁市泗洪县陈圩乡,距乡中心三公里,全村全部是农业人口。青临线穿境而过,交通较为便利。全村分为10个村民小组。
一、新农村建设现状 1.生产发展 近几年来,我村村民对产业结构做出了调整。其中,种植业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水稻种植上,西瓜,黄豆,玉米等多种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资料显示,10年我村水稻种植面积比例为72%,11年为68%,12年则下降到了64.3%。我村实行黄豆、玉米套种方式,既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又便于加强管理,提高了产量。我村的养殖业也蓬勃发展,不少村民都自建养殖场,饲养鸡、鸭、鹅、鱼等。不仅如此,由于颜莲村的交通较为便利,不少外村村民也来到我村建立养殖场,使得颜莲村养殖业初具规模。2.精神文明建设
自202_年国家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以来,颜莲村村民参合率每年都达到95%以上。每个村民小组都设有卫生所,村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自202_年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以来,我村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达到98%以上。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逐步现代化,教师的学历、综合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村委会还不定期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包括食品卫生、用电安全、防火防灾等。
3.基础设施建设
调查发现,颜莲村村委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颜莲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10个村民小组已全部通了进村道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和砖渣路,其中水泥路已占了将近80%。11年全村硬化村内道路1.2公里,村内道路硬化程度已超过75%。全村自来水管系覆盖率已达到80%。以政府出资一部分,村民出资一部分的方式,部分村民建起了沼气池,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也使得农村农作物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11年该村新建桥梁一座,修葺桥梁两座,使村民的出行更为便利。4.生活水平的改善
颜莲村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余外出打工,种植业和养殖业。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机械化程度的相对提高,村民的收入逐年上升。资料显示,09年村民年人均收入为1120元,10年则升高到1568元,11年增至2578元。大部分村民家中已配备了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化电器,2/4的村民家中都购买了摩托车或是三轮摩托,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5.组织建设
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干部平均年龄进一步年轻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村务更为公开,并且不再是简单的流于形式。村委会换届选举更为民主,公开,村民选举热情大为提高。村里重大决定决策主要由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决定。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农业生产水平还较低
由于地形、气候条件限制,农村地区生产难以实现大规模化、机械化、集成化,生产方式总体还停留在传统的粗放生产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的是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也不高。
2.农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由于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尚未健全,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不尽规范,农民驾驭市场、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3.农村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虽然村里有小学,但由于师资力量,学习环境,教师责任心等问题,导致农民一般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县城甚至县城以外的地方接受教育,造成农村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资料显示,75%以上的农村小学,68%以上的乡镇初级中学,生源状况不容乐观。4.农村土地日益减少 由于村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部分村民们都在自家土地上建新房或养殖场,侵占了大量土地。另外,由于各种公路的铺设,也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因此,农村的土地资源日益减少。
5.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由于历史原因,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力都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多为年龄较大或年龄较小的老人或儿童,也造成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整体偏低。6.农村社会保障需要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有了很大进步。但仅靠现有的保障机制和救助制度还不能满足人口庞大的农村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2.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坚持种水稻为主,其他经济作物共同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抓好粮食、果业、养殖业基地的集约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
3.搞好农民技能培训,引导返乡创业
加大转移培训力度,突出抓好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由素质低、技能差的劳动力向高素质、高技能转变。一方面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另一方面,抓好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工作。鼓励农村劳动力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手工加工业等,就地就近消化富余劳动力。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带技术、带经验返乡创业,发展本地经济。制定完善的优惠配套政策,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开辟“绿色通道”。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国来说是个重要、艰巨的课题,它不仅仅是关系农村和占全国绝大多数比例的农民的事情,在资源紧张的当今中国,也与城市和城市居民紧密相关,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应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新农村建设同时关系着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多个层面,关系着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作为一个大学生,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看到了农村建设的新变化、新希望,为此我感到十分的欣喜和自豪。同时,也看到发展中的不足,但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问题必将解决,新农村建设必将创造新的辉煌!篇三:赴苏州、杭州学习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赴苏州、杭州学习新农村建设的考察报告
11月2日至5日,我非常有幸参加了镇政府组织前往苏州、杭州等地的新农村建设参观学习。此次考察活动由镇委委员带队,重点参观考察了昆山市张浦镇金华村和巴城镇绰墩山村,并得到了昆山市农业局有关领导大力支持和全程陪同。这次随团考察使我收获颇多、见识大增,也给我在思想上、工作中带来了不少启发。
身临其境,走近金华和绰墩山
踏入张浦镇金华村,顿觉空气新鲜、绿树成萌,真不愧于是一个“村在树中,树在村中”的生态优美新农村。特别是该村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模式令人印象深刻,集中了行政管理、日常便民、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社会安全、党建活动于一体,即节约成本又方便群众,同时环境优美,使工作人员和村民都处于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金华村面积虽仅有3.4平方公里,但人口总数却有3591人,各村民就业涉及农业养殖、商贸加工和餐饮服务等行业,村内交通便利,人人安居乐业。
巴城镇的绰墩山村则以6500年前的马家浜菘泽、良渚、马桥各个文化时期创造的古代文明的遗迹闻名,又紧临阳澄湖,是昆山市、苏州市及江苏省和自然保护区和古文化保护遗址单位。在新农村建设中,主要是以保护古村文化和发展古村经济
为主题,各项硬件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以餐饮为主的旅游服务业经济更是蒸蒸日上,同时以阳澄湖特色水产业引导村民发展种养殖业。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村民自治模范村、昆山市农村综合整治先进单位、昆山市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辨色识香,解读金华和绰墩山
金华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拆除、整治、改造”为抓手,以“硬化、美化、绿化、亮化”为目标,制定总体规划,按要求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拓宽发展思路,努力实现产业富民,为构建和谐村庄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该村主要干部还向我们介绍了发展规划,描述了202_年村里的“软、硬”指标,软指标是从精神生活、文化教育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全面提高村民素质,向城市化发展;硬指标即村集体收入将超1500万元,村民纯收入将达到25000元左右。现在村里的物业水平达到67.5%,两年后我们将实现100%,实现家家有物业、家家有股份、家家有分红。绰墩山村党委则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为第一导向,立足本村实际,建设“渔家灯火”市场,形成特种水产养殖、餐饮、加工、销售产业链,为村民创业致富提供发展平台。同时围绕阳澄湖水产品做足文章,形成了特色鲜明、惠及村民的水产品产业链,建设富有特色的自然水果园林区、有机蔬菜园区、生态养殖园等系列高效种养业,并形成产业链,为构建和谐村庄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
学以致用,参观考察后的启示
纵横对比两个村庄的发展模式,即有共同点又有区别,共同点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同点则是各有侧重,完全因地制宜发展村里的相关产业。从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来看,这两个村其实还不如我镇的任何一个社区的综合实力强,但从他们因地制宜新农村建设中,仍给了我不少启示。
一、坚持学习,增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从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水平上更上一层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自己分管的农业范围内扎实工作,尽力做出成绩。
二、定位自己,始终贯彻上级的正确领导。首先要做好村干部的角色特点,正确评判自己,既不能妄自菲薄,更要防范目空一切。同时常怀敬畏之心,群众相信我,就要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让自己所作所为对得起乡亲。
三、积极创新,改变工作方式和方法。时代在变化,人们的要求也在变。不断创新,力求工作有实效是农村干部应具备的素质。我们参观的两个村庄领导干部就是积极利用生态优势的创新发展理念取得了相应的成绩。
四、具体工作中,积极改善人居环境,从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整洁、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借鉴他们的优秀做法,进一步配合做好我社区、我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