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索思考
编辑:紫竹清香 识别码:17-1139888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5 11:38:07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索思考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索思考

摘要: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必然。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在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突破口,不断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发展。本文以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例,对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校园网探索思考管理

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我校于202_年8月新建落成。学校建有广播、电视、投影、计算机网络等系统组成的多媒体教育教学系统,校园网络基本覆盖了学校的所有教学科研场所、办公场所及其它场所。202_年学校启动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现已基本实现网上教务管理、网上办公、网络资源管理、网络电视、设备管理、电子图书馆等。并于202_年底被评为市首批“数字化校园”称号,学校还被评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在学校领导和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和推广下,数字化校园已渗透在办公及学校管理、教学教研、家校互动、学校后勤服务等各个领域中;当然,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涉及到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根据我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我们对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索思考,通过这些思考,能加深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认识,使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少走弯路,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的探索思考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一个总体规划。一个学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各个应用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但应用与应用之间有相互的功能依赖或信息依赖关系。如果没有总体规划,各个应用又会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应用与应用之间的信息交换十分困难,校园网上数据的一致性和信息共享问题难以解决。有了总体规划,学校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人力情况,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完成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整个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工作将围绕着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而展开。所以在建设规划上要牢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宗旨:以“师生为本”的建设指导思想,围绕校园资源、管理、服务三个要素来建设 “数字化校园”系统,构建学校数字化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目的。

1、思想规划:学校领导及师生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重要性,学校主要领导将直接负责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对有关工作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同时明确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信息人员的职责;进一步做好学校信息技术的培训及普及工作,深层次地全面提高学校师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和意识,使用数字化校园的各项应用真正发挥实效。

2、建设规划:既要有长期目标又要有分步走的目标。长期目标是一个趋势,是方向,是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不懈的追求。在这个方向上,需要一些分步目标,在分步目标的实现中壮大自己。我校在建设规划时,根据市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第二个层次上,并对照四星级学校的信息化要求,立足本校,借鉴高校在这方面的规划,制定出适合学校校情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的探索思考

由于对信息技术存在认识误区和数字化校园整体应用水平的低下,所以在中学校园网建设的初期,普遍带有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由于中学学校的特殊性,在硬件投入这一块主要以财政投入为主,学校辅以一定的资金。我们这里所说的建设模式主要是软件建设的模式,使得现有的硬件发挥其最大的效益。软件建设首先要明确两个要点:一是让软件系统来适应我们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二是先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就目前软件建设模式而言,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自建模式,这种模式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学校的资金,所搭建的数字化平台适用性强。但这种模式也有其致命伤:平台开发的深度与可扩性受到学校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制约。就其中学而言,这一条路只适用一些信息技术发达的地区和学校,对中学校园网络建设模式没有其推广价值。我校地处苏北,虽然是新建学校,硬件较好,但软件资源及人力资源还是无法达到自建模式的要求。二是拿来模式,利用市场上现有软件平台直接使用,这种平台一般价格都不菲。这种模式虽能快捷,方便建成数字化校园平台,但使用时间一长,就是发现该软件平台许多方面不能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符,要让学校的管理模式去适应它,且没有学校自己的特色,不能将学校的有限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三是合作模式。所谓合作是指利用一些高校或其它单位的信息技术资源,由学校和对方本着平等互利原则,由他们帮着我们使用完成原始软件平台(多模块、多接口式)的开发,由我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开发。学校利用此二次开发平台为对方提供第一手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验数据以及其它基础研究数据。然后对方根据提供的数据对平台再次更新。经过几次这样的螺旋式上升,最终达到双方满意。这一模式的要点就是要找到一个目标一致、有开发能力的合作伙伴。我校在开发软件平台时,与市电教站和红日软件开发公司达成一个三方的合同,利用市电教在数字校园建

设方面的经验和软件开发公司开发能力及我校本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开发出一套适合我校校情,且具有我校特色的数字化软件平台。

三、数字化校园应用的探索思考

“超前意识”和“应用导向”要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中的必备要素。数字化校园建设既要有超前意识,也要以应用为导向,应用始终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以建促用,以用促建,建用并举。笔者认为,中学数字化校园应用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典型与特色应用共存

典型应用常指一些基于网络、应用面广和技术相对成熟的服务系统,它会随着时间和技术发展而变化。中学校园网的典型应用有WWW服务、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传输服务、远程登录服务和电子公告牌服务等;现在的数字化校园逐步加入了一些管理信息系统,如财务管理、教务管理和无纸化办公系统等。那么中学在建设数字化校园时,应注意在确保典型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校园网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形成一套适应自己学校校情,有着自己特色的应用体系。如我校在完成市数字化校园标准和应用体系的基础上,着重开发属于自己的特色:校园设备网上报修、网络平台教研、课件平台等等。

2、倡导师生共建

师生是校园网络的使用者,师生的数字化应用水平也体现了一所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的高低。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师生参与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如网络管理、网页设计、课件制作、软件开发等。通过参加数字化校园建设,师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得到提高,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推动了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3、加强数字化应用培训,让教育信息资源通过多媒体参与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已成为现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但要了解、掌握现代教学资源,学会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应用的水平。青年教师是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进行多媒体教学的主力军,让他们掌握应用数字化的方法,给他们提供培训的机会,使他们通过校内外的培训,尽快提高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素质是十分必要的。我校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67%,针对这种情况,校教研室和信息中心组织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和参与国家级子课题《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培训负责部门。把培训形成一种的制度,把培训当作一项考核。使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大大增强,使教师从制作演示型课件的阶段转向以改变传统教和学方式转变为重点的阶段。同时也加强对教师网络化的人文教育,最终全方位营造学校教育的数字化环境,把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新方式全面引入各学科教学,建成实效的数学化学校。

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信息技术培训和考核,我校青年教师大多能比较熟练地自制多媒体课件,用于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优化教学过程。目前,学校任课教师100%会使用数字化进行教学和办公、35周岁以下任课教师都能独立开发本学科的教学软件、行政人员都可以运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对教师和学校各部门进行管理。许多教师在网上设立专业网站、博客,开拓学生视野,弘扬教师的个性和教学风格。

四、数字化校园管理的探索思考

数字化校园建设不单纯是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更是观念问题、管理问题和制度问题。有人说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实践中也发现,数字化校园建设遇到的最大障碍不是技术和资金,而是管理机制和体制的束缚。因此,管理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中学数字化校园管理首要问题是借鉴高等院校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我校领导牵头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规划、指导、协调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具体实施和协调都由信息中心负责。专门出台了《宜中数字化校园管理办法暂行条例》。学校还专门成立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督导小组,由校督导室牵头,联合信息中心、政教处和教务处经常性的对学校的各部门及教师在应用教育信息化方面进行核查,并纳入年终考核。真正做到有做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究,长期全面的进行督导。真正提升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效果。

通过学校数字化校园系统的建设与使用,我们认为,要建设好数字化校园系统,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一个部门的事。需要从规划、建设、应用、管理等各方面进行。由于时代在不断发展,应用在不断拓展,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也会不断修正。因此,数字化校园建设只有开始,没有结束。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探索思考。

参考文献:

[1] 雷宾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够建数字化校园

[2] 田昌鹏,钟增胜,曾理数字校园重在管理

[3] 史宝虹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的思考

[4] 李茂国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第二篇:数字化校园建设思考及方案

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数字化校园建设思考及解决方案

(初稿)

网络中心 202_-2-20

-***67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思考

1、数字化校园建设背景

在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普及的今天,信息化的浪潮正冲击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引发深刻的变革。教育信息化也是摆在教育领域面前的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现代化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数字化校园”已成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建设任务。以下结合我校实际,提出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具体方案,全面打造新形势下的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

2、数字化校园的特征

1)教育开放性。现代网络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教学突破了传统按时集中上课的约束,接受教育的时限也不再有学制的限制,衍生为终身教育。教育对象得到了拓展,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东西。

2)教学个性化。在数字化校园里,教师可以在任何位置展示课件,在线授课;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学习,查阅资料,参与讨论。

3)资源共享性。在数字化校园里,教育资源打破校际间、地区间、国家间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障碍,朝着共享化方向发展。

4)管理一致性。在数字化校园里,各部门拥有统一的管理平台,在校园的任一地点都可以网上办公,实现了管理数据的统一性、管理的实效性、管理数据的安全性,对学校的现代化管理将是一个质的提升。

此外,数字化校园还具有教育方式的自主性、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教育网络的智能性、师生关系的交互性和教育制度的创新性等多种特征。

二、数字化校园与传统校园的比较

1、数字化校园与传统校园的比较

空间拓展:网络课堂的概念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而是指网络环境中同时处于学习状态的学习者群体所处的网络空间、信息空间和虚拟空间,体现空间的开放性。

时间拓展: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安排学习时间,打破了学制、年龄、身份等限制,体现教育终身化。

教育对象拓展:除了学校内在册的学生外,可以向全社会开放教学资源、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体现教育全民化。

会引起管理方法及管理机制的变革,管理及运作中的抵触心理将会对数字化校园建设产生阻力,必须有相应配套政策,保证行政执行力度。

4、师资培训是关键。数字化校园的教育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因此要采取措施强化培训,使教师不但能够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技能,还要懂得如何有效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和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5、资源开发是重点。数字化校园的资源建设包括数字图书馆、学科资源库、科研信息库等,应该作为重点建设项目,资源建设是实现教育化、建构全新教育模式的重要源泉。

6、应用引导、改进流程。一方面,部门要针用户进行需求引导和培养,使建设的系统首先满足用户,达到使用目的;另一方面,要统一协调,建立面向全校的基础数据库、资源库等,资源共享、维护可靠、更新及时,提供有决策依据的数据仓库群。

7、加强风险规避。规避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风险,我校将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解决学校信息化中的实际问题,避免资金一次性投入过多或过少,增加保险度。

四、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意义

数字化校园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数字化校园较之传统校园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学创新。数字化校园将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激发创新。

1)教学手段的创新,数字化校园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获得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化为多种直观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率

2)为师生交互式教学提供超越时空的、开放交往的环境和心理交流的可能(E-mail、BBS、聊天室等),为教师提供更多个性化创新教学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1、我校数字化建设宏观方案

数字化校园的特点应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源共享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系统化。1)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主机、标准化教室等基础硬件和操作系统,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

2)应用系统建设。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是数字校园的核心。

3)个性化门户。包括部门及信息门户、个人工作平台,为用户提供与其身份相对应的个性化信息与服务,是数字校园的门面。

一卡多用。它可以作为借书卡、上机卡、就餐卡、医疗收费卡、洗澡卡、购物卡、门禁卡、存车卡等。它的广泛采用,使数字化、信息化气息渗入校园生活,让师生员工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7.校内资源平台免费下载。丰富服务器资源,通过提供web免费下载,方便了广大师生员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校园网络的安全。

8.VOD点播。在校园多媒体教学网中应用VOD技术,可以使校园多媒体教学网的交互性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室内通过电脑,利用投影机即可任意点播存储于主控服务器中的图、文、声、像等多媒体节目课件,真正做到“任意点播”、“即点即播”。学生也可在数字校园的环境中使用多媒体学习系统,到校园网上获取自己的学习信息。

除此只外vod点播系统还提供海量视频资源方便在业余时间,为学生及教职员工提供娱乐和放松的平台。

六、数字化校园建设网络改造方案及报价

1、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网络改造结构图

2、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网络改造华为报价

3、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网络改造锐捷报价

第三篇: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计划

石横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计划

数字化校园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象征,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到较高层次的标志,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计划。根据肥城市教育局在全市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试点活动,结合石横中学的实际情况,石横中学把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数字化校园建设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认真按照教育局的文件要求开展工作,采用先进的维思特数字校园平台,以加快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伐。

一、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指导思想:

以师生为本,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服务学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为重点,坚持以新的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先进且成熟的技术(维思特数字校园平台)来构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信息化的科研环境、信息化的管理环境、信息化的生活环境,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为教师施展才华搭建平台,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办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

通过全市数字化校园建设试点活动,完善校园网建设和教育教学应用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三、建设措施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基础设施、信息资源、重大应用、标准规范、法律法规、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国际交流等各个方面,渗透教育管理、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影响和决定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与走向。为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超常规的发展思路予以推进,才能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建设任务。

学校成立“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组织、计划、宣传动员、统筹协调等相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负责处理建设日常工作,落实领导小组交办的事项,负责制定“数字化校园”发展规划、“数字化校园”管理的有关制度、信息化管理与技术支持部门的管理规章制度与服务措施、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负责“数字化校园”的管理登记和维护记载,落实任务布置、工作检查、过程督查、经验总结和组织考评验收等工作,切实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任务。

(二)争取资金投入,保障建设需要。

积极争取上级对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支持,逐步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数字化校园”建设、维护和运行经费,重点实施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工程、教育电子政务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班班通”工程、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网络教育及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校安工程、重大技术攻关工程等,加快推进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机制,通过体制、机制、手段和政策的创新,拓展融资渠道,想方设法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努力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

(三)完善管理体系,保证建设质量。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需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工作计划《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计划》。必须加强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工程建设质量。为此,学校在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时,要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决策制度”、“学校信息化项目立项、监理、初验、终验的全过程项目监管制度”、“招投标及纪律制度”、“目标责任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

学校将建成学生学籍与成绩、师资与教学、设备与校产、人事与劳资、财务、科研、公文、图书等数据库;建成学校办公管理、教务管理、科研管理、教职工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宿舍管理、图书管理、设备与校产管理、学籍管理、学生资助管理、学生成长档案管理、家校联谊等系统;建成学校独立的校园门户网站,实现学校信息通过校园网站对外发布,实现家校信息网上互动交流。

(四)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建设人才。

“数字化校园”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人。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切实采取措施,有计划地开展对干部、教师、技术人员师资信息能力培养培训工作,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在县内外及校内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与应用方面的讲座、研讨、培训、交流等活动,建立学生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网上学生宣传阵地,用信息化手段支持教学模式创新,以课件、网络辅助教学、网上独立课程等形式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使学科资源覆盖率达90%以上(其中优质资源占30%以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合格率达100%,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合格率为95%以上,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率达到100%,教师对资源库的使用率达90%以上。学科教学中有学生直接运用网络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和软件进行学习的课程和学习内容,鼓励教师开发特色资源,创建专题学习网站、学科网站、教师博客、学生博客、课件制作素材库,组织优秀教师开发、建设优质的校本教学资源,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各类信息技术活动,积极参与各级信息技术应用比赛活动,学校每学年有1个以上市县级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有2个以上校级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学校每年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分批培养各岗位的技术人员,使每位教师均达到一专多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确保“数字化校园”建设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

(五)建立奖惩机制,完成建设任务。

为确保“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学校将建立“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任务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对相关责任人实行目标考核,并纳入教师考核、评优评先和评职晋级之中。

四、总体目标

从202_年3月-202_年3月底,拟用1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数字化校园”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其主要目标是:

1、提出并确定“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制定“数字化校园”的信息标准与应用标准,以及各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

2、建立全校的电子身份体系,使用统一的电子身份体系为各种网络应用系统服务,使全校用户在所有的网络应用系统中都使用统一的电子身份,保证用户电子身份的唯一性、真实性与权威性;

3、建立全校的网络安全体系,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的安全以及关键业务部门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4、依托江苏维思特软件有限公司的软件“数字化校园平台”努力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

5、建立一个统一的个性化门户,为校园网上的所有用户提供单一的访问入口点,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应用平台,为各类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6、在网络平台不断升级完善、确保校园网络高效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重点完成校园网平台下网络信息化的全方位应用,构建一个具有渠中特色的数字化空间,拓展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扩展传统校园功能;

7、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整合环境、资源和活动信息,构建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最终实现我校教育过程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试点活动中,石横中学将进一步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校园网络环境。建立公共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功能齐全的教学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提高全校师生信息化水平素养,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第四篇:北京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

北京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

一、数字化校园的含意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最先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此后,数字化概念被全世界普遍接受,所以就引伸出了数字城市、数字校园、数字图书馆等各种概念。那么,数字校园的含意到底是什么?我们认为:第一,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这是基础建设工作;第二,运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使这些信息资源能够有序的运转,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第三,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拟大学,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

二、北京大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发展

1、校园网建设

校园网的建设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北京大学校园网建设经历了1989—1996年的起步阶段、211建设阶段以及985建设三个阶段。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光纤网覆盖了学校的168座楼,铺设光纤100多公里。全部覆盖了教学、科研、管理办公室和学生宿舍,部分覆盖了家属宿舍。现在全校校园网的范围内共有30000个信息点,联网的计算机是24500台,另有1900户电话入网用户。校园网采取的是三层交换结构,即主干交换(1000兆以太网和622兆ATM的混合)、区域交换、楼宇交换(千兆进楼、10-100兆自适应进桌面)。上图是北京大学校园网逻辑图。

作为有线校园网的补充,我们于202_年6月以校园内有线局域网为依托,全面开通了校园无线网,这是全国高校中第一个覆盖整个校园的校园无线网。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将校园网络延伸到不易部署网线而移动用户又较多的公共区域,如会议大厅、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办公室、学生宿舍,以及校园内一些开阔区域,如未明湖边、草坪周边等地方,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连机上网的要求,改善我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环境,为数字校园建设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无线网采用的协议是802.11B,带宽11M,接入点250个,无线网全面开通以后,在北大校园内又增加了3000-4000个入网的信息点。

当然校园网的建设还有大量的工作,如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网上流量的增加,主干网还要升级,网络接入范围也要扩大;建立以病毒防范、黑客防范、故障监测和故障报警等为内容的校园网安全体系;校园网上信息的存储、后援及容灾系统等。

2、数字图书馆

有了校园网络建设的基础后,就要有各种各样的应用。对于高校来讲,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最重要的应用。北京大学从美国引进了SIRSI图书管理系统,支撑我们传统图书业务,管理了百万书目。图书馆的网页有全文检索、学位论文提交和检索、古籍拓片检索、视频点播等。数字性文献索引数据库覆盖全校相关的专业,全文期刊近2万种,已经投入运行多年。同时,教育部的文献保障体系CALIS的中心也在北大,CALIS已经实现了几百万的书目期刊数据库的共享。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还要进一步的发展,如还要建立有较大规模服务能力的系统化的数字图书馆应用平台;充实文献资源库;优化图书信息资源配置,建立完善的分馆综合文献保障系统;Sirsi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硬件的更新及扩展,满足数字图书馆业务扩充的需要等。

3、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数字校园的基础,它除了对提高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以外,校园网上的许多应用都依赖它提供信息。北京大学在校园网络环境下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起步于1992年,经过10年的努力,目前,由自己开发并在校园网上投入运行的已经有17个系统:

1)校内信息服务系统 2)办公自动化系统

3)本(专)科生教务系统 4)人事管理信息系统 5)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6)学工部管理信息系统 7)外事管理信息系统 8)综合查询与统计系统

9)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 10)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11)成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12)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13)保卫部管理信息系统 14)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15)研究生网上招生系统 16)新一代图书馆信息系统

17)基于用户的园区网络计费系统 这些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覆盖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了全校范围内的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为促进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17个系统里,前9个已经通过了由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系统的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同类系统的领先地位,建议在全国高校中推广应用。目前,全国已经有40多所兄弟院校不同程度的使用了我们这些系统,对高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以上这些系统我们有多种版本,尤其是教务系统,现在可以适用于学年学分制的,也可以适用于学年学分制向全学分制转化模式的,还可以适用于全学分制模式。

我们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上有几点体会:

1、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来推动;

2、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必须要有一支稳定的技术队伍;

3、对于学校在校园网上搞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解决方案。下图是北京大学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

4、开放式的教学实验环境

现在除了计算中心有600台机器供学生上机以外,各院系还有机房,整个学校大约有1000多台微机供学生上机实习

5、科学计算

任何高校都有大量的科学计算题目,学校引进了一台IBM RS6000 SP高性能的并行处理机,它由64个主频为375兆的CPU组成,构成了4个高结点,每个结点有16个CPU,这16个CPU共享16兆内存,每一个结点内置34G的硬盘,4个结点之间是通过1000兆的以太网进行数据交换,另外还外接有1000G的磁盘。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投入试运行,现在CPU的利用率基本上在50—80%。这也是数字校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领域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高性能计算的硬、软件资源要进一步扩充,网格计算的研究已在开展,要形成面向校内也面向社会开放的格局,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6、远程教育

现在校内有70多个网络多媒体教室,近8000个座位为北京大学的教学提供数字教学服务,改变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

202_年开始通过教育卫星(因为现在的教育网带宽不够)开通了部分专业的远程教育招生,这个发展速度很快,第一年招生700人,第二年招生1200人,目前的在校生人数已近20000人。目前我们的远程办学点遍及全国,已有31个办学点。

VOD课件点播系统提供了300多个课件的点播。

7、移动教育

我们研究开发了基于有线网和无线网的移动虚拟校园系统MVC,目前已经完成其中的关键技术的前期研究,并且在该成果上开发了大规模分布式的并行移动处理系统LDPM。

LDPM为校园内和校园外的用户提供了大规模的移动计算环境,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地点不间断的访问LDPM的信息。

基于LDPM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对北大校园的移动管理,教师、学生、服务人员可方便的交互和数据访问。已开发完成的系统有移动办公系统、移动BBS讨论系统、移动答疑系统、移动新闻系统、移动教室管理系统,其中移动教室管理系统正在试运行。

8、教育资源建设

我们研制的教学资源系统ERSON,是一个基于资源库的多功能教学系统平台,主要功能是为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提供方便的支持和服务。该系统的特点是:

1、支持多种教学模式(支持校内教学也支持远程教学);

2、支持流媒体的播放也支持交互式教学资源;

3、有效地对教育资源的版权进行保护;

4、课程课件内容完全代码化,课程课件的空间小,大大减少对网络带

宽的压力;

5、课件制作完全基于基本素材库,实现素材完全、细密度共享;

6、教师制作课件使用多种媒体,方便灵活多样,制作时间短;

7、学生可以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方便地使用课件、数字图书馆和

英特网等多种资源。

9、网络教学

这里的“网络教学”是指在校师生利用校园网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例如通过校园网进行课程点播或同步实时地网上课程(学术报告)直播,基于校园网的答疑系统和小组讨论(实时),通过校园网的作业提交以及多种形式的师生交流等。这些不仅是传统学校教学的补充,更是打破传统灌

输式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具有高度信息素养、良好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的新型人才所必不可少的,是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北京大学许多院、系都在大力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实验,尤其是名师名课的网络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0、其他应用系统

除了上述主要的应用系统外,还有其他的应用系统如:

1、档案系统已经开始使用,和各应用系统的接口已基本完成,北京大

学的历史资料数字化已经开始起步;

2、社区服务系统已经在北京大学校园网络环境下投入使用;

3、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它是指北京大学地下的网管系统,前几年 就投入了运行,可以查到北京大学地下铺设的电、气、水、暖和电讯通讯线路等资源信息。该系统需要进一步网络化;

4、校园卡系统目前处于调研阶段,近期将会正式启动;

11、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特点,在校园网上建设各种信息资源库

根据北大的学科建设特点,我们在校园网上不断地丰富资源,包括: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北大法律信息网、生物库检索系统、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经络科学数据库、化学信息网站、北大贵重仪器设备共享信息检索系统、《科学》杂志在线检索系统等等。其中《科学》杂志在线检索系统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投资,把美国Science杂志电子版在中国建的一个电子网站,这个网站就设在北大,每周五Science杂志的最新期 刊一出,我们的电子版马上就能得到,这样全国各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可以查到最新Science杂志的内容;在生物库检索系统中有一个欧洲分子生物信息网中国节点,这是该信息网在亚洲地区的第一个节点,该节点就建在北京大学,把欧共体在生物领域里所进行的一些科研成果放到它的库里,然后移植到我们这边来,现在这里面已经有几十个与生物信息有关的数据库,再加上北大生命科学学院自己的一些成果进去,这样形成一个比较强大的生物库。这对生命科学、农学、环境、医学、药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小结

综上所述,数字校园首先要抓基础建设,即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这是我们数字校园建设要做的首要任务。北京大学十多年来,在数字校园的基础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一步的工作应该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继续抓基础建设,如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和性能优化;各应用系统的进 一步完善、优化;扩展网络的应用领域,启动一些新的应用系统的研制和开发,真正实现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全面的数字化,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进行第一部分工作的同时,要开展第二部分工作,即要对校园网上所有信息资源的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校园网的任何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可以用不同的设备,根据自己的权限访问校园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的思考

1、问题的提出

1)、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一个总体规划。一个学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各个应用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但应用与应用之间有相互的功能依赖或信息依赖关系。如果没有总体规划,各个应用又会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应用与应用之间的信息交换十分困难,校园网上数据的

一致性和信息共享问题难以解决。有了总体规划,学校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人力情况,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完成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总体规划中尤其要注意各种各样规范的建立,包括基础设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规范、用户规范和信息化管理规程等。

2)、信息系统建设起来以后,原来的有车无路的问题解决了,但又带 来新的问题,网上的信息资源很丰富,但是交通混乱。所以这就急需要建立网络秩序,要建立政策法规。

3)、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会引起管理组织结构的重组。

4)、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包括各级干部在内的人们观念的变化、素

质的提高。人的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5)、由于数字校园建设,会带来利益的再分配,这种利益的再分配对

数字校园的建设会产生巨大的阻力。

6)、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一支具有一定数量的,稳定的技术队伍。

数字化校园建设,尽管涉及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个领域,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解决,但这些技术问题不是影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关键所在,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好以上六个问题对数字化校园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认为,数字化校园建设首先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来推动数字校园的建设,采取行政驱动和技术支持相结合的办法,以克服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重重阻力和困难。要想把数字校园建设好,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2、高等学校要建立CIO体系

所谓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可以叫信息主管或首席信息官或信息总监。政府的各个部门、各事业、企业单位都要有CIO这个岗位,负

责本部门,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所谓CIO体系,就是不仅国家要有从上到下一系列的CIO岗位,高校内部的各部处、各院系也应该有相应的位置。以CIO体系为核心,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我们认为:

1)、设置学校一级的“信息主管”

由校长或常务副校长兼任此职,以信息主管为主任,成立“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成员可以由学校的各主要职能部门如发展规划部、大学办公室、计算中心、图书馆、现代教 育技术中心等单位的领导以及校内主要职能部门(人事、财务、研究生、教务)的“信息主管”组成,还可以吸收校内的计算机学科和高等教育研究学科的教授、专家参加。这个管理机构的任务就是要制定总体规划、政策法规、各种规范、阶段性任务的下达和检查、经费的分配等。

2)、设置日常办公机构

大学办公室有一项职责必须明确,即“协助主管校长组织和领导学校的数字化建设”。大学办公室信息科配备有一定计算机技术背景的工

作人员专职负责这一工作,信息科就可以成为“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办公机构。

3)、组织保障

学校各部(处)、院系有一名负责人任本单位的“信息主管”,配一名有一定计算机技术背景的“信息网络管理员”协助

工作。他们的工作是在学校的领导下,在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指导下,完成与本单位有关的信息网络建设工作。

4)、有了组织保障,由大学办公室牵头,每年召开一次到二次全校性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会议,布置工作,总结交流经验,逐渐建立激励机制,表扬鼓励先进,促进各级干部的观念转变,形成大家都来重视数字校园建设的

局面。计算中心可以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技术培训,培训各单位的信息网络管理员,形成一支较为稳定的信息网络建设的技术骨干队伍。一个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没有一支稳定的技术队伍,即使有再好的方案、规划,也难以落实。

第五篇:北京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

北京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

202_-08-27 作者(来源): 闵行区教育信息中心办公室编选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 黄达武 宋式斌

一、数字化校园的含意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最先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此后,数字化概念被全世界普遍接受,所以就引伸出了数字城市、数字校园、数字图书馆等各种概念。那么,数字校园的含意到底是什么?我们认为:第一,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这是基础建设工作;第二,运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使这些信息资源能够有序的运转,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第三,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拟大学,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

二、北京大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发展

1、校园网建设

校园网的建设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北京大学校园网建设经历了1989—1996年的起步阶段、“211”建设阶段以及“985”建设三个阶段。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光纤网覆盖了学校的168座楼,铺设光纤100多公里。全部覆盖了教学、科研、管理办公室和学生宿舍,部分覆盖了家属宿舍。现在全校校园网的范围内共有30000个信息点,联网的计算机是24500台,另有1900户电话入网用户。校园网采取的是三层交换结构,即主干交换(1000兆以太网和622兆ATM的混合)、区域交换、楼宇交换(千兆进楼、10-100兆自适应进桌面)。

作为有线校园网的补充,我们于202_年6月以校园内有线局域网为依托,全面开通了校园无线网,这是全国高校中第一个覆盖整个校园的校园无线网。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将校园网络延伸到不易部署网线而移动用户又较多的公共区域,如会议大厅、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办公室、学生宿舍,以及校园内一些开阔区域,如未明湖边、草坪周边等地方,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连机上网的要求,改善我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环境,为数字校园建设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无线网采用的协议是802.11B,带宽11M,接入点250个,无线网全面开通以后,在北大校园内又增加了3000-4000个入网的信息点。

当然校园网的建设还有大量的工作,如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网上流量的增加,主干网还要升级,网络接入范围也要扩大;建立以病毒防范、黑客防范、故障监测和故障报警等为内容的校园网安全体系;校园网上信息的存储、后援及容灾系统等。

2、数字图书馆

有了校园网络建设的基础后,就要有各种各样的应用。对于高校来讲,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最重要的应用。北京大学从美国引进了SIRSI图书管理系统,支撑我们传统图书业务,管理了百万书目。图书馆的网页有全文检索、学位论文提交和检索、古籍拓片检索、视频点播等。数字性文献索引数据库覆盖全校相关的专业,全文期刊近2万种,已经投入运行多年。同时,教育部的文献保障体系CALIS的中心也在北大,CALIS已经实现了几百万的书目期刊数据库的共享。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还要进一步的发展,如还要建立有较大规模服务能力的系统化的数字图书馆应用平台;充实文献资源库;优化图书信息资源配置,建立完善的分馆综合文献保障系统;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硬件的更新及扩展,满足数字图书馆业务扩充的需要等。

3、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数字校园的基础,它除了对提高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以外,校园网上的许多应用都依赖它提供信息。北京大学在校园网络环境下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起步于1992年,经过10年的努力,目前,由自己开发并在校园网上投入运行的已经有17个系统:校内信息服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本(专)科生教务系统,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学工部管理信息系统,外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查询与统计系统,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成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保卫部管理信息系统,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生网上招生系统,新一代图书馆信息系统,基于用户的园区网络计费系统。

这些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覆盖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了全校范围内的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为促进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17个系统里,前9个已经通过了由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系统的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同类系统的领先地位,建议在全国高校中推广应用。目前,全国已经有40多所兄弟院校不同程度的使用了我们这些系统,对高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以上这些系统我们有多种版本,尤其是教务系统,现在可以适用于学年学分制的,也可以适用于学年学分制向全学分制转化模式的,还可以适用于全学分制模式。

我们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上有几点体会:

1、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来推动;

2、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必须要有一支稳定的技术队伍;

3、对于学校在校园网上搞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解决方案。

4、开放式的教学实验环境

现在除了计算中心有600台机器供学生上机以外,各院系还有机房,整个学校大约有1000多台微机供学生上机实习

5、科学计算

任何高校都有大量的科学计算题目,学校引进了一台IBM RS6000 SP高性能的并行处理机,它由64个主频为375兆的CPU组成,构成了4个高结点,每个结点有16个CPU,这16个CPU共享16兆内存,每一个结点内置34G的硬盘,4个结点之间是通过1000兆的以太网进行数据交换,另外还外接有1000G的磁盘。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投入试运行,现在CPU的利用率基本上在50—80%。这也是数字校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领域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高性能计算的硬、软件资源要进一步扩充,网格计算的研究已在开展,要形成面向校内也面向社会开放的格局,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6、远程教育 现在校内有70多个网络多媒体教室,近8000个座位为北京大学的教学提供数字教学服务,改变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

202_年开始通过教育卫星(因为现在的教育网带宽不够)开通了部分专业的远程教育招生,这个发展速度很快,第一年招生700人,第二年招生1200人,目前的在校生人数已近20000人。目前我们的远程办学点遍及全国,已有31个办学点。

VOD课件点播系统提供了300多个课件的点播。

7、移动教育

我们研究开发了基于有线网和无线网的移动虚拟校园系统MVC,目前已经完成其中的关键技术的前期研究,并且在该成果上开发了大规模分布式的并行移动处理系统LDPM。

LDPM为校园内和校园外的用户提供了大规模的移动计算环境,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地点不间断的访问LDPM的信息。

基于LDPM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对北大校园的移动管理,教师、学生、服务人员可方便的交互和数据访问。已开发完成的系统有移动办公系统、移动BBS讨论系统、移动答疑系统、移动新闻系统、移动教室管理系统,其中移动教室管理系统正在试运行。

8、教育资源建设

我们研制的教学资源系统ERSON,是一个基于资源库的多功能教学系统平台,主要功能是为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提供方便的支持和服务。该系统的特点是:

1、支持多种教学模式(支持校内教学也支持远程教学);

2、支持流媒体的播放也支持交互式教学资源;

3、有效地对教育资源的版权进行保护;

4、课程课件内容完全代码化,课程课件的空间小,大大减少对网络带宽的压力;

5、课件制作完全基于基本素材库,实现素材完全、细密度共享;

6、教师制作课件使用多种媒体,方便灵活多样,制作时间短;

7、学生可以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方便地使用课件、数字图书馆和英特网等多种资源。

9、网络教学

这里的“网络教学”是指在校师生利用校园网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例如通过校园网进行课程点播或同步实时地网上课程(学术报告)直播,基于校园网的答疑系统和小组讨论(实时),通过校园网的作业提交以及多种形式的师生交流等。这些不仅是传统学校教学的补充,更是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具有高度信息素养、良好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的新型人才所必不可少的,是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北京大学许多院、系都在大力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实验,尤其是名师名课的网络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0、其他应用系统

除了上述主要的应用系统外,还有其他的应用系统如:

(1)档案系统已经开始使用,和各应用系统的接口已基本完成,北京大学的历史资料数字化已经开始起步;

(2)社区服务系统已经在北京大学校园网络环境下投入使用;

(3)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它是指北京大学地下的网管系统,前几年就投入了运行,可以查到北京大学地下铺设的电、气、水、暖和电讯通讯线路等资源信息。该系统需要进一步网络化;

(4)校园卡系统目前处于调研阶段,近期将会正式启动;

11、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特点,在校园网上建设各种信息资源库

根据北大的学科建设特点,我们在校园网上不断地丰富资源,包括: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北大法律信息网、生物库检索系统、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经络科学数据库、化学信息网站、北大贵重仪器设备共享信息检索系统、《科学》杂志在线检索系统等等。其中《科学》杂志在线检索系统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投资,把美国Science杂志电子版在中国建的一个电子网站,这个网站就设在北大,每周五Science杂志的最新期刊一出,我们的电子版马上就能得到,这样全国各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可以查到最新Science杂志的内容;在生物库检索系统中有一个欧洲分子生物信息网中国节点,这是该信息网在亚洲地区的第一个节点,该节点就建在北京大学,把欧共体在生物领域里所进行的一些科研成果放到它的库里,然后移植到我们这边来,现在这里面已经有几十个与生物信息有关的数据库,再加上北大生命科学学院自己的一些成果进去,这样形成一个比较强大的生物库。这对生命科学、农学、环境、医学、药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小结

综上所述,数字校园首先要抓基础建设,即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这是我们数字校园建设要做的首要任务。北京大学十多年来,在数字校园的基础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一步的工作应该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继续抓基础建设,如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和性能优化;各应用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优化;扩展网络的应用领域,启动一些新的应用系统的研制和开发,真正实现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全面的数字化,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进行第一部分工作的同时,要开展第二部分工作,即要对校园网上所有信息资源的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校园网的任何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可以用不同的设备,根据自己的权限访问校园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的思考

1、问题的提出

(1)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一个总体规划。一个学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各个应用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但应用与应用之间有相互的功能依赖或信息依赖关系。如果没有总体规划,各个应用又会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应用与应用之间的信息交换十分困难,校园网上数据的一致性和信息共享问题难以解决。有了总体规划,学校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人力情况,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完成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总体规划中尤其要注意各种各样规范的建立,包括基础设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规范、用户规范和信息化管理规程等。

(2)信息系统建设起来以后,原来的有车无路的问题解决了,但又带来新的问题,网上的信息资源很丰富,但是交通混乱。所以这就急需要建立网络秩序,要建立政策法规。

(3)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会引起管理组织结构的重组。

(4)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包括各级干部在内的人们观念的变化、素质的提高。人的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5)由于数字校园建设,会带来利益的再分配,这种利益的再分配对数字校园的建设会产生巨大的阻力。

(6)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一支具有一定数量的,稳定的技术队伍。

数字化校园建设,尽管涉及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个领域,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解决,但这些技术问题不是影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关键所在,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好以上六个问题对数字化校园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认为,数字化校园建设首先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来推动数字校园的建设,采取行政驱动和技术支持相结合的办法,以克服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重重阻力和困难。要想把数字校园建设好,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2、高等学校要建立CIO体系

所谓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可以叫信息主管或首席信息官或信息总监。政府的各个部门、各事业、企业单位都要有CIO这个岗位,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所谓CIO体系,就是不仅国家要有从上到下一系列的CIO岗位,高校内部的各部处、各院系也应该有相应的位置。以CIO体系为核心,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我们认为:(1)设置学校一级的“信息主管”

由校长或常务副校长兼任此职,以信息主管为主任,成立“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成员可以由学校的各主要职能部门如发展规划部、大学办公室、计算中心、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单位的领导以及校内主要职能部门(人事、财务、研究生、教务)的“信息主管”组成,还可以吸收校内的计算机学科和高等教育研究学科的教授、专家参加。这个管理机构的任务就是要制定总体规划、政策法规、各种规范、阶段性任务的下达和检查、经费的分配等。

(2)设置日常办公机构

大学办公室有一项职责必须明确,即“协助主管校长组织和领导学校的数字化建设”。大学办公室信息科配备有一定计算机技术背景的工作人员专职负责这一工作,信息科就可以成为“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办公机构。(3)组织保障

学校各部(处)、院系有一名负责人任本单位的“信息主管”,配一名有一定计算机技术背景的“信息网络管理员”协助工作。他们的工作是在学校的领导下,在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指导下,完成与本单位有关的信息网络建设工作。

(4)有了组织保障,由大学办公室牵头,每年召开一次到二次全校性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会议,布置工作,总结交流经验,逐渐建立激励机制,表扬鼓励先进,促进各级干部的观念转变,形成大家都来重视数字校园建设的局面。计算中心可以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技术培训,培训各单位的信息网络管理员,形成一支较为稳定的信息网络建设的技术骨干队伍。一个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没有一支稳定的技术队伍,即使有再好的方案、规划,也难以落实。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索思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