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数学活动一篮水果
活动名称:一篮水果
活动目标:
能够进行5以内物品的分类计数。
活动准备:
1、装有玩具苹果、橘子、香蕉、梨、桃等的篮子;记录单1张。
2、分类盘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篮水果,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和样子。教师:水果篮中装有哪些水果?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记录单,与幼儿运用图画符号共同记录水果的特征,如:红色的水果/黄色的水果、表皮光滑的水果/不光滑的水果、圆圆的水果/不圆的水果等。
二、游戏:分水果。
1、出示水果分类盘,引导幼儿进行水果分类计数游戏。教师:把水果分别按照红色、黄色、光滑、不光滑,圆圆、不圆放在不同颜色的分类盘中,数数有多少。
2、幼儿进行分类操作游戏,教师重点指导分类计数错误的幼儿。
三、交流、分享。
组织幼儿交流分类计数结果,并与幼儿共同将结果记录
在记录单上。
四、操作。
指导幼儿先数数小刺猬身上果子有几个,然后画出相应数量的圆点。
第二篇:小班数学:水果接龙
小班数学活动:水果接龙
活动目标:
1、能观察、比较出相同的实物和形状,并将相同的接在一起,知道两边都可以接。
2、理解接龙游戏的规则,能按照要求,自主地进行接龙活动。
3、喜欢接龙游戏,感受活动的乐趣,并愿意不断地尝试。活动准备:
水果接龙卡一套,形状接龙卡一套。
剪下幼儿用书上的水果接龙卡、形状接龙卡和实物接龙卡,分别放在塑料小篓里。活动过程:
一、出示水果接龙卡,引发观察接龙卡的兴趣。
1、教师:水果宝宝来和我们做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水果宝宝呢?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
2、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它们的好朋友是谁呢?让幼儿明白苹果宝宝的好朋友是苹果、梨子宝宝的好朋友是梨子,……
二、学习水果接龙的方法。
1、教师:水果宝宝想和好朋友手拉手出去玩,谁愿意帮它们呢?
2、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水果接龙卡,并启发幼儿说说:为什么要找这个水果,让幼儿明确:将一样的水果接在一起,可以两边接。
三、幼儿操作活动。
1、水果接龙:观察材料上的各种水果,将一样的水果接在一起。边接边说:*水果和*水果手拉手。
2、实物接龙:引导幼儿观察材料上的实物,启发幼儿将一样的实物接在一起,鼓励幼儿边接边说:兔子和兔子手拉手。
3、形状接龙:观察材料上有什么形状,将一样的形状接在一起,并说一说:*形状宝宝和*形状宝宝手拉手。
四、讨论活动。
1、教师(出示形状接龙卡):谁愿意来帮助形状宝宝拉拉手?为什么这样接?
2、引导幼儿思考:后面不能拉手是可以怎么办?让幼儿知道接龙卡后面接不上去时可以在前面接。
3、表扬在活动中不断尝试、完成操作活动的幼儿。
第三篇:小班数学水果超市
小班数学《水果超市》
临漳县第一幼儿园 闫丽梅
小班幼儿活动能力、范围,及知识经验相对中大班幼儿要低、窄和贫乏,所以,在数学活动中,准备材料的选择上要近可能的贴近他们日常生活,是幼儿所熟悉的,也是他们所理解的。《水果超市》就是取材于幼儿所熟悉的生活经验,是他们常和家人做的一个社会性活动。在买水果的活动过程中,通过让幼儿按数买水果和按买的水果说出相应的数,将数学知识里的分类和数数融合其中。小班幼儿注意力不够集中、稳定,活动中情绪波动大,所以活动“水果超市”的过程采用游戏化的方式,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并在游戏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完成一定的数学概念。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按数取物、按物说数。(重点)过程与方法:情景创设法,操作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喜欢数学活动。
活动重点:感知数,会按数取物和按物说数。
活动难点:在轻松的游戏中让幼儿掌握主这节课的数学知识。流程:
参观水果超市,看看小朋友吃过哪些水果—按妈妈的购物卡买水果,完成妈妈交待的任务—老师送给小朋友礼物购物卡—按老师买的水果去超市买水果—帮超市阿姨点水果 活动准备:
1.将活动室布置成小形的水果超市,幼儿常见的水果实物若干种。
2. 自制购物卡若干张。(由水果图和数字组成)
活动过程:
1.带幼儿逛水果超市,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及味道。
(情景的创设,能吸引住幼儿,也让活动更显生活化,更具生动性。)
主要提问:小朋友吃过这种水果吗?知道它的名字吗?吃起来味道怎样?
2.操作活动:买水果;
A.帮妈妈买水果:有5名幼儿有妈妈给的购物卡,按购物卡上所画的水果种类和数量去水果超市帮妈妈买水果,买完以后要让其它幼儿帮忙看看帮妈妈买的对不对。(个别操作)(操作幼儿按数取物,其它幼儿则可按物说数)
B.老师买来水果,让幼儿去买和老师一样多的水果。(小组操作)(幼儿先按物点数,然后再按数取物)
C.老师给小朋友送礼物购物卡,一人一张,可以到超市买水果。(集体操作)
(再次练习按数取物)
(数学知识是从动作本身产生出来的,在数学活动中,让幼儿实际操作物体,让他们对物体施加动作,对他们学习数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小班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可以感知到数学知识。通过以上活动,幼儿能够很好的感知物体的数量,按物说数和按数取物幼儿在轻松的活动过程中就掌握了。)3.自制购物卡
让幼儿拿着自己的水果印笔自制购物卡,把自己想吃的水果图印到卡片上,想吃几个印几个。
(幼儿在自制购物卡时,在脑中会有数物结合的印像,也增强了幼儿活动的兴趣)
预期活动效果:
1.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并创设情景贯穿活动始终,游戏化教学,生动,有趣;
2.活动中幼儿充分“动“起来,人人有操作的机会,满足幼儿探索的需要。
3.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四篇:小班数学活动《给娃娃送水果》
小班数学活动《给娃娃送水果》说课稿
设计思路:
1、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感知抽象的逻辑关系。
2、运用情景游戏增强活动的操作性和互动性。活动目标
(1)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和一样多。(2)能边操作边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会按要求整理活动材料。
活动重难点: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和一样多。活动准备:
娃娃图片、苹果3个、葡萄3串、白班课件、小猫头饰3个,小老鼠头饰4个
黑板。活动流程:
接下来说一下活动流程,我的活动流程共分为四个环节:
一、图片激趣 感知数量。
二、情景游戏 一一对应。
三、白板互动 巩固练习。
四、角色游戏 回归生活 环节
一、图片激趣 感知数量
出示娃娃图片,激发幼儿兴趣,点数娃娃数量,感知3以内的数。环节
二、情景游戏 一一对应
在此环节中,我运用情景游戏“给娃娃送水果”,引导幼儿给娃娃一一对应的送水果,并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1、首先出示苹果,点数苹果的数量,然后给娃娃一一对应送苹果,比较娃娃和苹果那个多?那个少?还是一样多。
2、其次出示葡萄,以同样的方式,一一对应比较娃娃和葡萄哪个多?哪个少? 3最后比较苹果和葡萄的多少?并以简练的语言讲述操作结果。环节
三、白板互动 巩固练习
我在这个环节中以白板课件为依托,通过运用白板的拖拽、点击、连线等功能,玩“给小动物分食物”的游戏,有效的增强了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孩子们在层层递进的游戏活动中,一一对应比较多少,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哪个多”“哪个少”“一样多”。进一步巩固练习了一一对应比较物体的方法。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解决了活动重难点。环节
四、角色游戏 回归生活
我们都知道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最后一个环节我通过 “猫抓老鼠”的角色游戏,把幼儿带入情景,“一只猫抓一只老鼠,结果最后剩一只老鼠,比较猫多还是老鼠多?”让孩子们把从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应用于这个游戏活动中,由此抽象的逻辑关系可以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理解。这是整节课的高潮和升华部分,在高潮中结束整个教学活动。
活动亮点:
亮点一:白板交互 快乐学习。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白板的拖拽、点击和连线功能,制作适合小班幼儿的白板课件,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把枯燥被动学数学变为快乐自主学数学。
亮点二: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猫捉老鼠”的游戏,把孩子们带入真实的游戏情境,萌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很快在游戏中得以应用。让数学变得有趣、有意义、有价值。
第五篇:小班数学活动:送水果宝宝回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照水果的名称、颜色特征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大胆的讲述水果的外形特征。
3、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1、苹果、香蕉、西瓜水果图片人手一套。
2、苹果、香蕉、西瓜空白的图片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师:宝宝们,你们都吃过水果吗?
你吃过什么水果?
2、幼儿讲述
二、引导幼儿观察讲述水果的外形特点
1、出示水果的黑白图片
师:在小朋友的凳子下面有几样水果的图片,请你们拿出来看看是什么水果?
2、根据幼儿回答,帮助幼儿逐一认识水果(苹果、香蕉、西瓜)
3、展示三种水果的图片
师:让我们跟这些水果宝宝打个招呼吧。
三、引导幼儿根据图形标记送水果回家
1、师:水果宝宝说它们有点累了,让我们送它们回家吧。
2、出示贴有水果的篮子
师:瞧!汽车开来了。数数几辆车?
哪个是水果宝宝的汽车呢?
我们都是有礼貌的孩子,送水果宝宝还要说一句有礼貌的话“苹果宝宝,我送你坐苹果车。”
小结:篮子上贴着什么水果的标记就是谁的骑车,我们把水果送到汽车上还要说一句有礼貌的话。
3、幼儿操作
4、检查操作结果
四、引导幼儿根据水果颜色送水果回家。
1、师:水果宝宝的家到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三个不同颜色的家
师:瞧!这三个家有什么不一样?
3、师:水果宝宝说,平时我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那个颜色的房子就是我的家。
我们的这些水果宝宝平时喜欢穿什么颜色衣服的?那哪个是它的家?
4、师:不要忘记送水果回家时,还要说礼貌的话。如:苹果宝宝我送你会红色的家。
五、结束部分
师:水果宝宝们都回家了,让我们也回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