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泰山精神的基本内涵
编辑:独影花开 识别码:17-423108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21 10:20:44 来源:网络

第一篇:泰山精神的基本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神圣之山,自然山体之博大,历史文化之悠久,赋含精神之崇高,这在中国其他名山峻岳中是无法比肩的,被郭沫若誉为“中华文化史的局部缩影”。

泰山精神是以泰山为载体的山岳文化精神,它是在悠久的文化积淀中形成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六个方面。

积极向上的攀登精神

“直上危巅休怯险,登天毕竟要雄才。”泰山高大雄伟,七千级盘道逶迤通达岱顶。从红门至岱顶,有多处以“登”为题的刻石,如“登高必自”、“勇登仙境”、“从善如登”、“若登天然”、“努力登高”和“共登青云梯”等。十八盘是登山盘道中最险峻最难登的一段,同时也是天门咫尺、希望就在眼前的一段,因此,在南天门下刻有“努力登高”以示鼓励。虽然千辛万苦,如果登上南天门,到达玉皇顶,给人的感觉则是“万里清风来”、“一览众山小”、“登高壮观天间”和“山为绝顶我为峰”。

朝气蓬勃的旭日精神

向往光明是全人类的共同期盼,追求光明在泰山文化中有着生动具体的体现。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泰山位于神州大陆的东方,主春、主青、主生、主震,为光明之源。泰山地区出土的大汶口文化陶器上有太阳纹图案,大汶口——— 龙山文化为少昊文化,少昊之“昊”字从日从天,其居民以鸟为图腾,而这个鸟是与太阳一体的三足乌(三足鸟)。民间信仰的泰山两大主神是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东岳大帝原为“金虹氏”,“金虹”、“碧霞”都含有阳光之意。旭日东升是岱顶的一大自然奇观,“曙色俄开万里长”,表现了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

海天之怀的包容精神

泰山处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大平原的中心地带,上古时期称之为“中央之山”。汉代御诏“五岳制”,泰山居五岳“宗长”。泰山为历代帝王封禅告祭之所,人民大众顶礼膜拜之地。但泰山融自然、文化于一体,“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有着博大的“海天之怀”,古人所谓“泰山不让土石,故能成其大”是也。民国年间邱山宁的《泰山颂》诗刻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泰山何其雄,万象都包容。泰山何其大,万物都归纳。泰山何其严,万有都包含。一切宇宙事,皆作如是观”。重如泰山的奉献精神

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泽东主席在其著名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作了更为深刻的阐释:“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翻开泰山儿女的革命斗争史,都具有反抗黑暗统治的革命性质。爱国将军冯玉祥两次寓居泰山,积蓄力量,积极抗日。“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冯玉祥将军这首取名《我》的“丘八诗”以及“救民安有息肩日,革命方为绝顶人”等泰山题刻,充分体现了他爱国忧民的大志。和平建设时期,为人民利益而鞠躬尽瘁者则也不乏其人。

傲视风雪的松柏精神

古人所谓“泰山多松亦多石耳”,“松石为骨”是泰山的一大特点。“松柏为百木长”,泰山松

柏有着傲视风雪的倔犟性格,“汉柏凌寒”是泰安八大景之一,“烈风吹起孤高韵,犹作峰头梁父吟”。“处士松”卓然不群,不辱名节,明人刘宗岱在其《处士松跋》中对其名节大加赞扬:“独处士松依然无恙,岂物之荣枯有数欤?抑养素者终吉,怙宠者多败,固物之自取然欤?”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新四军官兵那段气壮山河的集体唱词更是道出了泰山松柏的人文内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八千里风暴吹不动,九千个雷鸣也难轰!”

顶天立地的担当精神

在中华文化典籍中,我们常见“稳如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压顶不弯腰”等等。特别是“泰山石敢当”,意即泰山石有灵气,可抵挡一切,是中国古代避邪厌殃类大山和灵石崇拜的遗俗。关于“石敢当”的最早文献记载见之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而唐大历五年(770年)刻勒的《石敢当碑铭》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石敢当的精神内涵:“石敢当,镇百鬼,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昌。”在长久的流传中,泰山石敢当在人们心目中成了正义的化身,誉为泰山平安文化的传播大使。2006年6月,“泰山石敢当习俗”被国务院公布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吉祥物———“泰山童子”,也是从泰山石敢当幻化而来。

学界泰斗季羡林把泰山誉为“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大声疾呼“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并著有长诗《泰山颂》。温家宝总理在与季羡林先生讨论《泰山颂》时认为,“泰山颂就是民族颂”,“泰山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泰山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大力培育和弘扬泰山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二篇: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

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

“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是广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积淀和孕育而形成的特有精神品质。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广西的具体表现,是广西人民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优秀政治品格、良好精神风貌的结晶;它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广西的人文特质、民族特质、区域特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团结和谐 团结和谐是广西精神的根本标志。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长期以来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步,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各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顽强拼搏、勇于进取,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形成了团结奋斗、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是我国民族团结的楷模。在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会上,中央代表团团长***同志代表党中央高度评价广西是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我国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西将大力发扬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开创以民族团结和谐为核心的全社会各阶层各方面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繁荣的新局面。“团结和谐”体现了广西精神的民族特质。

爱国奉献 爱国奉献是广西精神的显著特征。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广西各族人民始终保持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特别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广西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严格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顾全大局,不讲条件,勇于牺牲,自觉奉献,为保家卫国、维护边疆稳定、创造幸福生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无私的奉献,形成了非常宝贵的精神品格。“爱国奉献”体现了广西精神基本的历史特质。

开放包容 开放包容是广西精神的鲜明特质。广西沿海沿边沿江,长期以来,不封闭、不保守、不狭隘;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善于学习全国兄弟省份的长处,善于借鉴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善于吸取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以开放的胸怀,熔铸四方文化精华,促进了自身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凸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南宁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更是加大了广西的开放力度,展示了广西自信豁达的姿态、天下一家的情怀、海纳百川的胸襟。“开放包容”是对广西地域特点、区位优势、历史发展和民族性格的高度凝炼,体现了广西精神的区域、人文特征。

创新争先 创新争先是广西精神的重要特点。作为一个后发展欠发达的民族自治区,广西人民秉承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不甘落后,不怨天尤人,不因循守旧,励精图治、奋起直追、勇于赶超。广西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创新、奋勇争先的过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西人民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创先赶超的精神状态,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在赶超创新、争创一流中实现历史新跨越。“创新争先”是“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创先争优”时代精神的广西化,是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精神动力。“创新争先”体现了广西精神的时代特征。

第三篇: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

“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

摘要2011年11月11日召开的广西第十次党代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同志首次提出“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广西精神”是凝聚发展力量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引领,更是跨越追赶新发展的精神动力。本文就“广西精神”的基本思想进行分析解读,从而得出“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团结和谐 爱国奉献 开放包容 创新争先

一、“广西精神”的由来 在2011年11月11日召开的广西第十次党代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同志作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报告,首次提出“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这是广西用实际行动落实六中全会精神,让软实力真正硬起来,着力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广西拥有5100万人口,12个世居民族和睦相处,历史悠久,少数民族文化、海洋文化、中原文化等多种文化包容并存。经过多年胼手胝足的奋斗与建设,广西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05年,自治区党委在作出建设“文化广西”的战略决策时,就组织课题组对“广西精神”进行过研究。2008年,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中,广西各族人民表现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服从大局、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和谐精神”。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时,在中央评价广西的“四个模范”中,“民族团结的模范”放在第一位,“团结和谐”成为“广西精神”的典型特征。2009年,为隆重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80周年,自治区党委结合广西的实际提炼了“百折不挠、奉献拼搏、团结务实、争先创新”的百色起义精神。这些内涵成为新时期广西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

“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是广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积淀和孕育而形成的特有精神品质。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广西的具体表现,是广西人民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优秀政治品格、良好精神风貌的结晶;它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广西的人文特质、民族特质、区域特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团结和谐是广西精神的根本标志

1.团结和谐精神体现了广西精神的民族特质

所谓民族特质就是指民族品质的规定性。广西精神中的“团结和谐”包括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步、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等优秀的品质,它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光大,是广西人民高超智慧的体现,也是广西人民高度自信的展示。团结统一、和谐发展、共同进步,是多民族社会的共生原理,广西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后发展、欠发达的边疆省区,更要弘扬团结和谐的精神。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

2.团结和谐精神是推进广西发展的重要力量

由于历史、地理和地缘关系等原因的影响,广西发展较慢,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加快了发展步伐。提升广西竞争力需要团结和谐作为精神支撑,团结和谐精神是一种强大的软实力,已经产生并将会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各地商家到广西投资发展,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把广西打造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

地。

3.进一步开创广西民族团结和谐的新局面

我们应当加强对广西精神的宣传教育,增强团结和谐的思想认同,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同时加快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夯实团结和谐的社会基础,要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等重要战略机遇期,制定发展目标,完善扶持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并且扶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建立完善体制机制,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从而营造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

(二)爱国奉献是广西精神的显著特征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广西各族人民始终保持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广西境内有很多革命的遗迹均是体现了广西人们的爱国情怀,昆仑关战役、桂林保卫战,都用鲜血留下了壮乡人民爱国奉献的足迹,广西的父老乡亲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爱国与奉献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爱国必须奉献,奉献是爱国的实现,没有奉献,爱国的情怀和愿望就会落空。也就是说,爱国是奉献的驱动力。我们应当让爱国奉献成为时代风尚和社会主流,以爱国情操来推动奉献精神;以奉献实际行动来表达爱国主义情操。因此我们不仅爱广西,而且爱中国;不仅为广西作奉献,而且为全国作奉献。

(三)开放包容是广西精神的鲜明特质

广西沿海沿边沿江,长期以来,不封闭、不保守、不狭隘;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善于吸收先进的文化知识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区位优势凸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南宁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更是加大了广西的开放力度。“开放包容”是对广西地域特点、区位优势、历史发展和民族性格的高度凝炼。但是,对外经济贸易也必然会带来各种文化的交流、交融与碰撞,尤其是面对丰富的东盟各国等各种外来文化,如何以更开放包容的品质,使各种外来文化与本土民族文化和谐存在、共同发展,不失时机地寻求与国际先进理念和时代潮流对接,推动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当下广西各族人民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开放包容的精神品质,就是广西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多样文化带来挑战的一大法宝之一,只有通过开放包容,才能在文化建设中博采众长,与东盟各国甚至全世界主动融合。

(四)创新争先是广西精神的重要特点

广西是欠发展后发达地区,要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小步慢进固然不行,即使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也不行。只有创新,才能追赶;只有创新,才能争先;只有创新,才能上游。广西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创新、奋勇争先的过程。一直以来,广西被人们视为穷山恶水之地,蛮荒瘴疠之乡,封建王朝称其为“南蛮之地”,极少眷顾、支持与开发,因此,近代以前的广西基本处于边缘性地位。广西人民秉承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不甘落后,不怨天尤人,不因循守旧,励精图治、奋起直追、勇于赶超。创新争先,就要不断突破“旧框框”。事实表明,一些原来适用的“条条框框”会随着时间、条件的推移变得不适用,需要改革创新。当前,我区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追赶跨越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全新的视角、敏锐的眼光、开放的思维看问题、想事情,真正做到破除旧思维,挑战旧模式,突破老框框,树立新思维,建立新机制,谋求新办法,开创新局面。要创新争先,首先要解放思想,扫除思想障碍;其次要制度创新,真正建立起全民创新的科学体系;再次要积极营造浓郁的创新争先文化氛围,使创新争先成为全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成为工业化加快发展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创新争先,重在强化工作落实。创新争先不是空口号,而要真正落实在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

郭声琨同志首提“广西精神”,为了大力弘扬“广西精神”,激发壮乡儿女的无限热情,汇聚各族群众的强大力量,让热爱广西、建设广西、实现广西跨越发展成为全区人民的自觉行动。“广西精神”既有伟大中国精神共性,体现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也为各地文化建设提供了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J].当代广西,2011(23).[2]离江.郭声琨为何在党代会上首提“广西精神”?[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1(6).[3]陈元中.团结和谐 广西精神的根本标志[J].当代广西,2012,3).[4]李广义.爱国奉献:广西精神的显著特征[J].当代广西,2012(4).[5]黄志强,曾令辉,石丽琴.开放包容 广西精神的鲜明特质[J].当代广西,2012(5).[6]吕余生,曾德盛,曹玉娟,曾家华.创新争先是广西精神的重要特点[J].当代广西,2012(6).

第四篇:泰山精神

泰山精神”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研究者各有不同的诠说。若举其荦荦大端,大致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会凌绝顶”的攀登意志:泰山拔地通天的巍然雄姿,激发了人们登攀向上的渴求。有人说:泰山之壮美,尽在攀登中。正是在不断攀援的过程中,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通过攀登的感受,促使人们努力进取,自强不息。

“重如泰山的价值取向:由于泰山给人以凝重、稳重的视觉感受,在古人“君子比德”的思维下,泰山就成为某种高尚人格的象征。汉代史家司马迁便发聋振聩地提出“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不让土壤”的博大胸怀:泰山文化在形成中,广泛吸纳了各区域、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使其文化特征呈现多元色彩,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兼容的一面

“捧日擎天”的光明追求:“火山乍见焚东海,曦驭俄惊耀上台”(明赵勋《登日观》)登临泰山,最为激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雄浑澎湃的日出奇观了,这一对泰山日出的无比崇拜,正是中华民族追求光明意识的集中体现。

“国泰民安”的美好寄托:泰山“雄重盘礴”(元好问语)的山体,自古来就是稳定安宁的象征。职是之故,人们便很自然地将泰山与国家、社会的安定联系起来。岱庙天贶殿前的弧忠柏 岱庙天贶殿前的露台下,甬道正中有一棵不算高大的柏树,其向南的一侧有一疤痕,据说,着前面的扶桑石正转三圈,反转三圈,然后再往北去摸此柏树的疤缝,如果能摸准,则是吉祥之兆,向泰山神求子则得子,祈福则得福,想发财的则可发大财。但是游人多不能摸准。此柏虽然其貌不扬,看上去也不算古老,但它却有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

传说,自从武则天被高宗皇帝李治召进宫后,逐渐得宠,不久便废掉了王皇后,由武则天取而代之。李治仁厚无能,上朝不能决大事,需由宰相提出建议,然后由他恩准。武则天虽为女流之辈,却精通文史,御人有术,她当了皇后以后,逐渐代皇帝批示奏折,临朝参政。

太子显逐渐长成以后,对母亲干预朝政甚为不满,屡有不同政见,由此触怒了武则天而召至杀身之祸。追随太子显的大臣石忠,亦早已对武后参政十分反感,见太子被害,为了表示对太子的忠心,他拔剑剖腹而自杀,以示对武皇后的不满。

石忠死后,其魂魄来到东岳泰山,面见泰山神,状告武则天任用酷吏,滥杀无辜,连自己亲生儿子也不放过,要求山神惩治其罪。泰山神感其忠心,令其化作一棵柏树,侍立殿前,日夜守护着山神,赐名孤忠柏。

如今游人所见树南面的疤痕,即是当年石忠剖腹的剑痕。

泰山石敢当除妖避邪

泰山脚下有一个人,姓石名敢当。此人非常勇敢,武功高强,好打抱不平,在泰山周围名气很大。

泰安南边五六十里地,有个大汶口镇。镇里有户张姓人家,张家的女儿年方二八,长得自然是脱俗漂亮。可近来每到太阳压山的时候,就从东南方向刮来一股妖气,刮开她的门,上她屋里去。这样天长日久呢,女孩就面黄肌瘦,很虚弱。找了许多先生看,也治不好。人们说,这是妖气缠身,光吃药是治不好的。

张家老人听说泰山上有个石敢当很勇敢,就备上毛驴去请他。

石敢当一听,他就去了。他交待下人:准备十二个童男,十二个童女。男的一人一个鼓,女的一人一面锣。再就是准备一盆子香油,把棉花搓成很粗的灯捻,准备一口锅,一把椅子,只管把东西准备齐了。

这样天色一黑,他就用灯芯子把香油点着了。他用锅把盆子扣住,坐在旁边,用脚挑着锅沿,这样虽然点着灯,远处也看不见灯光。

一会儿,从东南方向来了一阵妖风,看着风就过来了。石敢当用脚一踢,踢翻了锅,灯光一亮,十二个童男童女就一齐敲锣打鼓,妖怪一进屋,看见灯光一亮,就闪出屋,朝南方跑了,上了福建。然而福建有的农户又被妖风缠住了身体。怎么办呢?人家就打听,后来,听说泰山有个石敢当,能治妖,就把他请去了。他又用这个办法,妖怪一看又跑了,就上了东北。东北又有个姑娘得了这个病,又来请石敢当。他想:我拿他一回儿,他就跑得很远,山南海北这么大地方,我也跑不过来。这样吧,泰山石头很多,我找石匠打上我的家乡和名字:'泰山石敢当',谁家闹妖气,你就把它放在谁家的墙上,那妖就跑了。以后就传开了,说妖怪怕泰山石敢当,只要你找块石头或砖头,在上面刻上泰山石敢当,妖怪就不敢来了,所以现在盖房子、垒墙的时候,总是先刻好了泰山石敢当几个字垒在墙上,就可以避邪。

游记

大家都知道去北京必须去的旅游景点吧!没错,那就是长城、故宫、天坛、鸟巢和水立方,我今天就去了长城,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去那儿怎么行呢?

我们来到了长城脚下,景象却令我大失所挫,这哪是长城呀这完全就是个集市嘛!长城脚下的纪念品琳琅满目,各式各色样样都有,我们随便找了一个人问才明白:原来长城还没有到,还要往上走。这时大家看到了缆车,都要去做,不过,我们小孩不同意,但是少数服从多数,大人们凭借着人多的优势把我们拉去坐缆车了。在缆车上我们往下看,哇塞,只见长城像一条大蛇一样,在陡峭的山上滑行似的,我现在真惊叹古代人的工艺呀!

到了一半,我们就开始爬了,爬了一会儿,我发现长城每隔一会儿就会到一个“回”字形的一个小碉堡,是供古代人站岗和休息的,让我不禁想起了“烽火连三月”的情景。大家都说长城奇是奇在建在陡峭的山峰和长的,但我认为长城奇还因为虫子种类繁多,这里到处都是虫子,七星瓢虫、红蜘蛛、黑寡妇......样样都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在长城上,你只要随便一看,都会是虫子!刚开始爬都是,我们一起的,可是后来,家长们越爬越慢,路越爬越陡峭,于是我爬一段陡峭的地方就等一下后面的家长,等他们过来后就继续追前面的妹妹他们。当我们登上长城时,又做了滑道下来,滑道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体育运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抛入山野中,我是和妈妈做的,我来控制快慢,往前推就是快,往后拉就是慢,妈妈叫我,一直慢慢的走,可是后面的爸爸一直追着我们不放,我们只得快一点点,到了最后一个弯,我跟妈妈讲,都最后一个弯了,就刺激一下吧!妈妈同意了,于是我把杆子往前使劲一推,滑轮立刻飞快的冲了出去,哇,太刺激了,就像是墨杜萨台风袭来一样!就这样我们回到了长城脚下。一路上,我都在回味那儿的景色。

文艺演出观后感

唯独《星光大道》与众不同,从来没有遭受过半点非议,它就像一座在黑夜中矗立而又雷打不动的灯塔,照耀心田,鼓舞人间,为人树立目标,指明方向,而那些多才多艺的歌手,则是激流勇进的战士,一个个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人可以身无长物,但不可以没有追求,有的绝非求于成名,仅仅为了理想和爱好,忍辱负重,一次次期待着苦尽甘来,即使被淘汰了,也绝不轻易言败,人性的拼搏精神跃然于荧幕之上。海明威说: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恰是《星光大道》与其他娱乐节目最大的不同。

最扣人心弦的当属倒数五个数之后的“出结果”,此时台下有人狂喊,台上有人静待,当落选者回首的那一刻,他会是什么心情呢,没有经历过的人一定很难体会的到,我想,失望之余最多的应该是不舍吧。其实成长的代价莫过于此,否则,谁还会把下一站当成自己的目标呢?《星光大道》成就了许多人的梦想,也给许多人带去了梦想,也许这里面的许多人包括你、我、他,他们会和我一样,不爱流行歌曲,更讨厌韩剧,却把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也是《星光大道》经久不衰,始终备受瞩目的魅力所在。

从农民歌手马广福到朱之文,从打工仔刘向圆到王卓实,再从盲人杨光到刘赛,英雄何须问出处,一个个真实的人,一曲曲动听的歌,一次次感人的瞬间,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乃至在不同时期继续叙写着一段段传奇的故事。

土生土长的徐州籍歌手周艳,本第一月的月冠军,她擅长腹语,能够模仿腾格尔的歌,是徐州本地的一位普通家政工人,也是对音乐颇有心得的人才之一,不久的将来,她会和众多高手会师总决赛,她那标准的徐州方言,向外界传递的正是徐州人不屈不饶的精神,她那并不起眼的职业,也向外界发出了哪怕是最底层的人,也能有着别样的人生。也许是因为我生于草根,每当看到这些普通的参赛者一展清纯的嗓音,抑或尽现优美的舞姿,我总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惜我五音不全,那样的境界永远都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我也只能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打开手机,播放着最爱听的那几首老歌,或者找个没人的地方,面对浩瀚开阔的云龙湖喊上几句,就算是心情的表达,也就知足了。“盛世星光照耀百姓舞台,和谐大道喜看百花盛开”,毕福剑的这句经典独白时常响彻耳边。相信许多人都在期待着总决赛最精彩的大PK,期待着哪位又可以一鸣惊人,也期待着谁能摘下2012年的桂冠。因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永远的《星光大道》,希望过去、现在和将来走在这条道上的人,越走越好。

影评

看完长江七号,我脸上的泪水还没有干,觉得脸因泪水绷的很紧,影片就是这么神奇,让我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泪流满面,时而含泪而笑,不知是喜是悲。笑着含着心酸。

吃着烂苹果,打着蟑螂,在一个破旧的小房子里,仍传出父子俩的笑声。这间房子与旁边的高楼大厦,道路上来往奔驰的轿车是那么不协调,或许他们连这间破旧的无就难以拥有,这是一幢迁拆的破楼,其中没有门的一间就是他们所谓的家。

当父子俩因家没有电视在路边看动画片,看着正得意的时候,却插新闻,这时身为父母,看见孩子的沮丧是何种心情,特别是在商场孩子闹着要玩具,守着那么多人的面,面对孩子的渴求,而没有能力为孩子买时,是多么的尴尬与心酸。影片中父亲总教育孩子,我们虽然穷但我们不去偷不去抢,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不会不去拿,你要好好读书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我正是小时候没有读过书,现在才跟不上时代。这就是一个民工反复教导孩子的一句话,很令人深思。

当父亲面对孩子顽皮,觉得恨铁不成钢时,想揍孩子,先拿木条,接着换成衣撑子,然后又换成卷成条的报纸,这么软却也没有舍得揍孩子一下,几个动作把父亲对孩子的爱表达的是那样深。

孩子因体育课没有好的运动鞋在学校被罚站,回来仅对父亲说把我的鞋补一补,要不以后再捡一双好的运动鞋,而不是想父亲撒娇要一双崭新的运动鞋时,觉得孩子对父亲的理解与爱,特别是当同学骂他“穷鬼”,嘲笑他的父亲,他对其的反击,这些简单的细节把父子之情表达的是这么好。

最后父亲在工地意外身亡,几岁的孩子就这样变成孤儿,镜头不是让孩子趴在父亲的尸体身上痛苦,而是通过老师,民工和医生的对话侧面表明父亲身亡。他是怎么回到家的呢,没有描述。他将来怎样在那间破屋生活呢?故事直接设计在他屋,借用女教师所看见屋中的摆设,来反映家里的贫穷,和孩子的将来,这多令人揪心啊。孩子把女教师拒之门外,说老师我太累了,我要休息。这是孩子能说出的话吗?孩子躺在床上痛哭,不停地说爸爸你不会不管我的,我要睡觉,等我醒来爸爸就会回到我身边的。随着情节的发展背景音乐也随之变化,而我当时眼泪哗哗哗哗的往下流。等孩子醒来,看见身边的父亲,没有说话紧紧的抱着他,还需要说什么,父子之情再次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信天游影评

影片《信天游》以搜集陕北民歌信天游为线索,通过一起又一起的故事,把农民疾苦搬上银幕,把青天父母官杨雨露的形象刻入百姓心中。《信天游》中的每个故事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却都执着地坚信真理的存在。为了讨回公道,他们不惜用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生去争取,只因为他们心中那不灭的希望。

他们的热情、青春和生命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筑起了一座希望之塔,但是,欺压乡民的恶霸、草菅人命的村官、一级级没完没了的批示,使得这座希望之塔正在渐渐被剥蚀。然而我们应当庆幸,因为无论是伴随着冤死的儿子、被气死的丈夫的两具棺材在漫长的申诉途中苦苦煎熬的老人;还是为了要回被人霸占的宅基地,上访32年的农村妇女;或是为了讨回因工伤致死的儿子的9000元抚恤金而无数次在陌生人面前下跪的老俩口,从他们无奈的眼中我们看到了“不相信”、“怎么会这样”的迷茫,这就是希望,是9亿农民对共产党不灭的希望。

面对不公的事实和无奈无助的可怜百姓,杨书记一次次拍案而起,一次次冒着被罢官的危险挺身而出,一次次把上访群众当作自己的父母,这一切也都是为了延续那不灭的希望。

在这个崇尚自我价值实现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做出一番事业。时代需要英雄主义,也需要有人做一些默默无闻的事体现自我平凡的价值,需要有人为老百姓做一些平凡而实实在在的事。杨书记只是为老俩口要回了9000元抚恤金,为村妇拿回了宅基地,这也许并不是什么大事。但百姓们却用自己最淳朴的歌声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这是大事,是9亿农民的大事。杨书记的个人价值信天游的歌声中得到了体现和升华。

老百姓有希望,共产党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多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需要去做,但又是很平凡的小事情。我相信,只要我们默默地去做了,并且坚持做下去,几十年如一日,这就是为人民服务,就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让百姓心中那份希望永存。

第五篇:西柏坡精神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西柏坡精神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王乃静

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以及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即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历史时期创立的、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彻底胜利和顺利实现历史转变的伟大精神。其科学内涵具体表现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军民团结、同舟共济的精神;民主集中、协作统一的精神。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在当年顺利实现历史性转变的重要保障。而且在新世纪新阶段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形成的一种优秀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是指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驻西柏坡时期为解决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创立的一系列继往开来的革命精神。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从中国革命的战略高度来看,我们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正处于将革命进行到底、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新中国的前夜。从我们党的地位和任务来看,正面临着三大历史性转变:即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党的任务由领导革命向领导国家建设的转变,党自身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在这一巨大转折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直面四大重要课题:一是要不要以及如何取得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二是如何建立新中国或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三是如何建设新中国;四是如何建设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紧紧把握历史转折的主要特点,回答上述四大课题的理性思考和伟大实践中,造就了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作为代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要求的一种革命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内涵。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他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此“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提出,既是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历史 民主集中、协作统一的精神。西柏坡时期,革命形势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克服由于长期被敌人分割和农村游击战争环境所形成的地方主义和无政府无纪律状态,必须把一切统一于中央。同时,由于革命处于战略转变时期,革命战争、农村工作、城市接管任务繁重而紧迫。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党必须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实行统一领导和指挥。为此,在这一时期,党中央做出了各中央局和分局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做出了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建立健全了防止个人包办,保证集体领导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党委会议制度。这些决议、制度和规定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可以说,西柏坡时期是我们党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最好的时期之一。毛泽东在大决战的日子里,带头履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对于战略方针的制定和涉及全局的重大战役和部署,都是首先虚心听取各中央局、分局领导和前线指挥员的意见后,再由书记处研究,集体决策,从不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从我们党在西柏坡的实践可以看出,民主集中制执行得好坏,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是息息相关的。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是提高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根本所在,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组织保证。

西柏坡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在西柏坡精神中,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两个务必”是西柏坡时期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反映了西柏坡时期的伟大历史主题。首先,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能否继续保持与人们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继续地保持过去那种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是对全党及每个党员提出的严峻考验;其次,新中国成立后,党要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克服各种困难,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必须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更加艰巨、更加复杂的事业。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不发达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更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更需要保持过去那种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西柏坡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不仅是当前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所说的那样,现在我们的目标已经确定,蓝图已经绘就,要实现宏伟目标,把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需要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坚持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两个务必”与“三个代表”,两者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而提出来的,目标都是为了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两个务必”和“三个代表”都是强调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结性问题,两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两个务必”要求我们时时保持一种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精神状态:“三个代表”则要求我们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以坚持“两个务必”为前提,离开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和精神,所谓实践“三个代表”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同样,坚持“两个务必”也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最终目的,我们之所以要谦虚谨慎,之所以要艰苦奋斗,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为了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更好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两个务必”思想的延伸、丰富和发展。因此,在当前条件下,我们要把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要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既需要有正确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指引,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作风,经过艰苦奋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两个务必”,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我们党就一定能经得起各种风险和困难的考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

滦南一中

王乃静

泰山精神的基本内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