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应变策略
编辑:紫陌红尘 识别码:17-924623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25 17:55: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应变策略

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应变策略

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辖宜城、枣阳、老河口、襄阳、南漳、保康、谷城和襄城、樊城个县(市)区。境内沟壑纵横、河流交错,有大小河流条,流域面积大于平方公里的有条。其中,流经襄樊市境的知名常流河有汉水、南河、蛮河、漳河、唐白河、莺河、沮河等。近年来,襄樊依托丰富的水上资源大力发展

旅游业,出现了谷城南河、枣阳熊河、宜城莺河、老河口梨花湖、南漳水镜湖、保康温泉等一大批成功典型,使水上旅游得到了空前发展。到年底,襄樊水上旅游接待游客人数和实现旅游收入分别占全市接待游客总量和旅游总收入的和。

水上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富集的水文景观资源,使襄樊发展水上旅游独具优势。据武汉大学商学院开展的旅游资源普查表明,在全国水文景观的七大分类中,襄樊拥有四类,所占比例高达;单体数达到处,占全国单体水文景观的。其中,保康温泉为华中地区唯一不含硫成份的温泉,有“华中第一泉”之称。南漳境内的七彩瀑布,更为全国罕见。如此众多的水文景观,为襄樊发展水上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名水、名湖与风景名胜结伴,发展水上旅游相得益彰。据调查,襄樊市处国家级、处省级文物景点中,山水俱佳的占一半以上。如隆中有“六角井”、“老龙洞”、“半月溪”;谷城承恩寺有“卧龙池”;广德寺有“护寺河”;南漳水镜庄有“旱瀑”、“水镜湖”;襄阳城有“护城河”;米公祠前有“汉水”;枣阳白水寺有“婴水湖”;襄阳鹿门寺有“瀑雨池”等等。其他知名景区如保康五道峡、野花谷、南河小三峡等,更为山水俱佳之地。名山、名胜、名水既丰富了已有风景名胜的内容,又聚集了发展水上旅游的多种优势。

城市与河流相依,发展水上旅游潜力巨大。襄樊所辖的个县(市)区均依水而建。仅汉水从城市中心逶迤而过的就有襄阳、宜城、老河口、襄城、樊城个县(市)区,超过所辖县(市)区总量的一半。其中,保康县城距离市境内的知名河流较远,但其距离也不超过公里。尤其是作为全市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的襄樊市,汉水更是穿城而过,襄阳古城引汉水为护城河,更是形成了“城在水中建、水在城中流”的独特布局。因为城市与水域距离较近,以城市为依托发展水上旅游与开发水上旅游资源、丰富城市旅游内涵奠定了极好基础。

水利建设使高峡平湖处处可见,发展库区旅游潜力无穷。全市共有大中小型水库座、各类水电站座,这些水利工程或筑渠引水,或拦河截流,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人造水上景观。以南河为例,仅在保康、谷城境内就建有马桥一级电站、马桥二级电站、马桥三级电站、寺坪电站、过渡湾电站和白水峪电站,以电站为分隔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库区。这些库区为发展水上特种养殖、水上体育运动及娱乐项目提供了广阔空间。全市类似可供旅游开发的湖区、库区共有余处,综合考虑交通、区位、物种资源、地质地貌等多种因素,可以发展水上旅游的库区、湖区在处以上。可以说,库区旅游大有可为。

水上旅游开发:有喜有忧

“九五”以来,襄樊旅游业一直以的速度递增,其中,水上旅游的递增速度达到了,水上旅游与人文旅游、其他自然景观旅游已成“三足鼎立”之势。在自然景观旅游中,水上旅游所占份额已达到一半以上,成了名符其实的“龙头老大”。

水上旅游业发展迅速,水上旅游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水上旅游景点数量看,“九五”期末,全市仅有白水湖、水镜湖、保康温泉等家;截止目前,纳入旅游行业管理的水上旅游景点已达到处,增长了。从从事水上旅游经营的企业看(不含个体户),“九五”期末全市仅有家,而今已发展到家,增长了。从接待游客的数量看,比“九五”期末也增长了。以谷城南河镇为例,年,旅游业提供的税收已占当地财政收入的,水上旅游业正成为当地经济的增长点。

水上旅游基础设施基本配套,接待能力不断增强。全年接待游客万次以上的水上旅游景点中,通路(航)、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信号的达到了,开通了无线寻呼和数字移动通信的达到以上,景点餐饮、住宿、娱乐设施一应俱全的达到以上。其中,鱼梁洲、老河口王甫洲、谷城南河、冷集水上游乐宫、保康温泉、枣阳熊河等地还能为游客提供医疗、出租车等各项服务,基本能够满足游客需要。

水上旅游产品日趋丰富,水上旅游网络初步形成。经过不断开发建设,剔除依托风景名胜区和城市建成区开发的水上旅游产品,目前,全市已开发出温泉淋浴、特种水产垂钓、水上生态、水上竞技、康疗保健等个旅游产品、多个旅游项目,实现了产品结构多元化。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襄樊市区汉水两岸和鱼梁洲旅游开发区为中心,以襄阳鹿门寺、老河

口王甫洲、枣阳熊河、宜城莺河、南漳水镜湖、谷城南河小三峡、保康温泉等为外径的九大水上旅游簇团,开发出了市区—鱼梁洲—熊河—鹿门寺、市区—鱼梁洲—水镜湖—保康温泉,市区—鱼梁洲—王甫洲—谷城小三峡、市区—鱼梁洲—鹿门寺—莺河四条水上旅游线路。

水上旅游景区知名度不断扩大,品牌形象日渐形成。从一些水上主要景区、景

点,如保康温泉、谷城南河、枣阳熊河、谷城冷集等景区、景点—年的接待情况来看,不仅游客规模、营业收入呈现——的良性增长态势,而且品牌形象也开始日益鲜明。谷城冷集已被国家体育总局定为水上摩托艇训练、比赛基地,其水上竞技的品牌形象已逐渐开始显露;南河小三峡已成为鄂西北、鄂豫边区知名的观光游览景点;保康温泉作为沐浴保健旅游景点不仅在鄂西北地区,而且在川、陕、豫等省份也享有盛名。

近年来,襄樊水上旅游发展虽然很快,但面临的挑战也非常严峻:

景区开发面临各自为阵、盲目建设的挑战。当前,全市水上旅游开发仍处于自主自发的开发建设阶段,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和控制,致使水上旅游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水上旅游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很多。仅刚开发起步的汉水水上旅游就有同等规模、档次的游船只,且还有发展蔓延之势,造成了恶性竞争和投入分散,制约了特色优势和品牌优势的形成。

有效管理面临体制不顺的矛盾。由于历史、现实的种种原因,当前,全市(水上旅游仍处于多头分散管理之中,甚至出现同一景点“山”与“水”分属两家管理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发展库区旅游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县(市)区之间、部门之间相互制肘,致使管理难到位、规划难实施、宣传难同步,形象难确立,严重影响了水上旅游发展的统一性和整体性,难以凝聚发展合力。

加速开发面临投入不足的困难。虽然政府制定了不少鼓励发展的政策,但由于不少地方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政府引导”投入机制,旅游开发没有大的项目带动,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特别是在一些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地区,这种矛盾尤为突出,导致招商引资难,旅游开发陷于“无米下锅”的窘境,抱着“金碗”讨饭吃。

持续发展面临从业者自身的局限。据调查,全市从事水上旅游经营的多名从业人员中,约以上的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其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难以满足现代水上旅游的要求。受其自身局限,从经营管理者来讲,满足于小富即满、小富即安,缺乏市场开拓意识、缺乏现代经营理念、缺乏做大产业的胆略和气魄。从从业人员来讲,不能实现美好的愿望与优质的服务对接,特别是一些船舶驾驶员工,缺乏必要的资质条件,也给水上旅游带来了安全、质量隐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襄樊水上旅游的整体形象,水上旅游业持续发展缺乏必要的保障与支持。

“十五”水上旅游:前景广阔,任重道远

“十五”期间,襄樊水上旅游发展的目标和重点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把发展水上旅游同发展城市旅游相结合,同发展人文旅游相结合,坚持走簇团式发展水上景点之路,加强襄樊市区、鱼梁洲、水镜湖、王甫洲、熊河、南河、温泉、莺河、鹿门寺、冷集等重点水上旅游区建设,构筑与武当山、神农架、三峡、西安、荆州优势互补的水上旅游格局,把襄樊建成毗邻鄂、渝、川、陕、豫地区的水上竞技旅游中心、水上医疗保健旅游中心和水上休闲度假中心。到××年,力争水上旅游接待游客总量和实现旅游收入分别占到全市旅游接待总量和全市旅游总收入的六成以上,即分别达到万人次和亿元。

要实现“十五”发展目标,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第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组织专家学者对市区水上旅游进行科学论证,编制全市水上旅游整体规划和景区旅游规划,将水上旅游发展规划同全市旅游整体规划、全市城镇发展规划统一起来,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整体旅游格局。同时,制订水上旅游发展计划,做到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相结合、地方发展计划与全市发展计划相结合、水上旅游发展计划同其他行业发展计划相结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开发,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第二,加强领导,搞好协调。按照体制创新的要求,打破现有条块分割的局面,组织相关部门参与,组建高规格的“旅游管理委员会”,内设水上旅游管理处,对水上旅游行使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监控等职能,促使水上旅游从一开始就能向规范化、规模化、深层次、高品位的方向发展。

第三,拓宽渠道,增加投入。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企业运作”的投入模式。一是建立旅游发展基金,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采取财政预算外资金提取一点,争取上级扶持一点,动员社会捐赠一点等办法,筹集政府调控基金,作为新景点建设启动资金,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资金和奖励基金。二是申报项目,争取政策扶持。将旅游项目单列,申报立项;对效益好的重点项目进行包装,争取信贷。三是开放开发,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引资开发、服份制开发、卖断开发等多种办法,加快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兴办旅游业的投入机制。

第四,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切实加强水上旅游环境建设,塑造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的旅游环境。一是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好景区公路、码头、河道等,改善景区通讯、餐饮、住宿等条件。二是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强化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适时开展水上旅游市场治理和专项整顿,净化水上旅游环境。大力推行旅游行业服务标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加强旅游队伍建设。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对从事水上旅游经营的人员实行分级分层、分期分批培训,提高服务操作技能。四是加强旅游精神文明建设。以“宾馆创星”、“景区创”、“企业创佳”、“职工创优”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树立水上旅游的整体形象。

第二篇:江苏省信息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江苏省信息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姓名:郑宇

学号:11711226

目 录

一、摘 要...........1

二、关键字...........1

三、正文...............1

现状...........1

问题................2

对策................2

四、参考文献.............4摘 要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也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信息通信技术(ICTs)的惊人进步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正在产生的数字鸿沟也成为各国愈来愈重视的问题。尽管江苏省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居于前列,但其信息化水平,即使是省会城市南京,同上述城市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江苏应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步伐.......关键词:

信息化、数字化、改革、高新技术。

正文

一、现状

1.1 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1993年提前实现翻两番的口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江苏信息产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发达的科技教育事业,使江苏信息产业发展具有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的优势;良好的地理环境使江苏处于信息传输集散中心及生产加工基地的位置;长江沿江经济带的开放和国家首批住金”工程试点省份的确立,这些都给江苏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全球经济已经进入数字时代,信息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也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信息通信技术(ICTs)的惊人进步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正在产生的数字鸿沟也成为各国愈来愈重视的问题。尽管江苏省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居于前列,但其信息化水平,即使是省会城市南京,同上述城市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江苏应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步伐。

1.2 首先,江苏是经济文化大省,有着人文区位优势,其信息产业发展有着比较好的基础,电子工业是全国最强的,尤其是南京地区电子部部属大厂相当多,这些力量如果能组合成一个整体,就可以形成中国最大的信息产业基地。第二,目前,我省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4个,我省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其技术创新、科研开发能力强,智力优势比较明显,某些高新技术领域,如计算机、电子元件、航空航天工程等已有比较好的基础。第三,我省有着比较好的改革和开放的基础。这些都有利于切实推进和加快江苏经济信息化的进程。

1.3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快速倍增,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202_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3万亿元,高技术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产业规模均处于全国前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升。高技术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物联网、纳米科技、智能电网等产业初步形成,将成为下一轮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技术新业态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服务、数字内容等新业态与新的商业模式融合发展,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突破202_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0%左右,涌现出“同城”、“焦点科技”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综合性门网户网站和信息内容服务商。

高新技术产业质态不断优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结构和质态也在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性和高成长性的特征日益显现。高技术含量产业加快发展,高性能精密合金、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生物技术药、航空和核电配套等产品群已形成规模。高附加值产业比重进一步提升,202_年新医药、新能源等产业产值达5335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的17.6%,占比提高4.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以外资为主的局面发生根本性变化,本土企业质态进一步提升,总产值、利税率、新产品产值率均高于外资企业。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水平较快提升,部分产业已形成领先优势,“十一五”期间,高新技术领域发明专利幅增加申请52767件,占全省发明专利申请65.95%,新兴产业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达25852件,一大批专利技术得到转化应用,对提升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倍增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实现新产品产值3273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10.7%。智能电网、光伏、风电、海洋工程产业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碳纤维、海上风电、物联网、应用软件、高性能金属材料等产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4软件业在“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的软件业收入呈现逐年

递增的趋势,且增幅正处于上升沿;通信业在“十一五”时期,江苏通信行业通过行业重组、发放3G牌照、加强物联网建设、促进三网融合等措施,加快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电信运营企业网络技术升级和业务转型,为日后通信数据服务业务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通信服务向个性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在广播、电视这一传统领域里,江苏省凭借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顺应信息时代的需求,逐步脱离传统的运营模式,与网络的融合日益密切,广播电视业有了巨大的飞跃。

二、问题

江苏省信息服务业现阶段仍然存在不少弱势,主要表现如下:

2.1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结构不够合理,存在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不优的状况。企业数量增长较快,品牌影响力不足,缺乏龙头骨干企业,且知名品牌不多,特别是本土企业相对较弱,缺乏具有充分品牌影响力、能够带动本地区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龙头骨干企业。产业结构不优,一是产业结构偏重,二是产业层次偏低,三是产业形态不新。

2.2 企业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与技术,人才结构不合理,中高端人才匾乏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式有待转变,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路径亟待调整,支撑高新技术发展的市场体系不够完善,自主创新产品采购、中介服务、科技投融资体系不健全。

2.3 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信息服务业对于社会信用制度的依赖性很大。当前,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其中企业信用及个人信用的完善,在需要相关法律制度配套完备的同时,也有待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文化中的重农抑商观念导致现今社会信用基因缺失,人们仍然难以相信和接受信息服务业中的部分服务项目。

三、对策

3.1 加强和改进政府的组织管理,面向社会,多层次、多渠道发展信息产业,既发展由国家投资的信息企业和事业机构,也鼓励集体、个人、外资和中外合资的信息机构的发展。有计划有重点地大力促进市场动态信息采集业、增值信息网服务业、信息预测业、数据库信息提供业、软件开发与服务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使信息产业的结构逐步合理。2.研究制定政策与法规,按江苏信息产业结构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供信息产业部门决策时参考,从而引导信息产业部门在信息产业大框架下安排信息产品生产与经营计划。那些经过市场机制筛选出来的可能带动信息产业进步的新技术(如集成电路、液晶显示系统、商用 计算机系统、卫星通信装备等)形成集团优势、规模优势和整体竞争优势。依据信息产业

政策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信贷和利率政策,规范信贷资金投向和利率变动,给波动的利率结构予以导向,从资金供应上保证信息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3.2 筹规划,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处理好主观愿望与客观需求之间的关系,要避免发生一哄而上、忽视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倾向。处理好信息技术业与信息服务业的关系。信息技术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信息产业赖以发展的物质载体;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的主体,它在信息产业中有相当大的作用。因此,两者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处理好国家支持与自我发展的关系。江苏省的信息产业部门在争取国家的适当投入和充分支持的同时,更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投入市场,在市场上占据自己应有的位置。要积极创市场、争市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掌握供求规律和价值规律,自觉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处理好集中与分散、协作与竞争的关系。推进社会信息化,加速信息产业的发展,必须建设一个完整统一、适当集中的现代化公用信息网络,确保信息传递的高效、畅通和信息系统间统一的标准与规范。

3.3 建立而向政府部门的宏观经济决策支持信息服务体系;建立而向工业、农业、金融、贸易和交通运输等国民经济组成要素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以方便人民生活、引导居民合理消费为口标的公共社会服务体系;建立为各类电子信息系统的开发、集成、运行、维护提供支持的信息技术服务体系;深化信息服务业的改革,建立信息立法和标准化体系;建立信息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

3.4 加强和改进政府的组织管理,向社会,多层次、多渠道发展信息产业,既发

展由国家投资的信息企业和事业机构,也鼓励集体、个人、外资和中外合资的信息机构的发展。提倡公开竞争,反对垄断,按优胜劣汰的原则,形成良性循环的经营机制。非保密的政府信息资源,原则上应无偿向社会开放有计划有重点地大力促进市场动态信息采集业、增值信息网服务业、信息预测业、数据库信息提供业、软件开发与服务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使信息产业的结构逐步合理。突出中心城市信息产业的地位,使中心城市成为信息服务业的汇集点和辐射源对信息产业在税收方而和信贷方而实行优惠的政策等。

3.5 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强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跟信息资源的开发是分不开的。在建立信息资源过程中,要注意到信息产业能更好地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决策发展服务,要考虑.到信息与决策系统的结合运用,要考虑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建议在江苏贫困地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优先发展信息共享,使信息产业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先导,带动经济的发展。信息服务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江苏要多形式引进国内外信息服务业专门人才,特别要大力吸引高素质的领军人才、研发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并通过建立有效的薪酬机制和激励机制留住人才;以发布专业人才开发目录、健全信息服务业从业资格制度等方式,引导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培养各级各类适用性人才。

3.6 优先发展知识密集型信息服务业知识密集型信息服务业包括内容产业、IT服务业、咨询服务业等。优先发展这些产业可以充分发挥江苏的优势。以咨询服务业为例,江苏可以重点 发展纺织、电子、石化、机械、冶金等领域的管理咨询和技术咨询,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咨询企。积极发展软件业,加强软件园区建设的规划布局与统筹协调,以创新发展、特色发展、联动发展为方向,打造各具特色的园区品牌,推动南京一镇江“仙宝智慧谷”、无锡太湖城、常州创意产业基地、扬州“中国声谷”等重大载体项目建设,建成若干 国内一流软件园区。圈同时,培育创新型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增强江苏信息服务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科技厅.省科技厅关于呈报《202_年全省新兴产业和企

业自主创新发展情况及202_年工作建议》的报告.南京:江苏省科技厅,202_[2]江苏省统计局.202_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江苏年鉴.南京:南京人学出版社,1994

3.南京年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993、1992.4.《江苏省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南京:江

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2_

5.《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纲要》 水家耀.新华口报,202_-3-22(A01)

第三篇:“医联体”发展现状与策略

“医联体”发展现状与策略

自202_年“医联体”这个名词的正式提出,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与支持下,我国“医联体”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各地重视并推广“医联体”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整合。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医联体”的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医联体”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对“医联体”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个人建议,以供参考。

1“医联体”概述

“医联体”,即医疗联合体。当今社会对于“医联体”还未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医联体”是以整合医疗资源为目的,由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组成的提供卫生服务和管理居民健康的医疗机构统一体。从本质上来看,“医联体”是医院集团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呈现出的一种新形式,它是为了通过资源整合达到重构医疗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作用的目的。“医联体”在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作用的同时还应当肩负起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双治、双向转诊”的合理就诊秩序,方便群众就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责任。目前“医联体”发展优劣势分析

自202_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随着“医联体”概念的正式提出,我国“医联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地纷纷探索这种上下联动的医疗联合体机制。在不断推动“医联体”发展的过程中,“?t联体”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也逐渐显现:(1)“医联体”发展的优势。经研究发现,“医联体”的发展使基层卫生服务工作得到了更多关注,基层卫生机构的接诊量和床位使用率都有所增加,群众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促进了各医疗机构的分工合作,推动合理的诊疗秩序的建立。联合体内医疗人员的流动和人才的培养也得到了不断优化,各成员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医联体”还使医疗卫生的资源配置与利用更加合理,联合体内核心医院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降低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成本,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率。集中送检的开展也弥补了基层资源的不足。(2)“医联体”发展的劣势。对于未实现整合的“医联体”,由于不同的医疗机构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加之利益的分歧,容易导致联合体内的医疗机构各自为政,统一管理的难度较大,产权障碍制约了“医联体”内责任和利益的合理分担、资源的真正共享。而实现了整合的“医联体”同样面临着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上级机构过于紧密的管理使得成员机构缺乏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和权力,在“医联体”的发展过程中,对基层成员不够重视,忽略了基层医疗机构功能的发挥,要想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特殊国情的“医联体”治理结构仍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探索。

3“医联体”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建设。“医联体”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整合医疗资源,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建立联系,促进优质资源下沉,从而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因此要想促进“医联体”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引导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建立起和谐有序的就诊秩序。在响应政府“构建分级诊疗秩序”、“强基层”等政策的号召下,积极发挥“医联体”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的独特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如远程诊疗、集中送检)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在充分考虑基层医疗机构特点的条件下,注重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六位一体”的功能,促进“医联体”成为基层健康管理体。同时政府应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加大对基层医疗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使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与核心医院达到同质化的程度,为分级诊疗的推行奠定基础。

加快制度变革。“医联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其本身的发展,但目前我国新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医疗全科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医院中推行的去行政化改革,都为我国“医联体”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的外部条件。尤其是在医院中推行的去行政化改革,能为“医联体”打破产权障碍,实现资源整合奠定有利的基础。对“医联体”实行“一体两制”,将医联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坚持“医联体”是一个整体的前提下,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区别于医院的管理制度,由政府进行全额拨款,减轻基层医疗机构对核心医院的经济依赖,鼓励基层单位与居民签订协议,实行医保预付制,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两级考核机制,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竞争意识以保证服务水平,争取在制度变革中打破资产整合的障碍,明确“医联体”各级机构的职权和责任,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之间的紧密整合]。

以利益为导向紧密联合推进。产权障碍制约了“医联体”内责任和利益的合理分担、资源的真正共享,严重阻碍了“医联体”的发展。各级医疗机构的产权不一致导致的最大问题实质上是利益不一致,“医联体”内各成员机构之间缺乏共同利益关系导致整合难以顺利进行,各机构缺乏合作动力。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短期内产权障碍问题可能难以解决,因此就必须以利益为纽带使其成为促进发展的动力,将“医联体”内各成员机构紧密联合起来,积极寻求利益共同点,求同存异,推进“医联体”向前发展。同时政府应尽快完善相应的奖励制度和考察监督机制,保障“医联体”内各机构成员的劳动价值得到应有的回报,促使“医联体”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医联体”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内部优势以及国家政策的外部优势,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医联体”作为我国卫生服务整合的发展途径,符合我国的特殊国情,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只有重视并解决好“医联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才能推动“医联体”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第四篇:海南省旅游发展现状

海南省旅游发展现状

一、发展概况

自202_年以来,海南省旅游业加快由观光型向度假休闲型转型升级,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力逐年增加,旅游接待能力持续增强,202_年海南省游客人数逾6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69.62亿元,同比增长16.97%。全省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7.7%,以旅游业为龙首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53.7%,这一比例还呈逐年增长趋势。旅游业对海南经济发展得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自从202_年博鳌亚洲论坛落户海南以后,海南的会展经济发展愈加成熟。每一年数千个大小会议在海南成功举办,包括各种年会、交流会和研讨会等,海南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会议中心,会议旅游俨然成为海南旅游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与此同时,在海南举行的一系列重大赛事对海南旅游的宣传促销效果十分显著,极大的提高了海南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海南接连举办世界小姐(先生)大赛、国际铁人三项、国际高尔夫球赛和环岛自行车赛等大型国际赛事,营造出一个又一个吸引各界目光的焦点,世界名流纷纷驻足海南,境外媒体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南,海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截止202_年11月底,全省接待旅游人数6016.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2%。旅游过夜人数达到4959.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4860.05万人次,增长12.0%;接待入境旅游者99.14万人次,增长53.6%。旅游总收入719.40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78.65亿元,增长20.6%;入境旅游收入40.75亿元,增长116.6%。

二、旅游业各行业发展情况

1交通运输业

海南省的经济结构特殊,旅游业是海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交通运输业侧重于支撑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来自国内及世界各地,国际游客和高端客源呈高速增长趋势,散客游比重超过团队游,高品质纯玩团多于普通观光团。旅游相关出行在交通运输中占据重要地位,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国际化、标准化要求日益提高,日常监管日趋精细化,旅游者对出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十二五”时期,海南交通运输行业以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国家战略为中心,积极推进公路水路协调发展,大力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十二五”期间,公路水运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61亿元,其中公路累计完成投资288.0亿元,水运累计完成投资173.0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期间投资的2.0倍和3.0倍。

公路建设项目全面推进,一是环岛高速公路实现全线贯通,三亚绕城、海口至屯昌、屯昌至琼中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琼中至乐东、文昌至博鳌、万宁至洋浦高速公路依次开工建设,环岛高速公路大部分路段、海口至文昌高速公路顺利完成提升改造;二是进一步提升普通国省干线路网规模、技术等级,完成国道G223、国道G224、国道G225、省道S202云文线、省道S305大本线等一批国省干线改扩建工程,建成洋浦大桥、清澜大桥等一批跨海跨河大桥;三是开创旅游公路建设先河,建成文昌东郊至龙楼、万宁石梅湾至大花角、昌江棋子湾等旅游公路;四是加快重要出入口公路建设,推进东方工业园区出口路二期工程、新兴至红岗出口路等出入口公路建设,重要园区、港口及城市的交通出口得到较大改善。截至202_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6860公里,相比“十一五”末增加5624公里。全省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为主干线、县乡村道支干相联、贯通东西南北、辐射全岛的公路网格局,极大地方便了赴海南旅游游客岛内的出行。

全省“四方五港”格局进一步完善,水路交通综合能力显著提高。“十二五”期,全省新增万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16个,新增通过能力5695万吨。截止202_年底,沿海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12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0个,散杂货通过能力1.2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101万TEU/年。202_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4万TEU,完成滚装车辆吞吐量342万标辆。“十二五”期开工建设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5个,重点推进了集装箱、原油储备、石油化工、国际邮轮等大型专业化码头和深水航道建设。其中,洋浦港小铲滩起步工程、海南液化天然气(LNG)站线项目港口工程、洋浦莲花山临港石化物流园码头工程、海南炼化码头改扩建工程、国投孚宝洋浦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工程、中油深南液化天然气储备库及配套码头工程、中海油南海西部油田码头项目、洋浦港洋浦港区5万吨级深水航道工程相继建成投产,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二期工程、洋浦成品油保税库项目码头工程等项目正在抓紧推进。启动海口港马村港区、新海港区和洋浦港神头港区等一批新港区的开发建设,海口港秀英港区散杂货和客滚运输功能开始逐步转移,全省主要货类运输系统港口布局进一步完善,为临港工业发展、老港区的调整和转移提供了空间,为沿海港口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琼州海峡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港口资源整合进程不断加快。

随着“四方五港”格局的逐渐形成,水路交通更加便捷。有利于省内各大旅行社开通海南直达国内国际的多条游轮航线,进一步丰富游客来海南旅游的出行方式。同时,水路货运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各种类型的物资通过琼州海峡进出岛内,整体提升海南全省的物资保障能力,以满足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大量游客的需求。2航空客运发展迅猛

近年来,海南省航空运输续快速发展,202_~202_年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12.3%。202_年,全省航空旅客吞吐量为3617万人次,同比增长11.8%。近五年,海南省航空运量平均增速为12.08%。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根据分析,这种趋势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海口美兰机场保持了较快增长,202_~202_年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8%。近五年,平均增速为13.2%,增速明显加快。202_年海口美兰机场旅客吞吐量预计将达到2200万人次。三亚凤凰机场同样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2_~202_年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17.77%。近五年,平均增速为10.91%。202_年三亚凤凰机场旅客吞吐量预计将达到1900万人次。

对于海南这个严重依赖岛外客源的海岛型旅游目的地而言,航空交通是发展旅游业的咽喉,无论对运送客源,还是向岛外客源地营销旅游产品,都至关重要。海口美兰机场和三亚凤凰机场旅客吞吐量合计将突破4000万人次,客观的说明海南航空交通已全面打开,由此迈入了航空旅游新时代。

3酒店及餐饮行业

截至202_年11月底,海南全省共有挂牌星级酒店133家,其中五星级酒店26家,四星级酒店41家,三星级酒店58家。旅游饭店和社会旅馆累计接待过夜游客4959.19万人次,同期对比增长12.6%。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酒店及餐饮行业的支持,食和住是游客出行中的基本需求,只有在保障他们的基本需求之后,才有可能满足他们对景点和娱乐的需求。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频频爆出海南旅游市场宰客乱象,尤其是在三亚旅游市场。使得外地游客对海南酒店及餐饮行业印象极差。现通过海南省酒店与餐饮协会和海南省其他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已经初步杜绝了类似宰客现象,使得游客在海南旅游的吃住得到保障,经过202_年春节黄金周和202_年国庆黄金周的市场调研,游客对于赴海南旅游的满意度达到预期目标。

4旅游景点与旅行社

目前,海南全省共有54家2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39家2椰级及以上乡村旅游点和371家各类旅行社。所有景区中以蜈支洲岛、南山文化、大小洞天、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分界洲岛、槟榔谷黎苗文化这6个5A级景区最为著名,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游客。371家旅行社遍布省内各市,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服务。

三、发展优势与劣势

1发展优势

(1)滨海旅游资源优势

海南省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极富特色,与国内同类地区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一是气候条件优越。海南省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因受海洋影响明显,气候优势明显。全年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2℃~26℃,月最高平均温度25℃~28℃,月最低平均气温在10℃以上。光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约2500 h,年晴日在300日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500~202_ mm。二是滨海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民族风情浓郁。海南省不仅拥有得天独厚、广泛分布且各具特色的“3S”旅游资源,而且拥有国内唯一的热带山地旅游资源、热带温泉旅游资源、热带森林旅游资源以及热带岛屿文化旅游资源。另外,海南省还生活着黎族、苗族、壮族和回族等36个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至今保留着许多质朴敦厚的风俗习惯,特色鲜明,风情浓郁。三是滨海旅游活动空间广阔,资源组合合理。海南省不仅管辖4点5万km 的 陆地,管辖范围内更有200万km 的海洋。同时,不同类型的滨海旅游资源为开展休闲度假旅游提供了多样选择,东线和西线滨海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南部和北部滨海旅游资源各有优势,并且东西南北中的滨海旅游资源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和照应性。

(2)客源市场优势

海南省地处中国最南部,位于东南亚经济圈内,西临北部湾,南濒东南亚各国,北望台湾,处于西太平洋的中心,是国际海运的必经之道。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得海南省在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方面,具有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客源丰富。从海南省旅游客源结构分析,海南省滨海旅游客源主要分为3部分:国外、港澳台地区和内地游客。从地域划分来看,海南省国外客源市场主要集中于韩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德国、泰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另外,由于地缘关系,港澳台同胞在海南旅游客源中所占比例较高。就国内客源市场来说,目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以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和辽宁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和地区为主。(3)机遇和政府政策优势

滨海旅游业作为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先导和支柱的产业地位,受到海南省各级政府的重视。一系列战略和规划的实施以及优惠政策的出台为海南省滨海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首先,海南省具有“三低” 即低税率、地价、劳酬和“三自由” 即资金、物资、人员流动自由的有利条件。其次,免签证和落地签证政策的相继实施以及国内外滨海旅游区域合作的积极合作也给其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再次,游轮经济、国际赛事、会议和旅游节庆的举办以及“海上大省” 战略、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为海南省滨海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2发展劣势

(1)文化要素方面建设不足

海南旅游资源缺少有效和深度的文化性开发。海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低,旅游资源的优势未得到应有的发挥,大多数旅游产品的开放是粗放型和劳动密集型,主要是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民风、海岛生态、热带雨林等比较脆弱的生态类型,深层次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较少。(2)旅游服务信息化不健全

旅游信息化建设停留在旅游网站、电子商务的发展、办公自动化、智能化等初级领域。网络营销也缺乏技术支持,成熟的新型旅游电子产品的开发力度不够。服务能力弱,旅游信息内容一般涉及旅游目的地、景点、饭店、交通旅游线路和旅游常识等,根据旅游者的特点和需求组合定制旅游产品,提供个性化旅游线路建议等方面做的好的企业几乎没有。此外,在消费者的旅游途中,很少有为其提供购、食、住、行等信息服务的好中介,旅游信息化程度十分低下。(3)旅游服务管理水平低

在政府层面上,目前海南省的服务贸易管理机构是海南省商务厅的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处,但旅游行业的管理在旅游委,这造成了宏观指导和协调服务的乏力。另外,旅游服务贸易的管理方式上也相对滞后,服务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海南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在企业层面上,海南旅游服务企业规模小,无法产生规模效益,跨国经营程度低,尚未形成较大的国际市场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在旅游饭店、旅游救援等其他产业要素上,基本没有跨国经营的步伐。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旅游专业人才在培养和引进的规模及质量上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4)国际旅游岛政策的利用不足

为了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给予了很多优惠和试验性的政策,如,“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在海南试办一些国际通行的旅游体育娱乐项目,探索发行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型彩票”;“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用地自主开发旅游项目试点”等等,海南旅游服务相关方面在利用政策方面还应该更放开,可以借鉴深圳政府对于国家支持深圳特区建设特殊政策的使用方式,将政策的效用发挥达到最大化。

第五篇:安康旅游发展现状

浅析安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析安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 安康,这个陕西南部山清水秀的城市正在崛起,凭借着独特的地位和优势,正在打造陕西的旅游名城。宽松的发展环境,明显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等等已经成为安康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需求的欲望已经大大提高,客源市场的扩大也为安康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纵观全国各地,安康在发展率哟也中又面临着管理人才的缺乏,基础设施的落后,资源开发不足和缺乏核心竞争力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又不得不为安康这个正在打造旅游名城的城市做一些展望和思考。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产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但它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依托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效益。一安康发展旅游业的长期角度来思考,它必须建立多元化的经营体制,提高文化软实力和服务质量,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才有可能使之成为真正的旅游名城,从而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促进安康经济稳步的向前发展。

一、安康旅游业发展的条件 1.、发展的空间相对较大。国家鼓励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逐渐调整,旅游业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对精神生活的需求逐渐增加,旅游本身就带有享受性,也使得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渐旺盛,这也就昭示着旅游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2、优越的地理位置。安康有着南北交通的联通聚散功能,它北通西安,东南连接武汉,西南连接重庆,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还连接着关中人文景观、张家界,神农架、长江三峡等诸多旅游景点,随着旅游业逐渐由东向西的推进,定会给安康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

3、丰富的旅游资源。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就应运而生的形成了奇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瀛湖、香溪洞、千家坪、擂鼓台等。并且有着丰富的水体、森林资源,对于发展生态旅游有丰富的资源为保障、二、安康发展旅游业可能产生的制约因素

1、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发展理念。旅游业作为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环保产业,各地竞相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然而安康并没有将自己潜在的资源发展成为真正的旅游资源,因此咋经济发展中,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没有从整体着眼,往往是各自为政,就不能发挥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足,接待能力不足,会严重制约旅游业的发展。基础设施时旅游业的依托,这些硬件设施的相对落后也就严重影响了品牌旅游的打造。

3、人才的缺乏。进入本世纪,所有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就必须依靠一批专业人员对其开发、经营和管理,才有可能使其科学性、系统化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使旅游资源真正的文人所用,为区域造福。

三、安康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从整体来看,安康的旅游业还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并没有走上正规的运营阶段。旅游业所创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得比重还很小。根据资料显示,安康市现有旅游景区32处,景点78个。其中南宫山、瀛湖、香溪洞、千家坪、岚河漂流已经得到初步的开发和建设,也已经得到相应的产出和回报。其他景点也已经相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今年,更是安康旅游开发的高峰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也逐渐得到了完善,特别是旅游交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西康高速、高铁等路线的开通已经为走进安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各类饭店、旅馆也都在规模和数量上得到了一定规模的扩展。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安康的旅游业发展还主要定义在生态旅游这个点上,随着旅游从人文历史景观到自然风景的过度,目前,人们的旅游动向又开始面向了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这便是安康现阶段发展旅游业的立足点。然而就现阶段发展的情况来看,并不容乐观,首先表现在旅游开发的投资严重不足,开发建设的战略方案不够明确。旅游业是一项投资大长期受益的产业。在旅游资源开发当中,一般包括提高所在地的可进入性;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上层设施、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培训能够胜任专业水平旅游服务工作人员五个方面。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安康旅游业在后三个方面的开发出现了疲软现象。归根结底还是软件设施不够健全,竞争力差。其次,市场开发战略创新意识薄弱,旅游业最终是要面向市场的,尤其是旅游业具有不可移动性,那么增强它在市场的吸引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安康目前还没有打造出一款具有特色的品牌产业,并在管理层出现了责权不明晰、权利不协调等现象,严重制约其发展。就旅游资源本身来讲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域组合型不强,虽然安康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是总体比较分散。好的旅游业必须依靠地域组合型强、吸引力高的旅游景点。怎样将安康的旅游资源有效组合,发挥出整体效应将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安康旅游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1、客源市场。简单的说就是游客的来源。定位好了客源市场,旅游规划及开发才具有针对性。客源市场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客源市场的大小,潜在游客的多少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就安康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与周边地区的地域差异和联系等诸多因素考虑,安康的客源市场应该定位在以本地客源和以西安为轴心的关中客源为主。安康,作为一个陕西“小江南”,将是西安关中地区不具备的旅游资源,对其具有吸引力。独特的旅游资源,便捷的交通和距离的短小又使得西安居民周末或短期旅游选择安康成为可能。另外,与周边相似的旅游景点(三峡、张家界)相比,又不具备竞争力,所以只能这样定位安康的客源市场。

2、雷同的旅游资源。与陕南周边的其它城市(汉中、商洛)的比较可以看出,旅游资源的结构略有雷同,而周边几个城市又均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植和发展,这就使得各地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替代性。结构雷同,地位相似,竞争激烈且投资风险大,在发展过程中就必须注重创新,打造出富有特色的品牌。“安康”本身就是祥瑞、祈福的地名,我们或许可以围绕这一特点,结合宗教打造出一款极具特色吸引力的产品。

3、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旅游业的发展与其依托产业(旅行社、交通、饭店)有密切联系,而安康虽然交通条件大大改善,地区可进入性较强,但是旅游专线尚未开通,景区可进入性较弱。另外,饭店、宾馆数量虽较多,但质量较高的不多,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就需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完善各种硬件软件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其知名度。

4、多方位、立体化发展。不能将安康的旅游业仅仅局限在生态旅游这一点上,这样势必会让其走向死角,必须全方位多角度的利用资源,在生态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观光、探险等旅游,更要打造文化精品,丰富旅游活动。

5、努力发展经济。安康目前的经济水平还比较落后,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要经济发展了,旅游业的诸多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五、关于安康发展旅游业未来的思考与建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安康相关人员的精心打造与设计,我相信安康定会成为陕西的旅游名城。未来的旅游业发展也将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崛起。可是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产业又具有它本身固有的特点。它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敏感性,因此在发展中又必须具有科学性和整体性。

1、一定要紧跟市场,从旅客的需求出发,以市场为目标,结合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比如紫阳富硒保健产品、平利茶叶、蚕桑丝绸等。综合性、多元化的定位旅游结构,真正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结合旅游的周期性适时的做好旅游产品及旅游产业的更新换代。

2、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吸引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做好区域联合经营,以提高旅游的综合区位优势,扩大客源市场,多方位筹集资金以更好的提高综合竞争力,利用“安康”这一城市意象元素,以这样一个名字来加强城市意象进行全新组合。

3、正确处理各种发展关系。特别是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定要以防为主,切莫先污染后治理,其次是在突出重点景点的同时一定要做到个县有亮点,各地有特色,不能只注重“舞龙头”而忽视整体效应。

4、旅游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为因素,因此,一定要提高服务质量,培养出专门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以人为本,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安康的整体竞争力。| 关于安康市旅游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卢杰火 吴应德 赵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2_-8-25

5月中旬至6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赴汉滨、石泉、宁陕、岚皋、平利就我市旅游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分别听取了有关县区政府的工作汇报,召开了有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投资旅游开发的业主、旅行社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实地考察了全市的主要旅游风景区。调研组还赴商洛市金丝大峡谷、柞水牛背梁、宝鸡凤县就旅游工作进行了考察。

对全市旅游工作的总体基本估价

我市旅游业目前已初具规模,初步实现了从创业起始期向突破发展期的转变。结合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发展旅游业的共识不断深化,氛围进一步形成,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稳步攀升,旅游产业呈现出强劲发展的良好态势。

发展思路、规划、重点明晰。围绕建设中国山水休闲度假胜地,打造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目标,全市旅游发展整合提升规划正在编制。把生态旅游作为六大产业之一加快推进发展,突出“一山一湖一城”,“打造南宫山、连通汉江水、建设旅游村、提升中心城”,思路明确,重点突出,切合实际。

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快。西康高速公路通车,推动我市生态旅游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瀛湖快速干道路基工程已近完工。岚皋南宫山二郎坪生态停车场等项目已建成使用。香溪洞景区的人行环道即将开工建设。平利天书峡景区旅游公路一期全面竣工。宁陕朝阳沟、蒿沟旅游景区,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基础设施等配套工程建设顺利。石泉先后实施了喜河至熨斗等4条旅游景区公路建设和拓宽改造。安康大道、七里沟汉江大桥、香溪大道等路桥项目建成使用,成为中心城市的亮点工程。结合“双创”,在“一江两岸”先后建成了汉江公园、安澜楼、城市规划展览馆、亲水广场等一批景观,大幅提升了安康中心城市品位、公共服务和旅游服务功能。

生态旅游特色日趋鲜明。岚皋县南宫山景区202_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功申报为国家地质公园,把神河源、千层河、岚河漂流、蜡烛山等景区,作为大南宫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宁陕县重点打造了十八丈瀑布、上坝河国际狩猎场、汶水河和秦岭峡谷漂流等景区景点。石泉县重点打造了中坝峡谷、燕翔洞、后柳水乡、子午银滩等景区。平利县重点开发建设天书峡景区,着力打造陕西最美丽乡村。平利长安镇龙头村等7处乡村旅游点被国家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香溪洞景区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市场运作激活旅游景区开发。宁陕、石泉、岚皋县解放思想,在招商引资和市场运作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大手笔强势打造旅游项目,在较短时间里实现了旅游业长足发展。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意见

调研中,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有关领导、从业人员及群众,对旅游业发展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意见,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瀛湖景区现状堪忧,建设与管理裹足不前

瀛湖,是安康在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独具特色、最具吸引力的优势旅游资源,外地游客往往是因一湖清水慕名而来。在“创优”工作强势开展的情况下,“一湖”的面貌与“一山一城”反差强烈。瀛湖景区目前的面貌不尽如人意,项目开发建设停滞;宣传促销没有动作。已建成的翠屏岛、金螺岛等景点,分属7家省、市部门投资主体,多头管理使景区内各经营主体之间存在各自为政、相互扯皮等矛盾。目前,经营举步维艰,有的已经关门歇业,资产闲置。瀛湖风景区管理局既参与经营,又履行管理职责,体制不顺,监管乏力。经营管理体制不顺,门票出售时分时合,游船、快艇要价自行其是,停车、收费服务态度差,旅行社投机甩点,码头服务质量低下,游船直来直去,湖周边农家乐良莠不齐等现象令人堪忧。

建议意见:

一要依托现有瀛湖景区,对大瀛湖景区统筹规划,做到规划引领,突出亲水特色,真正在纵深和细节上连通汉江水。

二要把修通瀛湖边环型观景道路,改造翠屏山庄进岛公路,建设几处瀛湖景区游船码头和生态停车场作为当务之急来抓。

三要敢试敢闯,在邻近景区的地方,超前做好详细规划,启动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特色旅游集镇,政府可提供“三通一平”基础设施条件,市场化运作,增添景观,聚集人气,服务游客。

四要提升游船档次,在瀛湖游船上策划运作参与式互动项目,多措并举,把“一湖”的水文章做足做大,改变游客高兴而来、枯燥往返游、大失所望的状况。

五是市、区政府要把理顺景区经营管理体制尽快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关乎瀛湖景区发展兴衰的头等大事来抓,下硬茬、出实招。按照“政府主导、资本运作、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的思路,整合核心景区内现有国有资产,组建集团公司,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同时赋予瀛湖管理局涉及核心景区规划、开发、建设等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从长远看,市上有必要设置“安康市瀛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便于有力有序有效地统筹协调各方工作和利益。通过科学规划景区、改善基础设施、理顺管理体制,为促使瀛湖景区良性发展,尽快整体包装向外推介,引进有实力的大集团参与开发经营。

(二)旅游开发资金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进入各景区景点的交通路况普遍较差,如瀛湖翠屏山庄的进岛路“瓶颈”制约问题突出。景区停车难现象普遍,瀛湖、香溪洞景区目前还没有游客接待中心和一定规模的停车场。景区的人行步道建设档次偏低。一些景区的水、电不配套,很多地方仍是通讯盲区;景区公厕建设布局、档次、管理水平普遍低下,如南宫山等景区的旱厕卫生状况很差。旅游标识体系建设不完善、不规范。市旅游网景区、景点介绍不全、不实、更新不及时、境外游客抱怨颇多,宁陕县反映旅游用地问题突出,影响企业投资进度。现在距“9.27”世界旅游日陕西主会场庆典活动在岚皋南宫山举办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但调研组6月17日在拟定活动地点南宫山南大门及南线服务区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工程进展缓慢,若再加上汛期雨天因素,施工任务非常艰巨。南宫山南线公路路基工程虽已完工,但铺油所需资金尚无着落。

建议意见:

一是要抢抓机遇,最大限度地争取中省政策性资金,尤其是要加大统筹整合资源的力度,“捆绑”使用有关项目资金,集中用于核心景区景点开发和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二是要出台旅游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进有创新理念、有信誉保证、有资金实力的投资主体来开发建设。

三是要像对待工业用地一样,积极向省政府争取旅游开发项目用地指标,对旅游项目使用耕地、林地实行倾斜扶持政策。应总结推广宁陕、石泉县“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经验,通过优化旅游企业发展环境,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吸引更多的民营资金参与开发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共同参与旅游业开发的多元化市场化投资机制。

四是政府要观念超前,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对旅游基础设施一定要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和高品位建设,本着宁愿少些、也要好些的理念来确定项目,防止出现低水平上马,避免低层次开发,给景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要注重景区道路建设的安全、舒适、通畅、便捷,形成大交通、大旅游格局。尤为重要的是,应尽快建设市级游客接待中心和生态停车场。

五是要设立旅游发展基金,政府从每年的新增财力中按一定比例专列资金,同时从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建设景区重点项目扶持、保护维修文物及宣传促销等,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

六是要借鉴先进经验,适时组建安康市旅游投资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构筑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

(三)旅游产业链未形成,缺乏市场氛围

目前,我市旅游“六要素”不完善。中心城区的星级宾馆、饭店仅有13家,其中:三星级9家、二星级4家。宾馆、饭店的接待能力差,旅游旺季满足不了需要。娱乐、购物环节薄弱,旅游景区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浏览层面。旅游商品开发滞后,缺乏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已有的包装粗放。市、县区还没有一家专业旅游综合购物商场,现有景区周边没有一处可供游客入住、休闲、娱乐的较为完善的服务场所。景区景点文化内涵浅,参与性、互动性的活动贫乏。如安康的龙舟仅仅在“龙舟节”节庆前后火热几天,平时游客来安康寻不见其踪影。这些缺失,削弱了旅游市场氛围,丢掉了很多旅游产业发展的商机。

建议意见:

一是要加快完善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功能,尤其要抓好适合中低档旅游团队入住的快捷酒店建设。

二是要以景区、景点和村镇为依托,以交通为轴线,结合各行各业的特点,围绕旅游创建景点。开发建设生态观光农业、城市观光、工业观摩、乡村休闲度假游。加强对农家乐发展的引导和指导,农家乐和农家宾馆要走陕南风情、规范经营的发展路子,饭菜要突出乡土风味。积极探索引导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为主,向茶余饭后观赏民间艺术和体验陕南农家生活的发展模式。

三是要在安康城区、景区之间、邻近景区的村镇,规划建设旅游一条街,或旅游购物点和旅游定点购物市场。

四是要引导研发经济实惠、具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的安康地方特色旅游工艺品,通过市场化运作批量生产和销售。茶叶等农副产品要主打富硒品牌,注重小型包装、精细包装,推出质优、款新、价廉、富有创意和办理托运的名牌旅游商品。

五是要集中力量建成几条旅游精品线路,在旅游线路的包装中,把旅游定点购物和特色文艺表演纳入旅途日程。

六是要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增加参与式互动项目和游乐设施。重点对我市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和使用。市、县区要打造具有汉水、秦巴特色的旅游文艺演出精品节目,定点定期演出,形成文化品牌,吸引和增加游客游览兴趣,营造浓厚的旅游氛围。让游客享受“白天看景点、途中有购物、晚上看演出”的“一条龙”服务,延长游客逗留时间。

(四)旅游产品促销形式单

一、层次低

近年来,全市对旅游宣传促销投入少。存在“五多五少”现象,即:县区分散推介多、全市整体宣传少;低层次推介多、高端化宣传少;官方式推介多、市场化宣传少;会议式推介多、社会化宣传少;平面式推介多、立体式宣传少。市与县区、各县区之间没有联手开发游客市场,与周边地区联合协作少。

建议意见:

一是要建立“政府组织、部门联合、政企联手、上下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聘请知名旅游营销公司对安康旅游形象宣传进行整体策划、包装和营销。

二是要加大投入,在中央电视台、大报、大网等主流高端媒体集中宣传安康旅游特色资源。特邀全国闻名的作词大家、作曲大家、歌唱大家,为安康创作、演唱一首大气的形象代表之歌。通过组织举办风光摄影大赛、拍摄精美短片、编创赛唱安康民歌等途径,加大旅游产品促销的广度和力度,提升安康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要整合和利用汉江龙舟节、汉阴油菜花节、紫阳与平利茶文化节等各类节庆活动资源,拓展节庆前后促销旅游的链条,策划导入旅游元素,引导和吸引更多的客源。

四是要与湖北、甘肃、四川、重庆等周边地区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客源互送、利益双赢、资源与市场共享。

五是要结合旅行社行规,政府要为全市18家旅行社出台门票和床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调动旅行社在促销旅游产品和组织客源方面,发挥旅游龙头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旅游专业人才和导游供需矛盾突出

由于我市旅游旺季、淡季的客流量悬殊,从业人员收入偏低且不稳定,人才大量流失。目前常年在安康的持证导游不到50人,只能满足外出游客随团需求,地接游客经常是求援于安康学院旅游实习生,服务质量难保障,也影响了对安康旅游形象的宣传。

建议意见:

一是要招收招聘、引进一批熟悉旅游策划设计和精通旅游营销管理的中高级旅游人才。

二是要通过举办培训班,以及邀请旅游管理方面或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来安康举办讲座等方式,搞好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

三是要组织开展旅游行业服务人员岗位技能竞赛活动,促进从业人员素质提高。

(六)政府主导和统筹协调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政府抓“创优”的工作力度相对于抓“创卫”弱,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导力量、工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涉及旅游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开发等难度大的困难和问题方面,需要深入研究、搞好协调和狠抓落实。在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尚未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尚未出台“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总体战略和具体措施。

建议意见:

一是政府要成立强有力的专门班子,总揽全局,狠抓旅游产业发展。建立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领导牵头,及时研究并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出台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为旅游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是要高度重视旅游品牌的开发和建设,树立全市旅游“一盘棋”的战略理念,跨县域规划、整合和优化配置旅游资源,克服景区小、散、弱的缺陷。坚持突出“一山一湖一城”和“四大板块”,围绕做大做靓大南宫山、大瀛湖等核心景区,通盘策划,统一规划,精心设计,一体化开发,打造旅游精品,力促形成大旅游产业的格局,如将平利的天书峡纳入大南宫山景区、汉滨的双龙溶洞纳入大瀛湖景区等,提升旅游市场整体竞争优势。着力修编香溪洞景区规划。

三是要做好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张名片,积极建立激励考核机制,表彰奖励为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职能部门、旅行社和个人。开展优秀景区、优秀星级饭店评比活动,奖励景区景点创A升级、饭店上星加星,引导和促进旅游行业争先创优。

四是要对主要旅游交通要道两侧,以及瀛湖、香溪洞等核心景区绿化、美化、靓化,不间断地对景区、景点的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让安康的生态旅游的形象日新月异。

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应变策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