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安阳市“十一五”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
编辑:紫陌红尘 识别码:17-790630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10 11:25:3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安阳市“十一五”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

安阳市“十一五”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

安政(2006)59号

汽车零部件是我市的传统支柱产业,具有做大做强的基础条件。“十一五”期间,积极推进产业要素和社会资本向优势区域集聚,加快重组整合步伐,实现集群化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安阳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安阳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以安阳列为全省汽车零部件基地为契机,积极推进企业整合和产品结构调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全市汽车配件制造企业350余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年产汽车底盘铸件40万吨,水箱15万台,车轮配套件60万件,汽车照灯具150万套,低速车变速箱齿轮30万件,实现产值30多亿元,年创利税1.5亿元。汽车底盘、刹车部件、发动机缸体缸盖、后桥壳、减速器壳、变速器壳、制动件、悬挂件、发电机爪棘、车用水箱、汽车工程机械车轮、汽车照明、低速车变速箱齿轮等产品品系已初具规模。产品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与国内一汽、二汽、哈飞、柳汽、杭汽、南汽、郑汽、一拖、二拖、开拖、玉柴等等生产厂家配套,汽车底盘部件、刹车毂、电机爪棘等产品占全国市场的50%以上,部分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和德国等地。涌现出了安阳汽车零部件公司、定角集团、水箱集团、圆通铸业、林州二汽配、合鑫铸业、安鼎铸业、安阳宏源型钢公司等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安阳汽车零

部件公司凭借其管理、人才、技术、资源、机制等优势,已形成拥有近3亿元资产,近3000人的大型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现有车桥组装线6条,铸造流水线6条,机加工流水线20条,年铸造能力6万吨的生产规模。预计今年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利税3800万元。主导产品制动器总成、后桥壳、变速箱壳、减速器壳、缸体等部件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与国内整车生产厂家的配套协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开始向专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安阳宏源型钢公司立足自身优势,准确市场定位,发扬团结拼搏的创业精神,在短短的8年间,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厂,现已发展成为国内轮式工程机械车轮配件行业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工艺先进的制造企业,成为国内唯一一家集重型、中型、汽车、轮式装载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车轮型钢配套件为一体的专业生产企业,在2001年—2004年的4年时间内,产值连年翻番。

在看到我市汽车零部件良好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的同时,还应充分认识到,与省内外汽车零部件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差距是: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产业集中度低,产品档次低,与轿车配套的精密件等高附加产品尚未涉足,适应国际采购系统化、模块化供应的体系还没有认证。这些问题如不解决,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将难以改变整体竞争力较弱的状况,难以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三、“十一五”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基本思路、目标

基本思路。顺应当前汽车零部件系统化、集成化、模块化生产和供货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按照节能、环保、安全的要求,结合安阳汽车零部件产业实际,坚持突出重点,培育特色,充分发挥汽车铸造配件领域的比较优势,以中、重型货车、客车、农用车底盘各门类铸造件及部分总成为重点,形成铸造、零部件精加工、总成生产企业协作体系,推进一批骨干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经营集团化,加大企业整合力度,逐步实现产业合理集聚,资源共享,降低成本,快速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鼓励、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大投入,加大精密部件的研发力度,积极发展高端产品,努力使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跨跃式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形成安阳市新的支柱产业。

发展目标。到2010年,安阳市汽车零部件铸件能力达到100万吨,前后桥总成100万套,水箱50万套,汽车、工程机械车轮100万套,全挂车4000辆,汽车照明灯具150万套,完成工业增加值3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利税21亿元;培育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5家,5亿元以上企业10家左右。

四、“十一五”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重点

“十一五”期间,要按照规模化、系列化、集群化、外向化发展的原则,把安阳汽车零部件基地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铸造配件生产的集散地。加快产业整合步伐,实现生产要素的快速集聚,以资金、技术、市场为纽带,推进企业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增强企业间发展的良性互动。紧跟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尽快形成由单一铸件、机件——机械加工——精深加工——装配——总成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积极推进主导产品从零部件向总成升级。

1、汽车铸件品系。重点支持安阳市汽车零部件公司、定角

企业集团、林州市合鑫铸业公司、林州市龙鼎铸业公司、水箱集团、汤阴华兴机械公司,加快对铸造工艺的技术改造,扩大精加工能力,做精做大汽车底盘、刹车部件、发动机缸体缸盖、后桥壳、减速器壳、变速器壳、制动件、悬挂件、发电机爪棘、车用水箱、鞍座等系列产品,到2010年达到150万吨的生产规模,提高铸件产品的综合配套能力。

2、汽车机件及电子零部件。支持安阳宏源公司、林州水箱集团、安阳豫华照明公司、安阳烨炜齿轮公司、汤阴汽车零部件等企业,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快速提升汽车、轮式工程机械车轮型钢,汽车白炽灯、卤素灯、防雾灯、前照灯、半导体照明灯,变速箱齿轮,车用水箱,离合品等产品档次。加快宏源公司年产40万吨中、重型客车、载重汽车车轮型钢,安阳豫化照明公司年产2亿支道路交通照明,林州水箱集团年15万台水箱、烨炜齿轮公司年产100万套低速车变速箱齿轮等重点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新生产能力,快速扩大产品市场份额,提升市场竞争力。

3、汽车零部件总成。支持安阳市汽车零部件公司年产20万台套汽车前桥、后桥、挂车桥、鞍座四大总成;林州市合鑫铸业年产6万套重型车、轿车制动总成;安阳宏源公司年产100万套汽车、工程机械车轮总成、林州仙电公司起动器总成、林州恒发铸业汽车底盘部件总成、安阳豫华照明年产300万套灯具总成、安阳运输公司年产4000辆全挂车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通过3至5年的发展,使安阳市基本形成汽车前桥、后桥、挂车桥、鞍座、转向器、制动器、半挂桥、车桥、起动器、汽车、工程机械车轮总成、道路交通照明灯具总成、全挂车等13大总成品系,提升安阳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层次。

五、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十一五”期间,汽车零部件工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新上项目增多,一批上亿元投资的总成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资金需求量较大。要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加大信贷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信托资金、上市融资、企业债券、金融租赁和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努力保障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有关部门在用地指标、环保审批、设备减免税上给予优先安排。有重点的选择一批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积极争取省工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专项资金支持,安阳市工业结构调整、县域经济等政策性资金给予倾斜支持。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进入汽车行业,对市场前景好、收益高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所需银行贷款,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要优先提供贷款担保。

2、加快产业整合步伐,推进生产要素快速集聚。按照产业聚集、资源共享、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培育一批具有系统开发、规模化生产和模块化供货的发展要求。积极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重组、参股、技术合作、股份制改造等形式,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达到优势互补,快速发展的目标。逐步在姚村、陵阳、任村、东岗、小店、林淇形成几家大的汽车零部件联合企业集团。尽快改变目前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偏小,装备落后,竞争力弱,原料、土地等资源不能得到充利用、环境保护日趋加重等问题。

3、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林州机械铸造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大技术开发和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与大专院校联合,增强企业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研发和检测检验机构,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对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发具有当代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项目,市科技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支持。

4、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吸纳国际化营销理念和策略,改进和完善营销体系。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强化企业信息管理,健全计算机管理系统,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引导企业推行国际汽车质量技术规范,认真学习、理解新标准的内容,重视实施标准的工具和途径,切实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使产品尽快融入国际市场。

5、加强贯标和认证工作,推进与整车企业间的合作。贯标和认证是汽车零部件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基本条件,是汽车零件企业生存的支撑条件。按国际标准,加强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提高产品信任度,适应国内外整车采购和供应的需要。零部件企业要积极介入整车企业的车型开发和产品改造,及时掌握新车型对零部件性能质量的要求,提高与整车的综合配套能力。

第二篇:浙江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积极跟踪全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大力推进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按照整车与零部件并重、技术引进与研发并举、重点企业与重点区域联动的基本要求,重点发展经济型轿车、中高档客车,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支持发展专用车、特种车及电动汽车产业化,成为我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导产业。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初步建成产品特色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优势突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发展体系,并基本形成“两基地、一中心”的产业格局,即全国重要的经济型轿车生产基地、中高档客车生产基地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心。具体目标如下:

1、全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销售收入超过2400亿元,成为我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整车产能达到100万辆左右,其中经济型轿车产能90万辆左右、中高档客车产能1万辆左右,在全国同类产品中的比重继续上升。形成2-3家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3、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达到1600亿元,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近20%。形成一批具备系统开发和模块化供货能力,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集团)。

4、基本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具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5家左右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左右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及若干个行业及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主要汽车产品技术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普遍提高,为整车配套能力显著增强。

二、“十一五”产业发展的重点

(一)发展一批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主导产品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扬长避短,积极发展一批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主导产品,构筑产业特色优势。

1、经济型轿车

立足浙江比较优势,抓住国内家用轿车起步阶段的有利机遇,重点发展符合国家安全、节能、排放法规要求的经济型轿车。以吉利汽车控股集团为重点,努力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积极与国际著名厂商、研发机构开展技术合作,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扩展产品系列,实现规模生产。到2010年产销量进入全国同类产品企业前列,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经济型家用轿车产业基地。

2、中高档客车

积极发展适应国内旅游、商务需要的中高档大型客车。以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东风杭州汽车有限公司为重点,大力引进关键技术和设备,培育自主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扩展产品系列,提高市场占有率。到2010年,中高档客车产销量居全国领先地位,形成国内主要的中高档客车产业基地。

3、关键零部件

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汽车零部件的产业优势,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加大技术引进与合作,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实现与主机的同步发展,广泛推行国际标准,着力培育系统开发及模块化供货,逐步融入全球化采购体系。重点发展十大系列产品:⑴发动机及零部件,⑵制动器总成及系统,⑶变速器,⑷方向机,⑸离合器,⑹摩擦材料,⑺传动系统零部件、总成及系统,⑻电器件,⑼车身零部件,⑽汽车电子产品。以万向集团等优势企业为重点,形成10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集团),以及一批“专、精、特、新”的零部件中小企业群。到2010年,全省汽车零部件的产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出口创汇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成为全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制造中心、信息中心和采购中心。

4、专用车、特种车

积极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大力发展各种专用车、特种车。重点发展高空作业车、压缩垃圾车、沥青洒布车、移动电源车等城市维护用车,混凝土搅拌车、自卸车、散装水泥车等重型专用车,以及邮政、电讯、医疗卫生、金融保险、军事等领域需求的各种专用特种车。

(二)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及知名品牌

支持和鼓励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技术基础较好、管理水平较高、产品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瞄准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进行“对标”,实施赶超战略,逐步培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集团)和自主创新能力与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业领先的“小巨人”企业,使之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到2010年,形成2-3家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集团),10家左右有专业化生产优势的“小巨人”企业。进一步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三)构筑一批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块

支持和鼓励具有良好产业基础、特色优势明显的地区,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完善产业

配套,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打造我省汽车产业的核心区块和发展平台。重点培育发展杭州、宁波、温州、台州、金华、绍兴、嘉兴等七个核心区域,构筑沪杭甬、甬台温、杭金高速公路沿线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带,进一步突出产业集群优势。其中:杭州以汽车零部件、中高档客车和电动汽车为主;宁波、台州以经济型轿车和汽车零部件为主;金华以中高档客车为主;温州、绍兴和嘉兴以汽车零部件为主。

(四)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通过财政资金补助、企业技术开发费按实列支等政策手段,引导企业坚持自主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合资合作及产学研结合,积极推进在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传动与行驶控制系统、电动汽车产业化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尽快缩小与国外的差距。鼓励和支持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实施重点技术改造,如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和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重点企业信息化改造,经济型轿车和中高档大型客车建设,电动汽车及关键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关键汽车零部件改造等。

(五)建立健全采购与销售服务体系

支持和引导优势企业进一步优化采购体系及销售服务体系,通过建设集采购、营销、服务、信息为一体的面向全行业和骨干企业的电子商务网站,以及具备新车销售、旧车回收、维修服务、零配件供应及信息反馈功能的汽车品牌店等,在合理、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同时,更好地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服务。

(六)推进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

围绕现代汽车生产需要,重点发展:特种金属材料、橡胶制品、特种涂料、汽车玻璃、工程塑料、皮革和纺织类内饰材料等配套产品,进一步促进我省冶金、化工、轻工、纺织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三、政策措施

1、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以及面向行业和区域的技术服务中心,经有关部门考核,由财政部门按不低于投资额10%的资金予以扶持。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来我省设立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企业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经审核认定后可按实列支。针对我省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关键技术,加快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由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招商引资活动,对重点项目和重要跨国公司要建立高层沟通制度,吸引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和营销中心。鼓励骨干企业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的经济技术合作。鼓励和支持发展外向型企业,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参与国际分工,扩大产品出口,大力推行国际通行的质量体系认证。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海外建厂,简化境外建厂及外汇使用的审批程序。

3、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通过组建多元化的投资公司或参股、并购等方式,投资于汽车及零部件大项目。继续利用银企协调会等方式为重点项目提供融资便利,提高银行对企业扩

大授信范围、增加授信额度。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作用,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政府用于工业发展的各类发展资金要优先扶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对个别重大项目,建立专项资金,采用财政信用支持的方式推进项目的建设。

4、引导、鼓励省内有关高等院校积极设置和扩充汽车类专业,为我省汽车产业培养专业人才和后备力量。以现有部分骨干职业技术学校(学院)为基础,进一步加强技术工人的培养和培训,大力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支持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级汽车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进一步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继续加大对汽车工业龙头企业及重点产品的宣传和协调力度,大力倡导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积极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与民族品牌产品的企业文化和精神。

第三篇: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规划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企业营销策划

专 业:市场营销

姓 名:李健

任课教师:李友邦

年 级:12营销

学 号:21203021034 成 绩: 经济管理学院制 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规划

作为江苏的特色产业之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在江苏发展超过20年,丹阳、无锡、靖江、仪征等多地均已形成相关产业集群。然而,面对近年来竞争加剧、利润降低、整车厂需求放缓等众多因素,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加。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在日益加剧的竞争市场中夺得头筹、站稳市场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跟他们的企业发展规划有着密切关系。

首先我们对江苏地区的汽车企业零部件产业的近况做下了解。整个产业2013年面临了最严峻的挑战。随着近年来价格竞争的愈演愈烈,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从2009年平均超过10%,跌到了今年的不足6%。很多企业中拥有专利的不多,拥有发明专利的更少。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关键主要集中在材料、工艺、外观等少数几个方面,而这些在当下都很难和发明专利挂上钩,很多行业内的企业做的都是同类产品,所谓的创新无非是材料、外观改改。在发明专利极少亦有客观原因,不易拿到专利,是因为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整车控制及系统方面,而汽车零部件作为配套产业,其专利大多集中在外观和实用新型。如果汽车零部件企业能够拥有发明专利,那必然是具有革新意义的。其次就是大部分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无法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同时也不能根据科学的方法对企业进行管理。在知道问题以后,我们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在面临大市场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战略部署,如何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规划的同时应该考虑下面的几个因素。

首先,要学会思考,提高自身的品质。如果说,整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处于初级加工阶段、相对缺乏技术,想要在竞争的洪流中独善其身,那就必须要在质量上胜人一筹。常州环能涡轮动力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发动机零部件涡轮和叶轮,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公司总工程师章景初发现,密封性能的提高可以让产品寿命延长50%以上。在拉美、中东等地区,有很多丘陵、砂石地带,涡轮、叶轮平均半年就需要更换,于是,他们想到用碳密封环代替传统密封环来提高产品质量。为此,公司从国外请来了专家,配备了技术员,完成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如今,环能生产的高品质涡轮、叶轮占公司产品销售的比例超过50%,产品95%以上实现了外销

而无缝隙的水室焊接工艺,不但帮助江苏晨宇车业有限公司提升了汽车散热器产品的质量,还为公司节省了100%的人工和30%的原材料。虽然看似是一项极小的改进,但却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外观,并且为公司节省了用人成本。在同质化竞争中,要将规模企业与小作坊区别开来,靠的正是质量。

成功的案例不仅仅属于别人,只要能学会思考,在平时善于发现,不断的提高自身品质,自己就是成功案例。我们生活的世界处处时时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当某些矛盾反映到意识中时,个体才发现它是个问题,并要求设法解决它。这就是发现问题的阶段。从问题解决的阶段性看,这是第一阶段,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发现问题不论对学习、生活、创造发明都十分重要,是思维积极主动性的表现,在促进心理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要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必须明确问题的性质,也就是弄清有哪些矛盾、哪些矛盾方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以确定所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什么结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其间的关系和已具有哪些条件,从而找出重要矛盾、关键矛盾之所在。

企业只有不断的思考,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在其中得到实质性的进步,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二点就是紧跟时代脚步培养远见卓识。企业要发展、产业要提升,就必须跟上时代脚步,跟上时代需要的便是意识和远见。对于现状中的专利数稀少,专利不易申请,解决的问题没有其他方面,依靠企业的研发,依靠专利保护意识。当然,仅靠专利保护意识还不够,顺应市场发展才是王道。当下火热的电动车市场,就吸引了江苏不少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目光。江苏飞跃集团如今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电动汽车上。“我们进行了电池性能、涉水、机电性等多方面试验,确保了电动汽车产品的质量。”该集团江苏客瑞斯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营销部刘娟说。而南通明诺机械有限公司则专心做起了电动扫地机(洗地机),手推式的、工业驾乘式的、环卫重工式的、自卸式的„„公司经理戴杰红表示,明诺办厂已有25个年头,踩准市场节奏便是跟上了时代。公司生产的专一领域的特色产品,让公司先后获得省高新技术产品、科技进步奖及几十项专利,产品远销海内外。

一个企业的发展规划必须要考虑到外部市场环境,企业自身的结构优化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而企业自身的结构优化大多依赖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所以第三点就是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企业自身顺应市场发展主流。

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突显是市场竞争加剧的结果。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也变得日益重要。一个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素质的高低与否,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受重视程度。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给企业带来效益。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即: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在汽车零部件企业领域中,中小企业建立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能力,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搞好成本费用管理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研发费用和品牌树立等方面的费用。通过对目前江苏地区汽车零部件中小企业分布状况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大多集中于区域发展。中小企业之所以主要集中上述类型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产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规模方面是一个较平缓的阶段。不同规模的企业降低成本都可能是适度的。在这方面,日本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设计出便于生产制造而又有市场需求的简单产品,这样对成本的控制就变得可行。换一种方法说,只要能从大的汽车生产厂接到生意,自己随便弄一个作坊就能生产零部件,这就是所谓的“小型企业”。既然是集中区域发展,低成本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适应。

刚才也有提到,现在在江苏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呈现的是区域性集中产业群,这样的呈现主要是因为他们能主攻某一个特定的顾客群,一个大型的汽车生产厂能“养活”一群汽车零部件企业。从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角度来说,围绕着如何很好地为某一个目标市场服务这一中心,企业制定的每一项性能方针都要考虑自己的市场定位,把精力集中在目标顾客上,以提高效率。中小企业没有必要和能力满足大部分的市场需求,如果与行业内的大企业争夺同样的顾客群,中小企业将处于不利的地位。集中一点管理战略也有助于降低成本费用。值得注意的是,目标市场和产品定位一经确定,就不应该频繁地改变,坚持服务自己的顾客往往要求企业敢于拒绝其他少数顾客的需要,实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做法。集中一点管理战略不在受制于规模经济。

面对不利市场环境,江苏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要结合市场环境和自身因素做出合理的企业发展规划才能降低风险,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第四篇:草畜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草畜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我县草畜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提高我县草畜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推动草畜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概况好范文版权所有

“十五”期间,我县草畜产业生产在各级党政组织和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区域化、规模化布局,专业化、标准生产,产业化、市场化经营的思想,加快科技创新,推进项目建设,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依托科技进步,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大力推广畜牧渔业先进实用配套技术,狠抓规模养殖,使我县畜禽饲养量、畜产品产量、畜禽出栏率、牧业产值、收入均有了显著的提高。草畜产业已经成为我县农村经济中发展最快、商品率最高、农民受益最大的支柱产业,基本实现了在农村经济中“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

───畜禽饲养量稳步增加。“十五”末,全县大家畜饲养量达到_._万头匹,比“九五”末增加_._万头匹,增长__._%,年均增长_._%。其中牛_._万头,增加_._万头,增长__._%,年均增长__._%;猪__万头,增加_万头,增长__._%,年均增长_._%;羊__._万只,增加_._万只,增长_._%,年均增长_._%;鸡___万只,增加__万只,增长__._%,年均增长_._%。

───畜禽出栏明显加快。“十五”末全县牛出栏_._头,比“九五”末增加_万头,增长___%,年均增长__%;猪出栏__万头,增加_万头,增长__._%,年均增长_._%;羊出栏_._万只,增加_万只,增长__._%,年均增长_._%;鸡出栏__万只,增加__万只,增长__._%,年均增长_._%。猪、牛、羊的出栏率分别达到__._%、__._%和__._%,比“九五”末分别提高_._、_、_._个百分点;鸡的出栏率达__._,比__末降低了_._个百分点。

───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十五”末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____万公斤,增加___万公斤,增长__._%,年均增长_._%;禽蛋总产量达到___万公斤,增加___万公斤,增长__%,年均增长__%;鲜奶总产量达到___万公斤,增加___万公斤,增长__%,年均增长__%;鲜鱼总产量达到__万公斤,增加_万公斤,增长__._%,年均增长_._%;人均肉、蛋、奶、鱼的占有量分别由“九五”末的__._公斤、__._公斤、__._公斤和_._公斤,提高到“十五”末的___._公斤、__._公斤、__._公斤和_._公斤。

───产值效益同步提高。“十五”末草畜产业总产值达到_____万元,比“九五”末的_____万元增长_.__倍,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__._%,提高了_._个百分点;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__%。

总之,“十五”期间,尽管我县的草畜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客观上讲,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草畜产业投入资金相对不足;二是科技推广进展缓慢;三是畜产品精深加工跟不上生产发展和社会需求;四是市场体系不健全,产品“买难”、“卖难”现象依然存在;五是草畜产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不尽完善,运行水平还不高。

二、“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发展草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县域经济特色,以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草畜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奶源基地建设为重点,以生产绿色无公害草畜产品为核心,以规模种草、规模养殖为突破口,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县域经济特色,优化生产结构,培育优势产品,强化基础设施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大依法治牧治渔力度,推动草畜产业发展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资源型向科技型、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确保草畜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规划目标

经过五年的发展,把草畜产业建设成为我县农村经济中规模宏大、优质高效、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实现我县草畜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经营的根本性转变,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草畜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提高,草畜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到____年,全县草畜产业产值达到_.__亿元,年均递增__,占农业总产值的__;农民人均草畜产业纯收入达到____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__,年均递增_._。草畜产业综合生产能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地区平均水平。

(三)主要任务

_、畜禽饲养量

____年,全县猪、牛、羊、鸡的饲养量分别达到__万头、__万头、__万只和___万只,年均递增分别为_._、_._、_._和_._;出栏分别达到__._万头、_.__万头、_万只和___万只,年均递增_._、__._、_._和__._;其中:____年,饲养量分别达到生猪__._万头、牛_万头、羊__万

只和鸡___万只,同比分别增长_._、_._和_._,出栏分别达到__._万头、_._万头、_万只和__万只,同比分别增长_._、_._、_._和_._。

_、产品产量

(_)肉类总产量:____年达到____万公斤,年均递增__._,人均占有___公斤;____年达到____万公斤,同比增长__._,人均占有___._公斤。

(_)禽蛋产量:____年达到___万公斤,年均递增_._,人均占有__._公斤;____年达到___万公斤,同比增长_._,人均占有__._公斤。

(_)鲜奶产量:____年达到____万公斤,年均递增___,人均占有___._公斤;____年达到___万公斤,同比增长__,人均占有__._公斤。

(_)鲜鱼产量:____年达到__万公斤,年均递增_._;____年达到__._万公斤,同比增长_._。

(四)发展方向和重点

我县草畜产业开发要坚持种草与草产品加工销售相结合,种草与发展草食畜相结合,努力提高草畜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力争通过_年的努力,进一步做强做大我县草畜产业,使之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要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

_、优质牧草种植。一是加大种草力度。认真贯彻国务院退耕还林还草的决定,不断扩大种草领域,将不适宜种粮的土地优先用于种草,做到种草与生态治理、工程造林、土地综合开发的有机结合,大力推广粮草间作、草粮轮作、林草间作、单种、复种等种植技术和模式,积极鼓励千家万户发展适度规模的饲草种植。抢抓西部大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机遇,多方争取项目和资金,在××平沙墩、转湾河、××一工程、××南沙窝、××南板滩、××小泉子滩、西平滩、××林场等开发区连片建立高标准的人工、半人工优质牧草基地。同时大力引进优良牧草品种,建立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基地,为大面积种草提供优质种源。到____年,力争全县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__万亩,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基地____亩。二是加大草产品开发力度。依托牧源、雪源两个万吨草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草产品系列的深加工,使草产品成为具有县域特色、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的拳头产品。三是加大草产品的销售力度。认真搞好市场研究、商情预测,掌握草产品市场需求动态,积极主动寻找需求大户,与产品主销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逐步发展期货交易,以销促产,确保草产业开发的稳步发展。力争____年实现草业收入____万元,农民人均草业纯收入达到___元。

_、奶牛养殖。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做生态文章、打乳业品牌、建河西奶都”的奶产业发展思路,依托雪莲乳品公司万吨乳制品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以企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为目标,以龙头企业建设为依托,以扩大加工规模和建设养殖小区为突破口,坚持“政策扶持、典型引路、龙头带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因地制宜建设奶牛养殖小区,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力争用_年时间,全县建成___头规模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__个,小区内奶牛饲养量达到_._万头;通过纯种繁育、胚胎移植、杂交改良、异地购买等形式发展奶牛养殖,使全县奶牛饲养量达到_.__万头,农民人均奶牛养殖纯收入达到___元以上。

_、华特猪养殖。以华特集团_万头种猪场和王寨等_个万头生猪繁育场为依托,进一步扩大“华特”品牌覆盖面和知名度,带动生猪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力争到____年将新华镇建成生猪养殖镇,全县发展生猪规模养殖村__个,养殖社__个,养猪__头以上的养殖大户____户,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__万头,年销售收入达到_._亿元,农民人均养猪纯收入达到___元以上。

_、肉羊养殖。按照连片布局、规模发展、整体推进的思路,以平川、板桥、倪家营、小屯乡、农林牧场等沿山、沿滩地区为重点,大力发展以生产优质肉羊和羔羊育肥为主的规模养羊村、养羊社。到____年,发展规模养羊村__个,养羊社__个,全县户均养羊__只以上的农户___户,羊的饲养量达到__万只。

_、肉牛养殖。以优质夏洛来、皮埃蒙特等杂交肉用牛为主,大力推广农户“小群体、大规模”的肉牛养殖模式。力争到____年将倪家营乡建成规范化肉牛养殖乡,全县发展户均养牛_头以上规模养殖村__个,养殖社__个,户均养牛_头以上的规模养牛户____户,带动全县牛的饲养量达到__万头,实现销售收入_____万元,农民人均养牛纯收入达到___元。

_、特种水产养殖。依托河西水产良种试验场的技术优势,坚持正确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快以河蟹、加洲鲈鱼、罗氏沼虾、虹鳟鱼为主的特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步伐,不断优化渔业生产结构,提高渔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____年,建成以中华绒螯蟹、加洲鲈鱼、罗氏沼虾、虹鳟鱼等品种为主的特种水产养殖__亩。

(五)重点项目建设规划

_、××县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项目

建设内容:(_)改造质量监测室___平方米;(_)新购置中小型监测仪器__台(套);(_)购买野外监测车一辆。

建设年限:____至____年

投资概算:总投资___万元,其中:国家投资___万元,地方政府投资__万元。

_、××县高科技林牧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_)建办公用房__间___平方米,教学试验用房__间___平米,生活用房__间___平米;(_)种牧草对比试验田__亩,其它牧草___亩;(_)冻配调剂中心和胚胎移植中心建设,修建标准暖棚牛舍_栋,羊舍_栋,鸡舍_栋,青贮窖一座____立方米,草料棚一座____平米。

建设年限:____年至____年

投资概算:总投资___.__万元,其中:国家投资___万元,地方政府投资___万元,自筹___.__万元。

_、某省省××县良种牛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_)在××县畜牧科技示范园区新建良种牛繁育中心一处,为河西走廊及西北地区发展奶肉牛提供高产奶肉牛冻精及胚胎;(_)建设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服务体系;(_)建设科研教学培训基地。

建设年限:____至____年

投资概算:总投资____.__万元,其中:国家投资____万元,地方政府投资___万元,自筹___.__万元。

_、××县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县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全县建成永久性青贮窖____个,累计达到_._万座,年青贮氨化秸秆__万吨,全县建成秸秆养畜示范村__个,养牛达到_万头,养羊达__万只。主要建设内容:_、规模示范村户场建设。_、青贮氨化窄建设。_、购置配套机具,主要购铡草机____台件。

建设年限:____年至____年

投资概算:总投资___万元,其中:国家投资___万元,地方政府投资__万元,自筹__万元。

_、××县__万头生猪屠宰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_)瘦肉型良种猪繁育体系建设。(_)瘦肉型良种猪推广体系建设。(_)育肥体系建设。(_)绿色猪肉生产体系建设。(_)绿色优质猪肉市场建设。(_)生猪肉制品加工项目建设。

建设年限:____年至____年

投资概算:总投资____万元,其中:国家投资____万元,地方政府投资___万元,自筹___万元。

_、××县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新购置和更新县乡动物检疫、监督工作和化验室所需的交通、通讯、取证、采取、疫情控制等仪器设备,共购置设备仪器___台件。县级动物检疫监督机构采购执法监督车一辆。

建设年限:____年

投资概算:总投资___万元,其中:国家投资___._万元,地方财政投资__._元。

_、××县北山荒漠草场保护建设项目好范文版权所有

建设内容:(_)、天然草原培育及植被恢复建设;(_)、建设__个规模养殖专业村,建标准化暖棚圈舍____间,暖棚养畜_._万头只;(_)、建设草原监理站,建办公用房___平方米,配备各种设备__台(套)。

建设年限:____--____年

投资概算:总投资____万元,其中:国家投资____万元,地方政府投资___万元,自筹___万元。

_、××县冷水鱼开发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标准鱼池__亩,孵化池_亩,孵化室__平方米。

建设年限:____一____年

投资概算:总投资___万元,其中:国家投资___万元,地方政府投资__万元,自筹_万元。

_、鱼种培育场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扩建池塘__亩,改建池塘__亩,架设输电线路_公里,打机井_眼,修建办公及管理用房_间___平方米。

建设年限:____一____年

投资概算:总投资__万元,其中:国家投资__万元,地方财政投资_万元。

(六)、保障措施

_、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机制。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国际标准,选择有市场开拓潜力的主导产业,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地开发优质草畜产品品牌,占领省内外市场,拓国内市场,开发国际市场,建设创收、创汇草畜产业。要大力推广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壮大提升现有草畜龙头企业的同时,引导他们采取合同契约的形式,在广大农户中连片发展草畜产业基地。各乡镇在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按照连片布局,小群体、大规模的路子,引导农户统一品种、统一服务、统一销售,发展一批规模种草和规模养殖的村社农户。引导现有个体私营企业主投入草畜产业开发,开辟“第二战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扶持农民、个体户、下岗职工参与草畜产业,为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和城镇职工再就业开辟新的途径。要优化投资环境,广泛招商引资,兴建大型草畜龙头企业和原料基地。

_、健全服务体系,增加科技含量。一是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以创名牌、拓市场、增效益为目标,确立养殖业当家品种,突出抓好皮埃蒙特、利木辛、波尔山羊等肉牛、肉羊新品种,华特猪等优良品种推广,使这些品种的覆盖面达到__以上。其次,抓好饲草料技术推广。突出抓好秸秆青贮氨化、草粉加工和牧草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规模养殖企业和养殖专业村、社的农户,要配套建设青贮氨化窖,引进购置必要的饲草料加工机械设施,提高饲草料利用率。同时,全面推广温室舍饲养殖、工厂化养殖和配合饲料喂养技术,缩短喂养周期,提高出栏率。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畜牧科技服务体系。在科技队伍建设上,要在稳定现有科技队伍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乡镇畜牧兽医站“三定”工作,进一步充实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引导畜牧技术服务机构和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承包,采取租赁、创办、领办、指导、咨询等形式,推进科技进步;要发挥乡镇畜牧兽医站在基层科技推广工作中的“前沿哨所”的作用,在品种改良、疫病防治和技术指导上进一步履行好职责,提高服务水平。同时,要大力扶持和发展民间科技服务组织,组建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和研究会;大力开展科技宣传和技术培训,加快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大力引进推广草畜新品种、新技术,促进良种良法良医的组装配套,依靠科技提高草畜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三是调整优化生产结构。进一步加大选留母畜工作的力度,提高适龄母畜比例,增加商品畜的来源,为草畜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在稳步增加畜禽存栏的同时,着力提高畜禽出栏率和商品率。到____年,全县适龄母畜比例猪、牛、羊分别达到__、__和__,猪、牛、羊、鸡的出栏率分别达到___、__、__和___。四是建立健全动物保护体系。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加大《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种畜禽经营管理条例》等涉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依法兴牧、新增依法治牧意识;全面落实动物防检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各项规定,多渠道落实畜禽疫病防治经费,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疫病防治程序,加大动物防疫、检疫、药物残留等方面的监测、检查和监督力度,积极创建动物无规定疫病区,按照优质无公害的要求,稳步推进畜产品安全工作进程,提高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健康发展。

_、坚持规模发展,提升产业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滩大地多,土地后备资源较为充裕的乡(镇)应重点发展肉(奶)牛、肉羊和草业开发,其它乡镇侧重发展瘦肉猪、蛋肉鸡和珍禽养殖。在具体区域布局上,坚持整村、整社推进和“一乡一业、几乡一业”的思路,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村、养殖社、养殖户,力求规模效益。与此相配套,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立足草畜产业参与国内外竞争,拓展国内外大市场,大力发展连片布局、规模经营的草畜产业基地,实现大宗草畜产品的优质化,特色草畜产品的规模化和优势草畜产品的区域化,做强做大我县的草畜产业。

_、完善市场体系,全力搞活流通。从振兴草畜产业,实现与国内外大市场接轨的高度,搞活草畜产品流通,拉动草畜产业的优化提升。一是搞好草畜产品加工。发挥我县已有的畜禽养殖规模化优势,依托××雪莲乳品公司、××华特猪产业集团,雪源、牧源草业公司和××大北农饲料公司等企业,引进高科技和先进工艺技术,选准目标市场,开发生产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快捷、方便、高蛋白、低脂肪、标准化的保健动物产品、熟肉制品和草产品,实现草畜产品的加工增值。二是实施品牌加规模战略。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要求,统筹安排草畜产业基地,并实行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质量要求、统一规格,坚决杜绝零打碎敲,各自为政的短期行为,解决好有商品无品牌、有品牌无规模、有规模无市场的问题。三是实施龙头加订单战略。畜牧主管部门和流通企业,加工龙头要放眼国内外大市场,积极寻求签订草畜产品订单,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发展订单畜牧业。四是大力开拓区内外市场。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运销队伍,特别是个体屠宰贩运户机制活、信息灵、速度快的特点,搞活区内外流通。结合沿路经济和绿色通道建设,力争用_年时间,在国道___线附近建成集良种繁育、生猪屠宰加工、生猪及皮毛批发交易为一体的专业市场。每个乡(镇)重点扶持_—_个养殖加工运销大户,带动草畜产业的快速发展。

_、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一是鼓励企事业单位职工个人和农户以多种形式兴建牧草基地,谁开发、谁使用,长期不变并允许继承。二是饲养肉牛___头、肉羊___只、生猪___头以上的农户,划给一定的荒地作为饲养场地和饲草基地。三是对连片集中修建暖棚畜禽舍、种植优质牧草的区域,由乡(镇)村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建设。土地使用上进一步建立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允许采取转租、反租倒包、以地易地、定额补差、个体承包、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统一协调使用土地。集中连片建设养殖小区发展规模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其生产用地可以临时性用地,简化审批手续,并在用水、通电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四是对集中连片建设暖棚畜禽舍__户以上的示范点,畜禽舍修建所用木材,由乡(镇)村负责申报,林业部门优先安排审批,并免收育林基金。五是对自愿来我县指导草畜产业开发的专家、学者及其他科研人员,根据贡献大小由受益单位给予酬金,贡献突出的由政府予以重奖,本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以领办、创办、租赁、承包方式从事草畜产业开发的,在草畜产业企业工作期间,原单位的工资、福利、职称晋升、工资升级等待遇不变。六是对外地客商和经营大户来××参与畜禽规模养殖、规模种草、草畜产品加工及开发的投资建设者,享受同本地农户、养殖企业相同的优惠政策。

_、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全县各级党政组织要把推进草畜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进一步落实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实行领导干部包村、技术干部蹲点包技术指导和责、权、利结合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意识,加大考核力度,切实将各项措施任务指标落到实处。同时,要坚持各级领导牵头挂项责任制,由县乡领导牵头挂项,每年集中精力抓好一批示范典型、亮点工程,以此来带动和加快草畜产业发展。

第五篇: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报告(推荐)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前言

中国汽车产量将突破1000万辆,出口每年增速均超过35%以上,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0万~1亿辆。这一组数字让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兴奋不已,而实际上,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已经连续兴奋好几年了。然而,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享受盛宴呢?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将会有哪些变化,中外资零部件制造商未来的发展走向如何呢?

有关研究机构对中外汽车零部件企业高管、国际咨询专家及资深业内人士约60多人进行了深入访谈和调研,在提出的假设得到共识的情况下,完成此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报告,以供零部件企业参考。

一、黄金增长期仍将持续五到十年,期间或有增速波动

过去五年,中国汽车产量出现了罕见的高增长。与此同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也经历了不同寻常的黄金增长期,在这段时期里,一些零部件生产商享受到了高增长带来的丰硕成果,一大批企业从几亿元的年销售收入发展到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元;有些企业接到的订单甚至已经排到了2010年。

拉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增长的三驾马车——国内配套市场、售后市场和出口市场中,尤以配套市场为最主要的贡献因素。中国汽车产量从2002年的325万辆增长到2007年的889万辆;中国零部件配套市场也从2002年的1900亿元规模增长到2007年的约5000亿元,净增3000多亿元。

出口市场在过去的五年中是增速最大,出口额从2002年的150亿元猛增到2007年的约1200亿元,净增1000多亿元。

售后市场的市场增速稍弱一些,但也从2002年的700亿增长到2007年的约1200亿元,净增500亿元。

2007年三大市场共计约7400亿以上的市场规模,减去进口的约800多亿,在中国国内生产的零部件产值已达到6600亿元左右的水平,比五年前的约2000亿增长3倍多。

根据盖世汽车网的调研,80%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高管对于未来五到十年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也有30%到40%的经理人对于近两年增长过头后反而带来滞涨的可能心存疑虑。我们的观点是,只要中国经济和金融环境不出现大的意外,在未来的五到十年,汽车零部件行业仍然是国内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还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其间,不排除有阶段性的增速波动情况出现。

继续看好未来五至十年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根本依据是驱动该行业增长的基本因素都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未来5~10年间,中国汽车年生产量保守估计将达到1500万辆左右(包括出口车辆),即新车的产量还将增加近一倍。而由于车型升级的因素,估计将为配套市场带来超过一倍以上的产值。

尽管人民币升值给出口现在带来一定的困难,但也仅限与美元直接挂钩的国家和地区;另外,除非人民币升值到中国的绝大部分产品都没有出口竞争力,否则作为中国政府为数不多的支持高附加值的汽车产品出口不会长期受影响。并且,汽车零部件的出口结构也从主要出口售后市场向售后、配套市场并存的方向转型,因此,未来5到10年出口零部件产值也将不小于2007年的一到二倍。

售后市场将最没有悬念地保持增长,因为,现在每年新增的车辆保有量就有800多万辆,随着大量2003年以后新购的车辆开始进入大量保修阶段,售后市场将比前五年有更高的增长率。

当然,预测将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不排除未来五年内的某一时段出现新车产量和出口同时缓慢增长的现象,因此,零部件供应商应根据自己公司的资源能力来调节产能的增长节奏。

二、并购大战上演仍需时日,供应商数量近年内或将不减反增

早在十年前,就有国际著名公司预测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2010年前会大洗牌,近70%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被并购。然而,时到今日,虽然偶有并购现象,但真正大规模地并购战并没有发生。事实上近5年里,中国供应商的数量反而在增加。

一个供应市场从过于分散到集中是必然的过程,然而判断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重组整合会何时大规模发生却十分困难,我们从五个维度来分析并购发生的外部因素,以判断并购在近年大规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1.市场增长

如本报告第一部分所分析的,中国本土市场中,不论配套市场还是售后市场,都呈现出一个较长期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特征。在一个增量市场中,现存零部件企业更多选择增加产能或设立新厂的方式去争取新增的蛋糕;只有在成熟稳定市场中,才会出现大量你增我减式的零和并购游戏。而且在未来的增量市场中,还可能会出现新的进入者。当然,不排除新增产能过度后,会引起阶段性局部修正,但从整体看,零部件企业数量不会呈现大规模减少的情况。另外,企业并购(非少规模参股)的前提是,被并购方业绩差,利润甚至为负数;然而在一个增量的市场里,虽然利润率可能会下降,但大量亏损的情况还是较少发生。这也给希望通过并购方式进入市场者减少了机会。

2.整车市场的集中度

盖世汽车网曾组织专家专门分析过现在中国整车的成熟度的问题。基本的判断是,中国汽车市场刚进入成熟市场前期,整车厂之间的真正规模整合也还需要约5年以上的时间。因此,因为整车厂大量并购、其整合供应体系而大量减少供应商数量的情况目前也不会大规模发生。

3.现有市场的竞争特性

乘用车配套市场增长潜力最被看好,加上整车厂又以外资品牌为主,因此,各种类型的零部件公司都有,竞争最为激烈。在此市场上出现以中资为主的一级供应商被并购的可能性较大,并且最可能持续发生。在商用车配套市场上,因外资进入较少,商用车主机厂在中国又以自主品牌为主,因而专攻此市场的供应商近年被并购的概率较小。而定位于国内售后市场的供应商,因外资近期还未倾注全力,市场还在增长;加上售后市场供应商还可以向出口市场转型,因此,此类供应商被并购的可能性更小。但是,定位出口售后市场的供应商近两年有一定的压力,一些不及时调整出口市场、进行战略转型的企业,会有可能被挤出市场。

4.新进入者的切入战略

从盖世汽车网的调研和近些年的实际情况看,有实力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公司,现在更多的选择成立新公司的方式,以并购方式进入市场不是主流。

5.中国供应市场的制造基地特性

除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本身规模巨大之外,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市场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它将可能因为低成本等多种因素而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中、外资企业都会利用这个特性而受益不浅。随着跨国公司中国采购的深入和外资零部件公司开始重视出口市场,在中国生产零部件的数量将不仅仅取决于中国本土市场情况,而将受全球制造基地进度的影响了。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近年内可能有专注于某些市场的供应商面临被并购或挤出市场的风险外,但总体而言,零部件供应商的生存状况还比较乐观,近3到5年内供应商(指工厂)数量上可能会不减反增。

三、配套体系从混战逐渐明晰,配套市场上新进入者难度开始加大

中国配套市场,是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比起日本和韩国的配套市场,中国配套市场的进入难度可谓天壤之别。

来自欧系、美系、日系、韩系的零部件一级供应商都有机会在中国打入其他成熟市场不易进入的整车厂采购体系中去,部分美系和欧系供应商充分享受了在中国客户多元化的成果。而中国本土的零部件供应商甚至有机会成为日系和韩系的配套供货商。

形成这种开放的配套市场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中国的乘用车企业以合资公司为主,因此,一方面中方可部分削弱外方在采购中完全主导的权限,另一方面,中方的子公司或合资零部件公司因资产上的关系有更大的机会进入合资主机厂。

2.中国有国产化率的要求,而历史上一个与外资整车厂关系紧密的外资零部件企业并不是很快跟进整车厂在中国投资,这给了中方和其他早期在中国投资的外资零部件公司机会。

3.中国本土整车厂,由于历史上缺少完整的供应体系,并且在技术含量高的总成上需要得到外资零部件供应商的支持,因此,对于外资零部件企业而言,只要成本可以接受,实际上对自主品牌持欢迎态度。

然而,这种相对多元交织的供应体系局面,随着丰田为代表的日系对原有供应体系的强化而将得到改变。丰田在构筑起强大的供应体系后才发力并在中国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以丰田为代表的主机厂与零部件厂商之间紧密的零整关系模式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加上越来越多的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中国投资,国内整车厂有机会来重新梳理自己的核心战略供应商体系。因此,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内,虽然中国的配套市场依然会是全球最开放的,但是,各个整车厂的核心供应商将越来来稳定,这意味着,新的进入者将会越来越难进入非传统供应体系。

以上结论主要是针对一级供应商而言的,对于二级供应商和三级供应商,随着以此定位的外资来中国投资的增多,现在正在上演十年前一级供应商混战的局面,二、三级供应商需要把握好未来十年的机遇,争取在混战中取得有利地位。

四、跨国采购从狂热到理性,出口和国际化将是本土厂商的主旋律之一

跨国采购是近几年的热点话题,也是我们继续看好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最主要原因。

对跨国采购(global sourcing)翻译有很多种,在此我们简单解释一下。跨国采购主要是指制造商将其生产产品中的零件或部件到本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特别是低成本国家进行采购的现象。跨国采购在其他制造业由来已久。对汽车行业来讲,主要体现在配套市场上的主机厂或大型零部件制造商到低成本国家采购,当然售后市场上的大型企业也加大了跨国采购的步伐,采购除了零件或部件外,甚至以贴牌生产方式采购整个总成。

汽车行业的跨国采购中,中国是最重要的低成本目标国家。最初是北美三大整车厂受其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加大中国采购的力度,随后包括其一、二级零部件供应商,以及来自于欧洲的大型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也投入到中国采购的大军中,接下来商用车公司和工程机械公司也加入这一行列。当然,也有一些公司有较强的战略能力,十年前就开始全球采购战略,并且业绩不凡,如德国博世公司。

中国因此成了炙手可热的全球采购目的地,不少公司在设立中国采购的目标时雄心勃勃,如果将他们的总目标采购量加起来,从2003年到2008年应该会高达2000亿美元以上,在中国设立的各类采购中心也达到约400到500家。中国采购因而一度十分狂热。根据我们统计,通过盖世汽车网寻找供应商的配套市场采购商就多达300余家。

造成这个狂热的原因主要有三种:1)北美的主机厂和配套供应商竞争压力太大,迅速降成本心切;2)MadeinChina产品比比皆是,因而认为零部件采购也会一样迅速;3)一些厂商过于乐观的预测和宣传也起到了鼓动的效果。

然而事实上,根据这近四到五年的实际采购实践,中国采购的成果并不像大量公司预测的那样乐观,几乎80%以上的公司没有达到他们采购量和采购降成本的目标。而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率的下降,中国采购面临的压力更大,国际采购商已经将目光同时转移到越南、印度、泰国、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家与地区。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1)配套市场的零部件采购,对供应商的资质要求很高,包括技术开发能力、质量、生产工艺和流程、物流和语言沟通能力等,能直接符合要求的中国本土零部件公司较少,跨国零部件企业又配合较差;2)能基本符合要求并且能力较强的中国配套供应商传统上只专攻国内配套市场,绝大多数没有出口经验和国际化交流能力,因此让很多采购商止步;3)由于中国汽车市场这几年也增速太快,部分供应商没有产能做国际市场,因此也没有重视国际采购商;4)部分中国供应商因缺乏长期战略眼光,对于出口市场不重视而让可能的机会失之交臂。总之,在这一轮国际大公司主动伸出橄榄枝的热潮中真正能抓住机会的并不太多,而这样的好机不会长期存在。

目前,国际采购商对于中国采购日趋理性和实际,通过选择和培养潜在核心供应商;加大自身物流整合;加强与外资在国内的工厂的沟通提高后者对于出口的积极性;分散采购目的地,与其他新兴市场进行对比决定采购地点等方式来推进中国采购的进程。

我们分析,尽管国际采购商对于中国采购日趋谨慎,但未来十年内,出口和国际化仍将是中国本土零部件生产商的主旋律。主要原因有:

1)汽车零部件是一个全球性的行业,中国供应商提高国际化发展步伐意识是必然的,一些已初尝国际采购成果的企业传递了相当积极的信号。

2)中国零部件企业特别是配套市场的零部件供应商,其竞争环境越来越残酷,国际化将是差异化的主要出路之一。

3)经过这几年的快速成长,相当的配套厂商已达到10亿以上的规模,具备了一定国际化拓展的经济实力。

4)外资/合资企业也将加大出口力度,让中国真正成为制造中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判断出口和国际化将是中国零部件企业未来十年的主旋律之一。国际化的模式将随着其能力和经验的增强而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1)主要是配合国际采购商的中国采购,向其销售产品,而出口操作、物流等主要由采购商来统一整合执行,属于被动等待型。

2)在主要的目标配套市场上设立销售及服务机构,建立自己的物流中心和库存,直接向目标客户销售,利用中国的制造成本优势实现主动国际化营销。

3)在目标客户集中的区域设立组装厂或并购组装厂,其核心零部件仍从中国出口,能实现生产、部分采购、营销、服务及物流的国际化运作。这种模式难度较大,在近期不会大规模出现。

五、售后市场渐具吸引力,此战场竞争或将升级

整车销售利润已经越来越薄弱,这不仅是中国汽车产业近几年达成的一致共识,更是全球汽车行业面临的真实现状。但随着汽车保有量以及私车拥有量的增加,售后市场被关注度在迅速升温。

中国以后将每年新增近1000万辆车,这就意味着五年后保有量将接近1亿辆。在美国保有量约2亿多辆,每年售后市场汽车零部件需求约1200亿美元,中国如果保有量达到1亿辆,售后零部件市场将在近3000亿元以上规模,此市场的吸引力明显增加。

市场的吸引力带来的是更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将体现在两种层面,即不同类型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与不同业态之争。

不同类型供应商之争最主要体现在:

1)原厂零部件供应商除提供OES(原厂备件)给整车厂、通过整车厂的4S店销售到售后市场外,将可能加大力度以自己独立的品牌进入独立售后市场,销售配套及非配套车型的零部件。

2)国际上其他主营售后市场的制造商也将加大对中国售后市场的投入力度,成为新进入者。

3)因此,在4S店体系之外的独立售后市场中,将可能增加上述两类强大的竞争者,这两类的定位是处于原厂件和质量较差的替代件之间的,这就意味着,高档售后配件与低档售后配件之间的这部分市场竞争将十分激烈,对于目前定位于这个市场的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影响将最大,特别是乘用车方面。

不同业态之争,主要体现在:

售后配件的流通渠道可分为整车厂控制的OES渠道和社会独立的流通渠道。而社会独立渠道在成熟市场又可大致分为批零结合的连锁经营店和传统的层层批发分销零售上,包含各类商店和维修店。在中国,目前连锁经营的业态还没有真正出现。但竞争趋势正体现在此:

1)OES渠道与社会独立渠道较量将升级,目前强势轿车品牌的OES渠道很强大,社会独立渠道相对强势,而随着市场规模的增大,连锁业态将会从区域到全国性地出现,将明显冲击OES渠道。比如,博世要在2010年前,在中国建立1000家汽车维修店,日本最大的汽车用品经销商黄帽子(YellowHat)在计划在2015年前将中国直营店与加盟店数量增加到500家;3M在中国提供多达8000种汽车售后产品,覆盖全国700家特约美容施工店,并应用在超过6000家维修厂以及4S销售服务中心。米其林、固特异、BP、壳牌、霍尼韦尔等一大批外资都在建立自己的售后服务网络,并且相互渗透。

2)社会独立渠道中的传统业态模式和新型连锁业态之间可能的竞争。传统业态近3到5年内还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但要想取得较大发展也比较困难,毕竟更加专业化的连锁经营将是大势所趋的事。

六、外资零部件企业的配套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大,定位高技术产品的中国厂商前景堪忧

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据统计,在全国上规模的5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目前有1200多家是外商投资企业,且其中大多是世界500强企业。

这些跨国公司的经营规模、技术实力和跨国经营经验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具有参与整车企业同步开发新车型、系统开发和模块供货的能力和经验的企业,几乎都是世界跨国汽车集团(6+3)的系统、模块级配套一级或二级供货商。业务主要集中在车身、发动机、变速箱、车桥、车架、转向、制动、电子与电器、饰件、空调、乘客保护系统、音响、排放等领域。他们以其雄厚的资本、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运作经验,很快在我国占据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和来料加工型产品的生产,产品主要涉及到座椅、电池、车轮、保险杠、万向节、传动轴和挡风玻璃等,这些产品技术含量要求较低。在技术含量较高的汽车关键零部件上,很多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技术、资金及销售渠道等方面都依赖世界大型零部件供应商的支持,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对外资的依赖程度要远远超出统计数据所反映的程度。而且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模仿阶段。

中国加入WTO之后,世界大型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加紧掌控在华经营主导权,通过收购现有本土零部件企业及提高合资基地出资比例,将在华工厂转变为绝对控股公司或独资子公司。

2005年颁布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以及中国政府正在不断提高环保与安全领域的技术法规,并计划到2010年实施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当水平的技术标准。这些有利因素进一步刺激外资零部件在华投资进入新的小高潮,导致外资主机厂与零部件企业加速高新技术产品的引进与国产化。如大众新建变速箱总成工厂,博格华纳在宁波投产涡轮增压工厂等。本土厂商在减振器、动力转向、安全气囊、全球定位系统和自动变速器等产品的生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甚至有一些是属于起步阶段。

至为关键的是,本土高技术产品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采购方面的不利境界,难以获得成长机会。外资由于历史上传统的配套关系,在高技术含量及高附加值领域,基本移植国外原有的配套关系。另一方面,迫于竞争压力以及产品升级的需求,崛起的自主品牌也在不断加大在高技术含量产品领域向外资或合资零部件供应商的采购量。

波士顿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华跨国零部件企业在研发、本地化采购、制造与销售这四大重要环节上的本土化程度远高于整车厂。随着外资在中国本土化的深入,他们在中国将越来越根深蒂固,进一步挤压定位高技术产品、尤其是高技术总成产品的本土厂商的生存空间。

七、外资零部件公司将实施从占领中国市场到价值链全球重整的战略转型

外资汽车零部件公司除了在中国市场上不断攫取份额之外,随着在中国落地时间增加,利用中国的要素优势而进行中国因素的全球再定位的战略转型将是未来十年又一个明显的大趋势。

当然不同公司的中国战略会有所差异,盖世汽车网根据与近30家主流的跨国公司的访谈和调研,总结出跨国公司中国战略走向的六个可能的步骤,主要就他们在价值链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四个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

1.针对中国市场,主攻销售。这个阶段对很多公司已是过去式,特别是配套市场,主要靠设立一个办事处或贸易公司,进口在其他地方生产的产品或简单组装再销售到中国的配套市场,都已不是主流的方式。但进入中国售后市场的部分品牌有可能还会用这种策略;

2.在中国生产,本地化采购,销售到中国市场为主。这是现在大多数公司目前的主要策略。其中本地化采购的比例要看其产品的复杂性和技术含量,不排除有些产品的零部件还需要大量进口;

3.在中国生产,大量本地化采购,同时,采购在中国有稳定供应商的产品,销售到其他生产基地;也就是帮助其母公司实施全球采购战略;进展到这个阶段的供应商数量也在明显增加;

4.在中国生产,大量本地化采购,产品不但抢占中国市场,也销售到其他市场。中国逐步成为其全球生产基地之一,是其全球生产体系分工中的一员,负责生产某几类在中国生产有优势或物流上适合的产品,全球供货;采取这个步骤的公司还不多,但据调查已有80%的跨国公司有这种战略意图;

5.除了中国生产、采购外,开始设立研发机构,为适应主机厂或直接客户产品的中国本地化开发要求;也有开拓非其本供应体系外的客户的原因而加大研发的投入力度的(见本报告第三部分)。但这些开发主要还是与在中国生产的产品进行匹配的应用性开发;步入这个阶段的公司越来越多,未来五年将明显增加。

6.随着中国的开发人才增加,其开发体系也日益完善,特别是如果该公司将中国作为全球生产基地之一时,跨国公司将会进一步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将中国的研发中心建立成其全球多极研发中心之一,成为其全球开发体系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将会在更长时期后才会成为主流。但跨国公司的战略日程上已有这种准备。

总之,未来五到十年,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将在生产、采购、研发等价值链的各环节进行重新调整,使得中国不但成为其重要的市场,还成为其获得全球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这也会给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新的机会和活力。

八、本土主流零部件公司普遍需转型,十年内或有国际级供应商雏形出现

与这个标题可能形成的乐观相反,我们调研发现,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十年内产生国际级零部件供应商的可能性并不乐观。因此,我们只能表达十年内可能会看到一些企业初具国际供应商雏形这一谨慎乐观。

主要原因比较简单,就是现在的竞争环境很不利于中国本土的零部件在配套市场处于有利地位。我们来简单描绘一下一个国际级供应商的大概特点:

1)主要市场以一级配套为主,也有售后市场的产品;

2)有丰富的产品组合,客户相对也比较多元化;

3)其产品在某些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开发技术;

4)有相当的企业规模;

5)国际化程度高,一般在全球有销售、生产、采购和开发机构;

6)常常有较稳定的本土主机厂商作为核心客户,并通过与其合作带来国际化机会、新技术开发机会;

简单对比一下我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的现状,不难发现有一些共性的特征;

1)绝大多数公司产品单一(很多上十亿元左右的公司主营产品仅一种),因而规模也普遍偏小;

2)目标市场单一(如仅中国国内的配套市场,甚至仅供商用车或仅供乘用车市场);

3)国际化程度普遍不高,有一些公司虽已能将产品销售到全球,但对中国本土优势依赖度很高,即绝大部分价值的生产仍在国内,只是出口到国外,还没有能力全球制造、全球销售和更深的价值链全球优化。

4)基本上没有企业能在一级配套市场上拥有持续的全球领先的技术开发能力;

5)没有可以依靠的稳定的全球主机厂伙伴。也就是说,虽然一些公司能在中国为很多国际品牌的主机厂配套,甚至也能出口到国外的配套市场,但不足形成稳定关系,特别是国际市场上,一旦有如印度等竞争者出现,买家将不会有忠诚度。纵观德尔福、伟世通、电装、爱信、博世、玛瑞利、现代摩比斯等,无一不是因为有强有力的主机厂伙伴成长的带动。而中国有没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强有力的国际性主机厂现在还是未知数。

因此,如果说十年内有一些本土零部件企业可能会展现国际供应商的雏形,或者会在更长的时间里成长为国际级供应商的话,我们预计有两种可能:

1)上汽、奇瑞或其他本土整车厂能够在未来十年,逐步形成200万辆左右的自主品牌生产能力,并在全球进行生产、销售。这样,这些主机厂下属的零部件企业或关系紧密的零部件企业可能在主机厂的支持下形成国际级公司的雏形。

2)利用中国产量达到1500万辆以上的市场机会,在某些细分产品领域一级配套商迅速占领中国6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产生较高的利润,以此为优势进行国际化的并购和运作,让自己获得技术优势并实现国际化发展。现在已有不少企业正在作此努力。

当然,不是每个企业都要做国际性的零部件公司,可以有较小的目标。但是,即使是不追求规模大、影响力大,中国本土的主流供应商,绝大多数都面临着战略转型的压力。主要体现在:

1)产品多元化,特别是相关多元化。很多公司只主攻配套市场的单一产品,风险极大,一旦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会有致命危险;需要调整产品结构,进行相关多元化,甚至进入相近领域。

2)客户及市场多元化。有些供应商甚至主要就靠一、二个客户而高速发展,既不关心售后市场,也无力去攻出口市场,甚至只作商用车市场,不关心乘用车市场,这与产品单一一样危险;需要大力分散客户降低风险;还有一些仅主攻售后市场,这样很难做强做大。

3)国际化。中国的供应商国际化水平普遍偏低,而且一些有实力的本土企业埋头干国内市场,不知国际市场为何物,最终可能会失去全球化带来的大好机会。

预计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本土供应商未必以上三种战略转型同时进行,但这种转型趋势将十分明显,企业业务之间将上演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的大戏。

九、将有一批本土的总成以下级零件细分市场的供应商形成全球性竞争力

研究机构通过对近60名中外汽车零部件生产商高管、咨询公司的汽车行业专家进行访谈或调研,基本的共识是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可能的生存和发展图景如下:

1.如本报告第八部分所述,中国本土零部件生产商难以有成为国际级领先供应商的作为,但不排除有少数几家可以在未来几年形成国际级供应商的雏形。

2.主要业务集中于中国本土配套市场的中小型企业仍会大量存在,他们生存状态难以说好,但在市场进入成熟期前还可以生存,甚至有些能发展较快成为中大型企业,但国际竞争力仍一般。

3.大量专注于出口及部分国内市场的零部件公司会大量存在,其中一些预计在全球售后市场可以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一些易耗品;更多的是处于全球售后市场供应体系的中下级别。

4.最让人兴奋的是,中国本土供应商中可能会出现一批主要定位于二、三级配套产品(少数一级配套产品)为主的零部件供应商将形成全球性的竞争力,既能在中国本土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也能利用好跨国采购的机会进入全球配套体系,最终建立国际化的运营体系,既能出口并在全球建立生产、销售及服务体系,在某一细分市场上获得全球前三名的地位。

对于第4种可能的图景,我们认为对于中国供应商而言机会很大,主要因为三个重要促进因素在同时起作用,即:1)中国本土市场的盛大规模;2)全球采购的产品最可能主要集中在这类产品上,因而有旺盛的外部需求;3)因为中国的要素优势,主要竞争对手不是外资国际巨头,而是国内本土企业和来自如印度等其他新兴市场的潜在对手,因而竞争难度相对较小。

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并不在于技术上领先于世界水平,而是体现在企业的战略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具体来说表现在:

1)能抓住机遇,快速多元化客户,国内外的客户群体不断增加,不能小富即安,或无远大长远眼光没有把握好客户需求;2)能提高管理能力,在质量控制上能达到一流水平,为客户所依赖;在成本控制上可以达到全球最优秀的水平;在包括物流、交流、服务上能达到国际一流企业的水平;当然,技术上也需要达到客户所需要的一定开发能力。

十、本土供应商未来十年或将局部突破技术和管理的双重瓶颈

技术和管理是绝大多数制造型企业现在的两个软肋。

自80年代初中国制造业开始真正起步到现在已近30年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已另外刮目相看了。以低成本制造质量中上及中下的产品,使得中国产品在全球所向披靡,中国已成了事实上的相当多产业的全球制造中心。然而,在技术/研发方面,中国企业却长期没有与全球领先同步。事实上,在汽车零部件这一产品上,正如本报告第六部分所说,中国在高端技术领域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在全球采购的大好形势下,中国零部件企业常常因为没有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而失去订单。因此,大部分零部件企业要在全球配套市场竞争,仅仅具备低成本制造的优势是不够的,对技术开发能力也有相当高的要求。

也正因为此,盖世汽车网通过调查发现,未来十年中,有可能相当多的零部件供应商开始真正思考和采取措施,并在其他支持因素的作用下,最终可能会在技术研发上实现破局,可能实现的方法和图景是:

1)企业真正加大研发的投入,在国外部分地区汽车行业不景气之机,大量挖一批真正掌握技术的人才加盟;2)企业通过购买、合作或并购获得目前世界领先技术,消化吸引;3)政府通过政策支持、要求及营造出一种真正脚踏实地的投入技术/研发的商业氛围。一改目前企业的急功近利的氛围,真正投入搞研发的少,真正大力搞研发反而死得快的局面;4)对于一些顶级的零部件技术,政府还要组织研究真正实现突破的可行性方案;5)通过以上政府和企业层面的双重努力,有可能在十年间形成重视技术开发的商业文化,企业能在非顶级领先的零部件技术方面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的水平,企业内部能形成较成熟的开发体系。而在顶级的零部件技术,可能在近十年间,还不大可能实现赶超。

另一个软肋是管理问题,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的管理水平总体较弱,既有管理理念的问题,也有经验、人才缺乏的问题。所谓国际化的过程,实质上最重要的是管理水平的国际化。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就如同中国足球,在一个浮燥的外部环境下,无论工作方法还是思维模式上都比较封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用全球一流的设备才能生产出世界二流质量的产品。对于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工业品营销、电子商务等缺乏对其精髓的深入认知,用土办法和思维来解决已处于国际竞争中的问题。

当然,有一些新锐的民营企业或新型国企,在与国际客户的交流和合作中学会了如何提高自己,也善于学习用新的方法来抓住机遇,为自己赢利有利的发展空间。我们判断有一批中国零部件企业在未来十年内,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企业管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安阳市“十一五”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