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要点总结(共5篇)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17-781254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03 12:04:4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要点总结

1.心理咨询保密原则的重要性

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不仅涉及咨询内容,同样也涉及心里诊断,在心里诊断中,咨询人员收集到的所有有关求助者的资料,包括个人生活,思想状况,个人成长过程,个人恋爱,婚姻,交友,工作等情况,均在保密之列,咨询人员未经求助者同意,绝不可将这些个人资料泄露给别人,另外,对求助者的心理测量结果和诊断也属保密范围之内,都要受职业道德中保密原则的制约。

2.涉入性会谈内容与目标的确定

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心理咨询师可以根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确定会谈的内容与范围,会谈目标中如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该分别处理。

3.倾听

倾听不是不动脑筋的随便听听,而是全神贯注的倾心的听,在听的过程中不能随便打断求助者的话,不能插入自己对会谈内容的评价。倾听不单是听,还要注意思考,要及时而迅速的判断求助者的谈话是否合乎常理,是否合乎逻辑,另外在听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把握关键点。

4.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

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对求助则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对求助者的症状鉴别诊断有意义。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的作用,对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会谈法的有效性。

5.整理求助者的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

精神状态:1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2 情绪,情感表现。3 意志行为(自控力,言行一致)。4 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身体状态:1 有无躯体异常感觉。2 求助者近期的体检报告。

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1 工作动机和考勤状态 2 社会交往状况。

6.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7.恰当的表达尊重要注意

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意味着一视同仁。以礼待人。信任对方。保护隐私。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8.咨询师的热情表现为

求助者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切。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到温暖。

9.真诚 不等于说实话,不是自我发泄,应该实事求是,应该适度。

10.共情,又叫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体验别人的内心世界。包括三方面:1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2 咨询师借助于知识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的理解问题的实质。3 咨询师利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共情的重要性:1 咨询师设身处地的理解求助者从而更准确的把握材料。2 求助者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对咨询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3 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咨询双方更深入的交流。4 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求助者有更明显的咨询效果。

正确理解共情: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2 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3 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4 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肢体语言。5 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6 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11.一个有效的咨询目标应该具备:具体 可行 积极 双方可以接受 属于心理学性质 可以评估 多层次统一

12.制定咨询方案咨询目标:符合咨询目标有效性骑个要素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

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材料

积极主动的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职业资格

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选择过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

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有权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有权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13.参与性技术

1倾听 2开放式询问和封闭式询问3鼓励和重复技术4内容反应(释义)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求助者。5情感反应 对求助者情绪的反应6具体化 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的表达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问题模糊 过分概括 概念不清时使用)7 参与性概述 8 非语言行为的理解与把握

影响性技术:面质(出现以下情况可以面质 言行不一致 理想与现实不一致 前后言语不一致 咨访意见不一致)2 解释(用一种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 情感和行为的原因 实质。与释义的区别:释义是从求助者的参考框架来说明求助者表达的实质性内容而解释是在咨询师的参考框架上用自己的理论和人生经验来为求助者提供一种认识自己和周围关系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指导4 情感表达(咨询师告知自己的情绪情感活动情况让求助者明白。情感表达是咨询师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而情感反应是咨询师反应求助者叙述中的情感内容)5 内容表达 6 自我开放 7 影响性概述(咨询师将自己所叙述的主题 意见等经组织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8 非言语行为的运用 14 参与性概述

咨询师把求助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情感综合整理后以提纲的方式再对求助者表达出来。阻抗 本质上是对心里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可表现为对焦虑情绪的回避和对痛苦经历的否认。表现形式: 讲话程度上的阻抗(沉默(个体拒绝回答咨询师的问题或长时间停顿)寡言 赘言)讲话内容上的阻抗(理论交谈 情绪发泄 谈论小事 假提问题)讲话方式上的阻抗(通过交流中不同的心里活动表现 心里外归因 健忘 顺从 控制话题 最终暴露)咨询关系上的阻抗(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 诱惑咨询师 请客 送礼)

产生的原因 成长必然带来的某种痛苦 行为的失调是机能性的求助者可能带有某种反抗心理咨询的动机 16沉默的类型 怀疑型(不完全信任咨询师)茫然型(求助者不知说什么好搞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问题)情绪型 思考型 内向型 反抗型

17多话状态与求助者有关的原因宣泄型 倾吐型 癔症型 表现型 表白型(全部都是别人的错误自己没错)掩饰型 外向型

18简易行为矫治 阳性强化法

工作程序明确治疗的靶目标 靶目标越具体越好 如果目标过大难以操作 设定的目标应该可以客观的测量和分析 2 监控靶行为评定靶行为的基础水平,详细观察和记录该行为发生的频度,程度和后果,特别要注意靶行为的直接后果对不亮行为的强化作用。设计新的行为结果 设计新的结果取代以往不良行为产生的直接后果实施强化 继续记录靶行为,当求助者出现适当行为时及时给与强化。阳性强化的标准是现实可行的可达到的。要设计一个逐渐强化时间表,促使行为朝期望的方向发展,内外强化物要同时使用,对求助者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合理情绪疗法 心里诊断阶段通过交流找出求助者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 C

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 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 B 进行初步分析。

领悟阶段修通阶段(最重要的部分)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苏格拉底 产婆术 黄金规则)2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步骤:首先,使求助者在想象中进入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让他体验在这种情境下的强烈情绪反应。然后,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使他能够体验到适度的情绪反应,这常常是通过改变求助者对自己情绪体验的不正确的认识来进行的。最后,停止想象。让求助者讲述他是怎样想的,自己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是如何变化的,改变了哪些观念,学到了哪些观念。20 情绪疗法可以帮助达到的目标:自我关怀 自我指导 宽容 接受不确定性 变通性 参与 敢于尝试 自我接受非理性观念的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 过分概括化 糟糕至极咨询效果的评定:1 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2 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3 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改善状况的评定。4 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5 咨询师的评定。注意:评价的内容应以咨询目标为主,只有目标内容的改善才是咨询的直接成效。23 制约心理咨询有效性的因素:一是一般性有效因素,如求助者希望改善自身状况动机,对工作人员的信心,因得到帮助而产生希望,以及工作人员的关切等。二是特殊性有效因素,即针对性的询问。三是求助者本身的潜在适应能力与生长,复愈的能力。在一个完整的过程中这三方面同时作用。心理咨询的效果通常通过一下机制起作用:即宣泄疏导求助者的感情而缓解情绪压力;鼓励求助者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探寻求助者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悟;协助求助者改进认知结构,学会合理思维;通过学习与训练来建立积极,有效的行为模式;帮助求助者排除心理行为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等。

智力测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适用范围:16岁以上,分农村和城市。分言语测验(知识 领悟 算术 相似性 数字广度 词汇)和操作测验(数字符号 画图填充 木块图 图片排列 图形拼凑)计分 标准二十分平均数10 标准差3吴耀先联合型瑞文测验 CRT: 适用范围:5—75幼儿,儿童,成年,老年。本测验题一律为二级评分,即

答对1分答错0分即原始分数。本测验量表先将原始分数换算为响应的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IQ分数。非文字智力测验。包括标准型SPM。彩色型 CPM 适用于5.5岁到11.5岁的儿童及智力落后的成人。高级型 APM。

27中国比内测验:比内 西蒙 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中国 吴天敏。适用范围 2—18岁 农村城市公用一套。通过一题记一分。中国比内测验也采用离差智商计算法,其智商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6(韦氏标准差15).吴天敏

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 MMPI:依据经验效标法制定,范围 年满16岁具有小学毕业以上文化水平没有什么影响测试结果的生理缺陷均可参加。如能看懂问题13—16岁少年也可完成测验。卡片式适合个别施测,手册式适合个别及团体。

计分:Hs+0.5KPd+0.4KPt+1.0KSc+1.0KMa+0.2K

每个量表的题目数量不同,个量表的原始分无法比较,因此要换算成T分数。公式:T=50+10(X--X)/SD X 为原始分样本组的原始分数的平均分,SD为标准差。

T分在70以上(按照美国常模)或在60以上(按照中国常模)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里偏离现象。

临床量表:

Hs 疑病量表D抑郁量表Hy 癔病量表Pd 精神病态量表Mf 男子气 女子气量表

Pa 妄想狂量表Pt 精神衰弱量表Sc 精神分裂症量表Ma 轻躁狂症量表Si 社会内向量表 效度量表:

Q 不能回答的问题L 说谎分数F 诈病量表K 校正量表

MMPI量表及其意义:共有14个量表 临床10个 效度4个

29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 16PF:

用因素分析法编制 都是关于个人兴趣与态度的问题。凡是具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和老年人都可以适用,属于团体实施量表也可个别使用。每题三个选项。0 1 2 分

有五个版本 AB 为全版本 CD 为缩减本E 适合于文化水平较低的被试者 卡特尔认为人格基本结构单元是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分为成人和幼年两套问卷,个包括精神质P 内外向 E 神经质 N 和说谎 L 四个量表。适用范围:16岁以上承认的个性类型,幼年问卷用于调查7到15岁幼年的个性类型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试者都可以使用。T分在43.3~56.7 中间型 38.5~43.3 或 56.7~61.5倾向型 38.5以下或者61.5以上为典型型。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90症状清单 SCL—90 又名症状自评表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症状情况。每个项目都是五级评分 没有 很轻 中度 偏重 严重。评定的时间范围是 现在 或是 最近一个星期 的实际感觉。统计指标包括总分和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单项分数大于等于2 阴性项目数:单项分等于1 阳性症状均分:(总分—阴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数。总分超过160或者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 可以考虑筛选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查。

31抑郁自评量表 SDS 可以评定抑郁症状的轻重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特别适用于发现抑郁症病人。其评定的对象为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四级评分 正向和反向

评分:正向和反向 将20个题目的各项分数相加得到粗分 然后将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期中53~62为轻度抑郁,63~72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SDS 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他对心理咨询门诊及精神科门诊或住院精神病人均可以使用。对严重阻滞症状的抑郁病人评定有困难。

焦虑自评量表 SAS:可以评定焦虑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主要用于疗效评估,不能用于诊断。四级评分 5反 15正 计分与SDS相同。SAS分界值为50分,50~59

为轻度焦虑症,60~69为中度焦虑症,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症。

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

生活事件量表 LES:包括三个方面 家庭生活 工作学习社交及其他。适用于16岁以的正常人,神经症,身心疾病,各种躯体疾病求助者以及自知力恢复的重性精神病求助者。LES 总分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95%的正常人一年内的LES总分不超过20分,99&的不超过32分。时间为一年之内 五级评分 0~4某事件刺激量=该事件影响程度分x该事件持续时间分x 该事件发生次数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包括 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对社会支持的利用 三个维度。了解被试者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精神疾病和各种躯体疾病的关系。肖水源

应对方式问卷

6个分量表 解决问题6 自责3 求助4 幻想2 退避1 合理化5 适用范围 : 文化程度在初中或以上 年龄在14岁以上的青少年 成年和老年人除痴呆和重性精神病之外的各类心理障碍求助者。结果表示 解决问题—求助 成熟型退避—自责 不成熟型合理化 混合型

细微知识点

现代心理学之父 勒温

实验心理学奠基人 FH奥尔波特

社会学习论代表人物 班杜拉

社会交换轮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为美国社会学家 霍曼斯

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 普莱尔 建立时间 1882年 标志 儿童心理 一书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高尔顿

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 华生

相互作用轮代表人物 皮亚杰

皮亚杰的心里发展观认为心里起源于 动作

言语发展的先天成熟理论代表人物 乔姆斯基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 乔姆斯基 语言获得装置 普遍语法 个别语法

言语发展的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的代表 皮亚杰

鲍尔比将婴儿依恋发展划分为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 特殊情感联结

艾斯沃斯婴儿依恋划分 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 反抗型依恋

言语发展的后天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斯金纳 班杜拉 派别有 强化说 社会学习说

第二篇: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简答题总结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简答题总结

三级诊断题

一、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怎样选择切入点)

二、心理咨询过程中使用倾听技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在咨询中应避免出现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什么?

四、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应注意哪些内容?

五、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六、还应收集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

七、请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精神状态、身体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八、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或程序。

九、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或程序。

十、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三级咨询题

一、在咨询时,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二、尊重应当注意些什么?

三、热情应当注意些什么?

四、真诚应当注意些什么?

五、共情时应当注意些什么?

六、积极关注应当注意些什么?

七、心理咨询师怎样就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八、针对该求助者的咨询,应怎样划分咨询阶段,并说出其主要内容。

九、心理咨询师怎样与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写出咨询方案的主要内容。

十、倾听时应注意什么?

十一、心理咨询师使用了面质技术,请说出其定义、求助者的常见矛盾及应用注意事项。

十二、放松训练的原理、程序和注意事项

十三、请写出阳性强化法的原理、工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十四、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和程序

十五、修通的技术有哪些?

十六、合理情绪疗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是什么?

十七、试述合理情绪疗法中合理信念和不合理信念的区别?

十八、多话的类型及相应的处理策略。

十九、沉默的类型及相应的处理策略。

二十、依赖与移情的区别?

二十一、简述阻抗的表现形式、原因和阻抗的应对方法。

二十二、对本案例进行效果评估,心理咨询师应该选择哪些维度或指标? 二

十三、心理咨询师的效果通过何种机制起作用?

二十四、心理咨询师使用多种方法,其有效性的共同因素是什么? 二

十五、不匹配时应如何处理? 二

十六、转介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二

十七、咨询关系结束的工作程序是什么?

第三篇:心理咨询师 三级技能总结

心理咨询师 三级技能总结 第一章 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节 初诊接待与资料搜集整理

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1、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2、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语言

3、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

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5、说明保密原则

6、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7、说明其权利与义务

8、与求助者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Tips:

初诊接待的第一印象,对建立咨询关系起到关键作用 危机的处理

避免紧张情绪;语言表达流畅;反复说明保密原则;说明心理测量的有限性;仪态

二、摄入性会谈

(一)、如何进行

1、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求助者提出的问题、初诊接待观察到的疑点、心理测量中发现的问题、上级咨询师下达的会谈目标)

2、确定提问方式

3、倾听

4、控制会谈的内容和方向

(释义、中断、情感反射、引导)

5、对会谈内容归类

(个人成长发展问题;现实生活状况;婚姻状况;人际关系;主观症状;情绪体验、生 活态度;其他。)

6、结束会谈

(二)、会谈法的要点:

1、听比说更重要

2、非评判性态度

3、会谈法的种类:摄入性、鉴别性、治疗性、咨询性、危急性

4、最常用的摄入性会谈——背景资料采集

5、了解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

外表和行为动作、语言特点、思维内容、认知过程及功能、情绪、自知力

6、怎样提问题

开放性问题

(1)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造成依赖、责任转移、减少其自我探索、产生不准确信息、防卫心理、影响必要的概括和说明

(2)避免下列提问方式:“为什么”、多重选择、多重问题、修饰性反问、责备性问题、解释性问题

7、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

可接受、有效、积极

Tips:中立态度、避免失误、不给绝对性结论、结束客气诚恳

三、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说明量表意义并征得同意 选择合适量表

测量结果与会谈、观察情况相左时,不可轻信一方,要重新会谈评测四、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

(一)、工作程序

1、一般资料

人口学、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社会交往、娱乐、内在世界、对未来的看法

2、个人成长史

婴幼儿、童年、少年期、青年期、成长中的重大转化及现状对其评价

3、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社会交往状态

精神状态、身体状态、社会工作和社会交往

4、判断来自其他处资料的可靠性

5、分类整理

(二)、对临床资料的解释 解释思路:

1、注重行为观察,与可能原因间建立联系

2、抓住偏离正常标准的行为

3、抓住显眼和突出事件,首先解释

(三)资料的可靠性是解释的基础 验证资料可靠性的方法:

1、补充提问

2、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

3、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

(四)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

方法:

就事论事、相关分析、分析迹象

(五)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因素

暗示、早期印象、求助者的处境和人格特点

五、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 是否去过医疗机构(病历资料)、心理咨询机构

第二节 初步诊断

一、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

关键点: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有内在联系;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存在并随着生活变化改变形式,但本质不变

二、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 根据“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衡量心理健康水平选择量化测量工具

初步区分 一般、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三、确定是否属于健康心理咨询的范围 工作程序:

1、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

2、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意行为表型进行定性

3、确定工作范围

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部分神经症性问题 四、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工作程序:

1、分析是否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2、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

3、分析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

4、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6、形成初步诊断 例:

1、该求助者有睡眠不好的症状,具体还需进一步了解,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2、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其产生情绪困扰有明显的原因,情绪性质和强度与现实处境相符,有良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心理活动协调,人格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心理状态正常,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内心冲突与现实处境相符,具有道德色彩,属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问题

4、该求助者的焦虑情绪仅局限于与女友的关系上,没有泛化,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主导症状是焦虑情绪,情绪反应在正常范围内,持续时间一个月,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

6、根据以上分析,该求助者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五、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工作程序:

1、分析是否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2、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

3、分析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

4、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

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6、形成初步诊断 例:

1、该求助者有睡眠不好的症状,具体还需进一步了解,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2、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其产生情绪困扰有明显的原因,情绪性质和强度与现实处境相符,有良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心理活动协调,人格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心理状态正常,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内心冲突来自„„,这些冲突都与现实处境相符,具有道德色彩,属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问题

4、该求助者的„„ 已经泛化

5、主导症状是焦虑情绪,情绪反应在正常范围内;持续时间2-6月,社会功能受到较大影响

6、根据以上分析,该求助者属于严重心理问题

Tips:区分泛化与心境——心境是某种情绪持续,以至于对主体从事其他活动产生影响,(如挨了批评,迁怒他人);泛化是在最初引起情绪后,性质类似的事物也能诱发同样的情绪。心境关键在持续,泛化关键在诱发。

六、提出心理评估报告 临床资料的核实

评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社会功能状态 分析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

第二章 心理咨询技能

第一节 建立咨询关系

一、尊重

如何表达尊重

1、尊重意味着咨询师对求助者无条件的帮助

2、尊重意味着平等

3、„„„„„礼貌

4、„„„„„信任

5、„„„„„保护隐私

6、„„„„„真诚

Tips:无条件的尊重

转介也是一种尊重

二、热情

如何表达热情

1、在初诊阶段打好热情的基础

2、通过倾听和非言语方式,表达热情

3、认真、耐心、不厌其烦,是热情的最好表达

4、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到温暖

三、真诚

如何表达真诚

1、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

2、应该实事求是

3、不是自我发泄

4、应该适度

5、还体现在非言语交流

6、应考虑时间因素

7、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

四、共情

(一)、共情的含义: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的能力

第一、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体验他的情感与思维;第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其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深刻理解其心理问题的实质;第三、将共情传达给对方,表达对求助者的理解

(二)、如何表达共情?

1、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不是要求有相似的感受,而是设身处地的理解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4、应把握时机,共情适度

5、要善于把握角色

6、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7、考虑求助者的特点与文化程度

8、验证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

五、积极关注

(一)、积极关注的含义

咨询师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积极的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通俗的说,就是辩证、客观的看待求助者

(二)、表达积极关注时应注意的要点

1、积极关注就是辩证、客观的看待求助者

2、就是帮助求助者辩证、客观的看待自己

3、避免盲目乐观

4、反对过分消极

5、立足实事求是

第二节 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

一、商定咨询目标

(一)商定咨询目标的前期工作

1、全面深入的了解求助者

2、了解求助者时,参考思路

① 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② 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③ 通过其言行,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

④ 深入了解求助者具体和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

3、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二)、咨询目标的定义、来源、商定时机与特征

1、咨询目标:求助者、咨询师共同要实现的目标

2、咨询目标的来源:求助者与咨询师共同商定

3、商定时机:经过心理诊断阶段,咨询师已经对求助者的具体问题、心理问题有了较为全面深刻的了解,也知晓了求助者问题的原因、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等,也掌握了求助者的认知、行为、情绪及个性后,可商定咨询目标。

4、咨询目标的特征

① 属于心理学范围 ② 积极的

③ 具体的或量化的 ④ 可行的 ⑤ 可评估的 ⑥ 双方接受的 ⑦ 多层次统一的

(三)、如何商定咨询目标

1、找出求助者的主要问题

2、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

3、双方商定咨询目标:不合时,以求助者的目标为主

(四)、咨询目标的整合

终极、远期目标与具体、近期目标

(五)、商定目标的注意事项

1、求助者并非都能提供有效的咨询目标

2、某些咨询师对咨询目标可能存在错误观念 有些咨询师认为应持完全中立态度

„„„„„„咨询中应该给求助者灌输、传输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 „„„„„把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把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

3、不同心理咨询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

二、商定咨询方案

(一)、划分咨询阶段

1、诊断阶段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通过摄入性谈话、观察了解、心理测验等收集咨询者的相关信息,明确求助者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问题的严重程度,最终做出明确的心理诊断。

2、咨询阶段

最重要、核心阶段

包括调整求助动机、商定咨询目标、商定咨询方案、实施方案等。

3、巩固阶段 总结、提高阶段

(二)、制定咨询方案

1、咨询目标

2、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

3、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4、双方的权利、义务

5、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

6、相关费用

7、其他问题及说明

第三节 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一、实施咨询方案的框架与策略 思路、框架:

1、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

2、对求助者启发、引导,支持、鼓励

3、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

二、参与性技术

(一)、倾听技术

倾听是在无条件接纳基础上,积极地听,认真地听、关注地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

1、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打断求助者,做道德或正确性判断 ②

急于下结论

轻视求助者的问题

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⑤

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

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

2、倾听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回应

(二)、开放式、封闭式提问技术

(三)、鼓励技术

(四)、重复技术

(五)、内容反应技术

(六)、情感反应技术

(七)、具体化技术

(八)、参与性概述

(九)、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

三、影响性技术

四、放松训练

五、简易行为矫治——阳性强化法

六、合理情绪疗法

七、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

八、咨询效果评估

第四篇:2014心理咨询师三级问答题总结

对一般心理问题的鉴别诊断(及依据)

1、与躯体疾病鉴别:该求助者有**症状,(但历年体检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

2、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制力完整,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相关,由现实性刺激引发,与现实处境有关,没有变形的心理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仅局限在**上,没有出现泛化,且持续时间为**,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5、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特点是:由现实刺激引发,持续时间**,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轻微,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据此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但是,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刺激比较强烈,应该引起注意,避免快速泛化,演变成严重心理问题))

对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诊断(及依据)

1、与躯体疾病鉴别:该求助者有**症状,(但历年体检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

2、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制力完整,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相关,由现实性刺激引发,与现实处境有关,没有变形的心理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仅局限在**上,但已出现泛化,具体表现为**,且持续时间为**,因此无法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特点是:由现实刺激引发,持续时间**,有一定程度的痛苦,社会功能轻度受损,但是负性情绪的反应对象已经泛化。

据此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对该求助者做出的诊断程序是什么?

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基础。

2、根据区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鉴别。

3、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

4、分析求助者的情绪是否泛化

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持续时间、心理、生理、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对求助者应该做哪些鉴别诊断?

1、器质性

2、精神病性

3、神经病性(4、严重心理问题)

5、与各类情绪症状相鉴别,虽有**症状,但非主导症状,程度较轻可排除**问题。

与症状相似的相比较:

1、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1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2.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存在明显抑郁情绪,情绪低落,意向下降,兴趣下降,但皆因内心冲突引起,且程度不严重,也无自杀倾向和行为等症状,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3、与神经症相鉴别:求助者虽然存在抑郁、焦虑、猜疑等症状,但时间持续短,内容未充分泛化,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且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与神经症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不同,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出现上述问题的的原因是:

1、生物原因:性别、年龄

2、社会原因:(1)存在负性生活事件。(2)人际关系。(3)家庭教育。(4)缺少社会支持系统。

3、心理原因:(1)存在明显认知错误。(2)被情绪所捆饶:焦虑、抑郁等。(3)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4)个性特征:性格较内向,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要注意些什么?

态度必须保持中性。2.提问中避免失误。3.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转移该求助者的谈话内容。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在本案例中,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主要包括:

1.求助者的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求助者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求助者的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4.咨询师的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5.咨询师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6.咨询师的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心理咨询师怎样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

2、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

3、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1)尊重,尊重就是对求助者的现状、价值观、人格和权益的接纳、关注和爱护。

(2)热情,热情要体现咨询的全过程,对求助者初次来访要表达关切,适当的询问,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3)真诚,咨询师以真正的自我出现,要表里如一,真实可信的置身于求助者的关系之中,实事求是的表达真诚要对求助者负责,不厌其烦,咨询结束时要让求助者感到温暖。(4)共情,咨询时要设身处地的理解求助者,使求助者感到自己被理解接纳,从而促进双方的深入交流。(5)积极关注,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要给予积极的关注。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会谈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 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在选择谈话内容时有一大禁忌,即不可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谈话和讨论的内容。7.会谈法的有效性,会谈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

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接受的及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6.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心理咨询师怎样就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咨询目标由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商定1.具体2.可行3.积极4.双方可以接受5.属于心理学性质6.可以评估7.多层次统一

咨询目标可以进行修改,但需双方重新商定。

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

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在咨询中应避免出现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什么?

1、避免提问“为什么”的问题。

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

3、避免多重问题。

4、避免修饰性反问。

5、避免责备性问题。

6、避免解释性问题。

如何做到恰当地表达尊重?

(1)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2)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3)尊重意味着以礼相待。(4)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6)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热情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求助者初次来访时恰当询问,表达关切。(2)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3)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4)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表达真诚时需注意什么?

(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2)真诚不是自我发泄。(3)真诚应实事求是。(4)真诚应适度。使用共情时应注意什么?

(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使用积极关注时应注意什么?(1)避免盲目乐观。(2)反对过分消极。(3)立足实事求是。

请说出面质技术的定义和求助者的常见矛盾。

1、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

2、常见矛盾有:(1)言行不一(2)理想与现实不一致(3)前后言语不一致(4)咨访意见不一致 请说出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

1、要有事实依据。

2、避免个人发泄。

3、避免无情攻击。

4、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用尝试性面质。

在本案例中,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1.促进该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等深入地了解。2.激励该求助者解除防卫、掩饰心理,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

3.促进该求助者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言语与行动的统一。4.促进该求助者明确自己的资源,并善加利用。5.给该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将来有能力对他人或自己做面质。咨询师应收集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 过去:1.该求助者是否做过心理测验,施测的项目及测验结果。

2、家族病史、精神病史、遗传病史。

3、心理咨询史。

4、该求助者的早年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

5、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

6、该求助者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现在:

1、该求助者个性特征的特点。

2、该求助者婚姻家庭的资料,3、该求助者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4、个人价值观未来:该求助者对未来的希望。

临床资料整理归纳包括哪些方面。一般资料:(1)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2)求助者生活状况。(3)婚姻家庭。(4)工作记录。(5)社会交往。(6)娱乐活动。(7)自我描述。(8)求助者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

个人成长史资料:(1)婴幼儿期。(2)童年生活。(3)少年期生活(4)青年期(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 使用心理测验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程序:(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2)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3)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会谈,而后再进行测评。注意事项:(1)不得乱用心理测验。(2)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

乱用心理测验的形式有几种?(1)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地随意使用。(2)单纯依赖心理测验结果,不对照临床表现,片面给出诊断和制定措施。(3)未查明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可靠性以及常模的时限便使用。(4)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心理测验。(5)不按心理测验的程序要求和操作规定实施心理测验。(6)超出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功能,主观地对数据和结果进行解释。(7)使用盗版软件实施心理测验。(8)将直接翻译而未经修订的测验工具用于临床。

如果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量表?

(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如求助者有明显焦虑情绪,可选用与情绪有关的量表。(2)为了确定非情景性症状的性质,应启用人格问卷,以便探索症状的人格因素。(3)为寻找早期原因,可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如SCL-90)。(4)为排除疾病而使用量表。(怀疑有精神疾病,可用MMPI;觉得智力有问题,可用智力量表;怀疑是神经系统疾病时,可选用神经心理学测评手段。)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1.对该求助者可选用MMPI测验,用来了解其病理人格特征,也可以作为鉴别精神病的辅助依据2.对该求助者可选用EPQ测验,用来了解其行为倾向/人格特征。3.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CL-90测验,用来了解其临床症状以及严重程度。4.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AS测验,用来了解其焦虑情绪及严重程度。5.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DS测验,用来了解其抑郁情绪及严重程度。6.对该求助者可选用LES测验,用来了解其两年来是否有重大生活事件发生。7.对该求助者可选择韦氏智力测验,了解是否存在智力障碍。确定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关键点的原则。

(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在深入了解求助者时使用的思路是什么?

(1)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2)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3)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4)深入探讨求助者的深层原因。咨询师对咨询目标的错误观念有哪些?

(1)持完全中立的态度,不带有任何自己的价值观。(2)给求助者灌输、传授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3)把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4)把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如何对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

1.根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可知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2.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3.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也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解决。

4、根据求助者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性为表现进行定性

针对该求助者的咨询,应怎样划分咨询阶段,并说出其主要内容。

1、诊断阶段:(1)建立咨询关系(2)进行心理诊断(3)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2、咨询阶段:帮助求助者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或行为

3、巩固阶段:(1)布置家庭作业(2)商定下次咨询的主题和时间等(3)做好咨询的回顾总结(4)巩固咨询成果(5)做好追踪研究

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

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按照咨询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利、时间与次数的安排、费用的估计及其他等项内容逐一商定。3.咨询方案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最终制定的咨询方案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5.咨询方案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咨询时与求助者商定的咨询方案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1、咨询目标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3、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

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6、咨询的费用

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的特征有哪些?1.智力正常

2、年龄适宜

3、内容合适

4、人格正常

5、动机正确

6、信任度高

7、行动自觉

8、匹配性好

对本案例进行效果评估,心理咨询师应该选择哪些维度或指标?咨询结果的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价。2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3求助者周围人士的评估。4求助者咨询前后的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5咨询师的评定。

结合本案例,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如何把握? 1.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1)在开始1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2)在咨询结束前评估;

(3)在咨询后追踪复查时评估。

2.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方法:(1)对照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的结果进行评估;(2)根据该求助者自我报告进行评估;(3)根据该求助者家人、朋友、同事的报告进行评估;(4)根据该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的改变程度进行评估;

(5)根据咨询师对该求助者各方面的观察进行评估。

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多种方法,其有效性的共同因素是什么?

1、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的和谐、信任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点。

2、求助者求治的强烈动机、积极态度。

3、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

4、咨询师本身的特征。

5、促进求助者的认知改变、情绪调节、行为改善。

心理咨询的效果通过何种机制起作用?

1、宣泄疏导求助者的情绪而缓解压力。

2、鼓励求助者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探询求助者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悟。

4、协助求助者改进认知结构,学会合理思维。

5、通过学习与训练建立积极、合理、有效的行为模式。

6、帮助求助者排除心理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咨询效果不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1.没有激发求助者的积极资源2.求助者因故产生了阻抗3.咨询关系不和谐4.咨询的目标不切合实际5.咨询方法可能不当6.求助者可能因某种原因发生了移情

如果心理咨询师缺乏帮助这类求助者的经验,在转介时需注意什么?

1、咨询师如发现自己与该求助者不匹配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

2、首先征求该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原因或理由。

3、向该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有关情况。

4、向新咨询师介绍该求助者的情况,但不应透露隐私情况。

5、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

6、不能在该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

不能顺利转介时候怎么办

1、不能顺利转介时候,学会调适,使自己适应求助者

2、试着理解求助者的问题,多听少说

3、不断调整对问题的看法,注意保持中立、理性的态度

4、不以自己的好恶、是非为判断标准,善于接纳各种人,避免冲突。阳性强化法

请写出阳性强化法的工作程序。

1、明确治疗的靶目标

2、监控靶行为

3、设计新的行为结果

4、实施强化

请写出阳性强化法的原理。

1、行为主义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被它的结果所强化。

2、如果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

3、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就是阳性强化法。

请写出阳性强化法的注意事项。

1、靶目标越具体越好,应当可以客观测量与分析。

2、注意靶行为的直接后果对不良行为的强化作用。

3、当求助者出现适当行为时及时给予强化。

4、内外强化物要同时使用,对求助者要有足够的吸引力。

合理情绪疗法

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过程。

1、心理诊断阶段:寻找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2、领悟阶段:实现三点领悟:

(1)是信念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2)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3)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各种症状。

3、修通阶段:(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3)家庭作业(4)其他方法

4、再教育阶段:重建心理与行为模式。

如果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请说出原理是什么?

1、合理情绪疗法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A.Eills)创造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其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是诱发事件,B信念,C是情绪反应、行为结果。

2、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ABC的关系:A不是C的直接原因;B是不合理的、不现实的信念导致情绪困扰和神经症;治疗核心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来改变、控制情绪及行为结果。

3、合理情绪疗法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反应的不是外部事件(1分),而是人们的认知(1分),要改变情绪,不是去改变事件而应该足去政变认知(1分),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和行为(1分)。合理情绪疗法中合理信念和不合理信念的区别? 合理的信念大都是基于一些已知的客观事实,而不合理信念包含更多的主观臆测成分;

1.合理的信念能使人保护自己,努力使自己生活愉快,而不合理信念使人产生情绪困扰2.合理的信念能使人更快的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合理信念使人难以达到现实的目标而苦恼; 3.合理的信念会使人不介入他人的麻烦,而不合理信念主动介入他人的麻烦;

4.合理的信念能使人阻止或很快消除情绪困扰,而不合理信念长时间无法消除或减轻情绪困扰,造成不适当的反应。人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三个特征:1)“绝对化要求”,即对人或事都有绝对化的期望与要求;2)“过分概括”,即对一件小事做出夸张、以偏概全的反应;3)“糟糕透顶”,即对一些挫折与困难做出强烈的反应,并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体验。凡此种种,都易使人对挫折与精神困扰做出自暴自弃、自怨自艾的反应。

简述阻抗的表现形式。

1、阻抗是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其意义在于增强自我防御。

2、表现形式:(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包括沉默、赘言等。(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包括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题问题。(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包括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等。(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阻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阻抗来自于成长的痛苦,旧行为的结束和新行为的开始都将使该求助者产生痛苦,进而产生防御与抵抗,形成阻抗。

2.阻抗来自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弥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该求助者从中获益,也来自于该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3.阻抗来自于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其一,该求助者只具有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其二,该求助者具有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动机。其三,该求助者并不具有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出现严重阻抗时候,应当怎么样应对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解除戒备心理

2、正确的诊断分析

3、以坦诚的态度帮助求助者正确对待阻抗

4、使用咨询技巧突破阻抗 依赖

依赖是指当咨询师引导、帮助求助者探索、解决自身问题时,求助者却依赖咨询师,企图由咨询师代替自己解决问题,这种现象是依赖。

1、咨询师务必向求助者讲清心理咨询的性质、发生效果的机制,使求助者对心理咨询有正确的认识,对咨询效果有理性的期待。

2、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依赖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一旦出现依赖,咨询师应鼓励求助者自己进行探索、自己努力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3、咨询师必须坚持正确的咨询理念,以促进求助者的心理成长为

咨询的总目标,以促进求助者心理能力提高,视自己探索、解决问题为己任。移情

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

1、区别移情和依赖:依赖主要是一种信任,移情更是一种好感;

依赖是寻求现实的帮助,移情是弥补过去的感情;依赖者寻求心理依靠,移情者寻求感情依靠;依赖者的对象是现实目标,移情者是寻找替代物。

2、正常现象,透过移情,咨询师可以更深入、准确地认识求助者,并运用移情帮助求助者宣泄情绪,引导其领悟

第五篇:2017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

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

一、教学目标:

基础心理学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心理学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既是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入门课”,也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章教学目标为:

(1)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体系。

(2)掌握心理过程及人格各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二、教学内容:

(1)基础心理学绪论(识记)

(2)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识记)

(3)感觉和知觉(重点掌握)

(4)记忆(掌握)

(5)思维、言语及想象(重点掌握)

(6)意识和注意(掌握)

(7)动机与需要(掌握)

(8)情绪、情感和意志(重点掌握)

(9)人格(重点掌握)

三、教学方法:

(1)概念准确,注意相近概念的区分,结合日常生活适当举例。

(2)分阶段完成练习,对题目答案进行分析。

(3)注意事项:注意学科的体系化和基础心理学在心理学学习中的基础地位。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

社会心理学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社会心理学是将个人当作一个社会实体来研究,通过考察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来解释人的心态与行为的一门科学。

本章教学目标为:

(1)掌握社会心理学各流派理论及基本概念。

(2)掌握人际关系概念及相关理论。

二、教学内容:

(1)社会心理学概述(识记)

(2)社会化与自我(重点掌握)

(3)社会知觉与归因(掌握)来源:考试大

(4)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重点掌握)

(5)态度(重点掌握)

(6)沟通与人际关系(重点掌握)

(7)社会影响(识记)

(8)爱情、婚姻和家庭(识记)

三、教学方法:

(1)讲解为主,结合日常生活适当举例,适当结合心理咨询中的人际互动关系、社会功能特点等方面进行举例讲解。

(2)分阶段完成练习,对题目答案进行分析。

(3)注意事项:注意引导学员在基础心理学基础上掌握社会心理学内容,注意人际关系及社会功能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

发展心理学是从生命全程的角度阐述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毕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学科。学习目的是让我们在心理咨询活动中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 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使我们了解个体毕生各种心理能力均不同程度地呈现适应性发展的趋势,从而树立起关于生命全 程的毕生发展观,全面了解个体发展的纵向图景。

本章教学目标为:

(1)掌握发展心理学各基本概念及各流派观点。

(2)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规律。

二、教学内容:

(1)发展心理学概述(识记)

(2)婴儿期的心理发展(重点掌握)

(3)幼儿期的心理发展(掌握)

(4)童年期的心理发展(重点掌握)

(5)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重点掌握)

(6)青年期的心理发展(掌握)

(7)中年期的心理发展(识记)

(8)老年期的心理发展(识记)

三、教学方法:

(1)讲解为主,结合日常生活适当举例,结合不同年龄求助者咨询常见问题进行举例。

(2)分阶段完成练习,对题目答案进行分析。

(3)注意事项:注意引导学员在基础心理学基础上掌握发展心理学内容,注意不同年龄段心理发展特点在心理咨询上的应用。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涉足两大学科领域及其分支学科,一个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临床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另一个是医学的分支学科:临床 精神病学。本章不是一门完整系统的独立学科,是集多学科于一体的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的综合专业知识,为下一步学习掌握心理诊断技能奠定必备基础。

本章教学目标为:

(1)要求重点掌握区分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掌握区分神经症与重性精神病的依据,掌握神经症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

(2)掌握不同流派对心理问题的解释,掌握人性主义心理学中生物-精神-社会的思维方式。

(3)明确本教材中,神经症属于心理不正常的范围,不是心理咨询的范畴。

二、教学内容:

(1)变态心理学(识记)

(2)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重点掌握)

(3)常见异常心理症状(重点掌握)

(4)常见精神障碍(掌握)

(5)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重点掌握)

(6)健康心理学(识记)

(7)心理不健康状态分类(重点掌握)

(8)压力与健康(掌握)

三、教学方法:

(1)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部分以讲解为主,涉及症状及精神疾病可使用教学录像或安排精神专科医院见习,使学员有直观认识。

(2)结合心理诊断技能课程进行学习。

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

心理测验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 种科学手段。心理测验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临床诊断、判定疗效及咨询与治疗中都有广泛应用。本章内容讲述的是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使用原则。

本章教学目标为:

(1)掌握心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

(2)掌握心理测验使用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1)心理测量学概述

(2)测验的常模(重点掌握)

(3)测验的信度(掌握)

(4)测验的效度(理解)

(5)测验的难度(识记)

(6)测验的区分度(识记)

(7)心理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识记)

(8)心理测验的使用(重点掌握)

三、教学方法:

(1)以基本概念教学为主,强调各指标的表示方法及之间关系。

(2)本章节对心理测验技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讲课时应着重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

咨询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咨询的过程、原则、技巧和方法的心理学分支。它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指导生活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多学科交叉性,是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的基础学科。

本章教学目标为:

(1)掌握心理咨询各流派的观点

(2)掌握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二、教学内容:

(1)咨询心理学概述(识记)

(2)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掌握)

(3)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掌握)

(4)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掌握)

三、教学方法:

对流派的讲解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讲课时应增加对流派部分的说明和描述、通过讲解流派的起源及变迁,明确流派理论的主导思想和思维方式。第二部分 三级技能

第一章 心理诊断技能

一、教学目标:

诊断工作对咨询和治疗来说是充分和必要的先决条件,没有诊断咨询和治疗也就无从入手,误诊往往也是咨询和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理咨询师在进行心理诊断时必须掌握诊断程序和常用方法,同时还要学会将诊断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结果按要求整理行文。

本章教学目标为:

(1)掌握异常心理症状,能够区分病与非病

(2)掌握心理诊断的分类标准

(3)掌握神经症的诊断分类

(4)能够根据求助者实际情况选择心理测验

(5)能够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诊断

二、教学内容:

(1)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

(1.1)如何进行初诊接待(掌握)

(1.2)摄入性谈话(重点掌握)

(1.3)正确使用心理测验(掌握)

(1.4)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重点掌握)

(1.5)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识记)

(2)初步诊断

(2.1)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掌握)

(2.2)确定是否属于本职工作(重点掌握)

(2.3)形成初步印象,分析一般心理健康水平(重点掌握)

(2.4)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重点掌握)

(2.5)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重点掌握)

(2.6)提出心理评估报告(识记)

三、教学方法:

(1)心理诊断技能中初诊接待部分以演示或分组训练为主,初步诊断部分以案例分析为主。分阶段完成练习,对题目答案进行分析。

(2)心理诊断技能是整个技能中最重要的部分。

第二章 心理咨询技能

一、教学目标:

本章学习和复习中应对每个技能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注意事项有清晰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每种技术的主要内涵和使用方法。尤其一定要明确确定咨询目标的实施方法和指定咨询方案的基本技能。

本章教学目标为:

(1)学会建立咨询关系

(2)掌握两类技术、两种疗法

(3)能够识别和处理阻抗、移情

二、教学内容:

(1)建立咨询关系

(1.1)尊重(掌握)

(1.2)热情(掌握)

(1.3)真诚(掌握)

(1.4)共情(掌握)

(1.5)积极关注(掌握)

(2)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

(2.1)确定咨询目标(重点掌握)

(2.2)确定咨询方案(掌握)

(3)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3.1)参与性技术(重点掌握)

(3.2)影响性技术(重点掌握)

(3.3)识别和处理阻抗(掌握)

(3.4)识别和处理移情(识记)

(3.5)阳性强化法(掌握)

(3.6)合理情绪疗法(重点掌握)

(3.7)阶段小结与效果巩固(识记)

(3.8)咨询关系的结束(掌握)

(3.9)咨询效果的评估(重点掌握)

(3.10)案例记录整理与保管(识记)

(3.11)咨询关系的匹配(掌握)

(3.12)必要的转介(掌握)

三、教学方法:

(1)三级心理咨询主要是个体咨询技能。该部分的训练,可使用分组形式进行,由指导老师进行引导,学员三人一组(咨询师、求助者、观察员)进行技能演 练。也可采取角色扮演观摩的方式进行指导,辅导老师请学员上台分别扮演咨询师和求助者,给定或不给定主题,由学员完成咨询过程,辅导老师进行指导。

(2)个体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技能学习与训练的重点内容,情境模拟非常重要。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

一、教学目标:

本章内容应注重对技能的掌握。凡是涉及到有关量表的操作技能的内容都应十分清楚,并且对教材中提到的每个量表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及此量表的特点应明确。此外,各个量表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也要注意。

本章教学目标为:掌握三级教材要求四类测验的施测、记分及解释

二、教学内容:

(1)智力测验(掌握)

(2)人格测验(重点掌握)

(3)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重点掌握)

(4)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掌握)

三、教学方法:

(1)测验技能重点在量表的使用和分数的解释。引导学员使用数据对量表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2)条件许可,可以带领学员完成测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辅导老师负责指导。

(3)三级要求重点掌握韦氏智力测验、MMPI、EPQ、SCL-90、SAS、SDS的施测、记分及解释。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要点总结(共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