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汉中简介
编辑:蓝色心情 识别码:17-780795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03 00:02:56 来源:网络

第一篇:汉中简介

汉中市情

汉中市位于陕西西南部,是镶嵌在秦岭巴山之间的一座美丽而古老的城市。全市辖10县1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381万,面积2.72万平方公里。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

汉中历史文化悠久。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设汉中郡,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这里是刘邦成就汉室基业的发祥地,是一代智星诸葛亮六伐曹魏的战略大后方,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是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古汉台、张良庙、武侯墓(祠)等历史文化遗存驰名中外,褒斜栈道、摩崖石刻堪称国之瑰宝。

汉中生态优美。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得南北之利,兼南北之美,气候温和,风柔雨嫩,森林覆盖率52%,有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公认为是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是秦岭四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栖息繁衍的最佳适生区。

汉中自然资源富集。素有“中华聚宝盆”、“西北小江南”之称,药用植物有1600多种;矿产资源富集,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铁、锌、锰等1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水能可开发量87万千瓦,人均水资源高于全国水平,河流水质达到2类标准。汉中发展前景美好。近年来,已形成了“汉米”、“汉油”、“汉茶”、“汉药”、“汉果”、生猪等为龙头的农业特色产业,以装备制造、烟酒食品、冶金建材、医药化工为骨干的工业体系,以“秦巴天府,水韵汉中”为品牌形象的旅游产业,以“一江两岸”为依托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以西汉高速、十天高速、宝巴高速和西成高铁、汉中机场为重点的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加快完善。汉中处在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圈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建设陕甘川毗邻地区经济强市、特色鲜明地文化名市、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的步伐正在加快。

第二篇:汉中简介及风景名胜区介绍

西北小江南——汉中

一.汉中的基本情况

美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

1.地理环境: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江上流,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

2.地势环境: 南北高,中间低。北为秦岭山地,南为巴山山地,中间为汉中盆地,最高峰是秦岭山脉的兴隆岭,海拔3000米。

3.河流:素称“小江南”的汉中,以江河纵横奔流,水量丰盈为其特点。有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均为长江主要支流。汉中境内有汉江、嘉陵江等567条河流,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4.气候环境: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大区秦巴气候区。这里是中国南北分界线、江河分水岭,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季多雨,春冬偏旱,秋多连阴雨。年平均气温13.5℃。

5.生态环境:“汉中的森林覆盖率为52%,林草的植被率达60%,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6.人文环境:战国时,楚国据有汉水中游,设郡,名汉中。据文献记载:“郡临汉水之阳,南面汉山,故名”。全市辖十县一区,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372万。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地区。7.矿藏:铁、镍、磷、石膏、石英石、石灰石储量居全省之首,石棉储量居全国前列。

8.景区分布: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有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水利风景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有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

9.历史沿革:西周为褒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取汉水中游楚国的汉中郡后,于南郑(今汉中市区东北)置汉中郡。楚汉之际刘邦受封汉王,都南郑。二.汉中的风景名胜区。

(一)拜将台

陕西的拜将台位于汉中市城南门外,亦称拜将坛。为南北列置的两座方形高台,各高丈许,相传为汉高祖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所筑,南台上书“韩信拜将坛”碑,北台上建有台亭阁。武汉拜将台位于阅马厂南端。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清王朝调动大军,南下武汉,当时,中国同盟会领导人之一的黄兴,由沪来鄂,主持军事,革命军政府遂于11月3日任其为战时总司令,在此筑台授印,因名拜将台。主台高八米,面积约七千多平方米。周·遭台坦高耸,雄姿伟岸,相传这里是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的宫廷遗迹。“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古汉台”历来被视为汉高检的,发样地,四百年汉室帝业的根基。拜将坛亦称拜将台,位于汉中石城南门外。南环中路南侧有南北两座土台组成,台高3米多,面积为7840平方米,相传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所筑。南台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砌,台场平坦宽敞,台脚下东西各树立一石碑,东碑阳刻“拜将坛”3个字,碑阴刻《登台对》。西碑阳刻“韩大

拜将台风景

将韩信拜将坛”8个字,碑阴刻七绝一首:“辜页孤忠一片丹,未央宫月剑光寒。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 两碑相望,更为古坛增添色彩。北台上建有一亭,顶部是斜山式。斗拱飞檐翘角,下边枋檩竹等均施玄紫彩色和苏式彩画。此亭形体舒展而稳重,气势雄浑而大方,金碧辉煌,十分壮观。拜将坛始建于公元前二零六年,是汉高祖刘邦设坛敬祭天地、拜韩信为大将的古遗址。

拜将坛位于汉中城区,地处闹事,占地六公顷。主要景点

●南台:拜将坛台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砌,台场平坦宽敞,南台脚下东西各树立一石碑,东碑阳刻“拜将坛”3个字,碑阴刻《登台对》。西碑阳刻“韩大将韩信拜将坛”8个字,碑阴刻七绝一首:“辜页孤忠一片丹,未央宫月剑光寒。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 足以看出对于刘邦“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做法,人们是难以接受的。两碑相望,更为古坛增添色彩。

南台下东边竖一高约2米的碑,是书法家舒同为拜将坛题字。碑背面刻有韩信登坛与刘邦的 1

一段对话,摘自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传》。

●北台:北台上建有一亭,顶部是斜山式。斗拱飞檐翘角,下边枋檩竹等均施玄紫彩色和苏式彩画。此亭形体舒展而稳重,气势雄浑而大方,金碧辉煌,十分壮观。北台亭阁有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在汉中期间的题联:“盖世勋名三杰并,登坛威望一军惊。”正是这个拜将坛,把具有军事才能的韩信推到了楚汉相争这一军事大舞台,充分展示他的才能,叱咤疆场,所向披靡,助刘邦打下半壁江山。从某种意义说,拜将坛实际上是汉王朝的奠基台。

●世纪大钟:安放于拜将坛的汉中世纪大钟,重达11吨,属中国西北最大的铜钟,其声宏亮,气势壮观,与拜将坛相应交辉。

(二)武侯墓

武侯墓位于汉中勉县城南4公里的定军山下,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陵园,墓区山环水抱古木参天,四季如春风景宜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南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后被封为“武乡侯”。武侯墓建于公元234年,墓高5米,方圆60米,墓冢四周围砌有八卦形花墙。墓前立有“诸葛亮武侯之墓”石碑,墓后有汉代桂树2株,高达19米。

武侯墓的墓上建筑始建于公元263年,现存建筑多为明清两代修建,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墓区古建筑包括殿堂、房舍40余间。建筑三院相连,由山门、拜殿、大殿、坟亭、墓冢、寝宫构成一条中轴线。主殿神龛上立有诸葛亮的泥塑彩饰坐像。墓区内还存有汉代古柏22株,历代碑石38通,匾联40余幅,壁画 100余幅以及明代塑像5尊。

武侯墓周围有定军山,少祖山下沿的九条小山岗环抱,九条山岗由青沟、罔子沟、井沟、斩地沟、田家沟、牛角沟、瓦洞沟、龙嘴沟八条小溪分割而成。墓前上岗三层,自定军山向西叠浪而来,约三里许至此成眠弓形,古称“三台书案”。从少祖山下六岗向东势若游龙,倏起忽落五六里,至墓后形成新月者半里许,传为墓之正脉。新月之下,眠弓之内,豁然开张平地三百余亩,左右前后九支环抱,又如佛手,其天造地设实为人工所不能者。

武侯墓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长眠之地。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伐魏时,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蜀汉朝廷按其遗命,归葬于定军山下。诸葛亮生前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官至丞相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千百年来人们称其墓地为武侯墓。

(一)张骞纪念馆

张骞纪念馆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以西三公里处的博望镇饶家营村,张骞墓座北朝南,南北长35.6米,东西宽20米,高5米,成覆斗形,成覆斗形,四周古柏参天,竹影婆娑。墓前一对汉代石虎雕工粗犷,姿态雄伟,格局大方。百姓缅怀张骞,赋予石虎以神话色彩:传说他们是张骞所得天宫织女的一对支机石。解放前,这一对石虎一直是当地百姓祷病乞嗣求雨的神灵。陵园整体以献殿为中轴,对称分布。献殿内置著名书画家张重光所绘大型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凿空图”。东西配殿为展室,分别推出“张骞生平伟绩”展览和具有鲜明陕南特色的民间艺术展览。阙式大门青砖筒瓦,古朴大方,两阙相对,飞檐斗拱,再现了两汉宫阙的建筑特色。

现存的文物古迹有:张骞墓、汉代古虎、仿汉阙式门楼、仿古大殿和东、西配殿、大殿内陈列有著名画家张重光大型油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凿空图”。东西配殿内陈列有“张骞生平事迹展”和“名人书画展”等。张骞纪念馆是为纪念西汉著名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而建,包含有张骞墓(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文物景点,(二)张良庙

张良庙又叫留侯祠,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留侯镇,秦岭南麓的紫柏山下。属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庙台子是山中的一片小谷地,北倚紫关岭,西北靠紫柏山。庙的前后各有两条小河,并在庙东南500米处汇成紫柏河。山顶上有一个亭子叫「授书楼」,取黄石公向张良授书之意。这座重檐飞角的亭子是用大理石和南阳玉砌筑而成,高离地面100米,显得高雅别致。下图就是授书楼。据说此楼很早就被德、美等游客拍摄并发表过,在国外相当出名。316国道横穿而过,是全国留侯祠中保存最完整,陕西著名的汉代文物旅游景区和游览胜地。始建于东汉末年,初名天师堂。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已具规模,香火十分旺盛,明末毁于战乱,至康熙时仅存大殿一座,道光年间进行大规模修建始成今日之规模,现祠内面积41200平方米,建筑保存完好。

古有“柴关岭雾气腾腾、张良庙赛北京故宫”之称。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自然天成,既有雄伟的北方宫殿式建筑,又有清雅别致的南方园林式建筑,布局为东半部主体建筑,西半部园林,依次为照壁、牌楼、进履桥、大山门、三清殿院、大殿院及其两侧的方丈院和斋堂院、南北花园、竹园以及后山的第三洞天、草亭、授书楼。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厚,自古以来,游客络绎不绝,过必登,登必遍揽,数日徘徊不忍去,曾有小碑林之称。现存碑刻39通,摩崖51块,匾额53面,楹联48幅,篆、隶、楷、行、草书具全,这些作品或追古抚今或寄情山水。以密芾、赵贞吉、王世镗、于右任等的墨迹最引人注目,给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最著名的景观有进履桥、张良殿、拜石亭;南、北花园、授书楼。拐怪竹、挂甲垂柏等。其中最早的张良殿,完美的南北花园和具特色的授书楼,为人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张良庙-避谷亭

郑鸣玉 1901年生,北京市人。1938年经西安迁汉中。1945年捐资8两黄金,给张良庙建莲花亭,于右任题额避谷亭。这花园于清咸丰年间建成,与北花园遥遥相对,园心有一池清彻的湖水,一股洗脸盆大的泉水从池子的边...【查看详情】

张良庙-授书楼

张良庙巅顶之景授书楼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楼名取自黄石公授书的历史典故。云梯尽处的授书楼,掩映在紫柏青松林间,隐没于云海怒涛之中。其楼八角展翅,凌空欲飞。阁楼两层,由四根巨柱贯顶,直冲霄汉...【查看详情】

(四)紫柏山

紫柏山位于留坝县西南,与宝鸡市接壤。系秦岭主峰太白山支脉。海拔1300~2600米,山势巍峨壮观,山上古树多紫柏,故名紫柏山。此地雨量充沛、气候爽朗;草木葱茂,苍翠欲滴;山顶云雾缭绕,山下溪水淙淙,青山绿水,风景如画。

紫柏山岩谷地貌奇异,自然风景秀丽,野生动植物较多,森林覆盖面积4000公顷。山下张良庙背靠紫柏山,其最高建筑“授书楼”屹立山颠,掩映在紫柏青松之间,隐现于云海雾涛之中,雄伟壮观。紫柏山-天坦

紫柏山天坑,民间称之为“坦”,自古就有“七十二洞,八十二坦”之说。位于2600米以上的紫柏山巅,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山岳景观,已被专家论证为中国最大的天坦群落。其主要特点是:位踞山顶,形状如盆,深度一般在数十米到百米不等,中央多有垂直向下的“无底洞”或甘甜丰美的泉水。天坑中多奇花异草,少乔木。人们把这些天坑按其特点分为长青坦、锅底坦、牧羊坦、卧云坦、迷魂坦、贝母坦等,并赋以美丽动人的传说。紫柏天坑,世界地质史上一大奇观,正待你去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六)石门风景区

石门风景区位于汉中城北15公里处。石门一带山势险峻,怪石峥嵘,翠峰林立,清代文人王晚香概括为“褒谷二十四景”。石门水库建成更是锦上添花。大坝造型优美、雄伟壮观,高峡平湖、碧波荡漾,游船、快艇穿梭于17km长的水上长廊,可尽情浏览湖光山色、怡人美景。以褒谷口为中心,方园约数十公里,内有世界上最早人工通车隧道—石门,和数以百计的摩崖石刻。举世闻名的汉魏十三品、汉魏褒斜道、隋唐七盘道、明清连云栈道、隋石、庙宇、驿站遗迹及西汉时萧何所建石山河堰遗址。70年代修建的大型石门水库,坝高88米,库区水面4800亩,现已修复石门栈道690米。

褒斜道南端段,又称“小石门”。现淹没于褒河水库中。

石门大约是战国时期,为修褒斜栈道而凿的,后经历代修凿,方告开通。门洞长13.6米,宽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它是用我国古代原始攻凿山石的办法“火烧水激”凿成的,是我国最早的人工隧道,是研究我国古代交通史的宝贵资料。

褒谷石门是个天然立体文博馆。自春秋战国以来,这是沟通我国中原、西北与西南交通的要冲,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开凿与架设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栈道,石门是栈道最险最奇之处。这里山上水下文物古迹荟萃。古代、近代、现代的道路建筑、水利工程、石门隧道都交织陈列在此。新建的仿古栈道独具一格,飞架在陡壁悬崖上成为古褒斜道缩影;历史上萧何月下追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诸葛亮北伐曹魏常由此出入。开凿于东汉永平年间,采用“火烧水激”而成的石门隧洞,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通车隧道。

石门附近有汉代以来文人墨客题留摩崖石刻一百多处,最著名的“石门十三品”“国之魂宝”,被日本书道界称为“汉中石门,日本之师”。曹操“衮雪”;张良“玉盆”;郑子真“石虎”苍劲浑扑,运笔流畅,尤其《石门颂》、《石门铭》自古被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楷模。连城山腰的连云栈道,沿途石刻林立,散布着先祖足迹,淹没于水下的褒姒铺,相传是西周褒国美女褒姒的故里。

山河堰是西汉相国萧何所筑,曹参落成,世世代代浇灌汉中的肥田沃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旧址修成褒惠渠,七十年代兴建了石门水库,三个时代水利工程惠泽汉中人民,形成了汉中水文化,水工程独特风景线。山河堰纪念馆预计09年10建成并对外开放。

古往今来,褒谷鸡头观翘立,耸入云端,石虎镇守石门宝藏,古人还有“石门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能解得开,买下汉中府”的说法。石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古褒国、古褒斜栈道、古连云栈道、古石门、古山河堰、古褒城驿、新石门等历史遗迹交相辉映,是研究我国古今战争、交通、道路、经济、科技、水利、书法、诗文等综合天然史料馆,也是陕南优美宜人的风光旅游胜地。热诚欢迎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石门十三品是汉中地区分布在褒斜古?道南端的石门隧道、及其南北山崖的104种摩崖石刻中最大的一块碑刻,既是记述古褒斜栈道和古石门变迁的珍贵史料;又是我国汉魏时期隶体文字的真迹,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日本学者称:“汉中石门,日本之师”。大书法家于右任为鉴赏石门刻石,在石门摩崖下兴奋得眼泪直流,还在崖下睡了一夜都不愿离去。有于老诗为证:“朝临石门铬,摹写二十品,辛苦集成联,夜夜泪湿枕”。康有为,邓石如等不计其数的金石书法家无不对石门石刻崇拜得五体投地。现在的文字工具书《辞海》封面二字就是在石门十三品文字中选的,由此可见石门碑刻影响之大。

(七)南湖风景区

南湖风景区——汉中南湖公园位于汉中西南17公里的南郑县汉山脚下。湖水迂回于七山八沟之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亭立榭卧为一处幽美的游览胜地南湖,即原强家湾水库,始建于1954年,该区方圆4公里。近年来省、地、县投资近500万元,将南湖初步建成为以山水自然景观见长的公园。登揽月楼,可观赏全湖风景。

景区青山常绿、河流密布、风光绮丽。“青山碧水,松涛竹海,鸟语花香”是南湖独特的自然美景,南湖有陕西第一湖之赞誉,是汉中灵山秀水的集中体现者。

南湖,景区山势优美,由七沟八梁、六十八个山岭组成了风景区的主要框架。景区绿树成荫、四季长青,松、柏、竹、杉、桂、茶树等遍布山坡,与碧绿的湖水相呼应,形成了青山抱碧水,碧水绕青山的自然美景。2003年完成了景区整体绿化:罗汉岛、大坝、主要景点及道路两旁独具匠心的绿化方案,表现出了极好的效果。绿化中采用的桂花、丁香、菊花、太阳花、麦冬、红杜鹃和红叶小檗等相互搭配,相互映衬,起到美化、亮化景区的效果。景区不但环境优美,而且生态保护良好,为各类植物、鸟类、兽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野生植物近千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动物近百种,在湖面、林间随处可见鸟雀飞舞。

南湖主要景点有:揽月楼、百花园、动物园、狮子亭、琼花阁等。景区“融碧水青山为一体,集天灵地秀于其内”,景区水域宽广,林密沟深,花香四季,山、水、建筑物,组合巧妙,古朴典雅,堂皇秀丽,构成一处令人眷恋的集锦式的水上园林。钓鱼台、琼花阁、神怡宫、揽月楼、雄狮亭、集贤殿……姿态各异。或栖岛屿,或卧湖滨,或半架坡面,或突入湖心。既有曲径通幽、青逸深邃的绝地佳境,又有登远眺、尽收眼底的高阜山巅,更有豁然开朗、沁人心脾的大幅画面。湖心岛上的川陕革命南郑纪念馆,讲述了当年红四方面军在这里战斗的英雄故事。陆游纪念馆,让您尽领南宋爱国诗人风骚。动物园、青年宫、游泳池、鸳鸯山……使一对对情人迷恋。景区同谷林美术馆合作,将其多年的心血之作---奇石、根艺、字画移居揽月楼,充实、增强了揽月楼的文化品位,增加了景区文化内涵。景区内的游乐项目主要有:高空滑索、摩天轮、碰碰车、卡丁车、空中飞车、海盗船、飞人蹦极等十多类。供游客休息的茶座近十家,免费为游人提供休息的场所有白亭子、水榭长廊、游客中心等。景区为游客提供了大小机动船只15艘,其中有大游船、豪华艇、冲锋舟和快艇;非机动玻璃钢划船20多只。

(八)佛坪大熊猫保护区

佛坪大熊猫保护区位于秦岭南坡中段的汉中佛坪县,面积3.5万公顷。区内的鲁班寨为最高峰,海拔2900米,由北向南延伸,地貌类型复杂,多悬崖深谷,有第四纪古冰川遗迹。佛坪,是秦岭南坡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城,现在却越来越引人瞩目。这里最能引人注意的,莫过于依山势建筑的林业部佛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楼:一层层石砌护坡蜿蜒而上,气势雄伟,俨然一座城堡。

(九)南沙湖风景区

景点介绍:南沙湖风景区位于城固县西南汉江以南,巴山北麓浅山谷口,距汉中市17公里,城固县城15公里。由于它具有“高水是湖,低水是河”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每年汛期,河洪水流入湖,湖水漫滩,湖面广阔,形成了独特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湿地生态系统。典型的湖区湿地历来是鹤类、鹳类、天鹅等珍禽的主要越冬栖息地,也是鹭类、燕类等夏季候鸟的栖息地。巨大的数量、繁多的种类候鸟成为陕西生态旅游的亮丽景观。

位于汉中盆地城固县西南部巴山北麓浅山谷口,距汉中市17公里,城固县城15公里,西汉高速公路上元观出口3公里,紧靠108国道南复线,地处汉中旅游交通网络中心。

景区199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命名为省级水利风景区,2007年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09年被省旅游局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面积105平方公里,大小山峰54座,水面2.7平方公里,东起鸟山,南至天明寺,西临闻天坡,北界嵩山寺。山峰雄、奇、秀、逸,山、水、林、竹相映成趣,鸟语花香,争奇斗妍。

景区依托陕南汉江流域朴实纯真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宗教文化,以明珠湖为中心,初步形成了五郎关、地母庙、明珠湖、鸟山、孤岛猎奇、水上世界、红色丰碑、林浦山庄等别致景点,融自然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特色商饮、理疗康复、文化研讨、猎奇探险为一体。五郎关、地母庙佛道合一,相互交融,历史悠久,涵蕴丰实,闻名遐迩

景区旅游指南景区大门—地母降龙—五郎关(地母庙、回龙寺)—流金洞—戏水码头——畅游全湖(柳树林——明珠湖——人皇爱岛—地皇福岛——天皇仙岛)——水库大坝——红色丰碑(娱乐休闲茶座)——生态戏水池——情侣路——南沙宾馆

(十)午子山

午子山亦名母子山或武子山,在西乡县城东南12公里的堰口镇。午子山三峰削立,大峡河、小峡河二水环流。主峰午子峰拔地而起,崖壁万仞,登临其上,林木葱郁,百鸟合鸣,风景秀丽,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曾吸引了很多名家墨客流连忘返吟咏抒怀。午子山悬崖陡峭,山路崎岖,壑幽林密,山左有飞凤山石壁腾空,犹如飞凤展翅;山崖脚下,有张飞所书“飞凤山”三个遒劲大字。山右有仙人坪,相传禹之好友禅娟曾隐于此。午子山近侧的崖壁上,有一个深不可测的山洞,投石一击,群鸽惊飞,人称鸽子洞。每当朝阳欲出,彩霞布空,山峰彤红,山水壮丽,有“午子朝霞”之美称。午子观,位于午子山上。是山上的几座大庙的统称,午子观中植松柏万株,顶观殿阁,现残留壁画浮雕多幅,情趣生动,是研究民间美术工艺的历史资料。观上现存殿舍共60多间,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正殿内幸存了明代铸造的坐佛铜像两尊:一为1.67米高,0.9米宽,一为1.54米高,0.9米宽;还有明嘉靖年间铁铸立式佛像一尊,清乾隆年间大铁钟一口。整个建筑典雅富丽,宏伟壮观午子山素有陕南“小华山、小武当”之称,位于西乡县城东12公里的堰口古镇,属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级景区。山势险峻,林密,二水环流,奇峰独秀,保存着原始生态的世界珍稀纯白皮松林近3000亩及大量的古文化、文物遗产,是观光、宗教之圣地。

(十一)黎坪森林公园

陕西省黎坪森林公园位于川陕交界大巴山腹地的南郑县境内外内,黎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川、陕交界的大巴山腹地,米仓山北麓,南郑县西南部,距汉中市区70公里,距西汉高速公路西出口65公里。共划分为黄杨河、黎坪、石马山、冷坝四大景区。

黎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南部,南郑县元坝镇境内,2002年由国家林业局年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9403公顷。距汉中市区65公里,西安300公里,成都400公里,西汉高速公路汉中西站60公里。

该公园属扬子准地台北部边缘,龙门——大巴山隆起褶断带地貌,深切河谷。是以森林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及现代人文景观为主体,以页岩、灰岩、板岩为主要结构,集山景、林景、石景、水景、气候景观和田园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森林公园。共划分为黎坪、石马山、黄杨河、冷坝四大景区。黎坪景区以巴山松原始森林、黎坪垦区管理局旧址,巴山民情风俗和田园风光为主要景观;石马山景区以雄健的石林群为主要景观;黄杨河景区以西流河大峡谷的菩提崖、海底石城、红尘峡、高坑瀑布为主要景观;冷坝景区以天然草场为主要景观。阳春,山花烂漫、姹紫嫣红;盛夏,绿荫浓郁、凉爽宜人;金秋,霜叶似火、野果飘香;严冬,银妆素裹、交相辉映。被专家誉为巴山深处的“绿色明珠”、“东方瑞士”、“石林奇境、碧水天堂”。

西流河:这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叫西流河。俗话说“自古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我们面前的这条河流却是向西流的,这是为什么呢?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蛟龙曾在西流河兴风作浪,洪水疯狂肆虐,两岸百姓叫苦不迭,玉帝就派二郎神杨戬斩杀了蛟龙,龙王因痛失爱子,于是,做法术将河道由东流改向西流。

高峡平湖

公园东南部的石马山是境内最高峰,如一匹昂首长嘶的骏马,奋蹄而驰。峥峥岩石,是其健壮的肌肤,茂密森林是其飘逸的鬃毛。东部的营盘山,亦称摩天岭,海拔2182米,山体高耸如云,状如腾飞的巨龙,横亘于公园东部。北部的燕子垭,海拔1945米,体小而玲珑,中间低,东西高,如一只振翅飞翔的燕子,盘旋于众山群水之上。中部有红山及九龙山,红山海拔1915米,九龙山海拔1963米,耸立于黎坪东西,两山隔河而峙。公园南部的城墙岩,海拔2175—2285米,山体长而峭拔,宛若天然城墙,横卧在川陕边界,成为阻隔南北的天然屏障。山高更显谷狭,游人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一条书画长廊,碧水如带,翠峰如屏,此去彼来,恍若仙境。

石马山石林

石马山海拔2312.2米,是秦岭大巴山罕见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由于岩溶作用,在石马山顶形成了十分罕见的石林景观,据专家考证,这里石林群大约在两亿年前就形成了。(喀斯特地貌景观: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进入石林,松柏翠绿、棵棵像盆景,苔鲜青青,像地毯一样铺满了黄杨林,(山上长满了原始黄杨林、松树、橡树和大片的松花竹。由于常年气候寒冷,黄杨树生长至六米高,树龄已达千年,这种高寒树种,木质硬而细,是刻制印章的好材料)占地上万亩的石林群,其庞大的阵容分东、西、南、北四大主峰,峰峰竞相媲美,奇石林立,有的形似巨笋,拔地而起,高达二三十米,有的像人似佛,形态逼真,有的像顽皮的动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您若突然间发现,定会让您惊喜不已,石林中石中生树,树中映石,石、树融为一体。

冷坝草甸

大地板块断裂均移作用造就了黎坪大小冷坝这么一个百顷草甸,由大冷坝、小冷坝等十多个葫芦形的草甸组成的高山牧场,以天然草场为主要景观,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且变化异常,所以称之为“冷坝”,高山牧场虽然在山顶,但山顶有盆地,平坦宽阔,野草茂盛,山花遍地,一群群牛羊悠闲自由地放牧,清晨,看满山晨雾缭绕,傍晚,住宿蒙古包内,在草地上点燃一堆篝火,您可以围坐在蒙古包前,石城探秘

这儿是一处发育较好的岩溶地貌,在中国中部也是绝无仅有的哦!看一座座红色岩石拔地而起,形体弘大,形态各异。有的直如笋,状似塔;有的更象一个个古代城堡,故也就将这儿取名为“石城”;而有些岩石具有自然的鳞纹和虎纹岩相,酷似龙鳞、龙首、龙脊、龙爪,故有的人又把这里叫做“龙城”。也有的人把这儿叫海底石城。

七星潭——沐星潭

如果说双瀑让人心动,这儿就是让人情动。七星潭,湍流蜿蜒千米,跌瀑流泉,潭潭相连,主潭七处,故曰:七星潭。最大一潭叫沐星潭。黎坪的星辰为什么明亮,因为星星每天都在高山之巅的清潭里,洗尘除秽。传说,这是七仙女沐浴的仙池,仙女为星,你看水中还有浴池的坐阶。大家洗把脸,保证胜过极品沐浴露的美容效果。其实人是自然的一个分子,自然洁净,是最好的美容霜。都说汉中女子美,黎坪女子不用化妆也一样美呢!

(十二)灵崖寺

灵崖寺 略阳县灵崖寺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省级风景旅游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堪称蜀道明珠。灵岩寺素有“陕南小碑林”之称,寺内藏有汉代至今的近二百余通碑碣,著名的汉代书法名碑《甫阁颂》也在寺内。《甫阝阁颂》,是东汉灵帝刘宏建宁五年(公元172年)刻的一方摩崖石刻。当时,是为纪念汉武者太守李翕修剑阁栈道而书刻的。故全称《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甫阝阁颂》摩崖是我国珍贵的汉代刻石。它的书法,自成一家,独具丰标,为标准的汉隶八分──结构严整,章法茂密,俊逸古朴,风格浓郁,体态赫奕,在优美多姿的汉隶中,确为我国的艺术精品,是研究祖国文字、书法和东汉八分汉隶的重要实物资料。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名就遍及海内外,为历代文学家、书法家所推崇,各种金石学专著和杂记,各种书法专论或专著,多有著录,仅《隶辨》就录有128处之多,其价值极高。近年来,日本书法界,多次远渡重洋,长途跋涉,前来目睹这块东汉摩崖刻石瑰宝,并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它同汉《石门颂》,《西狭颂》,并称我国的“汉三颂”。

石刻原在略阳徐家坪jie[穴且]口村郭家地,(古名,析里;又名白崖)1979年12月,农民修乡间公路,《甫阝阁颂》受损,后被迁至灵崖寺,粘接复原,嵌在前洞石崖边,摩,崖高170公分,宽125公分,全文十九行,第六、十二行为十一字,第十五行为十八字,其余每行二十七字,共计四百七十二字,现存二百二十字,右上额有古代拉船纤绳磨损的印痕七道,最长约20公分。因摩崖刻石地处拐弯,古代纤夫借此勒绳以省力所致,今可见其勒痕。

到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年),沔州(今略阳)太守田克仁幼时就很爱书法,曾临摹过《甫阝阁颂》,当他任沔州太守后,得知《甫阝阁颂》就在沔州,喜之不尽。当他见原刻露处江边,受风雨浸蚀,剥落日甚,恐久而绝迹,便仿原刻形制大小,重刻于灵崖寺,即今灵崖寺奈何桥的右崖上。至明万历时,刻石右上角剥落尤甚,斜痕长102公分,知县申如埙补刻,并在石尾加上“知县申如埙重刻”七字。晚明以来,申如埙补刻而冒“重刻”的《甫阝阁颂》摩崖,因字迹清显,拓印流传,造成混乱,有的妄断为申如埙重刻。

因《甫阝阁颂》摩崖的书法价值极高,长期以来传为书法家蔡邕撰书的。到元末,又因高则诚编《琵琶记》戏曲时,将蔡邕演绎为“状元”,流行广泛。因此,群众就讹传“蔡邕撰并书”的《甫阝阁颂》摩崖称为“状元碑”。讹误相传,一直至今,故旧的省、府、县志以讹而载。

(十三)洋县朱鹮保护区

洋县朱鹮保护区位于洋县的姚家沟、金家河、三岔河等地,是全球极危鸟类朱鹮的最后栖息地。目前唯一能看到野生朱鹮种群的保护区。

朱鹮珍贵美丽,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是世界上最濒临的鸟类,有“东方宝石”之称。自1981年5月在洋县境内发现世界上唯一幸存的7只野生朱鹮以来。得到了我国政府及有关组织的极大关注,通过不懈的努力,目前,朱鹮的总数量已增加到500只,其中野生群种280多只,人工种群235只。

(十四)青木川

1.青木川古镇位于陕西省宁强县西北角,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有“一脚踏三省”之誉。据考证,青木川发轫于明中叶,成型于清中后期,鼎盛于民国,是羌汉杂居地区,曾先后称“草场坝”“回龙场”“永宁里”“青木川”。青木川曾是入川的要道之一,历经岁月沧桑,现有大量保存完好、风格迥异的古街、古祠、古栈道、古建筑等历史遗迹。一条“回龙场”古街从南向北把小镇拉得悠长,两边的明清民居错落有致地连缀在一起,雕刻精美的窗棂、门楣、瓦当风格典雅,古朴的青石板街道尽显古镇的静谧安详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李白的笔下如此描绘了古金牛的山水。古金牛,今宁强也。宁强据“剑门蜀道”东端,为古今秦蜀咽喉,是汉水源地、嘉陵上水。峰峦崔巍,林木葱笼,备秦巴之景色,汇南北之风情。境内奇峰秀水、雄关矗立。七盘关、西峡关、牢固关、五丁关、盐茶关、铁锁关、阳平关、青木川,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阳平关,诸葛亮经此而北伐,唐明皇越境而奔蜀。青木川位于宁强的西端,毗邻川甘、锁钥三省,重峦叠嶂、山高路险、清溪碧湾、飞流溅珠。

青木川隶属陕西省汉中地区宁强县,位于陕西西南角,陕、甘、川三省交界处,距汉中207公里,距国家著名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区仅223公里。因川道中有一棵古青木树而得名,因魏辅堂和古建筑而名声大振。青木川镇历史悠久,曾是羌汉杂居地区,自明成化年间即为西部繁华集市,历经百年沧桑,现留有大量保存完好、风格迥异的古街、古祠、古栈道、古建筑等历史古迹。

青木川远离县城,地处僻远。虽为要塞,却一直处于闭锁状态。有几条逶迤石径连通邻省邻县,供山民来往交通。青木古镇,闻名遐迩。逢三趁墟,山民结伴,来来往往,背扛肩担,荷货互市,互通有无。当年杜甫过境时曾吟到:“仰凌栈道细,俯映江木疏。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好鸟不妄飞,野人半巢局。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虽白驹过隙、日月如梭,世界的面貌日新月异,青木川中先秦遗风尚存,青山风貌依旧 青木川可游览的景点 烟馆

位于老街下部,四合院,繁复的雕花门窗,木板吊脚楼,部分已没有人居住了。

洪盛昌

位于老街下部,四合院,简洁大方,是魏辅堂的二哥,人称魏老二的产业,经营从外引进的洋货,有洋肥皂,煤油等等。乡公所

位于老街中部,俗称洋房子,为中西结合的建筑,高大宏伟,为魏辅堂办公场所。

洪盛魁

位于老街上部,为罕见的旱船式建筑,为三层雕花中式建筑,是魏辅堂的大哥,人称魏老大的产业,整个建筑为船式造型,房间设计为各式船仓,按等级为三省往来商贾提供娱乐服务。

第三篇:汉中印象简介12年2月

汉中印象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简介

汉中印象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于2001年10月成立,历经九年的发展,业已成为汉中最具专业性和最有影响力的广告公司。到2008年汉中印象完成了公司战略布局,确定了《汉中印象》DM杂志,公交车体广告,户外大型广告牌,汉中印象系列网站等四大主要自有优势资源。逐渐形成了以大型展会活动策划、执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方向为主的立体运作模式,是汉中绝无仅有的整合性市场策划和推广公司,为汉中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宣传和推广汉中文化和旅游资源,特别是为促成和推动汉中荣选“中国最美油菜花海”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汉中印象以整合推广能力见长,尤其在DM杂志商业运作和大型会展活动策划领域中具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执行力。《汉中印象》DM于2007年创刊,作为汉中DM杂志行业的开创者,以无所畏惧的开拓精神,克服身处二三线城市的诸多困难,以汉文化和汉中旅游资源为主题,抓住汉中在陕南率先突破发展契机,稳健成长为汉中最有影响力的城市名片。目前DM杂志数据库发行量位居汉中首位,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化程度及市场营销力都名列前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

汉中印象自成立起,一直致力于为汉中会展经济发展贡献一己之力。通过多年的运作,用专业的会展调研,会展策划,会展设计,会展现场管理,会展执行等诸多专业流程成功策划执行了众多省级和市级重大会展节庆活动。

汉中印象代表作品

汉中印象出刊发行了三年的《汉中印象》DM杂志,先后编撰发行了《汉中5.12汉中地震纪念》专刊,《汉中市著名商标巡礼》专刊,《诚信汉中》专刊,《山水南郑,诗画家园》旅游画册,《汉中印象》南郑专刊,《汉中印象》勉县专刊,《汉中印象》大河坎专刊,《汉中市公安局“两见警”》画册,《汉中印象》“中国最美油菜花海”专刊,《汉中印象》陕西首届茶文化节专刊,《南郑县重点投资项目》专刊等约100本各类专刊、画册、折页等。

汉中印象会展策划案例:

2008年中国南郑“油菜花茶叶节暨招商洽谈会”活动全程策划及执行;2008年国家工商总局“一所一标”暨商标论坛(汉中)全程策划及执行;2009年中国汉中(西乡)茶叶节樱桃节全程策划与执行;2010年汉中首届汽车展览会策划与执行;2011年汉中第二届汽车展览会策划与执行;汉中川陕革命纪念馆开馆仪式;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胶片电影《油菜花开的季节》开机仪式;2010中国•陕西(汉中)茶叶节大型活动全程策划与执行。

公司被评为“陕西省A级广告单位”、“陕西省广告企业文明单位”、“汉中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汉中市诚信企业”。

公司执行董事张灏先生也因其突出的贡献和影响力,先后当选为南郑县政协常委、南郑县人大常委。被评选为“陕西省优秀复退军人”,“汉中优秀广告策划人”,“南郑县十大杰出青年”。2011年当选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汉中市书法院名誉院长,汉台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

第四篇:浅谈汉中

浅谈汉中的文化和历史

摘要:汉中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两千多年来,历史曾在这块土地上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话剧,也留下了众多举世瞩目的文化遗存。汉中的地理位置独特,使汉中成为历代军事重镇。汉中的文化和历史悠久而厚重,使汉中在全国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中独具魅力。

关键词:汉中地理位置;文化;历史

一、汉中的地理位置

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的秦岭巴山之间,北倚秦岭,南临汉江,属汉江上游区。东与城固县为邻,南以汉江与南郑县分界,西与勉县接壤,北与留坝相连。南北长三十七公里,东西宽二十二公里,总面积五百三十八平方公里。地势南低北高,依次为平原、丘陵和山地。南部的平原是汉中盆地平原的一部分,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海拔约五百到七百米。北部的丘陵和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汉中因汉江得名。作为行政建制名称,始于秦。据《史记。秦本纪》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设郡治于西城(今陕西安康)。东汉将汉中郡由西城迁治南郑。从此,南郑成为汉中的附郭首县。直到1954年,汉中的行政首府一直设在南郑。

南郑的名称起于西周。据《水经注》载:“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称.汉中为物产丰富、“四塞险固”之地。北有秦岭屏障,南有巴山横亘,汉江贯穿其中,栈道辐辏,形势险要,可“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这里进可攻,退可守,历来为兵家争夺之要地。自汉代以来,便以引人注目的声名载人史册,湛称历代军事重镇。

二、汉中的文化发展

未来凝聚城市的力量将不只是经济,而是文化。能够掌握知识与保持文化风貌的城市,就能比其他城市更繁荣发展。

据理论研究,汉文化的伟大凝聚力和强大推动力也正是如此。汉水流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必然与这种凝聚力和推动力相生相长,并肩而行。汉水位于陕西西南角,被誉为“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此地为中国版图几何中心,是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区,余秋雨赞誉之为“中国人的老家”,易中天考证之为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汉中是汉文化的根。

汉中历史悠久,是汉家的发祥地,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为秦36郡之一,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

汉中为物产丰富、“四塞险固”之地。北有秦岭屏障,南有巴山横亘,汉江贯穿其中,栈道辐辏,形势险要,可“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这里进可攻,退可守,历来为兵家争夺之要地。自汉代以来,便以引人注目的声名载人史册,湛称历代军事重镇。

汉中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文化积淀厚重,其历史文脉可以凝炼为四大特色:栈道文化、两汉三国文化、红色抗战文化和地域民俗文化。

1、栈道文化。汉中是闻名于世的栈道之乡,褒斜栈道是中华栈道的发祥地。早在三皇五帝时代,褒谷就是川陕间的交通要道。在汉代,由汉中至关中的栈道有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汉中到四川的栈道有金牛道和米仓道;汉中到甘肃的栈道有白水道。这些栈道中以兴修于西汉中叶的褒斜道最为有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成语就源于此。千里栈道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汉中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它的深远价值可以跟塞北长城相媲美。

2、两汉三国文化。汉水是中国的一条文化大河,汉水流域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汉文化正是三国文化的源头。刘邦以汉中为基地,建立西汉,是名副其实的西汉王朝发祥地。这一历史文化地位,不仅激励着汉中人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并诞生了以张骞、李固为代表的一批中华英豪,而且吸引了韩信、张良、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在此金戈铁马,建功立业,使得两汉三国时期的汉中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篇章。直到今天,汉中的古两汉三国文化遗址——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在东亚文化圈和世界华人之中,仍有极高的知名度,是汉中最宝贵的历史文脉资源。

3、红色抗战文化。上个世纪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汉中有众多的革命志士响应并投身其中,从这里走出了何挺颖、陈锦章、陈浅伦等革命英烈。1932年,红四方面军来到汉中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城固、西乡、南郑、宁强和镇巴等地现在都还有很多的革命遗迹。抗日战争期间,爱国将领杨虎城、著名书法大师于右任以及蒋介石、李宗仁等政治军事人物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留下足迹。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汉中成为抗日的重要后方基地,西北联合大学、黄埔分校等大批高等院校和文化团体相继迁来汉中,汉中成为当时全国三大文化中心之一,成为仅次于陪都重庆的军事、文化及战备后方。

4、地域民俗文化。汉中地处我国地域文化的南北交汇带,民间文化带有浓厚的楚、蜀、秦文化烙印。民间戏剧既有洋县秦腔又有汉调桄桄;民歌既有带川味的镇巴民歌,又有兼具川甘味的宁(强)留(坝)勉(县)山歌;民居既有宽廊大院、门悬木雕的明清古居和羌藏风情的青木川碉垒式大院,又有城固韩家祠堂的独门小院和具有苏杭风情的青砖波形墙建筑群,还有城固古路坝和褒城天主教堂等西洋式建筑;民间工艺有南郑高庄的棕箱、黄官的藤编竹器、高家岭的土陶瓦罐、勉县新铺镇的绣花枕头和留坝的龙头拐杖;民间艺术有洋县的社火芯子、城固的高跷和龙江的女子草龙等;还有如羌族特色的宁强饮食、西乡回民和镇巴苗民独特的民风民俗等等,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民俗文化。

汉文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尤其是汉代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立身之本。

汉中的经济发展,两汉三国文化是其魂,秦巴水韵是其神。汉文化给人以精神价值,秦巴水韵是生态接近天然森林生态的绿色农产品,使其绝对差异化而彻底有别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

汉中作为汉文化的魂,今后的经济建设,都应该围绕汉文化的主题进行深度的开掘,把汉中建设成为全体汉族人的老家,汉族人的精神家园,使个性鲜明的汉中,屹立于中华的城市之城。成为真正的魅力之城。

汉中是进取的汉中,宽容、博大是其魂。山水、生态是其神。也许就是汉文化的精髓所在。

三、汉中的历史典故

在汉中这块古老而神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众多英雄豪杰、文人骚客或用剑用笔,演绎了几多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历史活剧

1、刘邦就国汉中汉元年(前206)正月,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辖巴、蜀、汉中之地,都南郑(今汉中城)。四月,刘邦率军南达汉中,在此招纳贤才,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军;而后依韩信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平定三秦。萧何留驻汉中,发展农桑,收汉中、巴蜀之粮,供刘邦军用,保证了与楚争雄的胜利。

2、张鲁以五斗米道治汉中东汉初平二年(191),益州太守刘焉派督义司马张鲁与别部司马张修攻占汉中。二张在此传播五斗米道。后张鲁杀张修,改汉中郡为汉宁郡,以五斗米道为治,创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政教合一”政权形式,不置长吏,设置义舍,“立行宽惠,百姓亲附”,关陇等处难民纷纷迁来汉中。建安二十五年(215),曹操亲到汉中征张鲁,张鲁降。

3、刘备自立汉中王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刘备率兵夺得汉中地。次年七月,刘备在沔阳(今勉县)设坛,自立汉中王。

4、诸葛亮据汉中伐魏蜀汉建兴五年(227),丞相诸葛亮上《出师表》,出屯汉中,以此地为根据地,演武耕战,劝士休农,创制木牛流马,八年间,先后六次出兵伐魏(史称“六出祁山”)。然未遂其志,身死五丈原,归葬勉县定军山。

5、姜维据汉中及陇南伐魏蜀汉后期,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经营汉中及陇南,曾先后九次出兵,北伐曹魏,互有胜败。姜在汉中实行“敛兵聚谷”以御敌,终因朝政昏聩而失败。

这些历史使汉中在全国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中独具魅力,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又带动了汉中旅游业的发展,增强了汉中旅游的吸引力。

第五篇:幼儿教育汉中

各校至少配2名专职保安。昨日,省综治办、省教育厅、省公安厅出台了《湖北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标准》,为维护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下“硬指标”。

《标准》对每校专职保安的数量、年龄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每校至少应配2名专职保安;规模超过1000人的学校,每增加500名学生增配1名专职保安,寄宿制学校要有专职保安负责寄宿生的安全保卫工作,每增加200名寄宿生增配1名专职保安;专职保安应从当地保安服务公司或复员退伍军人中聘请,年龄 25周岁以上、55周岁以下。同时,要为专职或兼职安保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此外,1000名以上学生的学校设立警务室,并建立健全警务室民警工作制度;不足1000名学生的学校设立治安报警点,属地公安机关每周对学校及周边地区进行一次以上治安巡查。“学校的校门,围墙(围栏)高度不低于1.8米,校门处设置值班室或警务室。”

《标准》还要求,每个学校设置监控报警室,在报警室、财务室、电教室、实验室等场所装上摄像头。(记者 屈建成 通讯员 梁炜 实习生 郑一诚)

汉中简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