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202_——202_年)规划
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特制定某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202_-202_年)规划。
一、“十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回顾
1、理论建设不断深入,干部群众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学习宣传科学发展观,结合中央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认真开展形势和政策教育,不断掀起理论学习的新高潮。坚持理论学习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机结合,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理论学习与促进改革发展有机结合,全面推进和谐某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打造“理论湘军”品牌,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社科人才不断涌现,理论创新不断加强,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应用和理论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全省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显著增强。
2、道德教育日益深化,公民素质明显增强。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和新方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逐步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组织抓好大学生“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全社会开展“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五种精神”(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认真组织“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反对邪教,崇尚文明”等大型展览活动;积极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改陋习、树新风”和“共铸诚信,打造诚信某”等主题活动。积极开展“双助工程”(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和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和实施《文明市民公约》、《文明村民公约》和行业道德规范,公民文明素质大大提高,逐步培育和形成了蓬勃向上的时代风尚和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全省涌现出了一批有特色的道德实践活动品牌。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大青少年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大增强。普及民主法制教育,在全社会逐步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围绕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任弼时和罗荣桓诞辰100周年,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主题教育。建设和完善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革命纪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3、先进文化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致力“文化兴湘”战略,深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艺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发展活跃,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牢牢掌握舆论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舆论引领水平进一步提高。新闻出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初步形成运行机制高效、监管体系健全的新闻出版产业体系。广播影视大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涌现一批全国驰名的名牌栏目,形成了颇具影响的“电视湘军”阵营。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集镇文化、墟场文化、村落文化,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迅速,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健康。文化市场有序发展,演出活动十分活跃,演出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规范娱乐市场经营行为,积极引导健康、文明的文化消费和娱乐形式,扶持和发展富有湖湘特色、雅俗共赏的“歌厅文化”,娱乐产业整体层次提升,娱乐市场日益繁荣。音像市场逐步规范,网吧营业场所得到治理,电影业改革不断深入,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文艺创作活跃,水平提高,推出了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工程建设上了新台阶。强化文物保护,博物馆工作成果突出。教育事业欣欣向荣,科学技术事业蒸蒸日上。对外文化交流、对外宣传健康发展,宣传渠道不断巩固和拓宽。
4、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城市,从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楼栋、文明家庭抓起,使创建活动逐步覆盖到街道、社区、小区,进楼入户到人;在村镇,以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为基础,以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为重点,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行业,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着力抓好窗口行业的行风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具有示
喜爱的精品力作。新建一批有较高档次的精神文明标志性工程。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造就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理论、新闻、出版、文艺湘军,巩固和提升我省出版、影视、戏剧在全国的地位。从严治党、依法治省,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党风、社会风气、行业风气和社会治安的明显好转。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创建,努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1、加强理论学习教育。继续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更加深入人心。继续抓好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确立“一把手”抓学习的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带动作用。加强学风建设,坚持理论学习与改造主观世界、促进改革发展有机结合,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理论学习的集中研讨、学习交流、宣传、考核制度建设,使干部理论学习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新闻媒体和理论刊物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普及的力度。
12、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充分发挥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研究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入研究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推出一批理论研究成果。
13、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继续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教育活动,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机关、学校、单位、社区、家庭为主阵地,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宣传教育,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的良好风尚。认真组织实施“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
14、不断创新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运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所创造的崇高道德资源,丰富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典型的宣传力度,发挥大众传媒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注意发现和总结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亮点,鞭挞不道德行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推动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发展。积极运用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兴传媒手段,不断拓展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15、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韶山“一号工程”为重点,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把青少年爱国主义基地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把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某“电视湘军”的优势,着力办好某电视台金鹰卡通频道。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专项治理,严格规范网络文化市场,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努力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以课程改革为重点,抓好中小学校德育整体建设工程。紧紧抓住学校这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教育。积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着力建立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组织好大学生参与“五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深入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
16、加大科学普及和普法教育力度。以科普设施、大众传媒、科普组织和科普队伍为主要依托,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努力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推进依法治省和依法行政,以领导干部、青少年和流动人口为重点,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形成全体公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风气。
四、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17、繁荣社会文化事业。积极推动文艺创作多出精品力作,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充分发挥湖湘文化资源优势,创作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体现某特色的优秀作品,促进小说、戏剧、舞蹈、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曲艺、杂技等艺术门类的创新与发展,用健康文明的艺术产品占领城乡文化阵地。继续深化各级艺术表演团体改革,逐步建立完善国家、集体、演职员之间责权利明确的艺术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艺生产的导向机制和奖励机制,规范“田汉奖”、“芙蓉奖”的评选,逐步形成符合艺术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的文艺创作激励机制。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区)”活动,建成4至6个“全国文化先进县(区)”。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等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进一步健全“政府买单,群众看戏”机制。大力推动
“五下乡”活动的广泛开展,探索实施城市医务人员定期到农村基层服务制度、城市文艺团体每年三分之一时间下农村演出制度、城市科研部门和单位定点进行科技对口扶贫制度。加强农村图书发行网络建设,逐步解决农民买书难的问题。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加快建设长沙简牍博物馆、龙山里耶秦简博物馆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的建设。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建立省、市(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继续实施“万村报栏工程”、“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二期工程”、“湘西地区乡镇文化扶贫工程”,推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完成省群众艺术馆新馆、某图书馆扩建等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
18、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娱乐演艺、体育服务4大主导产业,提升品牌影响力。精心培育“金鹰节”、某卫视等媒体产业链。壮大某广播影视集团、某出版集团、某日报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实力,推动有条件的文化体育机构发展成为产业集团,通过资本经营、品牌经营,培育1-2家进入全国十强、5-6家进入全国百强的报纸、刊物。积极调整图书出版产品结构,巩固中小学教育、教辅和科普、少儿、古籍、音体美等领域的品牌优势。制定“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推进《世界馆藏中华艺术瑰宝》、《湖湘文库》等大型文化出版工程。推动动漫产业、网络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加快电子出版物和网络新闻、网络出版服务,积极开发新型出版媒体。提高图书、音像制品发行现代化、网络化水平,着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网上书店,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农村、小城镇市场。加快发展电视广播业,完善有线广播电视网建设,不断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和人口覆盖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全面启动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全省高速宽带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某卫视逐步实行制播分离,节目年生产量在现在9000小时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8000小时。在广播方面,节目生产量由现在25000小时提高到30000小时。网站、短信进入良性运行,经营收入不少于3000万元。力争“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到202_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过600亿元,占GDp7%左右。
19、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和舆论导向水平。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政治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为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工作的新途径,改进宣传报道方法,提高宣传报道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舆论环境。继续完善突发事件报道规定、报刊违纪违规警告制度、政法宣传报道意见、媒体道歉制度、“十条规定”等新闻工作规章制度建设。搞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典型报道和大型战役报道,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20、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中国共产党某省委、某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优化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突出对策研究的原则,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推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做到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形成一批具有某特色、走在学科前沿、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学科及学科群。紧紧围绕某“三化”战略目标,以我省“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推出一批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服务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成果。加强社科规划和管理工作,力争“十一五”期间我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达到200项,完善省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招标工作,加强社科研究人才队伍特别是“百人工程”专家的培育工作,加大对省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
21、进一步搞好对外宣传工作。加强外宣阵地建设,继续办好红网、某在线、金鹰网、星辰在线等重点新闻网站,开办红网英语频道,进一步强化红网的外宣功能,使红网成为境外了解某的权威窗口;充分发挥某卫视和某人民广播电台海外覆盖的作用,继续办好香港《文汇报》“看某”、美国《侨胞》和法国《欧洲时报》“今日某”专版。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大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充分发挥海外华人华侨团体的作用;积极创办国际性和国家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努力在国外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主题艺术节活动。抓好外宣品制作、陈列和发送,完成全省外宣品的基本配置,形成主要包括《中国某》电视形象宣传片、年度手册、多媒体光盘等产品的系列外宣精品。逐步在机场、车站、码头、涉外酒店和旅游景点设立对外宣传电子屏和外宣品陈列架,做好外宣品发送工作。
五、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2、坚持不懈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继续实施环境创新工程和交通畅通工程,力争在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两个方面有明显改观。继续开展“讲文明、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及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婚育新风进万家、帮困助学、“社区是我家、卫生靠大家”、“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等群众参与面广、效果好的主题活动。坚持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活动,重点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nbs
第二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202_——202_年)规划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特制定某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202_-202_年)规划。
一、“十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回顾
1、理论建设不断深入,干部群众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
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学习宣传科学发展观,结合中央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认真开展形势和政策教育,不断掀起理论学习的新高潮。坚持理论学习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机结合,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理论学习与促进改革发展有机结合,全面推进和谐某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打造“理论湘军”品牌,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社科人才不断涌现,理论创新不断加强,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应用和理论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全省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显著增强。
2、道德教育日益深化,公民素质明显增强。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和新方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逐步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组织抓好大学生“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全社会开展“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五种精神”(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认真组织“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反对邪教,崇尚文明”等大型展览活动;积极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改陋习、树新风”和“共铸诚信,打造诚信某”等主题活动。积极开展“双助工程”(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和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和实施《文明市民公约》、《文明村民公约》和行业道德规范,公民文明素质大大提高,逐步培育和形成了蓬勃向上的时代风尚和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全省涌现出了一批有特色的道德实践活动品牌。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大青少年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大增强。普及民主法制教育,在全社会逐步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围绕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任弼时和罗荣桓诞辰100周年,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主题教育。建设和完善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革命纪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3、先进文化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致力“文化兴湘”战略,深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艺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发展活跃,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牢牢掌握舆论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舆论引领水平进一步提高。新闻出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初步形成运行机制高效、监管体系健全的新闻出版产业体系。广播影视大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涌现一批全国驰名的名牌栏目,形成了颇具影响的“电视湘军”阵营。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集镇文化、墟场文化、村落文化,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迅速,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健康。文化市场有序发展,演出活动十分活跃,演出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规范娱乐市场经营行为,积极引导健康、文明的文化消费和娱乐形式,扶持和发展富有湖湘特色、雅俗共赏的“歌厅文化”,娱乐产业整体层次提升,娱乐市场日益繁荣。音像市场逐步规范,网吧营业场所得到治理,电影业改革不断深入,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文艺创作活跃,水平提高,推出了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工程建设上了新台阶。强化文物保护,博物馆工作成果突出。教育事业欣欣向荣,科学技术事业蒸蒸日上。对外文化交流、对外宣传健康发展,宣传渠道不断巩固和拓宽。
4、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城市,从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楼栋、文明家庭抓起,使创建活动逐步覆盖到街道、社区、小区,进楼入户到人;在村镇,以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为基础,以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为重点,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行业,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着力抓好窗口行业的行风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全省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始终围绕时代要求,紧跟发展主题,立足某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创建渠道,丰
富活动内容,群众参与热情越来越高,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活动效果越来越明显。
5、注重总结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有新的体验。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注重及时总结和提炼经验:一是必须把握导向。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扬主旋律。二是必须服务大局。始终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这个奋斗目标,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是必须以人为本。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四是必须突出特色。始终突出地方特色,挖掘湖湘文化精华,注重形式和内容创新,继承和发扬优良革命传统,打造具有湖湘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创建品牌。五是必须形成合力。始终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尤其抓住基层创建这个重点,调动广大基层群众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创建的强大合力。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看到全省工作发展不平衡,还存在薄弱环节。城乡环境需大力改善,公民素质有待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所有这些,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各地各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勇于创新,迎接挑战,扎实工作,推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任务、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6、社会环境仍然复杂,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发展,我省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广泛深入。一方面为我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还要面对西方敌对势力价值观的渗透,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从省内来看,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生活方式、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给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带来了大量新情况、新问题。这些充分说明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价值观念的激荡和碰撞仍然错综复杂,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7、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此,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全省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使精神文明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8、全省“十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我省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全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全省“三化”进程稳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以小康某、平安某、生态某、诚信某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某建设逐步实施,科教兴湘、文化强省战略初放光彩,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突出主题、把握导向,立足某、打造特色,以人为本、服务经济,丰富载体、充实内容,创新形式、提高效率,面向群众、讲求实效,重在建设、扩大影响,形成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绩。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某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9、“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全省工作大局,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发掘、传承和光大湖湘文化的精华,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努力形成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和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全面实现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设和谐某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10、“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奋斗目标是: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某为重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继续加大理论学习、研究和运用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理论水平,推动学习型社会创建。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努力生产一批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深受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新建一批有较高档次的精神文明标志性工程。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造就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理论、新闻、出版、文艺湘军,巩固和提升我省出版、影视、戏剧在全国的地位。从严治党、依法治省,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党风、社会风气、行业风气和社会治安的明显好转。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创建,努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1、加强理论学习教育。继续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更加深入人心。继续抓好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确立“一把手”抓学习的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带动作用。加强学风建设,坚持理论学习与改造主观世界、促进改革发展有机结合,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理论学习的集中研讨、学习交流、宣传、考核制度建设,使干部理论学习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新闻媒体和理论刊物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普及的力度。
12、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充分发挥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研究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入研究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推出一批理论研究成果。
13、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继续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教育活动,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机关、学校、单位、社区、家庭为主阵地,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宣传教育,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的良好风尚。认真组织实施“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
14、不断创新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运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所创造的崇高道德资源,丰富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典型的宣传力度,发挥大众传媒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注意发现和总结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亮点,鞭挞不道德行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推动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发展。积极运用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兴传媒手段,不断拓展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15、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韶山“一号工程”为重点,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把青少年爱国主义基地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把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某“电视湘军”的优势,着力办好某电视台金鹰卡通频道。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专项治理,严格规范网络文化市场,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努力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以课程改革为重点,抓好中小学校德育整体建设工程。紧紧抓住学校这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教育。积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着力建立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组织好大学生参与“五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深入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
16、加大科学普及和普法教育力度。以科普设施、大众传媒、科普组织和科普队伍为主要依托,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努力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推进依法治省和依法行政,以领导干部、青少年和流动人口为重点,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形成全体公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风气。
四、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17、繁荣社会文化事业。积极推动文艺创作多出精品力作,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充分发挥湖湘文化资源优势,创作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体现某特色的优秀作品,促进小说、戏剧、舞蹈、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曲艺、杂技等艺术门类的创新与发展,用健康文明的艺术产品占领城乡文化阵地。继续深化各级艺术表演团体改革,逐步建立完善国家、集体、演职员之间责权利明确的艺术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艺生产的导向机制和奖励机制,规范“田汉奖”、“芙蓉奖”的评选,逐步形成符合艺术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的文艺创作激励机制。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区)”活动,建成4至6个“全国文化先进县(区)”。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等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进一步健全“政府买单,群众看戏”机制。大力推动“五下乡”活动的广泛开展,探索实施城市医务人员定期到农村基层服务制度、城市文艺团体每年三分之一时间下农村演出制度、城市科研部门和单位定点进行科技对口扶贫制度。加强农村图书发行网络建设,逐步解决农民买书难的问题。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加快建设长沙简牍博物馆、龙山里耶秦简博物馆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的建设。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建立省、市(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继续实施“万村报栏工程”、“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二期工程”、“湘西地区乡镇文化扶贫工程”,推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完成省群众艺术馆新馆、某图书馆扩建等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
18、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娱乐演艺、体育服务4大主导产业,提升品牌影响力。精心培育“金鹰节”、某卫视等媒体产业链。壮大某广播影视集团、某出版集团、某日报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实力,推动有条件的文化体育机构发展成为产业集团,通过资本经营、品牌经营,培育1-2家进入全国十强、5-6家进入全国百强的报纸、刊物。积极调整图书出版产品结构,巩固中小学教育、教辅和科普、少儿、古籍、音体美等领域的品牌优势。制定“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推进《世界馆藏中华艺术瑰宝》、《湖湘文库》等大型文化出版工程。推动动漫产业、网络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加快电子出版物和网络新闻、网络出版服务,积极开发新型出版媒体。提高图书、音像制品发行现代化、网络化水平,着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网上书店,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农村、小城镇市场。加快发展电视广播业,完善有线广播电视网建设,不断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和人口覆盖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全面启动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全省高速宽带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某卫视逐步实行制播分离,节目年生产量在现在9000小时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8000小时。在广播方面,节目生产量由现在25000小时提高到30000小时。网站、短信进入良性运行,经营收入不少于3000万元。力争“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到202_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过600亿元,占GDP7%左右。
19、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和舆论导向水平。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政治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为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工作的新途径,改进宣传报道方法,提高宣传报道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舆论环境。继续完善突发事件报道规定、报刊违纪违规警告制度、政法宣传报道意见、媒体道歉制度、“十条规定”等新闻工作规章制度建设。搞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典型报道和大型战役报道,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20、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中共某省委、某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优化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突出对策研究的原则,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推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做到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形成一批具有某特色、走在学科前沿、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学科及学科群。紧紧围绕某“三化”战略目标,以我省“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推出一批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服务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成果。加强社科规划和管理工作,力争“十一五”期间我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达到200项,完善省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招标工作,加强社科研究人才队伍特别是“百人工程”专家的培育工作,加大对省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
21、进一步搞好对外宣传工作。加强外宣阵地建设,继续办好红网、某在线、金鹰网、星辰在线等重点新闻网站,开办红网英语频道,进一步强化红网的外宣功能,使红网成为境外了解某的权威窗口;充分发挥某卫视和某人民广播电台海外覆盖的作用,继续办好香港《文汇报》“看某”、美国《侨胞》和法国《欧洲时报》“今日某”专版。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大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充分发挥海外华人华侨团体的作用;积极创办国际性和国家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努力在国外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主题艺术节活动。抓好外宣品制作、陈列和发送,完成全省外宣品的基本配置,形成主要包括《中国某》电视形象宣传片、手册、多媒体光盘等产品的系列外宣精品。逐步在机场、车站、码头、涉外酒店和旅游景点设立对外宣传电子屏和外宣品陈列架,做好外宣品发送工作。
五、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2、坚持不懈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继续实施环境创新工程和交通畅通工程,力争在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两个方面有明显改观。继续开展“讲文明、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及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婚育新风进万家、帮困助学、“社区是我家、卫生靠大家”、“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等群众参与面广、效果好的主题活动。坚持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活动,重点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23、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进一步加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力度,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和完善城市整体功能。大力兴办各类文明市民学校,强化行为规范和市民教育,加大公民基本常识和社会公德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市民文化道德素质。夯实基础,大力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楼栋、文明家庭活动,促进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到“十一五”期末,全省文明城市、文明社区(小区)创建覆盖面力争达到90%左右。3-5个城市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省30%以上的大中城市、省辖市城区、县级市和县城建成省级文明城市、文明城区和文明县城。
24、大力推进小康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全面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抓好小城镇的小康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把这项活动与小城镇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地级市的示范辐射作用、县级市和县城的中心带动作用、小城镇的纽带桥梁作用和文明单位的帮扶作用,广泛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共建活动,积极探索城乡精神文明共建的多种实现形式,继续开展“湘西生态民俗文明走廊”和“湘东革命老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片”等连片创建和城乡结对共建活动。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小康生态文明村镇和文明户的创建覆盖面力争达到70%,建设一批规划科学、管理有序、整洁美观、风气良好的小康生态文明村镇。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科技示范户”等多种形式文明创建活动,着力解决封建迷信、打牌赌博、人情风盛行等陈规陋习,加大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力度,逐步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5、抓好创建文明行业活动。要重点抓好与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窗口行业、执法部门和党政机关,并注意向其它行业扩展。着力抓好基层示范点工作,公安、交通、卫生、通讯、气象、工商、建设、电力、贸易、民政、司法、水利、供销、税务、医药、旅游、铁路、民航、金融等行业要制定规划,扎扎实实地开展优质规范服务活动、政务公开活动,继续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和公示制。根据新的形势,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探索开展非公有制企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覆盖面。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各行业参与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力争达到80%,建成省级文明行业8-10个,全国文明单位80-120个,省级文明单位800-1000个。
六、实现“十一五”工作目标的主要措施
26、加强组织领导。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纳入到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目标管理考核之中,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7、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同时,要注重把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转化为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促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健康、稳步、持续发展。
28、坚持齐抓共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发挥各自优势,实行齐抓共管。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按照分工协作的要求,落实“守土有责”的要求,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各部门尤其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主动担负起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职责。各级文明办要在党委、政府和文明委的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29、抓好队伍建设。广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探索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特点、新途径和新办法。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业务学习,强化实践锻炼,努力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本领。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切实在转变作风、求真务实上下功夫。
30、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文化经济政策,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各级财政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安排要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不断增加。要建立有效的专项资金制度。认真做好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征收、管理、使用工作。对宣传文化企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进一步完善鼓励捐赠和赞助等各项政策,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
第三篇:县邮政局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xx县邮政局“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邮政事业,不仅体现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而且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自身发展的内在要
求。因此,邮政服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和窗口。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以及主要任务和要求,为全面实施并实现我局”十一五”改革和发展计划,根据“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把三个文明建设作为统一奋斗目标的原则,结合邮政企业发展和改革实际,特制定我局《“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1、我局“十一五”期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路线和基本方针,坚持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方针;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加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党风、行风建设;树立敬业、创业、奉献的时代精神,自觉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和造就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诚信服务、勇于奉献的邮政职工队伍,努力把我局建设成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
2、我局今后五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奋斗目标是: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制定的精神文明建设奋斗目标的要求,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持党基本路线不动摇的信念;建设一支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党性的党员、干部队伍和一支道德好、业务精、作风正的职工队伍;深入开展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的“讲职业道德、尽职业责任、守职业纪律、树行业新风”活动,逐步实现我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3、实施我局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要把长远目标同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当前的任务主要是提高干部职工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复杂性、紧迫性认识,改善局容局貌和生产环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以及行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十一五”中后期,逐步建立和健全文明规范的有关制度和工作机制。
二、今后五年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1、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认真组织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头脑,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推进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深化企业民主管理,促进企业得到全面发展。
2、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开展敬业、爱业、勤业、精业、创业的“树五业精神”活动。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发扬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二要促进职业道德建设,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要求渗透到工作和生活中;三要学习先进,弘扬正气,大力宣传和表彰我们身边的先进模范人物和事迹,增强我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狠抓党风、勤政廉政建设,坚持反腐败斗争。同时,狠抓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在思想道德问题上,做到:从领导做起,从党员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4、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开展“三户”、“五双好”等评选活动,增加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活力。积极做好环境绿化美化和爱国卫生工作。继续保持“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5、深入开展“树行业新风、创优质服务”活动,实施邮政服务形象工程,一是整治营业环境,合理调整生产场地,配齐各种设施。二是加强示范窗口建设,以点带面,共同提高。三是优化内部管理,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四是认真贯彻落实《邮政通信服务规范》,强化监查检查,控制服务热点和违规经营,促进企业的优质服务工作,提高用户满意度。
6、重视干部职工文化、业务知识教育,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制定职工岗位成才,成人教育奖励办法,鼓励职工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积极开展各种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积极参加县上举行的各项公益活动,通过组织职工参加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精神。
7、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及团委、工会、妇联的号召,切实开展各项活动。一是扎扎实实地开展帮贫助困活动,尽力帮助贫困学生和下岗职工,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是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做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经常化,杜绝违反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行为。三是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狠抓资金、消防、邮件、机要、设备、车辆、信息、职工人
身安全等方面的专项检查,督促整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加强防范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重、特大案件的发生。四是加强职工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增强职工的法制观念和公德意识,争做文明公民。
8、进一步做好邮政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继续开展艰苦奋斗的教育,引导职工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增强信心,焕发斗志,克服消极悲观的错误思想,树立“知穷不言穷,穷则思变;知苦不怕苦,艰苦奋斗;知难不畏难,迎难而上”的创业精神;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五种”精神,激发全局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奋斗精神。
三、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1、局党支部要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
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建立“党政一把手抓两手”的机制。两个文明的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新成立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党支部办公室,并建立相应的例会制度。每年在党支部宣传思想工作计划中,确定几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全局党政工团等职能部门,要明确各自分工的职责,同时,要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职工的积极参与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团结协调的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2、配合企业改革和发展,逐步建立和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规范和制度,关键是要作为衡量各部(室)、班组、支局(所)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硬指标。规范和制度,既要有共同目标要求,又要有指标分解要求。在此基础上,形成严格的检查、考核、奖惩制度。
3、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无论是精神文明的软件建设,还是硬件建设,都要逐年增加投入,特别是对企业文化、局容局貌、职工素质、环境建设要保证必需的资金和必要的费用。
未来五年,是我局邮政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为形成“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局面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指引下,在我局改革和发展事业朝着开放性、现代化方向前进的道路上,大力加强我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实现思想道德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努力谱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xx县邮政局
202_年3月1日
第四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18——18年)规划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202_——202_年)规划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202_——202_年)规划202_-12-17 16:4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202_——202_年)规划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202_——202_年)规划(2)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特制定某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202_-202_年)规划。
一、“十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回顾
1、理论建设不断深入,干部群众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学习宣传科学发展观,结合中央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认真开展形势和政策教育,不断掀起理论学习的新高潮。坚持理论学习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机结合,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理论学习与促进改革发展有机结合,全面推进和谐某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打造“理论湘军”品牌,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社科人才不断涌现,理论创新不断加强,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应用和理论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全省人民坚持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显著增强。
2、道德教育日益深化,公民素质明显增强。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和新方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逐步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组织抓好大学生“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全社会开展“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五种精神”(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认真组织“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反对邪教,崇尚文明”等大型展览活动;积极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改陋习、树新风”和“共铸诚信,打造诚信某”等主题活动。积极开展“双助工程”(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和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和实施《文明市民公约》、《文明村民公约》和行业道德
规范,公民文明素质大大提高,逐步培育和形成了蓬勃向上的时代风尚和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全省涌现出了一批有特色的道德实践活动品牌。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大青少年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大增强。普及民主法制教育,在全社会逐步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围绕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任弼时和罗荣桓诞辰100周年,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主题教育。建设和完善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革命纪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3、先进文化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致力“文化兴湘”战略,深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艺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发展活跃,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牢牢掌握舆论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舆论引领水平进一步提高。新闻出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初步形成运行机制高效、监管体系
健全的新闻出版产业体系。广播影视大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涌现一批全国驰名的名牌栏目,形成了颇具影响的“电视湘军”阵营。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集镇文化、墟场文化、村落文化,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迅速,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健康。文化市场有序发展,演出活动十分活跃,演出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规范娱乐市场经营行为,积极引导健康、文明的文化消费和娱乐形式,扶持和发展富有湖湘特色、雅俗共赏的“歌厅文化”,娱乐产业整体层次提升,娱乐市场日益繁荣。音像市场逐步规范,网吧营业场所得到治理,电影业改革不断深入,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文艺创作活跃,水平提高,推出了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工程建设上了新台阶。强化文物保护,博物馆工作成果突出。教育事业欣欣向荣,科学技术事业蒸蒸日上。对外文化交流、对外宣传健康发
展,宣传渠道不断巩固和拓宽。
4、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城市,从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楼栋、文明家庭抓起,使创建活动逐步覆盖到街道、社区、小区,进楼入户到人;在村镇,以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为基础,以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为重点,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行业,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着力抓好窗口行业的行风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全省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始终围绕时代要求,紧跟发展主题,立足某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创建渠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202_——202_年)规划
第五篇:湖北省林业局“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湖北省林业局“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省实施林业经济结构调整、建立完善林业两大体系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文明湖北”建设活动实施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时期局直属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湖北林业又快又好的发展,特制定湖北省林业局“十一五”(202_-202_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以德治国”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方针,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按照“立足长远、着眼当前、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努力形成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和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湖北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2、基本方针。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和“重在建设”的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我省林业实际出发,有计划地抓好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规章制度和队伍建设,在巩固、提高、延伸、辐射上下功夫,在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抓落实上下气力,从具体事情做起,从日常行为养成做起,从职工关心的问题抓起,一个时期明确一个重点,一个阶段解决一个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努力把我局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奋斗目标
3、主要目标。全体职工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全体职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做好本职工作、抢抓机遇图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在全局上下形成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共识,形成了热爱林业、讲求实干、诚实守信、崇尚先进的风尚,形成了互帮互助、融洽和谐、言行文明的人际关系,形成了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的人文环境;“十一五”期末,省林业局力争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浓郁现代气息、较高文明程度的省直机关,争取进入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或国家级文明单位的行列。
三、主要任务
4、思想理论建设。认真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三基本”(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意见》,努力使我局的理论学习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局党组每年检查通报一次局直单位中心组的学习情况,每两年表彰一批先进中心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理论与改造主客观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促进林业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真正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加快湖北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程。
5、思想政治工作。从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指示,根据局直机关的实际,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大力弘扬江泽民同志倡导的“五种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和“湖北精神”及“林业行业精神”,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要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注入新内涵,与时俱进、发扬光大,激励全体职工在实现中部崛起和振兴湖北林业中建功立业;省局每两年召开一次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多形式大力宣传改革创新、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廉洁奉公、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争先创优和“吴天祥小组”等活动;深入开展“三个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基本国情、省情、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教育和国防教育,努力把这些教育成果转化到林业工作的各个方面。
6、公民道德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按照公民基本道德“二十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规范要求,深入开展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教育,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事情做起,各单位每季度要开展一次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努力把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一致起来。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民主与法制和诚实守信教育,把基本道德规范融于规章制度和各项管理之中,使教育和管理相得益彰、相互补充,统一发挥作用。引导干部职工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争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人民公仆。
7、形势政策教育。当前,国内外局势时刻发生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根据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实际,省局及各单位一要定期开展多形式的形势政策教育活动,要抓住职工反映突出、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如体制改革、反腐倡廉等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明理导向、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的作用,保持和谐稳定;二要经常开展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职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吸取营养,并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8、抓好素质教育。各单位一要有针对性地抓好职工尤其是团员青年的“素质教育”,认真实施“科学素质工程”,每年要开展一次丰富多彩、富于创造性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科学思维、科学发明创造能力;二要通过经常性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唯物论、无神论及科普宣传教育,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方法,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坚决反对邪教,增强广大职工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和各种伪科学的能力;三要充分发挥职工文化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荣誉陈列室、党团活动室、市民文明学校和职工之家的作用,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着力搞好重大节庆日的文体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文化氛围,活跃文化生活,陶冶人们情操,为职工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9、文明创建工作。按照“巩固、提高、延伸、辐射”的工作思路和务求实效的要求,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不断丰富和创新文明创建活动的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在文明言行、环境卫生、服务态度的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大力倡导“爱岗敬业、勤政为民”、“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由我来办、办就办好”、“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工作作风,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好“讲文明、送温暖、献爱心”、“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活动和争创青年文明号,以及义务植树、营造“三八”妇女林、“五四”青年林等系列活动,努力构建设廉洁高效、诚实守信的服务环境和文明礼貌、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10、争创文明单位。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湖北省文明单位管理办法》的规定,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优美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丰富文化生活、加强基础建设、强化常规管理为内容,以文明学校为阵地,定期或不定期地搞好职工的学习和轮训;要精心抓好文明细胞(文明职工、五好门栋、五好文明家庭和文明社区)的建设,促进我局文明程度的整体提高。到“十一五”期末,全局文明单位、文明处(科)室、文明门栋、文明家庭达到95%以上,全局职工都有一个良好的安居环境和生活条件。
11、创建文明系统。严格按照《湖北省文明系统(行业)建设管理试行办法》的要求,完善创建管理办法、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评与激励机制,抓好日常动态管理,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行政执法、计财、项目、综合管理为重点,认真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生产经营信誉制,在林业窗口和行政执法部门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信念,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扎扎实实为基层、为林农、为职工提供优质而规范的服务。到“十一五”期末,省局直属单位和市州、县市区林业局的文明单位的比例要达到90%和85%、80%以上,力争将全省林业系统建成文明系统。
四、组织领导
12、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各单位的党组织尤其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把“三个文明”建设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各单位要认真制定规划和工作计划,要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实施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分类指导、分步落实。局党组将把“三个文明”建设的成绩作为考核党政领导班子、使用和奖励干部的重要依据。
13、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运行机制。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党委(支部)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职能机构具体抓、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局上下共同关心、大力支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局机关各处室要完善处长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各单位的文明委(办)应充分发挥其协调和指导作用,开会研究,及时督办检查,狠抓计划落实。对目标考核不合格的单位要予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由于思想上不重视导致严重后果或存在严重问题的要追究领导责任。
14、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大资金投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各单位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支持、鼓励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投资和捐赠,努力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资格局。各单位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不断改善文明创建工作条件和优化文明创建工作的手段。
15、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队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的建设,是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保证。局直各单位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要采取切实措施,培养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各单位的领导班子集体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争创“五好”(学习好、团结好、纪律好、作风好、政绩好)活动,班子成员要带头“三讲”(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各单位应认真搞好专、兼职党务干部的学习与培训,从政治、工作、生活上重视、关心他们,要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管理、激励、保障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和社会氛围,鼓励支持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面的专家。从事精神文明建设这项工作的同志,应正确把握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服务大局,心系群众,努力学习、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局新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