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回乡创业天地宽
编辑:落霞与孤鹜齐 识别码:18-1075374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3 02:39:4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回乡创业天地宽

回乡创业天地宽

农家女出身的邹芹,202_年婚后不久就和丈夫丁富强一起到江浙一带打工。她先后在电子厂、玩具厂上班,丈夫帮人开车跑运输。

几年的打工生活使邹芹认识到,仅靠打工收入不能真正致富。于是,夫妻俩不顾工友们的劝阻,于去年10月辞去工作,回乡创业。

凭借以前在玩具厂打工的经验,邹芹和丈夫开始了创业历程,租了厂房,筹资10万元办起了全镇第一家玩具厂。从深圳拿订单,按照合同要求的规格、款式标准,生产“蓝精灵”系列布娃娃、憨态可掬的“动漫熊”,以及一些布艺产品。刚建厂时,问题不断出现,最急人的就是很难招收到熟练的缝纫工。为解决这一问题,邹芹和丈夫利用春节务工人员返乡的时机,上门动员以前同在玩具厂打工的姐妹,向她们承诺支付与在外打工同等的收入,通过这种方式招收了20名缝纫女工。镇妇联了解到邹芹的难处,与村妇代会联系,组织妇女上门参观,共动员50余人进厂上班。

邹芹的玩具厂走上正轨后,不断扩大再生产,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目前可年产玩具3万多个,利润15万元。

在回乡创业的过程中,邹芹意识到一人富足不能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必须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厂内的工人多是本地留守妇女,邹芹不仅是她们的雇主还是她们的好姐妹,在工作和

生活上关心照顾她们,并积极安排村里困难家庭的人员到厂里上班。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一天比一天红火,邹芹计划帮助技术好、有头脑的工人在较偏远的乡村创办玩具分厂,让更多的留守妇女能够在家门口打工赚钱。她说“现在有创业的好政策、:

好环境,只要不甘于现状,不怕吃苦,敢闯敢干,谁都可以成功!”

第二篇:回家创业天地宽

回乡创业天地宽

-----记回家创业的农民兄弟***

大家好!首先感谢镇政府让我有次机会给大家谈一点自己这几年来的一点感触,同时也谢谢在座在百忙之中听听我的想法。

我叫***,是***县******村人,从小家境不好,于是我****年外出山东打工,****年回家开始发展畜禽养殖。在打工的几年里,我尝尽了外出务工的辛酸,想到与其为别人打一辈子的的工,倒不如回家创业。

念想萌生勤学技艺

在山东打工的几年时间里,我看到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开阔了视野,心里也有了想法。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靠在外打工挣钱除维持生计外,还有什么作为?光是打工糊家我是不甘心的,人的一生一定要拼搏几回,只有那样,才不枉此生。于是,我有了用打工挣来的钱回家乡创业的想法。

回家创业选什么项目?项目的技术很重要,由于自己的知识文化有限,于是我从相对来说易学易掌握的,且符合我们农村实际情况的养殖业入手。为此,我经常利用打工的空闲时间到当地周边农村考察,看到那里的环境和自己家乡很相似,而在当地,养殖业已成为大多农户的致富项目。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发展养殖业很适合家乡的环境条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于是,我便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养殖技术,虚心向当地养殖专业户学习专业知识,并在业余时间自告奋勇的无偿帮助当地的农户管理,也正是基于我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让我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熟练地掌握了基建、养殖、管理、疫病防治等基本理论知识。

带技回乡 涉险渡难

****年冬,我带着学到的技术和打工挣的有限资金、怀着满腔的热情,回到家乡,走上了创业征程。第一年完成了养猪基建工程后,我又多方筹措资金*万多元,购买仔猪、购置机械及养殖业发展配套的器具、饲料等。****年夏季,我的养殖业项目走入了正轨。这一年,我一共循环养猪***头,其中:出栏***头,养殖母猪*头。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日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年损失肉猪**头,经济损失达*****元。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用金钱买教训吧!

天灾人难防,不过好在有镇委、镇政府、村支两委、畜牧兽医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的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从困境中走出来。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并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帮助我解决实际困难,先后无偿扶持水泥**吨建猪栏;村支两委干部主动出面协调各方面关系,及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养殖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畜牧兽医部门委派一名技术过硬的专业医生为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县畜牧局还无偿为我扶持了一套孵化机械。我相信我们的政府无愧于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它也充分的践行了“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

致富领先不忘乡邻

在镇、村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更加坚定了发展养殖业的信心和

决心。****年,我从信用社贷款**万元,扩大了养殖规模,增加了养殖项目,由原来的单一性生猪养殖扩大为畜禽混合养殖。规模扩大到年可循环养猪***头,出栏***头,养鸡*****只,出栏****只,年养殖业发展收入**万元。

在收入不断增加的时候,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外地养殖业发展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最关键的是规模大,真正形成了产业。随后,在镇村领导的帮助下,我决定采用“龙头+农户”的合作方式,网罗其他村民共同发展养殖业。我可以免费为其他养殖散户提供仔猪和部分饲料,并进行技术指导,带动一部分村民加入到发展养殖业这个队伍中来,把养殖业规模逐步扩大,形成了真正养殖专业村。

据统计,****年以来,我所在村新增养殖户**户,养鸡数户平增加***只,仅此一项,全村户平年增收****多元。目前,***已涌现出**多个养猪大户,**多个养羊大户,***多个养鸡大户,全镇户平养猪达到*--**头,户平养鸡***只以上。通过我的亲身经历,我相信只要大家肯干、务实,加上政府的扶持政策,相信我们一定能走上上致富的的道路。

再次感谢政府能给我这个机会,把我的微薄经验分享给大家!谢谢大家!

第三篇:勇于创新天地宽

勇于创新天地宽——写在漯河技师学院挂牌之际

202_-12-26 14:40:29 来源:漯河日报作者:张志勇赵孝耀 黄琳琳 [我要评论(0)]

字号:T|T

202_年,招收新生2916名,比上年猛增1331人;76名学生参加对口升学,录取70名,对口升学率达92%;在市第三届职工技能运动会上夺得钳工、车工、数控、焊工四个工种第一名;新校区总投资1500万元,总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的实训综合楼全面开工;争取到省202_年全民技能振兴工程800万元建设项目,各种先进的实训教学设备正在招标采购中;推行了系、部改革,“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成效初现;11月21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我市成立技师学院的申请作出批复,技师学院的成立将填补我市高技能实用人才培养的空白;„„今年对于漯河高级技工学校来说,是收获多多和充满惊喜的一年。学校以其超常的发展速度和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在的漯河高级技工学校员工队伍团结向上、生源稳定增长、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学校正处在一个谋划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漯河高级技工学校员工正团结奋进、昂首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理清思路走出发展新路径

漯河高级技工学校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漯河城建技校和漯河轻工技校。1988年,市委、市政府为适应漯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两所学校的基础上组建了漯河市技工学校。二十多年来,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97年被省劳动厅评为省优级技工学校,202_年被批准为省(部)级重点技校,202_年跨入国家重点技校行列,202_年晋升为高级技工学校。目前,该校是我市唯一一所集高级工培养、中级工教育和多种培训于一体的多层次、综合性技工学校。

然而,自202_年以来,由于社会上许多人对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重普通教育、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倾向,我市中职生源大幅萎缩,由原来的4万人急速下降至1.9万人,学校面临严重的生源危机。即使全员入户动员,招生形势还是一年比一年严峻,学校有时甚至给老师发不出工资,办学条件更是无力改善。破旧的校舍、简陋的实习设备使漯河高级技工学校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几乎被淘汰的边缘,更加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学校陷入恶性循环,生存艰难。

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市“十二五”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我市在职职工总数35万余人,技术工种从业人数仅有59637人,高级工以上人员占技术工从业人数的8.57%,远低于全省16.16%、全国25%的平均水平。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而技工学校发展面临重重困难,我们有理由发出疑问:未来建设漯河的“知识蓝领”从哪里来?202_年1月,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成立,在重重困难和压力面前,校领导在前任领导工作思

路的基础上,不气馁、不回避,迎难而上,积极寻求破解发展难题的办法。

“发展思路不清、目标不明是阻碍学校发展的最大问题,继续沿袭旧的发展理念,发展之路只会越走越窄。

必须靠创新求出路、求发展,以发展的目标凝聚人心,用发展的思路和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经过广泛座谈、走访,新一届校领导班子达成这样的共识。

根据国家和省发展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借鉴其他地市技工学校发展经验,在充分考察、广泛征求意见、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该校提出了“创办技师学院,为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的发展定位,并围绕这一定位,确立了“打造品牌专业、构建双师队伍、培育精品学生、服务漯河经济”的发展思路,大刀阔斧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联合办学催生发展新活力

学校要发展,特别是要快速发展,必须走特色办学之路。漯河高级技工学校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地寻求快速发展的新思路、新机遇、新渠道,不断地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在无明显比较优势的情况下,如何增强漯河高级技工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新一届领导班子不断思考的问题。今年4月,学校紧紧抓住我市成立职教集团的机遇,本着“教学一体化、办学立体化、专业品牌化、发展集团化,优势互补、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同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联合办学,创新性地推出了“技能+学历”的人才培养模式。

两所学校精选数控机床加工、车工、钳工、焊工、维修电工、会计电算化、食品工程、服装设计与制作、市场营销、旅游等18个精品专业实施联合招生,统一印制招生简章,统一组织专职招生人员,统一划分区域,以我市两县三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市,开展联合宣传。为确保宣传深入、到位,漯河高级技工学校实行校领导包干带队,下乡、进村、入户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

有媒体当时这样定位了两所学校的联合:“这是两所职业院校1+1>2的探索尝试,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与教育系统的跨行业合作,在全省开了先河。”联合办学的成效显而易见。

在我市生源基数小,生源总量下降,高中、职业学校生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实行联合招生后,高级技工学校注册备案新生达2916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191.6%。通过联合办学,增强了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为漯河高级技工学校快速发展壮大探索了一条捷径。

短期培训拓宽发展新渠道

“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为地方经济服务,为企业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思路调整不过来,漯河高级技工学校发展就无出路。”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余俊杰校长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如是说。

经过广泛深入的动员,全校教职工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学校以服务漯河经济建设为己任,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的办学思路,为企业培养实用人才。年初以来,学校抽调精英教师充实培训队伍,广泛开展各类短期培训,截至目前,共培训17242人次。其中技师培训109人,农民工岗前技能培训851人,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1085人,企业新进员工岗前培训14955人,孤儿职业技能培训128人。通过开展各类短期培训,既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又争取到了国家的政策补贴,有效缓解了学校的财政困难。

今年,受“瘦肉精”事件影响,双汇集团急需大批熟练岗位工人,学校急企业之所急,围绕企业岗位需求开设专业课,及时抽调精干专业教师,积极开展培训,全年为双汇集团培训员工1万余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此外,学校今年为罗孚文具、花花牛等企业也培养了大量优秀技术工人;车、钳、电、焊等优势专业的毕业生更是与银鸽集团建立了对口输送制度。

同时,该校积极转变办学模式,采取学分制的方法,大力开展企业在岗员工的学制教育。今年学校被市民政局选为冬季退役士兵培训工作承办单位,学校精选了物流、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等10个热门专业进行招生,采取短期培训、学制教育等多种模式,使退役士兵既能学到技术,又能获得学历,增强了对退役士兵的吸引力,拓宽了其就业渠道。

今年共招收退役士兵600余人,为我市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教学改革引入发展新理念

要想在技工教育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校就必须注重内涵发展,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认真分析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学校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本着服务漯河经济发展的思路,推出了一系列符合自身特点的全新办学理念,对教学体制大胆进行改革。

一是强力推行系部改革。他们打破行政化管理体制,实施系(部)管理,设立机械系、电气工程系、经管系、基础部等三系一部。坚持“学校统一领导,系部具体负责”的原则,学生在哪个系部上课,就隶属于哪个系部管理,改变了原教学、管理分离的现象,解决了学生流失严重的问题。实施系部改革后,学生管理力度加强、教学力度加强,也为学校晋升为技师学院后的管理模式作了积极探索。同时,为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提出了品牌专业建设计划,要求每个系(部)培养1~2个品牌专业,用2~3年的时间,使专业能够在全省提高知名度,通过专业优势打造学校招生优势。

二是全力推行“人才强校”战略。以省级精品专业建设为龙头,采取重点培养、加大投入、以老带新等方式,加快高层次、高技能师资人才的培养。目前学校在职教职工216人,其中本科学历占86%,中、高级职称占70%,“双师型”教师占50%。教师主编、参编各类教材二十多部,发表论文40多篇;取得科研、教研成果十多项;在省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的有二十多人次。同时举行以“分层教学”和“一体化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业务能力培训6次;派遣24名教师参加省级教师业务培训;举办教学论文评比和课件评比;组织教师参加省、市优秀课件、优秀论文大赛、技能大赛及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鼓励实习教师进行技能改造。年初以来,该校教师获市“五小成果”三等奖1名、优秀奖3名,7名教师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

三是强化实习教学。积极开展实习理论一体化教学,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强高级工实习课题的开发,并与设备制作相结合。加强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使实习贴近企业生产实际,提升师生综合技能。

四是开展“分层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优化组合,加强和改进对口升学班、高级工班、大专班的教学管理。

今年,学校共有76名学生参加对口升学,录取70名,对口升学率达92%。其中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单招中本科录取31名、专科录取22名,升学率、录取率均居全省第一。学校毕业生全部进行了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率达90%,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在“漯河市第三届职工技能运动会”中,该校夺得钳工、车工、数控、焊工四个工种的第一名,在202_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该校获电脑应用文写作二等奖。

加大投入狠抓基础大建设

学校目前拥有钳工、焊工、车工、电工、数控机床等实习车间,建有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机械原理实验室、微机课教室、金相实验室、制图室、多媒体教室、电工电子实验室、家用电器实验室、制冷实验室、食品工程实验室等。拥有业内领先水平的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线切割、PLC等高、精、尖设备。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硬件建设,该校认真研究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项目、争取资金。202_年争取到的新校区总投资1500万元、规划面积10265.42平方米的实训综合楼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6月份投入使用;年培训1万人的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项目通过评审,争取到省202_年全民技能振兴工程800万元建设项目,各种先进的实训教学设备正在招标采购中,将极大地促进我市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训设备的更新、培训规模的扩大,为我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为教育教学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保障。基地是课堂更是工厂,“全仿真式”实训教学模式,大大缩短了学生与企业员工角色的磨合期。同时,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把改善学生生活条件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年初以来,学校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吸纳社会资金100多万元,用于改建学生公寓。建成了可容纳200人同时洗浴的学生浴池;提高餐厅服务质量,引进餐饮服务公司进校经营,实行刷卡就餐,提高饭菜质量,提高卫生标准,确保让学生吃得舒心,住得满意。

注重就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通过了解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学校对专业结构和数量进行动态管理,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做到专业适应市场,教师适应学生,学生适应社会。着力打造车工、钳工、电工、焊工、汽修、数控等一批品牌专业,并逐步扩大办学规模,做到传统骨干专业保持相对稳定,热点专业及时起步。

学校提出“文化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生产实习课服务”,从培养目标出发,以必需和实用为基本原则,调整原有的课程设置。缩减了文化课中的部分内容,适度增加了技术专业课授课时数。通过调整,加强了专业基础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该校实行“订单式”培训模式,根据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与企业联合制订培养计划,强化实训实习,力争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同步、实习与就业一体的校企培养模式。同时践行“为毕业生提供终身服务”的承诺,着力构筑毕业生就业网络,拓宽毕业生就业安置渠道,大力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端正毕业生择业观念。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顶岗实习基地,实施“订单教育”,毕业即就业。

据统计,202_年,漯河高级技工学校安置学生顶岗实习1060人,安置毕业生1230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8%。

万事俱备未来充满新希望

早在今年年初,漯河高级技工学校就提出了“一年大变样,三年大发展,五年创品牌”的发展目标。在202_年即将过去的时候,总结一年的工作,该校无疑走出了最扎实的第一步。

学校发展如火如荼,未来充满希望。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明确提出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

市委、市政府十分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年初以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将漯河技师学院建设纳入市“十二五”规划,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国志任组长的技师学院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及筹建办,市领导多次就筹建事宜进行调研,详细了解关于筹建漯河技师学院的选址和规划情况,并现场协调解决筹建学校用地、资金等问题。作为项目承载地的郾城区也成立了援建办公室并进驻北校区。

“目前,新校区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余俊杰校长说,“学校为加快发展、抢先发展赢得了主动,尤其是技师学院的成立大大提振了全校师生的信心,学校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迈出了扎实的第一步后,还会有更加精彩的第二步、第三步。”

第四篇:一转天地宽

一转天地宽

乘着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的东风,鹤山区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热潮。地恩地公司机车轰隆,冶炼、还原,把原始矿石变为精密铸件;北站产业园车来车往,公路、铁路,把精洗煤、机械铸件运向四面八方;滨河花园塔吊林立,搭架、砌墙,建筑工地热火朝天;南山国际温泉会所景色怡人,翔鸟、流泉,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如今的鹤山,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民生改善,都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什么让这个资源面临枯竭的城区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是什么让这个在全省较为‚独特‛的旧城区以崭新的姿态引吭高歌、跃马扬鞭?是转变,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转型,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型。

(一)鹤山因煤而建,因煤而兴,也曾因煤而困。鹤山,作为鹤壁最初建制地,作为一个典型的依煤而建的资源型城区,曾几何时,辖区内国有大型煤矿九有其五,地方煤矿更是多达300余对,坐拥鹤壁经济半壁江山。井架林立、车辆滚滚,闪闪乌金铸就了鹤山昔日的辉煌,鹤壁集、姬家山曾为全市少有的亿元乡镇。

然而长期以来的煤炭开采,造成资源逐渐衰竭,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采煤沉陷区面积占辖区总面积的22%,荒山斑驳,道路

坑洼,煤尘飞扬。‚鹤壁集、鹤壁集,吃黑(喝)不用急‛是鹤山老百姓无奈的自嘲。

受资源型城市固有的先生产后生活发展模式和城市中心城区连续搬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截止202_年底,建区50多年来,没有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矿区‚福利房‛与农民‚自建房‛混杂,成为全省较为特殊的集老区、棚户区、矿区、采煤沉陷区于一体的‚有区无城‛的城区。

产业结构失衡,工业过度依赖煤炭经济,且随着国家地方煤矿兼并重组政策的逐步实施,自202_年下半年开始,地方煤矿对财政的贡献由原来的72.5%骤减为0,区域经济陷入困境;采煤沉陷造成了地表水干涸、水利设施损坏,绝大部分农田‚靠天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无从谈起;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且严重滞后。202_年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更是将鹤山产业结构单一的短板暴露无遗。

形势异常严峻,困局亟待破解,转型势在必行。

(二)探索新路求转型。

鹤山区清醒地认识到:鹤山再也不能单单依靠煤炭开采、再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寻求经济的发展,必须着眼长远、着眼未来,探索一条绿色、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鹤山发展,要在转型,重在转型。

要由工业‚一头沉‛向工业、农业、第三产业齐头并进上转,要由单一的煤炭经济向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上转,要由传统粮食种

植向高效生态创意农业上转,要由‚有区无城‛向后矿区时代活力新城上转,要由环境脏乱差向鹤壁后花园上转。

说到底,就是向加快两个构建、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上转,向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上转,向借力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上转。

202_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两个构建‛的战略部署和‚统筹新老区发展,实现新老区共生共荣‛的工作要求,鹤山立足区情实际,发挥比较优势,谋划实施了‚工业强区、旧城改造、生态鹤山、统筹城乡‛四大发展战略,‚煤炭物流及加工、金属镁综合利用、机械铸造、精细化工‛四大特色产业。由此,鹤山拉开了转型发展的序幕。

202_年,鹤山区第九次党代会认真总结两年多来转型发展的经验做法,按照‚四个重在‛的总体要求,确定了‚以建设后矿区时代活力新城为总战略,以富民强区为根本,持续推进‘工业强区、旧城改造、生态鹤山、统筹城乡’四大发展战略,建设‘富裕、宜居、生态、和谐’新鹤山‛的总体思路。至此,鹤山迈上了转型发展的新台阶。

(三)加快转型破困局。

转型,要突破旧的思想,打破旧的樊篱,探索新的领域,迎接新的挑战。转,要遵循客观规律,讲究方式方法,坚持一切立足于发展,一切着眼于民生。

主动转。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加快领导方式转变。主

动转变思想观念。坚定‚小区要有大作为‛的信心和决心,深刻认识加快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握机遇,抢抓机遇,以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毅力和勇气突破困局,赢得转型发展的先机和主动。主动转变思维方式。面对困难和问题,突破以往的思维模式和定势,善于发散思维,多元思维,以思维方式的最大解放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具备条件的,要加快解决;不具备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解决。主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践行‚三具两基一抓手‛,切实克服政令棚架、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等不良作风,大兴求真务实、实干重干之风。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教育为抓手,深入开展‚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落实想办法‛干部论坛,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科学转。科学编制规划。鹤山着眼省市发展大局,遵循客观规律,科学编制城市建设、产业园建设、生态建设等各类中长期及近期发展规划,努力建设老区核心区、特色服务区和鹤壁后花园。科学明确定位。工业强区方面,按照‚依托比较优势上项目、依托特色产业扩规模、依托优势企业创品牌‛的思路,加快推进发展平台和项目建设,全面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益。旧城改造方面,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打捆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全面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重塑一个新鹤山。生态鹤山方面,按照‚市场运作、规模经营、品牌带动、文化旅游叠加、生态富民‛的理念,全力

抓好重点区域植树造林和高效生态创意农业发展,改善辖区生态环境。统筹城乡方面,围绕‚棚户区改造、深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民劳动就业‛三大难题,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和新型社区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加大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多渠道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科学推进工作。建立健全重点工作推进组、重点项目推进组等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区委常委带头抓发展、四大班子合力抓发展、全区上下共同抓发展的工作格局,为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统筹转。统筹产业协调发展。鹤山当务之急是发展工业,迅速膨胀区域经济,但未来的发展绝不能单单依靠工业作支撑。要统筹兼顾特色农业、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发展,以环境促进人口集聚,以人口集聚促进城市发展,以特色农业提升农业效益,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为鹤山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旧城改造为主线,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使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全面加快农村整体改造、扶贫开发等步伐,使农民住房更宽敞、出行更便捷、生活更幸福。统筹经济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严格节能减排,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社会管理创新,维护大局稳定,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借势转。借助市场优势。鹤山区基础差、家底薄,无力承担城乡建设、民生改善所需的大量资金。只有敢用、会用、用好市

场运作这把‚金钥匙‛,把经济社会建设方方面面的工作包装成具体项目,对外招商,因势利导,‚借梯上楼‛,‚借势而为‛,才能有效破解资金问题。借助环境优势。环境是品牌,环境是形象,环境是效益,良好的服务环境和发展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前提和基础。招商中,坚持与客商坦诚相待,主要领导亲自参与,最大限度地为客商提供政策支持,以真诚吸引客商;建设中,全方位服务客商,从手续办理、土地征收、工农关系协调、项目资金争取等各个环节为客商提供贴心服务,以真情留住客商;管理中,实行企业帮扶等制度,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提供有力保障,以真心温暖客商。借助人才优势。坚持招商与引智相结合,注重以项目集聚人才,聘请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旧城改造等领域具有显著才华的代表人物为鹤山区经济发展顾问,为全区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四)突破困局快发展。

宏伟蓝图已绘就,务实重干促转型。转,关键在做,关键在实,关键在效。三年来,鹤山区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埋头苦干、奋力拼搏,创新思想、克难攻坚,精心服务、优化环境,努力推动鹤山经济社会加快转型——

工业强区加快推进。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依托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努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规模扩张。坚持以产业园建设为主载体,聚全区之力打造了鹤壁北站、姬家山2个产

业园,实现了发展平台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特别是北站煤炭物流产业园,新入驻企业23家,设计年运销煤炭202_万吨、精洗煤1000万吨,已被列入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在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级煤炭战略储配基地。坚持以招商引资为主渠道,在全市率先组建了‚双专‛(专职、专业)招商队伍,瞄准重点区域,深入推进‚三定一坐‛招商,扩大了招商引资成果。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成立了大项目建设推进协调组,创新周例会、月调度等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三年来,辰龙、地恩地、鹤钢、洁联、燕昇、香港亨利等50余家企业落户鹤山,四个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正在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煤炭战略储配基地、金属镁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煤矸石提取无机纤维新材料研发应用推广基地、节能炼钢成套设备研发生产基地。

旧城改造日新月异。将旧城改造作为第一民生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鹤山。坚持规划先行,编制了《鹤壁市鹤山区分区规划》,结束了自建区以来没有城市建设规划的历史。市场运作推进,成功引进了江苏王房、河南祥发、柏灵地产等战略合作伙伴,借势发展,改造旧城,建设新城。改善城市面貌,中山通达广场、好又多超市、生活垃圾处理场、中山路拓宽改造等工程先后投入使用,南洋花园、羑河人家、中山花苑等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三年拆迁120万平方米,建设150万平方米。

生态鹤山提升发展。将生态建设作为建设后矿区时代活力新城的重要支撑,创新工作机制,突出重点板块,提高生态建设水平。注重规划指导,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坚持适宜、经济、生态、景观、产业相结合的原则,编制了《鹤山区林业生态建设详细规划》,指导全区生态建设有序推进。全方位植树造林,突出围园、围城、围村、围厂等生态‚七围‛重点,三年累计完成造林面积4万余亩,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2%,居全市各县区之首,被评为省林业生态县区。树立‚大生态‛观念,将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五岩山文化旅游休闲产业集聚区、五岩山中草药公司5万亩林药间作一体化、河南纵横园林公司2万亩花木产学研育一体化、新天成公司8000亩高效生态农业园开发等项目加快建设。

统筹城乡步伐加快。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编制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了《小城镇建设规划》、《鹤山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制定了《关于加强新型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示范带动,以北街村为试点的‚村改居‛、城中村改造工程,以王荒村为试点的采煤沉陷村整体搬迁工程,以巫山沟村为试点的深山村引导外迁工程顺利完成,以韩林涧、东马驹河、中马驹河3个村为试点的合村并建新型社区正在加快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成立了统筹城乡发展暨新型社区建设推进组,设立引导帮扶基金,利用‚双置换‛、‚双转

移‛的办法,不断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积极探索户籍、就业、就学、就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鹤山转型,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民生。突出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鹤山高中与实验中学成功分离,改变了鹤山没有独立高中的历史;鹤山小学、鹤山中心幼儿园、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一批教育项目加快建设,工业中专被列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区教育教学条件和水平明显提升。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鹤山人民医院一期投入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制度全面实施,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面做好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等各类事关城乡民生改善的补助资金全部按标准足额发放,群众生活更有保障。

(五)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发展重在持续,发展重在提升。转型既是一场攻坚战,又是一场持久战。在转型的道路上,鹤山刚刚起步,鹤山任重道远。

应该看到:

鹤山虽然落地了不少项目,但像地恩地、辰龙这样起战略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还比较少,提升项目建设的规模和水平还需继续努力。

鹤山虽然全面启动了旧城改造工程,但城市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拆迁任务重,在民生改善步伐日益加快与群众诉求不断增

多的双重压力下,完成旧城改造任务还需加倍努力。

鹤山虽然拥有五岩山、阿斗寨、黄庙沟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地势偏僻、交通不便和开发力度不够,振兴文化旅游休闲产业还需不断努力。

(六)晴空一鹤排云上,转型发展占鳌头。国务院《指导意见》的颁布,省、市党代会的相继召开,建设中原经济区、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好戏连台。新思想带来新机遇,新机遇提出新考验。今后工作中,鹤山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转变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以务实重干的巨笔谱写建设后矿区时代活力新城的宏伟篇章!

第五篇:社区服务天地宽

社区服务天地宽、居家养老暖人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建立和健全居家养老保障体系是政府的一项得民心、暖人心的朝阳工程,是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居家养老的概念及其特征

所谓“居家养老”就是指政府、社会和家庭三者养老力量在“家”这个平台上的具体作用。以“居”和“家”为前提,在这个家中老年人得到家庭、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达到养老的目的。

二、对“居家养老”的人员分类管理和服务

“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在社区服务中的需求日益广泛,社区对“居家养老”工作必须提到建设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必须认识到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对社会化服务内容的载体要创新。就其“居家养老”体系的建立要精细,将其“居家养老”方方面面涉及的问题和现实进行规范化建设。社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纵横交错的情况加以分析研究,对服务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服务,使其达到服务对象界定清楚,服务项目科学合理,服务内容广泛适宜,服务经营资金保障,服务人员岗位到位。“居家养老”是今后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这项工作很复杂,老人需要多元化服务,需要我们服务周到、服务到位。起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

回乡创业天地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