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秘密花园》形象解读 蔺晓菲
编辑:梦里寻梅 识别码:18-1104916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5 20:54:45 来源:网络

第一篇:《秘密花园》形象解读 蔺晓菲

《秘密花园》形象解读

蔺晓菲

摘要:《秘密花园》是美国作家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1849-1924)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911 年,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它讲述了身体羸弱、性情乖张的10 岁儿童玛丽和科林在爱心与“魔力”的感召下使他们的秘密花园从死亡的边缘重新焕发生机并使他们自己也重 获健康快乐的故事。

关键词:伯内特《秘密花园》 人物 爱美好 形象

1. 克兰文夫人的形象

《秘密花园》塑造的两个母亲形象之一 ——科林的母亲克兰文夫人,“是个非常可爱美丽的年轻夫人”,“深爱泥土和生长的东西”,她“喜欢蓝天,因为蓝天 看上去总是那么开开心心的”。但10 年前她从自己钟爱的花园的树上不幸跌落在地,在生下科林之后,撒手人寰。小说对她没有进行直接的描写,但伯内特赋予了这一形象特别的意义,她是秘密花园的主人,是内隐的使房子和花园复活及孩子们康复的真正魔力。她在故事开始前的10 年已经去世,她的肉体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她的灵魂似乎无处不在,并物化为一种玛丽和科林真正缺少的母性精神教化力量。在庄园科林的房间里,她的画像被一道玫瑰色丝帘遮挡起来,而在花园里,常青藤是一道绿色的帘幕覆盖了花园的门使她和外界完全隔离。她所提供的母性精神教化力量,真正改变了庄园和花园,而二者又成为她伟大母性的神圣肉体。可以这样说,正是在科林母亲灵魂的感召下,玛丽分别去花园和庄园探寻,并在玛莎、本·威瑟斯塔夫、知更鸟的帮助下,找到了秘密花园,并进入花园积极劳作使它恢复生机。同时,玛丽不顾管家的一再限制与威胁,在庄园里找到常年卧病在床、精神极度痛苦的科林。随着母性精神教化力量使玛丽逐渐康复,玛丽通过给科林讲述花园和狄肯等很多令科林心驰神往的故事, 把这种母性精神教化力量传递给科林。很快,科林也成为秘密花园秘密的一部分,他和玛丽、狄肯一起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在不被外人知晓的情况下开始了他们拯救秘密花园、拯救自我的行动。终于有一天,科林房间里覆盖她母亲的丝帘被拉开了,因为科林觉得“一看到她笑呵呵的模样,我就不会生气了”,他告诉玛丽,“母亲

可能也是个有魔力的人”,他把自己逐渐变得健壮、积极乐观归结为母亲给他的魔力,“魔力在我身上!魔力让我强壮!”

2. 苏珊·索尔比的形象

玛莎与狄肯的母亲苏珊·索尔比,“通情达理,干活卖力,心地好,而且整洁,谁都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她,不管他们是否见到过她”,“举止优雅”,“她是什么事都有办法的人”,是一位“令人宽慰、了不起的妈妈”。她是12 个健康活泼孩子的母亲,在全家人只能勉强糊口的情况下, 她一直在暗中给予玛丽和科林适时的关心和帮助,送跳绳给玛丽帮她强壮身体,设法为玛丽和科林提供食物以满足他们随着身体的日益恢复而逐渐增长的食欲,告诉克兰文先生玛丽首先需要的是“身体强壮起来”,从而为玛丽赢得足够的自由可以在秘密花园活动等。她虽然只在小说的结尾部分才真正露面,但她无疑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她是原型大地母亲的形象,是大地母亲的象征。在小说的结尾部分,索尔比夫人带着母性的慈爱来到了秘密花园,分享孩子们成功转变花园、转变自己后的喜悦。科林母亲的音容笑貌都在她的身上得以体现。索尔比夫人微笑着对科林说,“亲爱的孩子,我相信你的亲妈妈就在这个花园里,她不会离开这里。你的爸爸一定会回来的”。而就在这个时候,在欧洲旅行的克兰文先生收到了索尔比夫人写给自己的信,证实了梦中他听到心爱的妻子让自己回到花园的甜美、清晰、愉快、遥远的呼唤,“阿奇!阿奇!”“莉莉娅丝!你在哪里呀?”“在花园里。”索尔比夫人作为科林母亲的代言人,真正履行了这种母性精神教化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使玛丽和科林走上康复之路,就在科林大喊“我要永远活下去”的同时也使克兰文先生感受到了苏醒的力量,使他在收到索尔比夫人的信回家的时候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在忏悔之后要学会教化与接受教化。

3. 玛丽的形象 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小小的玛莉刁蛮、任性,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小姐,但来到米索思斯韦特庄园后善良纯朴的女仆玛莎,以及她贤良的母亲和可爱的12个兄弟姐妹,让玛莉逐渐变成了一个热爱自然的阳光女孩。她可以跳着绳从一个花园跳到另一个花园,她也可以在花园忙活了一整天之后不顾形象地狼吞虎咽。她身上充满的了年轻的活力,也因此感染了沉睡在黑暗中的科林,让她摆脱了阴郁。可以说来到秘密花园之后在不断变化的玛丽是天使的化身,她不仅完

成了自我的蜕变,还影响了克林和克兰文先生,让他们重新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切。透过主人公小玛丽灵动敏感的心灵额、,仿佛重温了小女孩时代特有的孤单和想象。玛丽在我心中仿佛小时候的我们,因为天生的敏感渐渐地发现了自己的生命,小心翼翼的打量着这个世界,可是大人的世界却总是给与我们忽视与隔阂。于是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秘密花园,慢慢期待着春暖花开,慢慢等待时间流淌,于是我们成长,借助属于自然的力量,终有一天告别幼稚的哀伤,回头看时只有永恒的感动。我喜欢玛丽,她让我明白了只有对生活乐观向上,才能健康地成长,如果对生活没有信心,那你永远也不会体会到快乐、幸福,只会在忧愁中度过岁月。

4. 科林形象

一个抑郁的小男孩,经历很不幸。他一出生,母亲就去世了。父亲经受不住这种打击,从此变得心灰意冷,终年在国外游历,几乎把他忘记了。由于他体弱多病,涨到十岁时竟还不能单独行动,整日被关在屋里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整天不出房门,甚至不下床塌半步,虽然有专门的医生、护士、女仆照顾他的身体和起居生活,虽然他在家有绝对的权力,但他面黄肌瘦,郁郁寡欢,感受不到爱,甚至不知道春机昂然是怎样一种感觉,眼里满是并非他这个年龄应有的绝望。在痛苦的煎熬中,他无视一切,唯我独尊,甚至丧失了生活的信心。直到玛莉闯入了他的生活,他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令人兴奋,他才找回了自己,找回了属于他的笑容。

5. 玛莎 狄肯的形象

在小说中,伯内特认为母性的职责是为孩子提供工具并帮助他们进步,母性就像园艺一样是一项多人共同从事的事业。除去上文提到的母亲之外,玛莎和虽是雄性的狄肯,老花匠本·威瑟斯塔夫,雄性知更鸟,都在不同层次帮助玛丽和科林的转变,他们也是母性精神教化力量的一部分。玛莎是照顾玛丽的佣人,淳朴单纯,但她鼓励玛丽自己去做事、去接触大自然,逐渐为玛丽开启了走上健康道路的大门。狄肯是动物驯养师,“他跟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不一样。他可以像印度土人驯蛇一样驯狐狸、麻雀和鸟,他在短笛上吹出非很轻的音调,它们就会跑来听”。他是可以让一切生物生长、受到所有生物热爱的最有魅力的人物,“他能用喃喃细语的办法就把东西从地理长出来”。他分享玛丽和科林的秘密,给他

们提建议,帮他们做园艺,他的动物宠物以及他关于沼泽地和动物的丰富知识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快乐和积极的影响。

6. 本·威瑟斯塔夫的形象

本·威瑟斯塔夫性格孤僻,却是科林母亲和科林的忠实仆人。在科林母亲突然离世之后,他仍旧一如既往地遵照女主人的吩咐越墙而入照看花园。而在花园和庄园复苏以后,他也第一次离开自己一直坚守的花园来到庄园里迎接主人的归来,迎接崭新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本·威瑟斯塔夫也是在母性精神教化力量的影响下获得了新生。而在这一过程中他帮助玛丽了解更多园艺知识,认识知更鸟,使玛丽逐渐认识自我,对玛丽一步步踏上自我拯救的道路起到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美)伯内特的《秘密花园》;陈洪治 译.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

[2] 夏玉玲 赵亚珉 周幼.《秘密花园》的美学品格,202_(11).

第二篇:《秘密花园》中女性形象

《秘密花园》中女性形象

人们普遍认为,她们应该是美丽健康的、安静乖巧的、温顺服从的,这样才招人喜欢。但是伯内特一开始对玛丽的相貌、性格的描写就背离了传统。《秘密花园》的第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当玛丽.伦诺克斯被送到米塞尔斯威特庄园跟她姑父一起生活的时候,人人都说从没见过长得这么不讨人喜欢的孩子。”[2] 为什么说玛丽是不讨人喜欢的孩子呢?首先从外貌上来看,小说中是这么描写玛丽的外貌的:“ 她有一张瘦削的小脸,一个瘦弱的身体,一头稀疏的浅色的头发,一脸的苦相。头发是黄的,脸色也是黄的,因为她生在印度,一年到头不是生这个病就[3] 是得那个病。”难怪梅德洛克太太说他是个不起眼的、相貌平庸的孩子。可见 作为小女孩的玛丽不但长得十分丑陋,而且还有一个羸弱的身体。其次,从性格以及对待周围的人的态度上来看。玛丽一出世,就被托给了印度保姆照看,她的妈妈本来就不想要个女孩子。由于印度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保姆和仆人对待主人只有绝对地服从,没有真心的爱护。保姆为了讨好女主人喜欢害怕玛丽的吵闹和哭声会破坏女主人的心情,对小玛丽百依百顺,这样以来,玛丽刚满六岁时,就已经成了最专横最自私的小霸王。对于请来教她的家庭女教师,一个一个地被玛丽吓跑了。对于身边的佣人,只要稍不顺心,玛丽就会咬着牙一遍又一遍的破口大骂,骂他们是“猪”、是“猪的女儿”。对于死去爸爸妈妈,她根本就不怀念他们,丝毫没有悲伤的感觉,还是像从前一样,一心只想着自己。“她所考虑的是,她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到好人家去,像她原来的还是像从前一样,一心只想着自己保姆和佣人一样对她客气,让她为所欲为”。[4]对于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玛丽也不懂得如何友好相处。她一个人在造花园的时候,在一旁观看的巴慈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给她提出了一个建议,玛丽却没礼貌地叫道:“滚开!我不跟男孩子玩。滚开!”[5] 这样的表现遭到了巴慈尔一伙的捉弄、嘲笑和排斥,还给她取了个“犟脾气玛丽”的绰号。对于自身,玛丽一点都不喜欢自己,从来不知道自己是个讨别人嫌弃的小女孩。作者用“陌生化”手法塑造了这样出身富裕家庭却是一位丑陋羸弱、专横自私的陌生化的小女孩形象,打破了女性儿童塑造的模式和类型化,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新颖、新奇之感。这样,文本与读者的审美心理产生了距离,形成了张力美。正是这种张力美强化了我们的兴趣和审美关注,我们会不由自主同情她,期待她会变好。那么玛丽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丑陋羸弱、专横自私、令人不愉快的的小女孩形象呢?“孩子要会做人是一件十分微妙的事情,那得有一个真正具有人性的环境,也就是要有爱和关怀,以及跟自己的唯一看护者所建立起来的联系。这样,孩子就会培养出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关系。”[6]可以这样说一个小孩的健康成长必须要有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要有一个特殊的人关心、呵护他、并能和他沟通交流。这个特殊的人便是母亲,也可以是生活中充当母亲角色的人,例如保姆或者是家庭教师,这样才能培养生理心理健康的小孩。然而在玛丽的生活中父亲、母亲、保姆、家庭教师这样的角色一个都不少。父母虽然在物质上为她提供良好的条件,但他们又都是失职的。玛丽的爸爸在英国政府供职,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她的妈妈是个大美人,一心只顾着参加各种聚会,和一些俊男靓女寻欢作乐。无论是处于婴儿时期还是会蹒跚学步的相貌丑陋、爱哭闹、爱生病的玛丽总是见不到她的妈妈。妈妈对玛丽是一种排斥、冷漠的态度。为人父母,玛丽的爸爸妈妈没有把爱和关怀传递给玛丽,完整的家庭没有任何温暖气息。接着看看整天围着玛丽转的保姆,这是一个印度保姆,为了赢得女主人的欢心,无限纵容着玛丽的行为。不会俯下身去体会一个小女孩的真正心情,把玛丽封锁在了也狭小封闭的空间里,没有任何同龄小伙伴可以真诚地玩耍、沟通,玛丽活在了一个看来看去只有保姆和其他用人黑黝黝的脸的冷漠世界里。家里请来教玛丽读书写字的女家庭教师由于玛丽的脾气而不喜欢她,不到三个月就辞职了,后来的女教师一个比一个走得更快,玛丽什么也没学到,也不愿意学。因此,在小说的开始阶段伯内特塑造了一个丑陋羸弱、专横自私的小女孩形象。

在《秘密花园》中,玛丽作为一个小女孩既表现出了女人的温柔体贴,也表现出了男孩子的果敢独立和冒险精神。玛丽来到姑父的庄园开始新的生活。在探索庄园房间、发现科林过程中表现出的的果敢独立、富有冒险精神是玛丽的一个突出特点。玛丽和玛莎谈论关于姑父、姑母和花园的事情时,第一次听到了奇怪的哭声。但玛丽不相信说谎的玛莎,当即肯定:那是个小孩的哭声,就在那些长走廊中的一条里面。接着玛丽对庄园里的一百个房间产生了好奇心:“她很想知道它们是不是真的被封锁上了,如果她能进入其中的任何一间,她会在里面发现

[12]什么?真的有一百个房间吗?她为什么不去数一数看到底有多少呢?”从来没有人教过玛丽做什么事情要征得同意,她也不懂得什么是许可,于是就开始在走廊里漫游起来。没有第二个姑娘像玛丽这样度过一个奇怪的早晨,在这座大而无当的房子里只有玛丽一个人走过,楼上楼下到处逛,穿过宽宽窄窄的走廊。在这过程中玛丽听到了和昨天晚上不太一样的哭声就在不远处,心跳也加快了很多。这是玛丽第二次听到哭声。当她不经意将手放在一旁的挂毯上时,大吃一惊,往后一跳。这时,满脸怒气的梅德洛克太太出现了,她对玛丽的到来感到震惊和愤怒:“你在这里干什么?我怎么对你说来着?”“你什么都没听见,回你的儿童室去,要不我就扇你的耳光。”[13] 她不听玛丽的解释,对玛丽又推又拉,动作非常粗鲁。玛丽又气又恨,咬着牙没有哭,管玛莎和梅德洛克太太试图对其隐瞒真情,讳莫如深,说那是风声,那是厨房烧火丫头牙疼发出的声音,其实什么都没听见,玛丽却有自己独立的判断:“明明有人在哭—有人在哭—真的!”[14] 虽然玛丽遭到了管家的阻挠,但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玛丽第三次听到了哭声,她决心查出真像:“我要去看看是怎么回事,所有人都上床了。我不怕遇上梅德洛克太太—我不怕!”[15]于是玛丽毫不犹豫地地点着蜡烛在黑漆漆的走廊摸索着前进,心儿怦怦地跳着,感觉自己都能听到。她不寻求任何人的帮助,只能靠自己,在克服了恐惧后,终于发现了哭的人是其表兄弟柯林。玛丽的果敢独立和冒险精神还体现在她寻找秘密花园的过程中。她听说庄园里有一个花园,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这是个充满悬疑的探险,花园在十年之前就已经被关闭,园门被隐藏起来,钥匙也被埋了起来。玛丽始终是一个人穿梭在菜园和果园之中。她曾向老园丁打听秘密花园的门的事情,但是性格古怪的老园丁却说:“没有门!谁也找不到,也跟任何人没有关系。你别做个爱管闲事的姑娘,好没来由地到处插一手。”[16]玛丽没有灰心,在与花园中神奇的知更鸟成为朋友后,知更鸟不断地指引和帮助她,找到了花园的钥匙,找到了隐藏在常春藤下的门,最终悄悄地走进了让她魂牵梦绕的被遗弃了的秘密花园中。与所有女性相同,玛丽也不乏温柔体贴。这种温柔体贴主要表现在哄科林睡觉时唱歌、讲故事和对科林发脾气的态度上。在第一次找到并认识科林要返回儿童室时,科林希望尽快入睡,玛丽为科林感到了难受,她体贴科林,不想科林睡不着觉,就说:“那就把眼睛闭上,我要像在印度时我的保姆做的那样。我要拍你的手,摩挲它,轻轻地唱一支歌”。[17]玛丽的确做到了,像母亲哄孩子睡觉一样不停地用印度语轻轻唱着歌,不停地抚摸拍击科林的手,直至科林完全入睡。她的声音和动作都是轻轻的。还有一次,玛丽和科林吵完架后,玛丽看着科林那张可怜、疲倦的小脸,红肿的眼睛,她答应科林这次睡觉时不唱歌而是像第一天那样轻轻地说想象中的秘密花园的样子。玛丽抓住科林的手,慢慢地、轻轻地、耐心地讲起想象中秘密花园的样子,又轻又温柔的声音让科林安静地睡着了。在柯林发脾气将他赶出房间后,她也无法狠心不理他:“我说过我再也不去了-”她眉头打结地犹豫道—这“但也许,仅仅是也许,早上我还是应该去看看—如果他要我去的话。也许他又会用枕头砸我,但—我想—我还是要去。”[18]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女儿身的小玛丽的确具有女性的温柔体贴。综上所述,伯内特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既有女性的温柔体贴,同时又具有像男人一样果敢独立、富有冒险精神的一面小女孩形象,她正好符合“双性同体”的思想,是作者笔下理想的女性形象。

文中描绘一副暴雨过后的沼泽地:“暴雨已经停了,昨夜的风也把灰蒙蒙的雾和云吹散,风本身也已停止,明媚、湛蓝的天空高悬在沼泽地之上。玛丽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蓝的天空。印度的天空总是烈日炎炎、酷热难耐;这里的天空却蓝得使人感到阴凉,几乎像是深不见底、人见人爱的湖水那样闪亮,白羊毛似的小块的云在天穹里的一片蓝色里随处漂浮。广袤的沼泽地不再是令人压抑的紫黑色或可怕的灰色,取而代之的是柔和的蓝色。” [20]这一段用词准确,比喻贴切,把暴雨过后的沼泽地写的异常美丽,同时也可以看到玛丽对沼泽地的态度改变了,渴望到那个如此“崭新”、“广袤”、“可爱”里去。后来玛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和知更鸟的带领下,找到了秘密的废弃花园,也发现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这是个“可爱”、“神秘”、“奇怪”的地方。玛丽自己说“我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希望它活过来的人”。第一天在花园里,她自由自在地跳着绳呼吸着土地清新的气味。她发现这不是一个看上去什么都死掉的花园花园,因为她看到了很多“淡绿色的苗苗尖尖”。玛丽虽然对种花的事情一无所知,但她看到了那些绿苗苗长得太密,于是找来一根尖木棍,跪着把野草挖出来清除掉,干得乐呵呵的,她觉得那些树和玫瑰丛听得懂她说话。玛丽爱上了花园里的一切,爱上了劳动,每天都在花园中辛勤劳作,还让迪肯买来种花的工具和花籽,不停地干活,十分投入,就像是在玩一种令人着迷的游戏。在劳动过程中,从来没干过活的玛丽的力气越来越大,身体也正在长胖,孤单疏离的心境也得到了自然与爱的灌溉。经过不懈努力,为这个毫无生机的花园带来了新的生命:“花园里好大一片秋日的金色、紫色、紫罗兰色和耀眼的猩红色,到处都是一簇簇紧挨在一起的晚开的百合——白色的或白色与深红色的相间的百合„晚玫瑰攀爬、悬挂、丛生,阳光让金色的树木色泽更加浓郁,让人觉得站在一座金色拱顶的神殿里”。[21]而自然的生机也给玛丽带来了欢笑,希望和生命力:她不再是以前那个“病病歪歪“、“尖酸刻薄”、令人不愉快的黄脸丫头了,取而代之的是取而代之的是亲近自然、热爱劳动、漂亮健康的少女。从此与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出自然对于塑造人的性格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玛丽的成长离不开秘密花园,通过努力人和自然可以达到互惠共赢的效果。玛丽的成长离不开秘密花园。在来庄园的时候,玛丽的地位是地下的,她被管家梅德洛克太太告知进了庄园之后只能呆在自己的房间,不能走来走去,东摸西摸,因为克拉文先生不允许那样做。事实也如此,玛丽在庄园中的多次冒险行为受到了阻挠。身为玛丽的监护人,克拉文先生最初并没有给玛丽应有的关怀,不愿见她。而在秘密花园中,玛丽可以自由自在的说话和笑,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不需要担心克拉文先生会如何如何。玛丽她积极主动,努力帮助身心有病的科林恢复健康建立对生活的自信。玛丽的变化离不开大自然,离不开大自然带来的生机。在唤醒沉睡的花园的过程中,玛丽也获得了健康、自信和勇气,最后达到了身心的双重的健康发展。这与生态女性主义者提出的女性与自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谋而合。伯内特在小说最后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亲近自然、热爱劳动、漂亮健康的少女形象。

伯内特在《秘密花园》中塑造的女性儿童不是传统视角下的安静乖巧、温顺服从的的好孩子,她是处于不断变化,且越变越好的女性形象。蜕变之前玛丽是个丑陋羸弱、专横自私的小女孩形象,来到米塞尔斯威特庄园她对一切充满好奇,表现出了女性的温柔贴体以及男孩子所具有的果断独立、富有冒险精神,最后在花园中辛勤劳动,变成了一个亲近自然、热爱劳动、漂亮健康的少女形象。小说中的母亲自始至终都是美丽优雅、智慧坚韧、无私奉献的完美形象。这两种女性形象有着温柔体贴,美丽善良、热爱自然的共同点,同时有着鲜明的个性,尤其是玛丽具有男孩子般果断独立、富有冒险精神的一面。不难看出,新女性伯内特笔下的女性形象和男性作家笔下成两个极端的女性形象有着不同的诠释,反映出女性作家自尊的价值、坚强的人格力量和追求自由独立的意识。

第三篇:《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读后感

我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只有沟通交流才能使每一个人改变。正如这本书中的主人公玛丽和科林一样,都是因为与身边的每一个人沟通交流才改正了自己不好的习惯。沟通可以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密切,沟通可以使人更加了解你,沟通可以使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加以努力改变这些恶习。在日常生活中也只有与别人多多沟通,才能知道与了解一些你生变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成年往事。

看着玛丽从怪脾气女孩走向快乐小精灵的我可是有着亲身经历的。回忆起小时候的我总认为自己是最棒的,更本听不进任何人批评的话语,然而后来我慢慢长大,通过与别人的一次次沟通,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然后就经常向别人讨教一些方法,不停的努力,不停的改变,然后经常用休息时间与同学交流,汲取别人的好方法,一步步向前走,改变了曾经那个高傲的“小公主”。

交流是一种轻松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美好的交际方法。

一场可怕的瘟疫使10岁的小玛丽成了孤儿,不得不被送往画眉庄园。画眉庄园是一个古老而充满神秘感的地方,有被锁了10年的花园,有被秘密藏在房间里的小男孩。而玛丽的到来改变了一切。她发现被埋掉的花园钥匙和被隐藏起来的园门,也发现了那个被藏起来的小男孩,她的表哥克林。玛丽、克林、和荒野上长大的男孩一起,唤醒了沉睡10年的古老花园。

人生不如意事就如满天繁星,如果一遇到挫折就郁郁寡欢,那这个人也就一生也不会快乐。遇到挫折,我们应该像文中的玛丽那样,微笑面对。例如桌子上只有半杯牛奶了,悲观的人,可能会唉声叹气地说:“太倒霉了,只剩下半杯牛奶了!”乐观的人,则可能微笑着说:“太好了,我还有半杯牛奶呢!”同样的境遇,心态不同,人生的轨道恐怕也会不同。同时,成人比孩子更容易忽视快乐,甚至漠视快乐。童年是一去不复返的光阴。在儿童时代的那种对快乐的天然领悟和完全接纳的能力,更是珍贵。文中克兰文老爷在爱妻过世之后,埋了花园的钥匙,想借此阻断对爱妻的思念,但是这却使他沦为悲伤和痛苦的阶下囚。隔断快乐并不能换来宁静,它只能使你郁闷不堪,在孤独和痛苦中死亡,走向永远的黑暗。快乐是人生之本,人如果没有了快乐,就如行尸走肉一般。没有了快乐,也就没有了成功的喜悦;没有了失败的泪水;没有了失去后的珍惜;没有了一切的情感。花园是在快乐中诞生,在悲剧中尘封,又是在快乐中开启,这是一个多么戏剧性的转变呐!读完《秘密花园》这本书后,我懂得了,让自己快乐起来!我们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我们至少能够改变自己。要记住,让自己快乐起来!人生短暂数十载,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学会努力去融入自己的生活,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奋斗,乐观积极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将其付诸于实践中去。有些事情只有在自己勇敢地踏出第一步才能够慢慢体会其中的趣味!

第四篇:《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阅读课教学设计

一、点击人物

你对文中的人物熟悉吗?请用谜语的方式介绍一下。

二、心心相印

1、在这些人物形象中,你最喜欢哪个?试说明理由。

2、在这些人物中,你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些什么?

3、你最喜欢和谁交朋友?

三、读有所悟

1、你读了这本书后,最大的感悟和启发是什么?

2、柯林在恢复的过程中,常说的一个词是什么?

四、精彩回放

这本书中,一定有许多打动你的片段,请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交流:

地球像个橙子,这个橙子不属于任何人。每个人都只能拥有属于他的一个角落,有时候,你会觉得这个角落太小,你无法自由走动,但是你们——你们所有的人——不要以为你们拥有整个橙子,否则你们会发现你们是错的,当然,不经过严重挫折你们不会懂得这个道理。要想拥有整个橙子——连皮带瓤——是荒唐的。要是你想这么做,很可能连籽儿都得不到,而籽儿是很苦的,根本不能吃。

——苏珊索尔比

一个人要想让它们(指土豆和卷心菜)长得红红火火,就要真心和它们交朋友。它们就像动物一样。它们渴了,就给它们喝水,饿了,就给它们吃东西。它们要像我们一样生活。——狄肯

五、推而广之

读一本好书,一定愿意和大家共享,现在,你想把这本书推荐给谁?简述理由。

推介对象:为人父母的人

推介理由:《秘密花园》是一本神奇的、充满魔力的书,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经典著作。大家都知道,快乐是人生之本,人没有了快乐,就像行尸走肉一般。文中的克拉文先生就是这样,在失去爱妻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对儿子缺乏照顾,致使儿子变得歇斯底里。后来,在父子连心和苏珊信的召唤下,克拉文先生才重新回到家里。其实,大人的痛苦不能转嫁到孩子身上,大人更应该正确面对生活,面对各种苦难。所以,我把这本书介绍给为人父母的人,希望他们能从阅读这本书中有所受益。

任何一个人,只有每当心中有了苦闷失意的念头时,就及时地意识到并把它们驱逐出去,重新放进一些愉快坚定的信念,那么,奇迹就会发生在这个人身上。

——伯内特

反思:

这节课让我看清了共读课的方向,那就是设计学生有话可说、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本节课围绕三个问题来引导共读效果就截然不同:

1、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说出和玛丽关系密切的人物。

2、在书中找出玛丽和柯林原来和变化后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句子

3、回想玛丽和柯林在花园里做了哪些事情,讨论她们的变化的原因。

第五篇:秘密花园(范文)

<<秘密花园>>读后有感

听朋友说《秘密花园》这本书非常好看,所以我今天怀着无比好奇的心情立

即贪婪地阅读起来.书中写了性格倔犟的玛丽·伦诺克斯在一场霍乱中变成了孤

儿,最后,被送到舅舅克兰文家,在空旷的庄园里有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园,这令

生性孤僻的玛丽十分好奇.随之,一系列的秘密被揭开.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友谊的价值,.在玛莎的热情援引下,玛丽认识了喜欢和动

物交朋友的迪肯,在他的指导和带领下开始了对秘密花园的耕种,迪肯的细心体贴

让面色苍白的玛丽脸上变的红润.让我们看到孤单,寂寞对什么事都感到厌恶的玛丽,结识到了朋友之后,渐渐开朗,变的漂亮.玛丽最后以自己的乐观打动了

身患重病对生命不报有任何希望的柯林,使他重新燃起了生命之火。

玛丽使荒凉的秘密花园重现生机,美丽的大自然的力量改变一切.她学会用

劳动的双手恢复秘密花园美丽的容貌,花草树木和小鸟使她爱之心唤起.这一个个

感人的真实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认识到大自然的力量,我们只有把自己融入

大自然生活,学习,劳动.才能幸福,快乐.《秘密花园》这本书告诉我们要热爱大自然,要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保护,建

设大自然.这样人类才能有健康的生活环境.王天硕

三(6)班29号

《秘密花园》形象解读 蔺晓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