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浅谈小学生命教育
编辑:空山新雨 识别码:18-570901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11 03:09:3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小学生命教育

浅谈小学生命教育

云南省楚雄市鹿城小学胡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关于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等深层的问题迫切地摆在了中小学教育面前,本文转自免费教育文稿网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苏文金提出:必须尽快给孩子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从孩子七岁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家长把生命中最珍贵、最有意义的另外一个生命交给学校,交给教师。因此,小学阶段作为孩子成长的基础阶段,进行生命教育,更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一、心明眼亮察现状

1、视生命为草芥

生命,不仅包括个人及他人的生命,还包括一切自然生命。但是,今天的孩子却不理解“生命”二字的含义,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生命的尊重、怜悯、关爱和帮助。看到花开就去摘,看到草绿就去踩,看到蛙跳就去抓。残疾人行走不便,不是上前搀扶,而是在背后邯郸学步;街头乞丐饥肠辘辘,不是送上一块面包,而是捂着鼻子躲得老远;同学生病住院,不是着急探望,而是庆幸自己能独占一桌„„

2、拿生命当游戏

近年来,小学生死亡率明显上升,意外死亡的事件常见之报端,让人为如花生命的逝去而深感痛惜和震惊。其中,因游泳溺水身亡的例子屡见不鲜。《青年报》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悲剧:四川成都某小学的四名六年级学生,相邀到一个“不花钱就可以游泳”的河里去游泳,因河水冰冷,有三名孩子先后上了岸,却迟迟不见李某的影子。找了几遍一无所获后,绝望的孩子们因为害怕父母和老师的挨打,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要“保密”。于是,就在吞没小伙伴的河岸边,他们郑重地订下了永不泄密的“盟约”。在隐藏了李某的衣物、自行车后,三位小孩神色自若地回到了家。因为父母没有从孩子们稚气的脸上看出任何异常,导致李某抢救无效。

3、用生命求解脱

常听到身边的小孩嘴里念叨着“活着真没意思”、“不如死了算了”之类的丧气话,虽然这也许只是一时的牢骚,但从一个稚嫩的儿童嘴里吐出来,却是多么令人揪心和担心啊!可见,小学生漠视生命、不热爱生活、不接纳自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兰州晨报》曾报道一个10岁学生因被怀疑盗窃粉笔笤帚,喝农药自杀;前不久,《重庆时报》又报道了12岁的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玩火,不慎烧毁邻居房屋,因害怕遭受惩罚而服毒自杀„„

二、刨根究底探原因

面对这样的人生悲剧,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及广大家长都不能不反思: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原本天真烂漫的孩子变得冷漠无情,让灿烂如花的生命随风而逝?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社会的思想道德势必会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当今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交际面越来越窄,对宽容、互助、怜悯、关爱、自省等越来越漠视。影视、网络等媒体中的畸形鸦片,又像沙尘暴一样,侵蚀着学生的纯洁心灵,从而使学生对生命产生了令人费解的行为。

2、学校教育体制的弊端

由于教育体制的弊端,应试教育依然畅通无阻。小学生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校很少开展活动,缺乏对学生进行责任心、爱、生命等的教育;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科学或严重失当,以罚代教、侮辱人格、变相体罚等导致学生对生命产生悲观情绪;有些学生因学习成绩达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要求而遭到谴责打骂,于是愤而自杀。

3、家庭管理方法的不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家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冷漠,家人间的交往越来越来疏远,儿童的情感世界缺少爱的滋养,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再加上多数家长不自觉地重智轻德,不注意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同情心、责任感等美德,导致孩子逐渐形成以自己为

中心的意识,只懂索取,不懂付出。此外,父母关系不好、家长的暴力行为等,也是孩子走上生命极端的一个因素。

三、多管齐下找对策

(一)深挖教材,渗透生命意识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伴随着课改,小学教材里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这些思想内容正是生命教育的基本要素。加强尊重生命的教育

世间万物都有生命,但生命的历程都很短暂。要让学生知道个体生命充满特色,而正是这些鲜明的特色,才造就了世界的纷繁复杂、多姿多彩。如,自然学科中的《花的构造》、《蚂蚁》、《蜗牛》等,围绕生命的产生、成长、消亡的过程,给学生介绍了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教师在讲授这些科学知识的同时,可以趁热打铁地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动植物也是生命个体,我们应该尊重、保护它们。品德与生活教材里的《花草树木点头笑》、《我和动物交朋友》,语文教材里的《金色的脚印》、《朱鹗飞回来了》等,都是关于保护动植物的故事,反映了主人公心地善良的品质。教师可以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深挖文本内涵,从认识生命的本质入手,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由物及人,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强情感教育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想让学生对生命充满敬畏、珍惜,就要唤起学生对生活环境的热爱。在各科教材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情感教育素材,如:音乐学科中的《在祖国的怀抱里》、《我爱家乡,我爱祖国》,在美妙的歌境中向学生进行了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教育;语文学科中的《她是我的朋友》、《掌声》,培养了学生理解、尊重、关心、帮助他人的道德情感;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来自社会的爱》,让学生在感受幸福的同时,学会对生命的欣赏、热爱,从而感激生命、感激父母,感激社会。这样,孩子们才能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美好和魅力。

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紧扣课文内容,深挖课文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如,《一夜的工作》,向学生进行革命前辈廉洁奉公、忘我工作的教育;《丰碑》一文,向学生进行了一心为公,舍己救人的教育;《灯光》一课,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认识到新生活来之不易„„只有让这些深刻的文本内涵流进学生的心田,才能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理想,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社会与自我实现,进一步懂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张扬生命。

4、培养正确的挫折观

喜怒哀乐本为人之常情,酸甜苦辣原是生命本色。但是,小学生由于年纪小,情感脆弱,在遭遇挫折、压力、矛盾时常常不能独立面对,或是逃避,或因生理失衡而寻求不当的手段来解决。因而,教师应该利用教材中的典型范例,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正视压力,正视挫折,知难而进。如语文教材里的《向命运挑战》一课,作者讲述了21岁就患上绝症的霍金,在生活中、学习中,勇敢地与病魔做斗争,成为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赞颂了霍金敢于向命运挑战、不怕失败、不怕困难的精神。教学时,教师除了用霍金的事例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外,还可以结合张海迪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正确认识生活,培养笑傲困难笑傲人生的乐观态度和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意志力。这样,就会减少学生动辄轻生的可能了。

(二)启发智慧,营造生命课堂

教育的真义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领悟生命的真谛,追求生命的意义。打造生命课堂,激发生命活力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要求。

1、更新管理理念

近年来,学校实行的末位淘汰制、教师聘任制、待岗制等竞争性的评价制度给教师带来了持续不断的紧张感,使教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压力又被转嫁给了学生,导致教师对学

生做出一些难以意料的行为来。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学校管理者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和生命意识,摒弃狭隘的功利主义管理观,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良性发展为管理的最高目的。改变以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评价教师的一元评价机制,广纳善言,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教师和学生参与管理,力争做到管理的民主化、平等化、自觉化,使学校成为师生的另一个家园,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平台。

2、转变教育观念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歧视里有瓦特,你的讥讽里有爱因斯坦。”可见,教师角色之一即教师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及人格的完善。因此,我认为实施生命教育,首先必须对教师进行生命教育,让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方式。从已经产生的小学生的生命问题来看,不少是由教师反生命的教育方式所导致,如教师的体罚和变相体罚;从罚站到罚蹲;从打手板到扇耳光,教师的病理性语言的讽刺挖苦,如老师一句“你真笨,怎么教都不会”、“这个同学的智商有问题”等,都会给孩子带来无尽的精神压力和精神虐待;而这些虐待仅仅是因为学生学习不好而造成的,这种不尊重生命、不尊重人权的反生命的教育,轻则造成学生沉重的心理问题,重则导致学生的轻生。所以,进行生命教育,首先应从尊重生命开始。因为学生是生命,所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怀学生、赏识学生,创造一个师生之间民主平等、温磬和谐和充满生命活力的成长环境就是生命教育,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切,那么就是不教而教了。

3、改善教学方式

生命不仅仅是一个活的个体,生命的价值更在于他是一种活力的存在,是一个有尊严的个性的存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扪心自问:在自己的课堂上,给学生以尊严了吗?给学生以活力施展的空间了吗?给学生个性张扬的机会了吗?叶澜教授曾告诉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此,教师应该强化爱生意识,尊重学生人格,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

方法,切实履行“减负”要求,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从而减少乃至杜绝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有效地防范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

(三)社会架桥,探索生命意义

生命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认知过程,不是靠一时的感情冲动和言语说教能完成的。儿童的情感容易被激发起来,但也容易回落。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全力配合,形成一个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氛围,共同担负起对学生生命教育的责任。

生命教育同社会现象相结合。

随着物质发展,社会中的许多现象都在迫使我们对生命进行思考,如让我们看到异端分子对生命的无情蔑视和践踏;非典、矿难、海啸让我们看到生命的脆弱和活着的幸福。诸如此类的社会现象,是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最生动、最真实的材料。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活生生的社会现象的讲述和分析,增强孩子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之情。

生命教育同实践活动相结合。

生命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传的特殊教育,以具体的行为或举动教育人,才能真正影响人,感化人,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因此,生命教育必须注重实践活动的作用。如:请交通管理员给我们作报告,讲讲交通事故对生命的无情吞噬;请消防员讲讲水火对生命的残酷毁灭;组织学生参观婴儿室、手术室等,了解生命的起源,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理解生命的尊严,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正确的生命意识。

此外,实践活动还是引导学生探索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一方沃土。如运动会,可以激发学生拼搏奋进的精神;文艺晚会可以让学生发挥才能,展现生命的活力;春游可以让学生感受万物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气息,感受世界的朝气和希望„„在活动中,学生磨炼了意志、增强了信心、发现了自我、开发了自我,生命之花更加绚丽多彩。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生命教育

小学三年级生命教育(下)第一课 教学目标、通过课前、课中的生活体验,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养育和教导,对于我们的成长,父母倾注了无私的关爱。、感谢父母,培养家庭责任感,培养从生活细节中去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设计课内调查表。学生:课前调查父母一天内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发思考、老师先与大家一起来欣赏一首歌。师播放歌曲《感谢你》。2、这首歌曲中,你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个词?(感谢)、“感谢”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词,我们经常对别人说“谢谢你”。你都感谢过哪些人呢?

小结:生活中有那么多人都值得我们感谢。但是,我们却常常忘记感谢我们最应该感谢的人。你知道他们是谁吗?为我们付出最多,对我们帮助最大的是谁呢?

生说:

师板书课题:第一课《感谢我的爸爸妈妈》

二、感念亲恩,说出感谢

1、爸爸妈妈每天为我们做多少事情呀!在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做了一个小调查,请同学们把你们调查表拿出来,一起来交流一下(课件出示调查表)。

爱心大调查(幻灯出示爱心大调查)

爱心大调查(教材第二页表格)

指名汇报

(1)请你说一说一天里爸爸妈妈为你做了哪些事?

(2)同学们,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几件?仅仅是一天呀,父母就为我们做了这么多的事!你们今年多大了?从出生到现在,你跟父母一起生活了多少天?请拿起笔来算一算,好吗?生动笔计算。

师:能算清吗? 生:

师:10年来,你母为我们提供食物、衣服。学习上耐心指导,生活上的关怀并且从不要回报。他们的爱是无价的,是无法回报的,而我们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也应当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家庭责任感。、诉说“爱的故事”

(1)请同学们来看两张照片(过了一会儿)。

这里面有一个真实的故事。1999 年 10 月 3 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 名乘客中有 14 位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潘子灏)。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经过多方联系,她领养了这个小孩,并且创作了一首“天亮了”。(多媒体放映动画歌曲)让学生感悟这画面和声音中透出的强大的父母之爱。

故事二在四川大地震中,一对母子被压在了废墟中,母亲的腿被水泥板压住动不得。几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母子身边时,母亲已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而她身下的孩子却睡得那样香甜。原来,当房屋倒塌的那一瞬间,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七个月大的孩子,怕孩子饿渴,母亲咬破了自己的食指,放进婴儿的嘴里,让他允吸自己的鲜血。母亲用自己的血液维系了孩子的生命,这就是血浓于水的母爱。

过渡语:我们没有遇到那样的险情,也许感受不到父母为了儿女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但其实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到的关怀是最平凡而伟大的爱。让我们来听一听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吧。

(2)听故事感受父母的受。(课本一页《雨中情》)(3)生态体验活动

请同学们闭上双眼,打开记忆的相册,让我们回忆这样的幕幕: 师:同学们,还记得吗?雨中爸爸妈妈手中的那把花雨伞,帮我们遮风避雨,却淋湿了自己。

还记得吗,当你生病时,父母守在你的床边,给你喂药,彻夜不眠。还记得吗,当你委屈时,你会投进爸爸妈妈的怀里倾述,让父母为你擦去委屈的泪水。

还记得吗,当你有困难时,总是爸爸妈妈想办法为你解决„„ 还记得吗„„

提问:能说说让你感动的父爱母爱的故事吗?

学生讲述故事、听了你们的故事,我感受到,你们的父母虽然平凡,却很伟大。他们日夜为我们操劳奔波,为我们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有了父母的爱,我们才得以健康成长,有了父母的爱,我们才有灿烂的笑容。、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出示(谢谢你们,我的爸爸、妈妈。)5、阅读“智慧树”,进一步感悟父母对我们的爱。

三、亲情比拼,感受差距、师:父母对我们情深似海,我们对父母的爱又有几分呢?我们来一次亲情大比拼。

课件出示:拷问心灵,爱你知多少

2、训练

四、感恩化作行动

反思:只要我们多关心一点爸爸妈妈,多为爸爸妈妈做点事,就能让我们生活变得更美好。让我们心怀父母的感激。齐读良言板结束本课。

第三篇:小学生命教育校本教案

生命教育校本教案

1、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主动了解世界上的各种生命,从而感受到生命为世界带来的生机、活力,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可曾想象,世界如果没有了生命,会是什么样?(同学们尽情想象后回答。)同学们想象力非常丰富,虽然回答各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的地球将变得非常的死寂与可怕。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据科学家研究,在地球上生存着3000万~5000万生命,人类只是这众多生命中的一种。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生命,认识生命。

二、探究生命

1、为了解多彩的生命,让我们先从熟悉的校园环境开始。同学们知道在我们的校园内,都有哪些生命吗?(同学回答)成立合作探究小组:专门对我们校园里的生命进行了收集整理。20分钟后,展示大家观察记录的资料。

教师小结:看来,咱们校园里的生命还真不少。要是走进广袤的大自然,那生命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2、播放《动物世界》,感受生命之精彩。然后请同学们展开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关爱其他的生命,与他们和谐相处呢?请举例说明(正反例均可)。

从同学们举的例子来看,各种生命之间息息相关,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生态系统,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如果随意毁灭某种生命,就会使这个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会受到破坏,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因此,生命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我们一定要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

3、学生讲故事,体会生命需要关爱。

同学们,你能给大家讲一个人类与其他生命相互关爱的故事吗?(学生讲故事。)同学们讲得非常好,老师也给大家讲个故事,好吗?(播放一位教师救助猛禽小红隼的录像。)同学们,同样是救助,动物救人与人救助动物有什么不同?(同学回答。)动物救人是一种本能,而人救助动物是人在认识到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只有认识到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为了人类长远的利益必须关爱生命、保护环境,才能做到这一点。为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我们有责任关爱生命,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三、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既了解了生命的丰富性,又认识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更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了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了我们的地球,我们应该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悦纳生命,珍爱生命。

2、生命的独特性

教学目标 :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任何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是具有智慧与思维的生命,激发学生内心对生命独特性的敬仰之情,并由衷的热爱与珍惜丰富多样的生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热爱各种生命,思考和设计自己独特的生命之路。教学准备:

1、学生4人为一组,采集植物的相同叶子标本;收集本组同学的大拇指的指纹。

2、了解自己和相互了解同学的个性、品质、习惯、兴趣爱好、特长优点等等。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指纹产品广泛运用的可靠性、可行性和可信性。提出问题:同学们家里有没有用指纹锁?这里学生有两种情况:一是有,老师就要问:难道你不担心小偷也按一下指纹锁进去吗?二是没有,老师就要问:如果你家装了这种锁你担不担心小偷也按一下指纹锁进去?绝大多数学生回答不担心。老师进而追问:难道指纹真有这么神奇吗?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这一主题。

二、观察与探究

1、首先让学生分4人一组收集指纹,运用各种手段观察探究指纹的情况;要学生用准备的印泥、白纸收集;并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形形色色的指纹。然后让学生来说说各组观察到的情况:指纹的大小、形状;螺纹的形状、螺纹的疏密、螺纹的弯曲度等等方面的差异。

最后让学生在深入探究以上两个活动的基础上就观察与分析的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总结出:“世界上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小结:各种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差异,每种生命的存在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有自己的独特性;动物有动物的独特性;微生物有其独特性┄┄。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异常精彩。

2、人类与其它生命体相比,具有哪些独特之处?人类独特的本领表现在哪些地方?(学生讨论发言)

3、人类与其它生命体相比具有独特之处。那么,人与人之间有没有差异呢?游戏“克隆老师的粉笔字” 老师在黑板上随便写一个字,然后请学生上来模仿老师的这个字。通过克隆,学生感受到每个人所写的字都具有自己的风格,尽管极力去模仿他人,但依然带有自己的特性。

字如其人,人如其面,各不相同,那么除了字写的不一样外,人与人之间还有哪些不同?(性格,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等内在方面也具有很多的不同。)

3、体验与成长: 不同的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品质,就会有不同的人生之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也不同。就像大家从出生到现在,每个人走过的道路是不同的,对不对?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今后与众不同的成长道路?请根据你的特点、个性、兴趣、爱好、特长、成长环境等等为自己设计一棵未来的生命之树。教师给每个同学发一张红色空白卡片,让学生把内容写在上面。

三、教师送上真诚的祝福:祝愿所有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尽情地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和能力,开拓美好的未来,实现美好的理想。

3、让生命之花绽放

教学目标:

1、懂得生命的珍贵,知道一些常用的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方法,知道常用的一些应急电话。

2、学会判断紧急情况的能力;提高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

3、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永不放弃生的希望,锻造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教学过程:

1、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存在给哪些人带来怎样的快乐和幸福(可让同学们在课前采访一些相关人士。如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也可说说哪些人为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同时说一件你给他人、社会带来益处的事或他人给你帮助的事。通过多种角度的回顾,帮助学生做个有心人,学会感受幸福,认识到每个人(包括自己)都在为幸福的生活增色。

2、延伸生命的价值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榜样或身边的人身上学习他们怎样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的。最后通过思考写出自己的生命箴言,与同学交流,解释其含义,感悟“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交流课前各自收集的—位名人、一位平凡者如何生活、工作的,思考他们为社会做出的贡杜.感受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生命存在就值得肯定与尊重,若能尽自己所能努力为他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这样的生命更有价值,更值得敬重。

教师讲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的故事。

3、保护自己的生命。师:在生活中,我们时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和伤害,学会保护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课堂练习: 1.[填一填] 急救电话是()报警电话是()火警电话是()。2.[选一选] 如果你单身在家,遇到陌生人来敲门,你的正确做法是(ABD)A.不开门 B.打电话给父母 C.有礼貌地请他进门 D.告诉他父母马上就回家 3.如果你打开家门时,发现家中煤气轻微泄漏,你的正确做法是立即(AD)A开窗通风 B.开灯检查 C点燃煤气灶 D关闭煤气开关 4.你知道打火警电话时应该说些什么吗?(1)火灾的地点。(2)着火的对象、类型和范围。(3)自己的姓名、单位和电话号码等。

第四篇: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主题班会记录

班会名称:珍惜生命 健康成长

时间:2010年11月15日9:35——11:35

地点:13教D426

参会人:机械10804班全体同学

主持人:易文君(班团支部书记)

记录人:肖齐(班宣传委员)

照相:姚友宾

布置黑板:朱杰

班会目的:让同学们明白生命的可贵,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的成长,同时提高

同学们的处理危急的能力

班会流程:

一. 聆听《命运交响曲》,感悟生命;

二. 主持人介绍贝多芬,引入班会主题;

三. 情景表演:演示各种突发事件时的急救和逃生方法,同时同学们点评并提

出改进方法;

四. 知识问答;

五. 班长总结逃生方法;

六. 全体起立大声说出班会名称;

七. 班会结束;

具体内容:

主持人:同学们刚听完了命运交响曲,不知道是否听出了作曲者反抗命运的呐喊,命运交响曲是由贝多芬谱写的,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哲理性很强的作品。可能同学们都知道了他的事迹,他是听不见又看不见的,但却始终顽强不屈,不曾向命运低头,这种生命意志,真的很令人感动!同时也值得我们学习!而在面对危急时,我们除了学习贝多芬的生命意志时,还要学会一些正确的处理方法。下面就由我们来做一下情景演示,(李向东上前演示)

主持人:谢谢李向东同学的演示,不知看过李向东的演示后,同学们觉得他的做

法对吗?有什么地方做的不错,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大家讨论一下(台下一阵讨论的声音)

主持人:大家经过讨论,不知谁能给总结一下。

(台下一致推举张磊给总结)

主持人:好,就让张磊给点评一下。(掌声)

张磊:李向东将衣服或者毛巾打湿,捂着鼻子和嘴的做法是对的,因为火灾会生

成毒气,要防止吸入身体里。但是他应该将身体放低一点,弯着腰走,因为毒气密度比空气低,它们都在上空,所以你身体越低吸入毒气就越少。(掌声)

主持人:谢谢张磊的点评,那我们进入下一个情景:当地震时你在房间,你基本

跑不下去了,此时你会躲在哪?谁来?

(鄢阿敏直接站起来了,说:“我来”,台下大笑并加上掌声)

主持人:好,就让鄢阿敏给我们演示一下。(掌声)

主持人:鄢阿敏给我们表演完了,那个同学能像他一样主动站出来。

(黄攀站起来了)

主持人:好,让黄攀同学点评一下。

黄攀:阿敏躲到墙角是对的,因为墙角是最结固的地方,假如你躲在床下或者桌

下,那些都不结实,还是会倒着压着你。但躲在墙角,我认为他还应该拿一样东西放在头上,防止被小石块砸着了。(掌声)

主持人:好,谢谢黄攀点评。不知还有没有同学要补充一下。

(台下同学摇头)

主持人:看来黄攀同学总结的比较完全啊!那我们就进入下个情景:当同学触电

后,但开关还比较远,你该怎么办呢?

(台下同学大部分都举起手来)

主持人:好,就让彭天勇和王莉给大家演示。

主持人:那就让周小卫点评。

周小卫:触电后我们应该用绝缘的物体让触电人和电线分离。然后假如触电人昏

迷了,要给他做个人工呼吸。(掌声0

主持人:很好了,那我们平时打球的话会伤着脚,抽筋后怎么办?

黄攀:假如我们脚伤了,那第一时间就用冰敷着,睡一晚后再用热水泡。因为刚

开始时脚要阻止它血液循环,让其淤血少点,而后用热水是为了让其散掉淤血。

张磊:假如是抽筋的话,就要让其腿伸直。

主持人:恩,情景演示基本完毕。那就进入知识问答。

1.火灾发生时应马上(A)

A.沿消防通道朝楼下跑 B.乘电梯逃走 C.跳下楼

2.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的信号是(B)

A.红灯亮 B.绿灯亮 C.绿灯闪烁

3.被困在电梯中应(C)

A.将门扒开脱险 B.从电梯顶部脱险 C.电话求救或高声呼叫

4.属于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是(C)

A.穿越隔离带 B.在车行道上滑滑板 C.在机动车前排乘坐系安全带

5、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什么材料(易燃,可燃材料)

6、电器线路破旧应该怎么样?(及时修理更换)

7、电路保险丝烧断,用铜钱代替对吗?(不对)

8、发现火灾怎么办?(赶快拨打119)

9、携带易燃物品乘公共汽车?(错)

10、外出野炊,怎样做才能离开?(扑灭明火)

11、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关阀,开窗,将病人依到室外)

12、小孩外出游泳时,要不要大人带(要)

13、万一身上着火了,该怎么办?

(就地打滚或用厚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14、跳高跳远时,在什么地方最安全?(沙坑里)

15、假如发了洪水,该往什么地方逃(高处)

16、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疏散道畅通(对)

17、消防栓竖在路边碍脚,埋在底下行吗?(不行)

18、火灾袭来时,应该怎么样做?(迅速疏散,逃生)

19、乘坐汽车时,手和头能往外伸吗?(不能)

主持人:欢迎班长总结。

班长张朋程:我总结四个原则:

1.保持镇静,趋利弊害;

2.学会自救,保护自己;

3.想方设法不断求救;

4.记住四个电话:119、120、110、122;

最后人生因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而不同,所以当自己生命受到威胁时,绝不放弃,当自己的生命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向贝多芬那样勇敢。当别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我们应量力的伸出援助之手。

第五篇: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教育目的实现的保障

字数:3240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4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生命教育珍视生命本体的存在价值,强调对生命神圣性的追求和对生命家园的构建,注重生命审美境界的引导,提高生命质量。本文通过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研究和对我国现行教育结构中普遍存在生命教育不足这一现象的剖析,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并对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索,以期通过生命教育的实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生命教育;教育目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07-0004-03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所以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培养孩子们懂得应该怎样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自己的生活充满力量和智慧,同时为别人的生活创造快乐。教育应该使学生不仅学会“以何为生”的本领,还要懂得“为何而生”的内涵,真正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开展了生命教育,而我国的生命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生命教育”的概念尚没有达成定论。很多理论学者分别就此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钱巨波认为生命教育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要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二是要按照人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实施教育;三是其终级目标是培养人热爱人生,珍视生命,塑造健全的人格,充分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和人生智慧,为受教育者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奠定基础。”这种观点强调生命教育要根据人的生命本质及发展规律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制订教育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智慧的一代新人。

王学风博士则认为:“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讲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对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程红艳指出:“所谓生命教育,旨在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全面恢复人类生命的本性,采用理想的教育方式推动人的发展,提升人类生命的本性,使教育成为生命本质觉醒和显现的过程,成为个人向‘人类’世界和自我不断开放的过程,从而改变教育的工具化和教育目标片面化的现象。”张云飞则认为:“所谓生命教育,是指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

叶澜教授说:“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换句话说,在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方面,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因而生命教育构成了教育的基础。”刘济良在其《生命教育论》中也提到:“生命教育就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性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他更强调的是生命的个体性、完整性、过程性和人文性。

总体来看,以上观点都强调生命教育要在个体生命自然、生理的基础上,遵循生命的规律和原则,引导生命走向完善,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生命教育不能从一般意义上去抽象地理解,而应当强调教育中所存在和被忽视的方面。因此,简而言之,生命教育就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它应当更加强调生命的个体性、完整性、过程性和人文性,主要是帮助人们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探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提升生命的质量。其主要内容就是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当代青少年生命教育现状分析

有调查指出,自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第一大因素。据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的数字显示:在中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在15~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

据《光明日报》及《中国教育报》在十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每年至少有1.6万青少年死于非命,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级。意外伤害、自杀等非正常死亡已成为危及青少年生命的首要原因。另外,近年来,关于青少年学生的暴力事件屡屡见诸报端,而且施暴年龄层越来越低,手段越来越残忍。基于如此严峻的现状,生命教育在我国应该得到特别的关注,应该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与我们的基础教育在这方面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技术理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在技术理性的支配下,教育培养的主要是人的能力,而非完整的人的精神世界。为了造就现代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大量的标准化人才,受教育者被成批地投入“教育工厂”的流程内加以批量生产,结果,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都被“加工”成为统一规格的“标准件”。生命本身具有原生性、本体性、不可替代的价值,所以,敬畏生命应当是人最基本的追求,这应是教育的根本归宿,也是“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的本质。但是对效率、实用和功利的片面追逐,使学校教育迷失了自我,遮蔽和忘却了自身的本真追求。因此,学校教育应关注人的生命,倾听来自生命的声音。

国外的生命教育最早出现在美国,到20世纪70年代后陆续引起其他发达国家的关注,有死亡教育、寒冷教育、孤独教育等形式,其目的是通过教育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此后,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也逐步开始重视这一领域,将生命教育思想融入中小学的教学之中。在我国内地,上海市率先踏入生命教育领域,于2005年正式公布《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生命教育”这一理念走进了我们的校园,但目前其发展还不甚乐观。

三、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

人的生命,崇高而伟大,生命之花,绚丽而多姿。引领学生探究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基本追求;关注学生的生命律动,丰润学生的生命历程,以生命的思考彰显生命的意义,以生命的博爱点燃生命的烈焰,以生命的情怀歌吟生命的壮歌,为书写出一篇篇充满生气的生命华章而不懈探索,是每一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美好

生命是很神奇的。事实上当我们真正用心去关注生命的时候,会为生命的神奇而感到无比的震撼。正是由于无数充满个性的生命的存在,这个世界才富有生机,才显得色彩斑斓。生命教育要让青少年深刻地认识到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生命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对人类具有怎样的意义。人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活得精彩。要让青少年懂得,我们每一天都在支出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们热爱生命,就应该使自己的每一天充实而有意义,努力提高生命的质量,尽可能多地创造生命的价值,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教育的本质就是让青少年看到生命的光明,为他们建立一个心灵的家园。赋予他们勇敢承受压力,坦然面对挫折,自信乃至自豪地创造自己生活的信念与能力,而不是让学习的压力消磨掉他们人生的信念和勇气。体验生命的美好,还要让我们的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生命之美的眼睛和一颗感受生命之美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地体悟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和人性之美。

(二)用理想构建精神力量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不仅活着,而且还追求有意义地活着。正如德国哲学家赫舍尔所说:“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存在,它总牵涉到意义。”应试教育使许多孩子具有良好的智能、优秀的成绩,却缺失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包括人的心理、智慧、情感、能力、意志、理想与信念等,它在个人面对人生中一系列重大问题时,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特有的价值。这种精神力量给人以迎接挑战的勇气、面对挫折的自信、克服困难的毅力、战胜危机的意志和调适心理的能力。

生命需要动力,理想与信念是一个人一生动力的来源以及人生意义的基础,没有动力,生命就容易倦怠。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生活中的折磨与苦难。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与失败,教育者要用热情和关爱去温暖他们受挫的心灵,做他们的朋友和知己,用理想的力量引导他们从自卑、消沉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引导他们正视压力和困难,勇敢地面对人生,接受挑战,超越自我。

(三)用激情激扬生命

生命蕴含着无限的激情、无法抑制的冲动与活力,面对一个个充满朝气的活生生的生命,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是用自己的生命激情去激励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懂得用生命激情激励、引导学生的教师,具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会让学生感受到真诚的力量,从而对生活充满自信。懂得用生命激情激励、引导学生的教师,总是让学生相信:生命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兴奋或沉闷、群居或独处,我们都可以让它发出光芒。激扬生命,让生命之花更加缤纷烂漫。

(四)学会面对挫折与死亡

五·一二大地震所带来的伤害无疑是致命的。它不仅仅使我们失去了无数的同胞,还带给活着的人阴霾。很多人无法走出阴影,在这种背景下,生命教育显得如此重要。生命教育不只是教会青少年欣赏生命的美好,还要让他们学会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必然和偶然,学会面对生命的无常。我们要对学生们进行挫折教育,引导他们体会生命的逆境状态所蕴含的积极意义,正视生命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科学认识生命历程的丰富多彩,正确对待挫折失意和成功辉煌,学会面对鲜花与荣誉,更要学会面对怀疑与冷落。

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讳言死亡,认为死亡是不吉利的事情。而西方一些国家的学校常常会让学生思考:如果生命只有三天,你怎么安排,最想做什么?如果给自己写墓志铭,你会怎么写?这被称为死亡教育,使人们能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死亡。通过加强死亡教育,首先可以让学生们了解生命的宝贵,从而珍视生命,享受生活,减少自残、自杀或相互残杀等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其次,当生命回天乏力时,了解了人生的要义,他们就可以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也能减轻家人失去亲人的痛苦。

四、结语

生命教育的价值和理念自诞生之日起就迅速被理解和接受,但是生命教育在我国学校的落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生命教育能否得到落实,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开展生命教育,教师自己必须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崇敬生命、热爱生命,关注自我的幸福体验,关注自我的生命质量,关注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教师能够用丰富的生命实践去锻炼学生,尊重、正视每一个生命,让学生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带给学生更多的感动和更多温暖的关怀,让学生形成一个积极的、光明的内心世界。这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我国的教育工作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真诚地希望我们的生命教育之花开得更美。

参考文献:

[1]钱巨波.生命教育论纲[J].江苏教育研究,1999(4).[2]王学风.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J].教育评论,2001(6).[3]程红艳.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4]张云飞.呼唤生命教育[J].社会,2003(3).[5]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J].山西教育,2004(6).[6]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9).[7]吴庶深,黄丽花.生命教育概论——实用的教学方案[M].台北:学富文化事业出版社,2001.[8]【美】赫舍尔.人是谁[M].隗仁莲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9]何玉梅,许凤云.中小学生命教育实施策略刍议[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10]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05.[11]邓鹏宇,吴清旸.我国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J].中学校长,2008(5).[12]庄亚楠.关于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9(2).[13]程红艳.寻找生命教育的原基点——生命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2002(4).[14]陈建翔,王松涛.新教育:为学习服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58.[15]冯建军.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及设计.理论探究,2004(3).[16]唐炜.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省思与重构[J].社会科学研究,2009(3).[17]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5).[18]李政涛.追寻“生命·实践”的教育智慧—叶澜“新基础教育” [J].中小学管理,2004(4).(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桂林,541004)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浅谈小学生命教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