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让理想之树枝繁叶茂
编辑:风吟鸟唱 识别码:18-574222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12 21:36: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让理想之树枝繁叶茂

让理想之树枝繁叶茂

黄琴2014级11班女

如果骄傲没被实现大海冷冷拍下,有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如果梦想不曾堕落悬崖勒马千钧一发,有怎么会晓得执着的人拥有隐形翅膀„„熟悉的旋律有回响子耳畔。一首《最初的梦想》唱出了无数青年的新生,历史的脚步从远古蔓延到将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志士以永不垂朽的辉煌如星般闪耀在历史的天空,让世人啧啧称叹。他们之所以有今朝的荣耀,是因为坚守着昨日的理想。他们将理想的种子播种下去,以坚定的信念为土壤,一锲而不舍为阳光,一勇往直前为水分,再辅以自信,坚强,无私无畏的肥料,是理想萌芽,生长,抽枝,长叶,开花到最后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供后人品尝„„

从毛主席的七个字“向雷锋同志”开始,雷锋成了全国家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精神成了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时代精神,成了一个时代的坐标。这一切引起了人们长久的思索——是什么让雷锋成长,支撑他的生命?后来的了解告诉我们答案:是理想。“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类最伟大的理想——为共产主义而斗争”雷锋短暂的经历了二十几年的生命历程,做过许多工作,他在任何岗位上都以不变的中心相对。他做了点点滴滴的好事,从不留下姓名,它的事迹,平凡到很不起眼,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在人们心中闪烁着永恒的光芒。雷锋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代价,在理想之树上结出了累累硕果

理想离我们很远很远,我们并不能触碰到他;理想又离我们很近很近,因为我们心中常常有它,我们的生命离不开他。人生看似漫长,却一晃而过;如梦的岁月里,就让我们用心呵护着理想之树,让它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吧。

第二篇:班会方案:让“感恩”之树枝繁叶茂感恩主题班会

内容来自冀教网 http://www.teniu.cc

成功学家安东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激之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如果你接受别人的恩惠,不管是礼物、忠告或帮忙,而你也应该抽出时间,向对方表达谢意。于是,让学生在承蒙周围的人关爱与帮助时说一声“谢谢”,意义就显得相当重要。因为,只有让学生对社会对环境及周围的人心存感激,他才能幸福愉快,才能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才能在遇到困难时得到更多的帮助,从而走出大写的人生之路。——题记 【现场】

家长喜落泪 教师赋深情

5月25日上午,石岐杨仙逸小学会议室里,20多位班主任齐刷刷地坐在那儿。感恩教育座谈会正在这里召开。当该校校长罗坚红的“开场白”话音刚落,四(2)班班主任李铎辉老师便“抢”先发言,他说,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花钱节俭的多了,为家庭分忧的多了,关心父母的多了,抱怨父母的少了,三年级的何碧云老师不等李老师说完,激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开展感恩教育是给学生送上一顿丰盛的精神营养大餐。它让我们的学生变得懂事,学会珍惜,现在学生们都体会到老师辛勤工作是为了自己,所以怀着感恩的心专心学,认真听,成绩有了明显进步。这时,一年级的黄梅英老师又马上接过话题:开展感恩教育,教会孩子做人。现在我一年级的学生年纪虽小,但很懂得关心老师。你站久了,他会悄悄给你搬张椅子,你给他分早餐,他会甜甜地说声谢谢。真让你感到从教为师的快乐。紧接着,各班班主任纷纷发言,或按起草的提纲洋洋细说,或按打好的腹稿侃侃而谈。二(3)班班主任吴笑欢老师在第二个发言后,仍然意犹未尽,待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发了言后,又谈了自己的看法。

那天,该校老师争相发言的热烈情景,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月30、31日下午,杨仙逸小学校园内一到六年级各班都以“感恩”为主题,组织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中队主题会,以这种特别的形式让老师家长陪着孩子共庆“六一”儿童节,在主题会上,有的学生深情回忆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父母、老师、还有他人给自己的帮助;有的学生高唱《念亲恩》、《妈妈的吻》、《感恩的心》等爱的歌曲;有的学生以自己的特长,或跳舞,或唱歌,或弹琴,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有的学生通过表演小品、快板、诗朗诵等节目来表白自己的感恩之心;有的学生给父母、老师送花、爱心卡、亲手制作的项链;还有的学生当场给父母捶背揉肩,和父母一起玩摸手游戏等。情到深处,不少学生拥抱着父母、老师、同学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现场的一千六百多学生,再加一千多家长无不被人性中“感恩”这一美好的情感深深打动着。学生在回忆述说自己得到的师爱、父爱、母爱、朋友之爱时,因为激动而热泪盈眶,现场的家长有的因为听到自己少不更事的孩子今天当众对自己表达的感激之情而激动得泪水盈眶;有的家长因为看到自己孩子用歌、用舞去感激一切,表现得幸福愉快而激动得双眼通红;有的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当场亲昵地给自己捶背揉肩,感受到孩子对自己的关怀而幸福得失声哭出来。泪流着,但大家的心却快乐着,纷纷感谢学校老师既教会了孩子知识,还教会了孩子做人,说孩子现在懂事多了,知道体贴父母了。有的家长还说,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使自己和孩子之间本来日渐紧张的母子关系变得和谐起来。那天,该校学生、家长的真情流露,记者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感言】

“感恩”从点滴小事做起

该校校长罗坚红认为,当前,普遍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再加上“再穷不能穷孩子”的传统教育观念,致使孩子不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有的孩子更不体谅父母的艰辛,哪怕父母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学,也被孩子认为理所当然。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们的孩子却根本没有感恩意识,这就丧失了做人的最起码道德。

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学校教育的漏洞,反映出我们的德育工作的欠缺和不足。因此我校把“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新主题,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始,学会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给我们生命,感激父母养育了我们;学会感激老师,感激老师为我们导航,感激老师培育我们。从感激父母老师开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再引导学会感激他人,感激社会,感激一切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随着感恩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生认识到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得到的帮助太多了,需要感激的人和事也太多了,纷纷表示现在要努力学习,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报答父母的恩德,报答老师的培育,报答所有关心自己的人,将来要积极为他人做好事,为社会做贡献。由此,学生的思想境界开阔了,道德素养提升了,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态度更端正了,学习劲头更大了。#p#副标题#e#

我们相信,通过感恩教育,这些学会感激、经常心怀感激的莘莘学子,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迈出的脚步将会更加坚实。【观点】

燃亮孩子“感恩”之火

梁凤英(教师)——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将会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他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他们总认为许多事情都是理所当然应该拥有的,包括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老师呕心沥血的教导、旁人义不容辞的帮助„„自从开展感恩教育以来,我们除了在学校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外,还通过家访、电访、开家长会 等形式,让家长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还记得有一位家长告诉我,当一向内向、从来都不懂得主动关心别人的孩子把自己的零用钱积攒下来,然后为她买了一双凉鞋,说这是送给她的母亲节礼物时,脸上所流露出来的喜悦之情。她说:“原来,能得到孩子的关心与体谅,比他考试取得好成绩还更值得欣慰!”

尚进(教师)——

“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怎样让孩子们过一个快乐、有意义、别开生面的节日?感恩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在人们习惯于索取,不屑于付出的时代,孩子们的心灵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这次主题会的开展,是对学生内心深处的洗涤。你看,娇宠的琳琳,在不经意的观察中,体会到母爱似海、父爱如山;捣蛋的小立,在三言两语中,感觉到师爱如灯;孤独的铭铭,在伙伴一次次热烈的召唤中,体验到友谊的缕缕春风。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宝怡在讲父母的故事时,动情之处她眼含泪花;敏玲爸爸说她小时候的事时,和敏玲会心一笑;而当孩子们为我佩戴他们亲手做的由99颗幸运星编成的项链时,我早已热泪盈眶„„一个人的一生,需要太多太多的支撑。心存感激,才能深入体会,才会加倍珍惜。近如父母、亲人、朋友、同事和学校、单位,远到家乡、社会和祖国,无不伴随我们的成长过程。

李铎辉(教师)——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争做一个成功的人。”我校感恩教育进行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各班围绕感恩教育,相继召开了28场主题班会,办了28期板报,收集了70篇稿件,组织了“感恩”征文竞赛活动,使我校感恩教育在体验、感情、内化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把“爱的誓言”装扮得十分精美,贴在了家中最醒目的地方,时刻督促自己做一个父母的好孩子。同时,同学们还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精心制作了一张张感恩卡,分别送给老师和妈妈„„上面写着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亲爱的妈妈,您为我撑起一片蓝天,让我健康成长,我要大声向您说:妈妈,我爱您;亲爱的奶奶,以前都是您照顾我,现在,我也会像您照顾我一样来照顾您;老师是太阳,我们是小草,小草离不开太阳,我们离不开老师。

康丽(教师)——

过去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很多是条条框框,学生记住了条条框框却不知从何下手。这次我校进行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感谢他人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母亲节时做心意卡、每天回家帮做一件家务、我为妈妈洗脸梳头、记住父母的生日、得到他人帮助后说声谢谢等,通过这些小事同学们学会了感恩,每天心存感恩,生活起来也快乐,这样家庭、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也更加和谐。我们班的小杰同学是一个性格比较孤僻、不容易接受他人意见、学习被动的人,在这次主题活动中,他竟然主动跟老师提出:“老师,我也参加他们的排练,好吗?”此时,平时怕背书的他也有勇气参加小组朗诵了。这次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审美、表演能力,因此,这也是一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

邓春池(家长)——

我的孩子平时比较听话,但也难免会出现对大人言辞不敬的情形。自从学校开展感恩教育以来,孩子不但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在日常生活中还常常会以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三八妇女节时,他给妈妈献上一朵鲜花;周末主动帮家里洗碗;有时,还亲自动手,为全家人做一顿早餐。而在以前,让他倒杯开水,他会理直气壮地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两相比较,进步非常明显。教育,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结果。我们对学校的感恩教育方式表示赞赏的同时,也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周少燕(家长)——

自从学校开展感恩教育之后,我觉得孩子对感恩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记得有一次,我的孩子用天真的语言对我说:“妈妈今天给您一个惊喜。”过了一会儿,孩子给我拿来椅子并让我坐下,用手在我的肩膀上轻轻按摩,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因为孩子学会了感恩。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有一回,我因公事繁忙,而忽略了对女儿的照顾,就连星期天也没有时间和孩子谈心。直到有一天我问孩子:“女儿,我这么多天都没有好好陪你,你恨过妈妈没有?”我本以为女儿会一脸不高兴,可她却懂事地说:“怎么会呢?我还要感谢您呢,因为您工作是为了我,要不,我哪有书读!”女儿的回答使我感到十分欣慰:女儿长大了,懂得感恩了。#p#副标题#e#

赵蜀岐(家长)——

我的小孩在上五年级之前,她是一个较为懒散的人,上课开小差、不完成作业等现象常有发生。上了五年级以之后,她不但没有把这些坏习惯改掉,反而变本加厉,还学会了撒谎。在这次“感恩”中队活动中,老师选她担任主持人,大大提高了她的积极性,每天为节目排练忙上忙下,无形中对她的心灵触动很大,变化也极其显著:比以前更积极向上了;学习自觉性大大提高了;做人诚实了;积极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孩子的这些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一点是学校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培养教育,特别是这次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更是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王志玲(家长)——

最近,学校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自活动开展至今,儿子给了我很多惊喜:比如我在医院做了一个小手术,晚上吃饭时他竟破天荒帮妈妈喂汤喂饭,一副小大人模样;还有六一彩排后,老师问他是否通知妈妈来接,他果断地说,“妈妈做了手术需要休息,我还是自己坐车回去吧!”这种变化令我感动之余,更让我灵魂深处产生了一种久违的震撼„„记得一位伟人曾说过,幸福的生活就是一颗感恩的心加上少许金钱。是的,一个会感恩的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与帮助,也只有感恩,才会让一个人以负责任的态度去面对家庭、朋友、同事及社会,感恩是一个人成功的基本要素。【心声】

“感恩”原来并不遥远

梁婉华(学生)——

是什么让我们开怀,幸福地过好每一天?是什么让我们充实,感动地过好每一天?答案就是这两个字——感恩。我们作为祖国新一代的太阳,应该从小学会感恩。开学以来,学校一直坚持开展感恩教育,学校充满了爱的生机。每个星期一都开展的有关感恩的国旗下的讲话,为同学们交流感恩心得搭建了一个舞台;“六一”儿童节的主题班队会,通过各种形式,教育我们应当时时刻刻抱一颗感恩的心面对生活。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在言行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当受到同学、老师、家长或陌生人的帮助,我会献上最真诚的一句话——“谢谢!”我也时常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

叶馨(学生)——

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使我们心中长出了一棵棵感恩的常青树。现在校园里到处谈论的话题都是感恩:学校开展的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感恩,“六·一”儿童节的节日也是有关感恩的。还有许许多多的活动让学生们认识感恩的重要性。我在感恩教育下逐渐养成了一些好习惯:同学帮助我时我会说声谢谢;妈妈帮我拿东西时会感谢妈妈„„感恩让我们对小小的事情都抱着感激的态度。学会感恩后,生活变得更美好了,对于一餐饭也会有感激之情。我觉得感恩不仅使人对事情抱以客观态度,还让人越来越善良。我认为,对身边一切使自己得益的事都应抱有感恩之情,这样,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会用乐观友善的态度。让我们一起做感恩的人吧!

刘惠莹(学生)——

我以前从来不会帮助妈妈洗衣服、洗碗、洗菜等等这些家务,学校开展了感恩教育后,每个星期休息的时候,我都会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天爸爸下班回来我都会给他倒上一杯热茶,顺便为他按摩一下肩膀,让他松驰一天工作的疲劳。有空的时候,我喜欢问妈妈怀孕生我的辛苦,更知道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我觉得,一个孩子如果不懂得爸爸妈妈对自己和家庭的付出,那他就不知道什么叫感恩了,大家如果学会了感恩,我们的生活就会很美。

凌安拉(学生)——

再过四个月我就满十岁了,讲实在的,长这么大还真没觉得要去感激谁,因为我觉得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现在所有的快乐与幸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本学期自从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以来,我懂得了什么叫感恩:感恩其实就是学会如何尊重别人,学会如何感激别人。老师为我传授知识,我要感激;爸妈为我创造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我要感激;同学在我有困难时帮助我,我要感激„„我要感激所有给过我帮助的人。

魏晓莹(学生)——

以前,大家认识不到爸爸妈妈养育我们很辛苦,我们应该对父母感恩;没有认识到同学们不求回报地帮助我们,我们应该对同学感恩;没有认识到老师辛勤教育我们,我们应该对老师感恩。现在,同学们在感恩教育的熏陶下,知道了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有许许多多人为我们付出,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感谢这个世界,感谢父母、老师、同学,感谢爱着我们的亲人和朋友。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同学都在一天一天发生变化,感恩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里,我们在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

第三篇:播种理想之树

播种理想之树,点亮生命之光

高尔基曾说,当大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爬行的能力时,又给了他一根拐杖,这就是理想!理想,不仅是一个美好的名词,更是人一生奋斗努力的目标,倘若没有了这个目标,人生也会随之黯然失色。

奥运史上第一个独得三枚田径金牌的美国运动员威尔玛;鲁道夫,她辉煌的成绩足以令世人感叹,然而,谁能想到,在她儿时曾被医生诊断为终生残疾,曾有六年不会走路。年幼的威尔玛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她立志要成为最优秀的田径运动员,这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激励着她不顾别人的嘲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终于赢得了鲜花和掌声,创造了辉煌的奇迹。理想,这一盏不灭的灯趋走了威尔玛心灵的阴影,照亮了她前进的方向。人生之路不是一马平川,也不是鲜花碧草铺就,困苦挫折在所难免。但只要有理想这盏不灭的灯相伴,就能冲破迷惘,步入灿烂的里程。

人人心中有盏灯,强者经风不熄,弱者遇风即灭。这盏灯,就是理想。;理想之灯固然美好,但若想让理想之灯放出光芒,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是一生的努力。单单手执理想之灯是不够的,更需要你挥洒汗水为之奋斗。没有理想的人,就像一艘无舵的孤舟,终将被大海吞没;不肯为理想奋斗的人,就像一颗黑夜的流星,不知会陨落何方。毛主席年轻时借问大地谁主沉浮,可谓是鸿鹄之志比天高。但如果不去努力,不带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战,哪来的新中国的成立,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的革命先烈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是怎样的一种豪迈,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是什么点亮他们的生命之光?

是理想!他们抱着“愿以我血献厚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坚定信念;怀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美好希望;他们盼着“海晏河清,大同一家”的共产社会。所以他们坚持着,因为心中不灭的理想之灯。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才能实现理想。在那艰苦卓绝的环境里,理想支撑着他们,理想点亮了他们的人生,更点亮了中国的未来!

是啊,有什么比理想更能鼓舞人心?有什么比理想更能催人奋进?有什么比理想更能让人为之奋斗终身,甚至献出生命?唯有理想,才能够给我们力量;唯有理想,能够促使着我们前进;唯有理想,指引着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那么,让我们共同播种生命之树,点亮生命之光!

第四篇:做一颗枝繁叶茂的树

做一棵枝繁叶茂的树

——《我的父亲邓小平》读后感 时晴时雨的清明节,来往的人群一波又一波从校园离开,行李轮子的声音总是特别响亮,是回家的呼唤亦是出游的欢声。三天假期,留校的我说声——你好,《我的父亲邓小平》。

4月4号,路边的叶子都很得意地绿着,这一片阳光的颜色让人心情愉悦,我也开始我的旅程——在图书馆看起了《我的父亲邓小平》。原以为毛毛写的是父女情怀,重在邓小平身为父亲而鲜为人知的感动。读过一些后,才发觉这是一部历史简记。回忆书中详细,文革岁月是一段太过沉重的血泪历程,而邓小平别样的人生别样的传奇故事,则让人情不自禁地佩服和尊敬,又引人深思。

第一次内心翻涌,是因为邓小平的父爱。

邓小平善于言辞,却向来沉默少言。即使在江西劳动时候,也从不向别人提起什么请求,每天最多的话语仅仅是和工友打招呼。后来,高位瘫痪的儿子邓朴方搬来江西,每天只能躺在床上,连翻身都成为不可能的事,一年多的时光一直动弹不得。而这一次,沉默寡言的邓小平,除却在生理上照顾儿子,更向同在劳动的厂里人问——是否有什么收音机类的活儿需要做,朴方擅长这个,可以给他做。彼时,邓小平写了不少的信给汪东兴,向中央向党寻求对儿子的救助。毛毛说,这一年父亲写的信超过平生以往所写的信。

看到这一段生活故事,特别是看到邓小平开口为儿子寻活儿与寂寞做斗,心田里一股热流流过。

世间最折磨人的便是寂寞,而世间最难能可贵的便是有人在乎你的寂寞。尽管文革期间,家人深受牵连,邓小平不做过多的保护,实则也难以保护。但,邓小平的父爱,在举手投足中静静地透漏着,比如他如此在乎儿子精神上的寂寞。这份在乎家人心灵冷暖、为家人用心良苦的父爱,感动已在心里激起层层涟漪。

邓小平的父爱,如山如水,有时坚毅有时柔情。文革一路走来,邓小平的家庭始终不离不弃。风风雨雨起起落落,早已不算什么。而我,也庆幸自己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有一位知我冷暖的父亲。

老话常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这句话不假,将近二十年的生活,父亲是我最亲爱的人。

不久前,寒假在家的日子,爸爸会骑摩托车带着我逛逛,有时夜晚风凉,爸爸便问我冷不冷要不要减速,我总笑着说不冷不冷,自己在大学里走路时的风速比这大得多了。一直觉得自己在玩笑,直到前一个月钱塘江边又狂风四起,和室友说这一段笑话时才想起当时爸爸沉默许久。我的说笑,不经意间便成为爸爸的心疼。

也记得高考报志愿时候,曾为军人的爸爸一直想着让我报考军校。高考之前我笑着默认爸爸的意见,做了考军校的一系列准备。高考过后纠结很久,我和爸爸说——考军校,我愿意,但是我不乐意。当时自己为了不报考军校以为委屈,甚至哭了整整一天。爸爸笑着,露出一整排白白的牙齿。还开玩笑说——真的不报?不后悔?我点头不语,冲回房间。第二天早上,早饭不见爸爸。原来爸爸一夜不眠,凌晨四点多便跑去不远处的公园吹风。回来后,爸爸说尊重我的决定,支持我。当此时又回想那几天几夜难眠的爸爸,心越发痛起来。都是年少轻狂,才听不到爸爸心碎了的声音。

如今的我,过着一般的大学生活。

不变的是——每次打电话给爸爸,爸爸总是先拒接再打来给我,只是因为给我省些话费。

不变的是——依旧和爸爸分享我的喜怒哀乐,而爸爸总是在我寒冷时递来阳光。

不变的是——一个眼神一句言语,爸爸能看穿我的心情和心思。这一直是我的温暖。

邓小平的父爱,如山如水,有时坚毅有时柔情。有父如此,这也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只是,当我已经慢慢长大,也开始担心着爸爸。有些事,该由我主动来做着,不算一种照顾,但祈愿能给爸爸带来温暖,让时光过得再慢一些,不让爸爸轻易老去。

有时候发现自己越来越爱爸爸了。这倒也是一种惊喜。

一如,已经爱看爸爸所在城市的天气预报了。天冷添衣天热喝水,变成彼此的叮嘱。

一如,习惯了给爸爸夹菜加肉,特别是现在聚少离多的生活里。虽然爸爸总说够了够了。

又如,店里面买东西时,开始考虑该带些爸爸爱吃的东西回去。尽管有时候买错了。

我的人生,二十方起,爸爸却已将近半百。以后的日子,只有越加珍惜,才能报答和疼爱我的爸爸。

很开心自己读了《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如若不是在书中感觉到邓小平无言却柔情的父爱,自己也不会这般用文字记载着爸爸的感情,亦不会想着应该给父亲一个关于温暖未来的承诺以及为之的努力。而除却邓小平温暖人心的父亲一面,文革期间的起起落落,更让人看到邓小平的伟大。感叹着他的伟大,想想自己的生活轨迹,心中难以平静,对当今平庸生活的不平静。

读过这本书,越发觉得邓小平是磐石里破石而出的、会思考的芦苇。

1966年,从中南海搬家,到后来被安排到江西劳动,邓小平一贯的从容和少言寡语。面对职务的撤离,面对家人的受难,面对“千夫所指”,他沉静地接受这一段岁月带给他的苦与痛。而当邓小平从江西归回北京,接手国务院等工作时,他仍然做得风生水起。

文革近乎十年的生涯,邓小平——从被几亿人批斗时的沉默少言到整顿几亿人工作时的激昂讲话,从接受大规模的被批运动到主动整顿大规模领域,在这样大环境——几亿人民、几处领域中变换自己的角色,他依旧笑对春风,沉静自如。

“行至穷水处,便是坐看云起时”,邓小平的一生便是这句话的诠释,经过三起三落的他,带领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春天。他的睿智他的沉着,他一生最追求的莫过于为党和人民服务。莫说其对中国对世界的丰功伟绩,只谈其对待生命的态度,已深深被感染。他的一生,艰难是他飞向高空的风,逆风飞翔,更行更远。

回看自己的一生,将近二十年了,却仍然不知为何生。

有人开玩笑说,人死后若有一个模样来纪念他的一生印记,有人会是元素周期表,有人会是世界地图,也有人是食谱等等。那我呢,如若生命消逝,我的模样是什么?

高考之前,我向往大学生活,向往那些自由和多彩——不用每周上六天课,不用门门科目精益求精,不用天天穿着校服,不用齐肩短发,想想已足够美滋滋。如今看来,好幼稚。而我,却也是这般幼稚任性地荒废着我大学一年多的生活,最是大一年级一言难尽。

那时候,上课学会了偷懒,吃食学会了浪费,消费学会了挥霍,亦在失意里自暴自弃。

那时候,盲目地忙于多种活动,疲累不堪却不知道总结生活和学习,好似一个木头机器。

再看邓小平,一生沉浮,留下于我们便是那亲切淡然的笑容。他笑对人生,虽少言但不沉默,虽睿智但不多言,虽被批但不绝望。这正是我所需学习的。

人的一生,是自己书写的,谁知道明天太阳升起后世界又是什么模样呢?过去的路,风光抑或颓废,都只是人生中一小角落,不必惋惜这些错误。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积累,每一个好好活着的今天,都孕育着明天会更好。我对自己说,过去自己经历的一年多,曲曲扭扭,一个小丑模样,可我坦然接受这一年多的颓废历程。人生的路,起伏不定,我求心安。

当别人在大学里轻而易举地找到旧时同学好友,我也不再阵阵难过。曾经的我任性报考志愿,独自来到他乡,找不到自己熟悉的旧时友人也是常理。当我身边只有大学同学时我亦快乐,我知晓——一个人总是要看陌生的风景走陌生的路,我欣然地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当别人在竞赛中获得嘉奖,而我当初却连参加的勇气都没有。我也抛却黯然神伤,我明白是自己的基础不充分,我所得的现况是理所应当。所以当我正在图书管里看似苦苦补救自己的知识量时,我却很快乐,因为总感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满心溢彩地耕耘着流汗着。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只有零星几个二十年。当我一走到人生第一个二十年的尾巴,我知晓生命如一颗绿树——因长期而持续的积累而枝繁叶茂;我知晓生命是条长河——起起落落正是常事。而绿树的枝头、长河的远处永远有太阳升起,每一天都带着火红的明亮的希望。我相信世界的美好,亦相信自己人生的美好。读过《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我更如此坚信。你看,邓小平起起落落,仍然让人生能够浓墨重彩;你看,中国曲曲折折,仍然迎来和平中的改革时代、发展时代。就这么坚信着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更何况,我的一生有爱着我的爸爸作伴,有温暖的家。

至此,道一声——很高兴认识你,《我的父亲邓小平》。谢谢你在我生命里的陪伴。

第五篇:让理想之树结出丰硕之果待(模版)

心理教案之十

让理想之树结出丰硕之果

青年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对末来充满憧憬。如果我们把理想比喻成一颗树的话,经过一年二年三年或更长时间,我们就会看到,有的同志的理想之树早已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而有的同志的理想却是枝秃叶疏,甚至早已枯萎。为什么面对同样的环境和条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会有如此不同的结果呢?怎样才能使理想之树结出丰硕果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课题:<<让理想之树结出丰硕之果>>。

一,理想之树要结出丰硕果实,必须扎根于肥沃的土壤之中。一颗树要想成活,首先必须深深扎根于肥沃土壤之中,同样我们的理想之树要结出丰硕果实,也必须深深扎根于肥沃土壤之中。这就是说,我们的理想设计和目标确定,必须切实可行,也就是说要考虑到自身的条件与客观现实相统一,符合国家和军队的要求,这样,才会受到鼓励,获得支持,容易成功,反之会处处碰壁,很难达到成功的彼岸。作为一名革命战士,个人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一定要绕 争当“四有“军人,履行好战士职责来设计,体现出军人的特点。同志们立足军营做贡献,有的想成为神枪手,神炮手,技术骨干,科技练兵的标兵,有的想争当守纪的模范,学雷锋标兵,还有的决心立足本职成才等,这些愿望和目标符合军队建设的要求,实现的可能性就大。反之,如果你打算在服役期间做点生意挣点钱发财,就与军队的性质相悖,是不可行的。

例如,咱们连队从九七年至今,连续三年每年都有战士提干的,分析袁文财,任敬志,粱春先三位同志成功的愿因,就是他们把连队把本职工作作为自己成长的沃土,踏踏实实的工作努力奋斗和进取,不仅年年都被评为伏秀士兵,班长标兵,学雷锋标兵,而切都入了党,立了功,最终都被破格提为干部。

相反,也是本连战士杨艾,服役期间贪图享受,下饭店喝酒,没钱 就借,最后欠下大量外债,人家要他偿还,他还不起,最后私自离队43天,处以劳教两年,释放后按复员处理,给自己留下了终生的悔恨。

个人理想的设计和奋斗目标的确定,不仅要考虑是否符合军队的性质,还必须做到与客观现实和自身条件相统一。理想是美好的,又是现实的。我们前面说理想要崇高,目标要远大,并不是要大家搞不切合实际的空想,而是要求我们在确立个人目标和追求的时候,首先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脱离自身的实际条件,硬去追求那些自己尚不具务条件所能达到的目标。比如有的同志自己只有小学文化,连封信都写不好,但一心想当作家,这就不切实际。其次要从部队的实际情况出发,与工作学习的环境相吻合。在充分考虑到自己担负的任务的特点,工作的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成功的路就可能顺畅一些。另外,我们在争取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个人的目标同实际情况不符合时,就要及时调整和修正,不能过于因执,钻“牛角尖“。听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我给自己确定的目标很切合实际,但为什么没有结出丰硕之果呢?这正是我要给大家讲的第二个问题:“要使理想之树结出丰硕之果,还必须勤于浇灌“。

二,理想之树要结出丰硕之果,必须勤于浇灌。

这里先给大家讲一个“每桶四美元“的真实故事,本世纪初,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有一位普通小职员叫阿基勃特,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自己签名的地方,他就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他的这一举动遭到周围许多人的嘲笑,有的人甚至说他大脑有毛病,他因此被同事取了个外号叫“每桶四美元“。15年后公司董事长知道了这件事,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发现他不仅业绩突出,而且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有独到的见解。洛克菲勒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从此加以培养,后来洛克菲勒 休 任,阿基勃特成了这家美国最大石油公司的董事长。

阿基勃特从一名小职员成为全球最大石油公司的董事长,他的成功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以下三点启示和借鉴。1,热爱本职是成功的前提。

从<<每桶四美元>>的故事之中,我们不难发现热爱是阿基勃特成功的关键所在。试想,阿基勃特不爱自己的公司,不爱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就不可能乐此不疲地努力宣扬公司的产品,不可能干出骄人的成绩,当然也就不可能受到洛克的睛睐,最终登上董事长的宝座。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工作,热爱自己的本职岗位,才可能为付出辛勤的汗水,才有可能有所作为,取得成功。翻开<<当代雷锋英模录>>一书,被中央军委表彰的35和被总政治部表彰的120名雷锋式英模人物,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热爱本职工作,在本职岗位作出不平凡的业绩。原炮兵团战士王宪,虽然是一个小后兵,但他立足本职,刻苦钻研,研究并解决了火炮行进间射击等专家都末能解决的问题。如果他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个小兵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此成就的。大量的数据和生动的事例足以说明,军营的每一个岗位都与成功相连,只要立足本职,奋力拼搏,成功之路就在脚下。

2,持之以恒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阿基勃特15年不间断地做一件小事,没有恒心和毅力是坚持不下来的。如果阿基勃特只坚持几天,几个月或是几年,恐怕也不会被洛克菲勒发现。尽管他被发现有偶的因素,但如他那样一个热爱本职,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工作的人,谁又敢说他的成功不是必然的呢?相比之下,我们有的同志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时,最少的就是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经受不住外界的干拢。比如想考军校,刚开始决心很大,热情也很高,可坚持没多久就不行了,结果一年,二年过去了,复员时留下深深的懊悔。因此要想获得成功,非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持之以恒的毅力不可。

3,从点滴做起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随手写下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这几个字是谁都可以做得到的一件很不起 眼的小事,可是在公司众多的职员中,只有阿基勃

特做到了。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才华能力和职务都在他之上 的人,但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务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无数小的积累就不会有大的存在。我们有的同志理想抱负很大,渴望在部队干一番大的事业,但又感到自己的工作平凡琐碎整天操枪弄炮,扫地做饭,干不出什么大的名堂,英雄无用武之地,真是这样吗?五连连长唐永从入任就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苦心钻研用三七高炮打武装直什机和导弹的战法,最终取得了成果,被破格晋职。成功者的经验告诉我们平凡孕育着伟大,伟大出自平凡,只要坚持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就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达到理想的彼岸,使自己的军营生涯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三,理想之树要结出丰硕之果,必须经得起风吹雨打的考验。人生的征程上并不都是蓝天白云风和日丽,也还有严冬酷暑,甚至是瀑风骤雨,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有许多艰难险境 和意想不到的困难挫折,要到达理想的彼岸,登上成功的顶峰,还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对于我们在坐的同志都会有哪些考验呢?

1,要经受住困难的考验。

我们一些同志立下的志向不可谓不大,制定的计划不可谓不周密,但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面对艰难困苦的考验常常败下阵来,这些同志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害怕艰苦,害怕困难,想获得成功,又想轻轻松松,稍有一点困难就打起 堂鼓。就拿我们身边的同志来说吧,有的想成为科技练兵的尖子,但是一遇到点困难就不想干了,以为现有器材的革新,以劣胜优招法的研究是科研院所和上级机关的事,自己何苦与自己过不去呢?有的在军营立志成才,可又耐不住寂寞,吃不了头悬梁锥刺骨那份苦,到头来只能留下无限的遗憾。大家都知道去年复员的战士宋瑞是正二八井的高中毕业生,来参军的目的就是想考军校当军官,在部队干一番宏伟的事业,可是他把业佘时间复习功课当成一种负担付不起那种辛苦,结果考试名落孙山。

2,要经受住挫折的考验。

在向理想目标迈进的征程中,总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 信心,把挫折化为重新奋起的动力,把挫折当成走成功的向导和路标,把挫折看作是砥自己的磨刀石。大发明家艾迪生在作科学实验时常常失败,但每次失败他都说:“这正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我知道了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之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俗话说自古英雄多磨难“有人专门翻阅过293名著名文学家的传记,发现有127在生活上遭遇重大的挫折。如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就是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的。有的同志可能会相想,你说的都是名人,伟人。其实就众人而言也都如此。本连去年提干的战士任敬志,刚当兵不久,父亲就因病去世,多病的母亲生活不能自理,第二年他的在外打工的哥哥困公负伤,两眼失明,家中多次来信要他回家料理家务,而他除把大部分津贴邮回家外,决心以事业的成功来回报和孝顺母亲,最终他如以偿了。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这些事例说明,挫折虽给人带来了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更好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挫折是造就人才取得成功的催化剂。3,要经受住成功的考验。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事:当成功来到之前,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目标,为了改变现状,具有很强的承受力,进取心,追求欲。但当成功到来的时候却被掌声,鲜花之类迷住了双眼,松懈了斗志0。例如有的同志立了功,入了党,学到了技术,当了骨干,便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工作开始滑坡。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不能正确看待成功和进步,看不到成功和进步与实现远大目标的关系,看不到自己所获得的成功,只是实现自己崇高理想的一部分,只达到了远大目标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如果在收获的季节里,只拣到一片秋叶就心满意足,止步不前,那么你不仅得不累累硕果,而且拣到手的秋叶也会失掉,这样的教训是很深刻的。例如,前几年有一个排长程明,在当战士期间通过刻苦努力考上了军校,后来毕业当了干部,总以为自己获得了巨大成 功,前途命运得到了根本的转变,于是满足了,也从此停滞不前了,不注重思想改造,开始贪图安逸,享受,没钱了就回到自己的母校偷电视卖,结果被劳教,出来后作复员处理,自己的军官前途从此终结。所以在进步,成绩和荣誉面前,决不能沾沾自喜,固步自封,满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而要保持清醒头脑,从零开始,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同志们,理想属于末来,但必须立足本职,从现实起步,要靠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地去奋力拼。让我们每一位同志都开足马力,用辛勤努力的汗水,浇灌出无数最新最美的理想之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让理想之树枝繁叶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