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奋力建设瑞金都市区 创造红都发展新辉煌
奋力建设瑞金都市区 创造红都发展新辉煌
赣州市第四次党代会作出的“着力推动瑞金都市区建设”的战略部署,为瑞金在新起点上实现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创造了历史新机遇。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赣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一个突出、四个加快”的发展路径,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真抓实干,着力推动城市个性发展、产业集群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现代服务业率先发展,努力把瑞金建成赣南东部和赣闽边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实现建设瑞金都市区的战略目标。
一要着力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努力探索城市个性发展之路,大力提升都市区的综合竞争力。坚持外延扩张和内涵增长并重、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协同,加快推进“9+6”片区(九大城市片区、六大旅游景区)建设,对城市进行“组团式、片区式、增值式”开发,全面塑造“红色故都·七彩瑞金”的城市发展新形象,努力建设城市形象更鲜明、城市魅力更迷人、城市品牌更响亮的瑞金都市区。
二要着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努力探索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大力提升都市区的核心硬实力。主攻新型工业,加快建设精细化工、光电、电线电缆、食品、新型建材、服装箱包玩具等六大产业园区,着力打造“光电之谷”“线缆之城”“食品之都”“箱包之乡”等工业产业品牌,推动工业产业集群发展、优化升级,努力建设工业经济更兴旺、综合实力更超群、发展势头更强劲的瑞金都市区。
三要着力推动城乡结构转型,努力探索城乡统筹发展之路,大力提升都市区的发展支撑力。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服务集成的理念和资产变资本、农民变市民、农村变社区、就业变创业的要求,大力建设“三线联珠”“四星拱月”“多点支撑”型城乡统筹示范点,加快把瑞金建成产业功能聚集、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生态环境良好,集城市现代气息和乡村秀美风光于一体的先行试验区,努力建设城乡发展更协调、城乡经济更繁荣、城乡结构更融合的瑞金都市区。
四要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探索服务业率先发展之路,大力提升都市区的要素集聚力。构建与新型工业相配套、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与民生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建设区域性商业贸易、交通物流、旅游集散、金融服务、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化产业中心,着力打造功能集成、要素汇聚的“旅游名城”“现代商城”,努力建设人流物流更活跃、市场商机更无限、发展要素更集聚的瑞金都市区。
红都人民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历史,我们坚信,在赣州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科学指引下,瑞金人民也必定能够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作者系赣州市委常委、瑞金市委书记)
第二篇: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刚刚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系统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明确提出2018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是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过去5年我国取得了人民自豪、世界惊羡的伟大成就
过去5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国内外诸多矛盾交织叠加,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很多情况是改革开放以来没有碰到过的。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5年来,我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累计实际增幅超过40%,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财政收入从11.7万亿元增加到17.3万亿元,增长近48%。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经济增长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快速成长,创新指数在全球排名大幅跃升。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优化、规模稳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3.1%;城镇新增就业连续5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1.9%,处在国际公认的物价涨幅2%左右的理想水平;织就全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棚户区和危房改造使上亿人喜迁新居。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过去5年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在我国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放眼全球,中国经济发展卓尔不群、独领风骚。
在国内外形势极其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过去5年我国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充分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具有无与伦比的领导力、创造力、感召力,充分显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威力,也再次表明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发展前行的步伐。
在推动发展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锲而不舍激发活力、增添动力、释放潜力。一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挑战,我们既没有走传统的粗放发展老路,也没有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而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眼解决结构性矛盾和总量问题,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加大,增加的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5年累计减轻市场主体负担超过3万亿元。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既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又防止货币供应过于宽松而产生后遗症。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经济实现稳中向好,呈现出增长与质量、结构、效益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二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在“破”“立”“降”上狠下功夫。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实施“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三是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创新,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类市场主体5年增加70%以上。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加快成长。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扩大就业。推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保等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努力提供优质生态产品。
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报告提出了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这些目标与去年相比总体没有变化,有的作了适当调整。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6.5%左右,与去年预期目标持平。这体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导向,也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今年首次把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纳入预期目标,主要是考虑这一指标涵盖农民工等城镇非户籍人口,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就业状况。
2018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做好今年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聚力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加强政策协调配合,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新动能更快更好发展壮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围绕改善营商环境和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减轻市场主体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动创新成果加快转化应用。推进科技创新,关键是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要抓紧修改废止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下决心砍掉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把各类创新主体的潜能充分释放出来,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深化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推进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和央企股份制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坚决破除各种隐性壁垒。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为基本导向,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健全地方税体系,改革个人所得税。围绕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特别是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健全生态文明体制。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一要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加强金融风险防控,严厉打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加快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企业兼并重组,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落实各级地方政府主体责任,积极稳妥处置存量债务,健全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二要加大精准脱贫力度。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强化对深度贫困地区的精准支持,强化对特定贫困群众的精准帮扶。三要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深入推进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改革。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眼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强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战略,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人,报告围绕人这一核心,对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作出部署。今年再进城落户1300万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健全菜市场、停车场等便民服务设施,有序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加强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管理。
积极扩大消费和促进有效投资。扩大内需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点。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改善消费环境,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增加服务供给。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营造稳定、透明、公平的投资环境。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加大西部、内陆和沿边开放力度。围绕促进外商投资稳定增长,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提高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为巩固外贸稳中向好势头,报告在提出促进出口举措的同时,要求积极扩大进口。报告强调,中国主张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报告聚焦群众最关切最烦恼的事,提出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从促进居民增收和减轻税负两个方面提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措施,既有使所有群体都受益的普惠性措施,也有针对特定群体的措施。在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方面,强调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消除城镇“大班额”、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并对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等提出了要求。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方面,从加强“防”与“治”两个方面作出部署,包括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推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开展全民健身。要求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报告还部署了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等工作。
第三篇:奋力新征程 创造新业绩
立足新时代 创造新业绩
甘肃东部运输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魏存广
在2017总结表彰大会上,甘肃东运集团表彰奖励了一批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安全优质服务车组,安全标兵及先进个人;设立“企业发展突出贡献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员工给予壹万元的重奖,并作出了股权激励兑现决定,这些激励措施在员工队伍及社会上引起了较强反响,使受奖者心生自豪,倍受激励,更激发了广大员工敬业、爱业、乐业的精神情怀……;传承榜样的力量,向先进典型学习,这不仅仅是企业倡导的正向激励,更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核心价值观,打造企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甘肃东运集团自组建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改变命运,责任成就长远”的核心价值观,积极顺应道路运输时代变革,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在道路运输经营实践中向社会大众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服务,为省、市交通运输经济和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企业整体形象和员工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同时,修订完善了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每的评先选优即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打造企业发展软实力的创新成果。这些先进典型之所以能够形成带动示范作用,其根本源于对企业的无限忠诚和深切热爱,源于对所从事职业的高度认同,源于对服务工作的倾心投入,源于勇于实践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弘扬先进典型,不是简单地推崇道路运输这种特定服务职业,而是要通过弘扬先进典型的精神力量,激发每个员工对本职工作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热爱,让更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真心诚意、全心全意、尽心竭力去工作,去创造,在服务企业、服务大众的舞台上创新发展,真正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正是凭着这种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那些先进典范不论面对何种艰巨的工作任务,不论面对怎样的竞争环境,不论面对多大的利益牺牲,都能以企业大局利益为重,勇挑重担、不畏艰难、不怕辛劳、无怨无悔,想为企业所想,干为企业所干,全心全意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光荣而艰巨的工作任务。从企业改制之初的做大,到产业发展中的做强,再到精细化管理的推进,甘肃东运集团弘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转变观念的思想大解放,通过这些优秀团队和优秀员工的示范传承,使广大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行为得到了一次大的净化和大的提升。企业崇尚先进,不仅要表现这个大团队对道路运输服务事业的无比忠诚和热爱,更要体现集创业、敬业、勤业、精业的有机统一和全面提升。
甘肃东运集团许多发展成功事例证明,只要对自己的事业有一种远大的目标和方向,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就能够破解发展难题,战胜前进道路上的 各种困难和挫折,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他们的高层管理团队总是表现出乐观向上,豁达自信,学习和吸纳优秀的管理经验,总是善于分析总结工作得失,善于引导和创造欢乐的工作气氛,提升自身造血功能,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从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再到多元化产业的调整、转型及项目建设可持续发展时期,他们一刻都没有停滞发展的脚步,也一刻没有被眼前的成绩所陶醉、所满足。面对道路运输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发展的黄金期,面对科技化、信息化互联网绽放的新时代,他们率先试点定制客运,打造运游结合、站运联动、站商一体和无车承运经营新模式,努力适应道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既定的目标服务。“山高人为峰,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这是对道路运输服务工作的最好诠释。
正如他们在表彰决定中所说:“近年来,面对道路运输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企业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推进企业在项目建设、改革发展中取得新突破和新业绩。”企业发展的历程无数次证明“发展才是硬道理”,紧跟时代改革大潮,精益求精不断前行,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企业的新业绩。在受表彰的先进典型身上,他们看到了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操守所形成的巨大力量,看到了一个敢于拼搏、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的企业团队和优秀员工是如何走向成功的彼岸。在多元化运输方式竞相发展的今天,他们所从事的这个特定职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 企业和自身价值的舞台和窗口。通过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使爱岗敬业,追求卓越,服务社会,成为企业和全体员工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成为支撑企业不断前行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立足新时代,创造新业绩。学习先进典型,就是弘扬他们崇高的“工匠”精神,弘扬他们争创一流的优秀品质,把对企业的高度敬爱,转化成对本职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以一丝不苟的拼搏精神,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担当的姿态,奋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新发展。
第四篇:2018奋斗100天,创造新辉煌
奋斗100天,创造新辉煌
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能够代表化学组在这里发言,我非常激动,倍感责任重大,我又信心百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化学组的老师多年以来一直任初三化学教学工作,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又能征善战;在历年中招考试中,我们化学组都取得了优秀成绩。
化学学科目前进行到下册第八单元,预计到4月初新课结束。上册引入门,注重基础,下册知识综合性强,有规律,注重在实际中应用,在今后每一节化学课上,同学们要全神关注,全力以赴,跟着老师的思维学习,跟着老师的思维和节奏,你就把住了化学学习的脉搏,搭上了学习化学的快车。另外,为提高学习效率,每个同学要建立一本错题本。
化学复习总共分为三个阶段。
4月16到4月28日,为第一阶段复习,我门要紧扣课本,复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中化学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始终是中考重点。不论是容易题还是难题,都是以重要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展开的。因此,在重视学生“双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要经常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同时,从4月16日起,每周我们要进行实验操作训练,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每周完成三个学生实验,精心准备5月的理化实验操作考试。5月2日到20为第二阶段,专题复习,也是化学复习全面提高的阶段,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推断,科学探究等,重点突破。我们会调整教学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主要分析解题思路,做题方法,规范答题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解题能力,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同时,每周学生要完成一份高质量的中考试题,教师面批边改,精讲精练,查缺补漏。
5月23到中考前为第三阶段,我们进行强化训练,模拟中考综合训练,我们化学教师会加强集体教研,根据应试的规律精心选择中考试题,以考代练,教师认真批该,全批全改,重点讲解共性问题,纠正学生在答卷中经常的问题。继续规范答题,提高应试技巧和应试能力,为中考做最后的冲刺!
为此,我们全体化学的老师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为你们保驾护航。我们将浓缩知识,压缩题量,挥洒汗水和智慧作为你们走向成功的领路人。
同学们,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努力奋斗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让我们并肩作战,把握课堂里的每一分钟,用坚忍不拔的毅力、执着精神、顽强斗志,心血和汗水来书写这100天不平凡的历史!
让我们一起挑战,努力拼搏,创造辉煌!
谢谢大家!
第五篇:都市区建设党建论文
加强基层党建
助推郑州都市区建设大发展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程,历经曲折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党的事业之所以取得伟大的胜利,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善于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运用党的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的工程,开创党的建设的新局面。党建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的政治优势,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作为基层党建肩负着更加艰巨的历史任务。
我们郑州快速公交公司已进入第三个年头,虽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有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也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面对新形势,如何构建一个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我们要立足于加强基层党建,立足于争创公交优秀,在建设郑州都市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大环境下,谱写我们快速公交公司党委新时期的辉煌乐章。
一、大形势
1、中原经济区之郑州都市区建设 今年是郑州市实施“十二五”规划和建设郑州都市区的开局之年,2010年11月26日,在郑州市委九届二十次(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连维良和市长赵建才代表900万郑州人民发出寒冬中的“热词”:“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层的谋划和运作,“十二五”期间,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任务将是全面建设郑州都市区,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未来五年郑州要加快都市区建设,合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大力推进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努力建设组合有序、优势互补、整体协调的现代化大都市。根据要素聚集、土地集约、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的空间开发原则,加快宜居教育圈、健康产业园、高新城、商贸新城、产业集聚区、会议中心等功能分区建设,以交通、生态为连接,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促进产城互动。到2015年,全市人口规模达到83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1%。
2010年11月17日至19日,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
2011年3月5日,“中原经济区”被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就意味着,河南将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而作为省会城市的郑州,也已在2010年底描绘出了自己的发展蓝图,一张气势恢弘的“郑州都市区”蓝图宣告“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已经整装待发。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支撑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
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1年起将全力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并在建设会议中誓师,要将“郑州都市区”打造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动机和核心增长极,要在五年到十年的时间里,努力把郑州打造成千万级人口规模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2、公交都市
像许多国际大都市一样,郑州开始步入城市拥堵时代。在都市区建设中,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综合交通枢纽”、“努力打造千万人口规模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理念,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公共交通特别是我们快速公交人该如何选择,我们基层每一名党员该如何做?基层党支部该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这就催生出我们对“公交都市”的这一构思。
所谓“公交都市”,是指在一个区域中,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形态和谐共存,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相互支持和促进。在这里,城市的公共交通服务与城市形态不仅配合默契,还可以有效地发挥公交优势。这一词汇来源于美国人罗伯特〃瑟夫洛所著写的《公交都市》一书中,2007年7月,此书由能源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翻译出版。
罗伯特〃瑟夫洛将这些公交都市分为4类,即适应性的城市,以公共交通来引导土地发展的城市,通过投资建设轨道交通以引导城市的发展,如在新加坡和哥本哈根,城市扩展沿轨道交通走廊展开,并造就了适合公交出行的城市用地模式;适应性的公共交通,这些是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低密度分散化发展模式的地区,通过合理地调整公共交通的服务和技术,以最好地适应这样的城市发展形态,如在渥太华和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公共交通系统被设计成无需换乘即可将乘客有效地运送到目的地附近;有强大市中心的城市,通过利用与其他交通混行的有轨电车和轻轨系统为核心,提供整合型公共交通服务,如苏黎世和墨尔本;混合型的城市,这些城市一方面将发展沿主要公共交通走廊集中,另一方面调整公共交通以有效地服务于扩散发展的郊区和远郊,并在两者之间实现了切实可行的平衡。
公交都市是国际大都市发展到高级阶段,在交通资源和环境资源紧约束的背景下,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战略,已成为全球大都市的发展方向。东京、巴黎、伦敦、新加坡、香港、首尔、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是世界闻名的八大公交都市。它们的共同特点可概括为:具有高达60%及以上的公交分担率;以高快速路引导产业布局、以快速公交走廊引导人居集聚,以公交车站打造城市开发中心,实现交通引领城市发展;采取全方位的公交优先政策,保证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采取包括限制小汽车过快发展、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的需求管理措施。
公交都市建设理念
(1)紧凑城市,使70%的人口居住和就业集聚在公交走廊两侧;
(2)模式多元,形成“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都市公交体系;
(3)统筹衔接,实现地下和地面交通、大容量和中低运量交通、机动化和非机动化交通的有机结合和有效衔接;
(4)空间提升,集成轨道、公交、慢行系统及交通环境等要素,打造安全、畅达、绿色的交通空间,提高市民出行品质;
(5)实现交通与城市、经济、生活和谐共生。公交都市建设三大策略
交通引领策略,以“双快”体系(高快速路和快速公交)引导城市发展。一是以公交走廊作为城市的发展轴,促进人口居住和就业沿公交走廊两侧集聚,构建最佳“居住地+公交走廊+就业地”出行组合,使70%的公交出行集中在公交走廊两侧,实现紧凑型城市发展。二是以车站作为城市的开发中心,在公交车站周边区域,进行居住、商业、办公、公共设施等土地的高强度混合开发,实现城市精明增长。
交通供给策略。通过持续基建,建设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和枢纽场站系统,形成发达的公交体系。
需求管理策略。通过实施“推(即对小汽车限制拥有和调节使用)、拉(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策略,推动交通出行从小汽车转向公共交通。
二、当前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
两年来,我司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之下,中原经济区建设、公交都市的建设等等,个别基层支部工作显得不是很尽如人意。比如说有的党组织对这项工作认识不够,重视不够;有些党员可能存在一心只想赚钱,缺乏责任感,犯自由主义等。总地来说突出问题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上滞后
快速公交成立以来,立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采取多样化运营、经营模式,严格制度管理,充分建立按劳分配格局,使广大员工从传统的知足、平均主义的价值评判标准中解脱出来,树立艰苦创业、勇于挑战、讲究效率、注重信誉、公平竞争、渴望业绩等公司精神,自觉地适应和支持总公司的改革创新。但员工价值观念的转变是一个相当复杂和长期的过程,当严格的管理制度损害到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好处时,他们就会从“支持者”、“拥护者”变成顽固抵制、充满不满情绪的破坏因素,阻碍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和运作,对公司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等方面产生负面效应。
(二)党组织作用不明显
党组织的作用、地位没能得到真正体现。个别基层党支部开展活动大多只停留在组织学习文件或偶尔组织几次外出参观或调解个别职工与乘客的服务矛盾上,没有全面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和应有的作用。对党员教育管理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三)不能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理念
构建现代和谐企业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我们建立企业文化制度,旨在把企业的人、财、物、管理、技术诸因素有效组织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适应现代社会高度复杂的生产过程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而这正是单纯的扩大运营生产、增加物质奖励所无法驱使的。但个别支部片面强调“物”的因素,过分迷信物质刺激的力量,导致人文精神缺失和薄弱,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不均衡状况。即使生产暂时搞上去了,其根基也是不扎实的,因为缺乏一种团队精神和奉献意识,员工不可能真正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企业文化建设也会因为失去“人”这一最重要的活性因素而没有生命力。
三、加强基层党建设工作,全力助推都市区建设
1、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当前,基层党组织存在着结构不优化、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强的情况,有的基层党组织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在党员中失去威信。为此,我们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支部书记的配备要优化,管理要创新。我们要从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实行“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组织调配聘任等方式,让素质高、文化高、品质好、能力强、有奉献和创业精神的优秀人才担任支部书记,优化结构,增强活力。同时,要建立工作激励约束机制,改变“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实行庸者下能者上的制度机制。二是要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发展党员要以保证质量为主,发展数量为辅,不硬性下达发展考核指标,力争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巩固一个。对于在思想上发生变化、拒不履行党员义务、违反党纪法纪等的党员,建立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处臵力度,该处分的就处分,决不放松管理。三是在党内建立完善一套针对党员的保障机制。关心基层党员疾苦,使党员能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与关怀。
2、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组织形式。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服务于发展经济这个要务,任何时候都不能游离经济工作轴心,这既是新形势、新情况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素质的要求。要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到问题当中去调查、去研究、去探索,用创新的思维和方式,拿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举措。基层党建工作要与新的发展形势相适应,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我们可以根据实际,并根据本支部党员的特长、兴趣与爱好等,采取自愿与组织调配相结合的原则划分党小组,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专业特色和党员的特长,为基层管理出谋划策,为基层群众起模范带头作用。
3、抓好党员学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要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基层组织有加强、科学发展上水平”的目标,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工作实际、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选择一些符合线路实际、群众便于接受的载体,用群众自己朴素的语言、身边的鲜活事例,向党员、群众宣讲当前社会经济大环境对公司发展的要求,对每名党员的要求,通过党建工作,让公交优秀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突出解决实际问题,扎扎实实办成几件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让员切身感受到公司发展带来的实惠和好处,以实事、好事和发展的成果来体现公交优秀的成效。
4、大力推进工作创新,巩固和加强基层组织。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基层支部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和载体,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作好发展党员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及时处臵不合格党员。
5、大力加强管理人员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完善领导干部组织生活会制度,开展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建立健全通过民意调查等征求群众意见制度;健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党委提出:做为党员干部要做到“为群众办事冲在前、运营生产冲在前、特殊天气冲在前、重大事件冲在前,甘当职工的出气筒”,在急难险重的时候我们要站在最前沿,在职工有困难、有牢骚、有情绪、有问题时,我们要甘当职工的出气筒,细致耐心的了解一线人员的详情,让职工时刻感受到公司的关心爱护,把上级的政策第一时间传达到基层,拉近距离、了解心声,把公司管理的“衙门”变为职工的家门。
6、坚持“管理引导是核心、感情是基础、服务是保障”的新理念。在管理和服务手段上减少强制性,多强调管理和服务的自主性、参与性,把一线职工的“议论纷纷”变为“议事纷纷”。公司始终坚持党员干部要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好传统,从传统资源中发掘管理和服务的“新源泉”,定期召开老党员,老职工,老先进,老乘客的管理服务分析会,请调度员、车长、站务长等畅谈想法和建议,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司的管理当中,倾听基层一线的呼声,收集公司每阶段实施工作策略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更好地促进公司发展。
7、坚持正确的生产经营方向,旗帜鲜明地向广大职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一是把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维护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二要指导和帮助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三是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发展党员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费收缴管理制度等,为基层支部更好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
8、营造良好的企业党建工作文化。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其是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要以科学文化提升思想,以经济、技术和管理工作的科学引领使各项工作遵循科学发展观的道路前进。以学习型文化建设应对发展着的形势,解答思想上的困惑,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以廉洁文化的工作规则和路径清廉思想,促进在工作中勤勉自律,强化党员和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和谐文化建设引导党员自觉履行党章义务,坚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修养,从而增强党性修养。在和谐建设中注重党员队伍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剔除空洞说教,使党员端正思想、加强修养、树立高尚的情操。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载体,寓教于乐。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培育党员和职工群众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爱企、诚信守法、开拓进取的企业精神,引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促进国有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011年,作为省会城市的郑州,已描绘出了自己的发展蓝图,一张气势恢弘的“郑州都市区”蓝图宣告“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已经整装待发,作为我们承载厚望的新一代公交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套用,只有依靠开拓进取与创新实践,着力于党建工作理念与思路的创新、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创新,团结和带领广大员工,以良好的政治基础和思想组织保证,为公司可持续发展营造健康、有序、规范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