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80后”青年教师的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
编辑:逝水流年 识别码:18-1081388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7 18:57: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80后”青年教师的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

“80后”青年教师的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

一、推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之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2二、推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之路,我们需要不断反思。...............3三、推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之路,我们需要坚持不懈!...............4单位:揭阳市大南山侨区华侨中学

作者:朱坚来

202_-10-2

5“80后”青年教师的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

做为一名“80后”青年教师,在大南山侨区华侨中学七年级当了两年的班主任,新学年都要面对一个新一届的班级,由此我们必须由“经验型”向“专业化”进行转变,我觉得在年轻教师的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路上需要做到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坚持不懈!

一、推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之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

新时代的班主任教师,要想在专业化成长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自己首先要不断学习,虚心向他人学习。无论是工作多少年的班主任,面对现在不断变化的学生群体,我有一种感觉:每当我带新一届的学生的时候,我再用上一届的一些方法来应对新一届的孩子有时根本不起效果或者效果不明显了。所以,真的觉得自己应该学习的地方很多很多。

1.我们需要不断地自我学习与请教优秀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学习他们优秀的班级管理经验。

班主任的学习,首要的是打好专业基础,具有出色的专业知识,你才能更多地了解孩子,才能实现理想和抱负。这就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其次,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和掌握班主任专业知识,教师应该做“百科全书”式的教师,仅局限在一个领域、自己的专业,是当不好教师的。我们不一定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但是我认为一定要成为“杂家”。有了广博的多元知识储备,班主任本身在学生心中就成了整体知识的化身,就会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时时刻刻形成督导学生求知明理的强大的知识场,这时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综合输出不同门类的知识,让学生在钦佩的同时也把你作为榜样而积极地去效法。班主任对学生的这种软影响一旦生成,对学生学习的推动作用将是深远的。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有经验的班主任教师。作为年轻的班主任,在自我成长时我们真的要多向老班主任请教的。曾经听过一位老班主任说现在的年轻班主任有的太傲气了,平时根本不向老班主任请教问题,遇到一些难题了,就上网查询,好像在网络里得到的东西比身边老师传授的东西要强得多。当我听到这番话的时候,我从心里很想对那些年轻的班主任说:“我们年轻是拥有资本,但是我们也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位老班主任给我们指点的方向,会让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少走许多弯路,所以,如果遇到一些班级管理的麻烦事,不要害羞,不要傲气,多向身边的老师请教吧!只要能将我们的班级管理得更好,多问一些又有什么呢?”

2.作为班主任教师,我们要多学习一些班级管理策略。

其实,管理班级因人而异,但是在管理班级时,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相同的问题,比如对待学困生的问题,对待厌学孩子的问题,对待留守儿童的问题等等。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多向别人学习一些管理班级的策略,可以让我们更从容地去处理班级发生的一些问题。

好而又科学的班级管理策略,我在工作中一些努力地向别人学习着,有一些好的方法应用到了班级管理中,觉得确实发挥了很大的威力。比如,以前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时对学生的期待总是很高,有时觉得自己努力工作了,可是有时学生不买我们的帐,对我们的付出很漠然,有时看着学生在学习上不专心在思想上转变慢自己也会着急。在我向其他教师学习之后,我认识到了一点:学生的成长是需要期待的!小学六年学生已经形成了一些学习习惯或者行为习惯,不是到了中学,我们的一番说教或者一阵督促就会起到效果的,有时一遍没起到好的教育效果时,我们可以再来第二遍、第三遍,只要我们班主任不放弃对学生的管理,总有一天他们会进去的。悟出了这个道理,学习到了优秀班主任的成长期待理论,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多了许多平和之心,慢慢来,别着急,教育学生不能一蹴而就,有时如果不能立竿见影,那么我们就期待他们总有一天会变化的,会变得越来越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的!

二、推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之路,我们需要不断反思。

作为班主任教师,我在过去两年的带班过程中,有时都会有些对管理班级、对某一个偶发事件、对待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的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有时处理了一些班级管理的事情后,我们应该及时进行反思,反思一下自己在处理班级

问题时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稳妥,反思一下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怎么能做得更好,反思一下我们在班级管理时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不断地反思中,相信我们所有的班主任教师都会不断成长的。

在我们班级出现一次一位男同学被校外人员欺辱,我及时去解决这一突发问题之后,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处理这次校园突发事件的行为,觉得下一次如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一定不自己单独处理,争取多与学校领导沟通,我也注意在平时对学生的教育时多讲给学生一些与人为善的道理,发生问题时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只凭主观判断或者一意孤行,只要能对学生发展有好处的方面,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多思考、多实践!

在我们班学生月考部分学生成绩下滑之后,我也反思了一下自己的管理方法。作为班主任教师在学生成绩出现波动时,光着急一点也不解决问题,对于成绩下滑的学生,我们需要多去鼓励和给予正确的引导,学生都有上进心和进取心的,当成绩出现波动时,他们也会着急,作为班主任教师我觉得我们这个时候对他们的激励会给他们更多的前进动力的!

在每天的认真严肃管理之后,我也反思自己的管理行为,我觉得有时我需要多放手一些,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不用什么事情都事必躬亲,多发挥班干部的积极作用,班干部带动全班整体发展,以后的带班中我真的要多去考虑这些的。

经过了不断地反思,觉得自己真的越来越在管理班级时游刃有余了,我们也不是完人,不断靠反思纠正我们在班级管理的错误方向,不断靠更正我们在班级管理时错误的方案,不断靠反思去总结和积累更好的班级管理经验,相信班主任在专业成长之路上一定会更顺畅和宽广的!

三、推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之路,我们需要坚持不懈!

三分钟热血谁都有,难就难在数十年如一日地去悉心教育学生,专心管理班级,观察身边的优秀班主任,他们就可以做到坚持不懈,坚守班主任阵地,不懈怠,不抱怨,而是对班主任工作始终充满热情,始终坚持对学生有耐心、有信心,始终对学生认真管理着。

坚持不懈地做好班主任工作,源于班主任教师对自己这一工作的真心热爱。都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了,也真的觉得我在自己的班

主任岗位上体会到了工作的幸福和快乐!真的喜欢每天与学生在一起,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愿意与他们一起成长,班主任成长路上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坚持、再坚持!永不放弃!

总之,推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路上,让我们脚踏实地地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取,坚持不懈吧!让我们所有的班主任教师都尽快地成长起来,为我们的区教育事业竭尽全力!

第二篇:“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以不等式及其解集‛案例分析为例

道真自治县玉溪镇中心学校 胡军 道真自治县旧城中学 张帮洪 高亮亮 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师,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也是教师,如何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健康成长,专家们众说纷纭,为了探索一条使青年教师有效成长之路,我们在实施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课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研究”过程中,做了一些探索。本文将以“引领”为出发点,用“不等式及其解集”课堂教学案例,就青年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抛砖引玉,期望各位同行不吝把引领青年教师成长的经验让大家分享。

课题: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目标

⑴了解不等式及解集的相关概念,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能够“列出不等式表示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体会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

⑵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经历探究不等式解与解集的不同意义的过程,会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到数轴上,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⑶通过对不等式、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探究,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将它们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到数轴上。难点:正确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课堂教学活动实录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

师:下列选项中能够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 2 3;B 3 3 6;C 67;

D 3 4 5。

生:选D。师:为什么?生: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 345。

师:利用教具与学生一起动手展示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并指出,组成一个三角形需三条边,这三条边的关系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图1中,有abc。

评析:教师用一个试题来引出不等式,由组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样一个不等关系,并用教具与学生一起动手展示,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认识现实中的不等关系。无非是想给学生说明是学习的需要才研究不等式关系的,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这一环节的处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引领:这里有两个疑问需要解决,一是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突出建摸思想,实际问题作为大背景。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存在的大量数量关系中从相等关系(已认知)到不等关系(待认知),从感性上感知学习不等式是是学习方程的发展,后续学习中解决现实生活中关于不等关系的实际问题的需要;二是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在八年级学习,知识点超前,这个情境的。

二.新课讲解

问题1:从202_年8月3日起高速公路假期免费让小汽车通行。现已知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23:20距离A高速公路收费站还有地50千米,要在24:00之前驶过A地高速公路收费站,问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2小时 32502

① 生:⑴汽车要在24:00之前驶过A地,所需时间应不到小时,即

3x32⑵从路程上看,汽车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则以这个速度行使小时的路程要超

32过50千米,即x50

3师:分析提示,设车速是xkm/h。又23:20到24:00还有40min,即上面的式子①,②用什么方法表示的? 生:“”或“”号连接的。

师(板书):用“”或“”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称为不等式。师:要求全班学生齐读两遍不等式的的概念。生:齐读。

评析:以上环节教师试图通过一个问题的两种考虑来引出不等式的概念,是从问题着手回到课本中来,在讲解过程中,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处理问题情境时,没有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除相等关系外还有大量的不等关系,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形式(模型),它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模型。在引入不等式的概念时,没有对不等式的概念的含义进一步的理解,而要求学生机械性的齐读两遍。

引领:《数学课程标准》(202_年版)对数学活动中概念的建立提出的要求是‚抽象数 2 学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因此,概念的建立不是简单的记忆和摸仿,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从事观察、实验、猜想、交流等数学活动的结果。教材中不等式的概念的建立过程是通过一个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有关的量,进一步依据不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不等式(此时蕴涵了建模思想),然后类比等式(或方程)的定义,引出不等式的定义。关于不等式的定义,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用符号‘’或‘’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二是 ‚用符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定义中的核心词是用‚符号‛表示‚关系‛,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表示数量关系的符号主要有两种:一种运算符号(,-,,等),另一种是关系符号(,,,等)。而不等式的定义则是用符号‚‛、‚ ‛表示的是大小关系,和用符号‚‛表示的是不等关系。这些一个个单独的符号便组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不等式。在这个过程中蕴涵了符号化、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对一个人的影响往往要大于具体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学中应在如何深入浅出地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传播方面不断探索。

2例1:式子30 x20 y6 3xx是不等式的是:

生:30 x20 y6。教师只是对学生答题结果的对错作出评价。

评析:此环节需要说明,在30,x20,y6不等式中,30不含字母(未知数),x20含有未知数x,本节课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

引领:注重类比,做好从方程到不等式的迁移 问题2:不等式2x50中的速度x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呢? 3生:(通过思考)x75 师:为什么?

生:因为当x75时,汽车刚好到达收费站,所以要想在24:00以前通过收费站,速度就得大于75千米每小时。

师(板书):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评析:方程是讨论等量关系的数学工具,不等式是讨论不等关系的数学工具.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在认识方程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的方式接受新知识不等式,充分发挥学习心理学中正向迁移的积极作用,借助已有的对方程的认识,可以为进一步学习不等式提供一条合理的学习之路。但在解决问题2中,学生很快答出x75,课堂教学生成效果失真。

引领:首先要引导学生将不等式

22x50转化为方程x50,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3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很容易得到方程

2x50的解是x75,然后通过比较可得x应该3满足什么条件是x75,从而引出不等式的解的概念。

师:这样的值有多少个呢?能够举出具体的几个吗?

生:无数个,只要比75千米每小时大就可以咯;例如76;80;96...师(板书):使得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成立的所有未知数的值称为不等式的解集。师:与解方程类似,求出不等式解集的过程我们将它称为解不等式。

评析:在给出不等式的解的概念后,教师问‚这样的值有多少个呢?能够举出具体的几个吗?‛,学生答:‚无数个,只要比75千米每小时大就可以咯;例如76;80;96...‛,教师板书:‚使得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成立的所有未知数的值称为不等式的解集‛。好象不等式的解集概念一气哈成。

引领:不等式的解和解集是不等式中两个基本概念,这里有两层意义,一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不等式的解‛,二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的解集。‛也就是说不等式的解集由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教材中在研究不等式的解集时,是在知道了不等式的解的概念后,让学生思考‚不等式

2x50不有其它解吗?如果有,3这些解应满足什么条件?‛这里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即不等式的解集是不等式的解的发展。

问题3:用什么方法能够更加直观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如果有是什么方法? 生:有,数轴。因为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师 :回答的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样在数轴上表示出这个x75呢? 师:首先我们知道数轴的三要素有哪些? 生: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师:板书画出图形:怎样在数轴上表示不等x75呢? 生:没有回答。

师:x75在数轴上表的数是75右边的所有数,如图所示。

师强调:在数轴上表示x75时,大于75的数在75的的右边,即图形表示方向向右,不等号“”表示不包括75这一点,用空心的圈表示。

师:x75时怎样在数轴上表示呢?

生:小75的数在75的的左边,即图形表示方向向左(如下图)

师总结:当取“”或“”时,中间的圈用空心的圈表示,而取等号时用实心圈表示。

评析:对问题3的解决处理上不当。首先是‚用什么方法‛上为什么学生很快想出是数轴而不其它呢?最后教师在总结时说出‚而取等号时用实心圈表示‛与本节内容无关,关于取等号的问题将在后面学习中出现,教学生成失真。

引领:首先给学生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思考后自己得出结果;其次教师在作‚数轴上表示不等式解集‛的示范时,应注意让学生准确画图,将画图作为一项基本技能来处理,打好基础,对画图过程进行及时的归纳整理,并适量的练习,使得学生对画图基础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对基本技能达到一定的掌握程度,发展基本能力;还要注意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为后续知识(其他的不等式以及函数等)的学习提供方法。

三.练习巩固

1.不等式解集x1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生:因为大于1并且要包括等于的情况,所以选B。

评析: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对于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本课对B,D两种情况没有涉及,虽然学生能正确答出结果,但是此题超出本课知识范围,教师在理解教材上还需要加强。

引领:在没有深入研究教材的情况下,不要随意增加教学内容。2.用不等式表示:

⑴ a是正数;⑵ a是负数;⑶ a与5的和小于7;

⑷a与2的差大于1;⑸a的4倍大于8;⑹(6)a的一半小于3.(找两位同学上黑板来做,其他同学自己在下面完成)。答案:略。四.课堂总结(学生小结,师生共同完善): 师:请同学们回忆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讨论后回答):知道了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意义;会在数轴上正确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引领:关于小结,教师应重点放在以下几点进行引导:

1.怎样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通过‚列出不等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体会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由于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与方程的相应部分类似,在不等式概念的建立、展开时注意引导学生类比方程、等式的学习方法来讨论不等式的相关知识,突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关注不等式的特点。

3.反思在由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时,需要以不等式的知识为载体,将符号化、模型化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和加强。

五.布置作业

1.必做题:P119页,习题9.1第1、2题。2.选做题:P120页,习题9.1第3题。课后反思

本课例是为了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而组织的一节课校际教研活动公开课,目的是通过一次典型的课例研究,使青年教师在活动中就教学中存在问题、疑惑得到经验丰富的教师群体的引领,提高自已的教学技能。

综观上述教学过程,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1.教学过程环节

本课教学环节分为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入新新课,在新课学习过程中通过3个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学习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的解和解集,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最后是巩固练习和小结。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启发诱导、实例探究、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揭示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以‚问题探索‛为基础,先‚引导发现‛,后‚讲评点拨‛,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与障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力,再加上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作为一位刚走上讲台的教师是难为可贵的。

教学设计是为教学过程作准备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一些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达到教师的预期。如导入环节的情境,解决问题2等环节还需作出改进。

2.教材的处理环节

‚不等到式及其解集‛是人教版(202_年版)教材七年级第九章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后来进一步表述事物关系量的新课题。教科书选用了一个具体行程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时间和路程两个不同角度考虑这个问题,然后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有关的量,并进一步依据不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不等式,引出不等式的概念,然后学习不等式的解和解集等知识。在给出不等式的概念时,教师用只重视了‚用‚‛或‚‛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称为不等式‛这一定义而忽视了‚用符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这一定义,在讲解表示不等关系的符号时增加了‚‛和‚‛这两种符号。因此,作为青年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十分重要。理解教材体现教者的本色,对教材内容按照教的视角进行重构。教师既要整体把握教材,又要从细微入手,还需要仔细推敲教材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幅图、每一道例题、每一个习题、每一个备注,只有反复推敲打磨,才能有效确定重难点。

本课教学分为五个环节,即创设情境、新课讲解、练习巩固、课堂小结、布置作业。4.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⑴数学建模的思想在前面章节(如方程)已有渗透,只不过本章的学习对象是不等式。教学时,需要以不等式的知识为载体,模型化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和加强。在这个思想指导下,让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能够‚列出不等式表示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体会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在此方面作了努力,但力度不够。如在解决问题1时,列出了不等式

502 和x32x50之后,没有进一步分析由相等到不等是为了解决问题的需要,让学生体会到现实3生活中的数量关系除相等关系外还有大量的不等关系,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形式(模型),它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模型。

⑵符号意识:符号是一种代码,是将客观的实体进行的简述,以符呈现,使问题变得简明额要。本节课是将表示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数学化,符号化。把表示不等到关系的量用大于和小于符号来呈现。教师在教学中对符号的意义没有真正理解,如对不等式的定义,在引入不等式的概念时,没有对定义中的‚符号‛含义进一步的理解。定义中的符号指‚‛、‚ ‛表示的是大小关系,‚‛表示的是不等关系。这些一个个单独的符号便组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这里由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这个过程中蕴涵的符号化、模型化的思想。

⑶数形结合思想:将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使数与形有机结合。但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试图通过问题3来解决这一轴想的渗透,但是在解决问题3的过程中,没有实现教学的预期。

引领是‚发展‛基础上的一种顺势而为,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平台,点燃一支火把,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动力。学校层面的基层教研能够在活动过程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研究能力固然重要,但不能寄期望于通过每周或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解决教学中每位青年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教研的立足点应放在解决课堂教学中青年面归的困感,放在提高每个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技能上,以公开课或常态课为载体,通过典型课例分析的引领,使每次活动都能真正的解决一两个问题,从而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如果每位青年教师都能够通过每次活动获得一点收获,那么,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就指日可待。

此文已在《中小学数学》202_年第7期发表

第三篇:漫谈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漫谈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之路(贡叶俊)

(一)(202_-07-22 17:20:42)转载教育 ▼

标签:

分类: 我的成长

既是漫谈,则有点像随笔的味道。虽一家之言,然自肺腑出。——题记。一、一声长叹:谁来渡我?

观世音是菩萨,不是佛,因为要成佛,必须要“觉我,觉你,觉他,觉醒圆满者,即可曰佛”,而观世音还未达到“觉我”之境。但是,观世音能够谨遵大乘教教义,以济世救人为宗旨,以“慈航”态度渡人成佛,且渡人不分类别,故曰“普渡”。我未成佛,却要普渡众生,试想,这是一种怎样至善至尚的境界啊?!

教师,不也是在渡人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自己的手里送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我们不也是扮演着“摆渡人”的角色么?欲渡人者先渡己,作为青年教师,我不免长叹:谁来渡我?

按照新课程的观念,可以这样来回答这个问题: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专家以及同伴的帮助毕竟是外力因素,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自己的“悟”。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谁来渡我?——只有自己。困惑也好,迷茫也罢,都是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经历,这些经历就好比是疾风骤雨,你要把自己渡到彼岸,就必须与之正面交锋。你没有对抗大风大浪的本领,却要渡人,只能是凭运气。而众所皆知的是:运气是靠不住的。这些本领的获得,还得靠自己。

所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很不妥当,因为他在渡人的同时也在渡自己,不尽是纯粹为他人做嫁衣。二、一种心态:大浪淘沙,时间濯人。

水滴石穿,众人皆以为至柔的水功力最高。我不以为然。我觉得真正厉害的是时间,是时间赋予了水这一份力量。于自己、于学生,都不能指望获得短期性的功利目的。所以为人师者,要保持一种宽宏的胸怀,包容的态度,一种始终思考的工作方式,要破除既有的思维定势。唯有求变求新,在时间的涤荡下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方能魅力永存。

周国平说每个人的灵魂都是孤独的。即使是你最爱的人,也不能保证两个人永远心心相印。教师和学生也是如此,或许一时一地有情感共鸣,但是曲终人散后呢?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育人丰富的人性,即使是一个人在场,也能让孤独的灵魂有所依靠。让学生依赖你、崇仰你,这违背了人性,违背了教育的实质。而应该颠倒过来,把学生培育成自己仰视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我们应该把自己放低些,再放低些,在时间涤荡中让自己的人性更丰富、更完善。

三、一种修养:成全他人

曾仕强认为,成全是人间最好的一种美德,此言甚是。务实点说,通过你的付出,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考上了好学校,这是成全;务虚点讲,你给了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点燃了他强烈的求知欲,抑或让他的不良情绪得到发泄,给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让他看到生活中美的一面……这些都是成全。依稀记得钱理群有这样的观点,大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给学生什么?不是别的,仅仅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即使他杀了人,走上刑场的那一刻,回想起以前的老师给了他美好的回忆,心底泛起一阵温暖,这就足够了。话虽浅,但令人动容。所以,成全可大可小,就看你拿什么尺度去衡量了。

四、一种选择:叙事研究

青年教师反思的最佳路径选择就是写教学笔记,文乎文乎地说就是做叙事研究。在还原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施教行为,大概有这么几个好处:

第一,加深对自己的认识。苏格拉底有个人生信条:认识你自己(照顾你的心灵)!坦诚地说,认识自己比起认识他人要困难得多。尤其是不加以掩饰(或者说有选择性的)地认识一个完整的自己,那是难上加难。这个世界上,不乏很多活了大半辈子都不知自己是谁的人。作为一个与书为伴的人,我们如果没有洞察自身的感悟,是很可悲的一件事。可悲的人只能教出可怜的人;有缺陷的人教不出完整意义上的人。更让人绝望的是,可悲可怜的人在一起居然毫无察觉,有时甚至形成一种强大的思维定势,一起在不经意中扼杀掉一两个幡然醒悟的“另类”。

第二,深化对学生本质属性的再认识。我们始终和学生在一起,仔细算算,和他们相处的时间甚至超过与自己的亲人相处的时间。可是扪心自问,我们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到底认识多少,恐怕结果不免让自己感到心虚。余文森、叶澜等教育界专家对学生本质属性的叙述也只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不要忘了,我们也是从学生过来的,认识了自己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学生,这是前提。现在提倡学生的主动参与,可是在我看来,教师的情境设计有多少是真正符合学生需要的呢?此外,灌输也并非一无是处,关键看你的灌输技巧。想想以前,我的历史老师讲述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整整45分钟都是他在讲,讲的是多么精彩,多么让人开窍!不可否认,对学生本质属性的误读,其遗毒是难以消除的。

第三,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实事求是地说,有效教学并不等于好的教学。现实的教学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割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表现就是只重知识技能的提升,而忽略价值关怀。江苏省教科院教研员、国家督学成尚荣认为:心智的变化、情感的丰富、学习愿望的增强、意志力得到锻炼,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价值追求。作为一名文科教师,我认为这是始终颠扑不破的真理。进行叙事研究,对于青年教师来讲,既可以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也可以关注价值观的交流、沟通与引导。哦,对了,还有商榷,因为我们都不是孔圣人,达不到他老人家那样的人生高度。五、一种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站的高,就看得远;胸怀宽广,就能包容万物、海纳百川。作为一名教师,尽管学历不高,但就得有知识分子的一种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没有这样的情怀,枉度此生。

我们拥有悠久的历史,正因历史太长了,国人遭受官本位思想的浸淫已呈病入膏肓之态。是不是只有官场中人才能如此信誓旦旦?当然不是。我认为公共知识分子在如今这个价值观崩裂的时代大有作为。我不求学生接受我的思想,我只要你能对历史、对现实作一些思考,这就足够了。如果能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那就更棒了。

我是一位普通的政治教师,但绝不妄自菲薄。我们的使命不仅在学生的当下,更在于其未来。如今的社会,一个人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你能对别人起多大的影响。我们的受众是学生,我们不是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去做,而是提供一些不同的思考角度和解决策略,如果你的话对他是有启发性的,甚至改变了他原有的初衷,那么你就是成功的教师。六、一个启示:以智慧领略沧桑

做一名有担当的知识分子,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推动社会民主、法制的进程,对于我们身处的这个位于转型期的国家来说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这是一个简单但常被人遗忘的真理。

《现代快报》上曾有一篇关于喻旭初老师的报道,是关于金陵中学校园被市政工程侵占,喻老师上书市政府的事。很敬仰这么一位语文老师,有强烈公民意识,有社会担当的一名知识分子。与蝇营狗苟的人相比,喻旭初老师的形象是光辉的。

喻旭初老师特别反对一个词:老百姓,他倡导另外一个不算新的词:公民。这点,可以让我们政治老师汗颜。我们大多数政治老师只是把功夫花在对文本的解读上,对解题的研究上,很少有自己的深刻思想,这或许能成为一名称职的老师,但绝不是可以启迪学生灵魂的老师。总觉得今天的知识分子们少了点民国时期那些同行身上的味道,原因就是我们的内心是极其单薄的,是严重发育不良的畸形儿。比如,从我们身上能探寻到生命的厚重感么?

人凭专业知识站在讲台上,只是最低级的教师。只有凭借深刻思想立足讲台,才能够达到至上境界,才能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我想,也只有饱含深情地对待生活的人,才有这样的潜质。以智慧领略沧桑,这是教师的必修功课。七、一种信仰:生命的寄托

有位武汉的编辑朋友,是一位才女,诗文歌赋,信手拈来,才思之敏捷,让人叹服。古往今来,大凡才能出众的人,性情似乎都不怎么循规蹈矩,她也不例外。她是基督徒,信仰万能的上帝。母亲逝世,她只说了一句话:我妈在天上,没有哭泣、疼痛和哭号,因为神已经将一切都更新了。我默然。因为我是无神论者,无法体会到她的心情。

在当下,有信仰是件值得让人羡慕的事。因为信仰危机已是普遍现象。那么,这里有必要思考的是:限定在教师这一职业背景下,我们应有的信仰是什么?

5月18日《长江日报》有这么一则新闻:昨日凌晨3时许,武汉新洲一所初中学校组织30余名九年级班主任和学科组长参加敬香祈福,因为下月就要中考了,学校希望九年级的孩子们考出好成绩。一位副校长表示,每年都会组织毕业年级班主任敬香,这已经是常规工作。有的老师比较讲究,还提前3天吃斋。报道中有这么一句话,激起了我的共鸣:教师不见得都是无神论者,但一定是人文之父和心灵之师,先进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灌输者。说的真好!看着“常规工作”这四个字,我彻底无语。

在我看来,我更愿意把信仰理解为“家”,正所谓此心安处是我家,真正的信仰应该是生命、心灵的寄托之所。可是,反观现实,在扭曲的价值观的“关照”下,教师的“异化”已非个例。

应该承认,教师的信仰不仅是个人的私事。因为我们信仰的品质决定了教育实践的品质,决定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具有合理性。教育何为,这是教师信仰的立命根本。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功力有限,我一时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只能慢慢探索和感悟。但是我知道,没有信仰,那只能是孤魂野鬼。八、一种功力:忍受孤独

我问过老朋友,也问过萍水相逢、只有一面之缘的人,什么是孤独?答案是大相径庭。这不足为奇,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每个人的阅历不同,感受自然也就不一样。

但是我随之而来的一个追问,大家对其的回答却基本一致:你害怕孤独吗?——怕!

我认为,世上的孤独大致可以分为这么两类:其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绝对的孤独,因为我们的生命纯属偶然;其二,“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似乎在人世间寻找不到和我们一样的足迹,我们始终找不到同行人。反观现实,人之所以会做许多愚蠢的事情,往往都是忍受不了孤独的折磨所致。

八十高寿的时候,有人问叶嘉莹: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那八十呢?几年之后,她终于找到庄子的一句话作为答案:“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是何种宽宏的心境?又是何种至上的人生境界?恐怕只有叶嘉莹这样的人才能真正读懂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苦难的打击可以是一种催伤,但同时也可以是一种锻炼。”不是说要看破红尘,但有时候我们确实要看破一些纷纷扰扰,获得更大的精神的自由,代价是不得不承受一些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而且在苦痛中要支持着不能够倒下去。对此,我深信不疑。能够得到这样的启示,不仅对青年教师自身的成长有积极意义,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成熟也是一种正面的推动力量。

第四篇:80后教师自我成长之路

80后教师自我成长之路

自我是一种心理过程,“健康自我”能够对人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加以创造性地解决,自我成长之路“漫漫且修远”。教师中的一族--80后青年教师,其自我成长之路亦然,大抵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一、自我规划。80后教师大多发现不了自己,很难选准自己的生活角色,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人类灵魂塑造者),也不知道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家)。如果一直浑浑噩噩地生活,极容易形成社会不予承认的角色,或者是社会反对的角色,甚至是社会不能容纳的危险角色。所以青年教师的工作第一站,甚至更早,就应该对自己的教育生涯进行规划。但规划的内容一定要是自己的选择,时刻忠诚于自己内心的誓言,凭借良知和正义把自己不断地拉回到正确的轨道。“学求博雅,行致诚善”是自我规划的主要内容,每一位80后教师都应追求“博深儒雅的学识和至诚至善的行为”,确定自己的坐标,发现自己的心声。

二、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就是以做“重要的事”为准则,排除其它一切事物的干扰,破冰前行。80后教师真正的自我管理,始于区分如下几类事:

1、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如课堂上突然有客来访);

2、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如在办公室闲聊);

3、紧急而且重要的事(如领导马上要听自己的课);

4、不紧急但特重要的事(如个人专业成长、合作意识、服务意识等)。紧紧抓住“重要的事”是实施自我管理的根,“紧急而且重要的事”谁都知道,关键是认清“不紧急但特重要的事”。把“不紧急但特重要的事”纳入自我规划,视此为灯塔,无论心灵的帆船泊在何处,总要劈波斩浪前行,因为目标永远在前方。

三、自我领导。自我领导具有最大的自由度,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它与自我管理不同,虽然选项可能相同,但意义却天壤之别。自我领导是自愿的,它使自己的思想与自我管理的内容相一致,不需要他人来监督或督促,没有丝毫的被控制感。80后教师完全可以实施自我领导,通过有效反思,明是非知荣辱,调整自己的思维,积极主动选择合乎社会需求的言行。

四、自我满足。回忆过往之事,自我感受应该是充实而幸福的,因为我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这就是自我满足。自我满足者,能以超然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和生命的终结,因为他这一生是整合的,充实而完善。作为教师,绝不会允许有一个孩子因未积极管理而落伍、因未主动感化而掉队、因未坚持教育而卑劣、因未及时救援而伤亡。只要有一丝的遗憾,便是为师者一生的伤痛,情感一旦触及此事,谁也无法原谅自己。如此的教师,怎会安然地离开讲台?又怎会在人生终结时刻,平和地告别世人呢?

第五篇:班主任成长之路

我的班主任之路

连云港市浦南中学潘运春

岁月悠悠,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参加教育工作已经第17个年头了。如今,回望过去,心中不免有太多的感慨。17年,说长不长,但对我来说,这是人生成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阶段,是我由单纯走向成熟的17年,是我由空虚走向充实的17年,是我由浮躁走向稳重的17年。同时,更是我未来拼搏奋斗的基础,是我走向成功彼岸的航船,是我走进市“333”优秀班主任行列的资本。这17年的点点滴滴,我永生难忘。

理想与现实

17年前我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历史学教育专业。因为一个偶然的安排,我来到了东海县浦南中学。那时的我非常的激动,非常的向往早一天走上三尺讲台。没想到来到这里的第一年就担任了初二(8)班班主任的工作,因为在当时我是历史专业是小学科—副科(在40多个教学班中以前还没有小学科做班主任的)。心里非常的清楚班主任工作是一件既繁杂又有挑战性的工作,我愉快的接受了学校的安排。

真是没想到,我接手的班级竟然很难管理,与我想的情况完全不同,班上的学生非常的调皮,行为习惯不好,纪律观念淡泊,学生成绩不好。面对这种状况,我担忧了,这样的班级怎么出成绩啊?怎么赢得学校的认可啊?可我终究没有退缩,我抱着锻炼自己,摸爬滚打的心态坚持着。我想,只要我每天认真负责的工作,结果应该不会很难看吧!真是没想到,事与愿违,几个星期过去后,一切困难都是那么的难以解决,班级的问题越堆越多,受到的批评越来越多,班级的形象越来越差,班主任的威信一落千丈。那时的我思想很混乱,不知所措,举步维艰。那时的我情绪很低落,斗志全无,每天消极的像乞丐一样行尸走肉,失落的像幽灵一样无声无息。

失望与欣慰

带着上学期的疑问和困惑,我开始去研读有关班级管理的书籍。同时重新拾掇起大学期间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仔细研读,读的最透的就是薛瑞萍的班级日记,几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第二学期开始,我就制定了详细的班级发展计划和学生们的培养计划。同时还制定了分时段的培养具体内容和培养目标。详细的写明培养的途径和完成的时间,然后自己一步一步按着计划进行。同时我还向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如何做家长工作,并且结合农村家长的实际情况,多方面的开展家访工作,期间还争取多次参加了各级有关班主任的培训,一边认真学习一边用于实践。很快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了很明确的班级目标之后带班也没有第一学期那么的辛苦了,学生也觉得做什么都有方向了,一切都按着常规的要求进行。班委的管理能力锻炼的也越来越强,我本人也突然觉得自己成长了许多。这个学期真的忙而累但快乐着。从此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许多细节也真正的豁然开朗起来。

李镇西老师曾说:教师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依恋感,有时会产生连教师也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个时候,我并不熟悉李镇西老师,但已深深体会到了自己对学生的依恋。202_年在我的第一届学生毕业时,我一声声叮咛她们、祝福她们,最后说:“无论你们走到哪里,都要相信,老师会在母校深情地关注着你们。再过十年,等到我们相会时,但愿你们像我,也但愿我像你们,都有热烈的心,都有快乐的歌„„”

机遇与挑战

202_年我校的九年级和以往一样,重新分班,我所在的班级新增了十七个学生,其中有个男生是全校闻名的“问题男孩”——不写作业、上课讲话、上网吧、寻事、打架„„当时不少老师都为我头疼:“这么个学生你怎么教育哟?!跟好学好,跟坏学坏,你们这个优秀班集体怕是要被他拖下水了!”我并没有被同事们的话吓退,而是首先找到原先的班主任了解该生的基本情况。当得知这个男生既出身在单亲家庭中,又是留守儿童时,明白了他为什么会成为“问题少年”,同时也找到了感化他的突破口——爱。于是,我经常利用午休时

间找他到办公室来聊天,渐渐地,他开始听课、写作业了,但惹事生非还是照常。不久后的一天上午,他摔伤了腿,我急忙送他去医院,又忙着找车送他回家。当得知他的家境很贫穷时,我二话不说支付了他的医药费,另一方面又及时向学校反映情况,学校领导了解后,带着慰问金上门看望了他。这件事彻底感动了他,腿好以后,他主动写了一份检讨书给我,并当着全班保证一定会努力改变自己。现在的他已经成为一名大学生了。

要明确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比较特殊的群体,承担着比一般教师更重要的任务,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引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班级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包括班级思想、文化、学习、组织以及作风等方面,这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影响的重要途径。建设良好的班级关键在于优秀的班主任,优秀的班主任需要具备优秀的管理智慧和管理能力,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一切教育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在班集体中,班主任理所当然地处于领导者、管理者的核心地位,担当着“首领”一职,许多班主任染上官僚习气,以上下级的态度对学生颐指气使,大声训斥责骂,并且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更有甚者,对同事和家长端起班主任的架子,这些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不仅有损教师职业形象,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教育的和谐发展。其实班主任只要从台上走到台下,由“领导者”变为“服务者”,以平等的地位,以服务者的态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谋利益,学生能不心服口服。

反思与成长

作为一名班主任,反思的确是相当重要,而且应该重视每天生活中的小事,借着对一些小事的思考来创新开展一些班级活动。2年的9月份我曾制定一个班规,一直坚持执行,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时间一长,效果就明显削减,执行也有些乏力。12月初时,班级纪律滑坡,我开始反思问题所在,重新调整工作思路。在每组抽了一位学生座谈后,我找到了漏洞。学生反映,班干部队伍太不得力,没人主持管事,班规有些流于形式,达不到处罚应有的效果。一语惊醒梦中人。面临此,我重新制定了一个班规的补充细则,从班主任自己到每个同学都有明确的职责,每个班干部的职责明确规定到位,履行不好职责,便属于严重违纪。举两个例子,像班长,规定除配合班主任全面管理外,还负责所有没有老师在堂的自习课纪律到位,同时管理好午间和晚后饭自习的纪律。副班长负责管好班主任不值班的午休时间的纪律。那么如何保证干部执行到位呢?首先应让干部以身作则,树立他的威信,同时要配合他的管理,并经常提醒其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在发现做眼保健操的质量比较差后,我找生活委员询问情况,要她提些办法管好这一时段的纪律。后来她向全班学生公布了一个评先制度,每周根据做眼保健操的质量评出一个优秀小组和一个最差的小组,优秀小组加1分,最差小组扣1分,纳入每周的优秀小组评比制度。这一纪律当出台后,我发现做操时纪律明显好转。在班规制定后,我将之打印出来,人手两份,一份自己保留,一份存班上,由我们每个学生自己签字生效。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作为一名市级优秀班主任不在于让学生惧怕他,而在于运用智慧让学生爱他、信任他。因为爱的力量,胜过说教,胜过拳头。托德.威特克尔说:“成功教师的一大特点是,他们能在课堂和学校里创造出积极的气氛。他们每天都以尊敬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即使最优秀的教师或许也不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但从行动上看,他们却好像受到每一个学生的欢迎。因为他们了解赞美的力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渴望尊重与关注。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在坚持教育精髓的同时,通过不断反思自己,不断改变教育手段,完善自我。经历了困惑,收获感悟,我的班主任之路,是收获的路、幸福的路。

总之,做一名班主任,在从事班级管理工作时,是在为每一名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我们要尽可能地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尽力让自己淡化名利,勿因各项评比乱了心性。要尊重

学生的个性,尊重教育的规律。面对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我需要学习的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0后”青年教师的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