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据链管理规范
生产车间数据管理规范目的通过规范和完善生产数据管理,确保车间物流顺畅,数据交接真实准确,逐步实现生产精确化。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车间数据的管理。职责:
3.1车间负责生产数据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培训;
3.2车间各班组长负责生产流转卡的填报和跟踪,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3车间ERP操作员负责对车间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4车间主任负责对车间数据管理的监督,根据数据报表反映的问题,统筹安排组织生产。内容:
4.1术语
4.1.1生产数据链:产品各生产环节数据传输的链路;
4.1.2产品流转卡:随半成品在各工序流通周转,记录每一生产单元产品生产信息的记录单据
4.1.3一单:即制板工序生产的同一单品的同一批次产品(原则上一卷纸)为一生产单元
4.2生产数据的统计
4.2.1统计单位:以 “套”为单位
4.2.2统计标准:纸板:A3≈200张/米B3≈350张/米;AB4=AB5≈130张/米;
单A: A2≈210张/米,B2≈350张/米,AB4≈130张/米;
4.2.3生产数据分类报表
a、生产流转卡(含胶印、水印、二级品转化流转卡)b、次品检验卡c、单机、班组记录d、单品生产日报表e、二级品转化汇总表f、产品交接单g、公司生产日报表j、垫板生产入库汇总表
4.2.4生产数据采集顺序
4.2.4.1水印产品:制板线—水印印刷—粘(订)工序
4.2.4.2胶印产品:纸板线—裱胶工序—模切工序—钉箱工序
4.3生产数据管理要点
4.3.1生产组织以“一单”为一生产数据单元,即制板工序生产的同一单品的同一批次产品(原则上一卷纸)为一生产单元,上下工序进行交接,一单生产结束后对数据进行核对填报,每班结束后,将收尾产品流转卡交车间办公室。
4.3.2每一生产单元,各工序要分区域集中存放,(如:裱胶单A存放在裱胶机台),进行区分,并做好明显标识,4.3.3清场收尾:
胶印产品:
4.3.3.1纸板工序:每一生产单元生产结束时,纸板工序要及时将电脑刀周围散落的半成品清理,并拉到指定区域,做好明确标识。
4.3.3.2裱胶工序:
a、每一生产单元产品临近收尾时,班长安排拉车人员对存放区域进行清场,检查有无遗留半成品,班长确认后,次品及时报废,在 “流转卡”签字,转下道工序班长。b、单品生产结束多出的单A和挑出的可利用的二级品及时进行转化,填写《二级品转化流转卡》作为特殊流转卡进行传递。
4.3.3.3模切工序:每一生产单元产品生产结束时,模切机周围的需修整的跑规矩半成品和挑出开胶、切过等次品由机手负责清场,班长检查后,在流转卡签字确认转钉箱工序班长。
4.3.3.4钉箱工序:
a、每一生产单元生产时,成品要及时入库,对有质量问题的半成品由上道工序人员进行修整合格后,由班长定机台单独装订收尾。
b、对日产品作为特殊产品,由车间统一安排,及时收尾。次品进行累加,每一生产单元结束后统一核算填报,c、A、B面产品车间配套生产,单品结束预留半成品车间进行捆扎存放,并在流转卡上进行标注。
水印产品:
4.3.3.5纸板工序:每一生产单元生产结束时,纸板工序要及时将半成品拉到指定区域,做好明确标识,班长签字确认后流转卡转交水印印刷工序班长。
4.3.3.6水印工序:
a、每一生产单元临近收尾时,班长安排拉车人员对存放区域进行清场,检查有无遗留半成品,b、单品生产结束后挑出的翘曲纸板视同二级品,擦水后待下次生产同规格产品时进行消化,班长确认后,填写二级品转化流转卡,作为特殊流转卡进行传递。
4.3.3.7粘钉工序:
a、每一生产单元结束时,机手内检员对半成品和次品彻底清场,班长检查后,在流转卡签字确认。
b、收尾时,有质量问题需退回厂家的,由品管员开据《质量检验卡》,销毁后存放到原料库指定位置,办理退库手续,并在流转卡上进行标注“次品转原料”
4.3.4二级品的转化(二级品转化流转卡)
4.3.4.1车间二级品转化(替代)处置:数量在200张以下,且替代宽边在5cm以内的,当班班长有权进行替代生产;数量在200张以下,且替代宽边在5cm以上的,当班班长须报当班主任确认后方可有权进行替代生产; 4.3.4.2转化的单A(纸板),填写特殊流转卡进行周转,车间数据管理人员对每天转化的二级品分产品类别进行单独统计汇总,4.3.4.3 当班产生二级品当班处理,特殊情况由车间主任三班内部调配,原则上不能超过当天。如不能及时处理,报公司研究。
4.3.5数据的填报交接
4.3.5.1流转卡的填写
4.3.5.1.1胶(水)印产品流转卡:各工序班组长依据每一单生产单元半成品的输入和输出进行填写。
4.3.5.1.2二级品转化流转卡:各工序对每一生产单元中转化的二级品单独填写,作为特殊流转卡进行周转
4.3.5.2次品的统计
4.3.5.2.1每一单产品中上道工序输入的半成品减去本工序输出的半成品,减去转化的二级品,差额部分视同工序间的次品。
4.3.5.2.2各工序次品《质量检验卡》填写要求同流转卡。
4.3.6单机、班组记录数据汇总
4.3.6.1各工序同一规格单品中,多个生产单元数量之和为单品生产数量,4.3.6.2每一班次生产单品数量累加之和为当班生产总量。
4.3.7单品生产日报表(原数据链台帐)
a、单品生产日报表各工序生产输入输出数据采集依据生产流转卡、二级品转化流转卡、班组生产记录、装订工序成品交接单为准
b、次品依据流转卡和次品检验卡填写数量进行录入。
4.3.8二级品转化日报表:依二级品转化流转卡数据为准。
4.3.9公司生产日报表:由调度室成本核算员进行填报,每天早8:00进行传送
4.4生产数据管理的其它问题 4.5.1 入库产品的数量严格按照当日生产数量打《产品交接单》,不得私自调整数量和更改《产品交接单》,4.5.2期初盘存:是指每月月底实盘数量结转为下月期初盘存;截止时间与财务核算时间一致; 4.5.3二级品纸板、单A、半成品等转化形成垫板材时按次品折算,在流转卡进行标注转化数量
4.5.4二级品转化后的单A盘点按所转化的规格、数量进行统计;
4.5.5垫板由次品进行转化,由于转化数量折算标准不一样,垫板数量不在单品生产日报表进行显示,生产和入库单独统计汇总。相关记录和报表
5.1《XX产品流转卡》
5.2《二级品转化日报表》
5.3《单品生产日报表》
5.4《质量检验卡》
5.5《产品交接单》
5.6《单机、班组记录》
5.7《公司生产日报表》
5.8《垫板生产入库汇总表》
第二篇:数据链
Link-22 北约国家的战术数据链
作者:朱振国 引言
美国海军和北约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发起“北约改进Link-11”(NILE)项目,计划研发新型战术数据链,旨在用低费用更新他们于60年代研发的Link-11,最终取代Link-11和补充完善Link-16。
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和英国参与了NILE项目,共同定义出下一代战术数据链,命名为Link-22。Link-22强调以下战术能力:(1)在密集的对抗通信环境里,增加战术数据的传输时间和传输高优先权的作战命令及警报。
(2)改进盟军互操作能力和增强指挥作战能力。
Link-22网络的定义阶段始于1989年,分3个步骤进行:(1)制定Link-22系统及其子系统规范的标准文档,包括:STANAG5522、STANAG5616、ADatP-22和Link-22系统规范;制定NILE基准系统(NRS)需求,即Link-22兼容测试系统。
(2)美国Logicon公司在2001年研制成功系统网络控制器(SNC)和NILE基准系统(NRS)系统,在2002年研发数据链路互操作测试系统,或称为多链路测试工具(MLTT)。美国DRS公司研发信号处理控制器(SPC)。
(3)到2007年为止属于Link-22运行现场支持(ISS)阶段。由各国代表组成的NILE项目委员会组建NILE项目管理办公厅(PMO)负责监督所有NILE任务的进程。
NILE项目专注于Link-22系统结构设计,至于系统设备的生产、组装和集成则分别由各国自行负责。当前各国正在加紧实施NILE项目,尽管各自进度有所差异,但预计到2009年都最终完成任务。
美国海军是美国当前唯一的有意使用Link-22的军兵种。在初始部署阶段,估计不会超过5%。装备Link-22美国平台的美国海军计划在
水面舰艇的指控平台部署Link-22,以完备Link-16超视距战术数据交换。Link-22支持与Link-16之间的数据转发能力。美国其他军兵种将来可能使用Link-22,以替换过时的Link-11B。英国和德国海军正在申请许可,研制多种数据链处理机,计划将现役战术数据链扩展进Link-22。意大利海军计划在2004年完成Link-22,然后部署在航母、多用途护卫舰和驱逐舰。Link-22网络
Link-22和Link-16一样,同属于TADILJ战术数据链家族。为了克服Link-11结构的不足(例如:单网络控制站的脆弱性、低通信数据率和抗电子干扰能力差),Link-22使用基于TADILJ的F-序列报文格式。为了超视距通信的需要,Link-22还沿用英国定义的卫星战术数据链(STDL)、美国定义的卫星TADILJ(S-TADILJ)和VMF(可变报文格式)规范标准。
Link-22是一种抗电子干扰、保密可靠、灵活机动的中速数字数据通信系统,实时与舰艇、潜艇、飞机和岸基中心的战术数据系统交换战术数据。它支持通用战术图(CTP)编辑、武器交战及状态管理和指控等作战行动。
Link-22系统使用无线电链路将一组至多125个NILE单元(NU)连结成为一个超级网络
1(SN)。SN任命一个NU单元作为超级网络管理单元(SNMU)。SN最多能被分割成为8个子网络,也称为NILE网络(NN)。一个NN网络指定一个NU单元作为它的网络管理单元(NMU),同NN网络的NU单元使用共同射频信道。
各个NU单元能够在高频(3-30MHz)或特高频(225-400MHz)波段以固定频率(FF)和电磁保护措施(EPM)模式工作。一个NU单元同时提供4对无线收/发信道,也是说:能够同时接入4个NILE网络。构成NILE单元的逻辑模块包括:战术数据系统(TDS)、数据链处理器(DLP)、人机接口(HMI)、系统网络控制器(SNC)、链路层通信安全(LLC)、4个信号处理控制器(SPC)及其无线收/发设备和一天时间(TOD)基准源。
战术数据系统(TDS),更严格地讲,应属于NILE单元的扩展部分。它是Link-22传输报文的源头,也是接收Link-22报文的终点。配置在舰艇的TDS称为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TDS),配置在飞机的TDS称为机载战术数据系统(ATDS)。尽管它们的任务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数据链功能都为:(1)把战术数字信息传送给数据链处理器(DLP);(2)恢复和处理从DLP传来的战术数字信息。
数据链处理器(DLP)是Link-22系统的实际接口部件。它支持网络应用层功能,包括:产生和构造战术报文、数据翻译格式化处理和翻译语法选择。它还能与其他战术数据链接口,以便与它们进行链路数据转发。
系统网络控制器(SNC)提供通信传输层功能,包括:网络管理和监视、信号处理控制器(SPC)配置和网络协议。SNC还支持报文投递服务,包括:报文寻址、报文时间印戳、报文中继与路由、迟到网络或传输入口。当SNC发现网络出现堵塞时,它询问DLP是否可以丢弃一些已过时的报文,以便减缓网络的流量。NorthropGrummanIT研发的SNC软件能移植在HP、SUN和INTEL等标准硬件上运行。通用的SNC软件能增强各国Link-22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链路层通信安全(LLC)设备是由国家保密局(NSA)核准的高级加密安全设备。它使用以24小时为基准的天时间(TOD)和用户地址进行加密处理,还对数据完整性进行核实。LLC支持SNC与4个信号处理控制器(SPC)的接口服务,支持至多4个网络的并行操作。
信号处理控制器(SPC)支持战术报文分割与组合、转发误码校正(FEC)、调制解调、无线收发配置和链路质量反馈。高精度传输也与天时间(TOD)的基准精度相关。
无线收发设备支持网络单元实现无线电链路连结。慢跳频无线电波支持高频跳频的传输安全;快跳频SATURN无线电波支持特高频跳频的传输安全。自适应阵列天线设备支持电磁保护措施(EPM),也有效抑制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还减少无线波瓣的不规则效应。
Link-22系统在高频波段提供300海里的通信覆盖域,在特高频波段为200海里。Link-22中继设备能将中继数据分别扩展至1000海里和300海里[5]。中继设备单元把接收的中继数据在其指定的中继时隙重新发射。中继策略必须在网络链路部署前确定,包括:指定中继单元、给它们分配足够的能力、确定是否能自动选择中继单元。中继操作既可在一个NILE网络内进行,也可在多个NILE网络间进行。
使用路由方法实现报文中继也十分有效。为了中继操作,中继数据被存储在高质量的网络链路单元里,并不时自动更新。基于这种信息流程,选择中继单元作为路由操作的路径,能用最低开销和最可靠概率将中继报文传送到目的地。Link-22报文
3.1数据报文功能
Link-22系统使用基于TADILJ的报文格式。它的作战数据报文包括:参与单元(PU)定位 与识别、监视、电子战、情报、武器控制、参与单元任务管理与状态。信息管理报文包括:航迹管理、更新请求、相关、指针、航迹识别、滤波、关联和相关变化。武器协调和管理报文包括:指挥命令、交战状态、越区切换、控制单元、配对与状态。每个战术报文附带一个生存时间参量,陈旧过时的报文将不再被中继转发。除此之外,Link-22还包含一组网络管理报文。
3.2报文传输
Link-22报文包含两种格式:(1)新定义的F-序列报文(72-比特字);(2)基于Link-16J-序列(70-比特字)的嵌入报文,也称为一个FJ-序列报文。尽管F-序列报文与J-序列报文都使用相同数据元和测地坐标系统元,使用FJ-序列报文更加便利,因为它简化两数据链间的数据转发作业。
数据链处理机(DLP)承担Link-22与Link-16的报文翻译转换工作。然而它仍需要适当的低层处理和用无线设备收发Link-16报文。它对Link-11报文的处理也很相似,除了报文翻译作业更复杂外,还可能成为难题,因为它们的表示层量化度不同。包含这些处理设备和翻译能力的终端被称为转发单元。STANAG5616包含Link-22与Link-11和Link-16的数据转送和报文翻译规则。
终端传送的报文具有多种地址类型,包括:点对点、射频邻居传送、(传送给所有上级网络单元的)全体传送、任务区子网(MASN)、单元动态表列。MASN是一组网络功能逻辑群,类似于Link-16网络参与群(NPG)。它是为执行一个特定任务而集成的一群单元。
报文传输是以DLP向系统网络控制器(SNC)发送传输服务请求(TSR)为起点。TSR包含描述传输请求参数。按传输优先权,它被放进4个不同优先权的队列。只有更高优先权的TSR被服务后,才轮到对它服务。
3.3网络访问
Link-22系统使用时分多址访问(TDMA)协议传输战术报文。它的网络管理单元(NMU)控制操作网络周期结构(ONCS)。网络的每个单元在ONCS占有一组称为微时隙(MS)的传输时隙。每个MS是由数量固定的一组时隙组成。为了适应平台的数据需求,各单元占有的MS数值都能灵活变更或裁剪。
ONCS初始化操作可由网络管理单元集中计算配置,或由各单元使用相同算法分别计算配置。分配给各单元的传输时隙可以是固定的(只在系统重新配置时才能变动),也可以是动态的。动态TD2MA分配是一种通用的自治算法,各单元能将其空闲MS赠给需要更多传输能力的单元使用。动态分配算法能优化ONCS,减少信道访问延迟,增强信道能力和其他操作。
ONCS中的中断时隙(IS)是专门留给注入的高优先权报文优先使用。Link-22定义4种优先权报文队列。最先进入最高优先权队列的报文被首先发送。低优先权报文使用常规分配的MS发送,而不使用IS发送。
3.4网络管理
时分多址访问(TDMA)是一种无中心节点结构,也是说:它的运作不依赖于特定节点的控制。系统在没有网络管理节点时,也能照常运作数小时。然而,Link-22指定网络单元负责管理网络。超级网络(SN)的网络管理单元是它的最顶层管理单元。它负责整个网络的关闭命令、重新配置或重新初始化命令、网络单元脱离或加入网络命令、加密命令、迟到单元加入超级网络命令、监视下层网络管理单元、设置网络单元中继功能、无线电寂静和通告改变单元状态的命令。
超级网络的下层网络管理单元分别管理各自的网络。它们执行上级网络管理单元命令。如果需要,授命预备行动的网络管理单元,也能承担网络管理职能。
迟到单元入网和迟到传输入网协议是为了让在网络初始化阶段那些不能到场的单元加入网络。入网协议流程包括:网络同步、与网络管理单元交涉和获取当前网络参数。整个入
网协议流程通常需用30秒到4分钟。外部其他链路(例如,Link-16)可显著改进入网协议流程的效率。
超级网络单元可分为两大类:NILE网络单元群和任务区子网(MASN)单元群。MASN位于超级网络底层,至多可包含32个单元。它们使用相同频率或跳频模式。MASN的上层网是NILE网络。改进Link-11
在当前密集威胁环境下,Link-11功能呈现出严重缺陷和不足。Link-22不论在参与单元数量、跟踪航迹数量与精度、抗干扰能力、系统报警或反应时间等诸多方面都显著改进了Link-11能力,重点叙述如下:(1)增强电子防护措施(EPM)Link-22使用现代加密技术,选择发射功率控制以降低截获概率,选择跳频和自适应阵列天线以抑制电磁干涉和射频干扰。
(2)提高战术报文传输能力
相比Link-11的1800bps,Link-22极大提高了用户数据率。用户数据率在高频固定频率(HFFF)时,可达1120~4053bps,在高频跳频(HFFH)时为500~2200bps;在超高频固定频率(UHFFF)时,可达12.667kbps。一个单元能并行支持4个网络。假定使用3HF+1UHF固定频率配置,用户数据率总量可达24.826kbps。交替使用2HF+2UHF固定频率,总量可达33.440kbps。
(3)增多网络参与单元数量
在高数据率时,Link-22能比Link-11支持更多的参与单元。它能支持8个网络(至多125单元),各单元能同时接入4个网络。
(4)增强网络鲁棒能力
Link-22消除Link-11双路连结的网络控制模式,提高了网络可靠性。它能使用报文确认技术,以牺牲高数据率为代价,用增强可靠性(多重复)模式传输报文。它使用时间分集、频率分集和天线波瓣分集等技术增强单元冗余能力。Link-22终端可在不同网络用不同频率收发报文,也可直接或中继接收报文。在多重频率下作业,它可按优势条件选择和优化它的发射频率。
(5)增强误码检测和校正能力
Link-22使用CRC-16奇偶核对等现代误码 检测和校正技术进行冗余误码检测。它根据波形需求,采用里得-所罗门(Reed-Solomon)或卷积编码。
(6)灵活分配传输时隙
Link-22提供更加灵活和自治的网络管理能力,支持动态TDMA重新分配传输时隙,优化时隙分配处理。它还支持诸如:快速链路访问、优先中断、自治迟到入网和多种报文寻址。
(7)改进Link-11报文标准
Link-22改进了Link-11报文标准,包括:加入支持地面和己方位置/定位/航迹标识,提高多种数据元的量化度,提供通用定位和敌方指数报告。Link-22使用与Link-16报文标准相同的数据元与测地坐标元,因而方便了它们的数据转发操作。Link-22使用全球测地坐标系统来取代Link-11的三角测距报告体系。Link-22消除了Link-11有限的参与单元数、航迹编号与航迹编号块。表1列出Link-22/Link-16与Link-11的特性比较。
5 补充完善Link-16
Link-22和Link-16同属J-序列战术数据链家族,它们各有特长,相互补充完善。以对空作战为主,Link-16使用空载中继设备扩展视距通信范围;Link-22则以反舰战/反潜战为主,它使用舰载中继设备扩展视距通信范围。在高密度冲突环境下,Link-22能额外地增强Link-16能力。
Link-16通常比Link-22提供更高的数据率。Link-16终端在两倍压缩双脉冲(P2DP)模式的平均流量为57.6Kbps(美国Viasat发布资料),而Link-22终端的最高流量只有33.44Kbps(2HF+2UHF固定频率模式)。
Link-16和Link-22的网络能量被它们的功能群共享。尽管Link-16网络定义了512个网络参与群,但是一个终端最多只能运行32个网络参与群。与此相似,一个Link-22终端最多只能运行32个任务区子网(MASN)。
在经过初始化配置后,Link-16网络结构通常是固定的,除非它重新分配传输时隙。与此相反,Link-22能动态重新配置网络,以便适应战场态势的变化,这归功于它的网络管理单元能自主管理网络。尽管它比Link-16更加集权化管理网络,但是Link-22网络仍然维持当前结构运行,即使所有网络管理单元都已失效。
Link-16和Link-22使用的发射波形不同,但基本特征相似。它们都使用报文加密和误码检测和校正技术。除了和Link-16都使用里得-所罗门编码外,Link-22根据速率不同还使用卷积编码。
Link-16和Link-22使用相同的量化度和测地坐标系的报文通信。但是Link-22没有相关导航能力,并且最多只能支持125个网络参与单元,而Link-16能支持32767个网络参与单元。结束语
NILE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增强北约盟军的互操作和指挥作战能力。除了使用现代抗干扰、保密、低误码率和低时延等技术外,Link-22强调通用通信/报文标准、通用报文格式和通用战术图,还强调数据链结构的可裁剪性、自适应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第三篇:规范管理
规范管理确保党委办公室业务工作运转正常
1、秘书工作细致周密。坚持做到超前准备、快速反应、精细运作,确保了各项会议和重大活动顺利进行,全年共完成各类会议、重大活动多场次,处理上级和区县部门重要电话多个,起草了《省委执政大纪要》(丽江市部分),《市委执政大纪要》涉及市委领导的公务活动,整理有关期重要会议记录次,其中起草市委常委会议纪要期。在领导公务活动中,做到了统筹运作、通盘考虑、统一部署,把握关键环节,细化工作任务,做方案,搞衔接、写报告,努力做到每一项工作都令领导满意、与会人员满意。
2、公文办理安全规范。坚持“准确、高效、保密、规范”的原则,做到了严格制发文件、高效处理文件和规范管理文件。公文制发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严把拟制、审核、送签、印制等关键环节,全年共制发公文多个文号,实现了零差错。公文办理严格规范程序,坚持传阅准确、安全、保密,全年共办理中、省各类文件多份、请示报告个、下级来文多份。公文交换坚持“随到随分,随时交换”的原则,全年分发中央、省委文件万余份,寄发机要件余件,完成公文交换万多份,信件万多件,没有出现任何纰漏。进一步完善了市委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系统,全年共整理档案件,资料册,文件汇编册,为便利地查阅档案创造了有利条件。
3、做好服务,抓好会务和接待协调工作。一是在会务方面,周密细致地做好了会前的各项组织和准备工作,始终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会中做到周到服务,会后及时完成会议资料、纪要的整理和印发等工作,保证了每次办会任务的圆满完成和会议精神的顺利贯彻。全年共承办大型会议次,中小型会议次,高质量高水平筹办了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和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中央党校调研组调研座谈会、xx党政考察团考察等座谈会。另外,在会议方案、会议通知、文件发放等各环节逐一规范,明确了责任人,并及时做好监督检查,确保了不出差错;同时,坚持大型会议签到制度。
第四篇:院管理规范
院管理规范”,着手印刷。制定了医院“院务公开制度”、“医院文明服务制度”、“岗位职务聘用制度”、“医疗器械及耗材采购管理办法”等。
3、月 日,安徽省卫生厅组织有关领导和专家一行就我院“三级心血管病医院”医院等级设置进行了考察和验收。专家们从“医院综合管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疗安全、医院服务及医院绩效”五方面分成“医院综合管理、医疗病案、医疗质控、院感、护理和医技”五个小组,分别对我院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检查。卫生厅领导对医院近年来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也提出了“门诊病历不健全且书写不规范,医疗质量管理须进一步加强、无专职的急救医生”等存在的问题。考察验收结束后,医院组织有关人员对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建议等进行了汇总整理,制定了改进措施,确定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医院不定期进行了督导检查。
4、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制定了“医疗风险预警制度”、“医疗安全教育检查制度”、“护理差错事故应急预案”、“医院废弃物管理制度”、“精神、麻醉类药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加大检查落实力度,年内无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5、全面推行成份输血工作。建立健全了输血记录、差错事故登记和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分析等相应的规章制度。2010年,共计输红悬1003u、输浓缩血小板20 u,输血浆99750ml,输全血1000ml。
狠抓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塑造医院良好形象。
一、医院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精神文明和医德医风建设考核标准”、“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医德医风规范及实施办法”、“医德医风建设奖惩措施”、“药品、医疗器械、一次性材料购销管理制度”、“职工廉洁自律规定”等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制度和规定,形成了加强医德医风考核、投诉举报、激励和惩戒等的长效机制。
二、院护理部、办公室组织,院长、医务科、总务科主任等参加邀请各科病人及其家属召开院级行风建设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并及时解决。针对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逐以进行解决,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三、实施宗旨教育,增强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责任感。我们重点引导大家弄清目前经济条件下的医患关系,使大家认识到,在医疗服务领域,病人处于被动地位,医务人员处于主动地位;必须切实纠正和克服当前经济条件下错误思想,树立效益与宗旨相统一的医德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老百姓看得上
第五篇:让人振奋的全军综合数据链
LINK-16是现代战场的神经
在某网站上看到据说是26所科技成果的文章,里面介绍到该所的电子器件用于全军综合数据链系统,许多人并没有对这几个字太多的关注,但这个东东的在我国军队建设中的作用绝对不亚于歼-
10、中华神盾舰这些曾经让人热血沸腾的装备,数据链号称现代信息化战场的神经,其出现在上世纪40年代,可以视为敌我识别系统研制出来的副产品,随着二战喷气式飞机的广泛运用,使得空中交战双方的速度和航程大幅增加,历此防空指挥官必须能够迅速的得到更大区域内的空指挥系统采用人工话音传递信息,如果遇到对方采用多批次、多方向进行攻击时,难免会因为人的紧张而造成漏报和虚报,另外话音传递信息后,接收人员要先转换成了文字,在标注在战术地图上,这样的速度除了容易贻误战机外,在数据更新速度和可靠性非常差,难以满足新时期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数据链得到广泛的运用,最先运用的就是美国的SAGE系统,其利用数据链将系统内的21个作战中心、214部雷达连接起来,雷达发现目标后,立即通过数据链传递给北美防空司令部,并自动将目标的航迹经计算机自动处理后,显示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面,从而大大提高了防空系统的整体作战效率。在此后,美国在数据链方面的建设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迅速发展,在深度方面,利用SAGE系统研制了自动化截击系统,其利用数据链将防空系统获得的信息传递给截击机,后者飞控系统据此自动操纵飞机飞向目标,飞行员只需要监督系统的工作是否正常即可,广度方面60年代美国海军利用数据链为基础研制了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TDS,使用LINK-11数据链,使舰队内的各舰艇能够通过数据链交换雷达情、导航与指挥控制指令停息。另外为实现水面舰艇对舰载飞机的指挥引导,研制了世界第一个舰空数据链系统LINK-4,该数据链目前还在服役。
SAGE实现了数据链在防空系统中的运用 的战术图像,其只能用于水面舰艇的信息交换
除了美国外,北约也在60年代开始在自己的北约地面防空指挥系统,-NADGE,该系统采用了LINK-1数据链,用于系统内各雷达站、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LINK-1是冷战时期北约及欧洲国家和美国驻欧洲部队的主要数据链,并且服役到冷战后,新加入北约的东欧国家如捷克等国的空中控制作战-ASOC系统也采用LINK-1,为替代已经老化的LINK-1,北约已经决定研制LINK-22,前苏联对于数据链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在50年代末首先发展了代号为蓝天的地空数据链,构成了前苏联第一代半自动化指挥引导系统,该系统只能同时引导3批飞机,机载设备只接收来自地面的信息,60年代在其基础上研制了第二代地空数据链蓝宝石系统,其同时引导飞机的能力从蓝天系统的3批提高到12批,控制命令的更新速率用5、10、20秒三种,为与前苏联第四代战斗机配套,其又发展了代号为彩虹的地空数据链,编号为SPK-68,其与前两代系统相比,采用定向波束天线,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和防窍听的能力,同时数据传递速率也得到大大提高,其引导数据仍旧是12批,之后出现了其改进型SPK-75,其引导能力提高到30批,在这些数据链的基础上,前苏联建立了自己的防空自动化指挥及截击引导系统,但就总体上来讲其系统体现的技术水平与美国的LINK-4/-11差不多,类似LINK-16的数据链AT-2E刚刚在最新服役的苏-35BM型战斗机上装备,还没有大量的配备。
苏制飞机自动化程度有限,因此数据链的功能也比较有限,图为SU-15的座舱及显示的信息
虽然美国60年代在数据链方面的发展取得较大的成绩,但在越南战场中即显露出各军兵种甚至各军种内部之间的数据链建设各自为政、互不相通的问题,不适用各兵种联合作战,如LINK-11只能用于舰-舰之间的联系,LINK-4A只能用于舰-机之间的联系,而LINK-4C只能用于机-机之间的联系,造成的结果就是往往一件武器装备就要有几种数据链设备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信息交换,如E-2预警机上面就有LINK-11和LINK-4分别与母舰和战斗机进行联系,并且他们与不能和空军的飞机和地面防空系统进行信息交换,一旦海军飞机脱离E-2预警机或者空军战机飞入E-2控制范围,指挥中心就难以显现对战机情况的掌握。而现代战争的特点就是各军兵种联合作战,敌我双方战线界限模糊,需要各参战单位能够掌握实时的战场态势和传递指挥命令,这种情况显然会经常发生,所以出现了LINK-16,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其主要特点包括;可以交换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网络成员数量、更高的安全性及抗干扰能力、并且集成有通信、导航、识别等功能,该系统是目前美国及北约C3I系统的标准数据链,1974年开始研制,1980年第1类终端装备部队,主要装备E-3A预警机和地面防空系统,此后根据战斗机等较小型平台的需要,研制了2类终端机,并迅速在美国空、海军及陆军防空系统先是推广,由于JTIDS终端机价格比较昂贵,所以美国联合部分北约盟国推出了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终端,MIDS是新世纪美国及欧洲标准的信息通信终端,有资料介绍仅其装备的飞机就接近1万架,其他如航空母舰、神盾舰、两栖攻击舰、核潜艇、爱国者防空系统及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等平台也装备有MIDS。根据美国军方的说法LINK-16在广阔的战区内成功实现了各参加单位的无缝对接,实现了近实时化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为实现高质量的指挥控制创造了条件,让多国部队获得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能力,是现代战场作战力量的倍增器。
不起眼的JTIDS终端,即是连接着战场各作战单元
F-15座舱显示的JTIDS图像
虽然LINK-16功能强大,不过仍旧未能实现当初确定的统一各军兵种数据链的原定目标,其仅仅在防空作战方面实现了统一,这里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各军种对项目主导权的争夺的因素,如JTIDS最初由于功能要求过多,造成研制难度过大,多次调整技术状态,才算研制成功,但因为体积、重量、成本均较大,只好采用减少工作通道、取消话音及导航功能等办法研制简化的2类终端,另外由于各军种在组网方式、消息格式等方面存在分歧,如美国空军提出TDMA体制,而海军坚持使用DTDMA(分布式时分多址)体制,双方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以至于到最后各军种都放弃了用JTIDS/LINK-16来统一指挥控制系统,实现全面互通的相法,美国陆军研制了基于定位报告系统的陆军数据分发系统-ADDS,陆战队则使用自己的陆战队战术控制控制系统-MTACCS,就对于美国空军本身来说LINK-16也不是包打一切的万能药,虽然其在空中战场态势方面能力较好,但在近距距空中支援方面仍旧能力不足,为此美国空军采用了SADL沟通空军近距空中支援飞机与陆军数字化战场系统之间的联系,双方的武器平台这间的联系由IDM来解决,如E-8可以通过IDM将信息传递给AH-6
4E-8C本身与地面站之间的联系用SCDL数据链,除此之外,美国在部分侦察飞机还安装用通用数据链-CDL,用来传输未经处理的原始传感器图像。所以即便是当今拥有最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美国也未能实现各军兵种数据链技术体制与消息格式的统一,由此可见实施一体化数据链体系建设的难度是十分大的。
IDM主要用于近距空中支援
我国各军兵种数据化建设起步较迟,由于当年蓝天系统被前苏联视为国土防空的重要武器,拒绝对外提供,所以我国并没有从前苏联得到相关的系统和技术,到60年代根据国土防空作战发展的需要,空军组建了自动化研究所,在学习国外先进C3I系统的基础上,探索我国防空自动化系统的概念、体制与技术,并进行早期相关系统的研究,70年代末开始研制雷情-1号半自动防空情报指挥系统,该系统利用数据链实现了各雷达站与防空指挥中心的对接,可以实现空情信息的传递和自动处理与显示。提高空军国土防空作战能力,该系统80年代首先装备在河北和广西两地,并成功完成了建国35周年大阅兵的空中机群的指挥引导任务,在此基础上,我国研制了用于地面指挥所与空中截击机之间联系用的481和483两种数据链,用于歼-7C和歼-8B型飞机与地面指挥系统的数据传递和指挥控制,其技术水平与前苏联的蓝天系统相类似,只能支持一些简单的指令的传递如目标航迹、预定拦截点等,可以进行空中交通管制、空中拦截控制等一些简单的功能,与此同时海军也根据近海防御作战的特点,开发出类似LINK-11的战术数据链用于水面编队各舰之间以及陆基指挥所之间的信息交换,同时为支持歼轰-7型飞机的反舰作战研制了483D数据链,可以完成外部探测系统如运-8警戒/引导机与歼轰-7之间的数据交换,将获得的外部目标数据用于导弹火控系统,飞机利用这些数据来修正航向,保持目标处在导弹攻击范围内,到达导弹射程后可以立即跃升发射导弹,从而提高了攻击的隐蔽性和战机的生存能力。不过当时我军在数据链建设方面同样存在着各军兵种各行其是,信息标准和模式统一
-27SK在装备之初因为与空军现有的指挥系统不配套,而相当影响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因此从整体上影响了部队战斗力的发挥。
歼8B是较早我军较早装备数据链的战机
从进入新世纪,着眼于现代高科技局部战争的需要,我国先后研制了歼-
10、神盾舰、红旗-9远程防空系统等先进的武器装备,并列装部队,而这些武器装备需要更先进的指挥控制系统来实现在更为广阔战场的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发挥最大、整体的作战能力,这个可能就是开篇所说的全军综合数据链系统,也就是我国自己的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这个全军综合应该和LINK-16一样,实现了防空领域的全军综合作战的功能,在指挥控制系统与与作战飞机与导弹等武器系统平台之间,以及各作战单元之间实现了各种战术数据信息的共享,可以让网络内的成员都能够迅速进行位置和状态的报告、并获取整体的战场态势,以做出正确的战术决策和与友邻进行协调,去年有消息指我国已经开始为空中加油机加装数据链综合显示器,这已经意味着国产LINK-16已经完成在主战武器上面的配备,开始向辅助作战单元方面扩展,实际上美英等发达国家在空中加油机加装LINK-16也只是近年来才开始的,可以看出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是非常快的,当然我国数据链建设方面和国外一样也存在军兵种之间的互通与互联的问题,这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