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生命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让生命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一点浅见
俞强
[摘 要]:作为传输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因充满着生命的元素和极富理性的思考,在落实生命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通过实践探讨与思考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对于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
[前 言]: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其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充分地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展开生命教育的必然性。
语文学科是落实生命教育的显性学科,《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生命教育应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施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敬畏生命,呵护生命,进而努力创造并积极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然而,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关注了对人智力的开发,忽视对人情感的开发;关注了对人能力的培养,漠视了人的体验;关注了对人身体素质的开发,忽视了人的心理需求,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落到实处,生命教育的实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在,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新课程标准中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并列提出,反映出新课程改革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对人的和谐发展的关注、对生命的价值取向的关注。
生命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语文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语文课中学习大量的经典作品,就是走近先哲和时贤,用他们健康高尚的心灵世界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以语文学科先天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语文教学理应自觉担负起生命教育的职责。
在语文教学中,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这一载体,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把握生命,有着非凡的意义,从中让他们在体味和感悟中获得对人的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学会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应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因此我们应该让生命之花在语文教学中得以绽放,让人的生命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彰显。
一、找准切入口,将根植于教材文本之中的生命意识挖掘出来。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包含对生命意识的重视,与对一切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教育。初中语文新
课程所选录的许多课文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处处蕴含“生命情感的信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切入口,从文本中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使学生对“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这三个问题产生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呵护生命的生命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对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正确判断,从而使学生建构起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以此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010-4-22 15:18 回复
218.1.21.* 2楼
1、体会生命的可贵,善待自己:
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且还为了更多关爱他们的人们,因此每个人都无权随意挥霍自己的生命,必须善待自己,演绎出生命的精彩。
《生命的舞蹈》一文,就是通过塑造残疾人忘我的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通过砖瓦窑内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生活的重压下全无一点悲愁的描写,让读者感动于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然而教师不能仅停留在这一简单的层面上,而应该引导学生产生尊重自我生命,解放自我精神,认识生命可贵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的生命由父母带到人世间,可以说是一种偶然,一种机遇,正如保尔所说:“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2、尊重他人的存在,善待他人: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会与他人、与自然不可避免地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或冲突,因而作为有思想的、有人性的人,应该尊重任何生命的存在,包括动植物的存在,善待他人,而不是去伤害他们,甚至剥夺他们生活的权利。在语文教学中,有大量这类题材可供学生提取珍重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信息。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通过因人类肆意挥霍资源、掠夺资源而消逝的仙湖罗布泊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悲剧意境中学会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反思。
《藏羚羊跪拜》一文中母藏羚羊为保护腹中的胎儿,向老猎人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弯下笨重的身体,深深跪拜。这一跪拜是神圣的,那浓浓的母子之情因这以跪拜而崇高。这渗透在动物心灵中的母爱,为我们如何善待生命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例——人对生命价值的珍重,应当远远高于动物的本能。
3、认识生命的价值,实现自我:
人的生命还有一个社会化的属性,语文学科中的生命教育必须突出这一点,以此引导学生处理好自己个体与人类群体之间的关系,勇于担责、懂得付出、学会感恩、展现自我。显然,课文中相当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是教师深化生命内涵的依据。
生命的价值在于担负责任。《散步》一文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生命的价值在于懂得付出。《“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篇外国短篇小说,塑造的主人公哈威尔船长,是一位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舍己救人的英雄形象。
生命的价值在于学会感恩。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用优美的文字、细腻的笔法表达了一个残疾孩子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写尽世间父母对儿女的牵肠挂肚的情愫,金
钱不换,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让我们的学生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还要思考父母对我们的抚养、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以及社会对我们的关爱,我们将如何报答这“三春晖”呢?
生命的价值在于亮出自我。《百合花开》一文通过生长在僻野的百合花凭面对恶劣的环境,面对蜂蝶的嘲讽,硬借着坚定的信念,开出花朵,以实现自身的价值。《难忘的英格丽褒曼》中英格丽褒曼、《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都用自己的方式展现着自我的魅力,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了光彩。通过对这类文章的解读,我们就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这样的观念——生命的价值在于亮出自己的精神,展现自己的魅力,活出自己的光彩。
二、调动多种手段,将根植于教材文本之中的生命意识开发同化。
课文中的生命教育资源,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为学生所认同,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我的体会是:读、议、品、悟,多元感知,将教材文本之中的生命意识开发同化。
1、让学生“读”,在读中初味感情,读出认识。
对于那些语言优美、富有情韵、琅琅上口的作品,我通过自己范读、学生齐读、以及分角色朗读或轮读、小组赛读等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感受作者情感,在读中感受人物精神,在读中升华对生命的认识。
2010-4-22 15:18 回复
218.1.21.* 3楼
2、让学生“议”,在议中领会主旨,议出精神。
让学生“议”是体现学生本体意识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提炼文本的核心问题,让学生在核心问题导引下,想想讲讲议议,在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训练中不断提升认识,领悟生命主旨,并随时关注课堂的生成学生思维的闪光,随机教育。如在教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时,紧紧抓住“好好活”这三个字,通过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探究“我俩”的好好儿活;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这三个问题,通过学生的议,让学生在“秋天”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内涵;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自己”的思考。
3、让学生“品”,在品中体味情感,品出主旨。
教师要抓住关键字词,抓住蕴含和生命态度的词,引导学生进行品读,在品中体味情感,体味生命的意义。如在教《百合花开》一文时,我就抓住:百合心底那“内在的纯洁的念头”,“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努力地积聚内在的能量”,“我要开花”的四句内心独白。同学们分析感受的过程,也是对百合可贵生命精神欣赏和赞赏的过程:这生命有着坚定信念,有自信有追求,不浪费天赋、不虚度生命,能为理想坚忍执著地顽强拼搏,终于让花朵开上枝头,让生命绽放美丽。穿透语言文字的力量,面对这样可贵可歌的生命精神,怎能不让我们受到精神的震撼和洗礼而对生命有所思有所悟呢?
4、让学生“悟”,在悟中感受人生,悟出深意。
在教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的人生体验不同,每个人的体会不同,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也不同,今天走出这语文课堂,“好好儿活”这句话沉淀在你心中的思考是什么?
生:笑对人生,乐观面对所有的一切事!
生:凡事一切都要包涵,酸甜苦辣,就是好好活。
生: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活出自己的坚强。
生:上帝要你怎样活那是你的“命”,该怎样好好活那是你的“运”。命和运是分不开的,所以叫命运。用你的“命”走好你的“运”就是你的“好好活”走出的“人”字一撇一捺。学生在悟中感受了人生,也悟出深意,悟出对生命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
5、让学生“写”,在写中表达感受,写出体验。
语文学习就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这是我们品析感悟的出发点,也是深化认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归结点和体现的落脚点。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有利于学生表达自我对生活的认识、对文本解读的认识,对生命意识的感受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写中升华对生命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写下水作文,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写作激情。如我在教《百合花开》一文时,不仅自己写下了这样的短诗:生于僻谷,长于断崖∕不畏艰险,顽强奋斗∕貌似杂草,心知百合∕深深扎根,努力生长∕花苞初结,受人嘲讽∕不理闲言,执著信念∕积聚能量,花儿开放∕纯洁灵醒,丰姿秀挺∕开满谷地,深受喜爱∕ 自谦自律,继续开花。而且请学生写下赞美百合的小诗。学生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抒写对可敬可爱生命的赞美喜爱之情,讴歌可贵的生命精神。有学生写下这样的诗句:啊!百合花,/你用你的意志,让你的生命绽放出了光芒。/你用你的信念,让你的青春射出了万道金光。/你用你的毅力,让世人再一次铭记了你,/啊,百合!
语文教师的价值,就在于引导未成年的学生认真解读、正确剖析教材文本中的生命教育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或他人的人生经历,体会生命的可贵,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努力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光彩,让自己今后的人生有意义。
三、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一篇作文就像一面镜子,它既能照出一个人的文采,也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思想。在作文教学中引入生命问题的题材,可以促使学生思考生命问题,从中体会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可敬,体会生命的意义。我常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和评讲中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自然渗透进去,以期得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010-4-22 15:18 回复
218.1.21.* 4楼
如在学习了课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后,我让学生以《假如还有三天生命》为题作文,让学生假设只剩下三天生命,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假设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珍贵,要珍惜生命。又如作文“我美丽,因为我”,让学生挖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体会自己生命中的亮色。
材料作文是开拓学生思路、检验学生思想的好机会。每次材料作文我都精心选材、设计,让学生在从材料本身或写作中自然受到思想上的某种启迪。
我曾经给学生这样一则材料:比尔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眼睛受了伤,视力不断下降,几个月后将完全失明。妻子为了给他能见到光明的日子里留下点什么,决定把家具和墙壁粉刷一遍。油漆匠工作很认真。他虽是断了半只胳膊的残疾人,但他很快乐,一边干活一边吹着口哨。一个星期后他完成了粉刷工作,其间也知道了比尔的情况。比尔对油漆匠说:“你天天那么开心,也让我感到高兴。”算工钱时,油漆匠少算了100美元。比尔不解:“你少算了工钱。”
油漆匠说:“我已经多拿了,一个即将失明的人还这么平静,你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勇气。”比尔却坚持要再给油漆匠100美元,他说:“我知道了残疾人也可以自食其力,活得很快乐。” 这则材料本身就是一个生命教育的好题材,学生可以从中有所收获。作文收上来之后,我发现学生基本上都能感受到两位主人公对生命的乐观和积极的态度,身残志不残的精神等等,在讲评中我对这些都予以了肯定,同时又指出,比尔和油漆匠对生命的这种态度其实就是他们对生命的尊重,让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又有了升华。
写作中的生命教育,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顺着学生的思路来做文章。一次,几位同学在考试失利后,灰心丧气,还有一位甚至痛哭起来,我安慰了他们,并找他们个别谈心。事后,我就以让学生以《咀嚼生活中的挫折》为题作文,让学生去细细品味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并能有所感悟。作文收上来之后,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失败的认识还是比较科学的,在讲评中我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我又指出有些同学虽然在文中写得不错,可是在生活实际中却不是这样,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长吁短叹,泪如雨下。其实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不经历挫折,关键是你对待挫折和失败的态度。我又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桑兰、霍金、贝多芬等,并结合语文课文《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鼓励他们面对失败和挫折不能气馁,要笑对人生的失败,展现生命的韧劲。这样既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又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的意识。
四、拓展延伸,利用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拓展空间,许多文学家都具有同样的生命意识与珍视生命价值的体验。我国古代的屈原、司马迁、杜甫、范仲淹„„现代的鲁迅、闻一多、冰心、巴金„„国外的安徒生、高尔基、海明威等等都是如此。他们的作品都是课外阅读中生命教育的典型题材。语文教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适当地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去感悟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感受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襟;去寻找安徒生笔下的那一颗颗善良的童心,体会这些名垂千古的人物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追求,用他们的人格精神来影响学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适当的拓展,指导学生选择与课文有关的课外文本进行阅读,有意识地进行生命教育的课外延伸。比如:在教学《生命的意义》一文时,让学生去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通过对保尔的一生的了解更好地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此外,要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生命教育,语文教师自身还应该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体现“身传言教”,才能自觉关注学生生命个体的成长。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培养青少年热爱生命的意识,就要让他们与热爱生命的人在一起。同样,教师对生命的理解与热爱,也会通过自身言行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教师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所以,教师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也要身正为范,让学生受到生命可贵意识的熏陶。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自身应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要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从而赋予生命教育以丰富内涵,让学生自由、快乐、文明、健康,让学生有尊严、有责任、有爱心、有创意地成长。
语文学科属于人文科学,因此,课堂教学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语文教师来说,生命教育还必须向人文学科的大方向进行有机的延伸,即不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分析理解上,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课堂内外寻求更多的支撑点,不断巩固教育成果。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突破教材的框架,发挥生命教育的多元化能量,才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实现生命内涵的消化和迁移。
浇灌语文教学中的生命之花并非易事,但这正是语文教师的价值所在,因为有限的生命包含
于每个人对自我生命无限的超越和追求中,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的职责告诉我,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生命的价值在学生的心灵中绽放得更加灿烂。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3、《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上海教育出版社
4、《让生命飞扬——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生命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5、《论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肖川、徐涛,《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6月
6、《关于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范廷贵《考试周刊》2007年第35期
7、《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4月
2010-4-22 15:18 回复
第二篇:让生命之花在安全中绽放
让生命之花在安全中绽放
——观《安全伴我成长》有感
光山县春晖中学八
(三)班 吕鼎君
生命是戏,一旦拉开序幕就得直面观众。生命不是戏,一旦失败便不能再重来。生命没有彩排,只需安全作后台。
——题记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一些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丧生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湮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面对那触目惊心的场景时,你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应如何去化解上述这些危险呢?《安全伴我成长》这部影片给了我最好的答案。
人们常说:“事物都有两面性”。“火”与“电”自然也不例外。它们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附之而来了一些危险。稍有不慎,我们就会被死神吞噬。影片中讲到的“公交车着火”与“酒店失火”事件,真实地再现了火灾现场,两场事故中的两位小主人公,正是因为懂得安全知识,才在紧急时刻,沉着镇定,想到用救生锤砸开车窗玻璃,用窗帘作绳索下楼。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将大家从死神手里夺出。这些事迹也让我懂得了,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与安全事件时,我们应如何去应急避险。学会自救是我们必修的功课。
关于“电”的知识,影片中也设置了一些小情节,生动地讲述了两个小男孩在家里超负荷用电,致使电线短路,一个名叫陈辰的小男孩不幸触电的故事,这让我明白了在家切勿超负荷用电;在救 助触电者时,切勿用手牵拉电线。这些小知识,我们不能不了解,因为正是这些小问题,一步步构成了对我们人身安全的威胁。正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如果不去关注这些小问题,我们怎能让自己的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
其实,仅仅知道这些也是不够的。所以,影片中仍涉及了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如:煤气中毒,游泳 溺水,食品安全,传染病等。同时,影片的镜头还射入了最贴近我们的地方——学校。
学校是我们汲取知识的源泉,但也是危险这一“细菌”的滋生地。近年来,学校的踩踏事件时有发生。众多学校要求,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不嘻闹;学校在楼梯拐角处安将照明灯等。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安全的行为让我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
朋友们,当你沉浸在冒险心里愉悦时,想一想那些关爱你的亲人;当你带着侥幸心理在享受快感时,想一想影片中的场景,我们还会不顾危险图一时欢快吗?还会像走钢丝一样把自己的生命挥霍吗?一次小小的疏忽,能引起巨大的伤害与损失,就像人们常说的,当一系列的偶然聚合到一起,就成为必然的悲剧。
通过观看《安全伴我成长》这一影片我对安全的认识更透彻了。其实,生命就好比一座楼房,而安全就是楼房的基石,只有基石牢固了,整座楼房才没有倒塌的危险。
同学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来;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用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到。安全就像我们的朋友,它日日夜夜守候在大家身边,教育着我们,也时时刻刻为我们敲响警钟。热爱生命,让安全陪伴我们一起奏响生命的乐章,让生命之花更加绚丽!
第三篇:让生命之花在写作中绽放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让生命之花在写作中绽放
作者:钟焕斌 袁志平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年第04期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指标之一。一线教学的语文老师,在指导写作时,经常会发现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望而生畏型”,这类学生害怕写作,提起写作心里就发怵;二是“无米下锅型”,这类学生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三是“束手无策型”,这类学生不知道怎样表达。
这三类学生所反映的问题,实际上是三个层面的问题。即:心理问题——材料问题——技法问题。
关于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8条是这样表述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由此可见,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让学生敢于进行写作表达是关键;学生心中有“自己的意思”是写作的前提;而运用技法——表达方式等则是次要的问题。
那么,如何让学生走出“恐写症”,如何让学生“有话想说”呢·结合多年的写作教学探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教学心得。
一、溯本求源,调动学生是关键
写作文,绝对不是“按着母鸡生蛋”的事。“非凡的激情才能产生卓越的作品”(福楼拜)。写作动机是写作的前提,而消除畏惧心理则是产生写作动机的前提。
为消除学生畏惧心理,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创新作文形式。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几乎所有患有“恐写症”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在草稿纸(或小纸片)上随意写的语句比老师要求写的作文要好很多,生动得多;他们在日记本上流露的感情比在正式的作文本上要好得多,感人得多。
其实,对几乎所有的学生——包括优秀学生而言,这种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
心灵的自由,首先是形式的自由。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自由的方式进行写作,是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灵丹妙药。
在初中的不同年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不同的书面表达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日记。日记是学生最喜欢、也是最愿意表达自己情感的空间。保护学生的隐私,是学生敢于表达、流露真情的前提。
(2)随笔。随笔的关键是一个“随”字,老师不必对写作内容作任何要求,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从实质上看,随笔就是写作的“材料库”。
(3)周记。要求学生以“周”为单位进行写作,反映一周内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事情。
(4)留言(本)。生日聚会、送别朋友、毕业纪念等活动,都可以灵活组织学生进行即时留言。
(5)投稿。鼓励学生向学校广播站、网站、文学社投稿,在体育节等活动中向主席台广播即时投稿,向有关报刊投稿。
(6)散页(纸)作文。实际上,这是一种规范的作文训练方式,为了消除学生畏惧心理,彻底解放学生灵魂,我将作文本“化整为零”变成“散页”作文纸。目前,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7)网络。网络表达成为时代的必然,学生手机短信、QQ群、班级同学录、博客等都成为了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表达的平台。
2.缩短“痛苦”时间。作文必须进行规范训练,定期的作文指导课必须进行。但调动学生写作热情依然是关键。怕写作文的孩子,他们总是磨磨蹭蹭,很长时间都不能完成。对这些学生而言,时间越长,他们所受的“折磨”就越多,而这长时间“折磨”的感受就进一步强化了其恐惧心理。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缩短”写作时间,就是减少孩子的痛苦。
当堂作文是缩短学生写作痛苦时间的主要方式。当堂作文,就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现场作文。
当堂作文,要注意三点:一是作文前真情煽动,营造其写日记、写随笔的氛围,激发起表达的欲望和自信心;二是作文题目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三是必须处理好“技法指导”的地位和时机。
当堂作文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段写作要求(第10条)为“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进行当堂作文的强化训练。
3.不怕学生“抄袭”。很多老师在作文训练中,反复强调不准学生抄袭。我在作文写作训练中,不反对甚至赞同学生“抄袭”。当然,这里要澄清一下,这里所说的“抄袭”,绝对不是在当堂作文中让学生直接拿着有关书籍去克隆、去抄写。
我认为,学生“抄袭”作文,是一种主动学习写作的表现。他们在“抄袭”中,会找寻心目中优秀的同题材的作文,既扩大了课外阅读面,又提高了鉴赏能力;同时,他们会主动学习积累一些“好词佳句”,仿写某个片段,甚至学习文章的谋篇布局。
如果作文能力极差的学生整篇抄袭,特别是在当堂作文中整篇“抄袭”,我也不认为是坏事,因为他毕竟阅读了、理解了、积累了。
写作犹如习武,都得从一招一式开始,模仿(抄袭)其形式,才能悟出其内涵,等到招式多了,自然就会变化了,甚至能自创“迷踪拳”了。
“抄袭”作文,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为给学生“抄袭”提供足够的“可能”,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让其有可“抄袭”之物。每学年,我都会给学生推荐“优秀作文选”以及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刊。
(2)让其有可“抄袭”之时。“作文早知道”、“作文预报”是我常用来“泄题”的方式。每次作文,特别是规范写作训练,我都会提前一周或在单元导读时提前告知学生,并且还会指导学生如何“抄袭”,让其早做准备。很多学生为了在当堂作文中表现自己,都提前进行了练笔并不断进行作文修改。实践证明,很多学生在“抄袭”中消除了恐惧,提高了水平,收获了信心。
二、体验生活,感悟生命是前提
让学生写作,首先要保证学生有米下锅,有话可说。“作文中首先流淌着的是学生们自己的感动”(梁晓声),体验生活,感悟生命是写作的前提。体验生活,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全方位地浸润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之中;感悟生命,指的是在所见、所闻、所作、所为的基础上,有所思考,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感悟生命的明显标志就是“灵魂与情感的颤动”——或喜或怒,或哀或乐。唯有这种“颤动”才能深深地刻在记忆里,唯有这种“颤动”,才最独特,最真实,最感人!
要让学生写作有话可说,就必须让学生置身于最真实的生活之中,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最大的自由,因为唯有自由的心灵才能感悟到更多的“生命颤动”。
行千里路胜过读万卷书,“邮轮上的学校”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特别重视一些特别的日子——生日、节日、假日、纪念日、集体活动等,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愚人节、圣诞节;国庆节、五一节;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九一
八、南京大屠杀纪念日、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自己及他人的生日、毕业纪念日、父母结婚纪念日、祭日,军训、春游、体育节、艺术节……
感悟生活,需要的是一种“无为”指导。过节就好好过节,不要给学生布置额外的任务。“节日假日活动≠作文”,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重视这些特别的日子,不等于给学生布置作
文。很多老师知道,每次过节,当你给学生布置作文的时候,听到最多的就是学生的一片哀叹声。本是一个令人遐想的美好的日子,就是因为“一个作文任务”而让学生倍感压力甚至闷闷不乐,这样的心情,让学生如何去感悟生命啊!
很多老师认为,过节的时候布置作文,就是为了让学生及时记录对生活的感悟。其实,“记录”未必非书面,心灵的记录是最深刻的。
每次过节,我从不给学生布置作文,如果硬说有的话,那就是——好好过节!事实证明:学生在轻松过节的时候,积累了最好的写作素材。他们在轻松过节的时候,开阔了文化视野,厚实了文化底蕴,涵养了文化气质。
三、承认差异,鼓励进步是保证
要想让学生彻底走出“恐写症”,必须重视写作后的评价,特别是对学生的鼓励。鼓励学生,一定要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第二,要让每一个孩子得到鼓励。我们既要表扬优秀作文,也要表扬进步作文。我们要从佳词、好句、书写等方面去寻找学生作文中的进步,只要我们满怀爱心,用心地去找,总能找到可以值得肯定的地方。
第三,作文评价应重赏识而轻技法。评价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但一定要以鼓励为主。技法方面,应因人而异,可以少谈甚至不谈。因为,优秀作文是写出来的,而非评语指导出来的。
第四,作文评讲课一定要生动。
每次作文评讲或指导课,应该成为学生最喜庆的“节日”。在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努力应得到肯定,学生的情感应得到尊重,学生的进步应得到放大和鼓励;犹如一次作文聚会式的party,学生的心灵回归自由,他们快乐着自己的快乐,喜悦着自己的喜悦。
我的作文评讲课深受学生的喜爱。“写作英雄排行榜”(“文坛四杰”、“十大铁笔”、“文坛新秀”、“环保作文”)、“佳作共赏”、“快乐点播”、“妙语连珠”、“名医会诊”、“增长功力”、“心语传递”等形式和环节的设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徜徉在快乐的河流里。
第四篇:让创新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让创新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浅谈陶行知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泰兴市鼓楼小学城西校区
王燕
【摘要】:陶行知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他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博大精深的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我们深化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今天的教师如何能更好地运用陶行知思想来构建教育创新空间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创设情境、展开想象、抓好实践活动,激励性评价来阐述并构建现代化教育创新空间。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 语文教学 创新空间
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创造性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呢?在此,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氛围
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学习之地,天天是学习之时,人人是学习之人。语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发展、完善于生活,教师可凭借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实施生活化教学,即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谈、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这样的教学将学习活动介于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是真正的内部动力驱动下的主动学习。例如:在教《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因为王二小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学生对此了解甚少。为了帮助低年级学生理解,为了再现意境,我采用了歌曲引路的方法。新课伊始,我播放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一段,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曲,渲染了课堂气氛,烘托了小英雄的形象,使学生对王二小油然而生敬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 趣,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在课文即将结束前,我又播放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二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在歌曲声中,学生再次体会到王二小的机智、勇敢的品质。学生的情感再一次被激发,对小英雄王二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展开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是在客观事物影响下,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无数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现在的小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蕴含着极大的创新潜力,这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和爱护学生大胆而新奇的想象,使想象成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永不枯竭的动力。
1.抓住关键词,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们在低年级课堂的语言文字训练中,引导学生紧扣词句展开想象非常重要。如教学苏教新课标版第4册《美丽的月亮湾》时,我先出这么一个句子让学生填空:这是一个()的小村庄。学生填上“美丽”、“可爱”、等词。这时,我抓住这个契机说:“小村庄这么美,课文是怎样描写的?读读课文,再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把过去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画下来。”学生凭借想象,画出了这个村庄的河岸、青山、绿树、桃花„„课堂教学中凭借教材的想象因素,让学生展开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根据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想象
翻开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我们不难发现,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课文都配上了生动形象的插图,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多看多想,启发他们进行大胆的想象,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如在苏教版第4册《欢乐的泼水节》一课中,有一幅图画着傣族人民一起共度泼水节时的喜庆场面。我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人物的衣着、动作、表情,引导学生想象人物之间的对话、心理活动。这样,2 巧妙地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后,通过想象再用言语表达插图意思,就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在优美的朗读中,诱发学生想象
语文教学要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指导朗读,不仅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更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要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唤起学生的表象和联想,结合课文语言,边读边想像课文所描写的景、物、人的具体情境,把课文所写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另一方面要学习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鲜明、具体生动、优美的语言,写出了这个画面。
4.拓展课文内容能,激发学生想象
创新离不开想象,想象离不开假设。一个事件可以有多种办法,一个故事可以有多种结局。大凡文质兼美的文章结尾总会留有些空白,给读者以思考的余地,教师要善于用假设延伸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创新,为课文续编有可能发生的情节,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使学生敢于发表新颖的、独特的见解。例如,教材中的《狐狸和乌鸦》《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等,在最后都给孩子发挥想象的空间,想象乌鸦上了当会怎样?青蛙看到了海又怎样?狼和小羊结果怎样?教师在教授这些课时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善于动脑、乐于创新的精神,让孩子创造出不同的结果,给人们不同的思索。
三、抓好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让学生亲自去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并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可见他坚决的态度和立场。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即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进而收获到口眼手脑并用的功效。同样,在《新课程标准》中我们 3 也常能看到“体验”这个词语,这也表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进而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
如在教学二年级孩子《秋游》这篇文章时,我通过媒体的演示和动情的范读,让学生感受到秋游的快乐,并组织孩子一起到操场上,让大家寻找秋姑娘的足迹,并告诉他们,你们也可以和文中的小伙伴一样,躺在草地上,或者对着蓝天喊上几嗓子,孩子们高兴坏了,一个个兴奋得不得了。回到教室后,我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他们有的说:“秋天来了,小草穿上了黄毛衣。”有的说“我很快乐,我对着白云喊‘你好吗?’,白云笑眯眯地看着我。”有的说“躺在草地上的时候,小草在跟我玩游戏,他们悄悄地挠我痒痒。”„„还有很多充满童趣的语言,我想这都来自于他们亲自去生活中体验那种快乐。接着我让孩子们朗读这篇课文,孩子们动心动情,秋游的快乐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也深刻地理解了“情动而辞发”的真谛。因此,我得出,在生活中教学可以创造出更多精彩。
四、运用激励性的评价,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陶先生曾精辟地论述“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在自动上培养自动,才是正确的培养。若目的为了自动,而却用了被动的方法,那只能产生被动,而不能产生自动”。这就告诉我们: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是自我发展、自我显示的需要。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标新立异”的现象,要满腔热情地评价,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一直在动脑筋,读书发现了许多问题,真是爱思考的学生”,“相信你能读得更好,再来一遍怎么样?”,“老师相信你的能力”等加以激励。对学生课堂上或作业中出现的新颖答案,及时给予肯定,并在全班同学面前,为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上“优+有创造性”等评语,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求异的价值,产生强烈的创新意向。另外,利用多种奖励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全班击掌给予鼓励,还可以奖励星星,大苹果,蝴蝶等,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总之,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让我们时刻铭记陶行知先生的话,使教育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思维的沃土,一块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创设情境,发挥想象,抓住实践活动,运用激励性评价,最大程度地释放每位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奋斗吧!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陶行知全集:第3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1]俞瑞康主编,小学创新教育 [M].上海:上海科普出版社出版社,2000
第五篇:42让生活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让生活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鸿尾中心小学 林丽雅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要培养这种语文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渗透现实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势在必行。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立足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所需,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创造力的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因此语文的教学必须既要有人文的高度,又要具备人生的高度。而这样的语文教学该怎样进行才更加有效,是目前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这是填鸭式的教学给学生带来的痛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
我们都知道,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才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方沃土。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
二、生活是语文源源不断的一泓清泉
生活中的细节可能并不是每一个都是优雅的存在,就像老人佝偻的背,踉跄的身影,在繁华的闹市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大打折扣,但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存在才给人以更多的思索,才会让许多文人手下的笔流露出更多让人深思的现实。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生活在不经意间成为语文最光辉的来源,是文学精深的源泉。语文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密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生活处处是语文。的确,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才有语文的多姿多彩。读一首清新的小诗,让我们感受生活的清甜。读一篇精美的散文,让我们捡拾起生活五彩的贝壳,读一部大作,让我们在沉思中感悟生活,窥见社会百态。生活与语文的相互浸润才使得语文变得如此的五彩缤纷,充满阳光,也使语文也在生活中获得了新的生命,焕发出青春活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把生活作为自己的源头,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让生活走入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将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成倍提高,也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做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想教育双丰收。
记得有人曾这样说过“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便有多大”。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是等同于生活的。在课堂中,固然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能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但我觉得最核心的还应该是让生活走进课堂,每当太阳升起,又到当太阳落山,人们在这越发苍老的地球上生活,在平凡的角落里耕耘着自己的那一亩土地,于是,辛勤的汗水又交织成了一篇篇辛勤劳作的美文,赞扬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闻鸡起舞的人们。春天百花盛开,夏天清荷鸣蝉,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就又让绝妙的文字凑成了一篇篇四季佳作。
四、作文源于生活
写作中应让学生感受“生活即语文”这句话的内涵。若学生觉得,“学习”这一种生活,和“生活”这一种生活,完全是两码事,那么我们教育的问题就不是一点点了。“作文”这东西,从来不只是向书本学习,只知道向书本学习的人,不一定真懂得作文、真懂语文。作文至少有两个必要的“打通”:
一、跟自己的心灵打通,不知道将自己的心灵铺展在纸上的作文,只是作业。
二、日常无意中的所见,电视里、报纸中、网络上的所见,都能信手拈来地进入自己的作文,与“作文”打通,作文才能真正活起来。
五、架起生活与语文学习的桥梁
语文与生活是同在的,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必然伴有语文,因此人类要依托语文来参与生活;同样语文也离不开生活,语文能力必须通过生活才能得到发展。语文如果脱离了生活,必然成为毫无生命力的一堆文字。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更要求我们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之中,学习语文,让学生在生活中快乐学文、轻松学文。
此外,还可以在在语文活动课中延伸生活,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我们的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综合性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并占据一席之地,它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得到学生的欢迎。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而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这能够弥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生活是语文教学的一方沃土,我们语文教师应学会用生活的方式教语文,让学生们学会用生活的方式学语文,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了勃勃生机,为语文教学开创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2]《陶行知全集》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