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富轩名门优秀班组
编辑:紫陌红颜 识别码:18-998613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17 17:28:5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富轩名门优秀班组

先进班组、优秀班组长、优秀员工

评选管理办法

为充分发挥先进班组、优秀员工的带头作用,树立企业先进典范,彰显富轩名门的企业文化,促进各班组工作向前发展,特制定本先进班组长、优秀员工评选办法。

一、先进班组的评选范围及条件

在生产车间第一线的班组均属参评范围,名额1个班组,有车间按照评比条件民主推荐产生。

条件:

1、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班组员工内无违反公司制度的行为;

2、完成公司及车间布置的生产任务好;

3、班组员工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民主管理气氛浓郁;

4、安全生产,无违章操作,本月未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5、班组作业区内工件摆放整齐,排列有序,清洁卫生保持好。

二、优秀班组长评选范围及条件

在生产车间第一线的班组长均属参评范围,由车间按照评比条件组织各班组民主推荐产生。

条件:

1、模范带头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无违章违纪行为;

2、团结和带领本班组的员工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3、能够组织本班组的员工搞好生产现场卫生,工件摆放整齐,排列有序;

4、班组员工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民主气氛浓郁;

5、能经常检查和督促本班组安全生产,无违章操作,本月未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三、优秀员工评选范围及条件

在生产车间第一线员工由各班组按照评选条件推荐,车间综合评定产生,后勤人员、班组长不属于评选范围。

条件:

1、模范带头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无违章违纪行为;

2、按时和超额完成公司及车间布置的生产任务;

3、安全生产,无违章操作,本月未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4、工作场地工件摆放整齐,排列有序,清洁卫生好。

四、奖励办法

1、优秀班组奖励200元现金;

2、优秀班组长奖励200元现金;

3、优秀员工奖励100元现金

五、奖励以红包的形式在员工大会上发放或随工资一起发放。

雅琳建材有限公司

202_年3月16日

第二篇:富轩门窗厂保安管理制度

富轩门窗厂保安管理制度

为更好地完善公司内部管理机制,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工作管理制度,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工作纪律

1.1:不迟到、不早退,服从管理。

1.2:上班时间必须坚守岗位,不得玩忽职守、不得酗酒、打瞌睡。

1.3:礼貌待人、不卑不亢。

1.4:上班时间不得在保安室嘻哈打闹、不得吃东西。注意在岗时的礼貌礼仪、仪容仪表,杜绝态度强硬、语言粗暴等现象发生。

1.5:上班时间必须衣装整洁。做到站有站姿,坐有坐势。不得出现趴台哈腰、坐站疲软等行为。

1.6:对于上级领导出入(已确定人员),务必敬礼,以示礼貌问候。

1.7:对上级,必须绝对服从领导;对左右,必须团结友爱,群而不党;对员工,必须身先士卒,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以作他人楷模。

1.8: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废物。

1.9:保安员应注意按时作息,不得在外游玩至深夜方回公司。

2、岗位职责

2.1:负责人员、车辆、物资进出检查和登记及车辆停放管理。

2.2:负责厂内电制、水制、气制管理,根据工作、生产、生活需要,灵活开启和关闭。

2.3:负责本厂信件、报刊签收传递工作,并做好登记。

2.4:搞好大门内外、值班室、厂内操场环境卫生,保持美观整洁。

2.5:加强对公司、宿舍等区域的巡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处理。

2.6:“预防为主”的保卫工作方针,做好“四防”(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恶性事故发生)工作,保障本厂财产及员工人身安全。

2.7:熟悉消防业务知识,协助行政部制定消防工作计划和组织义务消防队的演练与培训。

2.8:熟悉掌握消防设施、器材的配置、保养、使用以及分布位置,定期做好检查工作,使消防设施器材处于良好状态。

2.9:制止一切发生在公司内的争吵、打架、斗殴等不良情况,及时处理,防止事态恶化。

阻止无关、闲散人员进入公司。对流氓滋事人员及可疑人员进厂,除采取控制外,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2.10保安室内的警械要妥善保管,并建立警械保管使用手续,做到防盗、防丢失,便于使用,严禁私用。

2.11:对于一切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之行为,保安员务必上前制止。

2.12:遵守、维护并执行公司各项管理制度。不得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不得滥用职权,不得监守自盗。

2.13:因保安员失职而造成公司损失的,追究相关责任。

2.14:正常、按时交接班,并做好交接班记录。未经领班同意不得私自换岗

2.15:定时、及时地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及存在的各种问题。

3、岗位责任

3.1:对人员、车辆、物资进出管理负责。

3.2:对本厂财产和员工人身安全负责。

3.3:对本岗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后果负责。

4、岗位权限

4.1:对不符合手续的物资、人员、车辆,有权禁止出厂。

4.2:对发生的不良事件有权制止。

4.3:对厂区内可疑人员有权盘查。

4.4:对违规的员工有权作出处理。

4.5:对违反本厂制度的行为有权制止。

第三篇:沧州武林名门

沧州武林名门

内外合一——功力拳

功力拳是内练气功、外练劲力的拳法,集医病、健身、防身综合而成,是我国传统拳法。功力拳是内功拳,它是用意识促调气,用动作练劲力,由慢到快,最后练到内气、外力、动作为一整体。

此拳法分两支传入沧州,原沧县(今属孟村回族自治县)高河村一支,沧县捷地回族乡尹家桥一支。高河村一支于清咸丰年间传入。时云游僧人旅居涨沙村,授艺高河村尹平,并赠功力拳谱一册。尹平授徒多人,以苏连祥、许荣泰等人为上乘。尹家桥一支于清嘉庆年间传入,时独臂僧人邱祖云游至尹家桥,遇尹玉文而授其功力拳术及双拐击法。尹玉文获功力拳术后,遵师训在沧州授徒传播。此支所传八代,主要传人为尹玉文传艺高桂祥,高桂祥授徒多人,以李国良、肖轩、李四功夫上乘,晚年设场授徒,其徒以李富臣为最。李富臣授徒百人,得意者有赵清海、魏宝贵、李凌霄、王宝善、方来春、海占元等。赵清海、魏宝贵早年随师去曹锟武术营任武术教官,魏宝贵分别在兴济及沧州城北北陈屯授徒,得意者有其子魏占林等人。

魏占林是功力拳第七代传人,现年68岁,是目前沧州年纪最大的功力拳师,自幼时起就跟随父亲魏宝贵习武。魏占林介绍,功力拳套路的诸多招式都富有哲理性和科学性,套路的编排先简后繁,先慢后快,开始调气要求心平气和,继续功力功架。气力足则筋舒架固,最后打发虽力猛脆快,但不会过劳伤气,练完拳后,给学者以心静气顺力通神足的感觉,而没有气喘吁吁、气变的现象。功力拳法的习练者重功架之正确,连内脏之真气,方显劲力。劲力分绵长和爆发两种,拧、贴、粘、钻为绵长力,靠、挤、撑、冲、挣、砸、闯为爆发力。气存于底,劲形于外,以通、透、穿、贴、松、悍、合、紧八字为纲。技击实用以撇、坐、胯、缠、钩、挑、撩、攉、挨、捞、挤、靠十二字为诀,是功力拳法的精髓与核心。

十余年前,魏占林及两个儿子受聘到内蒙婺源县武术学校任教练,魏占林白天教学生习武,晚上就潜心研究功力拳法。最终,他在前辈已有的“十三手”套路下,又创造了“十五棍”、“单刀预备式”两种套路。

魏占林说,家父临终时叮嘱,一定要将功力拳法传承下去。魏占林目前在本村及周边村收了30余个徒弟,他爽朗地告诉记者:“虽然我68岁了,但是身体还挺好,我要在有生之年把功力拳的全部都传授给徒弟们,让功力拳发扬光大。”

变化无穷——麒麟拳

故名思义,麒麟拳源于麒麟。麒麟是中华民族吉祥的象征。此拳创始人是善取众家之长的大智慧者。

麒麟拳有着神秘莫测、吉祥永兆(胜)的内含,以及变化无常、奥妙无穷的武术技击招法的实质。此拳结合中华民族吉祥的想象物,集万物于一身,吸多种拳法之精华,把实用之拳法寓于神物动作之中,整个套路的招式演练起来,使观者有莫明其妙、神之又神、独之又独、奇之又奇的感觉,一招一式难解其意,往往一招半招即可致对方于死地。

49岁的刘连俊,是麒麟拳的第十四代掌门人,现为中国武协会员、国家一级武师、青

县盘古文武学校校长。刘连俊自幼习武,聪颖好学,广采博取,曾拜八极门吴连枝、连环门张连溪等拳师学艺。202_年3月《中华武术》杂志社,对刘连俊演练的麒麟拳给以图文并茂的精彩介绍。202_年,市政协出版的《沧州名萃》介绍了在沧州区域各个行业的名特优绝,其中以沧州武术之绝收录了刘连俊的《麒麟拳法》简介。202_年,刘连俊在香港国际武术节上获八极拳、枪术、对练三项冠军,麒麟拳还荣获组委会特别颁发的“演练风格奖”,被香港媒体誉为“燕赵第一拳”。202_年,经刘连俊挖掘整理,濒临灭绝的稀有拳种麒麟拳得以传承并落户沧州,现已成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40年来,刘连俊参加国内、国际各类武术比赛无数次,曾获38项国际武术比赛第一名,被誉为“常胜将军”。

气贯长虹——劈挂拳

劈挂拳法,迅猛剽悍,大劈大挂,起落钻伏,伸收摸探,拧腰切胯,开合爆发。双臂密如雨,劈挂赛抽鞭,势如江河流水,起伏跌宕,一泻千里,气贯长虹。虽无定式,动作急

劈挂拳由清初、清末两传沧境。其中一支是清朝末年,宫廷武卫郭大发,南皮县六庞庄人,晚年回乡,将劈挂拳法授予本县昝庄赵氏。现沧州林冲武校校长韩志超是该支派的第六代传人,目前已传至第七代。

韩志超幼年6岁时开始习武,18岁时因不慎摔伤致颈椎高位截瘫,此后他一直潜心研究劈挂拳的教研工作,并在广州、福建、浙江等地开班教学。1996年,韩志超回沧州创办林冲武校并担任校长,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将沧州劈挂拳弘扬天下。

据韩志超介绍,劈挂拳法的特点是推挡急,速度快,劲力爆,胳膊长,腰身好,招数严厉,变化莫测。劈挂拳法的每个套路,各具独特之风格,如劈挂拳快套,起落钻伏似墨燕点水,以“敏”见长;劈挂拳慢套,辘轳翻车雄且壮,蜿蜒蛇行骨存神,以“密”见长;青龙拳如青龙出水贯长虹,舒展潇洒身法捷,以“长”见长;挂拳疾行健弹,身捷步活,以“高”见长;炮锤朴素浑厚,刚劲饱满,以“健”见长。劈挂拳强调腿、腰、臂三盘基本功,主要训练单挂掌法,双挂掌法,单臂手法,双臂手法,拽臂法,双臂对折法等。要求达到手似流星眼似电,腰似蛇行足似钻。以“两肩调直,溜臂合腕,拧腰切胯,沉肩气按”16字诀验其正确与否。习练套路,遵十字要诀:正、顺、活、合、快、力、巧、精、妙、绝。

韩志超多年来一直思考,怎样在前辈的基础上,改进劈挂拳。改进劈挂拳要根据每个支派练习人的天性和身体条件。一花开五瓣,每个支派在前辈那里学习,拳的特色不能变,这是基本原则。改进劈挂拳,要围绕它的劲力特点这个核心,不要弄成花架子,亮式、过招行家一看都要是劈挂拳的特色,“有的武林大会节日,自报门派,竞技时却变成了瞎打一气,除了不会拆用本门武术的招式,更主要的是改进的时候不能保持本门派套路的特色。”

韩志超说:“虽然我身体不好,但仍旧坚持每天教学,陪着孩子们练,我把美好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这些孩子们身上,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劈挂拳、通臂拳等沧州武术的优秀人才。”

勇猛稳健——形意拳

形意拳是我国三大著名内家拳拳种之一(形意、太极、八卦),位列中国四大名拳,风格直攻快打,几如电闪雷鸣,在内家拳中独树一帜。

形意拳发源于山西太谷,山西形意拳讲究功力,形松意紧,外形不拘一格,打法变幻多端。在形意十二形中,重点突出所取动物的进攻技巧,不求形象但求意真的练法,五行中讲究金、木、水、火、土的内涵。

宋宗信生于1962年,祖籍任丘市,现任任丘市武术协会副主席,任丘市三义武馆馆长,国家级武术协会会员。宋宗信自幼酷爱武术,曾随多位老师学习过醉拳、长拳、八极拳、太极拳等多种拳种,后拜郭派形意三世传人李瑞增老师学习形意拳。

宋宗信介绍,河北郭派形意拳的特点是气势雄厚、勇猛稳健、紧凑舒展,具有拧裹钻翻之力。粘连粘随,松活弹抖巧妙奸猾,攻防意识强。宋宗信几十年如一日练功不辍,各地寻访武术名家学习研讨武术真谛,积累了大量的武术心得体会,在形意拳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他曾在202_年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传统武术交流表演大会上获得形意操手拳、形意枪两项一等奖;在202_年第三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中获得了形意枪、跨虎双拦、连环八式三块金牌;在202_年第六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中获得连环四把拳、月牙大铲、形意长穗剑、形意枪四枚金牌的好成绩。

宋宗信以弘扬祖国文化为己任,广收门徒,打破了以往比较保守的门规戒律。宋宗信说:“武术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虽然我身上继承的东西有限,但我尽量不让这宝贵的文化在自己身上遗失。”

内外兼修——沙教拳

沙教,又称沙脚。称沙教者,或以其开门祖师姓沙(名云碧、僧人),或谓其开门祖师为一李姓僧人,所奉为五众之沙弥支派。称沙脚者,云其二世传人“庄八”得“金脚”、“木脚”真传。

沙教拳传统套路较少,注重实践,讲究散打,并强调以艺医病,拳术有八大硬锤、大刀拳、击步长拳、无形拳。器械有五虎断门刀、无形刀、大刀、双头蛇、三节棍、齐眉棍、羊角拐、二郎枪。基本功法有马步桩、钉桩。沙教拳肩顶肘腕膝腰拳,身似翘柳,手似万化。远似长拳,近似挨山。远打近截,挨膀挤靠。斩拦横掐,嘣劈撩掖。随曲就伸,顺势而人。上盘封门锁喉,下盘地躺滚翻。

杨忠胜1953年出生,8岁开始练习沙教拳,拜冯春涛为师,是沙教拳第八代传人。上世纪80年代,他创办了沧州市第一家武馆,授徒数百人。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武术比赛,并取得好成绩,其学生曾参加沧州市第一、二、三届武术节,其中不少学生获十佳少年、十佳武童称号。

1987年9月,杨忠胜去北京出差,在回住处时听到有一个女孩喊救命。走近后,发现有6个流氓正欲对女孩不轨。杨忠胜立即跑过去,大吼一声,几下子就把6个歹徒打倒在地,营救了那位女孩。当时北京及省市媒体对其见义勇为的行为纷纷进行了报道。

杨忠胜认为,武术应当走进学生的课堂,让孩子们对武术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应避开武术门派之见,各家取长补短,众百家之合,才能把中华武术发扬光大。

第四篇:名门国酒

名门国酒

至明末清初,仁怀地区的酿酒业达到村村有作坊。在此期间,茅台地区独步天下的回沙酱香型白酒已臻成型。到了1704年(康熙四十二年),茅台白酒的品牌开始出现。以“回沙茅台”、“茅春”、“茅台烧春”为标志的一批茅台佳酿,成为贵州白酒的精品。乾隆年间贵州总督张广泗向朝廷奏请开修疏浚赤水河道以便川盐入黔,促使茅台酿酒业的更加兴旺,到嘉庆、道光年间,茅台镇上专门酿制回沙酱香

茅台酒的烧房已有20余家,其时最有名的当数“偈盛酒号”和“大和烧房”。到1840年,茅台地区白酒的产量已达170余吨,创下中国酿酒史上首屈一指的生产规模,“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成为那一时期茅台繁忙景象的历史写照。1949年前,茅台镇的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华姓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姓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贵州茅台名门国酒是赖姓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赖茅”就是现在的茅台的前身。1704年,“偈盛烧房”将其产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镇的酒都是茅台酒。1949年末贵州刚一解放,中央就来电,要求贵州省委、仁怀县委要正确执行党的工商业政策,保护好茅台酒厂的生产设备,继续进行生产。贵州省根据中央的指示,对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在经济上给予有力支持,帮助其发展。对其老板还给予政治待遇,在人民政府中安排了职位。1953年,贵州省将最大的恒兴烧房收购,并将另两家烧房合并进来,成立了国营茅台酒厂。政府随即调入得力干部,投入大量资金扩大生产规模。1949年10月,开国大典前夜,茅台就进了中南海怀仁堂,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们以此互为敬贺。据中新社报道:开国大典当晚的开国第一宴在北京饭店举行,从厨师选择到菜单酒品都经周恩来亲自审定,主酒为茅台镇的茅台酒。国运兴,国酒兴,当年为红军疗伤洗尘的茅台镇酒终于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喜庆酒”。

茅台地区特殊的气候、水质,独具匠心的酿酒工艺,早为古人所知并加于总结。清道光年间的《遵义府志》载:“茅台镇酒,仁怀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称第一。其料用纯高粱者上,用杂粮者次。制法:煮料和曲即纳窖中,弥月出窖烤之,其曲用小麦,谓之白水曲,黔人称大曲酒,一曰茅台烧。仁怀地瘠民贫,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这段记载,准确地描绘了当年茅台所产酒的品牌、名门国酒的酒质、制作工艺及生产规模。茅台镇的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这是茅台镇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重要原因。酿制茅台镇的酒要经过两次加生沙(生粮)、八次发酵、九次蒸馏,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方准装瓶出厂,全部生产过程近五年之久。

茅台镇酒主要是用小麦制曲,经八次发酵,贮存二三年后方可出厂的。它的独特感官指标是:酒液无色透明,饮时醇香回甜,没有悬 浮物及沉淀,酒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经久不散。而假“茅台镇的酒”多为用高梁酒、白干酒、配制酒等冒充的,很难具有茅台酒的色、香、味特点。一桌饭菜再随意的酒席,只要有一瓶茅台酒上桌,立马档次就显得大不一样。茅台镇的酒一开,先给人一种莫名的激动,随之便是奇香溢满室,异芳举座惊。闻香之后,再荡香入杯,名门国酒细观其色,微黄显透明,纯净无沉淀。举杯轻摇,对着日光或月光,则可看到细细的酒花沿杯而生,又复归于灭。有人将其归纳为开封验其真、荡香观其色、咂香品其味、空杯嗅其香等四部曲。

第五篇:中国名门家训,家风建设一定要读的中国优秀家训(圣轩老彭整理发布)

中国名门家训

1、诸葛亮家训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其子孙从中获益颇多,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的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是成为历代有识之士修身立志的座右铭。《诫子书》表达了一种志存高远的人生观,淡泊宁静的价值观以及和谐共处的世界观,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勤俭朴实的为人准则、持之以恒的学习准则和高效务实的干事准则。

诸葛亮的《诫子书》对其后裔潜移默化的作用力,影响并丰富了诸葛后裔的家风内涵。它虽然只有86个字,但言简意赅,发人深省。文中修身养德、静学广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励精治性等警句精辟深刻、情真意切,是诸葛亮思想和人格的高度概括。对诸葛后裔来说,这是先祖留下的一笔宝贵遗产。据《诸葛氏宗谱》记载,历代后裔一直以《诫子书》为祖训,自觉遵守、恪守不移,文中所昭示的思想观念也成了后裔族人的精神支柱和奋斗目标;族中祭祖、家教、读书、农耕、社交等活动,也均以此为准绳。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浙江文成刘伯温:事必力戒奢华 人宜淡泊谦卑 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被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朱元璋多次称其“吾子房也”。明朝建立之初,曾任太史令、御史中丞。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正德九年(1514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今文成县即以其谥号为名)。

刘伯温博学多识,学究天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其诗古朴雄放,被称为“一代之冠”,文集《郁离子》、散文《卖柑者言》等都是名作。在文学史上,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有《诚意伯文集》传世。刘伯温家风家训

刘伯温家风家训的核心内涵是“重文崇智,尚俭倡廉”。不同于其他历史名人以成文的家规家训传世,刘伯温家训不以“言传”,而重“身教”。它不是传统意义上文本式的家训,而是将家训之要义寓于一件件具体的“家事”之中,如刘伯温先祖的文武兼备、乐施重义;刘伯温本人的手撕墓图、大义拒金;刘伯温后代的去奢尚俭、恪守家规等,对后代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教化作用。这些“不成文”的家训,体现得正是淳正的“刘氏家风”,其内涵之丰富,深受朝野称颂。朱元璋在《(刘伯温)父永嘉郡公诰》中评价“朝廷所赖,士民所瞻,皆遗训之功,力善之征也”。后来南田武阳等地的刘伯温后裔,又在刘伯温治家思想的基础上拟定了新时代的家训。如今在刘伯温故居入门口的影壁背后,就镌刻着“爱家国、睦邻里、尊祖宗、孝父母、和兄弟、敦族亲、训子孙、正名分、勤职业、慎官守”的祖训族规。

匹夫贪以亡其身,卿大夫贪以亡其家,邦君贪以亡其国与天下,是皆不知贪者也。知贪者其惟圣人乎。圣人之于仁义道德,犹小人之于货财金玉也。

——摘自刘伯温《郁离子·贪利贪德辩》

【译文】

平民因贪而毁掉他的身家性命,卿大夫因贪而毁掉他的家族事业,诸侯君主因贪而毁掉他的封国和天下。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贪”的真正含义。“贪”的真正含义应该是,贪德而不是贪财。知道“贪”的这个含义的大概只有那些圣人吧。圣人对于仁义道德的渴求,就如同小人对于金银财宝的贪恋。

传家宝 明

刘伯温

勤俭立身之本,耕读保家之基。大福皆同天命,小富必要殷勤。一年只望一春,一日只望早晨。有事莫推明早,今日就想就行。寒窗苦读君子,五更雪夜萤灯。官商盐埠当铺,万水千山路程。男人耕读买卖,女人纺织殷勤。勤俭先贫后富,懒惰先富后贫。每日开门两扇,要办用度人情。自食油盐柴米,总要自己操心。一家同心合意,何愁万事不兴。若是你刁我拗,家屋一事无成。忍让和气者富,争强好讼必贫。粗茶淡饭长久,衣衫洁净装身。开店公平和气,主顾富客常临。银钱勤勤付寄,空信也要常行。

夫妻更要和顺,吵闹家也不宜。亲朋不可轻视,弟妹不可断情。

切莫使气刻薄,忍耐三思而行。村坊和睦为贵,不可唆害别人。

为恶化为良善,懒人听了必勤。劝君抄本回去,教训子侄儿孙。

口教恐怕不信,此乃有书为凭。其能留心熟读,定有结果收成。

3、王阳明家训

浙江余姚王阳明:家训,一盏永远不灭的心灯 王阳明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王阳明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崇德尚义,文韬武略,成就卓著,尤其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也因此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王阳明家规简介

王阳明家规的核心是良知教育,主张“蒙以养正”,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规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长年在西南边疆为官、征战,家书成为王阳明开展家族教育的主要途径,现存《王阳明全集》收录了大量王阳明对兄弟、子女以及晚辈们的书信,字里行间,融入了他对整个家族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其中《示宪儿》这篇被称为王阳明家规“三字经”的家书堪称经典之作,整篇家书,歌谣体式,三字一句,共三十二句,一韵到底,朗朗上口。后来,王氏后人秉承了王阳明的训子家规理念,形成了以“三字十二条”为代表的姚江王氏族箴,成为这个家族安身立命的旨要与规范。除此之外,王阳明还把家规理念运用于社会教育,以家族历代传承的家规理念和毕其一生的心学研究为基础,向王学弟子们和西南边疆百姓广授教育树人之道,倡导文明礼仪乡风,被后人誉为“百世之师”。

《示宪儿》

王阳明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4、李世民家训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公元649年),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李世民《百字箴言》

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5、戒伯禽

周公旦:姬姓,名旦,也称叔旦,周朝第一位周公,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他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周公身体力行、勤勉从政,周公为了见到贤人曾“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同时周公谆谆教诲侄子成王、儿子伯禽必须养成勤政爱民、谦恭自律、礼待贤才的作风。帝王家训是中国历代皇族启蒙时期的必修课,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生智慧。中国历朝历代新建立时,开国之君十分重视吸取前朝灭亡教训,以家训教导子孙励精图治,不要重蹈覆辙。有些帝王亲自撰写家训,如李世民的《帝范》,康熙的《庭训格言》、《圣谕十六条》,雍正的《圣谕广训》等。周公首开中国仕宦家训之先河。

周武王灭商后,将周公旦封在了鲁地,但周公旦因为辅佐朝政,并没有去就封,而是让儿子伯禽(又称禽父)代为治理。周成王亲政后,将鲁地正式封给周公之子伯禽。《诫伯禽书》是在伯禽去封地之前,周公告诫儿子的一段话。临行时他告诫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地位已经很高了。可我时刻注意勤奋俭朴,谦诚待士,唯恐失去天下的贤人。希望你到了鲁地,不要因位高而盛气凌人。”

《诫伯禽书》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中国第一本成文家训,首开中国古代仕宦家训之先河,把训诫子侄提到“王家”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曹操在其名篇《短歌行》里,赞扬“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理政治国风范。

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险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去矣,其毋以鲁国骄士矣!

6、曾国藩家训

湖南双峰曾国藩:清芬世守 盛德日新

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人,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入翰林院,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卒谥“文正”。论学主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遗稿经后人编为《曾文正公文集》。

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出来的标本式人物,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以忠谋政,一生奉行“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曾国藩亦是中国近代化的发轫者之一,他倡导洋务运动,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建立了第一家新型工厂“江南制造总局”,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生前身后,备受推崇。曾氏家训

曾国藩祖父曾星冈少时纨绔,因有长辈讥讽他会是“败家子”而幡然醒悟,自此讲求农事,并提出“治家八诀”,即“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奠定了曾氏家族耕读孝友的家风。

曾国藩作为家中长子,尤其重视对诸弟及子侄的教育。在长期的仕宦生涯中,曾国藩观察到“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于是在祖父“治家八诀”的基础上扩充和发展,形成“八本家训”: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但曾氏家训流传最广的还是曾国藩写给诸弟及子侄的家书。曾国藩家书以儒学思想为核心,融汇众家之精要,传承发扬耕读家风,内容包括修身养性﹑读书治学、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其行文在日常琐事中寓见识,在平凡朴实中见真情,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家书后经李瀚章、李鸿章编校、刊印,广为流传。

曾氏家风习习,其后辈不仅用心传承,并且顺应潮流有新的发展。曾国藩儿媳妇、曾纪鸿夫人郭筠秉承先人遗训,勤俭治家,手书《曾富厚堂日程》告诫子孙不染纨绔习气,力求自立自强,并要求子孙天天做到,时时遵守。

“清芬世守,盛德日新”,曾氏后人谨守家训,传承家风,贤才辈出。曾国藩治家教子的理念与实践,更是被社会大众所推崇和效仿,成为中国传统家教的范本。

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7、颜氏家训

江苏南京颜之推:家训之祖 金声玉振 颜之推

颜之推(公元531年-约595年),字介,原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生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一个以儒学传家的士族家庭,系孔子得意门生颜回的第三十五世孙,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冤魂志》《集灵记》《观我生赋》等。

颜之推的祖父为南齐治书御史颜见远,父亲为南梁咨议参军颜协。颜之推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博览群书,为文辞情并茂,很早就进入仕途,但后期经历坎坷,他一生经历了南梁、西魏、北齐、北周、隋五个王朝,三次被俘,“三为亡国之人”,亲眼目睹了侯景之乱、西魏军攻陷江陵、隋灭陈等重大事件,多次险遭杀身之祸。他在《观我生赋》中说:“予一生而三化,备荼苦而蓼辛。”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颜之推的代表作,是一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并以之告诫子孙的经典家训,也是一部涉及语言学、文学、音韵、训诂、民俗学等多个领域的学术著作,被奉为我国最早的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著。

全书共七卷二十篇:卷一:《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卷二:《风操》、《慕贤》;卷三:《勉学》、《文章》、《名实》、《涉务》;卷五:《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卷六:《书证》;卷七:《音辞》、《杂艺》、《终制》。该书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旁涉道、佛,涵盖了从饮食起居、修身养性到为人处事、求仕致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凝聚了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对人生的深切体验,也体现了一位仁慈睿智的长者对子孙的舐犊之情。

《颜氏家训》在传统中国的家庭教育史上影响巨大,得到世人的高度评价。宋代著名藏书家陈振孙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明朝袁衷在其家训专著《庭帏杂录》中赞道:“六朝颜之推家法最正,相传最远”。清代学者王钺在《读书丛残》中认为它“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当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

教子:威严而有慈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①,恣②其所欲,宜诫翻③奖,应诃④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⑤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是也。

——摘自《颜氏家训•教子第二》

父母威严而又慈爱,子女就会有敬畏心理,言行谨慎,从而产生孝心。我见世上有些父母对子女不加教育,只是一味溺爱,往往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对子女的饮食言行,总是放纵,任其所为,该告诫的却夸奖,该斥责的却欣喜,等孩子长大明白事理以后,就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对的。等到孩子骄横傲慢成为习惯时,才想到去管束制约他们,就算把他们用棍打死,也很难再树立父母的威信了。父母的愤怒导致子女的怨恨之情与日俱增,等到孩子长大成人,终究会成为道德败坏之人。孔子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

——《颜氏家训•慕贤第七》

【译文】

人在年轻时候,精神性情都还没有定型,和那些情投意合的朋友朝夕相处,受到他们的熏渍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虽然没有存心去学,但是潜移默化之中,自然跟他们相似。何况操守德行和本领技能,都是比较容易学到的东西呢?因此,与善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芝草兰花的屋子中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芬芳起来;与恶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鲍鱼的店铺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腥臭起来。君子与人交往一定要慎重。

8、陈氏家训十六条

江西义门陈:忠孝为本 耕读传家

“义门陈”

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陈姓一族,从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陈旺移家于车桥开始,到北宋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义门陈氏奉旨分家,历经332年、15代不分家、高峰时期人数多达3900多口。唐中和四年(884年)唐僖宗首旌“义门陈氏”,后又屡朝旌表,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朱熹等名儒也大加褒赞,“义门陈”遂名传天下。

义门陈氏创立了“至公无私”的管理体制,出现了“室无私财,厨无别爨”“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宋吕端)之盛况。开办了我国最早的民办高等学校“东佳书院”,不少江南名士皆肆业于其家,所藏书贴,号称天下第一。其“家法三十三条”被宋朝奉为“齐家”的典范。

公元1062年,义门陈氏奉旨分家,共分291庄,家众散处全国各地,其后裔繁衍至今多达三千余万人口。

义门陈氏家规

义门陈氏家规由《家法三十三条》、《家训十六条》、《家范十二则》构成,是一部完整的家族管理制度。其中“家法”侧重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是家族事务的具体管理办法,核心思想是“均等”、“和同”,体现了“一公无私”的本质与内涵,被当朝奉为“齐家”的典范;“家训”、“家范”侧重规范家族成员的思想,训导家族成员孝顺重亲、团结和睦、明德修身、禁绝非为,形成良好家风传承后代。整部义门陈家族规范集中体现了忠孝仁义的儒家理念,闪耀着民主和智慧的光芒,在维系陈氏义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许多内容至今仍然有借鉴意义。

义门陈氏家训十六条

明明我祖,汉史流芳,训子及孙,悉本义方,仰绎斯旨,更加推详。曰诸裔孙,听我训章:

一、敦教悌以重人伦;

二、笃宗族以昭雍穆;

三、和乡党以息争讼;

四、重农桑以足衣食;

五、尚节俭以惜财用;

六、隆学校以端士气;

七、黜异端以崇正学;

八、讲法律以儆愚顽;

九、务本业以定民志;

十、训子弟以禁非为;

十一、息诬告以全善良;

十二、戒匿逃以免株连;

十三、完钱粮以免催科;

十四、联保甲以弭贼盗;

十五、解仇忿以重身命;

十六、明礼让以厚风俗。

9、乔家大院家训

山西祁县乔家大院:兴商重信义 治家“六不准”

山西祁县乔氏家族

山西祁县乔家堡乔氏是清末民初闻名全国的商业家族,是晋商的代表。乔氏家族最早可考的始祖是乔守纪,历经繁衍生息,传承至今已历15世,代表人物有:

乔贵发:乔氏发迹始祖,幼年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清乾隆初年,“走西口”,靠拉骆驼、当伙计、卖豆腐等,不惮劳苦,创下家业。

乔致庸(1818-1907):乔贵发的孙子,字仲登,早年饱读诗书,立志仕途,但兄长早亡,他挑起家业重担。因儒学功底深厚,治商有方,秉持“首重信,次重义,三为利”的原则,以“戒懒、戒骄、戒贪”的精神,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将其商业和金融字号扩展至平、津、东北,直到长江流域。极盛时期,国内各通都大邑几乎都有他的字号。

乔映霞:乔致庸的孙子,字锦堂,为人精明强干,敢作敢为,19岁就从乔致庸手里接过乔家的家业。他深受祖上熏陶,恪守家规家训,发展了家业,维护了家族的繁盛。

乔家祖居祁县乔家堡,从乔贵发创家业始,乔家由贫穷农户发展成富商巨贾,从单身一人繁衍为人口众多、人才辈出的望族。鼎盛时期,乔氏家族数百人口聚族而居,乔家产业遍布全国,独领风骚200多年。乔家之所以家兴族旺和乔家的家规家训关系密切。

乔家家规始立于乔氏发家始祖乔贵发,完善于乔家成就最大者乔致庸,为乔氏族内口口相传,历代子孙铭记于心的“六不准”:不准纳妾;不准赌博;不准嫖娼;不准吸毒;不准虐仆;不准酗酒。

乔家家训主要是乔致庸借用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和自古流传民间的修身格言等,择其要,作为家训,如“有补于天地者曰功,有益于世教者曰名;有学问曰富,有廉耻曰贵,是谓功名富贵”,告诫子孙勤学养德,行善于世。

乔家家训还体现在乔家大院的楹联、匾额中,诸如:“厥德惟修”、“为善最乐” “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 “经济会通守纪律,言词安定去雕镌”等,要求家人真诚、厚道、诚信、守规矩,不巧言辞令,蒙混别人。

有家规的约束,有家训的教化,乔氏一族形成了优良的家风并传之后世,影响深远。

经商

懋德务实

——乔家大院匾额

【注释】

①懋:勉励、盛大。

②务实:注重实际,致力于实在的或具体的事情。

【译文】

在实干中勤勉努力,成就美好德行。

读书好经商亦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尤难知难不难。

——乔家大院楹联 读书好,经商也好,能一心学好便是好事;创业艰难,守住已成的家业更难,知道其中难处也就不难了。

经济会通守纪律,言词安定去雕镌。

——乔家大院楹联

【注释】

①会通:会合疏通。

②安定:使平静、稳定。

【译文】

经营事业、与人商业来往,需要遵守社会道德法纪,行为诚信规范;言词要使人安定,就应去除雕琢修饰,说话真诚实在。

何谓福?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

有力量济人谓之福。

有著书行世谓之福。

有聪明浑厚之耳谓之福。

无是非到耳谓之福。

无疾病缠身谓之福。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己良箴;

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富轩名门优秀班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