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利用班会搞好学生文明素养的培养
编辑:悠然自得 识别码:18-989279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06 19:18:3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利用班会搞好学生文明素养的培养

浅谈农村初中班级主题教育在培养学生文明素养中的策略

罗汉中学陈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我们时代崇德向善的航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是主要的群体,学校应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急先锋”。文明素养是每个人的道德基础,而学生文明养成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学校、班主任应对学生进行科学引领,侧重与学生文明素质的提升,开设“大讲堂”为学生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从细微处着手,重点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文明品德,以及文明传承作为主要任务。作为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载体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养成教育。在礼仪、生活、学习、饮食、卫生、劳动、纪律和节俭等方面,应特点鲜明,意义深刻,针对性地开展班会主题,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习惯品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学生文明素质。下面就以我校“培养农村初中学生文明素养策略研究”德育课题开展情况,谈一下利用主题班会搞好农村初中学生的文明素养培养的几点体会。

一、认真选题,明确文明养成教育目标

开展有特色的班级学生文明素养主题教育,必须深入挖掘素材,选好主题是开好班会的前提条件。选题的标准有:①主题符合学生实际的心理,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②内容丰富,主要是文明养成教育中学习、生活、卫生、劳动、文明行为等等,对学生健康成长有指导性,思想性。③要有深度,针对学生在文明养成教育活动中的各种行为概括出主题,由全班同学学习讨论,交流,目的是提高学生文明修养。④要与社会家庭学校的当前现状紧扣,宣传身边“最美的人”或感人故事,体现时代性和时间性。

在选择班会课的主题时,班主任与全体同学共同选择确定。主题更具有针对性、教育性。如学生有很多不文明习惯,对校规校纪置若罔闻,不放在心上,无视父母老师的耐心教育。召开有关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班会如‘怎样培养自己的良好卫生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初中生如何打扮得体’,‘初中生如何交往’,‘怎样看待自己的优点、缺点’。还有关于感恩教育内容的主题班会如‘感恩的心’,‘拥抱亲情’,‘理解从交流开始’。也有围绕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的班会如‘我为中国人自豪’。更有关于自主学习的班会如‘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如何友善待人’。针对节俭习惯的主题班会如‘零食的利与弊’、‘节俭一张纸’等。

通过这些主题明确的班会,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更能催生和粹炼出绝大多数学生共同信守的文明准则。能提高学生竞争力、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二、充分准备、实现文明养成教育的目标

教育是价值确立的基础。我们的视野和观念不应只注重灌输知识而不培育文明价值观的形式,应注重文明价值观的丰富的内涵,解释清楚,讲成故事,讲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方能入脑入心。一节主题班会要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做到充分的准备工作。准备越仔细,越能收到预期的目的。每堂班会课都有班会纪录、班会总结,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主题班会的准备,主要是调动班级干部和全

体学生的积极性,确定主题后告知学生,同时把任务分配给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自觉投入到主题班会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各小组可以准备班会课堂上需要的物品,例如:鲜花,书刊,图片,条幅等等。只有准备充分,才能使每次主题班会都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在中学生如何正确交往中,由学生参与扮演不同角色,由学生说出自己想法,全体同学讨论,丰富多彩的幽默节目,让学生得到认识,学生在欢乐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竞争,学会了学习,学会了交流。

三、督促正行,巩固文明养成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可以是书面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不成文规定。而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得到每个社会成员承认和遵守而存在的。规则意识是指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

科学制定班级文明公约与班级文明学生评价体系,用规范的班级制度建设保障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通过班级教师、学生对学生文明行为依据标准进行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情况,根据评价情况肯定学生阶段的表现,使学生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改进自己言行;根据评价情况做到适当的奖励与惩戒相结合;做到强化训练与日常养成相结合。从要我守规则到我要守规则的转变,我要守规则到别人也要守规则的转变,从要别人守规则到我更要守规则的转变。

一个有较强团队意识而又色彩班斓富有个性的班集体,应该是有利于充分促进团队全面发展而又不抑制个性的良好环境。所以,只有做到协调,让学生学会在班级制度规则中成长和发展,又在成长和发展中建立文明意识。

四、及时总结,深化文明养成教育内涵

主题班会的选题和准备虽然不可缺少,但是总结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无论班会成功还是失败,都需要及时总结,主要是学生参与的过程,结果并不重要。在总结反思中才能更好地深化文明养成教育目标。

为做好主题班会的总结工作,首先要在整个班会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行为,记录相关的信息,并且调查学生对本次班会课的意见,然后进行分析总结,深化教育目标。例如:有些同学乱扔废弃物,总是说话不文明,或有的学生穿着打扮怪异,开设了一堂“文明举止在人生作用”主题班会,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通过具体事例摆明文明言行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是一个人成长的必要条件和保障。可以通过班会,让同学们重新认识到文明品德的重要性,对同学们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起了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的提高。

学生通过主题班会能明白了许多道理,学会了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养成了讲究卫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增强了节俭意识,培养了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提高了适应生活能力,端正态度,树立了自信心„„为学生成才奠定了基础。

文明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反复的过程,要以“春风化柳,夜雨润花”之心,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行逐步实施,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载体,对学生开展文明养成教育,着力培育学生的文明价值观,让其成为人们脑中不代言,本该如此,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的作用不可估量,我们更需要长期探索,坚持下去,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篇:浅谈利用文本,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浅谈利用文本,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一、背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_版中对于课程性质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强调英语教学必须关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而当今的英语教学,由于中考和高考的压力,英语教师往往注重高效课堂和学生的课后练习。很多老师都竭尽全力地提高课堂效率,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本课时的词汇和目标语言;努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课后练习则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满足升学考试的需求。但是我们往往忽视对于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当今社会的道德状况不容乐观,社会公德意识日趋贫乏,人与人、人与环境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趋激化。因此英语教育不仅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英语是一门人文学科,它是一门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以其人文性、实践性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道德情感,以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道德观念薄弱、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的当今社会,通过英语教学,充分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何谓“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鉴于此,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5 Reading教学为例,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以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话题是谈论动物园里的动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有话可说。要求学生能从动物名、动物特点、动物习性、动物产地及自己喜好的原因。本课聚焦对“濒危动物”的关注,2a通过对众多濒危动物的了解引出本课阅读中关于的“大象”的语篇阅读。这样选材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动物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正确的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感、社会公德意识等。

三、教案设计 1.导入中的人文

通过“全球十大濒临灭绝的动物”的短视屏进行导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当今社会动物的生存状况,引导学生对于许多动物濒临灭绝这一现状进行思考与分析,并提出一些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通过这一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文本深入阅读的兴趣,而且可以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理解,使学生很快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学生会充分运用所学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参与活动的同时,通过英语这一语言输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是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培养,体现英语具有工具性这一特征。同时也是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环境保护意识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体现英语具有人文性这一特征。

人教版英语课本中的阅读教学都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只是我们很多教师都围绕着中考或高考指挥棒,拼命落实知识点,往往忽视文本的真实内涵,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运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故事或视屏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中西方文化知识,形成对外国文化的欣赏、尊重的态度,感受不同文化带来的美感享受。

2.阅读中的人文

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通过略读、寻读和细读等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对课文细节的理解,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但其不能很好地体现人文性。

在本课阅读教学中,笔者在运用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如:阅读材料结构清晰,共三段,让学生归纳段落大意,找中心句。Paragraph1:The elephant is one of Thailand’s symbols.Paragraph2: Elephants are smart animals.Paragraph3: Elephants are in great danger.在找中心句时,第一段和第三段同学们有歧义。有的同学选择了We are students from Thailand, and we want to save the elephants作为第一段的中心句,此时,笔者没有立即纠正,而是让学生自己讨论是否合适。让学生自己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经过分组辩论,学生达成一致意见。第三段则是很多同学选择了We must save the trees and not buy things made of ivory作为中心句。这些同学有自己的理解,有个同学代表发言,“Because elephants are in danger, so we must save them.This sentence is the way how to save elephants.” 同学们还是有自己的思想的,但是也有同学选择了”Elephants are in great danger.“作为中心句,第一个代表说,”Because this paragraph is mainly talking about elephants are in danger.” 这显然不能让同学信服。另一个同学补充道,”This paragraph has two parts.The first part is about elephants are in danger, the other part is about we have to save elephants.Why we have to save them? Because they are in danger.And this paragraph is mainly talking about elephants are in danger.”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选择哪句更合适。学生们也很快统一意见。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思维方式。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和包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体验,珍视学生以独特的视角去进行个性化的文本解读,在合作交流中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

在归纳段意后,第一段是讲大象是泰国的象征之一。此时,笔者结合图片展示进行背景知识的介绍。大象在泰国人民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泰国的象征,更是泰国人民的骄傲。大象与泰国的历史、文化、宗教、经济等方面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无论是泰国国王还是普通百姓,几乎人人都喜爱大象,对大象怀有深厚的感情。相传,佛祖释迦摩尼是在其母亲梦见白象后诞生的。泰国以佛教为国教,因而古往今来将白象视为镇国瑞兽,象征昌盛吉兆。泰国大象以白象最为珍贵。所谓白象并非全白色,凡事金黄、银白、嫩绿、淡红等肤色的大象都被称为白象,泰国也被称之为“白象王国”。通过文化背景的介绍,不仅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第一段文章。尤其是最后第二句:”Our first flag had a white elephant on it.” 同时,也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了解文化差异。语言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交际,而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英语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了解文化差异,有助于交际畅通并有效进行。相反,缺乏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冲突或误解。

第二段主要讲大象是一种聪明的动物。我们也可以呈现大象的一些图片,如踢足球、画画、表演杂技等,让学生对大象有一个更为直观的感受。让学生用一个单词或短语来描述大象,学生各种各样的形容词会迸发而出。继续问:Do you like elephants? 绝大多数的同学会说”Yes”.在此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意识,激发学生的真、善、美。

第三段主要讲大象处于危险中及对其的拯救。通过语篇的理解,让学生们回答,why are elephants are in great danger?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和小组合作,结合生活实际,还有哪些情况会导致动物濒临灭绝,学生会各抒己见。如:环境的污染、食物的缺乏、噪音、地震和自然界的优胜劣汰法则等。然后针对学生提出的原因,思考拯救措施。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唤醒学生对动物的关心,对弱势者的爱护,以及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保护环境和珍爱生命的意识。

3.总结文中所体现的人文

以“But elephants are in great danger.”这句话强调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和珍爱生命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环境保护意识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体现英语具有人文性这一特征。

四、结语

人文素养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能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特别是创造力,从而最终会影响人的发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通过课内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形成跨文化意识;有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有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个体品质,提升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真正实现英语英语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第三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班会教案(最终版)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活动方案

初二班

一、活动主题: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二、活动时间:202_年12月10日

三、活动内容: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基本原则:坚持科学性、注重时代性、强化民族性。

(二)学生六大核心素养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人文情怀: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审美情趣: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理性思维: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批判质疑: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勇于探究: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乐学善学: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勤于反思: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信息意识: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健全人格: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自我管理: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社会责任: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第四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素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素养

文明素养是一个人良好的品质修养,是人发自心底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常常表现为言行、仪态的文明,举止、待人的优雅和谦逊。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素养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对文明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加以引导,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平时的文明素养提升训练中,将小学生的文明素养与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在班级管理中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文明意识,引领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会收到良好效果。

一、创设文明监督岗,争做文明志愿者

一个文明有教养的人必然是一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必定是一个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人。如何让孩子们明白这一点,只有用具体的行动来引导。

根据班级里的诸多事务,设立班级志愿者的职位,请学生自愿申报,共同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为他人、为班级多做贡献。如同魏书生采取的管理办法: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只不过这些管理岗位是学生主动领取,是自愿为集体服务的。有人申报课间文明督查员、有人申报花草养护园丁、有人申报管理电灯的灯长,有人申报桌凳保护维修员等等。定期对他们的情况加以指导和评价,为集体工作中学生体验到被赏识的喜悦,工作的动力会更强。心中有集体的文明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

通过这样的班级管理方法,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增强学生班级管理的参与意识和管理能力。每个月通过评选“优秀班级志愿者”,树立优秀典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为他人、为集体做事的热情和信心。

二、发挥集体舆论,引导文明言行

班集体舆论就是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舆论是集体行动的导向。一个班集体有什么样的舆论,就会有什么样的集体行动。在班集体中,正确的舆论一旦形成,这种舆论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比命令和制度更有约束力的东西。

新的班集体建立之初,班主任一定要特别关心班集体,对班中出现的好人好事或其他值得肯定的方面一定要热情地加以表扬。尤其是这个表扬手段,班主任一定要把受表扬的学生和整个班集体相联系起来,也可以连带表扬班中大多数学生,使大家觉得这样做是光荣的,是被肯定的,从而令这种行为认知成为班集体的一种定势。

而对于班级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即使是再微小的,也一定要及时制止,以防蔓延。班主任还可以就班级中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集体的交流中,去伪存真,辨析导行。还可以在班的黑板报一角开辟了

“讨论区”,作为班级的主要舆论阵地。

班中许多学生关心的话题都在“讨论区”出现,像“男孩女孩如何相处”、“

课堂纪律的维护”、“个人卫生的保持”等等。这些话题班主任发动全班参与,班干部做好组织,在班级日志中记录,把大家讨论的结果总结,达成共识,良好的班级舆论促使学生文明素养的形成。

三、深挖学科资源,培养文明行为

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很多话题都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素养培养的平台,如:与人如何相处,诚信是金,如何守规则等。我组织学习《今天你的行为文明吗》,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文明素养,怎样做才是文明人。选口才好的孩子给大家演讲《说文明话,做文明人》,使同学们受到启迪与熏陶。

我相机引导学生说班级中存在的不文明的现象,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还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如:个人反思、集体监督,针对楼道追逐打闹的现象设置楼道文明监督员,针对吃零食想象学生也设置了班级里和校外的监督员、违反规定的要写检查,为集体做好事等。

在集体监督的作用下,同学们的不文明行为有所好转,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不文明的现象还是会偶有发生。班主任要反复抓,抓反复。

四、落实《中小学生守则》,规范文明行为

《中小学生守则》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我高度重视守则的学习,每天午读时间让学生读守则,背守则,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守则加以讲解。

守则就是学生文明的一把尺子,记住守则,学生在脑海中就有了约束不文明行为的意识,努力做文明人。个别学生出现不文明的举止时,我会让他对照《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看自己有哪些差距,孩子在反思中学会自我批评,自我教育。

但凭简明的条约,可能会显得单调,换来的可能只是学生的厌倦和麻木。每周利用一天午读时间给学生读一篇文章,在和学生一起对美文的品析中,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真善美的眼睛。如《出色的老师》,让学生知道文明无处不在,生活的诸多细节都体现着人的修养,讲公德,遵守规则极为重要。《自我控制成德国孩子必修课》让学生明白,德国人纪律的严明和良好的自控能力对人智力的影响……

就是这样,每周中午利用十五分钟时间在和学生共享一篇美文中,师生共同洗涤思想,净化灵魂。

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明品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作为班主任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此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文明素养。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为突破口,这些是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读本。结合讲中华文明的经典故事,用生动的故事比说教更能让学生接受。如《孟母三迁》《闻鸡起舞》《曾子杀猪》等。

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是制作版画,要以《弟子规》为主题创作,为此,我每次都精心准备,给学生讲解句子的意思,通过图片、故事启发引导学生。“凡出言,信为先”,讲诚信的故事。

六、用好网络信息平台,选树文明“小明星”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借助学校的星级评比台,每月都进行认真的评比,先在小组内评比,再在全班评比,评比公开公平,学生很重视这件事。被评上的孩子,张贴他们的照片在对应的星级栏目内,还可发一些小奖品,把学生的美好形象拍摄下来,发布在班级的微信或QQ群里,让家长了解孩子,同时也激励其他的孩子和家长向榜样学习。

在家长的赞扬中优秀的孩子感到自豪,对没有获得星级的孩子,也是一种激励。除了星级评比,我还把班里的好人好事,学生在校好的表现及时地记录或拍摄下来,晒在群里,家长学生共同关注。我还鼓励家长把孩子在家的良好表现拍下来晒在群里,这个平台既是传播良好行为的阵地,又是家校合作,携手教育孩子的渠道。

总之,培养小学生文明素养对他们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这一过程是长期,艰巨的,作为班主任就要常抓不懈。多种有效的教育措施,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文明素养的养成。

第五篇: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说说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现代美术学科以开发学生的美术素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美术能力,培养情操,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与创新能力为特点。基础教育是为了使每个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目前的美术教学中纯画画目的、制作目的的形式较多,而为自己生活需要、情感表达需要、能力培养需要而进行美术认识、美术设计、美术探索的意识较弱。在日常生活中,美术技术的学习,真正使用的机会并不多,多数的都是用眼睛在看,用知识去思考、用审美去选择。我们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伟大的艺术创作家,但是我们都能够成为一个有见识的欣赏家,有品位生活的艺术家。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更是美术教学的本源。

基本理念之第一条就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差异,使本《标准》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应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是本次国家美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的美术教育理念之一。我国本次美术课程改革中提出这一新理念,是基于从根本上扭转把美术学科仅仅作为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的观念,而是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的理念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参与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学生对祖

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更是美术教学的重中之重!

美术教育的功能是开发学生的美术素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美术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开展美术教育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所以课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主阵地。使学生有持久的美术学习兴趣,在美术课堂上受到美的熏陶,真正的领略美,并能转化成内在的精神;关注多元文化艺术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在传统艺术的学习中,感悟民族文化,在美术学习中完善人格。在美术活动中学生会感受和理解古今中外优秀美术家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往往都是艺术家们情感和智慧的结晶。

美术素养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做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美术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还要较好地理解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艺术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来启发学生,如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有关的音乐、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加深对历史、文化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根据课题选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他们之间的相同处和不同之处去引导学生体会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动机与内涵;技能类的教学,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的电影、电视、录像或图片,让学生了解各种技法的来龙去脉,尤其是对我国的一些民间艺术,有许多制作技法已经面临灭绝的危机,更需要让学生去了解,甚至也可以请一些艺术家或当地的艺人,来学校进行讲座、演示,加深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教师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材,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灵活地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增强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联系;注重每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和渗透性,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美就在生活中,美就在你身边。绘画作为一种美的语言,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才是美术课最终的学习目的。很多案例的设计研究也定位在中低年级。目的是在学生在进入校门之后就进行美术素养的培养。

充分挖掘课堂教学的资源,每周研究一位画家及其作品,每月安排一次亲近大师,向大师学习的活动,一学期进行一次“我象大师一样画”作品展示;精心编写教材和教学案例,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关注学生对美的认识和感受;创设美的情景场,让学生在美的氛围里感受文化,在美术课中走近文化的学习。突出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通过感悟文化与历史以及对生活中美的寻找,引导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关注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拓展美术课堂内容,提倡美术课堂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促进美术课堂创新教育的多维化整合;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课堂评价,完善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鼓励性评价方式。

通过各类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校园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与中西方历史文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传承并发扬传统艺术文化,培养美感,锤炼情趣,丰富生活,提高学生精神生活品质,优化学生的美术素养。暑假带部分学生参观了感受和体验徐州六千年的文明历程,和感悟辉煌灿烂的徐州两汉文化;校园内外的写生,假期学生写生作品展我们写生等。

当然,学生美术基本素养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年就可以凸显出来的,学生有良好的美术素养,教师应该先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的积累和贮备,对美

术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作品的创作技法和过程的了解,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了解。通过多年的积淀,笔者在平时的阅读和不断的探索研究里,为自己做这个课题积累了好多东西,在课堂教学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那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张弛有度的由问题拓展延伸引领,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

利用班会搞好学生文明素养的培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