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一,车辆选购管理制度
1,选购车辆时应根据当地运输市场状况和使用条件进行选型论证,重点考察车辆的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及维修方便性,选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车辆发展规则,满足实际需求的车辆。
2,选购的车辆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及(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的要求。
3,选购车辆时,优先选择交通部对社会发布的推荐车型。
二,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和定期报告制度
1,出厂新车投入使用前,建立车辆技术档案。
2,车辆技术档案主要内容包括:车辆基本情况,主要部件更换情况,修理和二级维护记录(含出厂合格证),技术等级评定记录,营运客车等级核定记录,车辆变更记录,行驶里程记录,交通事故记录等。
3,妥善保管车辆技术档案。相关内容的记载及时,完整准确。
4,车辆二级维护执行情况,总程修理,整车修理情况,每季度向市,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告一次,车辆事故情况每月报告一次。
5,车辆办理过户变更手续时,完整移交车辆技术档案。
三,车辆维护制度
1,车辆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
2,日常维护是以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为作业中心内容的车辆维护作业。
3,一级维护是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主,并检查有关制动,操作等安全部件的车辆维护作业。
4,二级维护是除进行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查调整转向节,转向摇臂,制动蹄片,悬架等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容易面磨损或变形的安全部件为主,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检查调整发动机工作状况和排气污染控制装置等的车辆维护作业。
5,按规定进行车辆维护。二级维护按期执行。维护作业项目符合(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18344)等有关技术标准或原厂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无漏项或减项作业,符合技术要求。
6,车辆二级维护应在道路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许可,具有整车维修能力的机动车维修企业进行车辆维护作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护作业时应在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许可,具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条件的机动车维修企业进行。
7,车辆维护按行驶间隔里程进行。
8,日常维护是在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进行。一级维护是车辆每运行
2——3千千米进行一次。二级维护是车辆每运行1.4-1.7万千米进行一次。
9,对不便于按行驶间隔里程进行二级维护的车辆,按下列间隔时间进行二级维护:客车和道路货物专用运输车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不超过4个月:道路普通货运车辆等其他道路运输车辆不超过5个月进口及特种车辆按出厂说明书的规定执行,无出常说明书的,按上述行驶间隔里程或时间进行。
10,车辆维护实行合同制,承、托修双方应签订维修合同,实行二级维护竣工检测、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期制度。
11,道路运输车辆经封存后启封使用时,进行必要的维护。封存3个月以上启封使用时进行二级维护。
四,车辆检测制度
1,按规定对车辆进行综合性能检测。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应到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委托,符合《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799)等标准规定规定的检测站进行。
2,到具备条件的A级监测站进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检测。
3,车辆二级维护、总成修理等进行竣工检验时,到具备条件的A级或B级监测站进行检测。
4,车辆检测结果报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五,车辆定期例行检查制度
1,对车辆进行技术状况例行检查(简称“例检”),掌握车辆技术状况变化情况,及时消除故障隐患。
2,“例检”一般应5-8天、或车辆进行1-1.5千千米进行一次,检查内容以日常维护内容为主,重点对有关安全部位进行检查。
3,“例检”由企业车辆技术管理人员负责执行。
六、车辆换季维护制度
1、车辆进行换机维护工作。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冬季应采取预热、保温、防冻、防滑措施;夏季应采取降温、防爆、放气组等措施
2、换季维护结合二级维护进行,换用冬、夏季润滑油
(脂),检查、调整油、电路等。
七、车辆报废更新制度
1、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原则,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按照国家车辆报废更新规定、标准,及时报废更新车辆,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和技术水平的先进性。
2、车辆经长期使用,车型老旧,性能低劣,继续使用不经济、不安全的应予以报废、更新。报废更新车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八、车辆出入库(站)检验制度
1、出入库检验员负责对出入库车辆进行检验,对合格车辆签发合格证,合格证由检验员签发并署名,谁签发谁负责。
2、对车辆出入库检验中发现的故障,及时安排维修,做好维修记录。维修竣工重新检验合格后,签发合格证。
九、节能管理制度
1、加强节能管理、统计等工作,逐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加强对驾驶员队伍的节能降耗培训,建立节能降耗机制,定期开展节能比武等活动,提高驾驶队伍的技术业务素质。
3、实行定车型定线路油耗考核奖励机制,提高驾驶人员节油的自觉性。
4、积极选用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装备,提高节能技术水平。
5、选用和推广乙醇汽油、液化汽体、电动汽车等替代能源车辆或发动机。
十、轮胎使用管理制度
1、加强轮胎管理。及时总结推广减少轮胎消耗、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以及确保行车安全的先进经验。
2、健全轮胎入库、领用、核发、报废管理制度。在用轮胎(含周轮胎)有专人管理,建有轮胎卡片,定车使用,及时记录换装日期、实行行驶里程等。
3、车辆二级维护时采用循环换位或交叉换位法进行轮胎换位。采用专用工具拆装轮胎,按工艺要求和技术条件进行检查和维护。同一轴上配装统一规定、尺寸、花纹、成色、帘线层数的轮胎。
4、各类轮胎按标准气压充气,并经常保持。冲入的空气不得含有水分和油液等杂质。
5、定期检查车辆的前轮定位、轮毂轴承松紧度、左右轴距、轮胎与翼板间的距离和车身地板间的距离,以及胎面的磨损成度和胎体的技术状况、轮辋情况等,保持技术状况良好。
6、组织有关人员对早期损坏的轮胎进行分析研究,查出原因,分清责任及时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