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化 > 章程规章制度
在全市户籍制度改革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编辑:尘埃落定 识别码:84-527661 章程规章制度 发布时间: 2023-06-16 19:30:26 来源:网络

在全市户籍制度改革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会议刚刚结束,市委市政府就召开全市户籍制度改革推进会议,目的在于深入学习贯彻**精神和***关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户籍制度改革推进会议要求,进一步研究部署全市下一阶段的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刚才,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四个单位从不同角度就户改工作推进情况作了发言,前期工作成效可圈可点,下步工作举措也很实很细,讲得都很好。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使全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扎实、成效更加显著。下面,围绕这次会议主题,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切实增强改革定力和改革韧劲

户籍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中一项基础性改革,是实现亿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梦”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全市上下按照中央、省、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职、锐意进取,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力助推了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一是改革政策体系基本建立。20**年**月,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市户改目标任务、政策措施、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按照应放尽放、全面放开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实行“两放开,一简化”(积极放开中心城区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县(市)建制镇落户限制,简化户口迁移办理程序),进一步放宽了落户门槛,畅通了落户通道。同时,户改各成员单位已制定了涉及公安、卫生、养老保险、民族宗教等14个方面的配套改革实施细则,形成了“1+14”的政策体系,为全市户改工作顺利实施提供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二是户籍改革进程稳步推进。户口一元化改登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的有效途径。公安机关充分发挥牵头作用,按照先城区、再城镇,最后全市铺开的“三步走”工作步骤,扎实推进农业人口就地转户工作。目前,我市已经全面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今年截至10月底,全市共改登农业人口**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较去年增长**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达**%,较去年增长**个百分点。三是基本公共服务得到保障。市发改委结合自身职能,认真抓实规划编制、项目建设等工作,着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争取国家加大对社会事业、保障性住房、城镇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支持;市财政局认真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从20**年起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人均每年提高***元,同时支持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20**年以来共拨付资金**万元;市国土局积极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为农民进城提供土地、住房财产权益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已全面完成总量为**万亩,**余宗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任务。同时,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留足用地空间,今年已上报建设用地**宗,总面积***亩;市人社局全面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统一缴费,享受统一待遇;市教育局对进城务工人员(含城镇新落户人员)随迁子女实行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统称“两免一补”)等等。四是户籍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全市公安机关全警动员,全力以赴,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省政府贯彻居住证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无户口人员落户实施细则“两个文件”,深入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户口专项清理整顿,清理了**个“重、错、假”户口;摸底核实疑似死亡未注销人员信息,核销了**个“死亡”户口,建立了完善覆盖全市实有人口、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以人口基础信息为基准的全市人口基础数据库,夯实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工作。

通过近年来的持续努力,虽然我市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工作成效,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得到了明显提升,但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与市委、市政府要求,与**等地市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户籍改革政策缺少含金量。目前,我市初步建立了户籍制度改革“1+14”的政策体系,但一些部门出台的改革配套政策,缺少含金量,缺乏可操作性,政策本身本身对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人口落户城镇缺乏吸引力,有的已进城落户人员还要求将户口迁回农村,呈现“逆城市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效果。二是户改政策宣传有待加强。民意调查数据显示,约**%的农民不愿意或暂不考虑进城落户。由此可见,我们的政策宣传普及远远没有到位,户籍改革政策仍没做到进村到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例如:很多农民对改革政策认识模糊,有的认为要先交土地再落户口,还有的对进城后享有哪些社会保障不清楚。三是配套改革质量仍需提高。根据前期掌握的工作情况,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户籍改革质量不高的问题。受法规政策和区域发展等因素制约,涉及转户人员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社保和农民“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方面配套改革进展不平衡,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不够,基本公共服务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四是成员单位履职尚不到位。自**年**月户改启动以来,至今已有两年半的时间。期间,公安机关作为牵头单位之一,主动作为、充分履职,从前期调研、文件出台、任务分解,再到宣传发动、措施落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成效显著。但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广泛、任务繁重,户籍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一定要群策群力,协同推进,才能确保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不断推动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事关亿万人民群众生活福祉、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要求,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突出“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坚持问题导向,确保精准发力,积极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一要继续完善户口政策,进一步推动五类重点群体落户。当前,一些地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比例失重”问题,也就是通过区划调整“划转进城”比重较大,重点人群落户比重较小。中央、省里对推动重点群体落户的政策提出了明确要求,要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1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人口和新生代农民工这五类群体为重点,全面放开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各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切实在重点群体落户上下功夫。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要全面放开落户政策,能落尽落;对具有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和护理人员,要研究制定更加宽松的落户政策,为他们敞开落户通道,努力让那些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能够适应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非户籍人口尽快落户。

二要围绕人口迁移变动,进一步完善“地、钱、权”等配套改革。要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人定地、人随地走,准确统计和测算每个城镇落户人口数量,根据城市规模和人均占用土地的状况制定差别化标准,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最后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来落实。一是加快落实人钱挂钩。要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分配办法,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资金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当年城镇化率较高以及推进程度较快的市县加大资金补助力度,保障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二是加快落实人地挂钩。要统筹考虑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管理中,要充分考虑城镇人口增量在用地计划指标分配时的因素,优先保障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用地。三是加快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加快推进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住房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四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为农民进城提供土地、住房财产权益保证。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等“三项试点”,为农民财产权益的显化和实现探索路径。

三要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进一步营造户籍制度改革的良好环境。习总书记在谈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时,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提高城填化建设水平,既是城市生命力所在,也是城市吸引力所在。我们要结合**发展实际,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务实行动,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以此有效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市。一是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在编制《***区发展规划(2015-2025年)》、《****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中,合理规划布局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切实增强城镇保障能力,提高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按照改造更新与保护修复并重的要求,健全旧城改造机制,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大力推进铁路等一大批重大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是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积极调整优化城镇产业结构和布局,着力优化“***”的产业布局,强化产业对城镇的支撑作用,增强城镇创新载体和创业平台作用,增强城镇对产业的服务功能,统筹产业园区与新城新区建设,推进产业新城建设,促进产城融合互动发展。

四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增强农业转移人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我们必须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抓手,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要让转移人口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有保障,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民众。一是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打破户籍界限,积极探索开展新生代的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免费接受职业培训,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同工同酬的制度。要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给予返乡农民工财税、审批、培训等一系列优惠,促进他们自主创业。同时,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中介活动,有力保护进城务工者的利益,为农民工撑起保护伞。二是保障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益。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坚持“两为主”,即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落实“两纳入”,即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财政保障的范畴,建立居住证为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措施。要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努力让每个随迁子女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三是推进居住证制度全覆盖。各地要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居住证申领条件、居住证持有人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凡发现居住证申领条件高于国家标准及居住证持有人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低于国家标准的,要立即予以纠正。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不断扩大公共服务和便利的范围、标准,提高居住证“含金量”,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

三、强化责任,凝心聚力,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市各地各单位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强化责任担当,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把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各成员单位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全市户籍制度改革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结合贯彻落实我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扎扎实实抓好配套政策的制定落地,不断把户籍制度改革推向深入,使落户城市的居民真正得到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实惠。二要加强协作配合。“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各成员单位一定要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施其职、各尽其责,抓住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配套政策措施,不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积极推进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市户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牵头组织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的改革进展,要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全市户籍制度改革进程。三要加强评估指导。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建立完善定期会商、信息沟通等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各个环节有效衔接。要加强对各地实施户籍制度改革的跟踪评估、督查指导,全面了解各地改革总体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四要加强宣传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准确解读户籍制度改革及相关配套政策,及时报道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反映,大力宣传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凝聚各方共识,开展改革合力,为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

同志们,***在十九大报告中阐述大会的主题时,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和**,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按照新精神新要求,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完善改革思路,破解改革难题,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动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向纵深挺进,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全市户籍制度改革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