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化 > 章程规章制度
血库各种规章制度
编辑:流年似水 识别码:84-515507 章程规章制度 发布时间: 2023-06-10 06:41:17 来源:网络

第一篇:血库各种规章制度

血库各种规章制度

县(市)供血库工作制度

1、供血库做好本辖区内医疗机构和所在单位临床医疗和急救用血的供应工作。

2、定期制定用血计划上报市中心血站(省血液中心),及时规范填报供血统计表,做好血液的储存保管工作,及时反馈供血服务信息。

3、指导本辖区内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推广成分用血,协助做好公民无偿献血宣传和市中心血站(省血液中心)在本县(市)的采血工作。

4、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并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输血专业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5、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尚的医德和高度的责任心,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认真履行各级各类岗位职责。

6、工作区保持安静、整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不得在工作区内办理无关事宜。

7、定期召开科会、科务会,定期组织业务学习。

输血实验室工作制度

1、保证临床输血检验工作的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

2、严格遵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输血检验质量。

3、专(兼)职人员负责临床输血检验质量和临床输血实验室安全管理。

4、按照卫生部规定的临床输血检验项目和方法开展临床输血检验工作。

5、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检验报告发放制度,保证临床输血检验报告的准确、及时和信息完整,保护患者隐私。

6、提供相应临床输血检验结果、费用及输血献血相关内容的解释和咨询服务。

7、实验完毕及时清理使用的试剂、器材、台面和地面,保持实验室整洁,物品放置有序。

8、按照规定妥善处理医疗废物。

交叉配血制度

1、交叉配血试验前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与配血标本的姓名、性别、科室、病案号和血型(ABO、Rh);申请用血指征应符合临床输血适应症;输血申请单项目应填写齐全(急诊输血可先将患者血样留出于输血后1天将空项结果填写完整)。

2、受血者血液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以内的,标本量2ml—5ml,无稀释、溶血或重度脂血,能代表受血者当前的免疫学情况。供、受双方血标本标签完整或标识清晰。

3、常规检查患者的ABO血型和Rh(D)血型,复查受血者、供血者的ABO血型(包括正、反定型),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4、原则要求同血型配血(除干细胞移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特殊治疗时需异型输血),血液发放按有效期的短长顺序选择,血液品种应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5、同时使用两种介质(检查IgM和IgG)按照操作说明进行交叉配血。交叉配合试验持

续在显微镜下持续观察15min,结果必须是无配合禁忌。

6、血型相同但交叉配血结果不合,表示存在有未检出的同种抗体,需用抗人球蛋白(或凝聚胺)介质逐袋筛选出相合血液发出;有条件时应做抗体鉴定。

7、凡交叉配血不合、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患者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抗体筛选试验。

8、当有二人值班时,交叉配合试验结果由两人互相核对;当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

9、凡输注全血、红细胞、白细胞、手工血小板应进行交叉配合试验;凡输注血浆、冷沉淀、机采血小板应AB0血型同型输注。

值班、交接班制度

1、输血科实行24小时值班工作制。值班人员坚守工作岗位,不得因任何理由擅自离岗;不得因接班人员尚未到岗而先行离岗。

2、值班和接班人员做好当面交接班工作,详细交接处理事项和遗留工作并认真书写值班纪录,避免因交接不清发生工作脱节或差错。

3、值班人员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上级技师或主任协助处理。

4、做好值班期间的血液预约、输血前检查及发放等工作,对出现问题及时做好记录。在处理急诊或大量输血后及时补充库存,避免常用血

液品种出现断档。

5、做好值班期间临床科室的用血信息的收集、反馈、技术指导工作,特殊情况和疑难问题及时报告科主任。

6、常规检查贮血设备并做记录,检查水电门窗及仪器是否齐全、完好、运行正常,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和报告有关部门。

7、值班人员不得在输血实验室内会客、办私事、吸烟等一切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8、做好值班室清洁工作。

输血文书管理制度

1、填写输血文书时必须文字清楚、格式规范,保证输血文书来源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2、输血文书包括:血站发血凭证、输血申请单、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记录单、出入库登记、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血型鉴定登记、输血前后免疫学及血清学实验原始记录等。

3、电子输血文书必须保存有配套的文字档案。

4、各种输血文书和档案应妥善保存十年。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1、临床输血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定期开展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讨论重大输血疑难病例,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确保临床用血的科学、安全、有效措施的实施。

2、输血科(供血库)负责审核临床用血,对输血适应症和输血前检查项目把关。

3、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积极开展和推广应用成分输血,确保临床合理、安全用血。

4、决定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履行告知义务,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后,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择期或限期手术用血于术前2天、治疗用血于用前1天将申请单和血样送至输血科。

5、凡稀有血型(RhD阴性)、不规则抗体阳性或特殊治疗输血应于3天前向输血科提出申请、预约。

6、临床科室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各科室不得自行贮血,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输血前由护士再次核对,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注。

7、当患者输血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减慢或停止输血,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及时通知血库查找原因并做记录。

8、出现输血反应或输血感染时,应将血袋中的剩余血液和血液标本及时妥善保存,并积极查找原因,待责任明确后方能处理。输血科要将核对、调查处理情况做好详细记录,组织科室人员或业内专家进行讨论分析。

9、输血科建立输血不良反应追踪记录,每月统计输血反应或输血后发生感染情况并登记报告。

10、发生严重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立即报告医务科和主管院长,必要时提请医院输血委员会进行调查处理。

11、临床紧急用血而库存血液不足时,输血科值班人员应即刻与血站联系在第一时间供血,争取时间并积极采取其他治疗措施挽救患者生命,任何人不得自行采集血液或通过非指定渠道供血。

12、临床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ml时需经输血科医师会诊,由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大量用血后应按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13、及时记录并定期反馈血站服务质量和血液质量,包括预约服务、送血服务、血液包装和外观等。

14、及时与临床用血科室进行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反馈给相关科室和管理部门。

输血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1、科主任负责输血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管理,成立质量管理小组,严格执行输血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和检验仪器的标准操作、维护规程。

2、使用的仪器、试剂和耗材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定期校准对临床输血检验结果有影响的检验仪器和辅助设备。

4、认真按要求做好各个项目的室内质控,指定专人绘制质控图。出现失控现象时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详细记录。不能纠正时当日结果不能发出。

5、室内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质控品的选择,质控品的数量,质控频度,质控方法失控的判断规则,失控时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质控数据管理要求等。

6、参加省级以上室间质量评价应当按照常规检验方法,不得另选检测系统,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对于室间质量评价不合格的项目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7、建立质量管理记录,包括标本接收、标本储存、标本处理、仪器和试剂及耗材使用

情况、校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检验结果、报告发放等内容。质量管理记录保存期限至少为2年。

输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1、科主任负责加强临床输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等有关规定。

2、建立并严格遵守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

3、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并每年进行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4、实验室应保证生物安全防护水平达到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级别。

5、实验室的建筑设计应当符合有关标准,并与其生物安全防护级别相适应。

6、按照生物防护级别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

7、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8、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医疗废物。

9、制定生物安全事故和危险品、危险设施等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二篇:血库工作汇报

血库工作情况汇报

我院血库设置在检验科,有国家采供血上岗资质的固定专业人员2人,承担着医院20个临床科室的血液配发工作,同时负责医院临床用血技术指导和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长期以来,血库始终坚持把安全输血放在首位,积极开展成分输血、合理用血、在临床推广血液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应用,曾被甘肃省卫生厅评为“成分输血先进单位”。近3年来,医院成分输血比例逐年提高,06、07、08年分别达到91.3%、96%和97.5%,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主要开展的工作有: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成分输血知识培训,强调成分输血的重要意义和优点,使临床医生认识到成分输血技术的先进性,改变以往使用全血的习惯,根据患者的病种、病情和输血指征,合理选择各种成分血液制品。

2.合理建议,积极推广

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根据检验结果,配合临床制定正确的成分输血方案,及时给出合理输血的建议,积极开展成分输血,控制全血的使用比例,最大限度地节约血液资源,有效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

3.完善建设,强化管理

医院在要求血库工作人员提高业务素质、积极拓展业务技术项目的同时,不断完善血库的试验、工作条件;建立本院的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受血者的管理,输血前做好输血5项的检查,并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

4.领导重视,科学监督

医院高度重视成分输血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组成由业务院长、医务科、血液科、检验科主任和血库工作人员共同参加的临床输血委员会,通过输血治疗的总结分析,科学监督、指导临床用血,减少输血风险和医院医疗风险。

经过努力,目前医院临床已广泛应用红细胞悬液、去白红细胞悬液、血浆、机采血小板、冷沉淀等各种成分血液制品,并积极配合血液中心在临床推广新产品的应用,特别是去白细胞血液、病毒灭活血浆应用比例较高,在有效保证输血安全、积极应用成分输血技术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

第三篇:血库工作制度[范文]

血库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确保临床输血安全。严格执行用血“三统一”的管理规定,不私自采血供血。

2.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做好血库的管理和技术工作。

3.要有备血计划,备有一定数量血液,保证临床需要。遇到有急诊用血,血库存血不足时,及时与血站联系,进行急诊送血。4.遇到疑难配血和稀有血型鉴定时,及时与市中心血站联系,请求技术帮助。

5.经常与临床联系,了解临床用血情况,遇到问题及时协助解决。6.血液保存管理:

6.1.每天检查冰箱温度,做好记录。6.2.不同血型血液分栏存放,有明显标示。6.3.冰箱定期清洁消毒,每月做一次细菌培养监测。7.工作室和储血室要保持清洁,每天要进行紫外线消毒。8.配血和发血:

8.1.需输血的病员,由医师逐项填写输血申请单,取受血者自凝血2~5ml送交血库做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其标本试管应贴有标签。如需大量用血或因科研需要用血,应提前两天通知血库准备(急症例外)。接收标本时要检查标签、血量、有无污染和溶血,凡不符合要求者应退回科室重新抽血。

8.2.接到输血申请单后,要仔细逐项查对申请单与标本试管的姓名、科别、住院号、床号、血型是否相符,然后取同型库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小儿科或血型有疑问者,要复查病员与献血者双侧血型,再行交叉配血试验。以确保无误。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有任何差错。输血单血型要填写清楚并签全名。

8.3.对已发出的血,一律不能退回血库。如因特殊情况需输异型血者,必须经临床主治医师同意,输血量不得超过600毫升。

8.4.购买“A”型、“B”型标准血清时,应保证血清效价准确可靠,要经常检测标准血清有无污染、沉淀,以防影响血型鉴定结果。8.5.发血后,病员与献血员的配血标本应保存一周(2-60C)以备查对。

9.做好出入库记录,每月按时与市中心血站对帐,核实准确无误后将记帐单报院财务科。

10.发血记录、申请单、帐目等材料保存10年。

血库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检验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2.监督检查标准血清的效价,指导并参加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和发血工作。

3.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经常检查血液质量,做好血液储备,确保输血安全。

4.负责血库药品、器材、贮血冰箱等物品的请领和管理,定期检查维修,确保运转正常,并制备各项试验用具和无菌物品。

5.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输血情况,及时向血液中心反映。密切配合临床需要,开展科研工作。

6.负责血库各项登记、统计、资料保管、审检血液入、出库帐物及用血收费记帐工作,血库负责人定期与血液中心核对结帐,月底向医院财务报账。定期向领导汇报。

人员培训和技术考核制度

1.制定培训计划

科室根据其自身发展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提出培训需求报医务科和分管院长。2.组织培训 2.1.岗前培训

对新分配、新调入及转岗人员组织上岗培训。培训内容为本科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技术规范、有关的规章制度、拟上岗所需的应知应会知识等。培训方式为科室组织专门人员授课,科室负责记录和考核。2.2岗位培训

根据科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需要,所有技术人员的知识应更新、技能应提高,对其本专业的检测动态应及时了解。科教秘书负责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座谈会、标准和规程应用研讨会,业务学习进修及短期外出学习,互传互授相关知识和技术。2.3.适时培训

a.规程等技术规范的修订情况,科主任及时组织人员参加培训。b.原则上涉及我科开展检测业务的每个新标准和规程,科室将至少派一名业务骨干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宣传会或技术交流会。c.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班学习人员,有义务负责对其他从事该项工作人员的培训;

d.凡送出参加培训的人员,由科室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交科教科登记,经分管院长批准(需出省的再报院长批准),培训结束后,被培训人需向科教科提交证明其参加培训达到预期效果的证明材料(如考试成绩、结业证书等)。

输血前检验制度

1.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2.在输血前对供血必须进行检查,以确定该血液适用于输血并且与受体相容。检查内容包括ABO及Rh(D)血型的测定,抗体的筛选,传染性病毒的指标检查如梅毒试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谷丙转氨酶、HIV-抗体、抗丙肝病毒抗体(IgM)。

3.血库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4.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应ABO血型同型输注。

4.凡遇有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抗体筛选试验:

4.1.交叉配血不合时;

4.2.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5.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已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

1.临床医师在决定输血治疗后,应由相应任职资格的医师详细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订输血日期前递交血库备血,电话、口头备血无效。

2.不同任职资格医师申请用血量权限:

(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由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3.申请单要写明用血时间,非急救病人用血提前一天备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16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经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核准签字后送检验科(急诊除外),并提前一周与血站联系备血。4.备用血量以三天为限,逾期无效,但需延期使用者必须预先通知,血库以便及时补充备血。

5.新鲜血、全血、特殊用血(包括RH阴性血液、冷沉淀、血小板、白细胞)必须提前一天与血库预约,以便与血站及早预约、分离、洗涤、分装;新鲜血、全血备血必须经科主任签名报医务科核准签字后送检验科与血站联系;临床上的特殊用血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尽早输用、及时记账,避免浪费。

血液入库检查制度

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形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2.输血科(血库)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3.按A、B、O、AB血型将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4.全血、血液成分出库前要认真检查,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明情况。

血液贮存质量监测规范与信息反馈制度

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验收核对。内容:运输条件、物理外观、包装是否合格,血袋是否有破损,标签字迹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完整。标签上标明供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供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成分制备日期、效期、储存条件等

2、进入输血科(血库)的血液及成分,必须入库登记。登记内容:献血者条形编号、血型、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效期、入库时间、入库人、移交人等。

3、全血、成分血按A、B、O、AB血型分类储存于血库专用冰箱或专用冰柜不同层内,标识明显。不同日期的血液依先后次序存放,整齐排列,不能倒置,以便发血时观察红细胞和血浆层界面。

4、红细胞类制品2~6℃保存,血浆和冷沉淀-20℃一下保存,血小板20~24℃振荡暂存。

5、当储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每天定时作冰箱温度记录。、6、各类血液及成分严格按照规定储存期限保存,过期血一律不得用于临床,严格执行报废血的报批手续,并作好相关记录。

7、根据临床和库存需要,每天做好用血计划和预约血液工作,节约血液,避免浪费。

8、每天下班前,做好血液交接工作,核对实际库存数量、记录数量、电脑储存数量三者是否一致,作好交接记录,每月盘点库存血液一次。

9、储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冰箱每周消毒一次,冰箱消毒效果检测每月一次,菌落数<80cfu/10min或<200cfu/m3(培养皿90mm细菌培养),无霉菌生长。

10、必须随时储存足量的A、B、O、AB型血液,不能空库和缺型,随时保证临床用需要。

11、做好储血室内的物表、地表、空气消毒工作,并作好记录。

12、做好报废血液和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

13、妥善保存血液入库记录及资料,每年上交档案室保存至少十年。

血液贮存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一、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根据血液贮存质量检测规范,做好各项记录。

二、输血科(血库)负责质控工作专职人员应每日定期检查各项相关检测记录,发生问题时应及时向科主任报告,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三、当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及时与血站联系:(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液中有明显血凝块;(3)血袋有破损、漏血;

(4)血浆呈乳糜状(暗灰色)或红色(溶血)(5)血浆中有大量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层的界面不清或交接面上有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色。

四、当血液保存期过期时应按照医疗垃圾处理,做好报废血液和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做好相关记录。

五、输血后的血袋应交回输血科(血库)2~6℃保存至少1天,然后按照医疗垃圾处理。

血液发放和输血核对制度

为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严格核对核查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应贯穿于输血相关的各个环节,各部门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一、输血申请

经治医师应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逐项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病室、床号等患者识别信息,准确填写患者血型,认真填写临床诊断、输血指征,准确填写既往输血史,是否孕产妇、第几孕第几产,患者主要的血液化验指标,准备输入的血液成分和输入量等。

二、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1、确定输血后,护理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采集完毕贴上标签。

2、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和验收。

三、血型检测和交叉配血环节

1、实验室人员按照化验单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和准确核对。按照化验单对血样标本进行认真核对。

2、对患者的血型进行正反定型,一人当班的时候自己进行复查,两人当班时,由第二人进行复查。确保血型定型结果准确无误,正确率100%,误差率0%。

3、交叉配血时,血库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4、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

四、血液入库核对

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2、输血科(血库)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3、做好储血冰箱等的温度观察和记录,每日四次。

五、发血环节

1、配血合格后,由护理人员到血库取血。

2、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3、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4、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六、输血环节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输血“三查七对”制度 一、三查

1、查血液包装有无破损,血液有无渗漏和血袋标签的内容是否齐全清楚。

2、查血液质量,有无变色凝块溶血等。

3、查输血器材,即输血器有效期,有无漏气,有无污染。二、七对:核对以下诸项在标本管、申请单、配血报告单及取血单上是否一致。

1、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血型。

2、核对献血员姓名或条形编码、血型、血液品种、血量、采血日期、配血结果。

取血制度

1.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或指定人员(持取血单)到血库取血。2.取血者与发血者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3.取血后要及时安全送到输血处,取回的血液及时输注,不得自行储血。

输血前和输血期间的血液管理制度

一、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生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及/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二、护士接到输血医嘱时,两人认真核对医师填写好的《输血申请单》的正副联,并将填写完整的《输血申请单》的副联粘贴于配血管上。

三、采集血标本时,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及贴有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和诊断,无误后方可采血,采血后两人在《输血申请单》下面签名。操作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四、采集血标本时,不得在输入大分子溶液通道中取血,应在另侧肢体血管取血,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如果是在患者输入低分子溶液的情况下采集血样,应通知血库)。

五、采血后由医护人员或专人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与血库工作人员双方逐项核对。护士收到血型鉴定单时,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无误后通知患者或家属,并将血型鉴定单粘贴于检查报告粘贴纸右上角,两人在血型鉴定单右上角上签名。

六、取血时必须携带病历和《病人专用领血单》、《血型鉴定报告单》。取血护士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

1、受血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血量;

2、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的有效期;

3、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液,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双方核对无误后,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共同签字。

七、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拒领: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八、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负责核对,核对的信息同取血时的信息,无误后登记在输血登记本上,并在《输血申请单》反面签名。如有两袋及以上的血液,先进行总核对,然后一袋一核对一签名。

九、血液从血库取出后30min内进行输血,不得加温,输血前将血袋内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振动,输血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输入的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酸性或碱性药物、高渗或低渗溶液,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解。

十、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血型(包括Rh因子)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严格执行“三查十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血液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十对即对受血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型鉴定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液成分、血量、血袋编号。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十一、护士在采集血标本及输血时,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进行核对。所有患者除均要使用床头牌识别外,清醒患者另外使用“反问式”的识别方法,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另外使用“腕带”识别。

十二、输血前、后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十三、输血过程中应掌握先慢后快原则,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15min无不良反应后,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输血全过程和输血后30min内都必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积极配合抢救,并保留剩余的血液及输血器具供检查分析原因。

13、输血完毕,及时收回输血袋并登记于专用记录本上,回收的血袋集中放置于4℃冰箱内,于24小时内由工勤人员签收并送回血库。

十四、如有输血反应,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送血库保存。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当时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月发生的为迟发反应。一般包括: 1.发热反应 2.过敏反应 3.溶血反应

4.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5.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6.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 7.输血传播的疾病

一、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按如下要求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受血者,并积极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二、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三、临床输血出现不良反应和发生输血相关疾病时,相关科室医师应详细记录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表后送血库,并及时调查处理。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并向负责供血的血站反馈。

四、医院用血委员会应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定期分析,制定对策,不断提高临床用血安全水平。

自体输血管理制度

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自体输血有三种方法:贮存式自体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I-I)及回收式自体输血。

一、贮存式自体输血

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体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l、只要患者体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i。或红细胞压积>O.33,行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贮存式自体输血。

2、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

3、每次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体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

4、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5、血红蛋白<110g/i。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体血。

6、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it)ANH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体血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l、患者体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llOg/L(红细胞压积)≥O.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虑进行ANH。

2、手术需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

3、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O.25。

4、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和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

5、下列患者不宜进行血液稀释:血红蛋白<100g/L,低蛋白血症,凝血机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的。

三、回收式自体输血

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回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体外循环后的机器余血应尽可能回输给患者。

回收血禁忌症:

1、血液流出血管外超过6小时。

2、怀疑流出的血液被细菌、粪便、羊水或消毒液污染。

3、怀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细胞。

4、流出的血液严重溶血。

注:

①自体贮血的采血量应根据患者耐受性及手术需要综合考虑。有些行自体贮血的患者术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术中应予重视。

②适当的血液稀释后动脉氧含量降低,但充分的氧供不会受太大影响。

四、手术时自身输血的注意事项

1、血液收集和重输的方法必须安全、无菌和保证收集的血液及成分的正确性。使用设备必须无致热源,并含有阻挡对受体有潜在危险的微粒的过滤器,防止空气栓塞。如血液在输注前加温,则注意温度不要超过38℃。

2、等容量血液稀释收集的血液在输注以前应保存在下述条件下:室温保存8小时(收集时开始计时)、在开始收集之后8小时之内放入1-6℃的冰箱可保存24小时。

3、如不按上述手段收集的术中血液应在开始收集6小时内输注。

血液报废制度

1.血液报废:血液过了保存期或出现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报废处理。2.做好报废记录,取出报废血液。

3.血库工作人员写出报废申请,注明报废原因、数量、价格,报院主管领导审批,月底结账报财务核销。

预防和控制经输血感染制度

一、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规定,医院要严格控制输血感染的途径。1.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2.临床医师和输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应用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

3.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菌生长,培养皿(90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3为合格。

4.建立质量监测、考核和信息反馈制度。

5.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6.必须按有关规定作抗体筛选试验(交叉配血不合时;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7.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传染病检测。

二、全血、血液成分入库要认真核对。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三、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末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四、完善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五、掌握输血适应证,科学合理用血。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往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消毒管理制度

1.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3为合格。做好记录。

2.血库每天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做好记录。

3.试验台每天要用消毒液擦拭,污染时,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4.医疗垃圾放置医疗垃圾箱内,按时送交。

医院应急用血工作预案

一、为完善临床用血应急保障机制,保证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大量伤员和特殊病例、稀缺血型等应急用血的供应和安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管理、协调、指挥临床应急用血工作。

三、我院用于临床输血的血液的来源必须按照国家的规定,按烟台卫生局规定的途径,由烟台市中心血站提供合格的血液。因应急用血或者为了避免血液浪费,在保证血液安全的前提下,经烟台市卫生局核准,我院可以和兄弟医院之间相互调剂血液。

四、紧急情况下若需要大量血液,或者患者需要稀有血型且血液量比较大时,按如下操作:

1、首先由输血科当班人员立即电话联系烟台市中心血站,说明情况,争取得到支持。同时报告我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

2、将烟台市中心血站的回复情况尽快电话告知临床经治医生,在对方同意供血的前提下同时告知血液可以到达医院的大致时间,立即电话通知值班人员做好准备工作。

3、由于血型特殊或者用血量较大,烟台市中心血站无法及时供应时,应尽快电话通知临床经治医生。同时电话汇报主管院长或业务院长,然后遵照领导指示执行。

4、假如烟台市中心血站在供应部分或全部血液的同时,要求我院动员人员互助献血。在充分准备好接血同时,由血库安排该患者的家属或者单位人员献血。

5、将动员亲友及单位人员献血的情况电话反馈给烟台市中心血站。

6、紧急情况下的临时采血,须按烟台市中心血站相关规定进行输血。

五、血库临时采集血液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危及患者生命,急需输血;

2、我院血库无法及时提供血液,且无法及时从其他医疗机构调剂血液,而其他医疗措施不能替代输血治疗;

3、必须为供血者开展交叉配血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

4、遵守采供血相关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如《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及《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等。

血库临时采血后应当在临时采集血液后10日内将情况报告烟台市卫生局。

六、在整个应急用血的过程中,须注意保持血库值班者、血库主任、烟台市中心血站、用血临床科室、医务科、主管院长、业务院长几者之间的通讯联系,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

临床用血医学文献管理制度

一.目的

建立并实施临床输血记录管理程序和档案管理程序,详细记录并妥善保存临床输血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数据及相关责任人信息,使其具有可溯源性,以证实临床输血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并满足相应特定的质量标准。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临床输血工作全过程产生的医疗文书的管理。三.职责

1.值班人员执行本程序。

2.医疗档案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汇总。四.工作程序

1.输血申请单和配血报告单管理:值班人员每天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时应该认真检查、核对以下信息:申请单患者信息与标本信息是否一致。申请单字迹是否清晰、完整。是否具有输血适应症。申请时间、申请用血量及成分是否合理。确认所有信息准确无误后,准确填写收到时间(具体到分钟)并签名,需要特殊处理的申请单应该在交接班记录本上注明。将配血结果认真核对后签下实验操作者和复核者姓名。交班前将当天输血申请单和配血报告单标明时间放到指定位置存放。

2.发血单管理:值班人员发血时应该与取血的医护人员认真核对血液成分后,分别用正楷在发血者、取血者位置签名,时间签到分。3.Rh阴性血液使用补充告知书管理:发现临床Rh阴性患者申请用血时,值班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通知临床经治医师,要求患者、家属及经治医师共同签署Rh阴性血液使用补充告知书后送输血科与输血申请单一并存档。

4.其它一切与临床输血相关的医疗文书均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分类存档。

5.所有临床输血记录、档案内容必须完整,确保其可溯源性。6.所有记录的临床输血档案每年至少整理一次以上,对其进行分类汇总、装订,保存期限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至少保存十年。7.规范数据电文信息管理,在临床配血、发血及其它试验操作、报告录入过程中均应使用本人的用户名进行操作,不得将自己的用户名转借他人使用。数据电文信息与手写文书信息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试剂的采购、入库、领用制度

1.血库购买试剂,每月上旬提出申请计划,报检验科主管人员,检验科主管人员制定申购计划表,经主任同意后签字后,报医院采购中心统一采购。

2.采购中心采购后,检验科主管人员领取后入库入帐,血库人员检验科主管人员领取所需试剂,领取时要进行核对验收:有效期、包装、质量、批准文号、数量等。

3.所领试剂由负责人统一管理,并认真填写登记,并按要求妥善保管。

仪器设备采购、验收、使用、管理、保养和报废制度

1.仪器设备采购,根据工作需要按医院的规定提交申请报告,并对设备进行考察,填写论证报告,交医院计划设备科,由医院审批并进行采购。

2.仪器采购后,由计划设备科组织验收。

3.实验室大型医疗设备固定放置,建立专人管理维护保养及仪器操作规程,按仪器保养要求进行维护保养,保持仪器设备清洁无尘。4.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要求及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每天开机前检查电源情况,在每天关机后由使用者对仪器使用与维护保养情况做好记录并签名。

5.对仪器性能操作不熟练者,不得进行仪器操作。

6.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后应立即停机逐级上报,并立即报器械维修组尽快查找原因维修,操作者要及时做好维修记录并填写出故障日。非专业维修人员不得随意拆修仪器设备。

7.严格仪器设备使用交接制度,更换操作人员时,前操作人员必须面对面与接替人员进行仪器性能及状况的交班。

8.仪器使用超过期限,保证不了质量,或仪器损坏,无修复价值,向计划设备科书面提出申请,计划设备科进行核查,决定报废。

计量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国家计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定期对仪器、量具进行校准验证。

2.不购置无证产品,不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

3.定量加样器要进行校准后使用,并定期进行重校。校正后要有记录登记。

第四篇:血库相关工作制度

血库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1.输血科(血库)主任(副主任)职责

①在医院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输血科(血库)的行政管理及业务技术工作。

②制定长远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做到有检查,有总结,定期向上 级主管部门汇报输血工作情况。

③督促各级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临床输血的需求。大力提倡成分输血,提高临床输血治疗水平和指导临床输血的水平。

④负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技术考核。负责安排进修生和实习生的临床教学。

⑤制定科研计划,检查进度,总结经验,学习和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加快实现输血技术和设备现代化的步伐。

⑥认真做好管理工作,大胆探索,勇于改革,不断提高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⑦经常与各临床科室保持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⑧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2.主管技师(主治医师)职责

①在主任的领导下,参与医、教、研各项日常工作。

②协助主任督促各级人员严格遵守各种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差错事故。

③负责经常检查血液质量,做好血液贮备工作。

④指导和参与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血液出入库登记和发血工作,解决业务 上的疑难问题。

⑤根据“输血质量管理制度”具体负责室内质控工作。

⑥主动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输血反应情况和输血感染相关疾病,并做好记录。

⑦负责进修生、实习生的教学工作。

⑧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输血技术动态,创造条件开展新的技术项目,提高业务水平。

⑨负责做好各种资料的记录、统计和总结工作。⑩参加本科值班。

3.检验技师(医师)职责

①在科主任领导和主管技师指导下,参与本科医、教、研各项日常工作。

②参与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血液保存、血液出入库登记和发血工作。

③参与指导和培训进修生、实习生工作。④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参加科研工作,开展新业务并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⑤负责药品、器材的申领和管理。⑥负责做好本科各项登记统计工作。⑦参加本科值班。

4.检验科技士职责

①在科主任领导和上级技师指导下担任科内各种日常工作。②负责血液出入库登记、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和发血工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

③负责贮血冰箱的保养和管理、血液贮存和血液质量检查。④定期负责贮血冰箱的清洁工作,定期鉴定超净工作台无菌情况(细菌培养)。

⑤负责科内各项目登记统计工作。⑥参加本科值班。

5.血库组长职责

1、在主管院长领导下,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和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协助科主任负责血库工作和血库值班人员的业务指导工作。

2、严格执行贮、供血技术操作规程,在血液入库、贮存、发放的各工作环节中,认真核对其品种、数量、规格、型别、外观质量等内容是否符合标准,避免差错,要做好各项登记及微机输入,票据打印,统计及各种资料的收集存档工作。

3、负责血库贮血,消毒设备的保管和维护,负责将血液、新鲜冰冻血浆、机采血小板按保存条件要求分类存放。每天至少四次检查冰箱温度及运转情况并记录,随时检查、发现、解决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4、负责对用血单位的供血和预定登记工作,要求服务热情,动作快捷,手续严格,清楚明确,检查血液若出现肉眼可见的凝块、溶血、脂肪血、血袋渗漏、可疑细菌污染情况之一都不得发出。

5、负责指导送血人员严格履行血液的运输标准,按要求进行血液的包装和保温,负责收集临床单位的用血情况信息反馈,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尽快予以回复。

6、严格履行交接班手续,负责指导值班人员除要将不同血型、不同品种、不同采血日期的血液分类存放外,对未复检血、待查血和已复检可发血一定要严格区分,分别存放,并有明显标识.7、每天进行一次紫外线照射和含氯消毒剂的表面消毒,每周一次进行贮血冰箱的清洁消毒,并记好消毒和温度记录,检查温度报警装置时刻保持正常,做好废旧血液的审批报废登记和污物处理工作。

8、每月初的第一个工作日对上月的入库和个单位用血数量,报废血数量进行统计,打印明细统计表报送主管领导及财务室。要加强业务学习,断提高服务质量。

血库值班人员岗位职责制度

1.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技术,自觉严格遵守院内和科内各项规章制度,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2.坚守工作岗位,不离岗,不脱岗,不在工作时间办私事。3.主动配合临床各科做好全院医疗抢救供血工作。掌握贮血、供血情况,及时向血液中心预约补充。

4.积极开展成份输血,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确保医院成份输血率达90%以上。

5.遵守本科技术操作规程,准确迅速地完成日常工作。

6.承担输血医学教学任务;配合临床开展科研工作及新试验项目。7.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危急、危重病人用血应优先处理,优先供给。

8.值班者每天询问输血反应情况,发现较严重的反应时,应立即追查原因并与临床科室一起做好病人的救护工作。

9.值班者负责本科的安全保卫工作,做好冰箱,烘箱,离心机及门、窗、水、火、电等的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10.认真做好交班记录,要求书写交班内容完整,字迹清楚,签名规范。

临床输血工作制度

1、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2、临床用血包括使用全血和成份血。不得使原料血浆,除批准的科研项目外,不得直接使用脐带血。

3、临床用血应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其用血应由指定的血站供给。但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除外。

4、经治医师给患者施行输血治疗前,应向患者或家属告之输血的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输血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并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无家属签字或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5、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输血日期前交血库备血。

6、经治医师在申请输血的同时应对受血者进行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型、Rh(D)血型、肝功能、乙肝五项、丙肝抗体(HCV)、梅毒螺旋体试验(TPPA)、爱滋病抗体(HIV)。

7、血库收到输血申请单与受血者血样后,要逐项进行核对,并对供 受血者血样复查ABO血型,RH血型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交叉 配血。交叉配血包括:全血、各种红细胞液及浓缩血细胞。机采 浓缩血小板血浆应ABO血型同型输注。

8、配血合格后,填写《输血记录单》,并由医护人员到血库取血。发、取血双方要对输血进行三查七对一确认,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方可发出。

9、血液发出后,受供血者血样应在2—6冰箱保存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10、输血前和输血时都应有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并再次确认用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11、临床取回血要尽快输,输血过程要先慢后快,严密进行观察,疑为输血反应立即停输,查找原因并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返给血库保存。

12、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贴在病历上。

13、血库每月5日之前统计,上报血站。

临床输血流程

输血申请→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交叉配血→血液入库、核对、储存→发血→输血。

一、输血申请:

1、输血申请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熟同种异型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的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术前自身储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储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4、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6、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取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7、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输血科(血库)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

签字,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提

供适合的血液,换血由经主治医师和人员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二、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1、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填写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时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学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 方进行逐项核对。(三查七对一确认:三查:病人标本,供血者标本及血袋,配血报告单。七对:姓名,性别和年龄,床号,病案号,血型,输血单,诊断。一确认:病人与配血报告单相符)。

三、交叉配血:

正定型、反定型、Rh(抗D)、抗筛检测,交叉配血为凝聚胺法。

四、血液入库、核对、储存:

1、全血成分血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 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形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2、输血科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二十年。

3、按A,B ,O ,AB,血型将全血血液成份分别储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 内,并有明显标识。当贮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记录和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4、储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每周清理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菌生长,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 〈8cfu/10分钟或〈200cfu/mm为合格。

5、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 到输血科(血库)取血。

6、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实验结果、以及保存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7、出现有血液,血袋等质量问题一律不得发出。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

A、血袋有破损,漏血。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B、血液中有明显凝块。C、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D、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壮物或粗大颗粒。

E、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限不清或界限上出现溶血。

F、红细胞层呈紫红色。G、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8、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度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9、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10、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五、发血:

1、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持《取血单》到输血科(血库)取血。

2、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确认发、取血时间签字后方可发出。

3、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度冰箱,至少七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4、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六、输血: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由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份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A、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B、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6、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作以下核对检查:

A、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B、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

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C、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D、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血浆结合球蛋白的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并检测相应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E、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液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浆做细菌学检验。

F、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G、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7、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给输血科(血 库)保存。

8、输血完毕后,医务人员将《输血记录单》贮存于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工作交接班制度

1.准时交接班。

2.交接班时仔细检查试剂是否在保质期。3.登记水浴箱.冰箱温度。

4.核对保留标本是否过期,过期的弃于专用垃圾桶。5.详细介绍用血情况,预定用血情况。6.查看登记情况。7.查看水电情况。

工作环节交接班制度

一、血库交接班时间为夏季8:00~18:00,冬季8:00~17:30,值班人员必须按时交接班(特殊情况除外)。

二、交班内容包括: 1手术备血情况。

2库内储血情况(包括成分血,全血的各型存储量等)3设备状况(温度是否稳定,电源是否完好。)4消毒情况纪录

三、交接双方必须同时在场,确认以上内容符合后,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

血库耗材领取制度

一、每月由组长根据使用状况派专人领取物品。并保存好领取物品的清单。

二、领取物品时注意积压不要过多并做好物资财产的清点工作。

三、各种物品领回后分类保管,做到帐物相符。

四、要以节约的原则审核低值易耗物品的领取,可领可不领的物品坚决不领。

五、严保库房安全,注意防水防火。

库房管理制度

1.库房内的各种物品应分类存放,保管人员必须严守职责,严防损害变质,做到帐物相符。

2.采购的物资必须经库房保管员严格验收后才能入库,单据手续必须齐全后才可入帐结算。

3.保管人对库存和管理的物资财产按性质,用途分类分项,对保管的物资数量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以防物资短缺或积压。领用物品应填写领料单。

4.随时作好清点工作,对报损物资填写报损报废单,经办理报废手续后消帐。

5.管理人员要作好登记工作,定期向各科室通报消耗物品的应用情况。

6.危险物品的管理:

(1)凡强酸强碱.剧毒物品.易燃易爆物品,都必须按有关规定购进,存放,使用和管理。

(2)对危险物品要做到保管条件适宜,领发使用按规定,手续齐全,按规定严格管理并详细登记。

7.严保库房安全,管好水,电,暖气设备,注意环境温,湿度,作好防鼠防盗工作。

8.不许无关人员进入库房,更换管理员时要作好清查与交接工作。新入院及进修人员输血知识培训制度

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的精神,我院医务科、输血科制定了“新入院及进修人员输血知识培训制度”如下:

一、凡新入院及进修人员在入院期间由医务科进行输血知识培训;

二、了解当前临床输血的新进展;

三、了解国家有关输血的政策法规;

四、了解成份输血的优点;

五、掌握临床输血指征及输血病例的正确书写;

六、了解我院有关临床输血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

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

1.根据血库工作特点,人员结构制定培训计划,鼓励各级技术人员的在职学习。

2.采取请专家讲授和选派业务骨干进修学习等多种途径,使大家不断掌握新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3.每次培训.进修都要记录,为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和考评提供依据。

4.对新分配的毕业生和新调入人员,上岗前必须先在各科室轮训,经考核后方能正式上岗。

输血文案保存管理制度

1.注意文案是否填写完整,缺无的要及时联系当事人填写完整。2.按时间和病区分类保存。

3.最好能建立索引,以便方便查阅。注意保持输血文案的清洁干燥,防止霉变,虫蚀,火灾。

4.输血文案每年年终进行彻底整理归类,送病案室保存。5.执行保密制度,未经批准不得随意翻阅.抽取和更改资料内容。6.借阅输血文案要认真做好登记。

污物处理制度

1.按操作规程存放各类废弃物品,不许随便摆放和倾倒。2.对一次性用品用过后毁型存放,所有固态废弃物品必须放垃圾专用袋内,防止散落。

3.废血的处理:要在特殊容器内用1~2%的含氯消毒剂浸泡6小时以上再行处理。

4.废液的处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放入消毒液浸泡6小时以上稀释排放。

5.正确选用各类消毒液和污物处理措施,由于工作疏忽造成污染者,要依情节予以处罚。

保护患者隐私制度

1.医务工作者应恪守职业道德,严守“医德规范”和“医务人员行为规范”。文明行医,依法行医。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力,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意思与秘密。2.检验科开展性病检测项目(如:梅毒、淋病、艾滋病初筛实验)工作人员有义务保护患者隐私。检测出“阳性”结果时应慎重报告,与主管医生或患者本人沟通,了解病史,确认与临床相符再做出报告。

3.HIV抗体的检测工作不同于其他的临床项目,应严格检测程序和结果判定。对HIV抗体阴性者如近期有高危行为或有急性流感性症状等情况,为排除“窗口期”的可能,建议每三个月复查一次,连续两次。

4.初筛“阳性”结果,不能出具报告,更不能告知受检者,但应逐级上报医务科,保健科,并及时将血样送确证实验室。5.实验室操作人员应妥善保存实验记录,严格保密,未经上级行政部门许可,不得行无关人员或单位提供任何检测情况或被检者个人情况。

6.对HIV抗体确认阳性结果,要以机密级报告,反馈。再对阳性者告知检测结果时,要先做好法律、医学,生活等方面的咨询。7.凡是引起患者家庭或社会较严重后果的传染病或性病:如淋病、梅毒、艾滋病等检测呈阳性的患者在发出检验报告前要严格核对并进行复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签发报告。

8.由临床科室发检验报告时要有检验科的工作人员亲自交给临床医生,并瞩其要保护患者的隐私。

9.必要是要由检验科的工作人员亲自将检验报告发给患者本人,当患者询问时,要耐心的向患者解释,不要歧视患者,要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不受侵害,向患者解释时要避开其家属或其他亲属。

艾滋病登记和报告制度

1.按卫生部《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和《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进行HIV抗体的筛查,登记与报告。

2.严格按HIV初筛实验室工作规范标准进行献血员和采集血液的初复查筛查,对初筛阳性者严格履行登记呈送报告程序和保密制度。3.血站只具有HIV抗体的初筛实验室检测资格,无全出具抗HIV阳性报告,也不得向受检者宣布初筛阳性的检验结果。

4.对于经初复查试验阳性者必须将血样(包括血袋)连同填好的HIV检测确认试验送检单尽快呈送市CDC中心做确认试验。送化验单包括具体的OD值和CUTOFF值及所用试剂的名称厂家批号和有效期。送检化验单必须有一名直接操作人和一名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负责人签名。

5.对送检的HIV初筛阳性者的个人资料单独存放,对HIV抗体确认试验室发回的确认阳性结果只报告主管医生及性病艾滋病管理处责任人处理。

6.每月5日前按统一表格将上月HIV抗体检测数报告属地管理机构。7.每年对HIV的全部检查情况汇总上报并存档。

第五篇:血库作业指导书

血库工作制度

1.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如有特殊情况需暂时离开,必须向有关人员交接,说明去向、事由、时间并按时返回,杜绝脱岗现象。

2.一般输血应预先填写血型申请单测定血型,需输血时再填写输血申请单,各申请单均应由医生逐项填写清楚(包括已测知的血型)。急诊输血亦应同时将血型申请单及输血申请一并送血库,否则应拒收并立即通知有关医生补齐。

3.血库人员在收到申请单及血样后,应认真核对申请单上的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及临床诊断,并与血样标签核对是否完全相符,如血样所贴标签与申请单内容不符,应立即退回重送,经核实无误后方可进行血型及配血交叉试验。

4.血库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范操作,如确遇难以判断的结果,应向科室负责人或有关上级医生报告,并认真复查,直至结果明确无误,方可发血以确保安全。

5.如发现采供血机构所发血液的血型标记有误,或标签内容模糊不清,应作好记录,然后通知采供血机构退回复核,并应即时向科室负责人及医务科报告。

6.病员血型确定后,原则上应配发同型血。如急症输血,又一时无同型血,可酌情发给O型红细胞,最好是Rh阴性血。紧急发血时,血袋上应标明未完成配血试验,同时,应尽快完成配血试验,如发现配血不合,应立即通知临床医生停止输血。

7.备用血液的申请,须按“输血申请和审批制度”严格执行。

8.血液一经领出,原则上不得退回。如有特殊原因,且出库时间未超过半小时,血液保存完好,经输血科(血库)检查合格后方可酌情退血。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1.原理

凝聚胺(polymatching)法首先利用低离子介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血清(浆)中的抗体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再加入带亚电荷的高价阳离子多聚物-凝聚胺溶液,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缩短细胞间距,形成可逆的非特异性聚集,并使IgG型抗体直接凝集红细胞。加入中和液后,仅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会因电荷中和而分散,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分散。2.标本采集:

2.1 标本种类:抽取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将细胞配成5%盐水悬液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浆)和红细胞悬液。

2.2 标本要求:抗凝和干燥管均可,如用抗凝血主张用EDTAK2(mg/dz)抗凝标本应无溶血,切标签齐全。

3.标本储存:急诊标本30分钟内完成操作,标本应至4℃冰箱保存7天。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标本,标签不齐全不能作测定。6.试剂:

6.1 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polymatching)6.2 试剂生产厂家:(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6.3 试剂组成:

试剂1.低离子介质(LowLonic Medium,LIM).试剂打开使用后,可置室温贮存,未开封者2-10度贮存,有效期为2年。

试剂2.凝聚胺溶液(Polybrene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试剂3.重悬液(Resuspending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试剂4.8.5%生理盐水。7.仪器:

7.1 血型血清索离心机:XTL-4.7

上海离心机械研究所 7.2 离心机:上海手术器械厂

7.3 电热恒温水箱:北京长源实验设备厂 7.4 显微镜:OLYMPUS(日本)8.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

8.1 供受者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成3-5%的细胞悬液。加样量均为:血清2滴,红细胞悬液1滴。主管:受血者血清+供者红细胞悬液;次管:受者红细胞悬液+供者血清;(阴阳对照管另设)。

8.2 各管分别加低离子介质0.6ml混匀置室温1分钟。加凝聚胺溶液2滴,混匀,置室温15秒。

8.3 1000g(3000rpm),离心18秒,弃上清液,管底保留约2滴液体。轻摇 试管,观察是否形成凝块。如未形成凝块,则重做前面试验。8.4 加入2滴重悬液,轻轻混合,肉眼或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8.5 凝块在1分钟内分散,试验结果为阴性,供受者血液配合;反之,如依照为不同强度的凝块,试验结果判为阳性,供受者血液不配合。实验结果必须在3分钟内判读。

9.操作性能: 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好。10.超出范围结果处理:

10.1 细胞自凝: 在冬天气温较低时,某些病人血清中含有冷凝集素而导致交叉配血假阳性;遇此现象可用37℃-40℃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并置37℃水溶中轻轻摇动,观察结果。

10.2 若病人血清(血浆)含有肝素,如洗肾患者能影响配血,须多加4-6滴polybrene溶液以中和肝素。

10.3 红细胞悬液为5%为宜,过浓或过淡可使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反应不明显易误判。

10.4 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部分溶血时,可溶性血型物质中和了相应的抗体。11.方法局限性:

11.1 试管,滴管吸头和玻片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溶血。

11.2 操作方法应按规定,先加血清,然后再加红细胞悬液,以便容易核实是否漏加血清。

11.3 离心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以防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11.4 观察时应注意红细胞呈特异性凝集,继发性凝固及线状排列的区别。

ABO血型鉴定(生理盐水法)

1.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或/和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四种。A型红细胞膜上含有A抗原,B型红细胞膜上含有B抗原,AB型红细胞膜上含有A、B抗原,抗A、抗B试剂是分别针对A抗原和B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的抗A、抗B试剂与受检者的红细胞混合时,与抗A试剂发生凝集者即为A型,与抗B分型试剂发生凝集者即为B型,与抗A、抗B试剂均发生凝集者即为AB型,与抗A、抗B试剂均不凝集者即为O型。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和抗-B。2.标本采集

2.1 标本种类:新抽取的抗凝血或手指末梢血和血清。2.2 标本要求:

2.2.1 抗凝剂:如用抗凝血,多主张用EDTA K2(㎎/dL)抗凝。2.2.2 用手指末梢血作血型检测时,最少样品量为100ul,如手指有 冻疮,则主张采耳垂血。

3.标本储存:2小时内完成实验,室温放置下不超过8小时,4℃-8℃ 保存不超过48小时。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6.试剂

6.1 试剂名称:ABO血型检测试剂

6.2 试剂生产厂家:南京华欣药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6.3 试剂组成

试剂1:抗A分型试剂(蓝色),效价1:128,2℃-8℃避光保存,室温放置不宜过久。

试剂2:抗B分型试剂(黄色),效价1:128,2℃-8℃避光保存,室温放置不宜过久。

试剂3:5%A、B及O型红细胞盐水悬液,自制。配制方法:分别采取已知A、B、O三种血型的红细胞,经盐水洗涤3次,以压积红细胞配成不同浓度的红细胞悬液。

红细胞悬液的配制

悬液浓度(%)5 10 20

压积红细胞(滴)1 1 1

盐水(滴)2ml(40)0.8ml(16)0.4ml(8)0.2ml(4)

为了防止红细胞悬液敏感性不一致,可随机采取3个或以上的健康成人血液,按A、B、O型分别混合后,按上法制备。7.操作步骤 7.1 玻片法

7.1.1 取清洁玻片1张(或白瓷板1块),用肥皂水刷洗后晾干,用蜡 笔划出小格,并注明A、B字样。将抗A试剂、抗B试剂各一滴分别滴于玻片(或瓷盘)上A、B处。分别取等体积待检血样(5%-10%红细胞悬液或全血)于抗A试剂和抗B试剂。

7.1.2 另取洁净玻片1张(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A 细胞、B细胞和O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血清1滴,再分别用滴管滴加A、B和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

7.1.3 用不同的竹签将分型试剂与待检血样调匀,同时不停的摇动玻 片(或瓷盘)并观察血型凝集(或溶血)反应。如以玻片做试验时,也可用低倍镜观察结果。7.2 试管法

7.2.1 取洁净小试管(内径10mm×60mm)2支,分别标上A、B字样,用滴管分别向A管滴加抗A分型试剂1滴。向B管滴加抗B分型试剂1滴。向A、B管各滴加待检血样的5%红细胞悬液各1滴,混合。7.2.2 另取洁净小试管(内径10mm×60mm)3支,分别标明A、B和

O细胞。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1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和O型5%红细胞悬液1滴,混合。

7.2.3 摇匀后以1000转/分的速度离心1分钟判定结果。将试管轻轻 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8.结果判断

8.1 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注意凝集强度,此有助于A、B亚型、类B或cisAB的发现。8.2 凝集强度判断标准:

4+=红细胞凝集成一大块,血清清晰透明。3+=红细胞凝集成数小块,血清尚清晰。

2+=红细胞凝块分散成许多小块,见到游离红细胞。1+=肉眼可见大颗粒,周围有较多游离红细胞。

±=镜下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周围有很多游离红细胞。MF=混合凝集外观是指镜下可见少数红细胞凝集,而绝大多数红细胞仍呈分散分布。

-表示阴性,镜下未见凝集,红细胞均匀分布。8.3 按下表报告受检者红细胞ABO血型

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

分型血清+受检者红细胞 抗-A + — — + 抗-B — + — +

抗-A+

B + + — +

受检者 血型 A B O AB

受检者血清+试剂红细胞 A细胞 — + + —

B细胞 + — + —

O细胞 — — — —

9.临床意义:输血、器官移植与亲子鉴定

10.操作性能: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11 超出范围结果处理

11.1 红细胞自凝:冷凝集系增高是最为常见原因。应用37℃-40℃的 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可去除红细胞表面附着的导致红细胞凝集的冷集素。11.2 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原因

11.2.1 分型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如抗—A血清效价不高,可 将A亚型误定为O型,AB型误定为B型。

11.2.2 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抗原抗体比例则不适当,使反应不明 显,误判为阴性反应。

11.2.3 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位点过少(如亚型)或抗原性减弱(见于 白血病或恶性肿瘤)以及B类或cisAB等。

11.2.4 受检者血清中蛋白紊乱(高球蛋白血症),或实验时温度过高,常引起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11.2.5 受检者血清中缺乏应有的抗—A和抗—B抗体,如丙种球蛋白缺乏症。11.2.6 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部分溶血时,可 溶性血型物质中和了相应的抗体。

11.2.7 由细菌污染或遗传因素引起多凝集或全凝集往往是正反定型 不符的原因。

11.2.8 血清中有意外抗体,如自身抗—I,常引起干扰。11.2.9 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水平大幅度下降。11.3 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解决方法:

11.3.1 另从受检者采取1份新鲜血液标本,这样可以纠正因污染或搞 错样本造成的不符合。

11.3.2 将红细胞洗涤数次,配成2%盐水细胞悬液,用抗—A、抗—B、抗—AI,抗—A+B及抗—H做试验可以得到其它有用的信息。

11.3.3 对受检红细胞作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如结果呈阳性,表示红细 胞已被抗体致敏。

11.3.4 用A1、A2、B、O红细胞从自身红细胞检查受检血清。如果 怀疑是抗—I,用O型(或ABO相合的)脐血红细胞检查。

11.3.5 如果试验结果未见凝集,应将细胞及血清试验至少在室温和 4℃放置30min,用显微镜检查核实。

11.3.6 如疑为A抗原或B抗原减弱,则可将受检红细胞与抗A或抗 —B血清作吸收及放散试验以及受检者唾液作A、B、H血型物质测定。后者只对80%HAB分泌型的人有用。

11.3.7 如试验结果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加等渗盐水1滴,混合。往 往可使缗钱现象消失。应注意不应先加盐水1滴于受检者血清中而后和红细胞作试验,以免使血清中抗体被稀释。

11.3.8 如受检者为A型血而疑为有类B抗原时,可用下列方法进行鉴别: 11.3.8.1 观察细胞与抗—A及抗B的凝集强度,与抗A的反应要比抗 —B的反应强。这种区别用玻片法作试验更为明显。

11.3.8.2 用受检者红细胞与自身血清作试验,血清中的抗—B不凝集 自身红细胞上的类B抗原。

11.3.8.3 检查唾液中是否有A、B物质,如果是分泌型,可检出A物 质而无B物质。

11.3.8.4 核对患者的诊断,类B抗原的形成与结肠癌、直肠癌、革兰 阴件杆菌感染有关。

12.方法局限性

12.1 分型血清质量性能符合要求,用毕后,应放置冰箱保存,以免细菌污染。12.2 试管、滴管和玻片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溶血。

12.3 操作方法应按规定,一般应先加血清,然后再加红细胞悬液,以便容易核实是否漏加血清。

12.4 按理IgM抗—A和抗—B与相应红细胞的反应温度以4℃为最

强,但为了防止冷凝集现象干扰,一般仍在室温(20℃-24℃)内进行试验,37℃可使反应减弱。

12.5 离心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以防假阳性 或假阴性结果。

12.6 观察时应注意红细胞呈特异性凝集、继发性凝固以及缗钱状排列的区别。

12.7 判断结果后应仔细核对、记录,避免笔误。12.8 试剂一旦发现浑浊不得使用。12.9 制红细胞悬液时防止自凝现象。13.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1997,89-92

ABO正定型和Rh血型鉴定(微柱凝胶检测法)

1.原理

ABO血型系统的红细胞遗传表型是根据每个人红细胞上是否存在A和/或B抗原以及血清中相应的抗体来决定的,将人分为四种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红细胞上有A抗原的A型血清中有抗B,红细胞上有B抗原的B型血清中有抗A,红细胞上有A和B抗原的AB型血清中无抗A和抗B,红细胞上无A和B抗原的O型血清中有抗A和抗B。

Rh血型系统的鉴定是根据是否存在D抗原来决定的。

微柱凝胶检测法是凝胶分子筛技术和免疫学抗原抗体反应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调节凝胶(葡聚糖)的浓度,控制凝胶间隙大小,只允许游离红细胞通过,从而达到分离游离红细胞和凝集红细胞的目的。如果红细胞沉积在凝胶管底部,表明红细胞未发生凝集,即凝集实验阴性;如果红细胞聚集在凝胶上部或中部,表明红细胞发生凝集,即凝集实验阳性。2.标本采集

2.1 标本种类:新抽取的抗凝血 2.2 标本要求:

2.2.1 抗凝剂:EDTA(浓度15g/L)或枸橼酸钠(浓度32g/L)抗凝

2.2.2 采血量:至少不低于5ml的静脉血(加入试管后注意于抗凝剂混匀)2.2.3 离心要求:转速必须大于3500转/分,时间必须大于15分钟 3.标本储存:待测标本在2-8℃下的保存时间为48小时 4.标本运输:室温保存

5.标本拒收标准:不可使用溶血或受污染,或者含有凝块的样品。6.试剂

6.1 试剂名称:DianaGel Confirm凝胶卡、DianaSol 1号试剂 6.2 试剂生产厂家:Diagnostic Grifols,S.A.(西班牙)6.3 试剂说明:每张DianaGel Confirm凝胶卡由8个微孔管组成

(A-B-D-Ctrl-A-B-D-Ctrl),微孔管内含缓冲液浸泡的微粒筛,加上不同的试剂,试剂为:A:单克隆抗-A(克隆16243 G2+16247 E6),B:单克隆抗

-B(克隆9621 A8-),D:单克隆抗-D(克隆P3×290+P3×35+P3×61+P3×21223 B10),质控孔(Ctrl):无抗体的胶溶液微孔管做质控。7.操作步骤

7.1 将样品、DianaSol 1号试剂和DianaGel Confirm凝胶卡达到室温; 7.2 将新DianaGel Confirm凝胶卡离心;

7.3 红细胞悬液的制备: 用Diana 1号试剂来配制2-3%的血红细胞 稀释液(25μl压积极红细胞加入1ml的Diana 1号试剂中);

7.4 在相应的微孔(1-6微管)中分别加入25μl的2-3%的红细胞悬液; 7.5 在DianaFuge离心机中离心9min; 7.6 判读结果。8.结果判断模式

9.临床意义:ABO、Rh血型鉴定不合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10.操作性能

10.1 为国际安全输血检查的推荐方法; 10.2 操作简便方便;

10.3 可节省样品红细胞和血浆; 10.4 灵敏度高、特异性高、重复度好; 10.5 客观性好,避免主观判读结果的影响; 10.6 检测结果可较长时间保存; 10.7 操作者更少接触血液标本。11.超出范围结果处理

11.1 红细胞自凝:冷凝集素增高是最为常见的原因。用37-40℃生理 盐水洗涤红细胞可去除红细胞表面附着的导致红细胞凝集的冷凝集素,可获得可靠的正定型。

11.2 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原因

11.2.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引起的红细胞被自身抗体包被; 11.2.2 红细胞A或B抗原的弱化; 11.2.3 红细胞悬液浓度过浓或过淡; 11.2.4 红细胞抗原位点过少或抗原性减弱;

11.2.5 病人感染细菌或病毒后,细菌或病毒产生的酶使红细胞上掩蔽 的T抗原暴露激活,由于正常人血浆中都含有抗T抗体,因此可于正常人血浆中产生凝集反应,正定型实验假阳性;

11.2.6 严重感染的病人,其血浆中白细胞过多,堵塞凝胶筛间隙,影 响红细胞的沉降,引起假阳性。方法局限性:

12.1 变质的或受到细菌等物污染的样品,试剂可能会带来错误的阴或阳性结果;

12.2 因为储运不当的原因,有时会发现在微管的顶部存有小水珠或 在胶泡,在使用类似的凝胶卡前先离心,消除这类问题,如果无法消除,请弃之不用;

12.3 如果发现有管内胶量不足或干裂,请不要用之;

12.4 如果所用的红血球的悬液浓度与建议使用的浓度不符,可能会 引起错误结果;

12.5 使用非原厂的稀释液来配制红血球悬液可能会导致不良结果; 12.6 质控结果必须似阴性,如果是阳性,检测无效,用生理盐水清 洗红细胞并重新配制悬液重新检测,如果得到阴性质控结果,则可以判读结果;

12.7 为了防止冷凝集现象的干扰,实验在室温25℃中进行。

冰冻血浆解冻箱

1.原理

冰冻血浆解冻箱是由加热箱、解冻槽、循环管路、仪器箱等组成。水在加热箱内被加热至设定温度,由循环泵送入解冻槽,冰冻血浆放在专用的不锈钢解冻夹中,水的流体静力压力包住血浆袋,与冰冻血浆袋进行热交换后再循环入加热箱内加热。循环的水流既能加快冰冻血浆与水的热交换,又能使冰冻血浆快速安全地融解至适合输入人体的温度。由于加热箱与解冻槽分离,加热管及周围的高温水不会破坏血浆的有效成分。2.性能参数:

存水量:32kg

水泵能力:25kg/分钟 控制温度:34℃-37℃

控制精度:±0.5℃ 加热功率:1500W

解冻时间:10-18分钟 最大化浆量:6袋(每袋50-200ml)3.操作规程:

3.1 解冻:将冰冻血浆装入专用塑料袋后再放入解冻专用夹,置解冻 槽内,按“启动”键进行解冻

3.2 当发“嘟---”一长声提示音时,解冻程序结束,“完成”灯亮,循环 泵自动关闭。解冻槽内的水流回加热箱,解冻完成 4.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

4.1 每月对水箱温度进行一次检测校正,其方法为:

4.1.1 按住面板上的“1”档键开机,循环泵随即打开,水箱水上升至解 冻槽内,温度窗口显示即时水温。

4.1.2 用计量准确的水银温度计测量解冻槽内的水温,若温度不一致 可按温度“十·一”键若干次直至两者温度相同。4.1.3 最后按一次“存储”键确认即完成校正。4.2 浆袋破损或水内有污物应及时清洗,方法为:

4.2.1 非解冻状态下,按“清洗”键,机器进入清洗状态。温度显示窗 口显示“清洗”符[Q],并有“清洗”图案提示。

4.2.2 时间窗口显示清洗遍数2,增加或减少清洗遍数按“清洗”键即 可(范围1-3遍)

4.2.3 清洗完成时,时间窗口显示“End”。

血库各种规章制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