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文化五个有
企业文化“五个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所遵守并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是具体的、可以通过有追求、有标识、有活动、有故事、有品牌,即“五个有”来展现。
有追求。有追求才能让人振奋。对企业而言,追求就是要办成什么样的企业,带出一支什么样的队伍而制定的目标。它反映了企业的价值理念、发展目标,体现了企业的责任和使命感。确立符合企业实际的目标追求,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劳特公司从2006年起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把这个追求目标提交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作了审议通过,成为全体代表的共识,进而成为全体员工的努力方向。这个追求就是围绕着两大内容:一是企业发展目标,二是以人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目标。有追求,就有理想;有理想,就有成果,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末的2010年,劳特实现了精神、物质双丰收,5年中经济翻两番,铸练成一支积极向上,当家作主的高素质员工队伍。2011年至2015年又制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 有标识。有标识,才能让人认得。企业标识是企业文化的外在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一种形象符号。劳特企业的标识“企业共是一家人,家和万事兴”。和谐企业是劳特公司的标识。劳特创办10多年来,获得劳动关系和谐、环境关系和谐、社会关系和谐的成果。
有活动。有活动才能让人快乐。活动是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劳
特企业经常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读书活动、竞赛活动、歌咏活动、青年员工联谊活动、民兵活动、党政工团各种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参与热情,给员工们带来快乐的同时增强团队精神、进而增强企业凝聚力。正是有了这些活动,企业文化才得以生动的展现。
有故事。有故事才能让人感动。理念的东西只有通过通俗化的故事才能吸引人,高深的东西只有通过深入浅出解说才能说服人。故事之一:早在21世纪初,大量外来农民工到慈溪找工作,本地人给他们起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外国人”,这是一种极不礼貌的招呼。而劳特总经理严纪光对此很反感,他说:“这是分裂本外地两种人的意识形态,必须要正视它”。他给劳特定了一条规矩:严禁“外国人”称呼,今后谁违反,必给处分。他一再提出:凡是劳特的员工,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故事之二:2008年3月的那天,有一个劳特青年女工,正与热恋中的男朋友事先约好,今天傍晚邀他来她家首会她的父母亲,并共进晚餐。是日,刚遇她工作繁忙,一直忙到下班后还在继续干,她根本忘掉了今天晚餐的约会。男朋友早已等候在家,快进晚餐了,其母见女儿还未回家,心急如焚,马上与女儿通电话,她才记起今晚的约会,才停止工作,赶回家里。有这样一个为工作而忘记谈情说爱的故事。故事之三,劳特有不少青年男女,一心扑在事业上,一天到晚,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有的已到了而立之年,还没有考虑个人的择偶迹像。总经理严纪光为他(她)着急,他想:企业需要持续发展,而单身员工为了工作而没有择偶时间,他(她)就必然会影响到持续工作。因此,从2008年秋季开始,真心策划,组织了几次青
工联谊会,结果让几对有情人很快结成终生伴侣,有的已养儿育女了。在慈溪市内,企业举办青工联谊活动是劳特的首创,很快被观海卫镇总工会移植,在全镇企业中推广。故事之四,2007年夏秋,韩国三星公司要订制16万只电热水壶,必须要一个月内交货,跑遍江南,最后想在劳特落实制造业务,时却遇总经理在国外。在家的副总向总经理电告此事,总经理回答:“按照我们的生产能力,此项业务至少需要二个月时间,还是放弃罢了。不然,广大员工压力过重,势必搞垮身子。”当时的几个车间负责人方化、孟祥正发动员工大家讨论,这笔业务做还是不做。结果大家异口同心地说:今天的订单,就是我们明天的饭碗,任务虽重,下定决心,拿下了这个业务。待总经理回来时,任务已完成过半。经过连续日夜苦战,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任务,让韩国客商钦佩。任务是完成了,但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不少人的身体受到了影响,有几个人病倒了。总经理请医生上门,说服动员大家,给员工打蛋白针,以尽快恢复身体。
有品牌。企业品牌中最重要的是服务品牌。它实质上是企业文化的结晶。有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效果等。劳特企业的外销产品质量包三年。在保质期内遇有质量问题,承诺批量退换,并承担所有往返费用。三年外有损坏,除往返运费外,也给无偿修复。同时,每年一到二次,有总经理带领业务、技术等相关人员,拜访国外所有主要客户,上门收买意见,服务走在前面,超越客户期望的服务理念,得到客户满意的效果。德国巴乔公司说:“罗特是中国企业中过硬的一流服务。”
韩新高
第二篇:关于企业文化的五个比喻
关于企业文化的五个比喻企业文化学习资料:http:///add/qywh.asp
在经济学家眼里,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
经济学家对“文化”的兴趣通常很淡,一些人甚至持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即认为文化只是代表着一切说不清楚的东西的混合,而经济学要着力研究的是那些能够说清楚的东西。
然而,如果我们将文化的神秘面纱拿掉,而将文化看作是某种能够影响人们偏好的因素,甚至直接将文化等同于“偏好”,那么文化在经济研究中的重要性就会立即显现。这里我们不妨用五个比喻来说明一下“企业文化”的功用。
“发动机”
一是“发动机”。企业用什么来激励员工,正规制度讲究的是物质奖励、金钱刺激,工资、奖金,以及股权、期权都是这一思维模式下的产物,这当然是重要的。然而,经济学对这一点洞若观火,知道完全靠物质奖励是行不通的。为什么?因为任何东西包括物质刺激在内,其激励作用都是边际效率递减的。开始时也许有用,但在人的收入与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后,其作用就越来越小了。这时,不能只靠物质,也要靠企业文化等来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寻找新的动力。
“指南针”
二是“指南针”。企业设立制度,是为了对企业的行为有规范。然而,市场瞬息万变,靠制度实际上很难跟得上市场的变化。这个时候,企业员工的行为更多要靠企业文化引领。举个例子,农民在海尔牌洗衣机中洗地瓜,结果把洗衣机洗坏了,要海尔退赔。如何处理这件事非常考验海尔员工的智慧。按理,海尔可以完全不管。洗衣机嘛,不言而喻,当然是用于洗衣的,洗地瓜洗坏了责任在你消费者。但海尔也有一定责任,因为它没有说洗衣机是不可以洗地瓜的。这个时候,不是海尔的制度,而是海尔“真诚到永远”,强调服务至上的文化引领员工妥善地解决了农民的申诉。更绝的是,海尔在此后,居然发明了可用于洗地瓜的洗衣机,这使得本来可能演变成“公共危机”的一件对海尔相对不利的事件变成了喜剧。其中所仰赖的正是海尔的优秀企业文化的“指南针”作用。“消毒剂”
三是“消毒剂”。许多人看到市场经济好的方面的作用,但较少关注市场经济的副作用。其实,市场经济并非完善,而是存在“市场失灵”。除“市场失灵”外,市场竞争也
容易导致人和人之间不择手段的竞争。这个时候,一种强调博爱、公义、诚信、友好的企业文化就可能成为企业以及市场的消毒剂。它让企业超越唯利是图,让企业员工在利和义之间,个人追求与团队合作上寻找到平衡。
“胶水”
四是“胶水”。如果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建立在自利的基础上,企业将不得不靠制度来防范员工的背叛或者任何有损于企业的行为。这个时候,企业将被迫安装许多“防盗门”来预防可能的损失。防盗门虽然能起一些作用,但成本高昂且效率未必见佳。因此,用信任的文化去影响新来的员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建防盗门的成本,也许是更好的办法。历史上,清教徒互相之间做生意,中国的温州人更喜欢与温州人合作,潮汕人更喜欢与潮汕人合作,道理正在于此。
“心灵鸡汤”
五是“心灵鸡汤”。好的企业文化能给企业员工带来愉悦以及极大的满足感,就像心灵鸡汤一样。而人们其实是需要这样的鸡汤并且乐于“消费”这样的鸡汤的。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尽管是无形的,但作用却是实在的。归根结底,人既是物质的人,也是文化的人。经济学的研究在此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第三篇:关于企业文化的五个比喻
关于企业文化的五个比喻
在经济学家眼里,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
经济学家对“文化”的兴趣通常很淡,有一些人甚至持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即认为文化只是代表着一切说不清楚的东西的混合,而经济学要着力研究的是那些能够说清楚的东西。
然而,如果我们将文化的神秘面纱拿掉,而将文化看作是某种能够影响人们偏好的因素,甚至直接将文化等同于“偏好”,那么文化在经济研究中的重要性就会立即显现。这里我们不妨用五个比喻来说明一下“企业文化”的功用。
“发动机”
一是“发动机”。企业用什么来激励员工,正规制度讲究的是物质奖励、金钱刺激,工资、奖金,以及股权、期权都是这一思维模式下的产物,这当 然是重要的。然而,经济学对这一点洞若观火,知道完全靠物质奖励是行不通的。为什么?因为任何东西包括物质刺激在内,其激励作用都是边际效率递减的。开始 时也许有用,但在人的收入与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后,其作用就越来越小了。这个时候,你不能只靠物质,也要靠企业文化等来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寻找新的动 力。
“指南针”
二是“指南针”。企业设立制度,是为了对企业的行为有规范。然而,市场瞬息万变,靠制度实际上很难跟得上市场的变化。这个时候,企业员工的 行为更多要靠企业文化引领。举个例子,农民在海尔牌洗衣机中洗地瓜,结果把洗衣机洗坏了,要海尔退赔。如何处理这件事非常考验海尔员工的智慧。按理,海尔 可以完全不管。洗衣机嘛,不言而喻,当然是用于洗衣的,洗地瓜洗坏了责任在你消费者。但海尔也有一定责任,因为它没有说洗衣机是不可以洗地瓜的。这个时 候,不是海尔的制度,而是海尔“真诚到永远”,强调服务至上的文化引领员工妥善地解决了农民的申诉。更绝的是,海尔在此后,居然发明了可用于洗地瓜的洗衣 机,这使得本来可能演变成“公共危机”的一件对海尔相对不利的事件变成了喜剧。其中所仰赖的正是海尔的优秀企业文化的“指南针”作用。
“消毒剂”
三是“消毒剂”。许多人都看到市场经济好的方面的作用,但较少关注市场经济的副作用。其实,市场经济并非完善,而是存在“市场失灵”。除 “市场失灵”外,市场竞争也容易导致人和人之间不择手段的竞争。这个时候,一种强调博爱、公义、诚信、友好的企业文化就可能成为企业以及市场的消毒剂。它 让企业超越唯利是图,让企业员工在利和义之间,个人追求与团队合作上寻找到平衡。“胶水”
四是“胶水”。如果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建立在自利的基础上,企业将不得不靠制度来防范员工的背叛或者任何有损于企业的行为。这个时候,企 业将被迫安装许多“防盗门”来预防可能的损失。防盗门虽然能起一些作用,但成本高昂且效率未必见佳。因此,用信任的文化去影响新来的员工,省去许多不必要 的建防盗门的成本,也许是更好的办法。历史上,清教徒互相之间做生意,中国的温州人更喜欢与温州人合作,潮汕人更喜欢与潮汕人合作,道理正在于此。
“心灵鸡汤”
五是“心灵鸡汤”。好的企业文化能给企业员工带来愉悦以及极大的满足感,就像是心灵鸡汤一样。而人们其实是需要这样的鸡汤并且乐于“消费”这样的鸡汤的。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尽管是无形的,但作用却是实在的。归根结底,人既是物质的人,也是文化的人。经济学的研究在此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关于企业文化功能的新思考
企业文化,是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结合体,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中,它具有“四大”功能。
导向功能。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企业个体成员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他们面向祖国美好未来,以整体和社会利益为重,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四化”大业为重,勇于奉献;二是对 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企业树立大局观念,为国家富强多做贡献。
约束功能。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是企业文化对每个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强制性的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软约束产生于企业中,弥漫在企业文化氛围里,形成一个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为了发挥企业文化约束功能,我场制定了严格的党员干 部政绩考核制度,实行全员上岗聘任制,优胜劣汰;场长与基层企业法人代表签订目标经营责任状,实行奖罚制度。这样,使全场党员干部和基层企业都有约束感、责任感和危机感,从而推进了农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凝聚功能。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该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把全体员工团结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
激励功能。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是指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它对人的激励不是一种外在的推动,而是一种内 在的引导,它不是被动消极地满足人们对实现自身价值的心理需求,而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在企业群体中产生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每个企业成员从内心深处 自觉地产生为企业走向成功而努拼搏的献身精神。
第四篇:企业文化的五个层次
企业文化的五个层次
一、企业文化是一种特定的企业行为,其目的旨在通过协调企业经营过程中,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使企业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和进步。单纯企业外部形象设计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如统一的企业服装、口号、外部装饰等只算是形式上的企业文化,真正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企业全体员工所共同认同并且自觉遵循的特有的观念和行为。
二、企业文化具有层次性,由低到高可分为:观念文化、理念文化、素质文化、认同文化、参与文化五个层次。
1、观念文化是指企业的性质特征文化,通俗讲就是能使社会公众(包括企业内部员工)明白企业是做什么的,包括较为显著的企业标志、企业名称、企业产品名称、企业外部形象等;比如超级市场因其特有的名称和外部指示,公众立刻就能明白其是实行顾客“自我服务”方式的零售自选商店,企业观念文化的直接效应就在于此。
2、理念文化指单个企业区别于其他同类企业的行为特征文化,一般包括该企业特有的经营方式、管理模式以及运行机制等,理念文化要比观念文化更深入一层,但两者同为较低层次的企业文化范畴,因为一个成熟企业,无论其是否认识到,观念文化和理念文化都是其正常运行不可少的部分,有许多特征甚至在企业成立之初已经具备。
3、素质文化是规范和体现企业内部员工的知识水平、职业水平、工作技能、日常行为等人的素质特征。
4、认同文化是反映企业内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特征,具体而言,是指企业内部个体员工对自己所属群体乃至对整个企业的依赖、信任和热爱程度。
5、参与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最高层次,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程度和特征;二是指企业参与社会事务的程度和特征。
素质文化、认同文化和参与文化属于较高层次的企业文化部分,也是现阶段企业文化重点建设的方面。
第五篇:决策有五个要素
管理者的任务繁多,决策只是其中一项。管理者在决策时通常并不需要花很多时间,但决策却是身为管理者特有的任务。所以决策问题值得做特别的讨论。决策有五个要素:
1、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解决。
2、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换言之,应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
3、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
4、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5、在执行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了解问题的性质
有效的决策人首先需要辨明问题的性质:是一再发生的经常性问题呢,还是偶然的例外?换言之,某一问题是否为另一个一再发生的问题的原因?或是否确属特殊事件,需以特殊方法解决?倘若是经常性的老毛病,就应该建立原理原则来根治;而偶然发生的例外,则应该按情况做个别的处置。
按问题的发生情况来说,细究起来,不只有“经常”和“例外”两类,一般可以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真正经常性的问题。发生的个别问题,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第二类问题虽然是在某一特殊情况下偶然发生,但在实质上仍然是一项经常性问题。第三类问题,才是真正偶然的特殊事件。
真正偶然性的例外事件实在少之又少。但是,一旦发生时,我们必须自问:这究竟是一次“真正的偶发事件”,还是另一种“经常事件”的首次出现?这也就是我们要介绍的第四类问题:首次出现的“经常事件”。
除了上述第三类“真正偶发的特殊事件”之外,其余三类均需要一种“经常性的解决方法”。换言之,需要制订一种规则、一种政策或一种原则。一旦有了正确的原则,一切类似问题的解决就将易如反掌。换句话说,问题再度发生时,即可根据原则去处理了。只有第三类“真正偶发的特殊事件”才必须个别对付,没有原理原则可循。
有效的决策人常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来确定问题的属性。如果类别错了,其决策必为错误的决策。
我们常犯的错误,便是误将“经常问题”视为一连串的“偶发问题”。换言之,没有了解问题症结所在的基础,其结果自然是失败与无效。
另一种常犯的错误,是误将真正的新问题视为旧病复发,因而仍旧应用旧原则。
第三种常见的错误,是对某些根本性问题的界定似是而非。
最后一种错误,是只看到问题的部分,而没有看清全貌。
一位有效的决策者碰到问题,总是先假定该问题为“经常性质”。他总是先假定该问题是一种表面现象,另有根本性的问题存在。他要找出真正的问题,不会只满足于解决表面现象这类的问题。
即使问题确实是偶发性的,有经验的决策者也会先怀疑这是不是另一项新的经常问题的首次出现。
所以,一位有效的决策者,第一步总是先从最高层次的观念方面去寻求解决方法。如果公司资金不足,他不会马上想到发行最容易售出的债券。如果他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有赖资金市场的协助,他会创造一类新的投资人,设计一种也许目前根本还不存在的大众资本市场的新证券。如果公司的各部门主管都非常干练,但是不肯听命,他也不会马上想到杀鸡惩猴,而会从更根本的立场建立一种大组织的观念。
考虑边界条件
决策的第二个要素,在于确实了解决策应遵循的规范。决策的目标是什么?换言之,最低限度应该达成什么目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用科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所谓“边界条件”。一项有效的决策必须符合边界条件,必须足以达成目的。
边界条件说明得越清楚和越精细,则据此做出的决策越有效,越能解决需解决的问题。反过来说,边界条件不够明确,则所做的决策不论看起来如何了不起,都肯定是一项无效的决策。
有效的管理者明白,一项不符合边界条件的决策,肯定是无效和不适当的决策。不符合边界条件的决策,有时比一项符合“错误的边界条件”的决策更加误事。当然,不符合边界条件,与符合错误的边界条件,两者都是错误的决策。不过,边界条件错了,还可能有修正的余地,仍可能成为有效的决策。如果根本与规范相反,那就往往难于补救了。
事实上,我们对边界条件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这能提醒我们一项决策什么时候应该抛弃。
在各种不同的可能决策中要识别出哪项决策最危险(所谓最危险的决策,就是勉强可行的决策,惟有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才可能达成的决策),也必须了解边界条件。几乎每一项决策都有其意义,但是当我们进一步探究必须满足的规范时,便可能发现各项规范有互相冲突的情况。这样的决策纵然不能说是不可能成功的,最多也只是大致可能成功而已。若成功需寄望于奇迹,则问题不是奇迹出现的机会太小,而是我们不能依赖奇迹。不过,对重要的决策而言,要确定边界条件和提出规范,光靠“事实”是不够的,还要看我们如何理解问题,这是一种充满风险的判断。
任何人都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事实上任何人也确实会做出错误的决策。但是,任何人做决策,都不能不顾及边界条件。
研究“正确”的决策是什么
决策的第三个要素,是研究“正确”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研究“能为人接受”的决策是什么。人总有采取折中办法的倾向,如果我们不知道符合规范及边界条件的“正确”决策是什么,就无法辨别正确的折中和错误的折中之间的区别,最终不免走到错误的折中的方向去。
那是在1944年,我第一次承接一件最大的管理咨询项目时得到的教训。
当时我负责研究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政策,斯隆先生是该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开始工作的第一天,斯隆先生便请我到他的办公室,对我说:“我不知道我们要你研究什么,要你写什么,也不知道该得到什么结果,这些都应该是你的任务。我惟一的要求,只是希望你将你认为正确的部分写下来。你不必顾虑我们的反应,也不必怕我们不同意。尤其重要的是,你不必为了使你的建议容易为我们接受而想到折中。在我们公司里,谈到折中,人人都会,不必劳你驾来指出。你当然可以折中,不过你必须先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我们才能有„正确的折中‟。”
斯隆先生的这段话,我认为可以作为每一位管理者做决策时的座右铭。
关于决策是否容易被他人接受的问题,如果老是要考虑如何才能被他人接受,又怕他人会反对,那就完全是浪费时间,不会有任何结果。世界上的事,你所担心的往往永不出现;而你从来没有担心的,却可能忽然间变成极大的阻碍。这就是说,如果你一开头就问:“这样做恐怕别人不肯接受吧!”那你永远不会有结果。因为在你这样考虑时,通常总是不敢提出最重要的结论,所以你也得不到有效和正确的答案。化决策为行动
决策的第四个要素,是化决策为行动。考虑边界条件,是决策过程中最难的一步;化决策为行动,则是最费时的一步。然而打从决策开始,我们就应该将行动的承诺纳入决策中,否则便是纸上谈兵。
事实上,一项决策如果没有列举一条一条的行动步骤,并指派为某某人的工作和责任,那便不能算是一项决策,最多只是一种意愿而已。
若要化决策为行动,首先必须明确无误地回答下面几个问题:谁应该了解这项决策?应该采取什么行动?谁采取行动?行动应如何进行,才能使执行的人有所遵循?特别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问题,通常最容易被人忽略,以至于即使有了结果,也是灾难性的。
决策行动还必须与执行人员的工作能力相适应。
建立一项信息反馈制度
决策的最后一个要素,是应在决策中建立一项信息反馈制度,以便经常对决策所预期的成果做实际的印证。
决策是人做的,人难免会犯错误。再了不起的决策,也不可能永远正确;即使是最有效的决策,总有一天也是会被淘汰的。
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时,他的前任杜鲁门总统曾说:“可怜的艾克,他是军人,下达命令后必有人执行;现在他要坐在这间大办公室里了,只怕他发布命令之后,一件事也做不成。”
为什么美国总统发布的命令不能贯彻,这不是因为军事将领比总统的权力更大,其实是因为军事组织早就知道仅仅发布命令是没有用的,必须同时建立反馈制度,可以检讨命令的执行。而最可靠的反馈,却在于亲自视察。然而当了总统,通常只能批阅报告。批阅报告有什么用呢?在军队里,长官发了命令,总得亲自检查命令的执行,至少也得派遣代表去检查,而不会坐在总部等候报告。这不是说军人不信任下属,而是经验告诉他们,“报告或沟通”不一定靠得住。
这就是为什么营长常到食堂去亲自品尝菜肴的道理。照理说,他只要看看菜单,指示一番就可以了。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总是要自己到食堂去,看看他的官兵究竟吃些什么。
自从电脑问世以来,这个问题更加重要了。因为有了电脑,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更加疏远。所以,如果管理者老坐在办公室,不到工作现场,他和实际情形必将越来越脱节。电脑处理的只是抽象资料,抽象资料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之后才是可靠的。否则,电脑必将引人走入歧路。
若想了解赖以做出决策的前提是否仍然有效,或者是否已经过时,只有亲自检查才最为可靠。而且,这种前提迟早是要过时的,因为现实绝不会一成不变。
我们看到许多早该修改的措施始终没有修改,其原因主要就是管理者不肯亲自去了解情况。企业的决策如此,政府的政策也是如此。
我们需要组织化的信息作为反馈。我们需要数字,也需要报告。可是如果反馈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我们又不肯亲自察看,那么我们缺乏有效性也就不该怨谁了。
糟糕的决策往往可以追溯到决策方式的错误上——没有准备好备选方案,没有收集到足够的信息,没有权衡成本和收益等等。可是,有些时候管理者明明采取了正确的决策步骤,却还是犯下了严重错误,给企业带来了无法挽回的危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有时毛病并不出在决策过程上,而是出在决策者的思维上。人类大脑运作方式中与生俱来的缺陷会妨碍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试问,你是不是在谈判时会被对方先提出的条件给限制住,跟着对方的谈判框架走?在明知不该雇用某位员工时,还浪费大量工夫去帮他提高绩效?在对某件重大事情举棋不定时,会有意无意地找那些和你想法差不多的人征求意见?如果是的话,你就和大多数人一样陷入了决策的种种心理陷阱。这些心理陷阱的可怕在于,它深深地隐藏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以致我们无法识别,甚至自己已经深陷其中还不自知。我们总结认为,有8种心理陷阱会影响决策。
“锚定”陷阱是指我们总是倾向于对最先接收到的信息赋予过高的权重,结果最初的印象、估计或数据会“锚定”随后的思考和判断。比如,营销人员在预测下一的销量时通常会参考过去几年的销量,过去的数据就成了“锚”(anchor)。这种方法看似合理,但弊病是过多关注历史情况,而对其他因素考虑不足。
维持现状陷阱是指人们对安稳的现状总是表现出强烈的偏爱,尽管实际上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他们也不愿意打破现状。
沉没成本陷阱很普遍,也很顽固。它使得人们在明知决策错误的情况下仍继续错下去,总是抱着一线希望能挽回损失和颜面,结果越陷越深。
寻求有利证据陷阱是指人们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现有观点和取向的信息,而对反面信息视而不见。
表述方式陷阱出现在决策过程开始的时候。如果人们一开始对问题的表述方式不一样,决策也可能不一样。比如,同样是打捞三艘失事船只上的货物,如果描述成可能损失两艘的货,就要比描述成可能打捞起一艘的货(这两者其实是等价的),更能打击人们冒险的积极性。
还有,在对不确定事件进行估计和预测时,人们会陷入过分自信陷阱、过分谨慎陷阱和印象陷阱。
对任何心理陷阱最好的防范就是对它们保持警觉。凡事预则立,即使你无法彻底消除大脑运转中根深蒂固的偏见,你还是可以在决策过程中设置一些准则和检验方法,尽早发现这些错误并进行补救。采取行动去了解和避免心理陷阱还有额外的好处,那就是提高你对自己所做决策的信心。
糟糕的决策往往可以追溯到决策方式的错误上——没有准备好备选方案,没有收集到足够的信息,没有权衡成本和收益等等。可是,有些时候管理者明明采取了正确的决策步骤,却还是犯下了严重错误,给企业带来了无法挽回的危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有时毛病并不出在决策过程上,而是出在决策者的思维上。人类大脑运作方式中与生俱来的缺陷会妨碍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试问,你是不是在谈判时会被对方先提出的条件给限制住,跟着对方的谈判框架走?在明知不该雇用某位员工时,还浪费大量工夫去帮他提高绩效?在对某件重大事情举棋不定时,会有意无意地找那些和你想法差不多的人征求意见?如果是的话,你就和大多数人一样陷入了决策的种种心理陷阱。这些心理陷阱的可怕在于,它深深地隐藏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以致我们无法识别,甚至自己已经深陷其中还不自知。我们总结认为,有8种心理陷阱会影响决策。
“锚定”陷阱是指我们总是倾向于对最先接收到的信息赋予过高的权重,结果最初的印象、估计或数据会“锚定”随后的思考和判断。比如,营销人员在预测下一的销量时通常会参考过去几年的销量,过去的数据就成了“锚”(anchor)。这种方法看似合理,但弊病是过多关注历史情况,而对其他因素考虑不足。
维持现状陷阱是指人们对安稳的现状总是表现出强烈的偏爱,尽管实际上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他们也不愿意打破现状。
沉没成本陷阱很普遍,也很顽固。它使得人们在明知决策错误的情况下仍继续错下去,总是抱着一线希望能挽回损失和颜面,结果越陷越深。
寻求有利证据陷阱是指人们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现有观点和取向的信息,而对反面信息视而不见。
表述方式陷阱出现在决策过程开始的时候。如果人们一开始对问题的表述方式不一样,决策也可能不一样。比如,同样是打捞三艘失事船只上的货物,如果描述成可能损失两艘的货,就要比描述成可能打捞起一艘的货(这两者其实是等价的),更能打击人们冒险的积极性。还有,在对不确定事件进行估计和预测时,人们会陷入过分自信陷阱、过分谨慎陷阱和印象陷阱。
对任何心理陷阱最好的防范就是对它们保持警觉。凡事预则立,即使你无法彻底消除大脑运转中根深蒂固的偏见,你还是可以在决策过程中设置一些准则和检验方法,尽早发现这些错误并进行补救。采取行动去了解和避免心理陷阱还有额外的好处,那就是提高你对自己所做决策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