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其他心得体会
2550 年纪检笔录证据制作与运用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交流(五篇)
编辑:寂夜思潮 识别码:81-504400 其他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6-04 07:44: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2550 年纪检笔录证据制作与运用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交流

2550 2020 年纪检笔录证据的制作与运用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交流 笔录证据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法定的证据形式,用于侦查人员进行勘验、检查、搜查、扣押、辨认、证据提取和侦查实验等活动时,记录侦查行为的过程以及所获取的证据情况。监察法赋予了监察机关勘验检查、搜查、扣押、辨认、证据提取等调查措施,根据与刑事审判相一致的要求和标准,监察人员在使用这些调查措施收集、固定证据时,应当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制作笔录证据。

笔录证据的证明作用 笔录证据是具有证据效力的书面记录,能够发挥三个方面的证明作用:一是证明相关调查行为的合法性。笔录证据所记载的都是调查人员开展某一调查行为的全部过程,从中能够反映出调查人员是否严格遵守相关程序规则,是否执行了法定的过程和方法。二是证明各种实物证据的真实性和同一性。这是笔录证据更为重要的作用。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物证、书证,包括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等实物证据的来源及收集过程有疑问,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就要求监察机关不仅要提交证明案件事实的有关实物证据,还必须用证据证明这些实物证据的真实性和同一性。这其中勘验笔录、检查笔录、搜查笔录、证据提取笔录和查

封扣押清单等笔录证据能够直接证明各种实物证据的来源、提取、搜集、保全等客观过程,从而对证据的真实性和同一性起到重要的佐证和验证作用。三是对各类言词证据和其他实物证据的证明力产生印证作用。例如,根据被调查人的供述提取了其所收受的一些贵重物品,而且证据提取笔录和扣押清单对此也有明确具体的记载,那么这些笔录和清单就可以印证被调查人的供述,还能够用以判断行贿人证言的真实性。

制作有关笔录证据需注意的问题 监察法和刑事诉讼法对笔录证据的法律资格作出了规定,监察机关必须高度重视笔录证据的制作,严格执行监察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确保调查措施的合法性和文书的规范性。笔者结合监察机关开展较多的搜查、查封、扣押、证据提取和辨认等调查活动,谈谈有关笔录证据制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1.搜查笔录与查封扣押清单。搜查与查封扣押有着密切联系,调查人员对于在搜查过程中发现的可能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各种物品和文件,可以直接进行查封和扣押。对于搜查活动,调查人员要制作搜查笔录,记录搜查的全部过程;同时需要将扣押的物品、文件等制作扣押清单。

关于搜查笔录,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搜查时要出示搜查证,并由被搜查人和见证人签名;在紧急情况下可以

先行搜查,但应在搜查结束后 24 小时内按照规定审批权限补办有关手续。二是搜查应当由 2 名以上调查人员参加,并在调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搜查笔录上的工作人员名单及其签名应当与搜查证上的人员名单一致,以证明搜查人员主体身份合法。三是应当现场制作搜查笔录,详细说明搜查的过程和结果。如果笔录证据以及清单记载的事实信息与其他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所记载或反映的案件事实发生重合或者交叉,就能对这些证据的证明力产生重要的印证作用,有利于整个证据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因此必须做到记录内容完整、形式要件规范,尽可能避免瑕疵证据。审理中发现,一些搜查笔录记录过于简单,没有说明过程,没有列明获取的物品情况。例如,有的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搜查时发现与案件相关的物品依法予以扣押(扣押物品详见扣押清单)”。搜查时应当注意收集、固定、提取证据,对于查获的重要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及其放置、存储位置,应当拍照,并在笔录中对此作出文字说明,而不能如上所述笼统地说明详见清单。四是搜查中有物品需要查封、扣押的,也应当现场制作清单,内容要准确、填写要规范、手续要完备,并与搜查笔录记载的情况核对一致。扣押物品时,清单应该一物一编号,此编号应当贯穿辨认、出示、鉴定等各个环节,不得更改。在描述物品特征时,应当以人眼所能见到的为限,不能在清单中注明物品的质地、真伪等需要经过鉴定的特征,如应当记录“黄色金属”而不是“黄金”,记录“绿色石质”而不是“翡翠”等。五是搜查笔录和查封扣押清单都应由调查人员、被搜查人、物品持有人、见证人进行签名、捺印。见证人必须与案件无关,实际中有办案人员在见证人栏中签名的情况;有的笔录虽有相关人员签名,但没有记录其身份情况及与被搜查人的关系。

2.证据提取笔录。在有些案件中,调查人员可以直接调取特定的物品和文件,或者在被调查人、有关单位和证人主动提交某些实物证据的情况下,依照法定程序将这些证据收集起来,从而进行专门的证据提取活动,并记录下提取过程和结果,这就形成了证据提取笔录。调查过程中,大多数是把有关的物品和文件收集起来,有的在文件上注明一下,很少制作证据提取笔录。证据提取笔录应当记录以下内容:一是提取该证据的来由,是根据被调查人或者证人提供,还是直接到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处收集;二是提取的时间、地点、证据持有人等;三是提取的物品、文件的具体情况,并与证据清单核对一致;四是调取人员、证据持有人及所在单位签字、捺印。

3.辨认笔录。辨认是由知情人对其曾经了解的可能与案件事实相关的物品、文件或人员进行辨别,以确认这些物品、文件或人员与案件事实之间是否具有关联性、真实性和排他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混杂辨认,一般是相关物品与知情人

断开或失去了联系,不能确定其与案件事实的唯一性。如果这种联系本来就没有断开,就没有必要组织混杂辨认,比如被调查人收受的特定物品,可以直接向被调查人或有关证人出示,并以由其进行说明的方式予以确认和固定。

辨认时应当现场制作辨认笔录。辨认笔录结构要件要完整,记录的内容要求客观、准确、详细。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辨认的时间、地点以及可能对辨认造成影响的天气、光线、环境等条件。二是辨认人的基本情况,主持辨认的调查人员、见证人、被辨认物品的持有人的基本情况。三是辨认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被辨认物品的种类、型号、形状、数量等,对辨认对象应当拍照。四是混杂辨认的情况,不得让辨认人事先见到辨认对象、不得让多个辨认人同时在场辨认、不得给辨认人以暗示或明显指认,辨认对象须混杂在具有类似特征的其他对象之中,供辨认的对象数量也要达到最低要求。必要时可以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录像。五是辨认人对辨认结果和根据的陈述,即认定同一、不同一或者相似,以及认定的根据。六是辨认笔录应当由辨认人签名确认、捺印,见证人、主持辨认的调查人员也分别签名。

第二篇:793 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交流

793 2020 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交流 须找准切入点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部署。纪检监察机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须要找准切入点,强化“靶向治疗”,推动整治提质增效,助力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找准“引领点”,促担当作为。要抓住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引领点”,盯牢各部门“关键少数”,通过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示范引领,从而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转作风、改作风。督促领导干部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形式进行逐条比对,实事求是精准“自画像”,自觉做到注重实地调研、不搞材料政绩,注重行动落实、少开大会长会,注重帮扶指导、少搞督查检查等,以清单明责,助推责任落实,强化问题整改,形成“头雁效应”。

找准“发力点”,促分类治理。充分发挥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和巡察监督的作用,推动形成“四位一体”监督合力,以精准扶贫为发力点,严肃整治扶贫项目成半拉子、“填表式”帮扶等突出问题,重点查处截留、挪用、贪污扶贫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以服务环境为发力点,紧盯“窗

口单位”、重点部门,严查不作为、慢作为,唱高调、怕担当等问题;以重点领域为发力点,瞄准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六稳六保、污染防治、扫黑除恶等易发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点领域,靶向开展巡察、督查,严查作风漂浮、弄虚作假等问题。

找准“治本点”,促成果巩固。立足职责定位,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形成震慑警示效应,筑牢党员干部思想堤坝。拓展监督渠道,借助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载体,发动群众参与,形成无所不在的监督网;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优先受理、优先调查、优先处置;对责任落实不力、采取措施不实、工作推进缓慢而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突出的,严肃问责追责、通报曝光;健全长效机制,紧盯问题突出的重点领域、行业和人员,深入剖析查找体制、机制层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推动所在部门完善制度机制,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

第三篇:848 年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交流

848 2020 年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交流 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公益性活动,代表着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近年来,我市志愿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志愿服务事业迅速发展,在志愿者数量、参与群体、服务领域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此次疫情防控,我市广大志愿者在战“疫”中一呼百应,挺身而出、兢兢业业,守护“大门”、看牢“小门”,展现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强大力量。

但我们也需要看到,志愿者也是普通人,他们主动参与志愿服务虽然源于奉献和爱心,但仅仅依靠爱心、激情和道德感召,一来难以保证持续性,二来不利于志愿群体的快速稳定扩大。有研究表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有着很强的内在正相关性。事实也证明,哪些地方激励机制建设得好,哪些地方的志愿服务活动就开展得好。

诸如,自 3 月份 x 爱心商家联盟内的多家企业面向防疫志愿者群体量身打造优惠服务项目以来,后续该区又涌现出更多踊跃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志愿者和公益组织。而在此前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这区又向 x 名参与一线执勤的志愿者发放了《x 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记录卡》,通过记录志愿服务时长累计积分,疫情结束后按照各商家消费细则用积分兑换相应优惠。这种正向激励机制不仅让志愿者获得了荣誉感,还把这种社会推崇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各类优惠优待表达出来,充分体现了对志愿者的关爱、认可、鼓励和支持,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有力引导。

要看到,志愿服务不是志愿者自己的事,是全社会的事。上述实例提示我们,充分考虑和保障志愿者的诉求和权益,完善志愿服务激励和保障机制,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增强其对志愿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在志愿服务中得到自我提升、自我满足,是搞好志愿服务工作、扩大志愿服务群体的有效途径。比如,可以将志愿服务和社会信用体系挂钩,根据服务时长和服务内容、质量对志愿者进行积分累计、星级评定,以此作为信用凭证去银行贷款,享受一定的利率优惠等。以此激活更多的爱心涌动,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营造崇德向善、诚信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四篇:1174 2020年做好群众工作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交流

1174 2020年做好群众工作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交流

《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对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工作要求和责任进行了详细规定。学习好、运用好《规则》,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把信访举报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聚人心、得民心,是当前信访举报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推动新时代信访举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强化责任担当。《规则》规定,应当认真处理检举控告,回应群众关切。信访举报工作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本质上是一项政治工作。要自觉站在政治和大局的高度,办理好每一封来信、阅看好每一件网络举报、接待好每一名来访群众、接听好每一个举报电话。“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善于从信访举报中及时发现、捕捉群众反映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要切实保护检举控告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正视其合理合法要求。要敢于担当、认真负责,不让线索在手中溜走、问题在手中耽误、隐患在手中潜伏,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规则》要求,应当强化宗旨意识,注意工作方法,“以人民为中心”是其鲜明导向。要尊重群众,主动在感情上贴近、思想上融入,心中装着群众,肩上扛着责任,工作就会有动力、下功夫、见成效。决不能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消极应对、推三阻四,对群众的疾苦麻木不仁、漠不关心,甚至颐指气使、盛气凌人。要多理解群众,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耐心听取其反映的问题,理解他们的艰辛和不易,感知他们的冷暖和期盼,搞清楚、弄明白、想透彻“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扎实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更好地为党分忧、为民解难。要多帮助群众,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特别是来访和来电,要按照《规则》相关要求,为群众想办法、出招数、指出路,让他们清楚“到哪里去、该怎么办”,引导他们通过正确有效途径依规依法信访,不能简单一转了之、一推完事。

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工作质量。《规则》对信访举报受理办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强化精准思维,严格工作标准,提高群众满意度。要按照《规则》“分级负责、分工处理”的原则和“归口接收、分级受理”的要求,做到受理到位、办理及时,不漏收材料、不漏登信息。对一些重要举报和典型多年举报、多层举报、多头举报进行跟踪和交办督办,不断提升群众的认同感、获得感。注重检举控告情况的综合运用,发挥好信访举报工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独特作用,履行好监督首要职责,不断总结提炼,切实提高信访举报综合分析质量,更好服务纪检监察工作和领导决策。服务群众要热情周到,把对群众负责和对党负责统一起来,既要依规依纪依法,也要耐心热情细致,把做好信访举报工作的过程,变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疏导情绪、化解矛盾隐患的过程,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第五篇:2313 年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交流

2313 2020年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交流 在“炼”与“练”中提高治理能力 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长期的组织培养和实践锻炼形成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是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必不可少的金钥匙。

一、加强思想淬炼,铸牢初心使命 通过加强思想淬炼,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才能在工作实践中提升能力。

提升理论修养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淬炼干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治理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并将之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使得干部队伍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治理的理论。国家治理是有一系列理论支撑的,干部要通过学习有关治理的理论提高自己的治理能力。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党人的支柱和灵魂,是激励干部前行的动力。从提升治理的角度来说,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还包括要坚信和奉行关于治理的理念。这种理念一是治理为民,二是治理靠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提升治理能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更可靠的安全感、更强烈的幸福感。人民群众是国家治理的主体,要通过完善制度保证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二、加强政治历练,夯实政治能力

提高干部的治理能力,必须加强政治历练。

一要培养干部的政治意识,引导干部从政治上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要善于把握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方向,把握好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这“两个大局”,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从政治上做好相应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这就需要在研究制定政策时把握政治方向,谋划推进工作时贯彻政治要求,解决矛盾问题时注意政治影响。

二要对干部进行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的锻炼。一个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同有没有严格的党内生活密切相关。一个领导干部强不强、威信高不高,也同是否经受过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密切相关。进行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的锻炼就要进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引导干部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此外,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党员、干部必须严于自我解剖,对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认真整改。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洗礼,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加强实践锻炼,善于攻坚克难

提升治理能力必须加强实践锻炼。要在矛盾问题集中的地方、危难险重的任务中、纷繁复杂的局面中检验和锤炼干部的治理能力。

一要加大干部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和急难险重岗位锻炼的力度。建立和推行年轻干部服务基层制度,采取扶贫、支教、建立联系点等多种方式,组织年轻干部深入实际、服务基层。选派年轻干部到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老工业基地、重点工程、信访岗位任职或挂职。注重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锻炼年轻干部。近年来,全国共派出 25.5 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了 290 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这些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了解了基层,学会了做群众工作,在实践锻炼中快速成长。

二要强化干部对制度的执行力。治理能力首先体现在制度执行力上。治理体现为国家、地方和基层三个层级的治理。这三个层级都有制度执行的问题。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干部处于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制度的“最初一公里”,地方干部处于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制度的“中间段”,基层干部处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制度的“最后一公里”,只有推动三个层级的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才能提高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才能给人民群众带来真正的福祉。

四、加强专业训练,成为内行领导

治理工作的许多领域专业性很强,不具备专业知识就很难做好相应的工作。比如,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卫生事业管理、应急救援等治理工作,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外行领导内行就可能出现治理失误,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增强综合能力和驾驭能力,必须学习掌握分管领域的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内行领导,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出现治理工作的失误。

做好专业训练,提升专业治理能力,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根据岗位特点和职业需求等实际工作要求,开展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的靶向培训和精准培训,让干部及时、全面、系统地了解新知识、学习新本领、开拓新视野,提升其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努力提升专业治理能力。二要进行专业训练。专业训练包括模拟专业训练和实战专业训练。比如通过模拟新闻发布会提高干部的新闻专业素质,提高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通过防洪抗旱、抗震救灾等桌面推演和情景模拟训练干部应急救援的专业能力。

三是选拔专业人士进入专业治理部门的决策层,有利于做出更科学、更专业的决策。2020 年 7 月份湖北省出台《关于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省市县卫生健康部门试行设立公共卫生总师,各级疾控中心主任由同级卫生健康部门领导班子副职兼任,疾控机构设立首席公共卫生专家特设岗位。这些政策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相信这种变革对于改进卫生事业的治理会有重要意义。

2550 年纪检笔录证据制作与运用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交流(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