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其他心得体会
抗美援朝70周年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后心得体会和阅读《决战朝鲜》后心得体会合编[精选合集]
编辑:琴心剑胆 识别码:81-464332 其他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5-13 12:32: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抗美援朝70周年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后心得体会和阅读《决战朝鲜》后心得体会合编

抗美援朝 0 70 周年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后的心得体会和 阅读《决战朝鲜》后的心得体会 合编

抗美援朝 0 70 周年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后的心得体会

今天天是阴沉的一如我的心情,与同学一起去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一下车便看到那高高耸立的纪念塔,心中又是一抖,纪念塔的正面镶嵌着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七个鎏金大字,下面是由旗帜、鲜花、彩带组成的汉白玉塔花,代表和平、胜利和友谊。塔的背面是颂扬中国人民志愿军丰功伟绩的塔文。塔体两侧分别刻有抗美援朝纪念章与和平万岁纪念章。可那四周的游人可想过那耸立的背后是多少鲜血多少的白骨······是那鲜血和白骨给刚刚站起如个孩童般的中国一个稳稳站立的坚强支点。我不曾经历过那个时代,也无法用语言来说明那到底是段怎样的时间,那不是史料或是视频可以传达出的,我不知道那是的领导人是怎样的无可奈何却仍打起精神争取力挽狂澜,我不知道那时的战士是否疲倦,是否厌恶了战争,是否想后到家中看看妻儿父母却不得不为祖国的安宁而奔赴战场保家卫国,我不知道那时的人民是怎样的期待安宁却听到战事又起时的怔然,我不知道他们送走战士的时候是否有泪水在眼眶中不能落下······

那些是我无法碰触的过去而今天在抗美援朝纪念馆中我仿佛逆转时间看到了其中一角。耳边是轻柔的介绍的声音:抗美援朝纪念馆,始建于 1958 年,当时隶属安东市人民委员会文化科。纪念馆的前身是 1953 年创建的“辽东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1956 中 11 月 2日,经辽宁省文化局批准,成立了“安东历史文物陈列馆”,原辽东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撤销。1957 年 7 月,安东历史文物陈列馆开辟了“原始社会”、“历史文物”陈列,同时设有“抗美援朝纪念”专室等共十二个陈列室。1958 年 9 月 29 日经辽宁省文化局上报中央文化部批准,将“安东历史文物陈列馆”改为“抗美援朝纪念馆”郭沫若同志题写了馆名。

看着那大厅中的雕像和照片我仿佛看到各民主党派聚集签下联合宣言,仿佛看到那因设备不完善而无比艰难的战役。一幅幅的照片无声的诉说着那个血泪的时代,多少人撒血异国他乡,再也无法归来永远埋骨异国。那是怎样的寂寥悲凄,那渐渐无神的双眼里有着怎样的遗憾,那慢慢腐烂的身躯里有着怎样强烈的愿望,可惜在无人能知。

当参观到第三次战役的展厅时进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手拉手的参观着喧哗着,他们可知他们头顶的照片意味着什么,走到门口时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看那第三次战役的介绍,看的那样仔细而专注,这位老人才是真的是想看看纪念馆的吧。进来了那么多得旅游团,那么多的人,有几个如这老者一般是真想回味那是的艰辛悲苦呢,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毕竟我也是为完成作业而来,我也没资格说他们。

观着史诗般的展览,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着,62 年前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抵御侵略、反对强权的伟大壮举。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朝鲜处于生死存亡、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党中央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历经千难万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者。志愿军指战员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而形成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们伟大的志愿军战士不愧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圆满完成了中国人民赋予的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以宝贵的生命维护和平与安宁,以壮丽的青春谱写了历史的光辉篇章。正是因为有了那些先辈的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争的创伤随着岁月的流失似乎慢慢地抹平了,但那场战争留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印迹却永远不会消失,10 余万为国捐躯的中华好儿女的英名更是永远铭记不忘。

勿忘过去,珍惜今天。我们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我们要时刻珍惜这一切。

追忆那场战争,我们应该满怀感激之情向最可爱的人--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向牺牲在朝鲜土地上的光荣的烈士们和他们的家属深深致敬!向尚健在的参加那次战争的整整一代人深深致敬!

有人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虽然有些偏激但并不无道理。那些历史是由先辈们用鲜血白骨泼写的,用他们的青春换来的,虽是保家卫国之战可谁都不能否定它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亚洲的作用,对朝鲜半岛的作用。如今无数的先辈长眠于绵延的长白山脚下,那号角之声已经消散在朝鲜半岛的上空但那声声号角之声不该在我们心中消散,那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世界发出的声音。中国虽未多强大但绝不低头。

纪念抗美援朝 0 70 周年学习阅读《决战朝鲜》后的心得体会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李峰的《决战朝鲜》令我感慨万千。

我们无法计算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的意义。

每当谈到抗美援朝战争,现代社会的舆论就充满复杂。我们为何而战?长眠在朝鲜冻土中的中华儿女,国家的利益和战略缓冲,进入中国台湾海峡的第七舰队,今天朝鲜对我们的态度,赢得世界的尊重,铁幕下的饥饿,军人的忠诚与勇敢,韩国的繁荣,军队转变为国防的象征,价值观的转变,出色的战术,千变万化,令人无法评价。

而在那万花筒般的文字深处,我所看到的只有两个字—尊严。

在日本,我阅读了大量关于甲午战争的史料。出乎意料的是,战争爆发之前,日军不但没有打到山海关的思想准备,甚至没有打过鸭绿江的作战计划!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日本人虽然知道它的软弱,几百年前丰臣秀吉在大明的炮声中忧病而死留下的恐惧,依然使日本迈不开侵略的步伐。

是谁让日本军队杀进了中国?

日本人的记载有些荒唐—因为在平壤缴获了叶志超丢弃的大量装备,日军士气大振。清军陆军的行营炮和连发枪比日军的装备还要先进,却一触即溃,令日军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是遵令在鸭绿江停了下来,并没有敢轻易渡江。

这时,对岸却来了一支清军骑兵—这就是所谓的“八旗铁骑”了。日军只有三十人的先锋部队隔江开枪射击,并且就地准备掘壕防守。不料清军几百人的马队立即蜂拥而逃,丢盔弃甲!于是日军小队长就自作主张渡江追击,后续的日军随即跟上。

违抗命令如何?胜利者是不受责备的。确切地说,这些违抗命令的日本兵只是发现了一个事实。

从那一刻,中国的尊严,在日本人的心中已经荡然无存了。

从那一刻,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种子已经发芽。只要中国稍有反抗,日本就要“膺惩支那”,因为,在日本人眼里,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根本不配有“尊严”二字。

在日本人眼中是这样,在作为盟军的美国人眼中又是如何?电影《海鹰》里面有一个美国兵用手电筒在国民党军官脸上照来照去的情节,那完全真实。在兰姆迦的军营里,中国的将军受到的就是这种待遇。包括中国军队的统帅蒋介石,史迪威都可以毫不在乎地称他为“花生米”。中国台湾的朋友讲,美国人的骄横跋扈,使民族自尊心很强的蒋介石也无法忍受,乃至派蒋经国砸了美国在台北的办事处,然后托词暴民所为,赔钱了事,为的就是出一口气。

也只能出一口气,还是要赔钱的。蒋老先生并非不爱国,他没有办法,谁叫国民党的军队一个师让日本人一个营追着跑呢?

那个时候,中国人没有尊严。

有人说,尊严有什么用?为了这个尊严在朝鲜失去了几十万人命呢。

没有正常人喜欢战争,特别是中国人,中国人从来不是一个好战的民族。尊严,不是一种轻飘飘的感受,不是一种帝王的享受。尊严是用事实宣告,中国,真的不再那样轻易被征服了。

没有尊严的国家,就是在引诱他人入侵、蹂躏的国度。古人云,“天与之财,不取不吉”。这是历史上不能改变的事实。抗战前中国不是没有军队,几百万呢。中国也不是没有爱国者,毛泽东是巨人,孙中山也是,甚至袁世凯在死去的时候也自负地哀叹—“为日本去一大敌”。但是,人家还是来了。因为知道你中国好欺负,大好河山,你看不住你的家。

我们尊重为自由而牺牲的勇气,而我们也知道,平等自由这回事,是有尊严的人、有尊严的国家之间的事情,所以,在朝鲜这块土地上,我们宣告的,就是我们有这样的权利。

美国人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立了一座朝鲜战争纪念碑,在纪念碑上写的话是“自由不是无代价的”,它的含义是: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或者在越南战争等各地战死的美国兵,包括“二战”中在欧洲、在太平洋各岛战死的美国兵,他们是为自由而牺牲的,也就是说,美国今天能有一个自由的社会是得益于这些人的。

抗美援朝战争打完之后,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到中国来侵占一个县城。跟中国讲条件。抗美援朝战争为我们赢得了尊严,也让我们拥有了享受和平的权利。从那以后,直到今天,对中国动武就成了一件令人疑虑重重的事情。

为我们这些普通人赢得了和平的权利,志愿军的牺牲,得利的不是一家一姓一个政府,而是所有的中国人—甚至包括那些可能因为对中国发动战争而死的外国人。志愿军的血,为我们这些普通人而流。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牺牲者,与青山同碧。

我们应该感激。

人们常常忽视已经到手的东西,那么,为了不让我们在得到之后忘记,也许有一天,我们也可以修一座碑,不单纪念朝鲜战争的死难者,也纪念抗日战争和历次卫国战争中的牺牲者,那碑文或许就应该是: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这部《决战朝鲜》,我以为,就是为这些牺牲在朝鲜的中国军人,在我们心底树起这样一座纪念碑。感谢作者的辛勤劳动。

第二篇:抗美援朝70周年纪录片《决战朝鲜》观后感和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后心得体会合编

抗美援朝 0 70 周年纪录片《决战朝鲜》观后感 和 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后的心得体会 合编

抗美援朝 0 70 周年纪录片《决战朝鲜》观后感

看完这部李峰的《决战朝鲜》,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人和美军现代化装备的优越作战能力的悬殊,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中国人害怕。看完真是热血沸腾,为先辈们致敬,向中国人民最优秀的儿女组成的英雄军队致敬。这是一场改变世界历史的战役,中国人大胜。整个世界,包括中国人自己,都被这巨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胜利震惊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当毛泽东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喊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时,广场上百万群众立刻山呼海啸般回应:“毛主席万岁!” 激动的毛泽东也不断举臂高呼:“人民万岁”,中国历史上的这一天也得到了很多国家的承认,比如苏联、南斯拉夫、波兰、民主德国,这些社会主义阵营各国都承认了新中国,虽然还没有得到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承认,相信离那一天也不会远了,1949 年 10 月 1日这一天的到来对全中国人民是激动地、经久不衰的。虽然新中国成立,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技能需要学习,比如敌人有空军,所以刘亚楼;林彪四野原参谋长、第十四兵团司令,现任中国空军第一司令,他培养出来的空军让美国惊讶。新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就要开始,我们要独立、自由、民主,我们还要富强起来,与此同时还要彻底解

决台湾、西藏问题完成中国统一,新的蓝图在毛泽东的眼前展开,带领我们走向未来。

1950 年 6 月 29 日因朝鲜战争爆发而国际局势瞬息万变,那些天,全中国刚得到解放,还在欢天喜地的老百姓又沉浸在对美国的愤怒情绪中,但中共中央表面一片反常的宁静景象。只有真正的老兵才知道这是一种大战前特有的宁静,这种宁静中正积蓄着雷霆,在宁静中,重大的决策在酝酿、在成熟。正当解放台湾的准备种子加紧进行时,朝鲜战争爆发了,现在怎么办?如果在东北备战,准备介入朝鲜,用于解放台湾的机动兵力就得抽出来,解放台湾非推迟不可,蒋介石就会喘过气,再打台湾就难了。以新中国当时的各项条件,两个战略方向只能选择一个做重点准备,到底选南还是选北?事关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安全,牵扯到整个世界局势的变化!

1950 年 7 月 6 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一举拍板,调整国防战略部署推迟解放台湾,组建东北边防军。这个决策如此英明,以至于任何一本研究抗美援朝的书籍都要浓墨重彩的将它大写一笔,而它又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后人重新审视那段历史发现,这个决策依据决定了整个朝鲜战争的结局,并对中国的安全和整个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极为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朝鲜战争开始的时候,人民军经历了汉城战役、水原战役、大田战役、洛东江战役。直到洛东江战役战败后,美军一直在攻打北

朝鲜,北朝鲜快坚持不住了,金日成开始求救中国,中国高层经过三次的会议毛泽东决定出兵援朝,由彭德怀挂帅出征,消息一传出,十三兵团司令部立刻一片欢腾。

在新中国刚刚解放一年的时候,中国人毅然的加入抗美援朝的战争中,中国军在行军中遇到的困难我们难以想象,当时的中国没有空军、海军,仅仅靠一双脚走了一里又一里的路,我们没有保暖的衣服,没有裹足的鞋子,但是我们有一颗坚定的心。中国兵是打不死的神,他们同样是能够被炸弹、炮弹、子弹烧得浑身焦黑,咋得四分五裂,打得浑身是洞的凡人,但是,这是一支由中国人民最优秀的儿女组成的英雄军队,这支军队充满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庄严朴素的正义感,只要这支军队有一个人还活着,他就会去战斗!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很多的战争,朝鲜战争已经过去了 60 多年,朝鲜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我们得以生活在没有战争的世界里,要感谢先辈们打下的江山,我们的生活没有战争、饥饿、瘟疫,要感谢毛主席打下的一片江山,这次战争让西方国家认识到我们中国,更让全世界对中国有更全面的认识。我们这一代人要好好守护这个江山,为了给我们的后代留下更多的财产,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好先辈们用生命守护的祖国。

抗美援朝 0 70 周年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后的心得体会

今天天是阴沉的一如我的心情,与同学一起去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一下车便看到那高高耸立的纪念塔,心中又是一抖,纪念塔的正面镶嵌着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七个鎏金大字,下面是由旗帜、鲜花、彩带组成的汉白玉塔花,代表和平、胜利和友谊。塔的背面是颂扬中国人民志愿军丰功伟绩的塔文。塔体两侧分别刻有抗美援朝纪念章与和平万岁纪念章。可那四周的游人可想过那耸立的背后是多少鲜血多少的白骨······是那鲜血和白骨给刚刚站起如个孩童般的中国一个稳稳站立的坚强支点。我不曾经历过那个时代,也无法用语言来说明那到底是段怎样的时间,那不是史料或是视频可以传达出的,我不知道那是的领导人是怎样的无可奈何却仍打起精神争取力挽狂澜,我不知道那时的战士是否疲倦,是否厌恶了战争,是否想后到家中看看妻儿父母却不得不为祖国的安宁而奔赴战场保家卫国,我不知道那时的人民是怎样的期待安宁却听到战事又起时的怔然,我不知道他们送走战士的时候是否有泪水在眼眶中不能落下······

那些是我无法碰触的过去而今天在抗美援朝纪念馆中我仿佛逆转时间看到了其中一角。耳边是轻柔的介绍的声音:抗美援朝纪念馆,始建于 1958 年,当时隶属安东市人民委员会文化科。纪念馆的前身是 1953 年创建的“辽东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1956 中 11 月 2日,经辽宁省文化局批准,成立了“安东历史文物陈列馆”,原辽东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撤销。1957 年 7 月,安东历史文物陈列馆开辟

了“原始社会”、“历史文物”陈列,同时设有“抗美援朝纪念”专室等共十二个陈列室。1958 年 9 月 29 日经辽宁省文化局上报中央文化部批准,将“安东历史文物陈列馆”改为“抗美援朝纪念馆”郭沫若同志题写了馆名。

看着那大厅中的雕像和照片我仿佛看到各民主党派聚集签下联合宣言,仿佛看到那因设备不完善而无比艰难的战役。一幅幅的照片无声的诉说着那个血泪的时代,多少人撒血异国他乡,再也无法归来永远埋骨异国。那是怎样的寂寥悲凄,那渐渐无神的双眼里有着怎样的遗憾,那慢慢腐烂的身躯里有着怎样强烈的愿望,可惜在无人能知。

当参观到第三次战役的展厅时进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手拉手的参观着喧哗着,他们可知他们头顶的照片意味着什么,走到门口时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看那第三次战役的介绍,看的那样仔细而专注,这位老人才是真的是想看看纪念馆的吧。进来了那么多得旅游团,那么多的人,有几个如这老者一般是真想回味那是的艰辛悲苦呢,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毕竟我也是为完成作业而来,我也没资格说他们。

观着史诗般的展览,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着,62 年前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抵御侵略、反对强权的伟大壮举。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朝鲜处于生死存亡、我国安全面临严

重威胁的危急关头,党中央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历经千难万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者。志愿军指战员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而形成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们伟大的志愿军战士不愧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圆满完成了中国人民赋予的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以宝贵的生命维护和平与安宁,以壮丽的青春谱写了历史的光辉篇章。正是因为有了那些先辈的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争的创伤随着岁月的流失似乎慢慢地抹平了,但那场战争留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印迹却永远不会消失,10 余万为国捐躯的中华好儿女的英名更是永远铭记不忘。

勿忘过去,珍惜今天。我们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我们要时刻珍惜这一切。

追忆那场战争,我们应该满怀感激之情向最可爱的人--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向牺牲在朝鲜土地上的光荣的烈士们和他们的家属深深致敬!向尚健在的参加那次战争的整整一代人深深致敬!

有人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虽然有些偏激但并不无道理。那些历史是由先辈们用鲜血白骨泼写的,用他们的青春换来的,虽是保家卫国之战可谁都不能否定它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亚洲的作用,对朝鲜半岛的作用。如今无数的先辈长眠于绵延的长白山脚下,那号角之

声已经消散在朝鲜半岛的上空但那声声号角之声不该在我们心中消散,那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世界发出的声音。中国虽未多强大但绝不低头。

第三篇:抗美援朝70周年《决战朝鲜》读后感受文合编[范文模版]

抗美援朝 0 70 周年《决战朝鲜》读后感受 两篇文合编

纪念抗美援朝 0 70 周年学习阅读《决战朝鲜》后的心得体会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李峰的《决战朝鲜》令我感慨万千。

我们无法计算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的意义。

每当谈到抗美援朝战争,现代社会的舆论就充满复杂。我们为何而战?长眠在朝鲜冻土中的中华儿女,国家的利益和战略缓冲,进入中国台湾海峡的第七舰队,今天朝鲜对我们的态度,赢得世界的尊重,铁幕下的饥饿,军人的忠诚与勇敢,韩国的繁荣,军队转变为国防的象征,价值观的转变,出色的战术,千变万化,令人无法评价。

而在那万花筒般的文字深处,我所看到的只有两个字—尊严。

在日本,我阅读了大量关于甲午战争的史料。出乎意料的是,战争爆发之前,日军不但没有打到山海关的思想准备,甚至没有打过鸭绿江的作战计划!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日本人虽然知道它的软弱,几百年前丰臣秀吉在大明的炮声中忧病而死留下的恐惧,依然使日本迈不开侵略的步伐。

是谁让日本军队杀进了中国?

日本人的记载有些荒唐—因为在平壤缴获了叶志超丢弃的大量装备,日军士气大振。清军陆军的行营炮和连发枪比日军的装备还要先进,却一触即溃,令日军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是遵令在鸭绿江停了下来,并没有敢轻易渡江。

这时,对岸却来了一支清军骑兵—这就是所谓的“八旗铁骑”了。日军只有三十人的先锋部队隔江开枪射击,并且就地准备掘壕防守。不料清军几百人的马队立即蜂拥而逃,丢盔弃甲!于是日军小队长就自作主张渡江追击,后续的日军随即跟上。

违抗命令如何?胜利者是不受责备的。确切地说,这些违抗命令的日本兵只是发现了一个事实。

从那一刻,中国的尊严,在日本人的心中已经荡然无存了。

从那一刻,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种子已经发芽。只要中国稍有反抗,日本就要“膺惩支那”,因为,在日本人眼里,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根本不配有“尊严”二字。

在日本人眼中是这样,在作为盟军的美国人眼中又是如何?电影《海鹰》里面有一个美国兵用手电筒在国民党军官脸上照来照去的情节,那完全真实。在兰姆迦的军营里,中国的将军受到的就是这种待遇。包括中国军队的统帅蒋介石,史迪威都可以毫不在乎地称他

为“花生米”。中国台湾的朋友讲,美国人的骄横跋扈,使民族自尊心很强的蒋介石也无法忍受,乃至派蒋经国砸了美国在台北的办事处,然后托词暴民所为,赔钱了事,为的就是出一口气。

也只能出一口气,还是要赔钱的。蒋老先生并非不爱国,他没有办法,谁叫国民党的军队一个师让日本人一个营追着跑呢?

那个时候,中国人没有尊严。

有人说,尊严有什么用?为了这个尊严在朝鲜失去了几十万人命呢。

没有正常人喜欢战争,特别是中国人,中国人从来不是一个好战的民族。尊严,不是一种轻飘飘的感受,不是一种帝王的享受。尊严是用事实宣告,中国,真的不再那样轻易被征服了。

没有尊严的国家,就是在引诱他人入侵、蹂躏的国度。古人云,“天与之财,不取不吉”。这是历史上不能改变的事实。抗战前中国不是没有军队,几百万呢。中国也不是没有爱国者,毛泽东是巨人,孙中山也是,甚至袁世凯在死去的时候也自负地哀叹—“为日本去一大敌”。但是,人家还是来了。因为知道你中国好欺负,大好河山,你看不住你的家。

我们尊重为自由而牺牲的勇气,而我们也知道,平等自由这回事,是有尊严的人、有尊严的国家之间的事情,所以,在朝鲜这块土地上,我们宣告的,就是我们有这样的权利。

美国人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立了一座朝鲜战争纪念碑,在纪念碑上写的话是“自由不是无代价的”,它的含义是: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或者在越南战争等各地战死的美国兵,包括“二战”中在欧洲、在太平洋各岛战死的美国兵,他们是为自由而牺牲的,也就是说,美国今天能有一个自由的社会是得益于这些人的。

抗美援朝战争打完之后,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到中国来侵占一个县城。跟中国讲条件。抗美援朝战争为我们赢得了尊严,也让我们拥有了享受和平的权利。从那以后,直到今天,对中国动武就成了一件令人疑虑重重的事情。

为我们这些普通人赢得了和平的权利,志愿军的牺牲,得利的不是一家一姓一个政府,而是所有的中国人—甚至包括那些可能因为对中国发动战争而死的外国人。志愿军的血,为我们这些普通人而流。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牺牲者,与青山同碧。

我们应该感激。

人们常常忽视已经到手的东西,那么,为了不让我们在得到之后忘记,也许有一天,我们也可以修一座碑,不单纪念朝鲜战争的死难者,也纪念抗日战争和历次卫国战争中的牺牲者,那碑文或许就应该是: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这部《决战朝鲜》,我以为,就是为这些牺牲在朝鲜的中国军人,在我们心底树起这样一座纪念碑。感谢作者的辛勤劳动。

抗美援朝 0 70 周年《决战朝鲜》读后感受

《决战朝鲜》是一本好书

我刚刚看了一本好书,题目叫《决战朝鲜》。我为什么看这本书呢?原来,在 2010 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罗援在接受中国网和网易的采访时提出,要隆重纪念抗美援朝战争。我本人一直对抗日战争的话题很有兴趣,有了这个新闻后,也开始关注抗美援朝战争了。

我注意到,军事科学院的罗援提出了一些“要隆重纪念抗美援朝”的理念:

其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而且应该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机会弘扬我们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这些老同志说得非常好,说我们不怕死亡,但是我们怕被遗忘。

其二,罗援说,俄罗斯有《军人地位法》,德国有《军人地位法》,美国有《军人福利待遇法》。我觉得不管是现役军人、预备役军人还是退役军人,以及其家庭成员,他们在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法律地位、他们应该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应该得到什么样的福利,这些还没有一个非常规范的法律上的界定和保障。

因为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们军人要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召唤,要用我们的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由于这一种特殊的义务,那么就要享受一种特殊的待遇。

其三,罗援说,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健在的不多了,当我谈六十周年的时候,我们就设想这些老同志当时是十五岁参军,那么现在也七十五岁了。抗美援朝六十年,就看我们当时的志愿军、小战士,他去的时候如果是十五岁,现在也都是七十五岁,也都是老人了。

可能再往下的时间对他们也是非常珍贵的,我觉得应该抓紧时间给他们一种褒奖,对他们的历史给予一种肯定。特别是抗美援朝,我觉得这场战争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地领导的一次对外战

争。而且这场战争打出了我们的国荣、打出了我们的军威,大长中国人志气。当时我们面对的是谁?我们面对的是比八国联军多出一倍的十六国联军,我们把十六国联军打败了。在这场战争中,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体现了我们中国人民的志气,形成了一种志愿军的精神。

我查询了一下新华社的报道:

今年 10 月 25 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六十周年纪念日。正如胡总书记所说,这场战争,是一场伟大的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于危急关头,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党中央和毛主席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以彭德怀同志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百万中华优秀儿女先后入朝作战,创造了震惊世界的英雄业绩。刚刚获得解放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节衣缩食、全力以赴支援前线。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终于同朝鲜人民一起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侵略者侵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图谋,保卫了新中国,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不仅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大大鼓舞了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在世界反侵略战争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以上都是官方的报道。我看了李峰先生的著作后,对抗美援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原来,我对抗美援朝是有误解的。1991 年,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看过一本日本人写的图书。他们分析:“中国如果不出兵朝鲜,美国人不会打到中国去。中国出兵朝鲜,给本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而且,是在帮助苏联与美国争夺在亚洲的势力范围。”

看了李峰先生的著作,我完全改变了看法。李峰写的《决战朝鲜》一书以恢宏的气势、凝练的语言、饱满的激情、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历史。而且,作者李峰为了写《决战朝鲜》参考了大量图书,这种认真做学问的态度令人钦佩。

我非常喜欢这本图书,我固执地认为:“书如其人。”这个意思就是:书写得好,作者必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好人。我父亲是卢沟桥事变后参加八路军的,全国解放后他就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我从小见过的作家多了去了。本书责编陈智富先生告诉我:“确实‘书如其人’。李峰是一个隐士,淡薄名利,为人低调。这次《决战朝鲜》(白金纪念版)将新增作者的自序和简介,便于读者对作者及创作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这就很好。

——方军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抗战口述历史研究者。1997 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出版畅销书《我认识的鬼子兵》,获得中国图书奖、优秀图书奖。该书由吕正操将军作序,迟浩田将军发来贺

信,引发中国人的深沉思考。2005 年出版图书《最后一批人》,引发各界热烈反响。

多年来,致力于采访亲历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批人”:老八路军、老新四军、国民党抗战将士、侵华日军老兵、被日军强掳的劳工、强掳为性奴隶的老妇、当年归国参加抗战的华侨、东北抗联战士、美国援华空军等老人。他认为:

“亲历中日十五年战争的最后一批人,就是战争巨著的最后一页,亲历者自然消亡了,这本巨著就放回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文库之中了。”)

第四篇:2020年抗美援朝70周年《决战朝鲜》阅读个人心得体会

0 2020 年 抗美援朝 0 70 周年《决战朝鲜》阅读个人心得体会 两篇

学习抗美援朝精神个人心得体会

不是我写得好,是先辈们打得好

曾经有这样一个国家,在最黑暗的时期,皇太后和皇上被不到两万人的八国联军在自己的土地上赶得团团乱转,这个国家的人民在以后的整整五十年间被世界称为“东亚病夫”,这个国家被全世界蔑视。而在一场伟大的战争中,这个民族在邻国的土地上粉碎了为数上百万人的十六国现代化联军,全世界都开始对她肃然起敬,都开始重新衡量这个民族的分量和价值。

曾经有这样一个国家,她被其近代的死敌日本蔑称为“支那”。而在一场战争之后,“支那”这个词迅速从日本的口语中消失。连满手血腥的日本战犯也在这场战争后开始真心接受改造。

曾经有一场伟大的战争,一个百年积弱、饱受殖民凌辱的大国,在三年的激战之后,使“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没有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国际意义的教训。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语)。

这就是堪称新中国“立国之战”的抗美援朝战争对于我们这个国家的意义。

每一场重要战争,除了物质上的损失与收获外,都会给当事国的人民留下一点什么。这种留下来的东西往往会渗透进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乃至于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思想基因之中。新中国刚成立就进行的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就是这样一场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的伟大战争。

历史是不应被遗忘的,文学作品就是传载历史的主要手段之一。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值得无数作品去描述、去反思的战争,因为它对于我们民族的现代化进程有着太重要的意义。据说,在西方有三万多种著作从不同的角度记叙朝鲜战争和中国人在那场战争中令整个西方世界为之震颤的壮举。我们中国人应该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让我们及后人去铭记那场战争,因为,我们才是那场战争真正的主角和胜利者。

如果说这本书与国内其他同题材作品有什么区别,我想有两点:一是这本书全景式地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令人信服地再现了志愿军越强的真实面貌,揭示了中国军队各军兵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进行现代化奠基的全过程,场面比较宏大,而其他几本有影响的同类书多是摘取这场战争的一些片段。我想,这是《决战朝鲜》的第一个特点。

二是我自信写出了前辈们真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风貌,我想这和我的家庭背景有关系。我出生在湖北红安,那个小小的县城为中国革命奉献了二十多万烈士,我家里的直系亲属从红军、新四军一直当到解放军,而这种情况在红安大大小小的山村里比比皆是,所以我了解那一代人,因为我是在一个崇敬英雄、盛产英雄的环境里长大的。中国很多关于这场战争的作品,都从武器和物质的角度把中国人写得有点凄凄惨惨切切,可我知道,那场战争中的中国人不是那样的,那一代人并不像有些书写得那么惨,他们活得非常充实,他们相信自己是正义的,他们的幸福感不比我们当代人差,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活得非常短暂。不理解这一点,就根本无法理解那一代人,就根本无法理解那一代人为何能做出邱少云、黄继光那样的壮举;就根本无法理解那个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乃至根本无法理解我们这个国家是怎样打下来的。他们牺牲的时候,懂得为之牺牲的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的意义,他们知道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所以他们敢于牺牲。虽然沧海桑田,虽然当代人不能理解,但他们确实曾经那样真实而崇高地战斗和生活过,当代人或者沉迷于物质的享受,或者为物质的缺乏所困,和他们谁活得更有意义、谁更充实,很难说。

或许,在我们中的某些人嘲笑那些历史硝烟里的伟岸身影时,他们也在云端冷冷地鄙视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浅薄和低劣。正因为我深深地理解那些云空中的英灵,所以我能写好他们,这也就是《决战朝鲜》得到广大读者认可的根本原因吧。

抗美援朝 0 70 周年《决战朝鲜》阅读个人心得体会

我刚刚看了一本好书,题目叫《决战朝鲜》。我为什么看这本书呢?原来,在 2010 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罗援在接受中国网和网易的采访时提出,要隆重纪念抗美援朝战争。我本人一直对抗日战争的话题很有兴趣,有了这个新闻后,也开始关注抗美援朝战争了。

我注意到,军事科学院的罗援提出了一些“要隆重纪念抗美援朝”的理念:

其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而且应该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机会弘扬我们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这些老同志说得非常好,说我们不怕死亡,但是我们怕被遗忘。

其二,罗援说,俄罗斯有《军人地位法》,德国有《军人地位法》,美国有《军人福利待遇法》。我觉得不管是现役军人、预备役军人还是退役军人,以及其家庭成员,他们在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法律地位、他们应该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应该得到什么样的福利,这些还没有一个非常规范的法律上的界定和保障。

因为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们军人要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召唤,要用我们的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由于这一种特殊的义务,那么就要享受一种特殊的待遇。

其三,罗援说,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健在的不多了,当我谈六十周年的时候,我们就设想这些老同志当时是十五岁参军,那么现在也七十五岁了。抗美援朝六十年,就看我们当时的志愿军、小战士,他去的时候如果是十五岁,现在也都是七十五岁,也都是老人了。

可能再往下的时间对他们也是非常珍贵的,我觉得应该抓紧时间给他们一种褒奖,对他们的历史给予一种肯定。特别是抗美援朝,我觉得这场战争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地领导的一次对外战争。而且这场战争打出了我们的国荣、打出了我们的军威,大长中国人志气。当时我们面对的是谁?我们面对的是比八国联军多出一倍的十六国联军,我们把十六国联军打败了。在这场战争中,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体现了我们中国人民的志气,形成了一种志愿军的精神。

我查询了一下新华社的报道:

今年 10 月 25 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六十周年纪念日。这场战争,是一场伟大的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于危急关头,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党

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以彭德怀同志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百万中华优秀儿女先后入朝作战,创造了震惊世界的英雄业绩。刚刚获得解放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节衣缩食、全力以赴支援前线。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终于同朝鲜人民一起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侵略者侵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图谋,保卫了新中国,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不仅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大大鼓舞了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在世界反侵略战争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以上都是官方的报道。我看了李峰先生的著作后,对抗美援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原来,我对抗美援朝是有误解的。1991 年,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看过一本日本人写的图书。他们分析:“中国如果不出兵朝鲜,美国人不会打到中国去。中国出兵朝鲜,给本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而且,是在帮助苏联与美国争夺在亚洲的势力范围。”

看了李峰先生的著作,我完全改变了看法。李峰写的《决战朝鲜》一书以恢宏的气势、凝练的语言、饱满的激情、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历史。而且,作者李峰为了写《决战朝鲜》参考了大量图书,这种认真做学问的态度令人钦佩。

我非常喜欢这本图书,我固执地认为:“书如其人。”这个意思就是:书写得好,作者必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好人。我父亲是卢沟桥事变后参加八路军的,全国解放后他就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我从小见过的作家多了去了。本书责编陈智富先生告诉我:“确实‘书如其人’。李峰是一个隐士,淡薄名利,为人低调。这次《决战朝鲜》(白金纪念版)将新增作者的自序和简介,便于读者对作者及创作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这就很好。

第五篇:关于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

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涌现了很多为了他人的安全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英雄,今年的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体会一

抗美援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自1840年至1945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不是被八国联军侵略,就是被日本鬼子侵略。多少亿两白银被掳走,多少珍宝被豪夺,多少生灵被涂炭?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才使中国有了今天的地位,抗美援朝一战保证中国的70年和平。新中国成立后,没有一个列强把新中国看在眼里,就连战败的小日本也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但抗美援朝一仗,让日本对新中国刮目相看。

朝鲜战争还起到了威慑作用,在中苏交恶最严重的时期,苏军边境陈兵百万中苏境,都不敢轻举妄动。中国以不公开的两次地下核试验,结束了苏联最后的幻想。直到前苏联解体,都没有任何一个苏联领导人,敢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争一较高下。

1840年以后我们屡战屡败,1949年以后我们战无不胜。抗美援朝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种精神,那种精神是不信邪、不信神不怕鬼的自信精神,是不畏强暴、敢于亮剑的英雄精神。它说明,貌似凶猛的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的确是一只纸老虎。中国人从那时开始,就不再害怕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前国际形势下,尤其不能忘记开国领袖的话: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狭路相逢勇者胜,保家卫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神圣义务与光荣使命!

就如今的中美关系而言,这个纪念章颁发的时机恰逢其时!这是向以美国为首的、蠢蠢欲动的一切反华势力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美国非要把我们当敌人,我们一定要做个合格的敌人。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体会二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抗美援朝纪念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历史丰碑——抗美援朝纪念塔。纪念塔,气势恢弘,雄伟壮观,塔高53米——象征着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的伟大胜利。

我们坐在纪念塔的前面,聆听着大队辅导员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事迹。雨来、罗盛教、黄继光······

我仿佛一下子看到了那鸭绿江大桥上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情景。

我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着,我被他们的爱国之心感动着,我更被他们的勇气而激励着。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正如作家魏巍所说: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我们以我们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国度而自豪,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体会三

美援朝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者。在抗美援朝中,中国涌现出了许多许多的英雄,他们的感人事迹至今还让我深深感动,其中给最令我感动的两位英雄是邱少云和黄继光。

有一天,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从5点多开始一直埋伏在“391”高地边上的草地里,等待时机发起进攻,拿下“391”高地。这时,敌人已经感觉这里不安全了,有我们的伏兵,就派飞机向周围有草的地方投下燃烧弹。这时,燃烧弹迸出的火溅在了邱少云的身上。刹那间,邱少云的身上燃起了熊熊大火,他疼痛难忍。如果他在后面的泥潭里打个滚,火立马就能被弄灭。但是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为什么呢?原来邱少云知道,他如果一打滚就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从而暴露目标。他一动不动,一直到牺牲。黄昏时刻,我军冲向了“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歼灭。从冲锋到结束,才40多分钟。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当他们连续攻下敌人许多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的半山腰被敌人的火力压制点压制,根本就无法前进。危急情况中,黄继光请求去担任这次爆破任务,领导同意了。他勇敢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用手榴弹炸毁了几个重要的火力压制点,可是敌人还有最后一个火力压制点,但是敌人还在顽强地抵抗着,部队前进依然特别困难。此时此刻,黄继光的身上受了七处伤,而且手榴弹也没有了,他已经没有一点战斗力了。但是,为了完成这次任务,他忍着巨痛,英勇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前,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孔。在黄继光壮烈牺牲的精神鼓舞下,部队迅速歼灭敌军。

这两位英雄的感人事迹,令我深深感动。为了战斗的胜利,这两位英雄和他的战友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和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和平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体会四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一年后被迫进行的一场全局性、大规模、反侵略自卫战争。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次战役。这出其不意的当头一棒,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从此,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起进行了为期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从中朝边境鸭绿江开战,连打三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了三七线,攻占汉城,将战线向南最远推进了五百公里,最终在朝鲜中部三八线实现了停战,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目的。

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了完全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及其领导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发展中国家被压迫人民群众为此欢欣鼓舞,他们纷纷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解放的革命道路,从而动摇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改变了世界的战略格局。

从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之后,有许多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新中国真正迈开了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坚实步伐,这也为1971年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访华和第三世界广大国家把新中国“抬进联合国”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总之,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党来说是夺取全国政权之后的立足之战,对我军来说是走向世界战场的立威之战,对我国来说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功德无量,永彪史册。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体会五

1950年6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第二年3月,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不久,他随部队开赴平康前线,参加了攻击敌人“三九一”高地的战斗。

“三九一”高地是方圆几十里的制高点,工事坚固,火力严密,12道密麻麻的铁丝网,以及星罗棋布的地堡和地雷。为了出其不意地攻击“三九一”高地,我军派500名志愿军战士利用黑夜作掩护先秘密地运动到“三九一”高地外围,潜伏在一片开阔的草丛里,待到第二天黄昏突然向敌人阵地发起冲击。邱少云接受了任务,与战士们一起秘密地潜伏在草丛里,他们班埋伏在整个部队的最前头,距离敌人工事只有20米,不能互相说话,不能站起来坐起来,一直伏在草丛中,屏声息气,注视着高地上敌人的动静。到第二天早晨,他们已埋伏了一个夜晚,觉得十分疲乏,腰腿酸痛得厉害,露水全打湿了衣服,大家坚强地坚持下去,一动也不动。

大约中午时分,狡猾的敌人对阵地的情况有所警觉,几架敌机尖叫着飞到草丛地上空,在不断盘旋,接着扔下一排燃烧弹,落在潜伏区附近,一时间黑烟滚滚,大火熊熊。“不能动!一定要严守潜伏纪律!”战士们暗暗下决心,用目光互相鼓励。500名英勇无畏的战士纹丝不动,阵地依然像没有一个人那样平静。敌机又一阵疯狂扫射,临走又扔下一排燃烧弹。一颗燃烧弹在邱少云身后爆炸了,燃烧着的汽油溅到邱少云身上,身上的伪装、衣服立刻烧着了。

“哇--哇!”他的左侧,传来了急促的蛙叫声。“叽--叽!”他的右侧,传来了紧迫的鸟叫声。这是战友们用暗号发出的呼唤,他们不住地向邱少云示意,赶快将大火弄灭。但邱少云却异常平静,他向战友们摇摇头。他当然知道,身后就是一条流水的小沟,滚进去,火马上就会熄灭;或者,踢开腿上的伪装物,就地一滚,也能将火熄灭。但他心里清楚:此刻,山上山下正有几十架望远镜向燃烧点了望,自己只要出现一丝动静,敌人的万门火炮就会在顷刻之间把潜伏地炸成一片焦土。自己的战友就会全部牺牲,攻击“三九一”高地的战斗任务就不能完成。他安静地卧在那里,任凭火舌爬上自己的脊背,爬上自己的双肩,任凭火舌燃烧着他的眉毛、头发……他没有呼喊,没有流泪,只是使劲咬着嘴唇。他慢慢地将爆破筒递给了附近的战友,将x弹夹,还有一份入党申请书递给了附近的战友。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滴下来,他的双眼被烟火烤得睁不开,呼吸急迫。他的双手深深地插入泥土里,像一尊巨大坚硬的石像横卧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火慢慢地熄灭了。

复仇的烈火随着邱少云这个光辉的名宇,在同志们的胸膛里燃烧着。大家在等待着,等待着,等待着那用火和血祭奠英雄的时刻。下午5时30分,攻击“三九一”高地战斗开始了,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埋伏的战士们勇猛地发起冲锋,打得敌人乱成一团,终于全歼守敌,夺下了高地。

抗美援朝70周年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后心得体会和阅读《决战朝鲜》后心得体会合编[精选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