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优秀作业设计:初中历史作业设计案例三篇
(一)历史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实践性作业
设计
学科:历史
学段:八年级下册
作业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我们的生活都发生
了深刻的变化。请同学们做一次社会调查或家庭采访,选
择一个感兴趣的有切身体会的专题,走访相关人士,搜集
材料(老旧照片,老旧实物、语音、视频、文字等),分析
调查情况和材料,交流展示调查成果。
作业目标:
1.在调查走访活动中,培养待人接物,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与人相处的礼仪礼貌,学会团队合作。
2.学会开展社会调查,家庭采访的基本方法。能够自行
预设问题,设计调查问卷,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
3.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关心社会发展的意识。实施过程与策略
(一)作业准备:
(1)
确定调查主题。从饮食变化,服饰演进,住房改善,交通方式,经济收入等方面选择一项。
(2)
成立调查小组。以自己有切身体会感受的问题为选题,自愿组建小组,组长领头,分工合作,全员参与。
(3)
确定调查对象。预设问题(注意保护隐私)。设计调查
问卷。
(4)
人员分工。根据任务需要给组员分配任务,明确责任。
(5)
制定实施计划。组长领导组员根据任务需要和时间安排,讨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查活动计划。
(6)
准备:纸,笔,手机,口罩。
(7)
纪律要求:遵守交规,不可以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一)作业实施:
按照调查实施计划和组内分工,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调查任务。在走访考察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1)
调查采访要尊重受访者,事先约定,守时,讲礼仪,大方得体。
(2)
预设问题应事先告诉调查对象,让受访者有所准备。
(3)
采访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记录。在征得受访者同意的前提下,可录音,录像,拍照。搜集,借用相关实物,图片
等资料。
(4)
问题要紧扣调查主题,按计划落实个人承担的任务。
(5)
整理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调查记录,访谈内容。汇
总搜集到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和感悟。(三)作业成果交流展示汇报。
各小组将作业成果在班上进行汇报,全班同学观摩讨论。对各组作业进行评议。
(如果视频打不开请见其他资源)
改革开放前后经济收入对比采访视频
左三为秦路爸爸小时候照片
武平爷爷提供的老照片
历史老师朱永镭家的老院子,1970
年老师出生那年自建土坯房。与老师同龄。察右后旗大六号乡上六号村
敖登老人骑过的自行车。
张成爷爷年轻时的照片。
效果分析
这样的作业内容,联系学生身边事物,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历史。同学们在调查采访中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在鲜明的对比中了解到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就,感受到社会的进步,认识到改革开放的意义。思想和灵魂受到触动,引发同学们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这样的作业形式,学生深入生活中,深入群众中,积极性高,兴趣浓。在轻松快乐中完成作业,比在课堂上读呀,背呀,写呀,效果好多了。
案例反思
多年来历史作业就是背诵和做题,如此反复,机械枯燥。通过本次实践性作业,同学们发现原来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如此生动鲜活。同学们兴趣浓厚,作业做得高兴,高效,这是从未有过的。
调查中,同学们还敏锐地发现了一些其他方面的社会现象,诸如:百姓家中自来水不干净。石门口水库干涸。农村空巢
老人,留守儿童等,这又启发我们,以后要扩展调查的区域
范围,还要扩展调查的主题范围,除人民基本生活外,还要
涉及医疗,教育,污染等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关注社会的发展。
(二)“走进历史课堂,传承五四精神”——初中历史《五四运动》作业设计案例
课题
“走进历史课堂,传承五四精神”—初中历史
《五四运动》作业设计案例
作业设计目标
1.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掌握五四运动的口号
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2.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和提取教材图片中信息中获取
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
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作业实施过程与策略
1.本次作业基础作业单和能力提升作业单在课上完
成,通过纸质完成作业单,让学生真正动手写,教师
批改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2.通过手抄报和看电影的形式完成作业,手抄报评比优秀作品会放到班级板报展览。
3.结合学校的校长杯足球赛的主题“承五四精神,扬青年风采”,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学生新一代五
四精神的传承,展现青少年的风采。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本课时的作业设计主要从以下两个个方面进行思考:
1.作业层次。考虑学生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
不同类别学生的作业设计,主要分为“基础性作业
作业
“提升性作业”“综合性作业”三个板块。前两个版
设计
块由易到难逐渐递增,第三个板块是实践类作业,三
思路
个板块相互联系,相互推进。让学生们树立自己的自
信心,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
而完成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2.作业题型。分为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手抄报
观影、足球赛等不同类型,体现出面向全体、分层优
化。因材施教,能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作业
类型
作业内容
基础巩固作业
单
1.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其
内容常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共争青岛归还,同看
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副书
写于
1919
年的对联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战胜利
”、2.下列口号或标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3.北京天安门广场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上写着:“--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
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文中所说的“三十年以来是指.()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B、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C、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D、十月革命的影响5.辨析改错题
在五四爱国运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青年学生
(判断对错)
能力提升作业单
1.连线题
将德国在中
国的特
北京
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誓死力争,上海
还我”
工人罢工,山东商人罢市
1919.6.5
运动的青岛中心由
转移到上海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
年,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
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材料三:
月
日上海日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
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相继罢工。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请回答:
(1)
材料一所述的是什么运动?
(2)
材料二口号中的“国贼”主要指哪些人?
(答出一例即可)
(3)
材料三中“中国工人”代表的是什么阶级的运动?
这体现了工人的一种什么精神?
(4)
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请问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综
合实
践作业单
(任选
一项
或几
项)
请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查阅书籍等方式,写一写关于五四青年节,五四运动核心,五四运动的知识吧手抄报的形式老师已经为大家提供,请同学们写完之
后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好的手抄报作品将会被贴在作品墙上哦!
2.请同学们观看关于五四运动的的电影《我的1919》感受青年学生的内心情感以及他们的爱国精神,写一
篇简短的观后感。
3.结合学校“校长杯”足球赛,进行一场“承五四精
神,扬青年风采”的足球比赛。
!,作业答案解析
基础巩固作业单:
1.B
2.A
3.B
4.C
5.错,五四运动中起决定作用的阶层是工人阶级能力提升作业单:
1.将德国在中国____的特权全部
北京转让给日本。
“誓死力争,上海还我”
____工人罢
山东工,商人罢市
1919.6.5
运
动的中心由
青岛
____转移到上海
2.(1)五四运动
(2)曹汝霖(或答章宗祥、陆宗舆)
(3)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精神
(4)
性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
综合实践作业效果展示
足球赛.mp4
基础题: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较好的完成了基础题,错误率低,说明学生对于本课时的基础内容掌握较
好,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信心。
提升题:提升题有些难度,连线题学生容易混淆四个
地点,材料分析题有少部分同学存在性质没写全的情
况,不过大部分学生都完成的不错,能够熟练掌握五
四运动的知识。
效果
综合题:综合题较前面两种题对学生来说更有兴趣,分析
尤其是手抄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便掌
握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结合校长杯“承
五四精神,扬青年风采”,的足球赛,学生们都展现
出了新一代青年的风采。对五四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
解。
追求作业的有效性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所以在作业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根据自己的兴
案例
趣、能力和实际情况设计和选择作业。基础差一些的反思
学生可以选择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作业,基
础好的学生可以做难度较大的练习。在学生设计自主
性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教给学生设计作业的基本知识,对学生所设计的富有创造性的作业要加
以评析和表扬。这样的作业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面向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
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九年级上册第20
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作业设计
学段:初中九年级
学科:历史
课题
九年级上册
第20
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作业设计理念
基于“双减”政策,我努力通过创新优化作业设计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提高能力的桥梁。本作业案例根据以下四个理念进行设
计,以让双减真正落实:
1.注重作业趣味性
为提升历史作业的趣味性,我根据本课的课标、学情、知识的重难点将作业设计成“目标检测大冲关”的形式,学生通过闯关来完成丰富多样的不同“关卡”。
在闯关中,不仅能激发一些具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完成作业的欲望,更能充分提高和发挥中上等学生的能力;在题型上,有夯实基础的判断改错题、识图选择题,有提升能力的材料
分析题,有角色扮演的情境体验题,还有参观学习博物馆的实践活动题……通过这些灵活
多样的题型使作业的内容变得多元、立体,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2.强化作业思维性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以作业为载体,融入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服务于自己未来发展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
3.注重作业的层次性
(1)
知识的层次性:在每一节课中,知识都分重难点,而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也以此为设计的重要方针,要以重难点知识为
作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力的层次性:“双减”政策要求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
异。据此,我将“目标检测大冲关”设计成难度逐渐升级的有梯度的的关卡,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尽力达到最大程度上能达到的关卡,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达到下一个关卡。、4.体现“教—学—评”
一致性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为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的作用,我通过设计“课后作业评价记录单”对书面作业进行量化评价,对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分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定量描述,使作业训练反馈更具体,让学生明确自己丢分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根据相关分析结果,我在评价表的结果上精准设计二次、三次备课教案,并针对相应问题进行改进。
同时,也把完成作业情况良好(卷面整洁书写规范、解答新颖)的同学、进步突出的同学的作业拍成照片,以
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及表扬。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提升竞争动力,让班级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又能逐步培养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
度和能力。
作业设计目标
1.通过判断、改错和识图选择,梳理工业革命中的时间、人物、地点、成就等知识要素,夯实基础知识;
2.通过完成材料题,理解现代工厂制度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体验工厂主或工人的生活,体会工业革命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实践参观乌海市煤炭博物馆,亲身观察蒸汽火车实物,深入了解煤炭能源为动力的蒸汽火车对于经济生活发展的作用、工业革命中的主要能源煤炭对于工业城市发展的重要意
义。
「第一关
夯实基础」
实施的过程与策略
1.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的里程碑,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
1733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改正:
(2)
进入
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
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改正:
(3)
1825
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改正:
(4)
从
世纪后期起,西方国家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改正:
2.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关于右面这枚纪念邮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的人物是瓦特
B.图中的机械使人类步入“蒸汽时代”
C.图中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D.以此机械为动力,美国人发明了火车
3.阅读《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
①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②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③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④确立起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
⑤出现了机器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A.①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⑤
【设计意图】:第一关“夯实基础”通过判断正误并改错、识图选择这些题型,强化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时间、地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基本要素,能够分析演进示意图来匹配合适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渗透“时空观念”
和“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第二关
能力提升」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0
年,英国兰开夏乡村地区的棉纺织工人通常是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手工劳动。
1830
年左右,工人们基本已按工厂制度组织,在厂内进行机器生产。
—摘编自M.M.波斯坦等《剑桥欧洲经济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各出现了什么变化?
(2
分)
材料二
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摘编自《共产党宣言》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2
分)
【设计意图】:第二关的“能力提升”主要考察学生对现代工厂制度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的掌握情况,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材料
题的设置,注重训练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概括材料的能力,同时渗透了“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第三关
情境体验」
5.如果你是生活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人,请你任选工厂主或工人的身份,结合所学知识,用日记描述自己一天的生活。
(要求:400
字以上,可以从吃、穿、住行、环境、文化等方面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请学生扮演第一
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工人或工厂主,对自己的生
活进行想象,一则可以使学生在写“日记”时
从所学知识中筛选出有效信息,对所学知识进
行理解、整合,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和
应用;二则可以让学生在书写“日记”中体会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生活方面的巨大差异,启迪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无产阶级受压迫的悲苦生活和资产阶级剥削压榨无产阶级的残忍行径产生思考;三则可以使学生在描
述“自己”的生活时,开发想象力,发散思维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度思考。、,「实践活动」
6.请利用节假日时间参观乌海的煤炭博物馆
【设计意图】:欧本海默曾说过“博物馆教育是一种较为灵动而赋予变化的三度空间的食物教育形式”,博物馆有很多资源,它能与历
史教学相互作用,丰富学生的历史底蕴。学生
在参观乌海市煤炭博物馆过程中,一方面可以
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另一方面将博物馆中的知识与课本中的知识相结合和联系——如了解真实的煤矿工人的生活并体会工人阶级的伟大之处、观察真实的蒸汽火车并了解蒸汽火
车如何工作等,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全方面的历史视野和素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作业评价
我通过设计“课后作业评价记录单”对书面作业进行量化评价,对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分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评价来发现自己的不足,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进,教师也能通过对学生的作
业评价反思并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在之后的历史课上,把完成作业情况良好
(卷面整洁、书写规范、解答新颖)的同学、进步突出的同学的作业拍成照片,以
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及表扬。
效果分析
作业是知识学习最好的载体,借助作业,学生可以夯实文本知识学习,实现课堂教学无限延伸。本作业案例,改变了传统作业僵化、单一的特点,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基础,从历史学科的内容出发,丰富作业形式,将基础巩固能力拔高、情境模拟和实践活动融入作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的作用,延展学习空间,灵动学生思维。学生在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魅力的同时让学生在动态中深入探研历史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渗透了历史学科核心
素养。
案例反思
1.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阅读量和书写量较大,作业布置容易超量,未来还需要对作业
量进行合理调控;
2.在具体的作业中,教师很难以单纯的对与错来判断,很多题目因此需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多样化的评价;
3.判断、选择和材料题部分缺乏自主命题,过分依赖现成的题目,未来还需要多增加自主命题型作业;
4.本案例的基础题部分,应该再多考虑部分学生基础较差的情况,再多增加一些简单且
有效的题目让这部分学生得以成长。、附件:学生作业展示
实践作业——参观乌海市煤炭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