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课件
马原课件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72-674659 课件 发布时间: 2023-09-04 12:38:10 来源:网络

第一篇:马原课件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1).本义:爱+智慧(2).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

物理学——研究具体事物的学问 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抽象 《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道(抽象)

形而下者谓之器——器(具体)(3)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世界观

哲学家用一定的哲学术语、按一定的逻辑结构、采取概念体系的形式,即理论的形态完整地表达出来 自发的世界观

不系统、不完整、不以理论形式表现 方法:具体方法

哲学方法 方法论——哲学方法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证明世界观

法——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论——由物质到意识的反映路线

(事物和经验先于认识)

论——由意识到物质的反映路线(人的认识先于经验)1.物质

(1)恩格斯关于物质的两个原则性论述:

A.属加种差定义法

辨证定义法

B.“ 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物质就是在这一总和中抽象出的 最大共性。

(2)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又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区别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B.坚持了反映论和可知论,区别于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C.正确区分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区别于旧唯物主义 2.意识

(1)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 产物;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改变了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动物——被动适应

人类——主动改造 ◆劳动改变了主体成员之间的关系;

动物——遗传关系

人类——伦理关系 ◆劳动改变了主体自身的特性.直立行走——手——工具——大脑——语言(2)意识的本质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的差异性是主观的,但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的意识的创造性是主观的,但创造的原型是客观的(1)运动是存在和非存在的对立统一(2)思维运动

(3)社会运动

质变(4)生物运动

——运动的高级形式

(5)化学运动

质未变

静止(6)物理运动

位未移(7)机械运动

——运动的低级形式

(8)

位移

(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静止——事物的既存状态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动中有静

运动是绝对的 静中有动

静止是相对的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世界是按照一定规律在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A.时间指的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过去——现在——将来

不可逆性

历史——现实——未来

B.空间指的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方位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时空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不同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所制约的,即它们的个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因而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持续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宇宙的持续性是无始无终、无尽无休的;

时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有尽有休的。

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

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穷有尽、有边有际的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生产实践

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关系的实践

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精神生产实践

以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的认识为直

接目的教育、艺术等领域的实际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

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界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内在联系:

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

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接触点及相互转化的基础和途径(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联系的的特点(1)联系的客观性

(2)联系的普遍性

(3)联系的多样性

(4)联系的整体性(5)联系的条件性(6)联系的开放性 1)普遍联系原理

◆每一事物都是由许多要素相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内部联系的普遍性(机械整体)

★整个世界是由无数具体事物相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任何事物都处在和他事物的相互联系中。——外部联系的普遍性(2)方法论意义 ◆整体性原则——把事物看成是由要素相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的方法原则。正效应(集体主义);负效应

(——系统性原则)

◆条件性原则——把事物放在一定条件下考察的方法原则。——环境性原则(顺境;逆境)

——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

2、坚持联系的思维方式,防止孤立的思维方式

确立

整体性(系统性)

条件性(环境性)

观念

开放性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人

内部联系——对内搞活

外部联系——对外开放

1962年,在一本由雷切尔·卡森写的名为《沉默的春天》的书里,化学工业、政府和农业部门被指责毒化了环境。雷切尔·卡森描绘了一幅未来可怕的景象。《沉默的春天》随之而来的争论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从 1945年开始,卡森关注DDT等一系列杀虫剂的问题,她组织专家向美国农业部呼吁停止使用对自然有害的杀虫剂,否则小鸟将消失,春天将是一片寂静。1963年,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卡森说: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对抗自然就是对抗自己。”1964年卡森去世。

直到如今,仍有学者认为,杀虫剂将毁灭生态环境不过是一个神经质女人的胡说,但《寂静的春天》一书依旧成为环保主义的经典。卡森推动了全球性民间环保运动的发展,它不仅促使美国人反思他们对于生态作出的破坏,也使“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成为所有人类的共识。

“······每个生命 ······ 注定要与危险的 化学物品打交道。无论老少,这些化学 物质现在正贮存在绝大多数人的身体当 中。它们出现在母乳中,有可能出现在 未出生孩子的血液中。《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内容简介:

1968年,来自世界各国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等学者聚会罗马,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国际协会--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其工作目标是关注、探讨与研究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使国际社会对人类困境包括社会的、经济的、环境的诸多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提出应该采取的能扭转不利局面的新态度、新政策和新制度。

受俱乐部的委托,以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Dennis L.Meadows)为首的研究小组,针对长期流行于西方的高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并于1972年提交了俱乐部成立后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深刻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基本联系

报告认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5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是指数增长而非线性增长,全球的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于下世纪某个时段内达到极限。继而得出了要避免因超越地球资源极限而导致世界崩溃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的结论。由于种种因素的局限,其结论和观点存在十分明显的缺陷。但是,报告所表现出的对人类前途的“严肃的忧虑”以及对发展与环境关系的论述,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意义。它所阐述的“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为孕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提供了土壤。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

对立面:事物之间

——外部矛盾

事物自身两方面 ——内部矛盾

(1)矛盾的斗争性

——

对立面的对立关系

(2)矛盾的同一性

——

对立面的统一关系

A.每一事物都包含矛盾(事事有矛盾)(无处不在)

B.矛盾贯穿每一事物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无时不有)

方法论意义——敢于正视矛盾;反对消极逃避主义

(2)矛盾的特殊性:

——每一事物的矛盾体系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不同事物矛盾的性质不同(事事矛盾各不同)

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矛盾的性质不同(时时矛盾各不同)

A.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根本矛盾

内部矛盾

对抗性矛盾 非根本矛盾

外部矛盾

非对抗性矛 B.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相互限制

保证发展 相互协调

促进发展 相互竞争

刺激发展 一方克服、消灭一方 双方融合新的发展 双方脱离

另行发展 双方消失

新体取代

&意义:A.揭示了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个性-共性-个性)

B.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 相结合原则的哲学依据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2)A.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3)a.互相依存是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因素以促进各自的发展(5)c.互相转化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6)B.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7)a.肯定事物性质的矛盾方面使事物处在量变中(8)b.否定事物性质的矛盾方面最终使事物发生质变 A.内因——内部矛盾

内因在外因的影响下起作用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外因——外部矛盾

“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4、坚持矛盾思维

1)一分为二地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 2)具体地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前中国社会的矛盾及其解决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道德手段

教育手段„„

(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不平衡性原理

两点论——全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重点论——重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辩证统一(防止片面;分清主次

1)质 ——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质是多方面的(多层次性)

质与属性;与实践结合(2)量 ——同质事物相区别的外在规定性

内涵量(程度)

外延量(广度)

3)度——保持事物质的量界限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有质之量

▲关节点——度的极限(常数;幅度;过程)

▲事物存在的基本格局——一度两点

适度原则——把事物放在度范围内考察的方法原则

胸中有数

适可而止

因势利导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2、量变和质变(事物发展的基本状态)

(1)量变——事物存在期间的变化

A.特点:连续性

不显著性

B.形式:内涵量变

外延量变

(2)质变——事物产生和灭亡时的变化

A.特点:间断性

显著性

B.形式:爆发式飞跃

非爆发式飞跃

3.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1)互相依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质变是量变的结果(2)互相渗透:总的量变中包含部分质变

根本质变中包含量的扩张

▲ 部分质变

局部性部分质变(空间)

阶段性部分质变(时间)(3)互相转化:量变必然转化为质变

质变必然转化为新的量变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自我发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1.肯定和否定

肯定方面—— 肯定事物性质的矛盾方面

否定方面—— 否定事物性质的矛盾方面

肯定活动——肯定方面肯定事物性质的活动 否定活动——否定方面否定事物性质的活动

肯定阶段——肯定方面通过肯定活动使事物

达到的阶段

否定阶段——否定方面通过否定活动使事物

达到的阶段.辨证否定

(1)辨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自我否定(合理;好)——延续

他物否定(恶劣;坏)——中断(2)辨证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

辨证否定的实质——

“扬弃” 3.否定之否定(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1)含义

A.狭义:事物自我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重新肯定阶段。B.广义:指事物自我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三个阶段:①肯定——②否定——③否定之否定

低级阶段——中间阶段——高级阶段 两次否定:辨证否定对肯定的否定

否定之否定对辨证否定的再否定(2)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周期性

宁:螺旋式上升

毛泽东:波浪式前进

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

(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与实质

内容: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实质:事物的自我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意义:反对肯定一切与否定一切

1、现象与本质

(1)区别与联结(辩证统一)

现象

本质 标志事物表面特征

标志事物根本性质

外在联系

内在联系

多样多变

相对稳定

感官直接感知

思维理解把握

本质的体现

现象的根据

原理

思维要求

◆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划清界限

防止颠倒

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具体分析依存关系

具体分析渗透关系

具体分析转化关

◆每一事物都处于

◆寻找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

预测后果

增强行动自觉性

原理

思维要求

◆因果链条的 ◆具体分析

分别对待 复杂性

多样性

必然性

偶然性

联系与发展趋势

联系与发展状态 的确定性的不确定性 产生于内部本质因素

产生于非„外„

表现为大量偶然性

根据在于必然性

(这一事物的偶然性

不同于另一事物„)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结构

功能 系统要素之间的关联方式

系统对周围事物发生作用的能力 结构决定功能

优化结构

演化中功能不适应改变结构

自然系统 生物进化的例子

社会系统当前改革的例子

(一)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1、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怎样来确定各种规律的共性? 一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考虑 二是,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来考虑 三是,从偶然和必然的关系来考虑

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1)意识可以反映物质

(2)意识可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3)意识可以调节人的生理活动 人的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生理活动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尊重客观规律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意识能动性的效果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意识能动性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

意识能动性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 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来源)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广度和深度)

新课题;新工具;新经验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二、认识的含义、结构、特点和形式

(一)含义——是实践基础上人对事物反映

(二)结构

1.主体

2.客体

3.手段

4.结果

(三)特点

1.反映性

2.选择性

3.重构性

(四)形式

1.感性认识

2.理性认识

三、认识的规律(实践——认识——实践)

(一)由实践到认识

(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感性认识

(1)含义:人通过感官对事物现象的直接反映

能动的(2)特点:直接性;具体性(3)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2.理性认识

(1)含义:人通过抽象思维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间接反映(2)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3)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理论——高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1)互相依存: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

(2)互相渗透: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的成分

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的因素(3)互相转化:感性认识必然上升为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必须回到感性认识

★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培根 4.由实践到认识的条件(1)搜集材料(2)整理材料

(二)由认识到实践(由理性认识到实践)1.由认识到实践的必然性

(1)理性认识的要求——得到检验(2)实践的要求——需要指导

2.由认识到实践的环节(实践意图——实践计划 ——实践方案——典型试验——实践)

3.由认识到实践的条件(实践条件;群众基础 三)认识的总规律

1.含义:实践——认识——实践,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2.意义:群众路线

(1)从群众中来——由实践到认识(2)到群众中去——由认识到实践

1.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

确反映。(主观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性的内容是客观的(本质和规律 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二)真理与谬误

1、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 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区分是绝对的,不能混淆。

2、真理与谬误的联系: ①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现实意义:

我们要敢于相信真理总会战胜谬误,敢于坚持真理

(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

——绝对真理指真理的绝对性。

①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②人们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2、真理的相对性——相对真理

——相对真理指真理的相对性。

①真理是对特定事物的一种正确认识(时间检验)②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才能最终指导实践

3、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依存的。

②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的。③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相互转化的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纯粹的主观性不能检验真理(逻辑证明)2.纯粹的客观性也不能检验真理(客观事物)

3.只有主客观统一的客观实践才能检验主客观统一的真理

★实践检验真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确定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唯一性

2、不确定性: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具有条件性(局限性)

实践总体

抽象真理

具体实践

具体方

(一)含义——客体属性对主体需求(要)的满足关系

(二)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

1.客观性

2.主体性

3.社会历史性

4.多维性

(三)价值评价——主观性

——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价值评价就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

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

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四)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1、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2、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1.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包括人自身),追求和服从真理。

2.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

二)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

第一,真理原则是侧重于客体性的原则,价值原则是侧重于主体性的原则。

第二,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原则。

第三,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

(三)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2、价值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

3、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4、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2、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3、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

4、现实意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1、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2、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

3、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认识世界。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唯物史观(群众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唯心史观(英雄史观):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1)宿命论(客观唯心主义)

(2)唯意志论(主观唯心主义)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过程。

(1)地理环境

A、含义

B、作用(影响)促进;阻碍

(2)人口因素(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和流动)

A、含义

B、作用(影响)促进;阻碍

(3)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决定作用——性质,面貌,发展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过程。

(1)社会心理——感性形式

(2)社会意识形式——理性形式

A、非意识形态(不具有阶级性)

a.自然科学

b.一部分社会科学

c.思维科学

B、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和哲学等思想观念

3、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5、意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他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

(1)概念: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的物质力量。(顺应)(2)构成:(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实体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非实体要素——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科学管理

2、生产关系

(1)概念: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经济关系)。①广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②狭义:生产和分配(占有、地位和分配)(2)两种基本类型(所有制)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按需分配 ②生产资料私有制——按生产要素分配;其他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辩证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产生、性质、发展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

适应—— 促进;不适应——阻碍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适应——不适应——适应的发展运动过程

3、现实意义:

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按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整生产关系。——经济体制改革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产生、性质、发展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通过干预社会生活,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由适应-不适应-适应的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 3、现实意义:

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和思想文化体制改革。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统一性:

社会历史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2、多样性:每个国家或民族有其各自的发展历程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2、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①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②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③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合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1、阶级的产生

阶级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同时又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消亡。2、阶级的实质:

所谓阶级,就是指一些大的社会集团,由于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的作用:

①质:推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更替 ②量:在同一社会形态中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 2、阶级斗争的形式:

①经济斗争:被剥削人民为争取现实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斗争 ②政治斗争:为了追求被剥削人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 ③思想斗争:批判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1、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人是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2、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

①社会主义的阶级结构:初级阶段有资本主义因素,也有社会主义因素 ②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趋势:是逐渐趋于缓和但阶级斗争还将长期存在 ③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方式:不再是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而变成少数的敌对分子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对抗

三、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制度更替过程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1、社会革命的实质: 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2、社会革命的根源: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 1、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2、极大的激发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历史主动性

四、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平时期 1、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 ②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2、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

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杠杆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①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②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③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双重性

1、科学技术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

2、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①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

②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3、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局限性

1、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2、要受到人民群众自身精神条件的限制

3、要受到统治阶级、剥削阶级有意志的压迫。

(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 ①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③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④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个人——历史人物(历史名人)

——历史杰出人物——政治领袖

——无产阶级政治领袖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㈠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1.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形成

⑴生产集中——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⑵资本集中 ——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⑶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

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在竞争中除了加强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外,还必须不断积累资本,扩大生产规模。2.垄断的形成

⑴垄断——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⑵垄断产生的原因

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激烈的竞争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⑶垄断组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垄断组织的形式:

短期价格协定

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

垄断组织的本质: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㈡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㈢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1.金融资本及其形成

⑴金融资本——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⑵金融资本的形成: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

2.金融寡头及其对国家的控制

⑴金融寡头——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⑵金融寡头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

通过“参与制”实现对经济领域中的统治。

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对国家的控制。

通过掌握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实现对国家内政外交的左右。㈣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⑴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⑵垄断利润来自剩余价值

A.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B.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C.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D.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2.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⑴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⑵垄断价格的形式

垄断高价——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垄断低价——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⑶垄断价格并未否定价值规律

垄断价格造成的后果

抑制了市场上价格的自由波动,垄断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

整个社会商品的价值,仍然是由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它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价值总额。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

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

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①宏观调节——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

②微观规制——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类型:

反托拉斯法

公共事业规制

社会经济规制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加快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

㈡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1.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

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的输出。

3.资本输出的类型

⑴私人资本输出:私人对外直接投资;各种对外证券投资;私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对外贷款;私人在国外的房地产投资和存款;私人对外开展商品和服务贸易等。

⑵国家资本输出:政府及其所属的金融机构的对外贷款;政府的对外援助,包括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向国际机构的投资;政府在国外的资产等

4.资本输出的目的和实质

私人资本输出的目的: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或利息;加强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经济。

国家资本输出的目的: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为维护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服务。

资本输出的实质:攫取巨大利益和扩大垄断实力。5.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作用

⑴对于资本输出国的作用

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加速了资本积累,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

资本输出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巩固和扩大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

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垄断优势地位。

⑵对于资本输入国的作用

积极作用:①吸收外资;②引进技术和管理;③优化了产业结构;④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⑤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不利影响:①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消耗的代价;②产业调整和布局有可能受制于外资的投资战略;③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冲击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④债务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⑤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等。

6.国际垄断同盟 ——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⑴国际垄断同盟的早期形式——国际卡特尔

若干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或经营某种产品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国际卡特尔协议,垄断和瓜分这种产品的世界市场,规定垄断价格,谋求垄断利润。

⑵国际垄断同盟的当代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

①跨国公司——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进行跨国的或者说国际间的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由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出面缔结协定所组成的国际经济集团。7.国际经济调节机构

国际经济协调的具体形式: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协议、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和集团等。

二战以来的国际性协调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世界贸易组织

8.一分为二地看待资本国际垄断及其调节机构

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经济领域的矛盾和危机。

从根本上说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㈢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1.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2、帝国主义及其实质

(1)含义 ①泛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倾向。具有这种倾向的国家称为帝国主义国家。②特指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在其1902年出版的《帝国主义》和德国经济学家希法亭在其1910年出版的《金融资本》等著作中试图系统阐述自己关于帝国主义的观点。列宁在1917年出版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 :“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

(2)帝国主义的实质

——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从殖民地掠夺的巨额财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积累、发展和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成为它们维持其垄断统治和经济实力的源泉。

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世界大战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或重新瓜分世界。

用新殖民主义政策代替旧殖民主义政策,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一)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1.生产的全球化——国际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分工形式。

水平分工——以资本、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前提,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它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贸易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

3.金融的全球化

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

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基金市场迅速成长。

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标志: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㈡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发展。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㈢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1.积极效应: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2.消极后果: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世界各国面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所带来的潜在危险。

3.在经济全球化中扬长避短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如何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1.个体资本所有制——所有权与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雇佣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直接支配和监督下,使用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为资本家无偿地生产剩余价值。

2.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是一种私人资本家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特点:资本占有主体多元化,资本的使用具有整体性,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整个股份资本由职业经理人直接管理和控制,作为资本所有者的股东凭股票以股息的形式参与剩余价值的分割。.二战后资本所有制的新形式

⑴国家资本所有制——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

特点:国家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⑵法人资本所有制——法人股东化的产物。

特点: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之手,法人股东凭借手中集中化的控股权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

形式: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

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

性质: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1.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的变化

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生产工具使用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劳动对资本的隶属由形式上的隶属变成实质上的隶属。

2.缓和劳资关系的新制度

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社会福利制度。

㈢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1.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2.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有所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

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

经济危机的阶段性差别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明显。

㈤政治制度的变化

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㈠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1.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2.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意义也是不可取的。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废除人身依附关系,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追求价值和剩余价值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在历史上曾经具有进步性。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㈠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灭亡的根本原因

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⑵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2.资本积累是推动资本主义灭亡的物质条件

第一,资本的不断积累使社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而大规模的生产本身必然会冲破私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第二,资本的不断积累必然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这在客观上势必导致生产的集中和资本的集中,使资本的社会化占有成为可能;

第三,资本的不断积累使对生产过程的管理社会化了,相应地派生出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管理人员和专业的管理机构,而这些都弱化甚至排斥私人资本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灭亡的社会条件

资本社会化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

4.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培育出无产阶级这个否定自身的力量。

无产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代表者,是真正的革命阶级。

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必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彻底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

㈡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于两个途径:

(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小生产者在激烈竞争发生两极分化:

经营兴旺的作坊主成为早期工业资本家,原来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

多数作坊主在竞争中衰落破产,同其帮工和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商人或高利贷者侵入手工业领域成为工业资本家,作坊主丧失独立生产者身份,连同其帮工和学徒成了商人或高利贷者的雇佣工人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1.资本原始积累的缘由

资本原始积累

——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15世纪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发现,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要求商品生产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发展,资本主义的自然生长的速度不能适应这样的需要,只能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靠资本的原始积累来实现。

2.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

(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

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

3.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

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7世纪中期和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进而在资产阶级政权的帮助下,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分为简单的商品经济和发达的商品经济。

3、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1)社会分工的出现

社会分工——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

社会分工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占有,劳动产品便必然采取商品的形式,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便必然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1)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而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

物品的使用价值——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3)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

对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自然性)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前提);价值(社会性)寓于使用价值之中(本质要素)。

(4)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

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5)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三者的关系: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

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形成商品的价值。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统一:它们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对立:

具体劳动: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的自然属性

抽象劳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劳动的社会属性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1.商品的价值量及其决定

(1)商品的价值量——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抽象劳动量(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I)

(3)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公式: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

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率)成反比(4)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自然条件等。

(5)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⑴价值规律的含义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价值量——价值)

⑵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机制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竞争机制

供求机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社会分配给商品的劳动时间 ⑶价值规律的作用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资源配置)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竞争)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⑷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

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资源配置有一定盲目性。(市场失灵)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1.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

(1)简单的价值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价值的被表现物

等价形式——价值的表现物(等价物)

2.货币及其职能

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⑴价值尺度: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⑵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W ──

G ── W(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4)支付手段:货币在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5)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内的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3.货币的作用

⑴货币与商品的两极对立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转化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⑵货币的优势和局限

优势: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局限: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及其关系

(1)私人劳动——由私有制决定的具有私人性质的商品生产劳动。

(2)社会劳动——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属于社会总劳动一部分的具有社会性质的商品生产劳动。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同一商品生产劳动的两面。

没有私人劳动就没有社会劳动,社会劳动是各私人劳动之总和。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统一只能在完成商品交换之后。

2.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主要表现是: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在资本主义阶段——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为: 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

1、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量,交换中的商品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最终导致货币的产生;

3、私有制商品经济的 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交换的完成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莫定了基础。

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 优秀成果

——认识到了商品的二因素,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 ——认识到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量。缺陷

——不能回答什么劳动创造价值; ——不能明确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 ——不理解社会必要劳动量是如何决定的⑵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

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

劳动二重性理论不仅克服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缺陷,使其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而且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

“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实践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理论,对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生产性劳动应当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应当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所创价值远远高于简单劳动。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要充分肯定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价值分配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

2、劳动者一无所有

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成因

在封建社会后期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标志。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⑵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2.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

商品流通公式:W—G—W

资本运动公式:G—W—G′

G′— G =ΔG =M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㈠所有制和所有权

1.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

生产资料的拥有者成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环节的支配者,而劳动力的拥有者则成为被统治、被支配的对象。

2.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即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排他性功能:排他护权、垄断得利、转让分享。

3.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

(1)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

(2)所有权维护和巩固着所有制,所有权更好地实现了所有制。

㈡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1.私有制的历史类型

⑴奴隶社会私有制:以奴隶主对奴隶的完全人身占有为基础。

⑵封建社会私有制:以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为条件。

⑶资本主义私有制:基于劳动者的完全人身自由的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㈠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⑴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⑵价值增殖过程——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

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个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 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 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

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⑴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⑵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

必要劳动=劳动力价值=可变资本价值

剩余劳动=剩余价值

⑵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

㈡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用延长劳动日和增加劳动强度来提高剩余价值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是资本家常用的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依赖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相当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单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其客观后果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导致劳动力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最终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3.自动化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生产

(1)生产自动化的主要表现:

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利用,代替了工人大量的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

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使用,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了少数的所谓“无人工厂”。

(2)实质:A.包括机器人在内的所有自动化设备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B.这些自动化设备只能转移而不能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

C.由于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只能从“总体工人”的劳动、特别是其中的脑力劳动寻找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根源。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1.资本积累的本质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只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

简单再生产的实质: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3)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不断地利用剩余价值扩大资本规模,进而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2.资本积累必然加剧两极分化

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无产阶级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

3.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根源

⑴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 :v)。

资本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比——c :v

⑵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般趋势。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

相对过剩人口——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4.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资本积累构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

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

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

㈣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个别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⑴资本循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 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形式的运动。

⑵资本周转

——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关键因素:

资本周转的时间。

生产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

——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价值

分多次转移到产品上去的生产资料。流动资本

——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价值

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上去的生产资料。2.社会总产品的再生产 社会总产品

——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

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⑵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及要求

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

实现社会总产品的客观要求:

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既要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更要保证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

.平均利润率规律

润——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之间

的比率。

平均利润率——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同社会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

平均利润——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

平均利润率规律——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利润率平均化,各经营职能部门按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原则分割剩余价值。

3、剩余价值的分配(分割)

(1)产 业 资 本——产业利润(利润)(2)商 业 资 本——商业利润(3)借 贷 资 本——借贷利息(4)银 行 资 本——银行利润(5)土地所有权——地租

(6)股

权——股息

㈥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第一,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第三,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第四,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生产关系中的集中体现

(1)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生产过程中人们高度社会分工与合作同资本追求私利的管理的矛盾

(3)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与少数资本家在占有财富上两极分化的矛盾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具体体现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发展,这一矛盾就越尖锐,这一矛盾发展的最终趋势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

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生产过剩

不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了社会需求还过剩,而是劳动群众由于购买力下降不能买回自己所需要的生活消费品。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经济危机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马克思)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表现。

资本的增殖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和终点,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必然经历萧条、复苏、繁荣、危机(衰退)的动荡。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㈠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

⑴政治统治的职能: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统治职能的根本目的。

⑵社会管理的职能: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社会公共生活和各项公共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公共管理职能服务于政治统治职能。

2.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保卫本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抵御外来侵略;向外扩张甚至发动侵略战争。

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职能,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都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3.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

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

⑴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安全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民众以平等自由的民主权利。

⑵资本主义的法制

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坚持的基本原则主要是:

私有制原则。

“主权在民”的原则。

分权与制衡原则。

人权原则。

2.资本主义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权制衡。

国家政权的意向和行使常常是各种不同利益集团政治合力的结果。

3.资本主义的选举制度——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

竞选制度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

选举制度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4.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

(1)政党——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为了达到一定政治目的而建立的政治组织。

(2)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的作用:

代表资产阶级执掌政权,对政府施加政治影响,控制议会;

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

操纵选举;

控制群众团体和舆论宣传等

3)政党制度的类型:两党制——由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争夺执政地位,交替组织政府,轮流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多党制——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两个以上的政党轮流或联合执政的政党制度。

5.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政治制度(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 促进新旧生产方式更替和生产力发展。历史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经验。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局限性: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的、资产阶级精英统治的民主;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6.必须认清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对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那些表现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因素应该加以继承和借鉴。

对于体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的部分不能直接拿过来。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观念的总和。

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些思想理论和观念后来成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之后由统治阶级在以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1.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分析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其经济基础服务的。

“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列宁)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必将走向没落。

3.对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态度

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应该认真学习、参考借鉴。

对于体现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偏狭自私的人生价值观等应坚决批判否定

第二篇:马原

从实践中深刻了解教学经验

我们在高中和大学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正确地指出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即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认识来源于实践,我们平时在大学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认识都是前人在经过大量实践记录并整理出来的。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呆在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大二一年,我们很幸运的有了俩次见习机会。对此我很感激,这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了做老师的感觉,从而对我们以后发展成一名语文老师有很大益处。

大二上学期见习涪陵实验小学,我见习的是小学三年级,五天的时间听了十几节课,小学生很活泼,看到他们稚嫩的脸庞,看到熟悉的课堂,仿佛我回到了儿童时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们的三笔一话。老师在上课时普遍说普通话,但普通话却不尽人意。甚至我一度怀疑重庆人总是说不好普通话是不是有一部分原因和小学老师有原因。怎么说呢?学校里面老师大都是重庆人,所以普通话不是很标准,这样,老师在讲课,朗读时发音不标准,会对小学生造成很大影响。我们都知道学生受老师影响很大,所以作为师范生,尤其是重庆本地人,我更应该练好普通话。还有,我们还需练好三笔,这同样重要。其次是课堂秩序与课堂纪律如何平衡。小学生纪律很难管,我们如果做到上课既有纪律,学习氛围又活跃。敷衍了事了。

大二下学期5月份我们见习的是涪陵九中。因为初三即将中考,怕影响他们成绩,我们见习主要听课对象是初

一、初二年级。一周有5天,每天听课至少五节。听课科目主要是语文,有时候也会听英语、数学等其他科目,很少。因为带队老师说英语和语文都属于口语方面,所以也适当增加了英语课的次数。听课目的在于向已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学习,看他们如何教课,如何在课堂上管理学生,怎样随机应变处理突发状况(这种能力需要我们都学会并逐渐提高)等等。在听课的同时我们也要动笔记录听课过程,为日后我们怎样做老师作一个参考。在听完课,下课期间我们会做教学设计(知道老师提前备教案也很辛苦),采访老师,与学生交流并帮助老师批改作业。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知道老师工作量也很大,俩个班同学100多人,一百多份作业,每天至少有一份作业,那么一天至少也要改一百多份,认真改作业会改几个小时。

我懂得作为一个教师并不像外行业说得那么轻松,觉得老师只要每天上俩节课,不仅周末放假,而且还有那么多寒暑假时间,多么轻松的职业!其实只要进入了教师这一行职业的人,都知道教师并不容易,我们都应该尊重教师这一职业。要想作为一个好老师,要尽心尽力教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对调皮的孩子更应该尽心,同时还需要和家长和领导相处愉快。

在大一大二我们已经上完俩门课:心理学和教育学。告诉我们要掌握学生心理,上课要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见习课堂上,老师逐渐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分组讨论,老师不再是滔滔不绝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想问题回答问题。如有一节语文课《端午的鸭蛋》,“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句子有什么特点?在教学目标里面已经提到文学色彩特点,老师就不断引导学生往这方面想,小组讨论出来后,这个句子具有文言色彩。接着老师又让学生从课文里面在举出几个这样的文学色彩。总之一节课我们都能感觉出学生为主老师为辅。

从见习中我们能感受到很多书上的理论认识已化身为实践,从实践中我们又能更深刻理解教学经验。学习是人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从哲学意义上讲,学习属于认识范畴,即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理论最终要运用于工作,能动地指导实践并经受实践的检验,使认识不断推移,不断发展。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运用于工作、生活中,改造客观和主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认识不断深化发展,学习对我们来说才会更加有意义。我们要博览群书,这是掌握本质规律、获得理性认识的前提,同时要重视实践的功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篇:马原

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创新发展的认识

摘要:

在当代世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己经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客观必然性和时代性,它不仅源于人类理性对自身未来命运的呼唤,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及恩克斯在其著作中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及相关问题的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同时又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这一理论的创立为人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科学性和价值性。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发展,这一理论也不断得到深化发展,取得重大飞跃。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正文:

人的发展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任何时代的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关注着自身的发展。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反思自身发展问题的历史。纵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历史,马克思以前西方哲学家就以他们独特的视野和角度对人的发展问题进行探究、探讨并有了种种构想,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和社会发展的完美、理想状态。但是对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们大多数停留于对人的抽象的理解,没有正确揭示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马克思在继承前人种种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表达了人类对自完美状态的孜孜以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不断推进的、而不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一蹴而就的,它是理想与现实性的统一。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所指的“人”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人,而是指现实的、具体的社会中的个人。“这里所说的个人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同于先哲的最主要的一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日趋关注自身的幸福度与自由度,对实现自身幸福自由的各种社会条件的认识也日益清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理论界必须正确对待的现实问题。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合理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传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实践路径选择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理论上必须借鉴人类思想史上所有的优秀成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及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在现实操作方面,又必须借鉴和吸取以往国内外在人的全面发展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中寻找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实践的规律,用以指导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的实践。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发言说:“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从十七大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自身的需要,又是世界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大力探讨、全面推进。

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科学的生命力根源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同时,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承继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科学与价值相统一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只有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才能紧跟时代趋势,把握时代脉搏,才是在新时代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才能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紧密结合变化发展着的实际,也就是必须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解决好连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把二者具体地历史地统一起来。因此,人民群众也是价值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

新时期以来,在紧紧地抓住这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间环节,创造新理论形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党下了很大的工夫。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以来的党的领导人,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要求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路线,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的新时期,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而十六大以来的重大战略思想则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四次理论成果既是历史的总结,又是承启未来的理论支柱,为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是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现实历史过程,它作为一种“终极理想”是指在中国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但作为一种目标和方向,它指引着人类不懈的追求。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得历史时期,在崭新的世纪中,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围,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以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积极地创造包括物质文明在内的各种有利条件,不断地提升人对善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不断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3、人民日报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精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光明日报

6、人的现代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第四篇:马原

原来到广州参加南国书香节活动,带着新版的三卷本《阅读大师》。

2000年,马原的生活发生巨大改变。他结束了流浪生活,进入同济大学,正式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这是之前从未想到过的事,我从1970年做知青,1978年考大学,1982年去西藏,198 7年生了大儿子马大湾,生活就从没有安定过。”马原说,之所以会选择进学校,是因为当时马大湾已经12岁,上初中了,“这是他从男孩成长为男人的节点,我当时非常希望能在这个时间段上同他单独相处。”

根据原本的计划,马原要在上海风平浪静地待上6年。但4年后,马大湾去了德国,这段时间也相应缩短,马原又走上了四处流浪的生活。

在上海的这4年,成为马原人生中生活最安定的一段日子,他在履行一个父亲的职责的同时,也开始尝试着去适应学校的制度,按部就班地上课,他甚至做过几年系主任,也呈现出成为一个学者的“可能”。

这让马原心满意足。1991年,马原无奈宣布停笔,在此之后,他一直都希望能找到一个新的身份,让他平稳过渡。大学教授,无疑是马原最好的选择。在同济大学,根据自己的兴趣,马原先后开了“阅读大师”、“剧本写作”、“小说写作”等不同的选修课。马原用熟练的刀法,逐一解析影响了他的文学大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欣赏、如何享受,讲小说还原到工艺的层面。

这些教案,后来都被马原精心结集,逐一出版。但由于时间跨度较大,结集稍显散乱。今年8月,花城出版社又对马原的教案进行全面整理,重新出版了精装三卷本。

8月15日,马原在南方所作讲座,谈的就是这套书。“现在回头再看,我是在不断剖析那些影响了我的文学大师,因为我是行家,这一点我不谦虚,因为我太熟悉小说这个行当,也太熟悉叙事了。”马原停下来掂了掂三本书,接着说,这其实也是对他的总结,马原之所以是马原,答案都在这里面。“我的学问就是现在出版的这套书”

南都:《阅读大师》实际上是你在同济大学中文系教书时的一个合集,当初的情形是怎样的?

马原:2000年,我去同济大学中文系。这也是我漂泊十来年后,从西藏回来,第一次有了把自己安定下来的想法。

做老师的时候,我讲课还是挺下工夫的,当时早就没写小说了,90分钟的课往往要花三四天准备,全身心投入教学,所以才有这么多的讲稿。中国的小说家当中可能我的讲稿数量是最大的。这其实是受格非启发,他年轻时特别喜欢听我讲大师和名著,他就建议我,如果当老师不妨以此出书。因为有这个想法,所以就更全力以赴了。你看我讲了很多长篇作品,这些书光读一遍就要好多天,而我在讲之前绝对要重读,而且是细读。

南都:能不能说,你当时是有可能成为一个学者?

马原:很难这么说,我在同济呆了13年,其中几年还当中文系主任,现在退休,我的学问就是现在出版的这套书。但我对“学术”的定义,跟一般的学者很不相同,对他们而言,我的学问或许根本就称不上学问。对他们而言,学术是要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要引经据典,要有处理,课题要有严谨的梳理和铺排,而我的学术,更多是我个人的经验和选择,我的淘汰和筛查。在他们看来,我这样做学术未免也太容易了,但我看我的学术也很难,里面每篇文章我都要备好几天课,花了大量的精力在做这个工作。我在这套书中,花费血汗很多,含金量也很高,我个人很看重这套书。

南都:其实格非、王安忆都曾出过类似的解读文学的著作,但他们似乎更加学术,而你则更加注重个人的体验。

马原:格非的小说我看过不少,但是他的学术著作我还真没看过,王安忆的作品也是这样。我其实一般也不看学术著作,我看过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以及毛姆的《读书随笔》,我觉得我讲文学同他们或许有相似之处,这也是我看到的仅有的小说家的学术著作,至于格非、王安忆的学术,他们都有自己的路子,讲课时应该也各有侧重,但是我不太熟悉。

南都:那你现在再读这些文章中对经典名著的解析时,会不会又有不同的感受?

马原:不会,我写《牛鬼蛇神》时,重读了二十年和三十年前自己写的小说,经常会觉得挺惊讶:这家伙怎么会写得这么好。这种感觉是绝对真实的。他们给我统计,《牛鬼蛇神》里有7万字来自我以前的小说,就是因为我看到觉得特别好,有通神的地方,索性就直接拿过来了。所以你看,我哪怕重读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前的小说都仍然会给自己投赞成票,更何况是我十年前的文字?

至于对作家的理解,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因为这些都是经典的作家,你读经典时永远都会心怀一份至诚。前两年,贾平凹编过一本《影响了我的三十二篇美文》,其中选了我在《细读经典》中写海明威的一篇。我当时心里非常得意,因为其他三十一篇都是写的,而我这篇不是写的,是说的。这也是我对这套讲稿的自信心,后来也通过这套书认识了不少朋友,衍生出很多很美好的故事。

“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准”

南都:你在《细读经典》中是根据什么原则来挑选作家的?完全是你自己选择,还是会根据学生的需求来?

马原:毕竟我的课叫“阅读大师”,主要讲的肯定是我心目中的大师。我是喜欢我曾经受益的作家,我不做特别大范围的阅读,我基本上是阅读世界文学上赫赫有名的作家。我个人受益的作家基本上都是我能重读的作家,我一本书要看很多遍,比如《小王子》,我足足看了三十遍,因为我喜欢它,我喜欢《小王子》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喜欢这种既像童话寓言,又像警示寓言的作品,作者写主人公的结局和他人生的结局是一样的。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米兰·昆德拉。当时有学生向我反映,说我讲的作家他们都没听说过,希望我能讲讲现代作家。我让他们提意见,他们提了刘墉、白先勇、汪国真、米兰·昆德拉,我选了选,最后还是选了米兰·昆德拉。米兰·昆德拉其实还是稍微欠一点,他犯了小说家的大忌,不断跳出来说小说中的人物。所以我讲他时,用的标题是“耽迷于讨论的米兰·昆德拉”。

南都:我看里面没有列入毛姆。

马原:对,没有毛姆。其实是应该讲的,对我而言,毛姆是一个很重要的小说家,我在内心也把毛姆当做我很要好的朋友,心里也很切近。至于为什么没讲,我想一定是当时没有摸到毛姆的《刀锋》、《月亮和六便士》,或者是《人性枷锁》,我不重读是不敢说的,毕竟面对面授课,精准度还是很重要。除了毛姆之外,像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也没讲。拉格洛芙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和《古斯泰·贝林的故事》,让她结结实实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我早年受她影响特别大。类似的情形肯定还有。

南都:我很好奇,你心中对一流作家评判的标准是怎样的?

马原:老话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不这样认为。文学也有第一,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枭雄。比如一战后,海明威出现,在那个时代,无人出其右。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那些“小人”,看海明威名气太大不愿先给他奖,结果海明威拿奖比福克纳还晚,这并不能说明海明威不如福克纳,福克纳的影响和海明威不可同日而语。海明威就是那个时代的第一,没有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至于1980年代文学的N O.1就是约瑟夫·海勒,全世界都在读《第二十二条军规》,大伙都疯了。

南都:那是不是说,某个时代最好的作家就真的是当时最好的呢?

马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真正的标志性人物肯定是好的。我不知道日后的文学史对王朔的评价怎么样,但他肯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作家。

除了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准外,在小说史上,还有无法用逻辑和理性涵盖的一个清晰的价值标准,这个标准贯穿整个人类历史,这是任何人都不会怀疑的。南都:在《小说密码》这本书里,你把自己当成一个重要的阅读对象在分析,这对很多作家来说,应该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吧。

马原:我写小说,时间很早,从1970年代初就开始写,到1982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到1985年左右,我突然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就是我读自己的小说有一种新奇感,就像照镜子,尽管每天照,都能从自己脸上发现惊喜。我不知道原因,但我确实从我以前的写作里发现了惊喜。或许是因为我比较自恋,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一开始的写作和阅读都在一个相对正确的轨道上,多年前的阅读带有很强的经典性。我的写作都是在追寻经典写作的方式,我庆幸自己少年时选择了对的路径。我一生都在经典的限制之下,就是所谓的戴着镣铐跳人生之舞。因为熟悉太多经典的东西后,你觉得你一定要按规矩行事,但你又不能重复你所认可的经典,你要在种种限制当中突围。我算是比较幸运的小说家,至少做到了从中突围。

“新的写作早就起来了”

南都:对于很多经典作家,年龄似乎不会成为限制。但对于你们这批1980年代的作家,似乎过了那个创作高峰就再也没办法爬上去了。

马原:对小说家而言,无论中外,四十岁以前是最有创造力的时期,四十岁之后,一个有持久毅力的作家或许会有同样分量的作品出来,但肯定无法超越之前。但我的经验告诉我,一个小说家最好的年龄,也就是二三十岁左右,通常我们看到的名家最卓越的作品大多是在这个年龄段写出来的,即便是托尔斯泰,他在三十几岁完成了《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无疑是历史小说中人类不可企及的一个高峰。

所以今天我们这批人的写作就比较边缘化。新的写作早就起来了,而且早已成气候,新的写作面貌已经来临,而且新的写作是我们不熟悉的,甚至不是我们喜欢的,比如郭敬明、韩寒、安妮宝贝,甚至更新的。我现在读《哈利·波特》,都有隔世之感,罗琳其实比我小不了多少,但她写的是什么?我看上去云山雾罩。我不希望写作这个行当那么轻易就改朝换代了,但确实是改朝换代了,就像郭敬明的作品对我们来说像天书一样。南都:郭敬明写的东西有看过吗?

马原:我原本想看的,但是没看进去,他的叙述点我找不到。那么多人喜欢他的东西肯定是有他的道理,但是我无从判断。我看过韩寒的一些作品,我喜欢他写议论性的文字,很犀利,一针见血,很不容易,可以看出他很有天赋。其他的不太熟悉。我现在读新作品越来越少,年纪越来越大,愈发不敢轻易浪费了,我不是特别想发现新作者或者帮助新作者,我已经离开为人师的年龄。

南都:你在同济上的这些课结果如何?从书中看,感觉你面对学生们时状态并不是很好。

马原:对,这个课,我讲了几年就不讲了,生病是个托辞,实际上是我不想讲了,心情不好。这个时代需要娱乐,学生也需要娱乐,他们已经完全不读书了。当时特别安排过《局外人》一课,之前,我向他们强调,要是问到谁书中内容,谁答不上来,那这门课就不及格,结果后来上课,我问他们,谁知道默尔索是怎样为自己辩解的,120个学生却没有一个答上来,叫我好沮丧。

经典必须读通,要是没有读通,就是白看。但只要你哪怕读通了一本,那你一辈子的方向都会因此不同,我一直坚信这一点。因为经典的价值体系正好指向多数人不读经典这个空白,不读就不会想,不会思考,经典能在时间面前屹立不倒,就是因为它能够战胜时间、跨越时间。但这个时代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赚钱的问题。

第五篇:马原

一,摩登时代(卓别林)

1,片头出现羊群,随后出现人群。两者形成对照,暗示工人如牲口,唯有待剥。

2,镜头转入工厂。资本家无所事事,拼图,看报,聊以度日。

3,流水线工艺的发明,在加快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大大加快工人被剥削的速度。片中的流水线速度被夸张,加强了对资本主义初期剥削问题严重的讽刺。

4,片中工厂主的监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电影安排这样的情节无疑是暗示剥削无处不在。

5,自动喂食机与奇快的流水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开始,喂食机工作正常,很像是当时资本主义温和的外表。后来,自动喂食机出现故障自动喂食机,使得它更像是强制喂食机,也寓意资本主义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的丑恶。电影中在试验喂食机时,有个小细节,查理是被强制固定于餐盘前,这一点像极了农场中对牲口的强制喂食,讽刺剥削严重的意图也就很明显了。

6,工作速度有老板控制,体现了地位上的严重不平等。

7,查理在工厂的精神崩溃是全片最精彩的片段之一。与其说这是查理的一次病态职业病的体现,不如说这是卓对整个工业文明与资本主义的一次畅快淋漓的嬉笑怒骂,与激烈抗争。让人捧腹的同时也是大快人心!不过,最后查理被警察制服也不耐的说明工人阶级毕竟无法和资本家抗争,也许能的一时之快,但终会失败,这是历史的必然。

8,出院后,影片用混论,颠倒的影象与充满金属味的配乐表现工业文明的杰出作品,这里提出了一个悖论。工业文明的创造者却对他们杰出的作品感到惊恐,与无奈。这一点与中国当代农民工现象颇为相似。

9,电影中有这么一句台词,出现在查理第一次出狱时。“Well,you're a free man.”个人认为这句台词很具讽刺意味,难道一个像查理这样的流浪汉出了监狱就是自由了吗?引用唐僧罗家英在《大话西游》中的一句台词“为什么要出去,外面只是一个更大的监狱》后面的情节也充分证明了,出狱后的查理也只是进了一个更大的监狱,自由对于查理这样的人来说从来就是虚无。

10,出狱后的查理无法适应社会,于是有了这么一句台词的出现“Dtermined to go back to jail”他决心重返监狱。此时监狱已成一片净土,成了唯一适合查理生活的地方。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11,这部电影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流浪汉查理,另一条是流浪女。查理的形象代表着那一时期茫然无知的工人阶级,流浪女代表的就是失业贫苦工人的家人,无所依靠,像个动物一样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

12,商场中这一段是查理和流浪女在片中最接近他们梦中的家的片段,所以可以看成一场美梦。场景设定在夜晚的商场,也就自然而然的让观众与片中主角有了相同的心里,即担心美梦随时会破碎,这也让这段美梦多了一种不安的情绪。

13,关于在商场中溜冰的情节。这段情节很值得玩味,但个人观影能力有限,实在想不出来,只能上豆瓣求大神,得到以下解释。查理在蒙眼时溜的十分顺畅,总能惊险的避开危险。这暗示了当时工人阶级对于他们的苦难生活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并不知道资本主义的险恶,只要还没有“掉下去”或“睁开眼”就能迷糊的接受这一切。

14,最后咖啡馆一段写不出来了,求高人补充······

片语说“本片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这一主题就注定了这部电影的经典地位。卓别林的才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演员,他的作品已经深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肌理深处,有着剖析现实,振聋发聩的效果。话不多说,经典!大师!

(电影课作业)

《摩登时代》是查理卓别林标签式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依托于上世纪20-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大萧条,正如影片开头的字幕揭示的:“本片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电影放大了在动荡中不可阻挡的现实条件下小人物卑微的生存处境,是对千千万万普通工人贫穷无奈命运的关照,也是对以掠夺为积累方式的垄断性经济制度的讨伐。虽然卓别林最为世人所称道的一直是他的“滑稽”,但我们在观赏的过程中捧腹大笑的同时,似乎也并不能产生单纯的愉悦和快乐之感,而是时刻被提醒着,去注视那些底层民众难以为继的艰难和“上流人士”骄奢淫逸的对比,以及在绝境中人性所折射出的坚强和善良的光芒。

本文将从影片的内容主题,人物塑造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以矛盾分析的方法做一些浅陋的解读。

一、机器与人的战争

如前文所述,本片的背景是1930年左右美国工业因为机器的大量使用而使大批工人失业所引发的经济浪潮和社会危机,可以说,这是一场机器与人的战争。机器在这里并非人类的工具,而是大部分底层工人的敌人。影片伊始我们便能注意到,把工人和机器放置在一个镜头中的画面非常之多,这或许是创作者一种有意的安排。比如,当摄像机对准夏尔洛和其他工人作业的流水线,我们强烈的感觉到似乎有一颗螺丝钉把他们牢牢栓在了生产线上,无法离开半步,此间产生的工人与老板的矛盾、工人之间的矛盾,全都由那条窄小的传送带引发。机器齿轮化身成效率资本和无情的代表,在机器运转的轰隆声和刺耳的换班铃声中,人的重要性和能动性被压缩成小小的一团,甚至成为某种并非必要的附庸。在资本家的眼中,工人的价值被异化成一种生产工具,在他们心目中,机器似乎是高于人权的。以至于夏尔洛被当成小白鼠强迫使用“高级先进”的自动喂饭机,喂饭机的失控反讽着机械化本应带来的便利和秩序,也使夏尔洛走向癫狂,变成一个可怜的“拧螺丝强迫症”患者,被送进精神病医院。影片的后半段也对人和机器的尴尬格局有若干表现,如在工厂复工之后,夏尔洛和机器维修师在检修的过程中,维修师被卷入齿轮,无法脱身,甚至一旦停电,维修师就必须待在齿轮的夹缝中吃午餐,可笑之至又发人深省,这些影像无一不在反映了机器时代所带来的恐惧与打击。

二、监狱,或者天堂

因为一场令人哭笑不得的误会,夏尔洛被当成共产运动的领导人投进监狱。刚入狱的他是惶恐害怕的,像所有正常人一样,此时的夏尔洛一定也对牢狱之灾避之不及,强壮霸道的“狱友”的欺压使他盼望早日脱身。而又是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巧合,吸食了白粉的夏尔洛变得异常骁勇无敌,成功制止了一次越狱,“维护”了警察和监狱的秩序和安全。正是从这里开始,夏尔洛和监狱的关系发生了质变性的飞跃。由于他的英勇事迹,典狱长和他这个犯人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从此他在狱中变成特权阶级,和入狱之前的生活相比,反而是现在衣食无忧的处境要更优越一些。当典狱长告诉他提前获释的消息,他显得无比失落。此时“监狱”在夏尔洛的字典里变成了“舒适”、“温饱”的代名词,即使他并不工作,起码还有个睡觉的地方,也不会饿着。而对于挣扎在饥饿边缘的人来说,那些毫无用处的所谓“自由”,简直和垃圾一样微不足道。以致出狱以后的他始终在找机会,重新回到对于无业者来说“天堂般”的监狱。当然,对夏尔洛来说监狱的美好似乎还不知这些。正是牢狱之灾,使身无分文的他邂逅了同样处境的美丽女孩。

三、小丑的外表,绅士的内心

卓别林扮演的夏尔洛在本片中继承了他一贯的荧屏形象:捉襟见肘的礼服,和身高极不相称的特大号皮鞋,圆顶硕大的礼帽,一把弯头的文明杖,用墙灰刷出来一般的惨白脸色,浓黑的眼圈和夸张的眉形,标签式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是一摇一摆滑稽的外八字。卓别林在镜头前有着很强的张力,这或许和他的戏剧舞台经验有着直接的关系。本片拍摄于1934年,可以推算当时的卓别林已经45岁。但一旦套上他独有的“行头”,一旦进入角色,我们可以见识到卓别林丝毫未减退的艺术活力。无论是他那怪异的走路姿势,还是对餐厅侍应生“杂技演员”般的表现方式,还是他千奇百怪又巧妙传神面部表情和眼神,都突出了他的电影夸张诙谐的特质。在本片中,夏尔洛依然是一个令人捧腹的笑料式人物,他的行为大大咧咧、漏洞百出,影片的笑点很大部分来自于他面对并不自知的“危机”时的反应,比如他蒙着眼睛在没有遮拦的百货二层“惊险”地滑旱冰;比如他赤膊上阵跃跃欲试地跳入水中想要游泳,才发现河里的水甚至还淹没不了他的小腿;又比如他在餐厅里托着大盘子却被跳舞的人群推搡挤兑,连烤鸭插在了灯具上也不知道……他的可笑在于他的行为和环境的反差,而和中国经典笑料式人物阿Q不同的是,他们虽然是低人一等的穷人,但夏尔洛却有着高人很多的善良,和女主角的相遇相识就是源于他的这种善良。他不仅有乐于助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还经常表现得十分“绅士”:虽然穷困却穿着“标配”的三件套,戴礼帽、拄手杖,和女士见面不忘脱帽行礼,即使在警车上也不忘让座。凡此种种让人不会把夏尔洛的好笑当成一种蔑视其浮浅的理由,而更是化成了带有亲近感的幽默。

四、无声,胜有声

1935年,电影进入有声时代。可卓别林认为,用滑稽夸张的肢体语言,要远胜于对白,但即使是卓别林这位电影大师,面对电影技术的强势的革新浪潮也不得不做出让步,《摩登时代》其实是卓别林最后一部无声影片。但和卓别林其他无声电影不同的是,本片实际上是包含声音的,比如收音机和电视机的声音、接电话的声音。卓别林以此来帮助1930年代已经不习惯看无声电影的观众来熟悉无声电影中观众听不到对话。虽然如此,这部电影一般依然被看做是一部无声电影,因为影片对情节的提示主要仍由传统的字幕和演员的肢体动作和表情配合来完成。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配乐。理论上说,默片的配乐应该比有声电影的配乐更为至关重要,因为默片对白和旁白的缺失,所以配乐承担了一部分对白和旁白交代情节的功能,并且,由于配乐几乎是默片中观众唯一能得到的听觉刺激,相当于电影的声音频道几近全部由音乐来占据。《摩登时代》的配乐可以说对情节的推动和整部影片节奏的控制起到了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电影一开头,随着传送带的转动,配乐的节奏和主人公的动作以及随即出现的冲突天衣无缝的结合在一起,这让我们这些看惯有声电影的观众几乎是头一次认识到电影配乐的叙事功能,这是非常美妙特别的体验。

据资料显示,《摩登时代》也是第一部可以听得到卓别林本人的声音的电影。电影结束时夏尔洛哼的那支歌是导演自己亲自哼的。当不幸的夏尔洛和美丽的女主角面对无限延伸不知终点的道路,女主角埋首啜泣,夏尔洛却安慰她去看一看天上初生的朝阳。还好,这末尾的一章名叫“黎明”,主人公还没有失去希望,更何况我们。摩登时代,虽说是富人最好的时代,但要说是穷人最坏的时代,却也并不尽然。无疑的是,卓别林留给我们一个默片电影最好的时代,1914年是这个时代的开始,因为正是这一年,一个头戴圆顶礼帽、手持文明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改变了整个世界电影的历史。

卓别林无疑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电影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摩登时代》可以说是卓别林的代表作,正向片语说的那样“本片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即使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在看影片时,同样产生了很多共鸣。

男主人公夏尔洛是个摩登时代大工厂的一个流水线工人,一天到晚神经质般的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连去厕所抽根烟的享受都被无情自私的资本家剥夺了,最后由于不堪重负,夏尔洛精神失常,被工厂送到了精神病医院,同时他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不久,他出院了。可是在大街上,他却被警察误认为是工人暴动的领袖而关入了监狱。在监狱中,他又误食海洛因导致兴奋而戴罪立功,一系列荒诞的情节发生在夏尔洛身上,最后他被提前释放,监狱长对他说:“你自由了。”可夏尔洛却说:“可以在多关我几天吗,我待在这里很好。”也许只有在那个荒诞的年代,才有夏尔洛这样荒诞的想法。的确,他在外面确实还不如在监狱中,虽然获得了表面自由,但是他却依然生活在一个更大的牢笼中,在这个牢笼中,有钱的人随心所欲,无产者无家可归。后来,夏尔洛遇到了同样是流浪者的女主角,在一系列奇遇后,女主角爱上了夏尔洛,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堂——一个河边的小破木屋。他们曾经也幻想过理想中的天堂,比如一个富人家的别墅中的生活,比如大百货商场中的快乐时光,但是这些仅仅是幻想,真正属于他们的天堂,也仅仅是那个河边的小破木屋,可是也只有在这里,我看到了他们从来没有的温馨与幸福。

影片最后,夏尔洛和漂亮的女主角再次走在逃亡的路上,但是这一章的标题是“黎明”。我想卓别林更希望他们是走在通往黎明的道路上,夏尔洛看到女主角紧锁着眉头,他告诉她应该笑,应该向着黎明微笑,这也是卓别林带给我们一系列艰辛,悲苦,荒诞以及黑色幽默后给我们的一丝希望。

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再看这部影片,丝毫也没感到时间的流逝,今天,就在我的身边又何尝不是每天都在发生电影里的故事呢。也许我的周围就有许许多多的夏尔洛,也许根本我就是夏尔洛,谁知道呢。

写到这里,想起影片一开始的一个片段,第一个镜头是许多羊群争先恐后的挤出羊圈,随后紧接着切入了一个许多工人下班拥挤的走出工厂的镜头。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自己,每天上下班时的地铁站口,我随着成千上万的人群进进出出的场景。我认为摩登时代一开始的那两个镜头完全有理由成为电影史上最伟大最经典的蒙太奇。

正如狄更斯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摩登时代》影评 在影视欣赏课上看到了卓别林演绎的《摩登时代》,在看惯了缤纷五彩的电影的时候,却无意中被卓别林的黑白无声的电影给深深地触动。他浓黑的眉毛、醒目的眼睛、加上画龙点睛的一撮小胡子共同构成盈溢着喜剧效果的脸。再加上那不合身的燕尾服、宽松的裤子、超大尺码的皮鞋。提及卓别林,这一副机灵而活泼的样子总是从我脑海中窜出来,像在《摩登时代》中一样灵活地蹬着他的溜冰鞋。三个工人的流水线作业,稍有不慎就被工头责骂,只要流水线开动着,他们就无暇去顾及任何事情。企业家可以在办公室里玩着拼图、打开监视器看着每个角落的动态,即使是厕所。增加产量减少支出,这就是推销员推销那所谓的自动喂食机的最好理由,同样也是因为它不实用,不能很好的增加产量减少支出,这个自动喂食机没有得到企业主的垂青。看着卓别林瘦小的身躯被架在冰冷的金属机器上,慌张地迎接着自动送上的食物和等不及你下咽就扑面而来的擦嘴器。我想笑却笑不出来。

个人的命运永远离不开时代的大背景,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正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浮世绘。卓别林误打误撞参与工人运动、女主角父亲被枪击、商场遭到打劫„„凡此种种都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截面。让我颇为影响深刻的配角是这部影片中的警察,这一在本片中贯穿始终的角色一反香港片中警察总是最后出现、荣膺最无用团体的作风,堪称无处不在。也许是电影情节的需要,但却让我真实感到那个年代社会的不稳定、矛盾冲突的尖锐。当男女主角终于拥有了一个可以画上一个大大的“拆”字但却可以称作家的危房的时候,他们的欣喜让人高兴在同他们一起高兴的同时也有着感慨。虽然同一时间,卓别林不停地用意外的动作逗人发笑。

在这场次贷危机还没有成为历史时,肯定已经有人将它与历次的经济危机对比,自然也会对比到那所谓的“摩登时代”——大萧条。可惜不是学经济的,没有什么学术的分析。但也似乎看到了一些相同点。《资本论》分析资本主义时提及,资本积累加速了对工人的排挤,造成了工人的“相对过剩”和“资本主义的人口过剩”。这使得资本主义异常迅速地扩大生产。生产过剩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的危机。大萧条的产生就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产能过剩。而这次的次贷危机同样是因为监管不力,使得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而过剩,最终导致了资金链断裂。一场拆东墙补西墙的危险游戏在给世人炫目的经济增长后泡沫破裂。历次经济危机,最终受到巨大损失的依旧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华尔街的高管可以在社会的谴责下心安理得地踏着破产的企业拿着丰厚的报酬。而“摩登时代”时的企业家也未见去为生计而打劫商店。卓别林看管商场时遇到的只能是曾经的工友而不是上司。

第2/3页

影片开篇的字幕上打出:“摩登时代:工业时代的故事。讲述个人企业和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企业无法给人以幸福,可在为了追求理想的幸福生活,当听到工厂恢复生产时,主角还是在人海中挣扎着抓到了工作的机会。一个有力讽刺,也是一个无力的事实。

卓别林此片未必想控诉资本主义社会,但却给我们一个绝佳的角度去管窥到西方社会的全豹。但同时社会也是在变化发展,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经济危机,能和《摩登时代》中划等号的地方并不多。西方国家通过提高福利、加强监管等各种“罗斯福新政”去干预国家的乃至世界的经济生活,新的形式下的新情况,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分析。

写到这里忍不住对影片的手法的结构多嘴几句。全片中蒙太奇手法使用似乎只有一处,即开篇的羊出羊圈而人们奔波工作相对比。让人影响深刻,可惜数量太少。从卓别林坚持固守黑白无声影片导致他在彩色有声片时代的没落,让人很自然理解他对新技术采用的排斥心理。镜头很少移动使得全片几乎聚焦在卓别林的个人表演上。对卓别林个人表演的关注也导致了本片结构有些松散。和冯小刚的《非诚勿扰》有些相像,两片同样都是用许多关联度不大的“小品”串成的喜剧。《摩登时代》中的一些表演非常精彩,但似乎和主题联系不大。也许是想印证中国俗语“傻人有傻福”,卓别林表现的有些疯癫的单身汉总会有貌美的女子青睐。两人之间的爱情也是本片的一条线索,经历了许多挫折,希望变成失望。最后两人挽着手昂首走在那空无一人的大道上,片中打出来的标题是黎明。虽然根本不知道以后的路要怎么走,至少在那一刻,他们有着可以战胜一切的斗志、有着无比美好的向往。

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扬声器里传来了陈奕迅的《好久不见》,一首非常让人沉重的歌曲,MV中却是歌者穿起卓别林那经典的行头,在那里一个人挥动着手杖,孤独地舞蹈。悲伤的歌曲用喜剧的表演者来演绎,却又是显得那么浑然一体。也许是歌者看到了卓别林轻快的幽默中那心酸的泪水吧。

马克思思想课看这的重心在于讽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残酷与黑暗。抓住资本主义的本质,进行深刻而激烈的揭露,把资本家最大限度的榨取剩余价值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无产阶级的压榨和摧残的丑恶面目,展现的淋漓尽致;以单纯的影评角度来看,卓别林以独特的视觉形象概括了摩登时代的矛盾本质。在卓别林自己评论来说:那部电影是从一个抽象的概念──批评我们的机械化生活方式──发展而来的;而在人因工程上观看此片,意义又不一样了。

本故事大声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公认查理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去精神病院,这一切都是与当时的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危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艰难的生活中,查理与孤女相濡以沫,场面温馨感人焕发着人性的光辉。影片的结尾则是常见的“黎明曙光”,代表了好莱坞的一般模式,更被中国早期影片奉为经典。本片是卓别林最后一部无声影片,他有感于世界经济危机给失业工人带来的痛苦,决定用电影的形象语言来呐喊。1935年,电影已进入有声时代,可卓别林认为,用滑稽夸张的肢体语言,要远胜于对白,于是他只在片中加入配乐和少许音响就上映了。影片辛辣犀利的讽刺,揭示出工人遭受资本家欺压,榨尽他们最后血汗的严酷现实,招致国际资本势力的群起反击。卓别林以其高超的表现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幅代表千百万失业者遭遇的生活画像。

本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自动喂食机。在三十年代资本主义走向垄断时代,机械大工业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中的一切都妄想机械化,使得工人能在吃饭的时候也继续工作。刚开始还是很顺利,充分考虑了人机关系,舒适度和生活习惯,包括喝汤的角度和吃完擦嘴的习惯。可是它没有很好的考虑到个性的问题,包括个人的吃饭频率,身高问题。当我们看到查理的脑袋被固定在凳子上那囧样,忍不住发笑,最后笑料不断,机器失控,运作效率加快,人根本跟不上机器的速度,所以已经毫人机关系在里面了,失控的速度带给人沉重的不适,还来不及嚼嘴里的东西,就已经有下一口东西了。打翻的汤汁,零碎的食物都暗暗讽刺着机械大工业的不足与激进。而当上层阶级的官员在享受着机械工业带来的优点的同时,无产阶级正在承受着莫大的痛苦。压榨剩余劳动力变本加厉。毫无人性可言。

而在卓别林演绎的查理在经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件后,终于从牢狱中顺利归来,等待他的是孤女相濡以沫的爱情,两人共创一个小而温馨的家园,可是戏剧化的事情又发生了,温馨只是假象,一切如此不堪一击。幸福来的不容易,但是两个人坚定的爱情下,一切总会稳而坚定。家人是我们永远的依靠,家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避风港。怪不得,当时的人们那么希望能拥有一座房子,即使房子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坚固,但在它的主人心里,房子就像家一样,是最牢固可靠的。男主角为女主角擦干眼泪,然后屏幕上出现了“Buck up-never say die.We'll get along!”。男女主人公相互鼓励,一起微笑地携手走向前路„„ 人因工程讲究的最终目标也是人的舒适度,并且在舒适度下能够产的最大工作效率。摩登时代中描述的是高速发展时期的资本主义,强调高效率,然后却没有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忽略了人的感受下的资本主义怎能发展好,所以本片是讽刺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质,把劳动者当成自己攫取剩余价值的工具,这样是践踏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注定得不到长久。我们只有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人为本,注重人机舒适度,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

看本片还有一个心得,即使生活再怎么不如意,我们依旧要怀有希望和期待,你永远不知道生命的下一个镜头是什么,所以无论何时也不要丧失希望,我们要期待着更美好的未来。

马原课件
TOP